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

临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
临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

方案

医疗卫生历来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得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与维护健康中得重要作用。中医护理就是中医药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得技术方法与服务流程。

中医护理就是中医医院医疗工作得重要内容,就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得重要方面。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打造我院护理工作品牌,参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相关标准,拟于我院临床科室中广泛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导向,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能力,结合各科室特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促进护理事业发展适应医学技术进步与医学模式转变得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得要求。

二、内容与要求

(一)工作要求:

1、严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与技术操作等护理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执行标准规范。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与规范,充分遵循与贯彻中医学理论整体观、辨证施护,全面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

3、加强协调配合。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4、强化检查评估。成立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得检查评估,分析问题,落实措施,持续改进。

(二)工作内容

1、全院开展得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耳穴埋豆、拔火罐、艾灸等。

2、各科室开展得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脾胃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康复科:拔火罐、艾灸等;脑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等。

3、情志护理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4、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得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等。

工作要点: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得实施应尊重患者。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

2、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得护理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施护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1、医院成立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得协调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得督导检查及疗效评估。

2、护理部门与护理人员职责

护理部职责:

(1)负责组织指导全院各病区规范地实施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2)负责确定全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制定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

(3)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此项工作得顺利推进。

护士长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本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中医护理工作。

(2)负责组织开展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得质量控制、疗效评估及持续改进。病区护士遵照医嘱规范执行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医疗部门及医师医务科

(1)为临床中医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得相关保障与指导。

(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得规范化管理。

医师职责

(1)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

(2)加强对医嘱执行得指导、督促、检查。

4、药剂部门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得药学服务与专业指导。

5、后勤保障及财务部门为临床护理得实施提供后勤保障及财务支撑服务。

(二)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指导支持中医护理工作得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及病历追溯得方法进行督导检查,并进行通报。对于适宜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得病人要求开据相关医嘱率达到1%,对于不予开据医嘱或开据医嘱后不予实施护理得科室,对责任人及科室负责人给予相应得经济惩罚及通报批评。

附: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许文华(院长)

副组长:xx(副院长)xx(副院长)

xx(副院长)

成员:

xx(医务科科长)

xx(护理部主任)

xx(药剂科科长)

20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护理 灸法技术 灸法,又称灸,攻法,火法。《说文解字》指出:“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面灼也。可见灸法是一体温计用艾炎持续薰灼治疗疾病的方法。施灸的材料除了艾绒之外,还有桑枝、灯草竹等非艾材料。施灸的方法多种多样。 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腧穴、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灸法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预防疾病,如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培补元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灸法以艾灸为主,还有灯火灸等非艾灸法。艾灸主要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四。 适应症:胃炎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操作方法:1:评估患者情况。 2:物品准备 3:患者准备 4:选穴,施灸 5:观察患者情况 6: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7:记录注意事项:1用艾条施灸的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发热,属于正常现象,灸后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禁忌症:凡属实症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过饥过饱及醉酒者,不宜施灸,。外感、阴虚发热者,孕妇腰骶部、临近面部五官、动脉的穴位,不宜施灸。 敷药法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末(新鲜中草药则洗净处 理后置乳钵内捣烂)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敷药部位的皮肤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2.目标: 1.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因各种疮疡、跌打损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喘、腹泻等病症。 2.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 3.禁证皮肤过敏者慎用。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工作标准化的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中医是一门易学难精的一门学科。下面为你整理了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 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更好的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于广大群众,结合我科实际现将20XX年护理人员中医培训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如:热奄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艾条灸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护士长、专业组长、主管护士三级质控体系监查力度不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20XX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护理学会在成都举办的护理管理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护理管理和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一、艾条灸 (2)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5)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5) 隔物灸技术 (7) 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10) 二、拔罐法 (11) 拔火罐疗法操作流程图 (15)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16) 三、耳穴贴压技术 (17)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19) 耳穴贴压操作评分标准 (20) 四、穴位贴敷疗法 (21) 穴位贴敷法操作流程图 (23) 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24) 五、穴位按摩疗法 (25)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28) 六、中药热奄包(热熨)法 (29) 中药热奄包(热熨)操作流程图 (32) 中药热奄包(热熨)法操作评分标准 (33) 七、中药湿敷法 (34) 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图 (36) 中药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37) 八、中药涂药法 (38)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40)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41) 九、中药熏洗法 (42) 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44)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45) 十、中药塌渍疗法 (46) 中药溻渍操作流程图 (48) 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49) 十一、红外线照射治疗 (50)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流程图 (53)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54) 十二、中药保留灌肠法 (5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 (58) 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59)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艾灸气味的耐受、接受程度。 4、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 5、心理状况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三、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 3、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然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艾条、打火机、弯盘一套(内有无菌纱布)、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操作考核标准(1)

