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校本教材

初中政治校本教材
初中政治校本教材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单元知识网络】

第一节第二起跑线

【要点提示】

1、初中生“心里断乳期”的心理特点。

2、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

时期。

3、中学时期我们要科学地规划、设计自己的成长新方案:学会学习;注重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自主学习】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09年,湖南省湘潭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公布了一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调查结果。80﹪的青少年与父母关系不太和谐:父母越来越唠叨、对自己管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不能理解自己等。据此回答1、2题

1、大多数青少年与父母关系不太和谐()

①是进入“心理断乳期”的表现②属于不健康的心理表现③是成长过程中的

正常现象④反映了他们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渴望独立的心理状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应该()

①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独立生活②想尽办法,一切向成人看齐③转变对父母的态度,同父母心平气和交流④采取积极措施,健康度过这一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

①个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逐渐形成的时期②学习的关键时期

③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④成就伟大事业的最佳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于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依赖心理,敢想敢做

B、越来越反感父母的教育

C、处于半成熟期,像个“小大人”

D、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二、简答题:

5、小芳觉得自己上了初中,应该是“大人”了,什么事都应该自己做主。可是爸爸妈妈总是盯着自己不放,她觉得“真烦人”。你认为小芳的想法与她的心理发展有什么关系?

三、分析说明题:

6、马克﹒吐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七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时,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1)马克﹒吐温在十四岁时,如此评价父亲的原因是什么?

(2)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你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第2 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倩同学说:“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多了,难度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尽管我一直很努力,在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但成绩却没有以前好了。”对此,小倩应该:()

A、注重调整学习方法

B、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

C、做更多的练习

D、别管那么多,以前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

2、下列观点或现象,能体现健康心理的是()

A、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遇到挫折,怨天尤人

3、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有待于个人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将它唤醒。我们可以这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多动嘴②多动脑③勤动手④勤于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中学时光?

5、“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三、分析说明题:

6、材料一小吴小学读书,课外复习花的时间也不多,只是上课听听讲,成绩好像也还不错。到了初中,认为学习也不过如此,同样按照小学的学习方式进行,结果第一次考试考得一塌糊涂。

材料二小张小学成绩一般,进入中学后比小学更加努力,而且为了搞好学习,经常向任课老师请教每个科目的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生活习惯,并且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突飞猛进,成绩在

班上名列前茅。

(1)结合书本知识,说说上述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才能迅速地、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二节亮出你自己

【要点提示】

1、认识自我的两个途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生活中,要乐于欣赏他人的优点,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能积极地展现出来。

3、提高自己的途径:一方面,可以树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无止境”的信

念,以一种不满足的精神去追求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更好的发展目标来引导自我,激励自我。

【自主学习】

第3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步入初中后,同学们往往开始留意自己的打扮和内心感受,开始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说明,步入初中后,同学们()

A、特别注重自己的外在美了

B、一门心思想出风头,展示自己

C、已经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D、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大大增强

2、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于是小兔子就去学游泳,结果小兔子耗费大半生也没有学会。小兔子的故事说明了要正确认识自己要()A、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 B、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C、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D、给予自己暗示,提高信心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对我们“自我认识”的启迪是()

A、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更客观、公正、全面

B、中学生有时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从而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

C、我们只能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我

D、自我评价都是不真实可靠的

二、简答题:

4、小惠同学刚进入中学进行入学考试时,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方法的不恰当,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开始,她总是埋怨自己笨,情绪十分低落,几乎没有勇气在同学面前抬起头来,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终于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应怎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2)如何才能走出生活中的自卑?

三、判断说明题:

5、一个人只有完全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不会失去自我。

四、分析说明题:

6、材料一“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德国诗人歌德曾感叹:“人,这个受到赞美的神,他究竟算个什么?”

材料二明清之际,大思想家、大学者顾炎武用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相比来认识和评价自己,他说:“艰苦力学,吾不如地中孚;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同史……”

(1)“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

(1)顾炎武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评价(认识)自己的?

