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肥料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肥料的施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肥料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水土流失,增强植物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但对有机物料管理不善或有机肥施用过量也会造成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并在此基础上,以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为重点,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肥料;化肥;环境;解决对策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化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首先介绍一下中国肥料的历史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氮肥阶段(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以补充“氮元素”为主题,代表产品有肥田粉、氨水、碳酸氢铵、尿素。第二阶段:磷肥阶段,以补充“磷元素”为主题(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代表产品为钙镁磷肥、重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第三阶段:复合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06年),以“氮、磷、钾”均衡补充为主题,代表产品为中低浓度复混肥、高浓度复合肥。第四阶段:全营养肥料阶段(2006年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诉求平衡施肥、全面营养。实现有机+无机、大中微量元素的均衡补充,代表产品为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

肥料的施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们在如何看待施肥与环境的关系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诸如“施用化肥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只有施用农家肥才能保护环境”;“产量越高,施肥量就越大,环境污染就更严重”等。更有甚者,将化肥比作农药,将施用化肥看成是“作茧自缚”。对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就化肥、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途径。

合理施用化肥在为人类提供丰富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还在以下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1)固定CO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表层由于大气的保护,温度基本上维持在15℃左右,适于人类居住,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近50年来,由于人为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增加,使气候变暖,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以CO2影响最大,对气候变暖负有50%~60%的责任[1-3]。而CO2排放主要与工业化有关,其中70% ~75%来自工业发达国家。与此相反,合理施用化肥后,增加了植物生物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吸收和固定CO2,抑制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O2 还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当然,制造化肥也会消耗O2,放出CO2,但两者比较,减少大气CO2是主要的。1 kg 化肥( 养分) 可增加7.5 kg粮食,扣除制造这些肥料而释放的CO2和消耗的O2后,仍净固定CO222.18 kg,净释放O216.17 kg[4]。合理施用化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为固定大气CO2 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90年代全国肥料长期定位的试验表明,不同种植条件下,氮磷钾化肥配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0.1~0.3 百分点[5]。按保守估计,以增加0.05 百分点计算,每公顷耕层土壤有机质可增加1125 kg,相当于施化肥后土壤多固定了2392.5 kgCO2。(2)土壤是一个养分库, 若发生水土流失, 不但丢失养分,还会污染环境。合理施肥后, 增加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地面覆盖和根系对土壤的固持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美国的轮作试验也表明[8],适当增加化肥投入,由于养分和水分的持续高效利用,土壤残留硝态氮呈下降趋势, 因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污染。(3)土壤污染物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两大类,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而长期滞留,所以修复难度很大。植物不但能对过量施用的养分奢侈吸收,而且也能奢侈吸收重金属。所谓“植物修复”是指利用绿色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带走重金属或将它们无害化而达到治理目的[9]。这种“绿色修复”是当今科学

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在,国内外已发现400 多种超积累植物,对Zn,Cd,Hg 等的吸收量可分别达到非超积累植物150,10,5 ~8倍,As 可以达到数十万倍。此外,植物对土壤有机、无机污染物还有降解和稳定作用。因此,化肥的施用,通过增加绿色植物体能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做出贡献。目前该项技术已有不少成功应用的实例,虽然距人们的期望值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前景是远大的[11]。

科学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而且还能够改良与培肥土壤,然而,若施肥措施(包括种类、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不当,不仅会影响肥料施用的经济效益,降低农产品的品质,而且会造成土壤、水源、大气和农产品的污染。

