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考必过-绩效管理根据大纲整理的复习资料

根据大纲整理的复习资料———-必过!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5963《绩效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163)

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识记: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分析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

1、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

2、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实的运用。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

一、领会:

1、控制论的主要思想、核心问题及诞生标志:控制论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础的,主要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是: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系统的基本特征:(1)集合性;(2)层次性;(3)相关性。

3、信息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1)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在绩效管理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2)绩效管理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3)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组织提高员工绩效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

一、识记:

1、工作分析的含义:指全面了解、获取与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

2、工作分析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1)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来源;(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

3、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1954年提出关倡导的.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1)强调组织计划的系统性;(2)强调目标制定过程本身的激励性。

4、目标设置理论探讨了目标具体性、挑战性和绩效反馈的激励作用.

5、激励理论的四种模式:(1)需要激励模式;(2)动机—目标激励模式;(3)权衡激励模式;(4)强化激励模式。

6、目标一致性理论的基本含义:(1)评估指标与评估系统目标的一致性;(2)评估指标与评估目的的一致性;(3)评估目的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

7、组织公平感:是指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它包括组织公平的客观状态和组织公平感自身两个层面.

二、领会:

1、成本收益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指导意义)(1)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做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时的不同决策,企业依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应该是支持绩效管理;(2)就出资者(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收益与潜在之和。

2、权变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1)在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和一般化;(2)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的企业文

化环境相结合。

3、信息市场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指导意义)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的特性,考虑到信息成本,以形成一个“经济”的绩效管理体系。虽然绩效管理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多种效用,但要优化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关键指标的设定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实用性。

三、应用:结合实际分析评价组织公平感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启示:(1)员工参与机制;(2)反馈机制;(3)申诉机制;(4)监督机制;(5)绩效信息搜集机制.

第三章建立高效率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节绩效管理体系多面向分析

一、识记:

1、绩效管理体系:是指绩效管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外环境、义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

2、组织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所选择的途径,主要指出组织活动方向、工作重点和资源布置优先次序的总纲。

3、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二、领会:

1、组织管理体系的地位分析:(1)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持手段;(2)绩效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3)绩效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2、绩效管理体系的组织环境分析:(1)组织目标和战略;(2)组织规模;(3)组织文化;(4)组织结构。

3、组织文化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1)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会细分为员工的行为标准,员工的绩效又是维护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工具;(2)员工沟通平台,创建非正式交流空间;(3)促进统一价值观的形成,营造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

三、应用:

绩效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1)企业利益相关者;(2)行业特征;(3)竞争对手及可比较的标杆。

第二节绩高效率绩效管理体系的支持系统分析

应用:

能结合实际分析高效率绩效管理体系的支持系统:(1)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2)明确的责任主体和一致的责权利结构;(3)有序的信息体系;(4)绩效管理体系各环节的有效整合。

第四章绩效计划与绩效实施

第一节绩效计划

一、识记:

1、绩效计划:是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讨论以确定员工绩效管理周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怎样的绩效标准,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绩效计划书)的过程.

(1)绩效计划的制定主体是管理者和员工;(2)绩效计划的内容是关于绩效周期内工作和绩效标准的契约;(3)绩效计划是个双向沟通的过程;(4)绩效计划内含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心理承诺.

2、绩效计划的具体内容:(1)关键绩效指标;(2)工作目标设定;(3)能力发展计划.

3、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衡量评价对象工作绩效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结果绩效的评价方式.

二、领会:

绩效计划的作用:(1)指向作用;(2)操作作用;(3)弥补作用.

三、应用: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绩效计划制定的程序:(1)绩效计划的准备阶段;(2)绩效计划的沟通阶段;(3)绩效计划的审定和确认阶段。

第二节绩效指标

一、识记:

1、绩效指标:是指用来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

2、绩效指标的“缺陷":企业的绩效焦点不能仅仅关注某一类指标,而排斥另一些同样重要但是却产生较少收益或收益的产生具有长期性的指标。

3、绩效指标被“污染”:一些不能为员工所控制的外部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业绩,但是这些因素没能被管理者及时发现,反而被算作员工个人的过失或失误。

二、领会

1、绩效指标的特点:(1)增值性;(2)定量化;(3)行为化.

2、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1)战略相关性;(2)高效度;(3)高信度。

第三节绩效实施

一、识记:

绩效辅导:指在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员工接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双向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二、领会:

1、绩效实施的含义:绩效实施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的一个过程。

简单的讲,绩效实施就是指已制定好的绩效目标的实施过程。(1)绩效实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2)绩效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3)绩效实施结果是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2、绩效实施的重要性:(1)绩效实施是绩效计划实现的保证;(2)绩效实施可以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3)绩效实施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

三、应用:

绩效实施的内容:(1)持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2)绩效数据、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第五章绩效评估

一、识记:

1、绩效评估:一种衡量、评价、影响员工工作表现的正式系统。

2、绩效评估的功能:(1)管理功能。①薪酬管理②晋升和辞退③激励;(2)开发功能.①职业发展计划②组织发展。

3、绩效评估主体:指被评估者作出评估的个体。

4、讲座法:是培训师将其想要传授给受训者的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培训方式。

5、角色扮演:是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受训人员扮演其中的人物,承担模拟情境中角色的工作职责的一种培训方法。

6、行为示范:是指通过让受训者观摩行为标准实例或影像资料,而后进行实际操作的一种培训方法。

二、领会:

1、绩效评估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2)公开、透明原则;(3)制度化原则;(4)弹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2、绩效评估的周期: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评估。一般情况下,以一年1-2次为宜.在实务运用上并无绝对标准,而应视员工特征与任务特征适度调整。

