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毕业设计

反应釜毕业设计
反应釜毕业设计

2.4 m3搅拌反应釜设计

摘要

本文设计的搅拌设备是搅拌反应釜,反应釜的结构采用夹套式。内筒介质是染料及有机溶剂,设计压力为0.7MPa;夹套内介质为冷却水或蒸汽,设计压力为0.9MPa;主体材质为Q345R,搅拌速度为50r/min,反应釜体积为2.4m3,操作体积为2.0m3,轴功率为1.4KW。

搅拌反应釜主要由筒体和夹套组成,多为中、低压压力容器;搅拌装置由搅拌器和搅拌轴组成;传动装置是为搅拌装置设置的,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等组成;轴封装置为动密封,一般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它们与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附件一起,构成完整的搅拌反应釜。

设计方法采用压力容器常规设计方法,遵循《化工设备》要求,按照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等技术法规执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釜体(内筒与夹套)强度、结构设计、校核和水压试验;搅拌装置设计与校核;传动装置设计以及反应釜其他零部件设计等。

反应釜作为搅拌设备的一种,其应用前景广泛,尤其在石油与化工行业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反应釜;釜体;搅拌装置;传动装置;附件

I

Abstract

This design of mixing equipment is stirred tank reactor with jacket. Inner tube is a dye and an organic solvent medium and the design pressure is 0.7Mpa.jacket cooling medium is water or steam and the design pressure ois 0.9MPa; The main material is Q345R, stirring speed is 50r/min, reactor volume is 2.4m3, operating volume is 2.0m3 and shaft power is 1.4KW。

stirred tank reactor is mainly composedof the cylinder and the jacket ,mostly in medium and low-pressure vessels.The mixing device composed by a stirrer and agitator shaft.The gearing is set for the stirring device, mainly consists of motor, reducer, couplings and shafts and other components; seal device is dynamic seal, generally use mechanical seal or packing.All of them with support, manholes, and other accessories with the takeover process constitute a complete stirred tank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design using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s, follow the "chemical equipment"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GB150-98 "steel pressure vessel" and other technical enforcement.The designed mainly includes kettle body (inner tube and jacket) strength, structural design, school nuclear and hydraulic test, stirring device design and checking, gear design and other reactor components design.

Reactor as a stirring devic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especially in the oi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t has been even more widely used.

Keywords reactor;kettle;stirring device;gearing;attachment

II

目录

引言 ....................................................................................................................................... - 1 - 第1章绪论 ......................................................................................................................... - 3 - 1.1反应釜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

1.2反应釜的研究现状 (3)

1.3反应釜的发展趋势 (4)

第2章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 - 6 - 2.1釜体DN、PN的确定 . (6)

2.2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6)

2.3釜体封头的设计 (7)

2.4筒体长度H的设计 (7)

2.5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8)

2.6外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8)

第3章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 - 10 - 3.1夹套的DN、PN的确定 (10)

3.2夹套筒体的设计 (10)

3.3夹套封头的设计 (10)

3.4传热面积的校核 (11)

第4章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 - 12 - 4.1釜体的水压试验 (12)

4.2釜体的气压试验 (12)

4.3夹套的液压试验 (13)

第5章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 - 15 - 5.1釜体法兰联接结构的设计.. (15)

5.2工艺接管的设计 (16)

5.3接管垫片尺寸及材质 (18)

5.4人孔的设计 (19)

5.5视镜的选型 (20)

5.6支座的选型及设计 (21)

第6章搅拌装置的设计 ................................................................................................... - 23 - 6.1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 (23)

6.2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23)

6.3联轴器的选择 (23)

6.4搅拌器的设计 (24)

6.5搅拌轴尺寸的设计 (26)

第7章传动装置的选型和尺寸计算 ............................................................................. - 27 - 7.1电动机的选型. (27)

7.2减速器的选型 (27)

7.3机架的设计 (27)

7.4底座的设计 (28)

7.5凸缘法兰的选型 (29)

7.6密封形式的选择 (29)

III

7.7安装底盖与密封箱体、机架的配置 (30)

第8章焊缝结构设计及开孔补强计算 ........................................................................... - 31 - 8.1釜体上的主要焊缝结构 (31)

8.2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32)

8.3封头开人孔后被削弱的金属面积的计算 (33)

8.4有效补强区内起补强作用的金属面积的计算 (33)

8.5判断是否需要补强的依据 (34)

结论与展望 ......................................................................................................................... - 35 - 致谢 ..................................................................................................................................... - 36 - 参考文献 ............................................................................................................................. - 37 - 附录 ..................................................................................................................................... - 38 - 附录A:主要参考文献摘要及题录. (38)

附录B:英文原文及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插图清单

图2-1 椭圆型封头结构 (9)

图3-1夹套下封头的结构 (11)

图3-2夹套上封头的结构 (11)

图5-1乙型平焊法兰结构 (15)

图5-2垫片结构 (15)

图5-3蒸汽入口结构 (17)

图5-4突面板式平焊法兰结构 (17)

图5-5垫片结构形式 (18)

图5-6人孔 (19)

图5-7视镜 (21)

图6-1联轴器结构形式及尺寸 (24)

图6-2 C型凸缘联轴器轴头 (24)

图6-3搅拌器型式 (25)

图6-4桨式搅拌器的结构 (25)

图7-1电动机结构及安装尺寸 (27)

图7-2 机架结构 (28)

图7-3 底座的型式及尺寸 (29)

图7-4 凸缘法兰结构型式及尺寸 (29)

图7-5 填料密封结构型式 (30)

图7-6安装底盖与密封箱体、机架的配置结构 (30)

I

表格清单

表2-1 几种搅拌设备筒体的高径比 (6)

表3-1 封头尺寸 (11)

表5-1 法兰结构尺寸 (15)

表5-2 垫片的尺寸 (16)

表5-3 法兰、垫片、螺栓、螺母材料 (16)

表5-4 板式平焊法兰的尺寸 (18)

表5-5 各法兰垫片尺寸明细表 (19)

表5-6 回转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的尺寸 (20)

表5-7 PN1.0DN400人孔的明细表 (20)

表5-8 视镜材料 (21)

表5-9 B型耳式支座的尺寸 (22)

表6-1 浆式搅拌器的尺寸 (25)

表7-1 机架尺寸 (28)