一、土壤污染

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13]。

(一)化学污染。肥料的化学污染主要是化学肥料污染,而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磷肥污染,因为磷肥的原料磷矿石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砷、镉、铬、氟、钯等,其中以可致癌的镉毒性最强。美国、摩洛哥、澳大利亚等国磷矿石中的镉含量比我国和俄罗斯的要高几十甚至上百倍,所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国产或俄罗斯产的磷肥及含磷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氮肥的施用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用量也最大。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最大。①首选对土壤的危害,氮肥施入土壤后,都会在微生物作用下成形NO3—N。一旦过量会导致土壤逐渐酸化,土壤理化性质不断恶化,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下降等,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另外,NO3 - N 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易遭雨水或灌水淋入地下水及汇入地表水,或随着水分不断下渗,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其次施用过量、方式不当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如把化肥直接撒施于地面,尤其在夏季,由于温度过高会造成氮的大量挥发,从而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钾一般不会造成直接环境危害,但当KCl或K2SO4 过量时,Cl-或SO4 在土壤中过量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一些作物的品质,同时也污染土壤。

(二)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引起的。垃圾、粪便、植物残体中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不少含有对人体和植物有害的病源体,它们最终以肥料的形式进入土壤。有的与作物接触使其感染病害,有的附着于作物,尤其是附着在蔬菜上,进入厨房,危害人体健康。

(三)物理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常混有塑料袋、煤渣、碎玻璃、建筑垃圾、旧金属等,大量施入土壤后将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

二、水体污染

施肥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由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随降水和土壤水分运动进入水体造成的。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是导致农作物种植区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如某些藻类过量增长,其死亡以后腐烂分解,耗去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脱氧,引起鱼、虾、贝大量窒息死亡,使水质变差,并进一步发出恶臭,失去饮用价值,甚至不能用于农田灌溉。

三、大气污染

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长期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必然会对大气产生污染。氮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氨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的挥发。氮氧化物对大气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之一。在温室大棚中,如果氮氧化物浓度过高,会对植物产生伤害,表现为叶片脱色,并伴有细胞皱缩和焦枯,在潮湿条件下或在夜间要比干燥或白天受害程度重。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果施在土表会散发恶臭,施入通气

不良的土壤中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对大气也会产生一定污染。

四、农产品污染

施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有生物污染与化学污染。[13](一)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机肥和人畜禽粪处理和施用不当造成的,因为这些物料往往含有各种各样的病源物,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病菌、虫卵、病毒等就会附着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上,食用不洁的蔬菜容易致人生病。(二)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主要表现在蔬菜上,由于过量施用氮肥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现在,许多叶菜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已超标,有的超标还比较严重,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威胁

肥料的施用不当对环境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提出来以下几点对策。

一、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农业环保意识

二、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要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

来抓,积极组织科研、土肥推广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深人农村,深人基层、深人田间、深人农户,巡回指导,包干到片,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土壤养分快速测试、植物营养诊断和技术培训,用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与手段,让农民真正掌握科学施肥的技术,改变过去不良的施肥习惯,提倡氮肥深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轻肥料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等,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情况,送科技下乡,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宣传培训,把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第三,做好样板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向外辐射,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第四,土肥站要通过田间试验,摸索出各种作物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把投人多少肥料合适,用多了危害多大等情况搞清楚,拿出一些数据来,帮助农民算清这笔帐,让农民一目了然[12]。

三、增施有机肥料,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第一,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第二,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该肥是传统有机肥商品化、产业化的产物,具备有机肥的一切优点,且干净卫生,无公害、无污染,克服了农家肥不便储藏不便运输和难施用困难的不足之处,是今后农业生产中值得提倡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有效的商品肥料;第三,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养分单一,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取长补短,满足作物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是无公害农业施肥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一是为提升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治理环境污染,“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站收集,分类处理;二是实施农业“白色工程”,做好废弃膜的清除、回收,逐步开展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防止“白色污染”;三是禁止焚烧秸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沼气池的建设推广利用。开展田间堆沤技术,利用催腐剂堆沤肥,掌握“水足、吃饱、盖严”六字要领,避免随意焚烧所造成大气污染,以实现产品绿色化、废弃物资源化、收人持久化。

五、做好各种肥料的质量监管工作

土肥部门应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认真抓好肥料市场及其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在关键生产季节的监督检查。要利用多种方式,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向农民推荐优质肥料产品,宣传真假化肥简易识别方法,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环保意识,确保农民用上放

心肥,防止不合格肥料、伪劣肥料流人市场,进入农田,坑农害农。

六、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有效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各地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根据不同经济水平、地域类型和产业现状开展生态农业试点示范,抓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社会稳定为大局,依靠科技,加强技术组装配套,积极推行以新型肥料和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技术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有计划地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和使用频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

参考文献

[1]张冲,夏光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环境政策创新[J],环境科学动态,2000年第1期

[2] 王智平, 杨永辉, 张万军. 减缓大气温室气体的方案和措施[J]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17(4) : 151 - 155.