中医护理技术理论及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一、毫针法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证疗效尤为显著。 目标(5分) 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告知(5分)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物品准备(5分)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操作程序(15分)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 针柄是否松动、 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 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10分)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3、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 折针。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 4、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6、用过的针具,经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用穴位及适应症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用穴位及适应症 一、腧穴的定位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定喘: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五分处取穴。 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中脘:脐上四寸。天枢:脐旁2寸 气海:脐下1.5寸。中极:脐下4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委中:腘横纹中央。承山:腓肠肌两肌腱凹陷的顶端。 啊是穴: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指尖压下是穴)。 涌泉:在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处。 二、灸法、贴药法、拔罐法的治疗症状 咳嗽:肺俞、定喘。大椎、尺泽、列缺。胃痛:足三里、胃俞、中脘、内关。 泄泻: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气海。腹胀:足三里、中脘、胃俞、期门。 月经不调:肾俞、天枢、三阴交、气海、中极腰痛:委中、肾俞、承山、啊是穴。 便秘:合谷、天枢、足三里、承山、气海、涌泉。 遗尿:中极、气海、委中、肾俞、三阴交。

三、耳穴的定位及治疗症状 1、耳穴 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外三分之一处。直肠: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交感:(下脚端)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三分之一处。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耳中:(膈)耳轮脚上。 神门:在三角窝的外三分之一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胰(胆):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皮质下:(脑)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枕:在对耳屏外侧面后上方。口:外耳道口的上缘和后缘 颌:上颌,耳垂3区正中处;下颌,耳垂3区上郭横线之中点。 牙:齿1,耳垂1区的外下角;齿2,耳垂4区的中央。 2、耳穴压豆主要治疗症状 便秘:大肠、直肠、交感腹泻:大肠、小肠、胃 膈肌痉挛:耳中、胃、神门食欲不振:胃、胰胆、脾 恶心呕吐:胃、神门、交感失眠:神门、心、皮质下、枕、额、脾 头痛:神门、皮质下、交感 牙痛:颌、口、牙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文名 中医适宜技术 又称 “中医药适宜技术” 特点 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也称 “中医传统疗法” 目录 1历史 2特点 3分类 4理论 5物理学 6应用 7常见病 历史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砭石”、“砭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砭石疗法”。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注目;“砭,以石刺病也。”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特点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经验

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经验交流 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使具有“绿色医疗之称"的中医药服务,为全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黄岛区中医医院自2010年10月起,在临床护理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中医专家指导组的培训、指导下,依据各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科室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具体开展项目包括中药塌渍、中药足浴、灸疗等15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并详细确定所开展项目的适用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中医专业护理知识.此项工作开展伊始,只有7个科室开展了6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月开展人次206例,收入1378元.截止至2011年10月,仅一年的时间,开展护理适宜技术的科室迅速发展至18个,开展项目扩大至15项,共开展人次为120253人次、总收入1602915元. 一、以“四让、三让"服务理念为指导,五项措施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系统化.为使护理特色项目开展得更加专业、受惠患者范围更广,医院在病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百万元在临床科室病房设立了16间中医外治室,购置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各项目的设备等,并在每个中医外治室配备了中医针灸全身经络挂图、足底反射穴位挂图、人体针灸经络模型、耳穴模型.鉴于就医需求,妇科、小儿科、急诊科还在门诊建立了中医外治室。同时,医院在政策上向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科室护士倾斜,给予护士增加一定的补助,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方便了病人的就医,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广大患者享受到了中

