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

固体传声实验

实验方法:一名同学在屋里敲墙,另一名同学把耳朵贴在墙的另一面。

实验记录:在墙的另一面能够清晰地听到敲墙的声音。

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液体传声实验

实验用品:闹钟水槽水塑料袋

实验方法:把闹钟调响,放入塑料袋中;把塑料袋放进盛有水的水槽中,把耳朵贴在水槽中。

实验记录:把闹钟放入水槽中,声音能够很清晰地传出。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实验用品:笔直的塑料软管蜡烛火柴

实验方法:用笔直的塑料软管看点燃的蜡烛发出的光;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发出的光。

现象:软管是直的时候能看到光;软管折弯后,就看不到光了。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导体和绝缘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方法:将下列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不容易使电通过,叫绝缘体。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杜浔中心学校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科 学 教 案 班级:三年班 执教: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1个班,有10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也是需要加强和培养的。 三、实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篇一: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篇二: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篇三: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 清点器材(15分) (1)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5分)(2)能准确说出器材名称。(10分) 2. 进行实验(50分) (1)正确使用仪器,合乎规范,注意安全。(10分) (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操作。(30分)(3)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10分) 3. 填写实验报告(20分)(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10分) (2)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0分) 4. 整理仪器、收拾桌面(15分)(1)仪器归位、摆放整齐。(10分)(2)桌面整洁。(5分)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鼓和鼓槌、绿豆、钢锯条。实验步骤: 1.把绿豆放在鼓皮上,用鼓槌敲击鼓,观察绿豆。 2.把锯条放在课桌上,一半落空,一只手按住桌上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锯 条。 实验现象:1. 绿豆跳动2. 锯条颤抖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二)实验名称: 水能传声实验器材:水槽、砂纸。实验步骤: 1. 水槽中加满水。 2. 一个同学在水中磨砂纸,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听。实验现象:听到了磨砂纸声音。实验结论:水能传声音。(三)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实验步骤: 1. 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 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 实验步骤: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 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 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就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3、把钩码放在水里,钩码沉了下去。把钩码拴在橡皮筋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再把钩码放进水里,再用尺子量,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水中有一股力把钩码往上托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2、所有的物体,在水中无论就是沉还就是浮,都受到水的。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改变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 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浮与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步骤 实验一: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 ,在盐水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 内容 观察温度计 实验材料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2)、自制温度计模型. 实验内容过程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 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内容过程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3、水结冰了 实验 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材料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实验内容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4、冰融化了 实验 内容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材料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实验内容过程(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 清点器材(15分) (1)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5分)(2)能准确说出器材名称。(10分) 2. 进行实验(50分) (1)正确使用仪器,合乎规范,注意安全。(10分) (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操作。(30分)(3)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10分) 3. 填写实验报告(20分)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10分) (2)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0分) 4. 整理仪器、收拾桌面(15分)(1)仪器归位、摆放整齐。(10分)(2)桌面整洁。(5分)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鼓和鼓槌、绿豆、钢锯条。实验步骤: 1.把绿豆放在鼓皮上,用鼓槌敲击鼓,观察绿豆。 2.把锯条放在课桌上,一半落空,一只手按住桌上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锯条。 实验现象:1. 绿豆跳动 2. 锯条颤抖 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 (二)实验名称: 水能传声