[3] 林培英, 杨国栋, 潘淑敏. 环境问题案例教程[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39 - 54

[4] 奚振邦.化肥与生态环境的宏观视角[M]. 化肥与无公害农业.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8 - 57.

[5] 林葆, 金继运.化肥与土壤肥力[M].化肥与无公害农业.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6 - 47.

[6] 万洪富. 我国区域农业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1 –12

[7] 李法云, 曲向荣, 吴龙华, 等.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理论基础与技术[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31 - 141, 195 - 198.

[8] 曹志洪. 施肥与环境[M]. 化肥与无公害农业.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8 - 100.

[9] 吕耀.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J]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17( 1) : 35 - 39.

[10] 潘洁, 毛建华, 陆文龙, 郑鹤龄. 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J]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17( 3) :109 - 112.

[11] 张福锁, 王兴仁, 王敬国. 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生物学途径[J]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1) :104- 110

[12]王劲,杨贵宝,罗萍等.施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云南农业,2008(8):33-34

[13]何建国,严华.施肥不当会产生哪些环境污染[J].科学种养,2008(12):51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长期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速率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6-05-2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制与关键技术 (2004BA520A14) 作者简介:李琳(1979—),女,河南扶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宏 观农业及保护性耕作研究。E-mail:lilin991213@sina.com通讯作者:陈 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707-710 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 摘要:以湖南双季稻田长期不同施肥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测定了晚稻期间4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无肥区、化肥区、秸秆 区和习惯性施肥区)CH4和N2O的排放速率,并计算了其综合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晚稻生育期内CH4的排放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习惯性施肥区和无肥区插秧15d达到最高峰,化肥区和秸秆还田区则推迟5d到来;晒田期间稻田表现为甲烷的汇。无肥区和秸秆还田区N2O在整个测定期只有一个排放高峰,化肥区和习惯性施肥区N2O排放有两个峰值,分别在插秧后15和35d。秸秆区和习惯性施肥区CH4温室效应较大,化肥区和习惯性施肥区N2O温室效应较大,其中综合温室效应以秸秆区最大,习惯性施肥区和化肥区次之,无肥区最低。 关键词:长期施肥类型;甲烷;氧化亚氮;稻田中图分类号:S1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06)增刊-0707-04 甲烷和氧化亚氮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它们单位分子的增温潜能分别是二氧化碳的32和150倍[1],大气 中这两种气体的浓度正分别以每年约1%和0.2% ̄ 0.3%的速度增长[2]。湿地水稻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生 物学来源之一,每年约有(20~100)×1012g的甲烷从水稻田排放到大气,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19%[3]。 虽然早期的研究表明,稻田排放的氧化亚氮很少,但 Xing在总结分析了中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结果后发 现,稻田的平均排放通量小于旱地,但其排放量却是 长期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速率的影响 李 琳1,胡立峰1,陈 阜1,肖小平2,杨光立2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湖南长沙410125) EffectsofDifferentLong-TermFertilizationonEmissionofCH4andN2OfromPaddySoil LILin1,HULi-feng1,CHENFu1,XIAOXiao-ping2,YANGGuang-li2 (1.CollegeofAgronomyandbiotechnology,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China;2.Hu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Changsha410125,China) Abstract:EmissionofCH4andN2OislikelyanimportantcontributiontogreenhousegasesinChina.Agriculturalmanagementsuchasfer-tilizerormanureapplicationhasasubstantialinfluenceonCH4andN2Oinpaddysoil,especially,forlong-termdifferentfertilization.Afieldexperimentwithlong-termdifferentfertilizationwasconductedatNingxiangExperimentalStationfrom1986tonow.Thetreatmentsincludednon-fertilization(NF),strawreturn(SR),inorganicfertilization(IF)andchronicfertilization(CF).Weinvestigatedeffectsoflong-termdiffer-entfertilizationonemissionofCH4andN2Oinpaddysoil,andcalculatedtheoverallpotentialforgreenhousegases.TheresultsshowedthattheemissionvelocityofCH4increasedfromtransplantriceseedlingsto15daysaftertransplantriceseedlingsforNFandCFandthatto20daysaftertransplantriceseedlingsforSRandIF,thendeclinedinanorderas:SR>CF>IF>NF.DrainedconditionabsorbedCH4.Theemis-sionvelocityofN2Oincreasedonlyhadonepeakin15and20daysaftertransplantriceseedlingsforNFandSR,respectively,whileforIFandCFin15and35daysaftertransplantriceseedlingsinanorderas:IF>CF>SR>NF.Theoverallpotentialforgreenhouseeffectcausedbytheemittedgreenhousegases,calculatedaccordingtotheirpotentialinabsorbingthermalradiation,wasthehighestunderSRandthelowestundertheNF,respectively. Keywords:long-termdifferentfertilization;CH4;N2O;paddysoil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保护法试题和标准答案解析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的义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的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B、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提交待批,建设单位可先开工建设 D、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3.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 A、特定区域