(2)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自己,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第4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球王贝利一生在大小比赛中进球无数,有人问他“哪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下一个”。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应该贪得无厌 B、人应该狂妄自大

C、人应该不满足于现状,永无止境地追求

D、人应该谨小慎微,不敢正视自己的成绩

2、积极展现自我的才智和风采,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下列行为属于积极展现自我的是()①上课积极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②与新同学在一起感觉挺陌生,对谁都不理睬③主题班会上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一个人要走出旧我,走向新我,必须()

①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②以一种不满足的精神去追求自我完善③通过设计更高的发展目标来引导自我④通过设计更高的发展目标来激励自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4、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学,学习也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于是,有一些人就开始抱怨:“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我这一辈子算完蛋了。”有这种念头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而无法走出旧我的阴影。那么:

(1)我们应怎样培养自信,展示自我?

(3)一个人怎样才能走出旧我,走向新我?

第三节拥有好心情

【要点提示】

1、最基本的情绪类型:喜、怒、哀、惧。

2、情绪需要调节。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学习效率有着

完全不同的作用。

3、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大都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

4、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理性升华、改变认识、

幽默。

【自主学习】

第5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汇中描写“惧”情绪的有()

①气势汹汹②满腔怒火③惊恐不安④大惊失色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⑥垂头丧气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③④

2、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可是一到了考场,就紧张得连平时轻松就能做出的题目也不会做了,这是因为()A、消极情绪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 B、积极情绪有时也会降低人的自制能力

C、消极情绪产生了消极作用

D、人的情绪是不稳定、不成熟的

3、“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情绪每天都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关于情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人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②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涨的情绪③不同的情绪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④我们应当学会并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会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破坏的机器。”这说明

()A、人的情绪总是时好时坏 B、人的情绪总是不稳定的

C、调节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D、人总是在释放不良情绪

二、简答题:

5、“漫卷诗书喜欲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怒发冲冠”这几句话或成语分别表达了什么情绪类型?为什么要学会调控情绪?

第6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中烧,那就数到一百。”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发泄

C、自我激励

D、理性升华

2、人在烦恼、苦闷时,多回忆自己最高兴的事,可以冲淡以至忘却烦闷,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合理发泄 B、转移注意力

C、自我激励

D、心里换位

3、小磊新转学后,一时还没有适应学校那种快节奏的生活,这使他感到有点失落和压抑,如果你是小磊的好朋友,你认为可以采用的发泄情绪的方法有()①向老师和父母倾诉,请求他们的帮助②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放声歌唱③进行适当的运动排遣郁闷④在适当的场合不妨哭一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小东每到考试都会因情绪过度紧张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又要考试了,以下小东调节情绪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适当听音乐,放松自己 B、进行一些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C、通过自我暗示,松弛紧张情绪

D、熬夜看书做作业,打“疲劳战”

二、简答题:

5、(1)下图漫画中的人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2)你有什么办法帮他们化解这种情绪吗?

三、分析说明题:

6、材料一在一次英语考试中,过去总是考60多分的小勇竟然考了90多分。同

学们为此议论纷纷,都怀疑他作弊。小勇感到很委屈。他想:谁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考得这么好。他受不了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觉得大家都在侮辱他。于是,当一天又有一个同学要他介绍进步的诀窍时,他便大打出手,最后,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

材料二同样的事情在小云身上也发生过。小云听到同学的议论后,在回到家伤心地大哭一场后,更加努力学习,以保持已取得的成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实力。结果她终于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

(1)小勇和小云在同样事情上的情绪反映相同吗?

(2)你认为他们的情绪反映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为什么?

(3)请谈谈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第二单元在成长的道路上

【单元知识网络】

1、每个人成长的道路,有顺有逆,有苦有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个人自身的,

也有来自家庭、社会的。

2、我们要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生活中的顺境和逆

境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人发展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妨碍人成长的阻力;②只有当个人始终保持勤奋、自律、坚强、进取等优良品质时,顺境才会促进人的健康成长;③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逆境会促使人增长才干。

【自主学习】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成长的道路有顺境、逆境;有痛苦、快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个人自身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命运注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

是()

①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②生活中不只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③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不足为奇④人生因有挫折而变得灰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A、顺境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B、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

C、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

D、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4、“自古人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说明()

A、成长的道路有苦有乐,有顺有逆

B、顺境是个人成长的阻碍

C、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妨碍人成长的阻力

D、我们要放弃顺境,主动寻找逆境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对于我们也有积极的一面,表现在

()①只有逆境才能成就事业②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③逆境会促使人增长才干

④逆境可以使人安于现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6、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也不例外。它既可以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妨碍人成长的阻力。

(1)为什么顺境也可以成为妨碍人成长的阻力?

