专题3 收入与分配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说法正确的是(C)

A.从根本上说,我国分配制度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B.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C.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收入,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或其他形式

D.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决定其他分配方式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在公有制范围内,也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选项D说法错误,按劳分配占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故排除。

2.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

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理解正确的是(A)

①该种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可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解析:材料中强调了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所以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①错误;②错误,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土地流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选A。

3.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追求的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该(C)

①着重理顺国家和企业间的分配关系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③合理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例④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个人收入分配公平,能够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是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和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①③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4.进入2015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

深圳、山东、陕西、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14个地区先后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A)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目的是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②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④说法不对。故选A。

5.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 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该公司的措施有利于(A)

①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④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本题材料中“该公司协商工资的举措激起了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热情,公司也越来越红火”,反映的是该公司通过公平分配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该公司在分配中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③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④中的表述夸大了该公司“协商工资”这一措施的作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6.2014年,广西全面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约有172万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到10%的“加薪”。在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同时,逐步着手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有利于构建这种社会保障网的措施是(C) A.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作用

C.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

D.发挥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选项B说法错误,故排除;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有利于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选项C正确;选项D与题意无关。

7.国家信息中心建议,2014年将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4 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左右(一般认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不能超过3%)。如果这一建议被采纳(D)

①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②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③财政将继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④财政赤字将超出我国的实际承受能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2014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左右,没有超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范围,是可控的,这一建议如果被采纳,说明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②③说法正确;我国的财政赤字的规模是可以控制的,①④说法错误。故选D。

8.下列关于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D)

A.2013年中央财政实现盈余

B.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这是政府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2014年我国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侧重,这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选D。A不选,因为材料中未涉及财政收入;B和题意无关;C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9.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提出来的“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A)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④属于货币政策,不符题意,不选,故选A。

10.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有利于(B)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④限制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个税起征点提高,中低收入者可以不纳税,或者少纳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但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故排除①,②③正确。个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但是不能消除差距,排除④。

11.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B)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解析:本题是传导型试题,注意题中“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

惠”,税收减半优惠,首先导致的是税收负担的减轻,税负减轻会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从而使企业追求更多利润而扩大再生产,故选B。

12.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 300元,个税起征点3 500元。根据下面的超额累进税率,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A)

A.175 B.630 C.84 D.280

解析: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 300元,个税起征点3 500元,那么他的应税额为6 300-3 500=2 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该工程师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 500×3%+1 300×10%=175元,A正确,应选,B、C、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6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2分)

(2)根据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2分)

(3)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2分)

答案:(1)问题: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偏低,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2分)

(2)理由: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有利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④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每点3分)

(3)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⑤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⑥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企

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每点2分)

14.(26分)材料一2013年3月新一届中央政府就任以后,出台了众多改革举措。

(续上表)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针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派认为:激发财富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必干预;干预派则认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和调控。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改革措施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阐述你的理由。(11分)

答案:(1)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了试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带动就业,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

③行政审批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

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15分)

(2)市场派:

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④政府不应干预市场。(11分)

干预派: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不要政府干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④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11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

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2020陕西高三模拟]我国《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保障基本 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现科研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政府和社会委托任务等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智库,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这有利于( ) ①健全分配制度,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激发经济社会活力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政府资源由行政配置转为市场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考试]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2019年,我国多地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 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单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 中的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6%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说明( ) A.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 B.国家通过初次分配,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C.价格临时补贴能够降低物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D.价格临时补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落实共享发展观念 3.[2020河北高三联考]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可支配工资性收入,还包括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 收入和可支配转移净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下列措施中可以推动居民收入持续上涨的是(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③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0山西太原模拟]下表是A 市2019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项目 GDP 财政 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 消费品 价格指数 (CPI) 增幅(%) 7.7 5.3 9.4 10.6 3.1 ①财政收入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增长 ②该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有所增强 ③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20湖北七校高三联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 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该目标实现的是( ) ①发挥市场调节物价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③加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综合检测(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李克强总理表示,2014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2.解决下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这种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属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能促进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8年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