施肥器原理与使用方法

施肥器原理与使用方法 这里介绍的施肥器,是指输送液体或水溶液肥料的施肥器。固体颗粒型施肥器不在其中,所以简称液体施肥器。施肥器的作用就是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适量的追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一般来讲,施肥器分吸肥和注肥两种。吸肥,是用特定的装置,在灌溉管道的某一处产生负压,把肥料溶液吸入管道,和灌溉水混合,送到作物根区。注肥,是通过外加动力,把肥料溶液注进压力管道,和灌溉水混合,到达作物根区,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主要是根据实际种植情况来选择。 灌溉施肥技术是一项应用性比较强的综合技术,它跟施肥浓度关系密切,跟灌溉水压力、系统配套息息相关,只有实际操作,才能全面掌握施肥的技术要领,真正做到适量施肥。近几年,我们对温州的蔬菜,果树等开展了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工作,有旁通式施肥和文丘里施肥技术等。2010年在马下村,开展文丘里灌溉施肥技术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深受用户的欢迎。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种植户对这技术的迫切需求。现在的情况是,给作物施肥人人都会,但是,在施肥的方法和施肥效果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有一套适用于本地区的施肥器和配套使用技术。 ①泵吸肥法 泵吸肥法主要是用于有泵加压的灌溉系统,主要用于有统一管理的种植区。水泵一边吸水,同时一边吸肥,可以用潜水泵和离心泵两种,两者相比较,离心泵施肥适用于大面积施肥,一次可施肥3-20亩,潜水泵施肥则适用于较小面积3-5亩。主要是利用离心泵吸水管内形成的负压将肥料溶液吸入管网系统,通过滴灌管输到作物根区。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外加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调配肥料浓度,可以用敞口容器装肥料溶液,也可以用肥料池等。施肥时首先开机运行灌水,打开滴灌阀门,当运行正常时,打开施肥管阀门,肥液在水泵负压状态下被吸进水泵进水管,和进水管中的水混合,通过出水口进入管网系统。通过调节肥液管上阀门,可以控制施肥速度,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自行均匀混合,不需人工配制浓度。施肥时要有人照看,当肥液快完时立即关闭吸肥管上的阀门,否则会吸入空气,影响泵的运行。 用自吸泵吸肥时,要根据水泵大小合理配置吸肥管,这里以1寸自吸泵为例子,介绍吸肥方法。 自吸泵有一根吸水管,常用的有钢丝复合管,可以就地取材,在水泵入口处打一个小孔,取自行车旧内胎的气嘴头,连轮胎皮一起剪下,安装在打孔处,外接一根细毛管,大小跟气嘴头匹配就行,长度够放到肥料桶底部为宜,毛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吸水过滤盘。 肥料桶中加入饱和浓度的肥料溶液,如果是复合肥,最好要去渣,防止堵塞。 开启水泵,吸水,出水,毛管放肥料桶,打开阀门,开始吸肥。 吸肥速度会随水泵出水量变化,出水量大,吸肥速度快;出水量小,吸肥速度慢,但浓度始终相对稳定。根据毛管和吸水管的比列,最终混合浓度约5-7%。 如果用大口径自吸泵吸肥,一般用于统一管理的30-100亩以上的农场,要根据水泵口径的大小计算吸肥管的口径,但主要目标是要保持肥料浓度在合理安全范围内。 潜水泵吸肥,在潜水泵的吸水滤网外绑定一根吸肥毛管,大小同自吸泵吸肥