(2)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分析说明题:

7、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他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有黑点可以看到

(1)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第二节直面挫折

【要点提示】

1、挫折的含义:指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所受到的妨碍和干扰。

2、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畏难止步,向挫折屈服;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

3、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①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②面对挫折,刚毅顽强;

③面对挫折,智慧豁达;④面对挫折,勇敢无畏。

4、怎样培养自己不畏挫折,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①正确认识挫折;②敢为天下先;

③培养高尚的志趣;④适当转换追求目标。

【自主学习】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难免有挫折”。下列说法不能表明这一观点的是()

A、自古英雄多磨难

B、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C、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D、人生道路是曲折的

2、下列现象属于受到挫折的是()

A、张琳经过顽强拼搏,在2009年罗马游泳世锦赛中获得了金牌

B、张琳在夺得了罗马游泳世锦赛冠军后泣不成声

C、小刚考试得了100分后十分高兴

D、小明期末数学考试不及格

3、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有成功、有失败。面对挫折我们应()

①保持乐观的心态②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③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④正确认识挫折,战胜挫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生是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法国作家大仲马的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烦恼和苦难要抱无所谓的态度

B、人生是场灾难,要数念珠求佛保佑

C、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挫折

D、人生的旅途是苦海无边,要知足常乐

5、对失败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能从失败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发现成功的曙光,这属于()的表现()A、面对困难,刚毅顽强 B、面对挫折,智慧豁达

C、面对挫折,勇敢无畏

D、面对挫折,积极创新

二、简答题:

6、场景一:中学生小张参加数学考试,因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离开了考场。

场景二:某班同学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

得流下眼泪。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为了加深印象,他还在笔记本记下了做错的题目及原因,用来鞭策自己。

(1)以上两位同学受到了什么挫折?

(2)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3)两种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结果?

第3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贝多芬说过:“卓越人物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这表明成功人士通常都具有下列优良品质中的()A、勇于战胜挫折B、良好的情绪

C、强烈的自尊心

D、良好的人际关系

2、黄宇原来是学钢琴的,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任何收获和感觉,一些人也挖苦他不是学钢琴的料。于是他改学了自己感兴趣的美术,并获得了成功。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在挫折面前,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来战胜挫折。()A、正确认识挫折 B、培养高尚的志趣

C、适当转换追求目标

D、敢为人先

3、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疏导,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下列属于自我疏导的方法有()①向好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②去环境优美的地主散散步,放松一下不愉快的心情③知难而退,及时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④把悲痛化为动力,以更强的信心去追求新的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鲁迅先生称赞“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所以培养自己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就应培养()

A、乐观精神

B、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C、奉献精神

D、合作精神

二、简答题:

5、《海南日报》报道了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28岁海南省大学毕业生洪志功

的感人故事。洪志功在目睹家里患有同样病症的两位亲人离世、父亲经不住打击自杀后,通过开办2元理发店,租书等方式自食其力,并写出了1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痛苦的微笑》。志功精神感动了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教育作用。

(1)洪志功遭遇了哪些挫折?

(2)他是怎样对待挫折的?