3、绩效评估的过程:(1)观察绩效信息;(2)记录绩效信息;(3)分析与评价绩效信息;(4)反馈。

4、绩效评估内容的分类:(1)德、能、勤、绩;(2)重要任务、日常工作、工作态度;(3)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5、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原则:(1)熟悉被评估者的工作表现;(2)了解被评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3)有能力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公正而客观地提供评估结果;(4)有助于进行绩效评估。

三、应用:

1、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1)决策;(2)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3)影响他人;(4)信息收集及传播;(5)人际关系;(6)自我管理。

2、研发人员绩效评估内容:(1)资源投入;(2)人力;(3)金钱;(4)设备;(5)贵重材料;(6)直接产出;(7)技术报告发表数量;(8)创造力;(9)间接产出;(10)销售额;(11)利润;(12)成长率;(13)潜在产出;(14)比较预期与实际成果的状况;(15)计划达成度;(16)未来有实质贡献的能力。

3、销售人员绩效评估内容:(1)产品知识;(2)市场知识;(3)作业知识;(4)规划和组织;(5)支援并满足顾客;(6)可靠性;(7)判断;(8)团队合作;(9)创造力;(10)主动判断。

4、一般员工绩效评估内容:(1)自主性;(2)工作态度;(3)团队精神;(4)对工作的忠诚度;(5)对公司的向心力;(6)工作效率;(7)专业知识;(8)品德表现。

5、绩效评估主体的培训。

培训内容:(1)绩效管理观念和意识培训;(2)绩效管理知识和理论培训;(3)绩效评估技巧和方法的培训;(4)消除评估主体误区的培训。

培训形式与方法:(1)讲座法;(2)角色扮演;(3)行为示范。

第六章绩效反馈

一、识记:

1、绩效评估可能产生的谬误及其对策: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趋中倾向、宽容化或严格化倾向等偏差的界定及解决对策。P146-147

2、绩效反馈:是通过正式面谈的方式,评估者向被评估者告知绩效评估结果,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的信息所进行的检视与讨论。

3、绩效反馈面谈:是管理者就上一绩效周期中员工的表现和绩效评估结果与员工进行正式的、面对面的谈话,彼此交换信息、意见,做情感上的交流,或互相磋商解决问题。

二、领会:

1、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的作用:(1)绩效反馈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绩效评估公开化,确保评估的公平和公正;(2)使被评估者了解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改善绩效;(3)绩效反馈可以排除目标冲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绩效反馈的分类:(1)正面反馈;(2)负面反馈;(3)中立反馈。

3、有效促成建设性批评的基本要求:(1)是战略性的;(2)是维护对方自尊的;(3)发生在恰当的环境中;(4)是以进步为导向的;(5)是互动式的;(6)是灵活的;(7)能够传递帮助信息。

4、绩效反馈的基本内容:(1)绩效评估的结果;(2)员工在评估周期内的工作绩效状况,并听取员工对评估结果的看法;(3)与员工探讨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4)针对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告知他将获得怎样的奖惩;(5)表明组织对员工的要求和期望,了解员工在下一个绩效周期的打算和计划,并提供可能的帮助和建议。

5、掌握对不同类型员工的绩效反馈技巧:(1)明星型员工:适当挫其锐气,给予难度更大、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激励其提高绩效.(2)潜力型员工:要先沟通、倾听,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出其适合发展的方向,为发掘其潜力指明道路。(3)领袖型员工:要在适当的时机与之亲切恳谈,尽可能消除其相左意见,引导其按公司的目标发展。(4)抱怨型员工:宜私下交流,帮其寻找并解决问题,转变其不满情绪为积极向上的情绪。(5)抗拒型员工:反馈时要让他看到变革带来的好处。(6)“文盲”型员工:反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其专业训练,提高素质和技能。

三、应用:

1、绩效反馈面谈的基本原则:(1)相互信任;(2)目的明确;(3)认真倾听;(4)避免对立和冲突;(5)就事论事;(6)面向未来;(7)优缺点并重;(8)积极的心态;(9)做好记录。

2、绩效反馈面谈的一般技巧:(1)不同类型员工的绩效反馈技巧;(2)不同领导风格的反馈技巧;(3)语言沟通技巧面面观;(4)非语言性沟通技巧面面观.

第七章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一、识记:

1、绩效改进计划:是指为了提高和改善员工现有绩效的一系列具体行动的措施。即绩效反

2、绩效改进计划的内容:(1)基本信息;(2)问题描述;(3)提出意见;(4)明确目标.

3、六西格玛:指“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少于3。4。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测量产品质量和改进流程管理两方面,推动流程改进和节约成本。

4、标杆超越:通过对比和分析先进企业的行为方式,对本企业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改进和变革,使之成为同业最佳的系统性过程.

5、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1)人力资源总体规划;(2)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6、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

7、薪酬的内容:(1)基本薪酬;(2)激励薪酬;(3)间接薪酬。

二、领会:

1、对绩效改进计划的认识:(1)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基于绩效评估的结果;(2)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部门管理的日常工作,而非“附加工作”;(3)绩效改进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员工现有绩效的提高,能力的提升。

2、绩效改进计划的原则:(1)要有针对性;(2)要有时间性;(3)要获得参与人员的认同。

3、绩效改进计划的实施:(1)绩效诊断与分析;(2)建立专门的绩效改进部门;(3)确

定绩效改进工具及方案;(4)绩效改进效果评估。

4、激励的含义与原则: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整个过程.激励的原则有:(1)组织目标的设置与满足员工的需要尽量一致;(2)激励方案的可变性;(3)把握好个体与群体关系;(4)发现和利用差别;(5)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6)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三、应用:

1、绩效评估结果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1)提供高效度的人力资源信息;(2)清查内部人力资源情况;(3)预测人员需要.

