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采邑改革”以及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能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分析西欧封建王权衰落、地方割据严重的原因;把握罗马天主教会势力发展的原因;同时能比较欧洲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中国城市的不同之处;共同探讨拜占廷帝国兴衰的经过及原因。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本课的重点是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制后,加速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发展。查理曼统治时,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大批贵族接受采邑,其中很多人获得查理曼赐予的“特惠权”,即享有封地内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采邑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大批农民沦为农奴。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国王以下的大封建主往往把一部分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贵族和骑士,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主要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处于最低层的是骑士。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许多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解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利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土内,甚至不能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就使西欧封建国家管理系统不完善、王权衰落和政治分裂,战祸连连。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封建金字塔”沉重地压在广大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身上。

【疑难点拨】

本课的难点是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也由此出现了行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

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得到发展,13—14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两个主要贸易区:即地中海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政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英国的国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逐渐形成,加强了国家的力量,也为文化、科学的发展和冲破教会统治创造了条件。城市兴起后,经营工商业需要文化、科学知识,大学、专业学校和城市文学逐渐产生、发展,学校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后来成为反封建、反宗教迷信的先锋。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是()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是()

A、班田制

B、均田制

C、采邑制

D、租庸调制

3、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4、对15世纪中期的东罗马帝国社会述说不正确的是()

A、仅剩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B、帝国已名存实亡

C、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D、但仍有具大的政治实力

二、填空题

5、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推行的土地改革,史称“_____”

6、公元8世纪的土地改革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_____的封建等级制。

7、8世纪中期,通过“______”,罗马教会获得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8、12世纪左右,西欧出现了地区性集市或____中心。

9、12世纪前后,西欧诞生了一批最早的___。

10、____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

三、简答题

11、指出课文《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中所说的西欧封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12、东罗马帝国的另一名称是什么?国力强盛时,也曾横跨过哪三洲?

【拓展提高】

13、你对西欧城市的复兴的作用有哪些特别的认识?

请看下面的对话:

男生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城市规模大的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女生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史林采风】

古罗马金币的发现

英格兰萨福克郡有一个名叫霍克森的小村庄。村子里的人都靠务农为生,他们

的生活宁静且平淡。但是1992年11月16日,这种宁静和平淡被打破。霍克森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到来了,这个村庄因为一份宝藏被意外发现而名噪全球。

头一天,霍克森发现平时用来敲打的小铁锤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没法,去买

一个金属探测器来找铁锤。

第二天中午,金属探测器突然发出警报声,劳斯以为发现锤子了,开始在院子里挖起来,可挖到50厘米深的地方时还没有东西。劳斯并没有打算放弃,随着坑越挖越深,探测器发出的声音亦越来越大。在挖到差不多1.5米深的地方时,一枚银币突然

跳了出来。仔细一看,这是一枚古罗马时代的银币,虽然金属已经严重变色,但古罗

马帝王头像的浮雕还清晰可见。劳斯继续挖掘,接下来的情景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堆古罗马银币,中间夹杂着不少闪闪发光的金币,偶尔还有

银制的汤匙和小艺术品,他挖到了一个地下宝藏。

劳斯马上停止挖掘,并向萨福克郡文物管理委员会报告了发现。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以最快速度赶到劳斯家。经过专业人士一天的挖掘,所有宝物都重见天日。其

中有14191枚银币、565枚金币、24枚铜币、一些工艺品、首饰和金块。

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二、填空题

5、采邑制

6、金字塔形

7、丕平献土

8、贸易

9、大学 10、1453

三、简答题、拓展提高

11、答: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社会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这种等级制度就是西欧封建的特点。