实验器材:水槽、砂纸。 实验步骤: 1. 水槽中加满水。 2. 一个同学在水中磨砂纸,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听。 实验现象:听到了磨砂纸声音。实验结论:水能传声音。 (三)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 实验步骤: 1. 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 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没有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名称:光的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光是否可以被反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中间带缝的硬纸片1张、平面镜一个、纸和尺子。 实验步骤:将中间带缝的硬纸片、平面镜放在纸上,排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硬纸片缝隙一端向平面镜上照射,改变平面镜摆放的角度观察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和沉 实验时间班级:组号: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3.把钩码放在水里,钩码沉了下去。把钩码拴在橡皮筋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再把钩码放进水里,再用尺子量,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水中有一股力把钩码往上托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2.所有的物体,在水中无论是沉还是浮,都受到水的。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 实验时间班级:组号:实验材料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 小组成员记录人: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浮和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步骤 实验一: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看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在盐水中。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班级:组号:材料准备水、烧杯、胶头滴管、曲别针、一枚硬币 小组成员记录人: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 实验步骤实验一:硬币装水 把一枚硬币平放在实验台上,用胶头滴管往硬币上滴水,边滴边观察,直到水流下来为止,记录有多少滴水。实验二:杯子吞针 1.将烧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注意: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4.清点仪器,摆放整齐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有滴水水成形状。 实验二:放入枚曲别针,水成形状。结论: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实验 1【实验名称】: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活动准备】:小车模型、毛线、钩码3个、秒表 【活动设计】:用钩码的重力做拉力,通过 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记录小车走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实验步骤】: 用一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做过桌面使用的时间。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用三个钩码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桌面,使用的时间。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注意事项: 1、设计实验方案时,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不变量: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变量:拉力大小即钩码数量为减少误差,每个实验做三次,求得平均值。 2、为防止小车从桌上滑下,可以用两个铅笔盒做障碍物,挡在终点处,铅笔盒中间留出空隙,注意不要压住毛线。 2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木块(或者小车模型)、测力计、长木板 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长木板哪一面较光滑,哪一面较粗糙。木块(小车模型)放在粗糙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求平均值。对比两次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所受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所受摩擦力越小。 注意事项: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次实验做两次。若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测力计,应先向学生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时要用测力计慢慢拉动小车,并保持拉动时速度不变。 3摩擦力大小与被拉物体的重量间的关系 1、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将测力计挂在木块(小车模型)前端的挂钩上,慢慢拉动,记录下用了多大的力,并且记录好。重复两次。 2、木块(小车模型)放在光滑面上,在其上放先后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其余按照上一项步骤进行 3、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被拉动的物体越重,所受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 4实验名称: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目的: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实验过程: 1、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汇报。 2、分组实验,注意做好实验的记录。

2015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 学 实 验 报 告 单 班级 三 实验名称 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器材: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 叶的小植物。 班级 三(1)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者 实验器材 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 大镜。 实验目的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 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 实验过程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我的猜测:根有许多作用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根吸收水分 实验结果: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时间): 班级三实验名称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透明塑料片;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我的猜测:蚕的外形很奇特

实验步骤: 1、外形:头,胸,腹,足,两侧的小黑点, 2、如何吃食. 3、如何爬行。 4、蚕靠腹部气孔呼吸 观察到的现象: 蚕有八对足 实验结果:蚕胸部三对足帮助吃食,腹部4对足使身体前进,最后一对尾足帮助移动身体,还可以和腹足附着在物体上,使身体前半部分抬起来,进行各种活动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时间): 班级三实验名称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实验器材:蚕蛾、放大镜 我的猜测:蚕蛹的外形和蚕蛾差不多 实验步骤: 1、蚕蛾的行为,蚕蛾在干什么,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 2、蚕蛾的形态特征,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 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4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2、3、4号。 2、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都下降了,其中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下降最多,自来水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水自然降温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3-3、水结冰了实验内容:冰的观察实验材料:冰、玻璃盘子 实验步骤:取一些冰块,放在玻璃盘子上,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冰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实验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材料:试管、水、碎冰、保温杯、温度计、盐。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小学 杨常 2015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

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班级人数63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也是需要加强和培养的。 三、实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实验落实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 5摄氏度写作: -21C 读作: 31C 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 烧杯一个 一支温度计 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 吸水纸 废物 瓶。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 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 0C 时开始结冰,由液态 变为固态。 2、 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 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 实验步骤: 1、 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 度 2、 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 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 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 冰块若 干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 实验结论: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是( )C 2、 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 0C 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 0°C 。 3、 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 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 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V” ,不能被吸引 的打“X” 0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 实验步骤: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 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 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