2、绩效评估结果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1)绩效评估结果对员工招聘、录用的参考和检测作用;(2)企业内部员工选拔对绩效评估结果的依赖。①业绩与能力的有效统一;②建立以职位族为基础的晋升阶梯。

3、绩效评估结果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1)绩效结果必须与员工的报酬联系在一起,薪酬的增减是公司对绩效水平最真实的反馈;(2)绩效评估结果与薪酬对应的方式有很多种;(3)在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到薪酬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员工必须认为报酬是有价值的,符合所期望的;②报酬必须与工作的所有重要方面联系起来;③员工必须看到报酬与绩效结果是联系在一起的;④员工必须知道报酬量与他们的努力付出是相称的;

⑤在期望的绩效目标实现时,必须立刻把钱付给员,不要失约。

4、绩效评估结果在建立公平激励机制中的作用:(1)区分员工绩效差异;(2)确定员工工作态度差异;(3)确定人员待遇差异。

5、绩效评估结果在人员晋升中的应用:(1)以工作分析确定岗位考核能力;(2)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

6、绩效评估结果在人员处理中的应用:(1)纪律处分;(2)降职;(3)调动。

第八章传统绩效评估方法

第一节

关键事件法

一、识记:

1、关键事件法:是一种由工作分析专家、管理者或员工在大量收集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关键事件以及具体分析其岗位特征、要求的方法。

2、关键事件法的应用:(1)年度报告法;(2)关键事件清单法;(3)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4)行为观察量表法;(5)混合标准量表法。

二、领会:

1、关键事件法的实施步骤:(1)正确编写“事件"的规则;(2)获取关键事件所需采用的方法;(3)编辑关键事件。

2、关键事件法的绩效维度:(1)从关键事件来定义绩效维度;(2)在编写范例之前确定维度。

3、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1)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方面,由于对行为进行观察和测量,故而描述工作行为、建立行为标准更加准确;能更好地确定第一行为的作用;(2)缺点:搜集与整理关键事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等绩效的员工关注不够。

第二节

量表法

一、识记:

1、强迫选择量表法:要求评估者从以四个行为选择项为一组的众多选择组群中选择出最能反映与最不能反映被评估者的两个行为选择项。

2、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估法和量化等级评估法的结合,即用具体行为特征的描述来表示每种行为标准的程度差异。

3、混合标准量表法:评估者只需根据行为指标评估员工的表现,行为指标描述的内容.

二、应用:

1、分析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的优缺点:优点:(1)工作绩效的计量更为精确;(2)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更为明确;(3)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4)各种工作绩效评估维度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独立性;(5)具有较高的信度。缺点:(1)许多在工作分析中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关键事件常被丢弃;(2)很难区分行为与评估量的相似性、很难与标准行为相互对应、很难从现有评估标准中评定他们所观察记录的特定事件;(3)评估使用的行为是定位于作业而不是定位于结果.

2、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缺点:优点:(1)有助于员工对评估工具的理解和使用;(2)是减少员工流动率和工作不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方式;(3)具有内容效度;(4)有助于产生清晰明确的反馈。缺点:(1)要求评估者根据详尽的行为清单对员工进行观察时会产生困难;(2)五级频率标度事实上并不是比率型标度;(3)确定指标和组成指标的行为时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不科学。

第三节

比较法

一、识记:

1、排序法:将员工按照某个评估因素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员工到绩效最差的员工进行排序。分简单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

2、配对比较法:在每一个评估因素上将每一个员工与其他所有的员工进行比较。

3、强制分布法:对各个等级的人数比例作出限制。一般来说,各个等级的比例分布应该是接近正态分布的。

二、领会:

1、比较法的优缺点:(1)优点:成本低、实用,评定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有效地消除了某些评定误差。(2)缺点:评估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可能受到很多质疑;不能充分地指导或监控员工行为;不能公平地对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的绩效进行比较;只能根据较少的评估因素进行比较;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比较法持有异议。

第四节360度反馈法

一、识记:

1、360度反馈法:也称多视角评估,是一种从多个角度获取组织成员行为观察资料的方法。

二、领会:

1、360度反馈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反馈目的;(2)资质模型设计;(3)问卷设计;(4)评估者的选择与沟通;(5)反馈结果统计;(6)针对评估结果的解决方案。

2、360度反馈法的主体选择的原则:(1)最近相关原则;(2)有机结合原则;(3)经济可行原则。

三、应用:

1、360度反馈法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弥补传统的直线型经理评估的不足,减少偏见,比较公平公正;(2)增强员工特别是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意识;(3)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团队建设;(4)有助于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工作。缺点:(1)反馈的真实性有效性受质疑;(2)时间和金钱花费较大;(3)反馈提供给被评估者信息,但信息本身并不能改变行为。

2、有效推行360度反馈法的注意事项:(1)正确定位360度反馈的目的;(2)科学地确定绩效衡量指标体系;(3)评估前要进行有效的沟通;(4)对评估者进行有效的培训;(5)确保匿名;(6)防止作弊和鉴别偏见。

第五节其他传统绩效评估方法

一、识记:

1、工作标准法:制定工作标准或劳动定额,然后把员工的工作与工作标准相比较以评估员工绩效。

2、不良事故评估法:通过预先设计的不良事故清单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估以确定员工的绩效水平.

3、自我评估法:自我评估的8个因素,每个要素又按优劣程度分为8等,每个自评者可以为自己在这8个等级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等级。

4、自我报告法:利用书面的形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的一种方法。

5、短文法:评估者书写一篇短文以描述员工绩效,并特别举出长处及缺点的例子.