(3)请你以自己经历过的一次“挫折”为例,谈谈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考验的。

第三节立志与成功

【要点提示】

1、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坚忍性。

2、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不成熟、不稳定,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3、中学生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意志:①树立理想,促进成长;②从小事做起,从现

在做起;③在劳动和体育锻炼中成长;④尝试做不感兴趣却富有意义的事。【自主学习】

第4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是一些同学意志品质的表现,找出你认为意志品质坚强的表现()

①坚持正确的目标,能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②订的计划常不能如期完成③体育课上长跑常常不能跑到终点④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却有意义的事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2、小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既表现了小司马光的机智,还

表现了他()A、处事果断 B、做事不计后果

C、坚持不懈

D、鲁莽蛮干

3、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当但大任,成就事业,就必须()A、把自己置身于恶劣环境中 B、具有坚强的意志

C、耐心等待和寻找时机

D、具备超人的才能

4、对待学习、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这是

A、顽固执拗的表现

B、盲目乐观的表现

C、处事果断的表现

D、意志薄弱的表现

二、简答题:

5、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分析说明题:

6、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辉煌战果。翻开许多奥运冠军的履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颇为相似的经历:朱启南、龙清泉、陈燮霞、冼东妹、陈艳青等出身农民或渔民,林跃的父母曾卖掉老屋供其跳水……尽管他们的起步都不是很高,条件十分有限,但种种艰难并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每一个冠军的成功之路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一条人生的自立自强的奋斗之路。

(1)奥运冠军的人生履历说明了什么?

(2)谈谈奥运冠军在艰难曲折中走上成功之路带给我们的启发。

(3)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将如何向自强不息的奥运冠军学习?

第5 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生小陈立志做中国的爱因斯坦,以前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问别人,现在尽量不问,自己完成,一次作业草稿就打了三遍,自己看着不满意就改,直到很晚才睡。小陈磨砺意志的方法有()①树立远大理想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③培养学习兴趣④不让任何人帮助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

2、有一些同学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偏科现象。你认为解决的最好办法是()

A、弃之不学,任其发展

B、对自己降低要求,避难就易

C、全部寄希望于老师、同学的帮助

D、鼓励自己学习这些科目,制定合理的计划,在学习中培养兴趣

3、中学阶段是锻炼意志的黄金时期,是因为()

A、中学生意志品质还不成熟

B、中学生意志品质还不稳定

C、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D、中学生善于学习

4、万里长城,是一块块砖石砌成的,万里长征,是红军战士一步步走过来的。由此可见,意志品质的培养需要()A、上帝的帮助 B、别人去做,自己则可不做

C、听其自然

D、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简答题:

5、观察右图并回答:

(1)漫画中的人为什么挖不出水?

(2)漫画给你什么启示?

三、分析说明题:

6、婷婷开学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准备坚持按计划执行。可是不久,她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课总是走神,不专心听讲,发展到后来,她也就习以为常了,结果期中考试很不理想,婷婷伤心地哭了,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假如你是婷婷的同学,请你帮她分析一下她学业受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婷婷,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单元相处之道

【单元知识网络】

其产生既有子女方面的原因,也有父母方面的原因。

2、如何实现亲子和谐:①理解父母的用心(包括理解父母的期望、理解父母的关爱、

理解父母承受的压力);②学会向父母表达;③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3、孝敬父母是全人类共同崇高的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自主学习】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亲子矛盾客观存在,其原因有 ( )

①生活背景不同②年龄特征差异③有父母方面的原因,没有子女方面的原因

④“代沟”的存在,导致矛盾无法解决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2、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会 ( )

①不利于自己的成长②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③不利于家庭和睦④

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小亮进入初中后,发现父母变化很大,越来越不愿与父母交流,总是和父母“顶

嘴”。这说明 ( )

A、小亮很不正常

B、小亮思维活跃,思想丰富

C、小亮独立意识增强,与父母难免会出现一些纠葛

D、小亮已经完全成熟了,没必要再听父母的了

二、简答题:

4、一位家长说:“我女儿已经3个星期没和我说一句话了,就因为我当着她同学的面

说她‘一辈子没出息’。我真不明白,难道子女有缺点,父母就不能批评吗?”

(1)这段材料反应了什么矛盾?

(2)我们为什么要正视此类矛盾?