营养与施肥考试

1.有机肥料: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 肥料。 2.厩肥:是家畜粪尿、垫料和饲料残屑混合物经腐熟而成的肥料 3.植物必需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4.必需营养元素判断依据:必要性,直接性,不可替代性 5.有益于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 条件下所必须,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须 6.“维茨效应”:Ca2+有稳定细胞膜结构的功能,因而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吸收 7. 2.养分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 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8. 3.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9.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10.7.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1.叶面营养的优点及缺点 ①叶部营养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用于及时防 治某些缺素症或补救因不良气候条件或根部受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 ②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如直接影响一些酶的活性——用于调节某 些生理过程,如一些植物开花时喷施硼肥,可以防止“花而不实” ③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片直接提供营养物质是一种见效快、效率高的施肥方式,可 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 ④叶部营养是一种经济有效方式 ⑤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在于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 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 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因此,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适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 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和贮存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吸收: 铵态氮为被动扩散; 硝态氮为主动吸收 同化: 铵态氮直接同化; 硝态氮先还原后同化 运输: 铵态氮基本不进行长距离运输; 硝态氮在木质部运输 贮存: 铵态氮不能累积,以酰胺形态贮存; 硝态氮可累积贮存 氮肥的损失途径有哪些?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20分) 1 途径: 挥发、淋失、反硝化 2 措施(1)硝态氮肥防止淋失 (2)铵态氮肥深施覆土 (3)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4)缓控释肥料 (5)合理施肥量

重庆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重庆柑橘基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 申 报 方 案 2016年9月 本方案适合于柑橘、猕猴桃、桃、梨、李等宽行距、大株距的作物灌溉场合!

柑橘滴灌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标 1、构建一个高水平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同时,可为现代农业信息化,为重庆市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2、构建一个高均匀度的滴灌施肥系统,柑橘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不裂果,确保柑橘高优品率; 3、建设一个自动化、操作简易和维护成本低廉的水肥系统,确保把该系统建成投资回报率高的生产型滴灌系统。 二、基本资料 1、地形 本灌溉区柑橘果园为依山而建,地块为典型的重庆山地地形,地块不规则,呈狭长楔形、且柑橘种植走向不一,灌溉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最大达到20m,实际灌溉面积约合200亩。 2、水源 来自蓄水池,蓄水池由降雨或提灌站引水补给,来水有保障。 3、灌区范围 整个灌区为不规则图形,柑橘项目地面积200亩。 4、动力 灌区需要提供11KW以上的380V灌溉动力线路。 5、灌溉类型: 该项目为室外山地柑橘园滴灌,要求灌溉系统满足柑橘生长所需水分、肥料。为解决项目地地块高差大以及适应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制度,我们建议采用PE管+外置式压力补偿滴头,确保水肥一体化系统平稳、高效地运行,达到自控、水肥一体化的目标。