医药服务简、便、验、廉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专业化。为使“辨证施护”做的更好,医院特成立以副院长挂帅的中医专家指导小组,对开展的中医护理疗法项目逐个审核,并详细编制各种疗法的适用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3、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层级培训。鉴于医院中医专业护士少的状况,由医院的中医专家选定《中医护理学》作为专用统一培训教材,每月开展对护士长、护理骨干、能手和带教老师进行1—2项护理操作的培训,再由各科室护士长培训本科室护士,这样对全院临床护士中医培训覆盖率达到了100%。通过层级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同时,医院把各科开展的中医项目、中医护理操作规范汇编成书用以指导实际工作,取得很好效果.这些亮点工作在今年5月份的全国中医院评估检查中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4、注重中医护理服务内涵的提升。针对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缺乏的“先天不足”,自中医护理传统疗法开展以来,医院分批次选派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到柳州市中医院、襄樊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三甲中医医院进行培训学习,引进了中医护理新项目,不断改进中医护理技术,不仅增加了医院的收入、而且使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院“中医外治室”的设立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的广泛开展,使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走在全省中医医院的前列,是全省唯一一家在各个临床科室均设有中医外治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多次代表市接受周边多家医院的参观学习. 二、目前,医院在开展中医护理传统疗法工作中存在的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 60 分,每题 4 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 ( C ) A, 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 ( A ) A, 胁痛 .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 D ) A, 羚羊清肺丸 . B.川贝枇杷膏? C. 二陈丸. D. 通宣理肺丸 . 4、风寒感冒主证: ( B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 5、 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 ( 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 风热感冒主证: ( A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 恶风寒、 或发热、 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 头身困重、 胸脘痞闷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 肝阳上亢 . B .心脾两虚 . C .肝肾不足 8、 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C )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9、 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10 、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 A,表,里. B.寒,热. D ) 、痰浊中阻 C. 保和丸 . D. 附子理中丸 . D ) C ) C.阴, .阳 C. 保和丸 . D. 虚, D. 附子理中丸 A,20. B.15. C.28.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 B. 益母草膏 . D..27. A ) A, 艾附暖宫丸 . 13 、浮脉的特点: A .轻取即得. C.元胡止痛片 D. 宁坤养血丸 A ) B. 浮大满指 14 、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 B ) A .血 B 气. C.津液 15 、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 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填空题。总分 30 分,每空 1 分。 1、中医区别于西 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C.浮散无力 D. 浮大中空 D. 痰液 C 肺,脾,肾 D. 肺,肝,肾