三、分析说明题:

5、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

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占绝大多数。具体表现

为“穿衣打扮”、“业余爱好”、“课外读物”、“零用钱消费”、“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

你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代沟产生的原因吗?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许多中学生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堵“心墙”。要拆掉这堵“心墙”,

正确的做法是()

A、主动与父母沟通

B、拒绝与父母交流

C、凡是听父母安排

D、事事自己做主

2、实现亲子和谐,理解父母的用心十分重要。理解父母首先要 ( )

A、理解父母承受的压力

B、理解父母的期望

C、理解父母面临的艰辛

D、理解父母的关爱

3、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语言是一架延展机,永远拉长感情。”这告诉我们,当亲子

矛盾发生时 ( ) A、要学会让步和道歉 B、理解父母的用心

C、要善于表达,实现与父母沟通

D、只要有感情,不必在乎与父母说话的技巧

4、小群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父母外出时,她总是提醒他们注意天气变化;父母有

病时,她总是主动去照护,说些宽慰的话。这说明小群 ( ) A、体贴父母的辛劳 B、关心父母的健康

C、了解父母的心意

D、听取父母的教诲

5、在家时,我们应多孝敬父母,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辍学赚钱,奉养父母

B、等长大了,再孝敬父母

C、父母很忙,我经常请假回家帮他们做事

D、利用周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A、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子女不孝敬父母的现象

B、孝敬父母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C、子女能够做到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就行了

D、父母应多关爱子女

二、简答题:

7、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父母的用心?

8、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割肝救子暴走妈妈陈玉蓉的颁奖词: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

的亲情,她就舍去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1)材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了上述材料,你觉得应该怎样回报父母?

第二节师生之间

【要点提示】

1、师生之间既是教和学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的学习

生活充满乐趣。

2、由于师生角色的差异、地位的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等原因,师生之

间也会产生矛盾。每个人在学校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往往是师生之间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3、学会与老师沟通:①尊重老师②坦诚交流③关心老师。

【自主学习】

第3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师生交往的起点是

A、尊重老师

B、坦诚交流

C、关心老师

D、惟命是从

2、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尊重老师的是()

A、小明认为美术是副科,对美术老师不理不睬

B、王成觉得数学老师是刚毕业的新教师,上课讲点小话没关系

C、张强总是与批评他的老师顶嘴

D、小丽每次向老师请教问题后,都会说声“谢谢”

3、如果老师笔误,在黑板上写错了字,你的正确做法是()

A、当众叫嚷让老师改正

B、和同学们背后议论老师

C、以恰当的方式告诉老师,让其改正

D、不予理睬

4、师生间也会有矛盾,对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师生角色的差异

B、地位的不同

C、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的分歧

D、完全是老师的问题

5、老师关心学生,学生也应关心老师。学生关心老师是与老师主动沟通的有效方式,

政治校本教材

政治校本教材 第一部分身边的法律 一、法律教材 (一)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 (2) (二)未成年人的主要权利 (2) (三)未成年人的基本义务 (3) (四)未成年犯管教所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管教对象 (3) (五)未成年人犯罪能否被判刑 (3) (六)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盗窃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3 二、案例定格 (一)一念之差成罪犯——切莫贪图小便宜 (4) (二)系列攀扒楼房案告破未成年人犯罪引人深思 (4) (三)我不想再犯罪——一名刑满出狱人员的心声(采访实录)…6 三、请你断案 (一)多大年龄应办身份证, (7) (二)15岁时实施了抢劫行为,要负刑事责任吗, (8) (三)刘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 (8) (四)未成年人犯罪会判死刑吗, (8) 第二部分身边的经济 一、宝泉岭分局介绍 (9) 二、宝泉岭局名优企业风采 (一)九三油脂有限公司 (10) (二)宝泉岭酱业有限公司 (13) (三)宝泉岭肉业有限公司 (16) 1

一、法律教材 ,一,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我国未成年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 当中,主要有: 、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 1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比如宪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项合法权利的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 2、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过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体规定了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如何对犯罪自我防范,对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 此外,婚姻法、收养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都有若干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条款。在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中,必须依照上述宪法和各种法律的规定进行,以便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