三、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 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 根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国内外灌溉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技术参数设定: 1、节灌土壤湿润比:P=60%; 2、节灌水利用系数: =0.95; 3、设计灌水均匀度:Eu≥90%; 4、设计湿润深度:Z=1m; 5、设计日耗水强度:Ea=5mm/day。 四、灌溉田间管网布置 (一)水源 项目区利用蓄水池进行供水,蓄水池可由自然降水或河水提灌到水池中进行补给,水源水量及水质皆有保障。 (二)灌水器选型 根据灌区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特点,田间毛管采用单行直线布置,每行果树下一行毛管,每株柑橘下布置3个滴头,每个滴头配置60cm长、φ4导流微管。灌水器为以色列进口带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滴头,施肥灌溉均匀;滴头流量4L/h,正常工作压力0.5-4.0bar。

配方施肥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绪论 思考题: 1、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配方施肥: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的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2、阐述合理和不合理施肥引起的效应。 合理:增产效应;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效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质地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农产品污染及减产。 第一章施肥原理 思考题: 1、解释概念:养分归还学说: 1. 原意: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就难以指望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地施加灰分。 2. 内涵:.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若不及时地归还由作物从土壤中拿走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减少,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最小养分率:1. 原意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它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2. 内涵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影响着作物产量的维持与提高。 ②最小养分是相对作物需要来说,土壤供应能力最差的某种养分,而不是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③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面积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 米氏学说:①总产量按一定的渐减率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量为其极限。 ②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而按一定比数递减。 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dx)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dy),是以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A)与现在的产量(y)之差成正比。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向农民宣传合理施肥与环境保护知识

向农民宣传合理施肥与环境保护知识 摘要:化肥的使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发挥巨大作用,但过量使用化肥却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仅仅是作用在农作物,它同样会使周边环境(水体、大气以及土壤)受到污染,更严重的还会直接危害到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过量使用化肥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成本。因此,重视肥料的应用和改进既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减少的化肥的危害有利于创建环保、安全的生活环境,为此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化肥。 关键字:农业污染合理施肥环境保护 引言: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氮和磷元素为主的化肥的广泛应用,虽然对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要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农村滥施化肥,过量用肥现象相当普遍,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生产成本加大,耕地地力下降,更严重的是污染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及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三亚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惟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三亚市也是我省重要的瓜菜种植基地和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是影响三亚市的发展关键因素之一。 三亚市工业污染少,主要的污染来源是生活和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过量施肥、超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年加重,逐渐成为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了解三亚市各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污染)情况,我们小组分别对三亚市的凤凰镇、吉阳镇、崖城镇、天涯镇、海棠湾等镇上的各化肥销售店进行了走访调查,以及询问农民们对农作物的施肥情况。其中发现许多农民主要是靠以往的种植经验对作物进行施肥,一方面农作物长势不好则施多肥,一方面为了使农作物增产则多施肥,在施肥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此次社会实践主要是向三亚市农民宣传化肥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施肥的方法;宣传环保知识和过量施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知识,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减轻三亚环境污染的压力。希望能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活动流程: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不同施肥类型对北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利用静态暗箱一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吉林省延边地区不同施肥类型对水稻土壤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co2排放主要集中于8~10月,而ch4排放以7、8月为主,水稻生育盛期时n20表现出明显的负排放特征,净排放发生于移栽期及秋季晒田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促进了水稻生育盛期co2和ch4的排放,导致生长季co2和ch4排放总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而单施化肥处理促进了生长季n2o净排放。水稻植株促进了水稻生育期6~8月稻田co2和ch4的排放,与无植株相比,月均通量分别增加了42.9%~226.1%和146.6%~418.9%。生长季土壤温度对稻田ch4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对co2和n2o排放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施肥类型;co2;ch4;n2o;北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性气候暖化问题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气候暖化的根本原因是大气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co2、ch4和n2o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总贡献率可达80%。其中co2对增强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最大,约占60%,其次是ch4,温室效应潜能是co2的21~23倍,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15%,n2o增温效应是co2的296~310倍,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5%。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的n2o来源于土壤。农田土壤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源,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受农业管理措施,包括耕作、灌溉以及施肥等的显著影响。通过对农田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准确测量,研究分析其机理和影响因素,正确地评估农田土壤对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的贡献,有助于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规律和减排措施的正确了解,从而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农业管理措施中,肥料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最大,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农田开展的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北方稻区相关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北方稻田因其一年一熟制和较长的冻融期而区别于南方稻田,由此也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研究选择东北种植历史最长的延边地区稻田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施肥角度研究稻田生态系统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寻求不同施肥措施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为未来稻田科学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凉水镇水稻种植区。试验选择3种施肥类型稻田(每种类型作为1种处理),分别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cof)、单施有机肥(of)和单施化肥(cf)。具体施肥类型与施肥量见表1。每种施肥类型在采集温室气体时设3次重复。同时,在单施化肥的稻田内设裸地(即采样箱无稻株)采气处理,以比较分析水稻植株对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从2013年6月上旬开始至11月初结束,整个生长季每15 d采样1次。采样静态箱的长、宽、高分别为50、40、50cm。箱体内顶端安装数显温度计、直流电风扇和采气阀。在稻田生长中后期,静态暗箱高度增加1倍,长、宽不变,以确保采气箱不影响稻株正常生长。 1.2气体的采集与样品的测定 每次采样时,先小心剪除稻株的行间杂草,将暗箱放在凹槽里,有水密封。具体采样时间定为上午9:00-11:30,严格记录采样的准确时间。在30 min时间段内每隔10 min(即0、10、20、30 min)采集1次气体样品,每箱共采集4个气体样品。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注射针管通过采气阀从箱中抽取50 ml气体,注入气体采集袋,运回实验室待测。同时,用便携式数字温度计测定采样期箱温和土壤温度[0 cm(t0)、地下5 cm(t5)、地下10 cm(t10)],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气体样品测定采用岛津2010型气相色谱仪(shimadzu,日本)。以30 min内采集的4次气体样品浓度与采样时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计算每种气体的通量。每个样品中分别测定计算