农村六项中医适宜技术

一、感冒 【疗法】刮痧、放血、拔火罐 (一)刮痧治感冒 1.适应症:用于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的感冒症状,包括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的辅助治疗。 2.刮拭部位及顺序:(1)脊背与肩胛;(2)胸部;(3)四肢。 3.主要经穴:风池(胆经);大椎(督脉);风门(膀胱经);中脘(任脉);孔最(肺经);合谷(大肠经);足三里(胃经)。 4.刮痧手法:手拿刮板,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度进行刮痧。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5.刮拭方法: (1)脊背与肩胛: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2)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3)四肢:先刮拭上肢再刮拭下肢,分别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6.注意事项 (l)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2)必须使用专业刮痧板和专门的刮痧油。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凡刮治部位有外伤、炎症、溃疡、瘢痕或肿瘤者禁刮痧。 (5)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6)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不宜刮痧。 (7)刮痧后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 (二)放血疗法治感冒 1.适应证:用于有头痛、高热、咽喉肿痛症状的感冒。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及评分标准 一、艾条灸法 (一)评估 1.患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主要症状、体质及心理状况。 2.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痛的耐受程度、女病人是否处于妊娠期。 3.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 4.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是瘢痕灸会由于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 (二)适应症 1.经络闭阻所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寒凝血滞的胃脘痛、痛经、闭经、菌痢等。 2.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阴挺、久泻、各种虚寒证、虚脱证、寒厥证和中气不足等。 3.防病保健。 (三)禁忌症 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五)操作流程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医嘱,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再次核对施灸部位和施灸方法。施灸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方法。 4.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15分钟。 5.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核对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操作注意事项 1.多穴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绛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 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 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 职能、职责和任务。以中医院为基地,各基层单位也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项目推广工作的 组织领导。 一、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医院也按照卫生局 要求制定了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 有效推进。 四. 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中医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

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县的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县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了统一印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文名中医适宜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特点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也称“中医传统疗法” 历史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砭石”、“砭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砭石疗法”。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注目;“砭,以石刺病也。”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就是中医的概念。 分类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

2019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临床推行思路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临床推行思路依人们健康发展需求及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方向,结合我院目前现状,护理部决定在临床广泛推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特将此思路向院领导汇报: 一、在临床推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以护士技术操作为主,从简单易行的项目入手,目前拟定热奄包治疗及耳穴埋豆,临床全面开展。 1.热奄包治疗操作介绍: 将中药药包冷水浸泡通过电磁炉加热煮沸,然后放到蒸格上蒸10分钟,外包毛巾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一种方法。一个中药包可以使用5-7天。 2.耳穴埋豆操作介绍: 采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达,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以上二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实用性强,将全院广泛开展。二、转变护士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从自身试验,相互训练再转移到病人,先无偿服务获得病人认可,从病人口碑中开展实施并推广。三、各科室根据本专科情况及需求再可开展其它项目1-3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专业性较强的操作(中医离子导入各科室均在开展)。 外一科:坐浴熏蒸涂药妇产科:乳房按摩 脑病二科、脾胃科:电子艾灸内四科内三科:穴位敷贴 老年医学科:药熨法涂药(金黄膏消淤膏)电子艾灸 重症ICU、骨伤科、外二科:涂药

康复科:中医熏蒸穴位敷贴耳穴埋豆电子艾灸拔火罐 四、严格执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中医护理方案实施。 艾灸手法操作病区需配备烟雾净化器消烟,避免消防报警。 五、启动此项活动需要的支助及物品。 ①开展中医技术操作所用的方剂、膏剂等,根据病人症状及症型对 症施护。热奄包方剂,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改善疼痛、睡眠、 便秘等不适。 ②电磁炉或少量可用微波炉代替、一次性方剂袋子、毛巾、埋豆豆 子,烟雾净化器。电磁炉及烟雾净化器按实际需求报计划。 ③最好制作一本护理人员操作手册,一是指导临床操作学习,二是 护士掌握快,三是管理也规范些。 六、拟定3月份启动,如果医院觉得可行,护理部再制度具体实施 方案。 请领导批示! 应城市中医院护理部 2019.03.04

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使我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ⅩⅩ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全科医师。 2、培训要求

培训结束后,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教材 使用国家中医管理局统编培训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培训具体内容见ⅩⅩ县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内容(见附件一)。 4培训周期及时间 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学习班,具体培训时间见开班通知。 四、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由我院名老中医及参加了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由ⅩⅩ县卫生局负责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由ⅩⅩ县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等。 教学安排

2020年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习...