II

引言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由于反应过程中的压力不同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不锈钢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烃化、聚合、缩合、加热混配、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的容器。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到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步骤要求,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整。

1.反应釜常见的类型

反应釜根据材质可大致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①不锈钢反应釜

不锈钢反应釜由釜体、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和其他附件等组成。材质一般有碳钢、不锈钢以及其他合金或复合材料;根据反应釜的制造机构可分为开式平盖式反应釜、开式对焊法兰是反应釜和闭式反应釜三大类。搅拌形式一般有锚式、浆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采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要求任意匹配。密封形式可分为: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磁力密封。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冷却方式为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农药、科研等行业,是用业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出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许多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

②搪玻璃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是将含高二氧化硅的玻璃,衬于钢制容器的内表面,经高温的灼烧而牢固的密着于金属表面上成为复合材料制品。因此搪玻璃反应器具有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强度的双层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腐蚀设备。技术规范:使用压力:0.2-0.8Mpa;耐酸性:对各种有机酸、无机酸、有机溶剂均有较好的抗蚀性;耐碱性:对碱性溶液抗蚀性较酸溶液差。操作温度:设备加热或冷却时,应缓慢进行。瓷层厚度:玻璃设备的瓷层厚度

③磁力搅拌反应釜

磁力搅拌反应釜的关键部件磁力耦合传动器是一种利用永磁材料进行耦合传动的传动装置,改变了传统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的那种能过轴套或填料密封搅拌轴的动密封结构为静密封结构,釜内介质完全处于由釜体与密封罩体构成的密封腔内,彻底解决了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因动密封而造成的无法克服的泄露问题,使反应介质绝无任何泄露和污染。是国内目前进行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反应最为理想的装置,特别是进行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化学反应,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④不饱和聚酯树脂全套设备

不饱和聚酯树脂全套设备由立式冷凝器、卧式冷凝器、反应釜、储水器、分馏柱五部分组成,适用范围: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ABS树脂、油漆的关键设备。

⑤电加热反应釜

电加热反应釜具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无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用电热棒加热夹套里面的导热油,使导热油温度升到所需要的

- 1 -

温度,然后有测温控制仪控制电热棒使其断电恒温。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新型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天然调味品、食品添加剂、轻工等行业。

2.搅拌反应釜

搅拌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反应设备之一。他是一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借助搅拌器将一定容积的两种(或多种)液体与液体及液体与固体或气体物料混均,促使其化学反应的设备,通常伴有热效应,有换热装置将所需的热量输入或将生成的热量移出。搅拌反应釜按搅拌装置的安装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倾斜式和底搅拌等;按搅拌形式可分为浆式、框式、锚式和推进式、涡轮式等。本文所设计的搅拌反应釜为浆式搅拌反应釜。

浆式搅拌反应器在结构上比较简单,它的搅拌叶一般以扁钢制造,当釜内物料对碳钢有显著腐蚀性时,可用合金钢或有色金属制成,也可以用钢制外包橡胶或环氧树脂,酚醛玻璃布等方法。桨叶安装形式分为平直叶和折叶两种。平直叶是页面与旋转方向互相垂直;折叶则是与旋转方向成一斜角度。平直叶主要使物料产生切向方向的流动,加搅拌挡板后可产生一定的轴向搅拌效果。折叶与直叶相比轴向分流略多。浆式搅拌器的运转速度较慢,一般为10-100r/min,圆周速度在1.5-3m/s范围内比较合适。广泛应用于促进传热可溶固体的混合与溶解以及需在慢速搅拌情况下,如搅拌被混合的液体及带有固体颗粒的液体都是很有效果的。

- 2 -

第1章绪论

1.1反应釜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反应釜化工产品的出口量逐渐增加。全球对高效,高质化工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随着企业产生对科学研究技术的需求,强力渴望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提高、进步和需求,进行国际间交流,将是中国成为全球化工制造业中心,为化工设备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化工产业所制造出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随处可见,为了能够制造出更好的化工产品,不仅对加工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其生产设备有了更新的要求,而反应釜作为精细化工当中必不可缺的设备,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鉴于搅拌反应釜是化工行业当中普遍使用的釜类设备,因此,如何能够将现有的搅拌反应釜类设备进行新的改进和加工,对于化工产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它可以应用到国民经济、科技活动、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还可以扩化工设备的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和交流,因而对于振兴我国的化工机械工业具有重大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1.2反应釜的研究现状

反应釜自1912年发明以来取得迅猛发展,至今全球仍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我国也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所以对其生产以及各类型的消费应用也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研制的反应釜以及在应用上跟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首先,国外所制造的反应釜,除了燃料行业20000-40000L,其他的均可达到120m3;而我国多在6000L以下。因为反应釜的容积小大与产量,批量生产中的质量误差以及降低产品成本都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所以这也限制了我国化工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销量。其次,国外的自动化水平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而我国的设备操纵还是普遍存在手工操作,这影响了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同时对人身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再者,在反应釜的构成上,已经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的强制循环,而国外更是除了装有搅拌器外,还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虽然我国跟国外在反应釜的研制与应用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我国在这一领域上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

1990年我国反应釜消费量为26万吨,1999年为153万吨,2000年为173万吨,2001年为225万吨,2004年反应釜消费量达到447万吨左右,居全世界第一位,2006年反应釜消费量达到600万吨以上,其中铬镍奥氏体反应釜的消费量占反应釜总消费量的75%—80%。反应釜结构调整和含镍生铁的使用也使人们看淡镍的需求前景。近年来,为降低镍消耗量,反应釜生产商从生产常规的奥氏反应釜(含8%的镍)转向生产低镍(含1-2%的镍及8-10%的锰)或无镍反应釜,今年我国铁素体反应釜的产量有望达200万吨。此外,不锈钢反应釜含镍生铁的应用替代了金属镍的部分需求,今年我国从东南亚等地进口了大量镍矿,反应釜厂含镍生铁的使用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占反应釜行业镍用量的35%。从而可见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快速。

- 3 -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在化工行业的发展的同时,对其产生的污染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未来反应釜的发展,将从节能,环保以及更高的工艺操作,材料等方面着手,以满足市场与发展潮流的变化。