6、面谈评估法:面谈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方法,广泛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

第九章现代绩效评估方法

第一节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一、识记:

关键绩效指标:是将企业宏观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一套衡量、反映、评估企业业务动作状况的、可量化的关键性指标。

二、领会

**ART原则:即具体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ble)、实际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ed).

三、应用

1、关键绩效指标法的设计流程:(1)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2)关键绩效目标体系的制定;(3)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的评估与调整.

2、关键绩效指标法运用于绩效评估的注意事项:(1)不同岗位应有不同的关键绩效指标组合;(2)关键绩效指标与绩效目标的衡量;(3)可量化的量化,难以量化的细化,但评估手段要量化、可操作;(4)激励指标与控制指标相结合。

第二节目标管理法(MBO)

一、识记:

目标管理法:将企业目标分解到部门与个人进行评估的方法。

二、领会

1、PDCA循环模式: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

2、目标管理法的优缺点:优点:(1)权力责任明确;(2)强调员工参与;(3)注重结果;(4)吸纳了任务管理法和人本管理法的优点.缺点:(1)没有具体指出达到目标所要求的行为;(2)目标管理法倾向短期目标;(3)绩效标准因员工不同而不同,因此,目标管理没有为相互比较提供共同的基础;(4)目标管理经常不能被使用者接纳。

三、应用

目标管理法运用于绩效评估的实施步骤:(1)制定公司年度目标与实施方案;(2)组织总目标的分解—制定部门目标与实施方案;(3)制定个人目标与实施方案。

第三节平衡计分卡法(BSC)

一、识记:

平衡计分卡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而强调组织应从财

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来审视自身业绩。

二、领会:

1、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所以,企业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绩效: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财务。

2、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内容:(1)以财务为核心;(2)以客户为核心;(3)以内部运营为核心;(4)以学习和成长为核心。

3、平衡计分卡平衡思想:(1)外部衡量和内部衡量之间的平衡;(2)所要求的成果和这些成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3)强调定量衡量和强调定性衡量之间的平衡;(4)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三、应用:

1、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步骤:(1)明确公司战略与定义建立平衡计分卡的经营单位;(2)绘制战略地图;(3)建立公司平衡计分卡;(4)制定战略实施计划;(5)将公司BSC与部门BSC及个人BSC连接.

2、平衡计分卡的核心作用:(1)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2)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战略执行的工具;(3)打造企业的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4)是一个过程管理的工具;(5)是一个自主管理的工具;(6)是一种管理思想。

3、平衡计分卡的适用范围:(1)竞争压力较大的企业;(2)以目标、战略作为导向的企业;(3)具有协商式或民主式领导体制的企业;(4)成本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

4、平衡计分卡运用于绩效评估时的注意事项:(1)切勿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和经验;(2)提高企业管理信息质量的要求;(3)正确对待平衡计分卡实施时投入成本与获得效益之间的关系;(4)平衡计分卡的执行与奖励制度结合。

第十章绩效评估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基于资质的绩效评估

一、识记:

1、资质概念的提出:资质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行业协会和心理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描述。麦克里兰的定义被本教材所采用。

2、资质的界定:资质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

3、资质的分类思路:(1)与工作相关的资质;(2)与人有关的资质;(3)良好绩效者的特征所构成的资质。

二、领会:

1、资质与绩效的关系:一旦将资质和绩效联系起来,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将资质和绩效联系起来,并不是说知识和技能就不重要。作为资质构成的表层特征,对于某些职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将资质与绩效联系起来,认为资质是影响绩效高低的决定因素,在对员工评估时要以胜任某一岗位的资质要求为基础。

2、以资质模型为基础的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资质库的编制→资质模型的建立→以资质模型为基础的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3、基于资质模型的绩效评估实践或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资质库的编制。资质库为资质模型具体运用绩效评估搭建了桥梁。

4、Jone Warner博士资质库的分类:(1)核心资质;(2)通用资质;(3)角色资质。

5、确定资质模型的思路:(1)基于研究的思路;(2)基于战略的思路;(3)基于文化价值的思路。

三、应用:

1、资质模型建立的过程:(1)澄清企业战略;(2)在岗人员样本分析和选择;(3)行为特征数据分析;(4)建立资质模型;(5)验证资质模型。

2、基于资质模型的绩效管理操作:(1)制定绩效目标,形成工作期望;(2)绩效辅导;(3)绩效评估。

3、基于资质模型的绩效管理支持系统:(1)柔性化组织;(2)基于资质的组织文化;(3)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二节发展式绩效评估(DPA)

一、领会:

1、四化法:量化、细化、流程化、特征化.

三重“发展”效果:发展员工、发展流程、发展文化

2、与发展式绩效评估有关的前沿理论,如:

(1)优势理论(白金汉和克里夫顿):补短板不能让一个人走向卓越。发挥优势和才干,才能让一个人更容易成功;

(2)蓝海战略思想(W.钱.金和莫博涅):企业应该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方移到需求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飞跃。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

(3)互惠原理(西奥迪尼):一个人在接受了其他人的某种恩惠以后,在潜意识中就有一种要偿还这种恩惠的负债感.互惠原理的核心是给人一点小恩惠,然后就可以不断从别人那里索取更多的回报。

(4)六圈理论(浙大,杨发明):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的时候,应该在六个圈中找到两组交集,如果能够满足这两组交集,那么员工更容易做出成绩。并且,工作压力更小,成就感更大。这六个圈分别是:梦想圈、价值圈、兴趣圈、专长圈、性向圈、趋势圈。