12、答:又称拜占庭帝国。在国力强盛时其版图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13、答案提示: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教案 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东方人民创建文明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教学要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导入新课】 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常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学生阅读教材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见板书) 二、古埃及——金字塔的国度 1、古埃及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文明古国(前3100年)。 2、学生阅读课文,从数据方面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讨论: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里边存放着国王的尸体木乃伊(干尸)。古埃及统治者所以费尽心力建造它们,而且越造越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宗教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独到看法,认为世界以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为界,河东是生者世界,河西是死者世界,就像太阳在早晨从富有生机的河东升起,傍晚落到河西黄沙之中一样。因此,人死了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要埋到西岸。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只不过到另一个世界去活罢了。为此,要保存好尸首,要有专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要准备死者在冥世生活的住所即坟墓,还要在住所内放上食品与奢侈品,供死后消费。其次是政治原因。古埃及人无论国王还是平民生前都营造坟墓,只是国王的陵墓要比平民规模大得多。这不止因国王富有财力,更重要的是死去的国王希望用巨大的陵墓表明他不仅在世时享有无比的威严和压倒一切的专制力量,而且死后也同样享有这一切。他们的金字塔具有君临一切的威严,使人们永远感到他们的存在,永远向他们顶礼膜拜。而且,那些活着的国王也希望利用死人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统治的不可动摇。 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学生讨论教材上有关《汉谟拉比法典》图片与文字材料,回答联系中的一些问题。 【总结巩固】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精品教学案: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精品教学案 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 (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图解历史] 封君封臣制度 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西欧王权的衰落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 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城市的兴起 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争取自治权 ①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②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 (1)教会的经济特权 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教会的等级制度 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高密四中于秀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⑴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的基本内容。 ⑵知道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大致情况。 技能目标: 通过比较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的异同,探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对比中、苏改革概况,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探究法学习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解决问 题的习惯。 ⑶采用表格学习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谈谈对改革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 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本国的实际状况。 ⑵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等史实的了解,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曲折、艰巨和长期的。教学重点:⑴了解各次改革的内容⑵探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重点突破: ⑴通过学生自读课本,自主学习各次改革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次改革的特点及这些改革的共 同点。 ⑵教师组织学生在比较各次改革异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教学难点:⑴各次改革遭到挫折的原因⑵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通过对比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⑴范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学习一个改革,自己“照方抓药”,主动学习) ⑵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法 ⑴合作探究法(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⑵自主学习法(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完成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5课中古欧洲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学习目标: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6.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7. 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②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③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课文动脑筋。要结合中国历史展开广泛的讨论。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 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四)系统总结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学习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史称“”从而西欧形成制。 (2)8世纪中期,通过““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的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___________,特点,最早出现的国家 等,斗争的方式,典 型代表,影响 。 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95年,l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有叫。首都在,灭亡时间,被所灭。灭亡原因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怎样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3)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拜占庭帝国的希望与衰败的原因及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 达标检测: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10世纪重新兴起,著名的有意大利的等 5.东罗马帝国定都。 6.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 7、探索题: "当任何人……和国王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小短文集20180622

新题型训练:历史九年级小短文集 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 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创新 改变我们的生活(1分)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比尔·盖茨的微软品牌为代表,信息科技不断创新。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字数不足80则酌情扣分。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创新”关键词1分,史实正确1分,共4分) 2.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形成了以英法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该体系崩溃。二 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运作,进而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进入新千年 后,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形成,多强们正致力于发展经济,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3. 巴黎和会引发五四运动 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与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的愤怒。5月4日在北京引发了伟大的爱国运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华沙条约》签字 欧盟总部 科索沃战争 世界格局的演变 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1999 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凸显。欧盟是多强之一,进入新世纪后多强们的经济 迅速发展,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 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列宁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 中国革命 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以苏联为师,但两国国情不同,毛泽东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6. 伏尔泰 17、18世纪(1分),法国(1分)启蒙运动爆发,伏尔泰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天赋 人权(1分)。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1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1分)。 7.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为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8. 《独立宣言》的签署 林肯在战场上 汽船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美国的发展史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使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完成了工业革命的美国, 在第二次工业个革命中,电力技术的发展又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为美国促进生产力大发展并走向世界之巅奠定了基础。 五大国首脑在千年首脑会议上 巴黎和会四巨头 雅尔塔会议主要国家元首 巴黎和会三巨头 五四运动

九年级历史上: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华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 (一)华师大版 【内容标准】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查理·马特改革,丕平献土,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兴起,君士坦丁堡陷落等史实;能归纳分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天主教会的这一独特地位,可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宗教曾经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 难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一系列小王国,西欧逐步进入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并形成一系列特点。

【新课探究】 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查理·马特采邑制的核心内容是什 么? 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制后,加速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发展。查理曼统治时,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大批贵族接受采邑,其中很多人获得查理曼赐予的“特惠权”,即享有封地内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采邑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大批农民沦为农奴。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国王以下的大封建主往往把一部分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贵族和骑士,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主要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男爵,处于最低层的是骑士。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许多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解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利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土内,甚至不能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就使西欧封建国家管理系统不完善、王权衰落和政治分裂,战祸连连。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封建金字塔”沉重地压在广大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身上。归纳强调: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 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教法:讲解法、问题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讲述目标,让学生把握总体要求。起导向作用,引 起学生有意注意 1.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