1.3反应釜的发展趋势

对于搅拌反应釜的研究,除功率问题外,有关搅拌的流体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尚需扩大和深入。在液体中进行搅拌时,搅拌器的功能不仅引起液体的整个运功,而且要在液体中产生湍动,湍动程度与搅拌器使液体旋转而产生的旋涡现象有密切关系。这些旋涡因经常地互相撞击和破裂,使液体受到剧烈的搅拌。由此可见在搅拌操作中,对于流体力学理论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近代化学工业中,流动的物料不再只是一些低粘度的牛顿型流体,许多高粘度流体也常常遇到,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溶液以及混有催化剂粒子的浆状流体等非牛顿型流体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与通常的牛顿型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所以对于非牛顿型液体的研究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高粘度液休,特别是非牛顿型流体的搅拌传热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一个方向。聚合釜的传热特性与其中所用的搅拌器的型式关系甚大。对于各种常用搅拌器型式的反应釜之传热,前人给出了许多方程式,近年来在一些文章中也补充丁有关反应釜的传热系数的推算公式。

关于搅拌器,除非遇有特殊的任务,需要特殊设计之外,现有的各种搅拌器,尤其常用的框式、平浆式、推进式和涡轮式等已足够应用。而且这些搅拌器已有相应的标准,所以对已有搅拌器性能的深刻了解。应予以更多的注意,以便使它们在使用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涡轮式搅拌器现正被广泛使用,因为这种搅拌器在工业上适应性是很大的,它几乎能有效地完成所有的搅拌任务,并能处理那些特别是化学工业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粘度的物料。

反应釜的轴封多是用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一百多年前,初期的密封都是采用一些天然材料如皮革和浸油绳等作为轴封。以后油浸绳密封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软填料密封。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易燃易爆物质比较多,对密封性能要求较严,1935~1945年间在英美等国均开始研究和应用机械密封,并得到到较快发展。机械密封较填料密封有很多优点:①泄漏量极少。机械密封的泄漏量是填料密封的1%。②摩擦功率损失相当小。由于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很小,因此,机械密封的功率损失约为填料密封的l0~15%。

③使用寿命长。一般质量好的机械密封可用2~5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需要维护调整。对轴的精度和光洁度的要求没有填料密封那样严格,耐振性能好。当轴摆动较大时,机械密封也能良好工作。同时,轴对密封腔孔的偏斜也不十分敏感,减少了轴或轴套的磨损。在轴有防腐蚀涂层时(喷,涂、衬、搪、包等),能克服填料密封将防腐层磨损或破坏的缺点。机械密封的缺点是结构复杂,装拆不便,对动环和静环的表面光洁度及平直度要求高,不易加工,成本较高。但和优点相比只占次要地位。因而机械密封已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也要求搅拌设备大型化。如国外聚合釜的容积已由最初的8~40m3扩大到60~100m3,最大的已达到140m3。采用大型聚合釜可大大减少操作和检修人员,有利于自动化,减少投资,提高生产率,稳定产品质量。随着容积的大型化,釜型逐渐由细长型向矮胖型发展,而且采用底部搅拌的方式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随着设备行业的发展,反应釜要求越来越高。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趋势如下:

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生产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

- 4 -

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染料生产用反应釜国内多为6000L以下,其它行业有的达30m3;而其它行业可达120 m3。

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用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强制循环。国外,除了装有搅拌器外,尚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3、以生产自动化和连续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如采用程序控制,既可保证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益,减轻体力劳动,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4、合理地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加强保温措施,提高传热效率

使热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余热或反应后产生的热能充分地综合利用。热管技术的应用

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5 -

- 6 -

第2章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2.1 釜体DN 、PN 的确定 2.1.1 釜体DN 的确定

由文献《过程设备设计》表8-5可知几种搅拌设备筒体的高径比如表2-1:

将釜体视为筒体,由V =(π/4)2

i D L ,L =1.3i D 则,

3

4i

i D H V

D π=

(2-1) Di=1330mm 圆整Di=1400mm

2.1.2釜体PN 的确定

因设计压力p =0.7MPa ,故:PN =1.0MPa 2.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2.2.1设计参数的确定

设计压力p :p =0.7MPa ; 计算压力c p : c p =p = 0.7MPa ;

设计温度t : t ≤110℃;

焊缝系数Φ: Φ=0.85(面焊全焊透对接接头,局部无损检测);

材料选择:Q345R (热处理下高强度,韧性好,焊接性能与成型性能良好, 耐腐蚀性能优良); 许用应力[]t σ:根据材料Q345R 、设计温度55℃,由文献[1]表D-1知[]t σ=189MPa ; 钢板负偏差1C :由文献[2] 表14-6得1C =0.25 (GB6654-96) 腐蚀裕量2C :2C =1.0mm (双面腐蚀)。 2.2.2 筒体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设计壁厚22[]c i

d t

c

p D S C p σ=

+Φ- 得:

- 7 -

考虑1C ,则n S '=d S +1C =4.31mm ,

经圆整并考虑钢板常用规格,取故筒体的壁厚取S n =6mm

2.3 釜体封头的设计 2.

3.1 封头的选型

由文献[2]316页表16-3选釜体的封头选标准椭球型,代号EHA 、标准JB/T4746—2002。

1.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Pc=0.7MPa

Φ=1.0(整板冲压)

; 1C =0.25mm (GB6654-96);2C =1.0mm 。 2.3.3 封头的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

[]2

15.02c c p D p c

t

i

c n ++-=

φσδ得

mm n 49.40.125.024.3=++=δ 圆整得

mm n 6=δ

根据规定,封头壁厚与筒体壁厚一致,所以封头壁厚为6mm 。 2.3.4封头的直边尺寸、体积及重量的确定

根据DN=1400mm ,由文献[2]318页表16- 5知:

直边高度1h : 25mm 体积F V : 0.3983m

曲边深度2h : 350mm 内表面积A : 2.23462m 质 量m: 102.9kg 2.4筒体长度H 的设计 2.4.1筒体长度H 的设计

T F V V V =+,T F V V V =-,

24

i F D H V V π

=-

24

F

i

V V H D π

-=

=1299mm

圆整得: H =1300mm

2.4.2釜体长径比/i L D 的复核

mm

S d 06 . 4 1 7

. 0 85 . 0 189 2 4

. 1 7 . 0 = + - ? ? ? =

- 8 -

196.11400350

25130021=++=++=

i i

D h h H D L

在1.0~1.3之间,满足要求。

2.5 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2.5.1设计外压的确定

由设计条件可知,夹套内介质的压力为0.9MPa ,取设计外压p =0.9MPa 。 2.5.2图算法设计筒体的壁厚

设筒体的壁厚n S =12mm ,则:e S =n S C -=12-2= 10mm ,2o i n D D S =+

=1420mm ,

4.142101424

==

e

S D

筒体的计算长度: L = H+2h1

=1300+2×25 =1350(mm )