《植物营养与施肥》

《植物营养与施肥》(8031)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土是万物之母,土壤是地球上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肥是土壤之质,是土壤 最本质的特性和基本属性,是保证土嚷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土壤和肥料都是重要的自 然资源和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灵赖以维持生命 活动的能量来源,更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物质 组成、转化、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关系的科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 养原理、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以及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土壤肥料学是农 学、园艺、茶学、植物保护、土地资源管理、林学、城镇经济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土壤的性质,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和肥料的性质,在合理开发和 利用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潜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施肥,既保证各类怍物的优质、高 产,又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功能退化,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土壤的形成、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对植物供应和协调养分条件与环境条 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中、南部主要土壤的性质,以及常用肥料的成分、性质、在土 壤中的转化特点与施用技术、植物营养原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肥料,以及有 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壤 资源,恰当安排作物布局,因土种植、因土施肥,为学习者,从事自己的专业奠定土肥 方面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土壤肥料学”涉及到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农学、植物学、环境科 学和生态学等多门类学科。因此,土壤肥料学的前续课程主要有化学、物理学、植物学、 植物生理生化、气象学和地质学等,后续课程有栽培学、耕作学、生态学、花卉学、园 林树木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育种学、昆虫学等。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种植类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1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3) 国务院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27) 市级以下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8地方各级政府) 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不用任何补救措施。(×30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43)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县49)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3年69)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5)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的原则。(B)第5条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应当予以。(A)第23条 A、人民政府;支持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帮助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第1条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B)第62条和第69条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国家实行和制度。(A)第26条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B)第24条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7、国务院环境保护(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C)第10条