二、应用:

1、发展式绩效评估的系统框架:(1)岗位绩效评估;(2)个人发展绩效评估;(3)绩效评估标准的确立。量化、细化、流程化、特征化。

2、发展式绩效评估的操作流程:(1)选择一部分指标作为当期评估的评估项,与员工沟通;(2)评估结果出来以后,要和员工进行绩效面谈,以达成共识。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选择题 1.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一般可以分为员工个人团队组织绩效2.绩效的性质分为,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3.坎贝尔认为员工的绩效有三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动机4.卡迪、多宾斯、沃德曼提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应分为系统因素个人因素5.西方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6.绩效管理的意义战略意义管理意义开发意义 7.绩效管理的体系构成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8.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信度效度9.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对绩效的解释是直接的成果10.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11.价值观、态度是创造绩效的原动力 12.持结果说观点的学者认为绩效方要包括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名词解释 1.绩效:主要是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运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灿是和员工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其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 论述简答 1.绩效管理的内涵 《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 《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的行为和结果的管理 ·· ~ 《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2.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区别《1》人性观不同《2》内容不同 《3》管理者和员工的参与方式不同《4》目的不同效果不同《5》侧重点不同3.有那些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 《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4.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结果没有得到切实应用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选择题 1.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划分为一般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基础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内容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内容 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有可能出判断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P4 人力资源概念与特点 P9 人力资源管理资本原理 P14 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第二章:微观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P27 影响家庭生育投资的因素 第三章: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P48 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与战略核心,成长阶段的特点与战略核心 P50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协调与相互依存 P54 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 P59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程序 P70 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政策和措施 P71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政策和措施 P74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内涵与外延 P75 从HR管理的五大块事务性工作(人员配置,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企业架构及岗位设置) P76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选择动机 P79 人力资源外包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组织发展与职位设计 P87职位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P90 职位设计的形式 P93 职位设计方法 P99组织设计的原则 P105 组织发展的基本内容 P108组织发展的变革压力

第五章:员工选聘与面试 P120 招聘的原则 P126 对招聘者个人素质的要求 P129 内部选拔的方法 P133 校园招聘的优缺点 P136 网路招聘的优点与实施 P139 外部招聘的缺点 第六章: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P166 素质测评的功能 第七章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 P202 职业生涯设计的作用:对个人与对企业的作用P205 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P210 能力与职业的匹配 P217 员工自我的职业生涯管理 P220组织内部职业发展通道模型 P228 国外职业生涯开发的新发展 第八章:员工培训与发展 P235 为什么要进行员工培训与开发 P237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原则 P242 员工培训系统模型 P252 课堂教学法 P253 工作指导法 P258网上培训 第九章:员工激励类型与模式 P276 激励的原则 P282 奖励的原则 P288 文化激励 P293 非公有制企业激励模式构建 P294中小企业激励模式构建 P295 初创阶段的激励模式选择

江苏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考必过-绩效管理根据大纲整理的复习资料

根据大纲整理的复习资料———-必过!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5963《绩效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163) 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识记: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全复习资料

史上最新最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广义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微观层面,是指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 2、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自主拥有的,能为其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及管理要素的集合。 二、填空题/选择题 1、个人关于人的基本假设:经纪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模式)、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性善说、民主管理模式)、复杂人假设(应变理论管理模式) 2、迄今为止,世界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 3、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人力资源数量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 4、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数量与质量是统一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人在投入工作时只能发挥其潜能的30%左右,如果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激励,则人的潜能可以发挥到80—90%。 5、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获取、整合、激励、调控、培训与开发。 *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员工权利、灵活的薪酬制度和管理制度、全员持股方案等成为流行术语。 6、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联系在一起是20世纪后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原因是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7、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二次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8、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人力资源概念是最早的 9、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一词为企业所熟知 10、比尔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11、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有如下特征: A内隐性B协作和互补性C学习性D路径依赖性E强健有力性F难以替代性H稀缺性 12、人力资源战略,首先要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战略和目标。 13、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方式A整体式、B双向式、C独立性 14、在众多的企业战略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哈弗大学的波特在《竞争战略》所提出的关键在于产品的独特性和顾客价值两种因素。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三种经营战略中的一种A成本领先、B产品差异化战略、C市场焦点战略 15、根据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大小,可以将人力资源划分为4种:独特人力资源、通用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和辅助性人力资源。 16、在新形势下,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承担4种新角色:战略伙伴、专家、员工的服务者、变革的推动者 17、*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历史看,这个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来源是早期的工业心理学和以 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理学派,这个时期使用术语最多的是劳工关系、工业关系、雇用关系、劳动管理、人力管理等。泰勒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18、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实行工作分析制度。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人事管理流行。 19、采用成本领先的企业多为:集权式管理, 采用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主要以创新性产品和独特性产品去战胜竞争对手 采取市场焦点战略的企业主要依靠其高品质的产品 20、基于KPI指标的考核系统 企业建立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高层领导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 三、简答题 1、企业的发展战略? 答:企业的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重组战略 2、人力资源战略类型? 答:诱引战略、投资战略、参与战略 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哪些依据 答:(1)企业的理念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2)企业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绩效:组织为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 绩效管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绩效管理: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 绩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者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各项目。 绩效评价尺度:用来将实际的绩效和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并确定实际的绩效处于绩效标准中具体位置的一种工具。 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绩效计划管理:为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对绩效计划所采取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 目标指标:正好完成公司对该职位某项工作的期望时,职位应达到的绩效指标完成标准。 挑战指标:评估者对被评估者在该项指标完成效果上的最高期望值。 绩效标准:在各个指标上员工绩效应该达到的水平,是一种被期望达到的水平,是对被评价员工在绩效指标方面应该完成多少,做的如何的一种描述。 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目标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的参照系。 绩效实施:紧跟绩效计划之后的环节,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 信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与真正的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它强调绩效考核方法测量人的能力和实际绩效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 预测效度:是指对个体现有的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与下一考核期的考核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构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量之间的对应程度。 绩效考核:它是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依据职位说明书和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工作潜力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和评价,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晕轮误差:又称为晕轮效应,指当评定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从而造成以偏概全,产生评价误差。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1 / 23 05963绩效管理 最新复习资料 一、单选: 1、(单)理论界对绩效的界定,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是结果说;二是行为说。近来,还有学者提出与绩效结果说和行为说不同的第三种观点,即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多) 2、(单)在坎贝尔模型里,特定任务的因素更多地渗透在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行为里,而其他的因素则更多地渗透在组织公民行为、亲社会行为和献身精神里。(多) (单)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独立地对整体绩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一般可分为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三个层次。 提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分为系统因素与个人因素。 8、度看,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即91011(单)绩效计划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 12(单)整个绩效计划的核心阶段是131415(单)16(多)由于绩效管理计划涉与如何控制预期绩效的整个过程,因此,其应该由,人力 19(多)绩效计划的作用体现在其指向作用 、操作作用 、弥补作用 上。 绩效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目标设定、 能力发展计划。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 罗伯特·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戴维·诺顿提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而强调组织应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来审视自身业绩.(多) 22(单)绩效不仅仅包括结果绩效还包括 过程绩效。 232425(单)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两个方面 职位权力 、个人权力。 26(单)在绩效管理中常采用的绩效四分法 ,即格里波特提出的 质量 、数量 、时效 、成本。