948

.01424

1350

==D L

在文献[2]中图15- 4的/o L D 坐标上找到0.948的值,由该点做水平线与对应的

948.00=D L 线相交,沿此点再做竖直线与横坐标相交,交点的对应值为:A ≈0.0001。

由文献[2]中选取图15-6,在水平坐标中找到A =1.0×10-4点,由该点做竖直线与对应的材料温度线相交,沿此点再做水平线与右方的纵坐标相交,得到系数B 的值为:B ≈130MPa 。

根据[]p =

/o e

B

D S 得: []p =130/142.4=0.913(MPa ). 因为p =0.9MPa < []p =0.913MPa ,所以假设n S =12mm 合理,取筒体的壁厚n

S =12mm 。

2.6 外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2.6.1 设计外压的确定

封头的设计外压与筒体相同,即设计外压p =0.9MPa 。 2.6.2 封头壁厚的计算

设封头的壁厚n S =12mm ,则: e S =n S –C = 12-2= 10(mm ),对于标准椭球形封

头K =0.9,i i R KD ==0.9×1400=1260(mm ),/e

R

i S =1260/10= 126

计算系数:41092.9126125

.0125.0-?===

ε

S R A i 。

- 9 -

由文献[2]中图15- 6中选取,在水平坐标中找到A =9.92×10-4点,由该点做竖直线与对应的材料温度线相交,沿此点再做水平线与右方的纵坐标相交,得到系数B 的值为值为:B ≈130MPa 。

根据[]p =

/i e

B

R S 得: []p ==1.03(MPa ). 因为p =0.9MPa < []p =1.03MPa ,所以假设n S =12mm 合理,,取封头的壁厚为12mm 。

由在文献[2]表16-5 釜体封头的结构如图1-1,封头质量:208.0(kg )

图2-1 椭圆型封头

- 10 -

m V V V F

04.11

0=-第3章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3.1 夹套的DN 、PN 的确定 3.1.1夹套DN 的确定

由夹套的筒体内径与釜体筒体内径之间的关系可知:

100j i D D =+=1400+100=1500(mm )

故取DN =1500mm 3.1.2 夹套PN 的确定

由设备设计条件单知,夹套内介质的工作压力为0.9,取PN =1.0MPa 3.2 夹套筒体的设计

3.2.1 夹套筒体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

C p

D p c

t

j c n +-=

φσδ][2 (3-1)

得:

mm

n 74.525.149.425.19.085.018921500

9.0=+=+-???=

δ

经圆整及考虑标准规格,筒体壁厚取n S =8mm 。 3.2.2 夹套筒体长度j H 的初步设计

根据筒体DN=1400mm ,由文献[2]表16-3可知单位高容积V 1=1.54m 3

由条件可知,操作容积V 0=2.0m 3,总容积V=2.4m 3故装料系数 83

.00==V V

η 故筒体长度的估算值Hj ≥

圆整后取1.1m 3.3 夹套封头的设计 3.3.1 封头的选型

夹套的下封头选标准椭球型,内径与筒体相同(D j =1500mm )。代号EHA ,标准 JB/T4746—2002。夹套的上部与筒体的连接选带折边锥形封头,且半锥角?=45α。 3.3.2 椭球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 C p D p c

t

j

c n +-=

5.0][2φσδ (3-2)

mm

n 71.525.19.05.00.118921500

9.0=+?-???=

δ

经圆整,并考虑焊接方便取 mm n 8=δ。 3.3.3椭球形封头结构尺寸的确定

- 11 -

由文献[2]表16-5可得封头尺寸,见表3-1:

表3-1 封头尺寸

图 3-1 夹套下封头的结构

3.3.4带折边锥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考虑到封头的大端与夹套筒体对焊,小端与釜体筒体角焊,因此取封头的壁厚与

夹套筒体的壁厚一致,即n S =8mm 。结构及尺寸如图2-2。

图 3-2 夹套上封头的结构

3.4 传热面积的校核

由文献[2]表16-3可得:

DN =1400mm 釜体下封头的内表面积F h =2.23462m DN =1400mm 筒体(1m 高)的内表面积F 1= 4.396m 2

夹套包围筒体的表面积S F =1F ×j H =4.396×1.1=4.8356(m 2)

h F +S F =2.2346 + 4.8356=7.0702 )(2m

本设计要求的传热面积为A=7m 2,所以经核算夹套的高度符合要求。

- 12 -

第4章 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4.1釜体的水压试验

4.1.1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水压试验压力:

[][]t

T p

p σσ25.1= (4-1) MPa p p T )1.0(+≥ (4-2)

取两者较大值作为最终水压试验压力。 由公式(4-1)得875.017.025.1=??=T p MPa 由公式(4-2)得MPa p T 8.0≥ 所以应取P T =0.875MPa 4.1.2液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由max ()

2()

T i n n p D S C S C σ+-=

- 得:

775

.61)212(2)

2121400(875.0m ax =-?-+?=

σ

0.9 s σΦ =0.9×189×0.85=144.58(MPa ) 由max σ=61.775MPa < 0.9 s σΦ=144.58MPa 故液压强度足够

4.1.3压力表的量程的要求

压力表的最大量程:P 表 =2T p =2×0.875=1.75MPa 或1.5P T ≤P 表 ≤4P T 即1.3125MPa ≤ P 表≤

3.5MPa

4.1.4水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在保持釜体表面干燥的条件下,首先用水将釜体内的空气排空,再将水的压力缓慢升至0.875MPa ,保压不低于30min ,然后将压力缓慢降至0.7MPa ,保压足够长时间,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有无泄露和明显的残留变形。若质量合格,缓慢降压将釜体内的水排净,用压缩空气吹干釜体。若质量不合格,修补后重新试压直至合格为止。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气压试验。 4.2釜体的气压试验

4.2.1气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气压试验的压力:[]

1.15[]T t

p p

σσ=

- 13 -

T p =1.15×0.7×1.0=0.805(MPa ) 取T p =0.805MPa 4.2.2气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由max ()

2()