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 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怎样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3、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拜占庭帝国的希望与衰败的原因及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先学)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注意下列问题的解决:.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1.明确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封建制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到9世纪开始确立。而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进入了封建社会,比欧洲早约1000年。 2.查里.马特的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等级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逐级分封的结果,形成了以国王为首,贵族依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国王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课前教学准备: 地图册本课相关的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地图册、制作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者、内容、意义?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作用?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伊斯兰教的圣地? 4、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何时建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说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 自学指导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谁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时间?其中最强大的是? 2、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什么制度?谁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思考题: ①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②西欧的封建社会等级贵族制有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3、罗马教廷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引导) 后教(引导、讨论、更正) 1、日耳曼人;5世纪;法兰克王国 2、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农民) 思考题:①土地②没有 ③A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附庸的关系。C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3、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古西欧的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王权国家、基督教会和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古西欧文明是不同文明融合和嬗变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多元混合特色。拜占庭文明是古典文明与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也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对欧亚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俄罗斯兴起后,不断侵略扩张,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教材知识梳理】 一、西欧封建庄园 1.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②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3.庄园 (1)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特点 ①耕地组成: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②义务:农奴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王权衰落 (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2)表现 ①法国:15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形成于伊比利亚半岛。 2.教会 (1)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地位: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城市发展 (1)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2)城市自治 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②手段: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③意义: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 (1)形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故称拜占庭帝国。 (2)统治表现 ①境内工商业发达,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扩张: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律:《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帝国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 【重点知识探究】

b8长泰一中09-1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华东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 ( )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2.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穆罕默德生前,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B、8世纪中叶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C、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是帝国最繁荣的时期 D、1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3.公元前490年,在马拉松平原激战中,雅典人以少胜多重创( ) A、波斯军队 B、马其顿军队 C、罗马军队 D、西班牙军队 4.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带来的积极意义有:①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②东西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③其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④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⑤希腊同时从东方汲取了不少的文化养分(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纪》流传后,产生的影响( ) A、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6.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7.下列关于阿基米德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发明家 B、几何学鼻祖,对天文学、光学和音乐也有所研究 C、毕生致力于科技研究,学富五车,成就斐然 8.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阿拉伯数字“0、1、2、3……”打交道。它的最早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古阿拉伯人 C.古希腊人 D.古两河流域人 9.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创造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文 10.中古时期,西欧各地的天主教堂广泛采用的建筑风格是 ( ) A、多利亚柱式 B、爱奥尼亚柱式 C、哥特式 D、科林斯柱式11.左图雕塑作品的作者是() A、米隆 B、菲狄亚斯 C、波力克利特 D、荷马 12.恩格斯称下列哪位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A、达·芬奇B、哥白尼C、但丁D、布鲁诺 13.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 B、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要道 C、西欧贵族和新兴商人对东方财富的炽热追求 D、“太阳中心说”的确立 14.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 A、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B、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 15.《独立宣言》是由谁执笔起草的?() A、华盛顿 B、富兰克林 C、林肯 D、杰斐逊 16.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7.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制宪会议的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人权宣言》的发表 18.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回顾历史,美国总统竞选的制度开始于( ) A、列克星敦的枪声 B、1787年宪法的制定 C、北美大陆会议的决定 D、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9.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后,九年级1班的同学对如何评价拿破仑展开了激烈争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拿破仑是独裁者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 C、拿破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未打过败仗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 20、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有 ①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②革命都以暴力方式进行 ③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九年历史期中试卷第1页共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对接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 多元面貌。时空 观念 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 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在亚洲,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兴起;非洲、美洲文明灿烂辉煌。 史料 实证 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在 亚洲,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美洲印第安文明对 人类的贡献。 历史 解释 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西非、美洲文明的发展。唯物 史观 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家国 情怀 中古时期的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 (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图解历史] 封君封臣制度 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西欧王权的衰落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 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城市的兴起 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争取自治权 ①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②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 (1)教会的经济特权 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教会的等级制度 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②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九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