2023年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必背

绩效管理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1、(P3)绩效:可以理解为是组织期望旳成果,是组织为了可以到达其目标而展目前不一样层面上旳有效 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名、单) 2、(P4~6)成果绩效论观点认为绩效是成果,将绩效解释成“工作成果”或“产出”。行为绩效论观点认为 绩效是行为,将绩效解释为“工作行为”或“过程”。统一绩效论观点认为绩效是成果和行为旳统一体,把绩效理解成既包括“工作成果”又包括“工作行为”,是二者旳统一。(单、填) 3、(P7)绩效旳特性: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简)。 4、(P7)绩效旳特性:(1)多因性,是指员工或组织绩效旳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旳原因,面是受制于主客 观旳多种原因。(2)多维性,指对于绩效旳评价与分析应该从多种角度和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得到有关绩效旳真实评价。(3)动态性,是指绩效不是一成不变旳,由于员工旳鼓励状态、技能水平和环境原因旳变化,绩效也是会变化旳。(单) 5、(P7)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怎样实现目标上所到达共识旳过程,以及增进员工 到达目标旳管理措施和增进员工获得优秀绩效旳管理过程。(名) 6、(P8)绩效管理旳特点:目标导向、强调发展、以人为本、系统思维、重视沟通(简、多) 7、(P8)绩效管理旳特点:(1)目标导向,规定每一种组员旳行动都要与组织旳战略目标相挂钩,通过体 系化旳管理机制,把组织旳战略目标、关键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变组员工旳自觉行为。(2)强调发展,绩效管理是个强调发展旳过程,通过绩效管理增进组织与员工旳共同成长。(3)以人为本,绩效管理是让员工参与组织管理旳过程,重视员工旳发展,在完成组织目标旳同步,实现员工旳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4)系统思维,绩效管理需要具有全面旳、相互联络旳观点,重视目标制定,沟通管理等过程,需要掌握和使用对应旳技巧和技能,在实施绩效管理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5)重视沟通,沟通旳过程包括,沟通组织旳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沟通组织对每一种员工旳期望和评价原则及怎样到达

2023年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绩效:组织为了可以达成其目的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输出,它涉及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0 绩效管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的与如何实现目的.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成目的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公司的战略目的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绩效管理: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制定实行过程及其结果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 绩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者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各项目。 绩效评价尺度:用来将实际的绩效和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并拟定实际的绩效处在绩效标准中具体位置的- 种工具。 绩效计划:是一个拟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盼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绩效计划管理:为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对绩效计划所采用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 目的指标:正好完毕公司对该职位某项工作的盼望时,职位应达成的绩效指标完毕标准。 挑战指标:评估者对被评估者在该项指标完毕效果上的最高盼望值。 绩效标准:在各个指标上员工绩效应当达成的水平,是一种被盼望达成的水平,是对被评价员工在绩效 指标方面应当完毕多少,做的如何的一种描述。 绩效目的: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规定所做的界定,绩效目的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 工进行绩效评价时的参照系。 绩效实行:紧跟绩效计划之后的环节,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 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 ⑺标准是可以改变的绩效实行的必要性? 绩效实行是绩效计划实现的保证绩效实行可以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 绩效实行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沟通的作用?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专业代码:2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 课程代码:05963《绩效管理》,学位课程。 大纲: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高纲1163) 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一、识记: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 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1.人力资源:在一定社会组织围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它分为现实 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人口总量及其在生产状况,这是首要取决因素 (2)人口的年龄构成,他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数量 (3)人口迁移 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 (1)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 (2)营养因素 (3)教育因素 4.人力资源的特点 (1)存在状态的生物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自我强化。 功利性倾向。 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创造性的劳动(能动性最主要的表现)(3)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4)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5)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6)使用开发的再生性 (7)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8)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5.现代社会的四大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 6.人力资源的作用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2)人口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7.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8.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容 (1)获取: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 (2)整合 (3)奖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4)调控 (5)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 9:功能性作业直接用以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而支援性管理作业则是用以支持和保证功能性管理作业的顺利进行