T i n n p D S C S C σ+-=

-得:

max σ= = 56.75(MPa )

∵ max σ=101.12MPa <0.8S σΦ =0.8×189×0.85=128.52(MPa ) ∴ 气压强度足够 4.2.3气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做气压试验时,将压缩空气的压力缓慢将升至0.0805MPa ,保持5min 并进行初检。合格后继续升压至0.4025MPa ,其后按每级的0.0805MPa 级差,逐级升至试验压力0.805MPa ,保持10min ,然后再降至0.7MPa ,保压足够长时间同时进行检查,如有泄露,修补后再按上述规定重新进行试验。釜体试压合格后,再焊上夹套进行压力试验。

4.3夹套的液压试验

4.3.1液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液压试验的压力:[]1.25[]T t p p

σσ=且不小于(p +0.1) MPa ,查[]

[]

t

σσ=1.0 T p =1.25×

0.9×1.0=1.125MPa ,(p +0.1)= 1.0MPa T p >(p +0.1), 取T p =1.125MPa 4.3.2液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由max ()

2()

T i n n p D S C S C σ+-=

- 得:

max σ= = 79.3(MPa )

∵max σ=79.3 MPa <0.9 s σΦ=0.9189×0.85=263.925(MPa ) ∴液压强度足够

4.3.3压力表的量程的要求

压力表的量程:P 表 = 2T p =2×1.125=2.25MPa 或1.5P T ≤ P 表≤4P T 即 1.875MPa ≤ P 表≤4.5MPa

4.3.4液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在保持釜体表面干燥的条件下,首先用水将釜体内的空气排空,再将

水的压力缓慢升至1.125MPa,保压不低于30min,然后将压力缓慢降至0.9MPa,保压足够长时间,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有无泄露和明显的残留变形。若质量合格,缓慢降压将釜体内的水排净,用压缩空气吹干釜体。若质量不合格,修补后重新试压直至合格为止。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气压试验。

- 14 -

聚氯乙烯反应釜毕业设计论文

聚氯乙烯反应釜设计 1 前言 我国pvc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年产8万多吨,pvc生产处于低垄断状态。由于国产化pvc 生产技术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行业内和行业外企业为追求较高利润,竞相建设和扩产, 近几年国pvc热的显著特征是大干快上。所谓大是指规模大,新建改扩建项目年生产规模动辄十万吨以上,二三十万吨以上也不少见。未来pvc生产企业规模将向40万~80万t/a大规模水平发展,规模小的企业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弱而逐步被淘汰。 我国pvc行业采用大型聚合釜生产装置成为近年来明显的发展趋势,前几年北京化二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成功实现了70m3聚合釜成套工艺及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并在国内很多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70m3聚合釜由于长径比适中、生产强度大、换热能力好、运输方便、综合性能好,在建设10万t/a的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时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但随着新建或扩建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如建设20万t/a以上生产装置,需要采用至少2条生产线,采用70m3聚合釜就存在设备投资较大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单釜生产能力偏低、控制不方便等不足,目前不少厂家在进行二期或三期,扩建项目时,首选是采用100m3以上聚氯乙烯大型反应釜。在这种背景下,开发新型聚合釜及成套工艺技术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大型反应釜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容积扩大,而是综合技术的体现,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合作。北京化二与上海森松公司吸收 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对聚合釜容积的选型、换热方式、搅拌结构和方式、关键配件选择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进行了严格的计算,研制和开发了100m3型聚合釜(该聚合釜正在申请专利),北京化二在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

搅拌反应釜的设计

1 绪论 1.1 反应釜概况 搅拌设备是一种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借助搅拌器向液相物料中传递必要的能量进行搅拌过程的化学反应设备。反应釜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它适用于多种物性(如粘度、密度)和多种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的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行业,是一种用以完成磺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以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的许多其它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 搅拌式反应釜有很大的通用性,由于搅拌可以把多种液体物料相混合,把固体物料溶解在液体中、将几种不互溶的液体制成乳浊液、把固体微粒搅浑在液体中制成悬浮液或在液相中析出结晶等,故搅拌反应釜可以在带有搅拌的许多物理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研究容器的结构方面,如容器形状、搅拌装置、传热部件等,搅拌式反应釜都具有代表性。在大多数设备中,反映釜是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搅拌设备作为反应器,约占反应器总数的90%。其它如染料、医药、农药、油漆等设备的使用亦很广泛。有色冶金部门对全国有色冶金行业中的搅拌设备作了调查及功率测试,结果是许多湿法车间的动力消耗50%以上是用在搅拌作业上。搅拌设备的应用范围之所以这样广泛,还因为搅拌设备操作条件(如浓度、温度、停留时间等)的可控范围广,又能适用于多样化的生产。 搅拌式反应釜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用于物料混合、溶解、传热、制备悬浮液、聚合反应、制备催化剂等。例如石油工业中,异种原油的混合调整和精致,汽油添加四乙基铅等添加物而进行混合,使原料液或产品均匀化。化工生产中,制造苯乙烯、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苯胺燃料和油漆颜料等工艺过程,都装备着各种型式的搅拌设备。因为在石油工业中大量使用催化剂、添加剂,所以对于搅拌设备的需求量比较大。由于物料操作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搅拌

1.2立方米搅拌装置毕业设计

1.2m3反应釜设计 摘要 带搅拌的夹套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反应设备之一。它是一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借助搅拌器将一定容积的两种(或多种)液体以及液体或气 体物料混匀,促进其反应的设备。 一台带搅拌的夹套反应釜。它主要由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和一些附件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的时一种推进式夹套反应釜设计,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一些工艺设计。夹套反应釜分罐体和夹套两部分,主要有封头和筒体组成,多为中、低压压力容器;搅拌装置有搅拌器和搅拌轴组成,其形式通常由工艺而定;传动装置主要有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等组成;轴封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它们与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附件一起,构成完整的夹套反应釜。 关键词:反应釜、筒体设计、夹套设计、法兰、接管、焊缝、开孔补强