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此举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9.(2015·泰安模拟)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中央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 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的。 特别提示:①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联产计酬的收入。②不能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适用范围:个体经济。 (2)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 本单元测试内容:收入与分配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相关政策,我国将针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开展城乡居民増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这一 试点工作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我国的初次分配制度②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再分配收入 ③改变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④提高相关人群创新创业的热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 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 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信托、基金和保险等。这种经济现象说明,在我国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且风险不断降低 ③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l/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②消除一切影响就业的不利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部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全国通用)讲义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考点一分配制度 1.(2015·江苏单科,6,2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分配方式。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①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②。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 答案 B 2.(2014·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得到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每月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分红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正确且切题,故选A。程秀所在的公司是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故每月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排除③;红利收入是入股投资的一部分收入,与股票价格波动无关,排除④。 答案 A

3.(2014·四川文综,2,4分)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 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村民所获租金不是劳动所得,故①错误。土地经营权流转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故②错误。农民所获租金是非劳动所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能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应选D。 答案 D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1.(2015·山东文综,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解析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排除A;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国家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排除B;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符合题意;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 2.(2015·广东文综,25,4分)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分配方 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内 容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允许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重要意 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展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再分配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3.财政及其作用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作用①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③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依法纳税必要性:在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税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权力和依法取得;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2015·上海高考)国内某电器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每条流水线配有8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人几乎承担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 )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答案 B 解析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管理要素、劳动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等,其中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程秀虽然成为公司股东但未涉及该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所以选择时首先排除④;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程秀的收入都是由该民营公司发放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分红的多少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3.(2015·山东高考)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习题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考纲要求 考点考试内容与要求高频考点 个人收入的分 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②我国实 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b);③生 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的 含义(b);②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 要举措(c);③兼顾效率与公平(c) 1.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2.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 保证和重要举措 3.兼顾效率与公平 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①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 用(b);②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 的主要因素(b);③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a);④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a) 2.征税和纳税:①税收的基本特征(a);②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③依法纳税是公 民的基本义务(c);④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a) 1.税收的基本特征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的作用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 本义务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问题导思知识梳理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和要求是什么?(1)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①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范围:②公有制经济 (3)对象:个人消费品 (4)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③劳动为尺度 (5)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是什 么?(1)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④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⑥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 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 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 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 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 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 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 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答案)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二、深入学习 1、答案 C 解析①说法错误,劳动报酬是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④说法错误,不是“平均化”,而是“均等化”。 2、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程秀虽然成为公司股东但未涉及该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所以选择时首先排除④;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程秀的收入都是由该民营公司发放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分红的多少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3、答案 B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4、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的知识,题眼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职工工资不断提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就会由低一级提高到更高等级,个人所得税税率自动调节收入分配,故选B项。A、C、D 三项都不能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5、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意义,这可以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故②③①的顺序正确。 6、材料题: (1)描述材料的经济信息。 答案(1)①材料表明2012年至2013年我国GDP增速稳定,经济稳健发展;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趋缓,且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③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高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答案(2)①继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降低基尼系数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降低基尼系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要加

徐海霞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编号:011 命题人:徐海霞审核:崔宗花时间:3.18 班级姓名学号面批: 【考点导航】 1.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注意范围及分配对象)及其原因(尤其注意三个经济条件的区分)、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区分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分配 (2)分配原则 效率原则(了解含义,识记为什么) 公平原则、(注意含义中的相对、基本,★理解并识记为什么,怎样,并会区分哪些举措是初次分配中哪些是再分配的措施)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 2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人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是重点,理解透会区分) 另: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区分? 3 .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课前复习案】 【重难点突破】 1、为什么确定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公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实现?)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处理? 4、财政作用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分 【体系构建】

【课内探究案】 【易错分析】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2.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特有的分配原则 4.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有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不利于公平。5.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 6.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步富裕 7.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8.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9.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0.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11.税收的固定性就是指税收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 1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13.我国对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 14.纳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15.个别企业和个人用欺骗的方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属于偷税。

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新人教版版必修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1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2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3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4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123B.234C.134D.124 2.温家宝总理于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政府作为股东,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和进行再分配,这也表明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政府作为股东,取得的股息分红属于() A.按劳分配B按土地所有权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3.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年收入2万元;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房屋收入1万元;转让一项技术发明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4万元B.13万元C.11万元D.8万元 4.右图所反映的现象() A.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但有失公平 B.有利于调动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的积极性