九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世纪下半期,兴起于美国、德国,并很快扩散到西方各国。 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2)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的发明的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钢铁时代。 2.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卡尔·本茨 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之一。1885年,成功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 影响 汽车的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始进入“汽车时代”。 (2)莱特兄弟 美国发明家,1903年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架现代意义上的飞机。 影响:飞机的发明给人类插上了非凡的翅膀,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3.爱迪生 (1)爱迪生 美国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 )电器的广泛使用 从20世纪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注重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应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人类有利有弊,请简要说明。 答:工业革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也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遭到严重污染。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之父”“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 (2)达尔文及其主要成就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1859年,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生物的进化,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3)爱因斯坦及其主要成就 爱因斯坦是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创者,被誉为“现代物理学泰斗”。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影响:为原子弹的研制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 原子时代的大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启蒙运动 ①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虽然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依然受到封建君主专制严重的阻碍。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 ②核心 理性主义。 ③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把教士称为“文明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提倡自由平等,开明君主制证的君主立宪制。 答:先进的思想解放引领社会的进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认识)在改革开放的的新时期,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提升综合国力。 新经济政策 年11月7日(俄历10月)。 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起义者攻克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性质 无产阶级革命。 (5)历史意义 1、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3、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苏联国情。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2)实施 1921年3月列宁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 (3)内容 1.农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特点 社会主义与市场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借鉴。 (6)评价 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列宁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时期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严重弊端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经济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所有决策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作风盛行。 (3)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等。 年经济危机 年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意大利、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年 ( 3)核心和基础 实施《国家产业复兴法》。 作用: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4)特点 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5)作用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并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我国应不断改革创新,适时调整政策 (2)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时空观念]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 欧洲地区的国家、民 族、宗教和社会变 化,认识这一时期欧 洲文明的特点。 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 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征。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 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 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 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 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等级制度 (1)形成: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4)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2.庄园与农奴制度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庄园 ①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②土地类型:由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和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 收入归领主所有自耕自收 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自由农份地)两部分组成。 (2)农奴制度

①农奴和自由农民: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 二者均为领主的佃农 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是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 ②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集中 (1)过程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出现等级君主制国家。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 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城市自治 (1)背景 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 ②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③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斗争形式多种多样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二)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二)华 东师大版 【内容标准】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查理·马特改革,丕平献土,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兴起,君士坦丁堡陷落等史实;能归纳分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天主教会的这一独特地位,可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宗教曾经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 难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二、罗马天主教 1、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说明:教会凭借罗马国教的余威影响西欧,并且趁机扩张。“丕平献土”实际上就是世俗君主与教会势力的互相结合利用(课本36页小字第二段),此后,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了一定的世俗权力。 2、基督教分裂(1054年) 东方:东正教 西方:天主教 3、天主教会影响:控制西欧 经济:直接占有大量土地——财 政治:教皇是至高无上仲裁者——权 思想:控制西欧思想和文化——势

4、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西方文明主流 天主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大量土地,从事土地剥削,教民还得交纳“什一税”作为向上帝的奉献,实际都落入教会腰包。 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两大权力体系——世俗政权势力与教会神权势力。西欧封建制初期,罗马教廷势力超过世俗君主势力,干涉各国内政,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世俗君主屈从于罗马罗马教皇。但是他们双方既互有矛盾(课本38页小字),又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中古初期文化落后,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会推行“愚民政策”,教皇曾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天主教神学,扼杀、迫害反对的思想和人士。教会的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造成西欧中古时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当然它也渗透到西欧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很多遗迹和踪影,举例:圣诞节、教堂(课本37、41页)、拉斐尔圣母像、米开朗琪罗雕塑、十字架国旗(理解为什么有人把西欧地区归入基督教文化圈)。 三、西欧城市的复兴 1、背景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工商业中心)兴起。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城市作为工商业中心开始兴起。 2、影响 经济上:促进手工业和商贸交通发展 政治上: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斗争此起彼伏,市民力量正在成长。 结合课本38页,归纳:一、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工商业者,是新兴群体;二、城市土地都属于封建主领地,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实际上是为了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榨;三、形式多样,有的温和(赎买),有的激烈(起义),大多数城市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或独立。 文教上:西欧社会诞生最早一批大学,显示了西欧文化教育的进步和突破神学控制的努力。 总之,西欧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中古社会进入兴盛时期,也为西欧迈向近代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四、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全盛:7世纪前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476年就宣告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到了1453年,比西罗马多了上千年。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16世纪中成为地跨三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