2020年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习培训班理论考核试 题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题) 1、刮痧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其形成最早可追溯到:() [单选题] * A、旧石器时代(正确答案) B、汉朝 C、秦朝 D、宋代 E、明代 2、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长高)的穴位是:() [单选题] * A、大椎 B、身柱(正确答案) C、命门 D、长强 E、天柱 3、李氏砭法创始人是:() [单选题] * A、李小刚 B、李道政(正确答案) C、李四

4、首开四穴是:() [单选题] * A、关元、气海、石门、神阙 B、支沟、阳溪、太渊、商丘 C、合谷、外关、内关、风府 D、大椎、大柱、膏肓、神堂(正确答案) 5、俗称“阳脉之海”是指:() [单选题] * A、督脉(正确答案) B、阴脉 C、任脉 D、动脉 6、中医有六法,其中以什么法为大首:() [单选题] * A、砭法(正确答案) B、灸法 C、针法 D、导引法 7、李氏砭法刮痧手法是利用:() [单选题] * A、快 B、慢 C、柔软 D、徐而和(正确答案) 8、“四井排毒”刮出的黑痧需用什么介质:() [单选题] * A、水 B、油(正确答案)

D、洗手液 9、刮痧过程中出现晕痧应按哪个穴位:() [单选题] * A、神门 B、内关(正确答案) C、太阳穴 D、太渊 10、刮痧前后24小时能否喝酒:() [单选题] * A、可以 B、不可以(正确答案) C、适量 D、大量 11、督灸与六阳经的联系,称为:() [单选题] * A、水谷之物 B、血海 C、阳脉之海(正确答案) D、阴脉之海 12、督灸背部使用以下哪种消毒:() [单选题] * A、清水 B、75%酒精(正确答案) C、95%酒精 D、安尔碘 13、温通刮痧以为( )基础,将艾灸、刮痧、推拿这三种中华传统疗法结合在一起的中医护理技术。 [单选题] *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5、中医六淫是指、、、、、。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针刺法 二、拔罐法 三、穴位按摩法 四、刮痧法 五、湿敷法 六、灸法 七、电针法 八、耳针疗法 九、小针刀 十、穴位注射疗法

一、针刺法 一、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证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 4、告知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

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6、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糖尿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及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2259411.html, 糖尿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及创新 作者:陈文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对糖尿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及创新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生 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程度和社会关系等指标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分差普遍在15分以上(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率占比95.4%。对照组的总满意率占比77.2%(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糖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作,通过技术应用和创新的护理方法,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该护理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28-01 糖尿病属于临床多发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1]。糖尿病患者目前一般采取药物进行控制,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治疗周期长,而且难以根治[2]。糖尿病容易引发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糖一旦没有得到控制,将会引发心衰症状,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3]。中医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糖情况,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就糖尿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及创新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A.1次 B.2~3次 C.4次 D.5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3. PRN医嘱表示 4. SOS医嘱表示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方案

mengxilv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 中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 是体现中医特色优 提高中医 打造我院护理工作品牌,参照 “贴近患者、贴近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技术操作规程》 辨证 明确护理、医疗、药剂、

2.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内科:足浴、贴敷、刮痧;外科、骨科、妇产科中药熏洗等。 3.情志护理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4.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工作要点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施应尊重患者。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 2.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施护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1.医院成立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对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疗效评估。 2.护理部门和护理人员 护理部 (1)负责组织指导全院各病区规范地实施中医适宜护理技术。(2)负责确定全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制定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 (4)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护士长 (1)负责组织本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中医护理工作。(2)负责组织开展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疗效评估及持续改进。 病区护士 遵照医嘱规范执行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医疗部门及医师 医务科 (1)为临床中医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的相关保障和指导。(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的规范化管理。 医师 (1)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2)加强对医嘱执行的指导、督促、检查。 4.药剂部门 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专业指导。 5.后勤保障及财务部门 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后勤保障及财务支撑服务。 (二)加强督导,落实责任 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指导支持中医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及病历追溯的方法进行督导检查,并进行通报。对于适宜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病人要求开据相关医嘱率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