C.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D.违背了公平原则,但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5.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6.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具体手段和措施是() 1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出2降低利率3降低税率4增加货币供应 A.12 B 13C.23D.24 6月3日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北纬23.0度,东经101.1度)发生6.4级地震,损失极大。目前,抗灾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4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采取措施支持灾区,妥善安置转移群众的要求,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云南普洱市地震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资金2700万元,专项用于地震灾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保障他们的 基本生活。据此回答7~8题。 7.国务院进行救灾援助体现了()

收入与分配练习题

收入与分配练习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 (10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是家庭财产性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2.(10黄冈市2月份质量检测)“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3.(10石家庄市教学质量检测)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2007年中央财政的一大亮点。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属于()①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②财政支出③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④财政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 078亿元,增长2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090亿元,增长21.5%。据此回答 4~5题。 4.偏高的投资率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 A.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C.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要相一致答案 B 5.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会导致()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②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③货币流通不畅④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6.(09南昌市调研测试)漫画中的某高收入者的做法() A.属于偷税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属于抗税行为,将直接影响所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对国家不利,但有利于增加个人的实际收入 D.是市场条件下企业和个人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产物答案 A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财政部2007年8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 500万元,用于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遭受严重洪涝及地震灾害的农业

政治必修二单元框架图政治必修1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及答案解析

政治必修二单元框架图政治必修1收入与分配单 元检测及答案解析 政治必修1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列关于我 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原因正确的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收入的绝对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C.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答案]D [解析]上述材料要求分析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而选项A强调的是效率的原因,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错在了“同时富裕”。选项D说法科学合理,故答案选D。 2.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列因素中不会直接导致下图中基尼系数这一变动趋势的是() A.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B.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C.努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D.逐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D

[解析]我们从本题图示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降低,这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A、B、C三项中的措施,有利于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基尼系数的降低,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D项中“逐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措施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并无直接关系,故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答案]A [解析]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 项不符合题意。 4.武夷山市某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村民茶园承包经营权或资本入股的方式,形成了“武夷岩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增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方式() ①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②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茶业规模化经营 ③优化了所有制结构,促进个私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20162017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过关检测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赵先生就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工资3 500元,本月购买股票获得1 200元,同时兼任一家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月收入1 900元,她还与妻子开了一家包子铺月获利2 000元。赵先生家总计月收入8 600元。赵先生家的收入中属于劳动所得的收入共计( ) A、5 500元 B、5 400元 C、3 500元 D、4 700元 解析:赵先生的工资收入、她与妻子开的包子铺的收入都属于劳动收入。 答案:A 2、有甲、乙、丙、丁四人,甲就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就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就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甲与乙的收入就是按劳分配 B、甲与丁的收入就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C、丙与丁的收入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与丙的收入就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甲所获得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卖专利技术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乙所获得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丁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其持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B项正确。 答案:B 3、从2015年4月1日起,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680元调整为1 850元,每小时9、7元调整为10、6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每人每小时16、8元调整为 18、5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岗位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财政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属于再分配,排除①,③入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与增加就业岗位没有必然关系,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裁员,减少就业岗位,②不选;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生产积极性,④应入选。答案选D项。 答案:D 4、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个永恒的话题。以下能够有利于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措施就是( ) ①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②坚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并重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④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强调的就是提高效率的问题,不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③④有利于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C 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弱势群体,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共享发展不只是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 ①理顺国家与个人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②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 ③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他们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推进收入的公平化,通过淡化竞争来融洽劳动者关系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公平分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正确;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要理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理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淡化竞争并不一定能融洽劳动者关系,而且“淡化竞争”本身说法错误.市场经济本就是充满竞争的,④排除。 2.(2020·洛阳第一次统考)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去年该家庭承包的8亩地以每年每亩1 200元的价格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甲在该公司打工,月工资1 5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奖金年收入30 000元,并获专利技术转让费5 000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3.26万元B.2.3万元 C.1.92万元D.6.26万元 解析:选A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1 200×8+1 500×12+5 000=32 600元,答案为A项。 3.2019年,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将增至全国80%的县区市。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旨在() A.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B.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C.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D.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解析:选D材料中改革促进的是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题中改革并不能直接起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B、C两项不符合题意;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答案为D项。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