智慧与人生(《生活与哲学》部分) 高二政治校本课程

2018年根河二中校本课程《智慧与人生》 高二政治组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智慧与人生》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 授课时间: 6课时 授课教师:张丽王秀梅孙玉华 授课对象:高二全体学生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名为《智慧与人生》,设置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二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 6 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1.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否解决倒是其次,关键是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唯物论第二课辩证法 第三课历史唯物主义第四课认识论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智慧与人生》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求异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育人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在《智慧与人生》课程开展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关注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3.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应做到: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目标、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4.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层次开发课程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课程开发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学规律,根据学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动态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灵活运用;自觉学习,进行知识面的拓宽;根据当地资源,合理开发课程,不断进行反思。 五、学习建议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到学生由于平常忙于学习,对很多政治知识了解不多,建议先做常识性介绍,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

中学高中思想政治校本主题教研记录本

中学校本主题教研 案 例 学科高中思想政治 教研主题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考复习课 时间

目录 内容页码 主题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03) 学习与思考 (04) 问题研讨 (05) 说课稿.........................................................06-08 说课和点评 (09) 说课反思 (10) 研讨课一度教学设计.........................................................11-12 观课记录1 .........................................................13-14 观课记录2 .........................................................15-16 课后点评.........................................................17-18 教学反思 (19) 研讨课二度教学设计.........................................................20-21 观课记录1 .........................................................22-23 观课记录2 .........................................................24-26 课后点评 (27) 教学反思 (28) 题教研活动过程记录 (29) 主题教研活动反思 (30)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纲要《时事政治》课程纲要

《时事政治》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并了解这些时事发生原因和其重要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或其他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提取反映与所要研究的重大国内外时事相关的信息,并对之进行归类、分析,培养其综合归纳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其论证、辩驳等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功效目标 通过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时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是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它不仅能使学生透过这扇“窗口”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本课程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新课

程计划的需要。 2、课程特点 本课程学习时数相对较短,涉及面广,资料容易查找和获取,与政治学科有密切联系,所运用的教学设备少,与学习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只要学生能关心和有兴趣,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课程的实效性 本课程是高中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课程的学习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或正在完成相关的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获取信息、总结归纳、分析说明等能力,对于扩大其知识面,完善其认知结构,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在将来的高中会考和高考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实施意见 1、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时事。国际国内时事中,以国内为主;各个重大时事中,以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为主。 2、课程开设要求 本课程在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要求关心时事、对时事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与。每周一课时,共6课时。 3、课时计划 由于本课程安排6课时(每周1课时),每课时研究专题不同,

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与设想探讨论文

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与设想探讨论文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与设想探讨全文如下: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的反思,认识到了思想政治课校 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结合本学科的不同的必修内容,提出了相对应 的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设想 校本课程的普及速度和成长规模是新课改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存在,无疑点 燃了教师的“特长”展示的激情和学生充实兴趣爱好的热情。 喧嚣过后是平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进入了归整、反思和重建的阶段。思想政治 课校本课程建设亦是如此。 一、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 1.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一定要有它的价值功能和存在意义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 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 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用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从宽度 或者深度上进一步提升本校学生的素质、丰富学校教育文化生活而开发与设置的。为此, 作为政治教师有必要结合本校学生的成长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缜密思考,不断推敲论证, 慎重而行,避免无谓的资源浪费,或者引发学生产生形式主义的不良认识。校本课程不纯 粹是教师才艺展示的平台,也不是教师孤芳自赏的作品,我们必须要清楚,校本课程是用 来搭建和提供一个让学生在份内的学习外能够汲取到积极有益营养的平台和环境。 已经研发并实施了的校本课程“中途夭折、半途而弃”了的屡见不鲜,要么是“挂羊 头卖狗肉”有名无实的“形象工程”,要么是粗制滥造、糊弄差事的“豆腐渣工程”,其 生命力的脆弱显而易见。学生没得选择只能选择的任务型、学分型的校本课程也仍顽强地 麻木故我,为了开课而开发,一些劣质的校本课程使得严谨而神圣的教育殿堂变得如此的 浮躁和功利,当那些华而不实的所谓作品只能算得上是一种摆设、一个门面的时候,这只 能说是不得不承认的课程开发上的失败。当然,一些课程在形式上或者主题的切入上得到 了学生的青睐,但是结构体系上,理论厚度上,尤其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上仍然是浅层 次的,不足以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 有着高度地责任意识,郑重地思考这件事、酝酿这件事,深刻地理解新课改的目的,从远 处着眼,踏踏实实地创造性地最大化地发挥出校本课程的价值功能。存在的应该是合理的,校本课程的存在一定要有它存在的意义和魅力,校本课程一定是基于有足够的需求和必要 的要求才开发,进而才开课。校本课程不是教师额内的负担和镀金的资本,它是我们实实