10: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 (2)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性 (4)人力资源管理的民族性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战略为导向,通过动态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确保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并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12:人力资源管理先后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 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战略性:这是其本质特征 (2)系统性 (3)匹配性:这是其核心要求,包括部匹配和外不匹配 (4)动态性 (5)关键性 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 1:人力资源开发:开发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有效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 2: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 (1)从空间形式分:行为开发,素质开发,个体开发,群体开发,组织开发,区域开发,社会开发,国际开发 (2)从空间形式看:前期开发,使用期开发,后期开发 (3)从对象上划分:品德开发,潜能开发,技能开发,知识开发,体能开发,智力开发等 3: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1)特定的目的性与效益中心性 (2)长远的战略性 (3)基础的存在性 (4)开发的系统性 (5)主客体的双重性 (6)开发的动态性 4:人力资源开发的式 (1)自我开发:a自我学习b自我申报 (2)职业开发 (3)组织开发 5:根据我国实际,可以把工作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种 (1)拔高型工作设计:理论依据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旨在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2)优化型工作设计:依据是古典工业工程学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力求效率最大化 (3)卫生型工作设计:依据是人类工程学,以身心健康为目的 (4)心理型工作设计:依据是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

2022年自己整理的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点

第一章 如何理解绩效——绩效是一种非常复杂旳概念,对其观测旳、和测量旳角度不同,定义也各不相似。我们觉得,所谓绩效,重要是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旳旳成果,同步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成果过程中旳行为。 绩效旳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多因性——员工绩效旳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一种因素,而是要受到员工个人以及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旳影响。 多维性——要从多种维度地分析与评估绩效,例如员工绩效旳工作能力、态度、业绩三个方面旳状况。 动态性——员工旳绩效会随时间旳推移而发生变化即绩效旳不固定,本来较差旳绩效有也许变好,本来较好旳绩效也也许变差。 影响员式绩效旳重要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前者重要是指员工旳个性、技能、能力、知识、经验等;后者则既涉及个人旳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公司运营中旳行为状态和行为成果进行定期考察和评估,同步和员工就所要实现旳目旳互相沟通达到共识旳一种系统化行为。 绩效管理旳意义——战略意义、管理意义、开发意义。 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有什么关系——1、区别:人性观不同、内容不同、管理者和员工旳参与方式不同、目旳不同、效果不同、侧重点不同;2、联系:从公司发展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可觉得绩效管理提供诸多基本住处和资料,使绩效管理真正协助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从而协助公司获得抱负旳绩效水平。从员工发展旳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来肯定员工过去旳绩效使员工增强自信,同步又可以找出员工旳局限性之处及时予以员工反馈,使员工明了将来需要改善旳地方,予以其以把而方向和目旳,这正是绩效管理所要达到旳目旳。 绩效管理体系旳构成——绩效筹划、绩效实行、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成果旳运用。 有效旳绩效管理体系旳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效度、性度。

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一)》考试大纲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有关概念、作用和基本理论,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及主要内容。 二、课程 (一)人力资源概述 1.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概念。 2.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2)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3.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人性假设理论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主要活动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3.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和重量标准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 2.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和类型 (1)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

(2)人力资源战略的三种类型 3.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 (1)组织的战略层次划分 (2)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经营战略的三种匹配情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人力资源概述 1.识记 (1)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概念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 2.领会 (1)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 (2)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措施 (3)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识记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2.领会 (1)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3.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识记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2)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 (3)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 2.领会 (1)组织战略的层次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3)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4)案例的相关内容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及人力资源相关理论。本章难点: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第二章员工激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含义、作用,理解激励理论,掌握激励方法。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过或将要经历的曾拥有过的职位、担任过的职务和所从事过的职业的系列的总和。 2、工作分析: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主要有该项工作应承担的职责及承担该项工作需要的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信息,工作分析的最终产出表现为职位说明书。 3、写实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4、职业分析问卷:是由麦考密克、珍纳尔与米查姆设计的,围绕任职者进行信息收集,以对任职者从事工作需要进行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为基础。 二、单选 1、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2、(职级)是指同一职系中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3(访谈法)是通过分析人员与任职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 4、我们在运用访谈法时,要把握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不需要(系统原则)。 5、一般员工不愿意花时间正确地填写问卷,这是(问卷法)的缺点。 6、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烦琐,这是(写实法)的缺点。 7、获取工作信息的质量较高,这是(参与法)的优点。 8、(工作轮换法)不性于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 9、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的核心是对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任职者和(信息)、人、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等级划分。 10、运用(功能性工作分析法)进行工作分析,可得知为了完成任务并达到新的绩效标准,需要对任职者进行哪些培训。 11、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薪酬分析)。 12、工作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13、(反馈与调整阶段)对于职位说明书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控制活动贯穿着工作分析的始终。 三、多选 1、泰罗制对工作分析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寻找最佳工作方法;采用物质刺激来维持工人的积极性) 2、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是组织层面的相关概念(职组、职系、职等、职级) 3、工作分析原则(目的原则、职位原则、参与原则、经济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汇总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汇总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过或将要经历的曾拥有过的职位、担任过的职务和所从事过的职 业的系列的总和。 2、工作分析: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主要有该项工作应承担的职责及承担该 项工作需要的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信息,工作分析的最终产出表现为职位说明书。 3、写实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4、职业分析问卷:是由麦考密克、珍纳尔与米查姆设计的,围绕任职者进行信息收集,以对任职者 从事工作需要进行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为基础。 二、单选 1、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2、(职级)是指同一职系中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3(访谈法)是通过分析人员与任职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 4、我们在运用访谈法时,要把握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不需要(系统原则)。 5、一般员工不愿意花时间正确地填写问卷,这是(问卷法)的缺点。 6、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烦琐,这是(写实法)的缺点。 7、获取工作信息的质量较高,这是(参与法)的优点。