1.2m3 reactor design Abstract A stirred jacketed reactor is the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and food industries in the typical reaction to one of the devices used. It is a certain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a stirrer to a volume of two (or more) of liquid and the liquid or gas,Body material mix, promoting the reaction of the device. A jacketed stirred reactor. It mainly consists of mixing vessel, a stirring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shaft sealing device, bearing, manholes, pipe connection and some accessor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ime-jacketed reactor one kind push design, including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check, and some process design. Jacketed reactor tank and a jacket of two parts, the main composition and the cylinder head, mostly in low pressure vessel; stirring means with a stirrer and the stirring shaft, whose form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process and; transmission main motor, reducer, couplings and drive shafts and other components; seal device commonly used mechanical seal or packing seal; them with support, manholes, and other accessories takeover process,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jacketed reactor. Keywords: reactor、cylinder design、jacket design、flange、 receivership、welds, opening reinforcement

植物油反应釜的设计-毕业设计(精品)[详细]

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植物油反应釜的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2007 年05 月20 日

目录 1.前言 (1) 1.1.反应釜概况 (2) 1.2.混合与搅拌的作用 (2) 1.3.本课题的目的和内容 (4) 2. 方案论证 (5) 3. 设计进度安排及要完成任务……………………………………………………………… 6 4. 设计计算书 (7) 4.1. 已知参数 (7) 4.2. 总体方案制定 (8) 4.2.1. 用气量计算和主要尺寸的确定 (8) 4.2.2. 传动设计 (9) 5. 轴封安装和操作注意事项 (15) 6.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前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练兵,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完整的总结,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应从了解机械设计和创新的一般程序,并且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不但使自己在专业上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所以毕业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导师的安排下,通过互联网、专业期刊,以及实物资料、实地考察等的查询、收集,分析了解初步掌握了关于进行此次设计的资料题材. 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理所当然做的是机械制造方面的设计.为了达到学习、演练、测试的目的,依据学校的指导精神和指导教师对我们毕业设计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反应釜参数化设计.该课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当然,我们还不具备凭空想象来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机器的能力,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该设备做改进式的设计,丰富产品系列,对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完善.首先在做之前我们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学习了解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我们还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工作,对所设计的题目有了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以确保我们的设计更合理、更实用. 在设计的具体工作阶段,我们完成了全部数据的理论计算,包括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传动设计等,进行了设计结果的圆整以及强度、使用寿命等内容校核,绘制了设备所有的装配和大部分零件图.这一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主体过程,也是关键过程,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是对我们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检验. 我相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相互间的探讨,我们能够圆满地完成此次毕业设计.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

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反应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1立方米反应釜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1103020402 教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1.概述 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和材料选择 1.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 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 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根据任务书要求,采用夹套换热。 1.1.2反应釜的材料选择 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 根据工作介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工作温度与压力,性价比等,参照《化工设备用钢》进行具体选材。 1.2.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1.2.1反应釜的工作原理 在内层放入反应溶媒可做搅拌反应,夹层可通上不同的冷热源(冷冻液,热水或热油)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通过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 1.2.2反应釜的工艺流程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1.3反应釜的失效形式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高分子合成,冶金,环保等领域的重要设备[1]。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反应釜的改进技术会使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金和时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高,温度浓度分布均匀,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适合于多种,小批量生产[2]。适合于各种不同组态组合的反应物料,几乎所有有机合成的单元操作,只要选择适当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都可以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3]。 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传热过程很少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往往是几种基本方式同时出现,这使实际的换热过程很复杂。流体的性质对换热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垢情况,以及是否有磨蚀性等因素,都对传热设备的选型有影响[4]。 通过对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可以让我了解当今传热反应装置的分类,以及每一种传热器应用的场合,和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要求,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传热器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国外:反应釜的研究备受各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和参数不同[8]。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和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难度减少维护成本。国外的自动化水平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9]。外国的许多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其中由美国专家史蒂夫研制出的多孔介质夹套传热反应装置,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把传热效率大大的提升[10]。

搅拌反应釜的釜体设计及夹套设计

搅拌反应釜的釜体设计及夹套设计 概述 夹套式反应釜的釜体是由封头、筒体和夹套三部分组成。封头有椭圆形封头和锥形封头等形式。上、下封头与筒体常为焊接。 釜体材料的选择 根据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见附录2)确定封头、筒体及夹套的材料。此设计的釜体材料选用0Cr18Ni9与夹套材料选用Q235-B ,热轧钢板,其性能与用途见表2-1。 表2-1 Q235-B 性能与用途 由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和表2-1可知,0Cr18Ni9和Q235—B 材料能够满足任务书中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在操作条件下,Q235—B 能使设备安全运转,并且不会因腐蚀而对介质产生污染,而且相对与其他钢号价格便宜,所以本设计釜体材料选用0Cr18Ni9与夹套材料采用Q235-B ,热轧钢板。 封头的选择 搅拌反应釜顶盖在受压状态下操作常选用椭圆形封头,本设计采用椭圆形标准封头,直边高度mm h 45=ο,其内径取与筒体内径相同的尺寸。 椭圆形封头是由半个椭圆球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由于椭圆部分径线曲率平滑连续,封头中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对于2=b a 得标准形封头,封头与直边的连接处 的不连续应力较小,可不予考虑。椭圆形封头的结构特性比较好。 釜体几何尺寸的确定 釜体的几何尺寸是指筒体的内径i D 和高度H 。釜体的几何尺寸首先要满足化工工艺的要求。对于带搅拌器的反应釜来说,容积V 为主要决定参数。 2.4.1 确定筒体的内径

由于搅拌功率与搅拌器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而搅拌器直径往往需随釜体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同样的容积下筒体的直径太大是不适宜的。对于发酵类物料的反应釜,为使通入的空气能与发酵液充分接触,需要有一定的液位高度,筒体的高度不宜太矮。因此,要选择适宜的长泾比(i D H )。 根据釜体长径比对搅拌功率、传热的影响以及物料特性对筒体长径比的要求,又由实践经验,针对一般反应釜,液—液相物料,i D H 取值在之间,并且考虑还 要在封头上端布置机座和传动装置,因此,取i D H =。 由<<搅拌设备设计>>可知: i D =3 ) (41i D H V πηο (2-1) 有:操作容积=全容积?= 式中:V ——操作容积,3m ;H ——筒体高度,m ;i D ——筒体内径;1η——装料系数,取值为。 则: i D =33 .28.04 .64???π =m 将i D 值圆整到标准直径,取筒体内径i D =1600mm 。 2.4.2确定筒体的高度 由《搅拌设备设计》可知: )(44 D 1 2 2i h i h V V D V V H -=-=ηππο (2-2) 式中:h V ——下封头所包含的容积,在《材料与零部件》中查得,h V = 。 ) (0.6178 .0.6.4 6.142-?=πH =m 把1H 的值圆整到H =3700mm ,则: 3.21600 3700 == i D H 夹套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常用的夹套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1)仅圆筒部分有夹套,用于需加热面积不大的场合;(2)圆筒一部分和下封头包有夹套,是最常用的典型结构;(3)在