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青春履痕》

岁月如歌————成长的痕迹 第4课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是一部书,生命在这里畅想,似清澈的山泉奔流而下,欢唱着漫过山崖,漫过沟谷,漫过草儿,漫过花儿……注入江河,汇入大海,奏出生命的交响。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生活的斑斓。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上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工作岗位?点点滴滴、丝丝屡屡、粒粒颗颗,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而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那些光辉的榜样 钱学森,作为为新中国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志向。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机车制造专业,后来,受到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努力掌握飞机制造的尖端技术。

1934年,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的工作。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 在毕生实践着科学报国信念的奋斗历程中,钱学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洁,充分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作民 2010年3月8日15:34 浏览数:523 | 评论数:0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开发区中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试行并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册》。力争使学生对“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满意率达100%,《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德育阵地(一报、一刊、一台、一站、两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优质教案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共有三目,教学内容多,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2、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教学方法 1、运用主题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和情景教学法本课时主要分析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意识的作用的典型事例,展示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指导作用的成果,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学习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新课程理念 2、结合中国航天工业的最新成就、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德化陶瓷经济、旅游、社会协调发展的实例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取材于生活,立意于运用 3、准备学习提纲,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和问题,在学生思考、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正确引导、释疑解惑、点拨提高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笔记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 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在初中开始,而后在高中展开。主要表现在: (1)改变课程名称。高中仍为“思想政治”,初中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种改变即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在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总的来说,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选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5)变革教学方式。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目的由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纯笔纸测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一)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高素质的公民,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思想政治(品德)课就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工薪的思想品德素质,后者侧重于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因此,从最终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 1、思想性 思想性和知识性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双重属性,而思想性是其根本性质,也是这门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

X年培训政治1班校本教材作业-24页word资料

校本教材《开平特色文化简介》 发布者:罗用香发布时间:2014-11-05 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珠江三角洲沿海开放地区一座新近崛起的明星城市,它靠近广州,毗邻香港,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开平积约1659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68万的小城市,但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同胞就高达看出,开平是一座著名的侨乡,并拥有“中华海外两开平”的美誉。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使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与其它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上世纪,那些衣锦还乡的侨胞在从西方带回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 第一课文化之遗产,开平之骄傲 ------开平碉楼 江门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 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 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 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 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 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2001年06月25日,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至此,中国的世遗已经增至43处,位居世界第三。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可居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 一.分类 开平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等,其中混凝土楼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 夯土楼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 阅读视野) (P3 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 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 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主导决定性作用。 2、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教材观点:P8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 ■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智慧与人生(《生活与哲学》部分) 高二政治校本课程

2018年根河二中校本课程《智慧与人生》 高二政治组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智慧与人生》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 授课时间: 6课时 授课教师:张丽王秀梅孙玉华 授课对象:高二全体学生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名为《智慧与人生》,设置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二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 6 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1.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否解决倒是其次,关键是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唯物论第二课辩证法 第三课历史唯物主义第四课认识论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智慧与人生》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求异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育人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在《智慧与人生》课程开展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关注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3.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应做到: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目标、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4.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层次开发课程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课程开发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学规律,根据学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动态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灵活运用;自觉学习,进行知识面的拓宽;根据当地资源,合理开发课程,不断进行反思。 五、学习建议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到学生由于平常忙于学习,对很多政治知识了解不多,建议先做常识性介绍,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

浅谈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丰富与拓展教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促进师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下面笔者就对自身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1、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资源去开发呢?其实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都是一种资源,因为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因为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其次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再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为此,我们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