作物营养与施肥

作物营养与施肥 一、考查目标 作物营养与施肥考试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施肥的基本理论,掌握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 简答题: 5小题 计算题: 2小题 三、考查内容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 1. 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概念、原理、发展概况; 2. 最小养分律的概念、原理、发展概况; 3. 报酬递减律与米采利希学说,报酬递减律与米采利希学说的基本内容 4. 因子综合作用律,综合因子的分类,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内容,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与作用。要求掌握施肥的几大学说的原理、发展渊源和发展现状。 (二)施肥的基本原则 1. 施肥应遵循的原则 2. 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 3. 施肥在农业、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配方施肥 1. 配方施肥定义及理论依据 2. 配方施肥方法分类。 (三)养分平衡法 1. 地力差减法,参数的确定,肥料用量的计算 2. 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的原理,参数的获取与测定步骤,养分平衡法的应用。综合运用两种方法的计算 3. 综合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四)土壤肥力指标法 1. NPK土壤有效养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及其浸提剂 2. 土壤有效养分量与农作物效应的相关研究 3.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 4. 西北农田土壤NPK养分评价指标及其丰缺范围 (五)肥料效应函数法 1. 肥料效应函数法基本概念

施肥技术复习提纲

一.绪论 1.施肥中存在问题:①肥料结构不合理,重N,轻K,K不足②地区分配不平衡③肥料利用率低④高浓度肥料的产品数量有待提高⑤引起环境污染,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施肥对环境的影响:施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意义,但当施肥不合理时,将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对土壤的影响:①引起土壤酸化或盐碱化,长期使用氮肥导致中型或酸性土壤的PH下降,大量施用含有钠以及钾的肥料可能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PH值上升②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大量施用含有氨根,钾离子等一价阳离子的化肥会使土壤胶体分散,理化性状恶化。水肥气热失调,肥力下降③导致土壤污染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2)对大气污染,施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NH3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NOx,沼气及有机肥的恶臭等,大气氨含量增加,可增加经由降雨等形式进入陆地,地水体的氨量,成为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3)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施肥对农田地表,地下径流中氮磷养分的增加有重要影响,而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4)引起地下水污染施肥时使用的各种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经微生物等作用而形成NO3-N,它被土壤吸附,最易随水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失去作为饮用水功能。 3.合理施肥: (1)内容:是在综合考虑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特点、肥料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实现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与保护环境相统一为目的,将肥料施于土壤或作物以调节作物营养平衡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 (2)意义:①从经济意义上讲,通过合理施肥措施,协调作物对营养需求和土壤缺肥的矛盾,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即用较少的肥料投资获得较高或最大的经济效益来降低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②从培肥土壤和环境角度来讲要达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良好土壤条件;③合理施肥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防止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3)评价标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改土。 4.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1.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2.协调营养平衡原则;3.增加产量与改善品质相统一原则;4.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 5.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原则。 二.施肥的基本原理 1 养分归还学说基本内容: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这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就难以指望再获得过去那样高的产量,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 2 最小养分律基本内容: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重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3 报酬递减律基本内容:从一定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4 因子综合作用律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5 养分归还学说的评价:作为施肥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但是也有其片面性和不足之处。 1.完全归还的观点片面的; 2.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有一些错误的见解,他认为大气中的碳酸铵是植物氮素营养的直接来源,土壤从大气和降水中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氮素来满足植物的需要,不必向土壤归还氮素,所以,他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估计着眼于P,K等矿质元素上,因而只强调向土壤补充P,K等矿质元素。 3.李比希对有机肥料中氮的含量与腐殖质的改土作用认识不够,过分强调矿质肥料提供灰分元素重要性。 4.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6 最小养分律、因子综合作用律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最小养分律确定各种作物所需的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从而确定最小养分,从而使施肥合理选择适宜肥料品种和适宜用量,有针对性施肥才能提高产量。因子综合作用律与合理施肥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三.肥料效应函数 1 生产函数: (1)概念: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由于生产因素(肥料的种类、品种的差异、灌溉条件)的不同,所获的产量不同,这种反映生产关系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生产函数。 (2)类型:报酬固定型,报酬递减型,报酬递增型3类 2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降低;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的集合)。 (2)总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的集合是平均产量曲线。 (3)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两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最高点以前,边际产量曲线大于平均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是递增的;在最高点以后,边际产量曲线小于平均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是递减的。 3 一元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式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