(完整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 实验目的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找出塑料和木头的特性。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 实验过程: 1、观察、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尺子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木头耐磨 实验名称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 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名称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 实验过程: 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摘下手套,观察手(尤其是手指、手心)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手心有汗,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豆子、培养皿、水。 实验过程: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一、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玻璃棒、放大镜、抹布。土块自备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3、在等待的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什么。 4、观察静置后的水杯种的情况。 5、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面放上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蒸发皿的高度,使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土壤,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 1、在水中放入放入土块后会冒出气泡。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力握后,纸巾变得潮湿。 3、搅拌静止后大颗粒首先沉降下来,再接着是细细的颗粒。 4、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土壤变硬了,还闻到特别的气味实验名称 实验结论: 1、土壤中含有空气。 1、土壤中含有水分。 2、土壤中含有大小不一的岩石颗粒。 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二、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种类 实验器材:教师课前按比例配好三类土壤的标准土样,放大镜,水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土壤。 2、用手指捻一捻。 精品文档

实验现象: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不同。 实验结论 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沙粒含量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多的是黏土,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器材:漏斗(75mm)、量筒(100毫升)、水,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 实验步骤 1、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80毫升水。 2、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是多少。 实验现象:沙土里的水渗到量筒里的多,粘土里的水渗下来的少。 实验结论 沙土的渗水性能好,保水性差;黏土的渗水性差,保水性好。 四、实验名称: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实验器材 放大镜、带盖的玻璃瓶、水,沙土和黏土样本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颗粒大小,颜色区别。 2、将每种土壤放在瓶子里摇一摇,听听声音的区别。 3、用手指捻一捻每种土壤,感觉有什么区别。 4、和点水握一握,看哪一种能够握成团。 5、闻一闻,每种土壤闻上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沙土土壤颗粒大,黏土颗粒小;沙土颜色浅,黏土颜色较深;摇晃沙土发出的声音大;和水后黏土能握成团,沙土不能;黏土有股难闻的气味,沙土基本没有什么气味。 实验结论 沙土土壤颗粒大,黏土颗粒小;沙土颜色浅,黏土颜色较深;摇晃沙土发出的声音大;和水后黏土能握成团,沙土不能;黏土有股难闻的气味,沙土基本没有什么气味。 精品文档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 学年度第学期) 班级实验者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绿豆等)、 白纸、放大镜。 我的猜测 步骤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结论 我认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 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 -- 学年度第学期) 班级实验者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蚕卵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蚕卵,桑叶,放大镜 我的猜测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最后变成灰绿或紫黑色 步骤: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并作好记录。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提供放大镜,仔细观察。 4、汇报交流观察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结论我认为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 -- 学年度第学期) 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 实验器材 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两支 我的猜测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步骤 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结论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 实验1: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第1课小车的运动】 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或其他细线】 实验过程: 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2、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3、用5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实验结果【略】 注意事项: 1、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 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垫圈的数量】。 2、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实验都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 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或玻璃板】等 实验步骤: 1、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木板、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 用弹簧称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有多大。 2、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注意事项: 1、让木块匀速地运动时,读出弹簧称上的拉力大小。 2

3、没有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时,也可用一块木板,然后在上面铺上毛巾代表表面粗糙 的木板。 实验说明: 1、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 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 实验要求准备。 2、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 “牛顿”。因此,如果使用测力计,可以只让学生读出测力计上的刻度大小来比较摩擦力的 大小。也可以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 知识链接:摩擦和摩擦力 摩擦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3、摩擦力大小与被拉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长木板、橡皮筋、被拉动物体【钩码及钩码盒代替】 实验步骤: 1、在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 2、向钩码盒内加放钩码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橡皮筋长度变化。 实验结论: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实验说明:“被拉动的物体”用“钩码盒”代替,在改变物体轻重时,只改变盒内钩码数即 可。 实验4:找平衡 【第3课跷跷板】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 1、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 有几种方法? 2、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处挂1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 有几种方法? 3、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 有几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