反应釜开题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姓名:赵真 学号:110331232 指导教师:姜吉光 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 课题的目的 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 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本设计为6300L K型反应釜[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 2

立式搅拌反应釜设计

立式搅拌反应釜工艺设计 1. 推荐的设计程序 1.1 工艺设计 1、做出流程简图; 2、计算反应器体积; 3、确定反应器直径和高度; 4、选择搅拌器型式和规格; 5、按生产任务计算换热量; 6、选定载热体并计算K 值; 7、计算传热面积; 8、计算传热装置的工艺尺寸; 9、计算搅拌轴功率; 1.2 绘制反应釜工艺尺寸图 1.3 编写设计说明书 2. 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2.1 反应釜体积的计算 2.1.1 间歇釜式反应器 V a =V R /φ (2-1) V D =F v (t+t 0) (2-2) 式中 V a —反应器的体积,m 3; V R —反应器的有效体积,m 3。 V D —每天需要处理物料的体积,m 3。 F v —平均每小时需处理的物料体积,m 3/h ; t 0 —非反应时间,h ; t —反应时间,h ; ? =A x R A A A V r dx n t 0 (2-3) 等温等容情况下 ? =A x A A A r dx C t 0 0 (2-4)

对于零级反应 A A x k C t 0 = (2-5) 对一级反应 A x k t -= 11ln 1 (2-6) 对二级反应 2A →P ;A+B →P (C A0=C B0) () A A A x kC x t -= 100 (2-7) 对二级反应 A+B →P ()A B A B x x C C k t ---= 11ln 100 (2-8) φ—装料系数,一般为0.4~0.85,具体数值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不带搅拌或搅拌缓慢的反应釜 0.8~0.85; 带搅拌的反应釜 0.7~0.8; 易起泡沫和在沸腾下操作的设备 0.4~0.6。 2.2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在已知搅拌器的操作容积后,首先要选择罐体适宜的长径比(H/D),以确定罐体直径和高度。长径比的确定通常采用经验值,即2-1 表2-1 罐体长径比经验表 在确定了长径比和装料系数之后,先忽略罐底容积,此时 ??? ? ??≈ ≈ i i i D H D H D V 32 44 π π (2-9) 选择合适的高径比,将上式计算结果圆整成标准直径。椭圆封头选择标准件,其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可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的附录查找。通过式(2-10)得出罐体高度。 π 4 2?-= i D V V H 封 (2-10) 其中 V 封——封头容积,m 3

反应釜文献

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晶化反应釜及温度控制系统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08531 摘要:运用VB 语言, 编制了反应釜结构设计中相关设计参数和系数的自动查取程序, 以及反应釜结构尺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程序, 使反应釜的结构设计简单、易行, 避免了设计过程中繁琐、重复的劳动。 关键词:反应釜结构尺寸计算机辅助设计 搅拌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及染料等行业。由于其操作条件的可控范围较广,又能适用多样化的生产, 应用越来越广泛。搅拌式反应釜是一种典型的搅拌反应设备, 由于过程换热的需要, 在一般情况下设备设有夹套及蛇管, 以满足传热要求。 釜体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其包括反应釜的体积、直径及高度设计; 夹套的体积、直径及高度设计; 釜体及夹套的壁厚设计。尽管其结构设计本身并不复杂, 但当涉及到外压 计算时, 设计者要做大量的重复、繁琐的查取数据、重复计算及反复试算的工作, 设计效率较低。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设计及使用单位对产品设计质量及设计周期的要求, 且相关报道几乎没有。所以本文尝试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辅助设计计算。 1设计方法 1.1反应釜容积、内径及高度的设计 反应釜釜体的主要部分是容器, 其筒体部分为圆柱形; 筒体的内径Di和高度H是首先要设计的内容, 其值取决于工艺要求, 其中设备容积V 为主要决定参数; 而设备的容积通常是由生产能力、装料系数等工艺参数确定。通常情况下, 可用式(1)、式(2)及式(3)求得。 1.2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壁厚设计 通常情况下反应釜都存在着换热的需要。最常见的是夹套式反应釜, 其结构简单, 能起 到一定的换热效果。反应釜夹套的直径及高度一般由筒体的直径及高度按经验公式而定。由 于夹套内流体往往具有一定的压力, 计算釜体及其封头壁厚时, 需同时考虑承受内、外压力 的情况。通常是先按式(4)进行釜体及夹套壁厚的内压计算, 再按外压进行校核。若[P ]> P

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

摘要 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规模聚氯乙烯生产设备将越来越表现出不经济性。考虑到今后国内新建聚氯乙烯生产设备规模至少将在20万t/a 以上,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由于引进国外60m3以上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的设备和技术费用相当昂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产化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将是企业的理想选择。因此,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和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国内PVC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长远发展。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一个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考虑到了筒体所受的内压和外压,进行了罐体和夹套内压强度计算,对罐体进行了外压强度校核,另外还设计了搅拌装置与传动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 关键词:聚氯乙烯; 反应釜;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PVC industry more competitive,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small-scal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on-economic. Tacking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of domestic new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will be at least more than 200,000t/a, 60m3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have a great spread. The equipment investments an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s for bring in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is so expensive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choose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that we have in the near future. So, the design of the 60m3PVC reactor and the study of packaged process have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domestic PVC production,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VC industry.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a 60m3PVC reactor.This design considered the cylinder body from the internal pressure and the external pressure,Tank and jacket were calculated compressive strength,and the tank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ressure was checked.In addition, I also designed a mix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hecked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Key words: PVC; reactor; design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 基于HDU4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反应釜温 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化工生产等必不可缺,所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恒温阶段,本设计要求 1.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所采用的控制方案; 2.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 3.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 4.监控温度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系统是以PLC、WinCC为基础,利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设计人员应具备下列知识: 1. 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反应釜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一个控制对象,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恒值控制; 2.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设定并显示温度给定值、测量值及控制器输出值; 3.实时显示温度给定值实时曲线、温度测量值实时曲线; 4.选择合适的整定方法确定PID参数,并能在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改变PID参数。 5.设计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要能够实现反应釜温度的自动控制,控制作用又快又好,。