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和体会感受,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2. 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出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但每所学校的办学历史、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就必须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开发课程资源。学校首先要积极开发自身的校本人文资源,让本校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提供服务,建好图书馆、电教室、校园广播系统等,以求更大程度地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此外,学校师生更应共同努力,以营造德育环境为生长点,着力开发校园内的隐性校德育资源,如设计班级文化园地,修造校园文化角等,并使各种设施与花草树木合理搭配,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景点,这既美化、绿化了校园,也使草木含情,墙壁说话,让学生获得了美的润泽和滋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爱和希望,这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参与面广,时效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渗透于学生心灵,能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立足地方实际,重视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政治学科校本教材的资源现状及应用探索

政治学科校本教材的资源现状及应用探索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利用校本教材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兴趣,张扬个性,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取材问题,学生的兴趣等等。 标签:政治学科校本教材应用探索 一、资源现状 鞍山市第三中学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我校从2003年起有部分学科开始编写校本教材,政治学科目前只有4本必修教材的学案及一本国际时政问题。4本必修教材的学案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考纲编写,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与劳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修四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语追求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而且每年内容上都会随着教材的更新而有所更新,比如2014版经济生活教材中第五课公司、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等问题上就有所调整,在修订学案时我们也贴合教材及时调整。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编写了一本当代国际时政问题。在这本教材中列举了一些当代国际的热点问题,共分12个专题:专题一、犹太复国运动与巴以冲突;专题二、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专题三、朝鲜核问题;专题四、中日钓鱼岛争端;专题五、日本靖国神社问题;专题六、南海岛屿争端;专题七、苏丹问题;专题八、利比亚战争;专题九、美国棱镜计划;专题十、科索沃独立;专题十一、苏格兰独立公投;专题十二、乌克兰危机。 二、应用 目前我们学校在校本教材的使用上高一年级每周有两课时,主要上当代国际时政热点问题。每一个专题都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并且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内容:在棱镜门事件中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发展等。例如,2013年,斯诺登向媒体提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斯诺登曝光的文档显示,这一监控项目代号为PRISM,为止尚未对公众披露。通过该项目,美政府直接从包括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PalTalk、AOL、Skype、YouTube以及蘋果在内的这9个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这件事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的隐私为什么会泄露,怎样防范个人隐私被泄漏呢?进而联想国家的隐私泄露会有什么危害?怎样防范国家隐私的泄露?再如苏格兰公投事件。北京时间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出炉,55%

《生活与哲学》校本教材开发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2642849.html, 《生活与哲学》校本教材开发初探 作者:张艳洁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7期 摘要: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编写校本教材。本文结合红河州“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研究”,对其中“待人篇”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设计与研究、开发与实施做出初步的阐述和思考。 关键词:生活哲学;校本教材;开发实施 云南省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单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变成修习学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也要在2020年全面进行模式改革,打破传统文理综合模式,更加突出学生对学科的自主选择,自由搭配不同学科进行,从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方向轨迹来看,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和综合性。鉴于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拓展学生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和视野,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满足师生与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待人篇”开发的意义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校本教材——《读典故·悟哲理·品人生》的开发,把“待人”篇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唤醒和强化学生的向善之心,引导学生善待他人,提高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 第一,从国家层面,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工作,要保持意识形态定力,最根本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将待人处事的美好品行贯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第二,從学校层面,《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相对深奥,理论性强,逻辑思维要求高,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认知困难,给教师教学上也带来一些障碍,操作性不强,开发“待人”篇校本教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引发哲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政治校本课程

政治校本课程 政治与生活 柏 雾 外 山庄初中

关于初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1.课程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使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每个初中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二、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准则,要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所应达到的基础目标结合起来,减少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随意性。 2.整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建设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自然、科技和文化资源,使课程成为教育学生的有效载体。 3.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凸显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个性化特征。

4.适宜性原则。校本课程建设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符合实际、满足需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 一、有关自尊的故事 1、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2、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在巴黎留学时,一个法国人侮辱中国,他的尊严受到很大伤害,为此发奋图强,要与洋人比试一下,看谁的画画得好。经过不懈的努力,徐悲鸿终于成为大画家,为祖国`个人争了光。 3、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在热烈地叙述,这时德国的皇后和皇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