8、(工作轮换法)不性于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 9、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的核心是对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任职者和(信息)、人、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等级划分。10、运用(功能性工作分析法)进行工作分析,可得知为了完成任务并达到新的绩效标准,需要对任 职者进行哪些培训。 11、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薪酬分析)。 12、工作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13、(反馈与调整阶段)对于职位说明书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控制活动贯穿着工作分析的 始终。 三、多选 1、泰罗制对工作分析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寻找最佳工作方法;采用物质刺激来维持工人的积极性) 2、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是组织层面的相关概念(职组、职系、职等、职级) 3、工作分析原则(目的原则、职位原则、参与原则、经济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 4、基本工作分析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写实法、参与法) 5、一个完整的职位说明书通常包括(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 6、工作规范是指为了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其他的一些个性特征 的目录清单。 四、简答 1、如何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 答:(1)工作分析是一个过程。通过选用合适的方法,全面收集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2)这里的信息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工作本身的描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点?P3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4 三、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功能?P7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领域分别是: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产业模式、投资模式、参与模式、高灵活性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累积型战略、效用型和协助型三种。 四、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3点P17 五、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整体性(这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首选方法)、双向型、独立性。 六、试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P21 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具备能力:经营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变革管理能力、综合能力。 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第二章工作分析 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早期的工作分析主要是对工作信息进行定性描述。 一、什么是工作分析?如何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3点P36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5点P37

三、工作分析的原则?6点P39 一般来说,收集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写实法、访谈法、参与法等。 1、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中最简单的方法,运用观察法时需注意几个原则(稳定原则、信任原则、隐蔽原则、详尽原则、代表性原则、沟通原则) 2、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作设置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以及任职者所负的责任。运用时把握的原则(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及访谈法的优点及缺占?P46 3、问卷法从内容上划分为:职位和人员,从形式上划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在开放式问卷中,任职者可以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比如:“请简要叙述你的主要工作任务” 4、写实法是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 四、工作分析流程包括哪些程序?6点P47 (准备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7点收集信息阶段包括的内容?4点P48 分析阶段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核心部分包括哪些?4点) 五、在编制工作说明书时应注意的问题?3点P56 工作规范是工作人员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及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的书面说明。 工作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传统的工作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及工作丰富化等理论可以满足环境的变化要求以及员工的需求。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根本改变,旨在向工作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及人力资源规划狭义包含的三个含义?P69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点复习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点复习 第一篇: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点复习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点复习 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构成了国民财富,而这种资本的有形形态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与组织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科学地预测企业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并使企业和个人都获得长期的利益。 德尔菲法: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兰德公司的“思想库”,是一种专家们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某一问题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 马尔可夫模型:是一种定量分析预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方法。它是根据企业内某项工作的人员转移的历史数据,来计算未来某一时期该工作的人员转移的概率,即人员转移概率的历史平均值,从而预测企业内该项工作的人力资源供给。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且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心理测验:是指在控制的情景下,向应聘者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的行为做出评价。 结构化面试:问题与回答均经过事先准备,面试者根据设计好的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复习资料(一)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一、客观题 01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特征和作用★★★ 1.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2. 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 3. 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 4.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总 和。 5.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6.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7. 人力资源的特征: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 的消耗性。 02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1. 舒尔茨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叫做“人力资本”,并形成了人力资本学说。发表《人力 资本投资》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准。舒尔茨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2. 麦格雷戈提出“经济人”假设的观点,称为X 理论。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 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 “经济人”假设主要观点:(1)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2)一般人不愿负责任,容易受他人影响;(3) 多数人必须对他们强制,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工作只为满足温饱;(5)多数人为被管 理者,少数人能控制自己。 4. “经济人”假设管理措施:(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2)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 工人的责任就是干活;(3)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效率高的重奖,消极怠工的重罚。 5.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0147重点笔记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赵凤敏2013年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章员工激励 第一节激励概述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员工激励的方法 第三章工作分析 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第二节工作分析的程序及方法第三节工作设计 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预测第三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五章招聘管理 第一节招聘概述第二节人员招募第三节人员选拔第四节人员录用 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实施 第七章员工培训 第一节培训概述第二节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步骤第三节员工培训的方法 第八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第二节绩效管理程序第三节绩效考核方法和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第九章薪酬管理 第一节薪酬概述第二节薪酬水平和结构第三节薪酬设计 第十章职业生源管理 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第三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第四节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简答题) 1.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 2.人口资源的概念 人口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3.人才资源的概念 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人才资源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的数量关系为: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4.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第一,它是投资的结果;第二,在一定时期内,它能够不断带来收益;第三,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的特征(选择题)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一.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些资本属性。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1、它是投资的结果 2、在一定时间内,它能不断带来收益 3、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人才资源:1.杰出性角度:指少数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杰出人士。 2.技能型角度:指所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3.可操作性角度: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虽无学历职称,但在管理和 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指一 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 和,其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数量关系: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更多强调的是:生理性、物理性和来源性 人力资本更多强调的是:人力的经济性、公用性和利益性 两者具体区别:

1、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 2、两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人力资源是管理学概念,关注的是挖掘和提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 人力资源特征: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5、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人力资源的作用:1、人力资源是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2、人力资源是经纪增长的主要动力 3、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