搅拌反应釜设计要点

<<化工容器>>课程设计 —搅拌反应釜设计 姓名: 余景超 学号: 2010115189 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院: 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 淡勇老师 2013年 6 月18 日

目录一设计内容概述 1. 1 设计要求 1. 2 设计参数 1. 3 设计步骤 二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2. 1 几何尺寸 2. 2 厚度计算 2. 3 最小壁厚 2. 4 应力校核 三传动部分的部件选取 3.1 搅拌器的设计 3.2 电机选取 3.3 减速器选取 3.4 传动轴设计 3.5 支撑与密封设计 四标准零部件的选取 4.1 手孔 4.2 视镜

4.3 法兰 4.4 接管五参考文献

一设计内容概述 (一)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配料罐 设计参数及要求 容器内夹套内 工作压力,MPa 0.18 0.25 设计压力,MPa 0.2 0.3 工作温度,℃100 130 设计温度,℃120 150 介质染料及有 机溶剂 冷却水或蒸汽 全容积, 3 m 1.0 操作容积, 3 m0.80 传热面积, 2 m 3 腐蚀情况微弱推荐材料Q235--A 接管表 符号公称尺 寸DN 连接面形 式 用途 A 25 蒸汽入口 B 25 加料口 C 80 视镜 D 65 温度计管口 E 25 压缩空气入口 F 40 放料口 G 25 冷凝水出口 H 100 手孔

(二)设计要求: 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安全是前提,经济是目标,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经济。经济性包括材料的节约,经济的制造过程,经济的安装维修。 搅拌容器常被称为搅拌釜,当作反应器用时,称为搅拌釜式反应器,简称反应釜。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化肥等行业。反应釜由搅拌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及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附件组成。 压力容器的设计,包括设计图样,技术条件,强度计算书,必要时还要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若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还应提供应力分析报告。强度计算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计条件,所用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度、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设计图样包括总图和零部件图。 设计条件,应根据设计任务提供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即首先满足工艺设计条件。设计条件常用设计条件图表示,主要包括简图,设计要求,接管表等内容。简图示意性地画出了容器的主体,主要内件的形状,部分结构尺寸,接管位置,支座形式及其它需要表达的内容。 (二)设计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 (三)设计步骤: 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 2.搅拌器设计; 3.传动系统设计; 4.选择轴封; 5.选择支座形式并计算; 6.手孔校核计算; 7.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

年产1.5万吨DOTP生产工艺流程及反应釜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5万吨DOTP生产工艺流程及反应釜设 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 1.1 DOTP发展史 (1) 1.2 DOTP特性及用途 (1) 1.3 设计任务 (2) 2 DOTP生产工艺流程 (2) 2.1 DOTP的性质 (2) 2.2 工艺生产方法 (2) 2.2.1 直接酯化法 (3) 2.2.2 酯交换法 (4) 2.2.3醇解法 (4) 2.3工艺流程设计 (4) 2.3.1 生产工艺流程确定 (4) 2.4 酯交换工序 (5) 2.4.1 DOTP产量换算 (5) 2.4.2 总收率 (6) 2.4.3 酯交换釜内原料量 (6) 2.4.4 反应釜出料量计算 (8) 2.5 中和、水洗工序 (9)

2.6 脱醇工序 (9) 2.7 汽提工序 (9) 2.8 脱色、过滤 (9) 3 反应釜设计 (9) 3.1 反应釜选型 (9) 3.2反应釜的总体结构 (10) 3.2.1 反应釜筒体部分 (10) 3.2.2 反应釜的四大装置 (10) 3.3反应釜釜体设计 (11) V的确定 (11) 3.3.1 反应釜操作容积 3.3.2反应釜罐体几何尺寸的确定 (12) 3.3.3反应釜罐体厚度、夹套厚度的计算 (13) 3.3.4水压试验校核 (17) 3.3.5反应釜夹套几何尺寸的确定 (18) 3.4 夹套传热计算 (18) 3.4.1热量计算 (18) 3.4.2校核热负荷 (19) 3.4.2.1确定传热面积 (19) 3.5反应釜搅拌装置的设计 (22) 3.5.1搅拌器的选用 (22) 3.5.2搅拌功率的计算 (23) 3.5.3 搅拌轴设计 (24) 3.5.4按临界转速校核搅拌轴的直径 (27) 3.5.5按强度校核搅拌轴直径 (28) 3.6 反应釜传动装置设计 (31) 3.6.1 电动机的选择 (31)

反应釜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Welding Simulation of Cast Aluminium A356 X-T. Pham*, P. Gougeon and F-O. Gagnon Aluminium Technology Centr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Chicoutimi, Quebec, Canada Abstract Welding of cast aluminium hollow parts is a new promising technical trend for structural assemblies. However, big gap between components, weld porosity, large distortion and risk for hot cracking need to be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the MIG welding of aluminium A356 cast square tubes is studied. The distortion of the welded tubes was predic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was obtained. Introduction Aluminium structur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industries thanks to their light weights, especially in the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reover, welding of cast aluminium hollow parts is a new promising technical trend for structural assemblies [1-3]. However, it may be very challenging due to many problems such as big gap between components, weld porosity, large distortion and risk for hot cracking [4,5]. Due to local heating, complex thermal stresses occur during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nd distortion result after welding. In this paper, the aluminium A356 cast tube MIG welding is studied. The software Sysweld [6] was used for welding simulations. The objective is to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this software in predicting the distortion of the welded tubes in the presence of large gaps. In this work, the porosity of welds was checked after welding using the X-ray technique. The heat source parameter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weld cross-sections and welding parameters. Full 3D thermal metallurgical mechan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 distortions predict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measured after welding by a CMM machine.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setup Two square tubes are made of A356 by sand casting and then machined. They are assembled by four MIG welds, named W1 to W4. Their dimensions and the welding configuration are depicted in Figure 1. Both small (inner) and large (outer) tubes are well positioned on a fixture using v-blocks as shown in Figure 2. The dimensions of the tubes make a peripheral gap of 1 mm between them. This fixture is fixed on a positioner that allows the welding process to be carried out always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The length of each weld is of 35 mm. The Fronius welding head, which is mounted on a Motoman robot, was used for the MIG welding process. Table 1 indicat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welding process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