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物价水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自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

根据这样一组显著的数据,无一不突出表现出我国现在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短时间内物价的大幅度波动,给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它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剧收入分配不公,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首当其冲的是低收入阶层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实际生活水平较大幅度下降。同时,物价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后物价走势如何,继续成为人们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分析与预测近期我国物价波动趋势,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安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影响

(一)影响物价的主要原因分为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

1.国内因素。

(1) 外汇储备是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简单点说:中国有 2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白了就是持有 2 万多亿美元的白条!为什么这么多外汇储备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那?你想产品卖出去了,应收财富是 2 万多亿美元,如果把这 2 万多亿美元亿财富换成东西拿回来,以工资的

形式分发下去,整个社会财富是平衡的,不会发生物价上涨。

但是,产品卖出去了,应得财富没拿回来,却以外汇储备这样的白条挂在那里。而国内这些打工仔打工妹以及工厂主的这些开支怎么办?中间掌管结算的是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向这些厂矿投放基础货币,就印刷了与 2 万多亿美元相当面值的 13 万亿元的虚拟的纸钱(纸钱与财富挂钩的,没有财富纸钱就是虚的)来支付这些费用,当这些虚拟的纸钱流向社会时,社会财富不变,而纸钱贫空增加了 13 万亿的人民币,也就等于钱不值钱了,于是物价就一个劲的上涨!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2) 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超发,是第二个原因

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庸危机,国家刺激经济,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比如国家的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各大银行争相发放贷款,流入社会的资金大幅增加。 2010 年 1——9 月份,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 69.64 万亿元,而同期(前三季度) GDP 为26.866 万亿元,即央行货币超发 42 万亿元(存在争议)。虽然对是否超发了 42 万亿货币存在争议,但对超发了货币的事实本身却是没有争议的。物质增加有限,流通货币大幅增加,最终的结果是——物价不断攀升![3]

(3) 劳动力成本攀升,是推动物价上涨的第三个原因

随着那些生于 50——70 年代之间,甘于吃苦耐劳,拿低工资而毫无怨言的打工人群年龄增大,代之与的是 70、80、90 后的新生代民工,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思想比较开放,不愿接受那些‘脏’、‘重’、‘差’,待遇比较低的‘盘剥’。导致“民工荒”在全国的蔓延,推升劳动力成本,引起物价的上升。基础投资过大使各地用工大幅增加,也导致劳动力成本攀升。

2.国外因素,即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很多时候,成本增加对于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会超出供求关系的影响。比如 2009 年全国钢材价格震荡上行,就是在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期铁矿石、焦炭、废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中国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许多产品需求量的三成以上依赖进口满足,比如铁矿石(按含铁量计算)、天然橡胶、精炼铜、大豆等;石油的进口依赖程度亦达到了 50%左右。甚至于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煤炭,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大量进口局面。由于国际原材料——如钢铁、煤炭、石油、粮食不断上涨,带来日常消费用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物价上涨。铁矿石连续六年的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 400%。高昂的矿价,吞噬着中国钢企的利润,铁矿石涨价导致中国钢企业 2010 年前 9 月为埋单多支付了超过千亿元的资金。受国际能源机构调高原油需求预期等因素影响,10 月份以来,纽约和伦敦两地市场国际油价再度走强,尤其 10 月底以来,原油价格上涨明显。据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10 月 30 日以来 WTI 原油价格已超 5%。比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价上涨了200%。自 2008 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有色金属涨价潮。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4]

(二)物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物价上涨,这是一个令民众但有的信号,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之后,食用油,,棉花、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一路走高,全国刮起了新一轮涨价风。就像推到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涨”声一片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居民财产收入普遍缩水

据物价局有关人士透漏,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一直处于上升事态,日前仍继续上涨。这种消费价格变动属温和性上升且在可控区间波动。我国大多数消费群体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涨价商品主要集中在粮食、食用油、禽蛋肉等生活必需品上,对一些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再则,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把大部分结余收入存放进银行,但是今年以来银行存款进入负收益,例如:以半年期为例,目前银行半年定期春款利率为 1.98%,扣除 20%的利息税,实际利率为 1.58%,在扣除 1-6 月份物价上涨率 3.6% ,存款实际利率为 1.58%-3.6%=2.02% ,半年后, 1 万元的实际价值为 10000-(10000×2.02%)=9798 元,损失 202 元。银行负利率经营对每个老百姓的财产都有影响,表现为购买力普遍缩水。[5]

2.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使农民消费每况愈下

今年上半年,农村物价上涨 4.6%,城市上涨 3%。农副产品、农村医疗为主要涨价对象是造成农村消费过高的主要原因。在中央的扶持政策下,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收入增加不意味着消费也增加,今年上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4.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 9.1%,农村低于城市 5.6 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承受能力差,使农民消费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3.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民以食为天,此次涨价的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都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居民消费同样的钱却吃的比以前差。人们经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判断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低于 40%为富裕,40-50%为小康,50-59%为温饱,在 59%上为贫困。而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要占 40%,说明我国经济尚不富足,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上涨,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就下降。

三、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建议

总体看,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均为结构性上涨,主要推动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投机性炒作和气候变化四个方面。生产成本提高包括工资或用工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源于新兴国家需求增加和国际投机资本炒作引致的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水电燃料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直接推高了居住价格,也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间接推高了种粮成本和食品运输成本,对食品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性炒作使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也间接导致居住价格和CPI上涨;特别是投机资金对部分农副产品的炒作,直接推高了食品价格和CPI的涨幅。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鲜菜和鲜果的供给能力,是2010年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从推动物价上涨因素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物价存在长期上涨的压力,但短期内将呈见顶回落发展态势。

1.从长期看,我国物价趋于上涨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物价水 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 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本文 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 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 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自2007年开始, 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 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 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 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 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下降,

需求也会下降。 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但是这种潜在的局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冲突,因此并未引起公众对它的关注。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从国际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可以看出,从2003年起,三大物价指数开始全面上涨,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升高。2003年10月份我国开始出现了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一直持续到2007年。[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9%,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涨幅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07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提高2 9个百分点。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提高1.6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5.2%,涨幅提高3 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6.7%,涨幅提高6.0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和10.2%;涨幅分别提高4.9和12. 3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同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和3.5%,涨幅分别提高2 0和2.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l8%;6月份同比上涨2.5%,涨幅降低1.0个百分点。[2]具体相关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统计指标情况 一览表

2015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5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4年,不论是CPI涨幅走低,还是PPI负增长,都与经济下行、总需求放缓、产能过剩等因素密切相关。2014年,我国物价运行主要呈三大特点:一是涨幅较低。1-12月CPI累计平均上涨2.0%,比2013年降低0.6个百分点,涨幅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9月份CPI跌进“1”时代,创下56个月以来的新低。二是全年呈不规则“倒U”型(即中间高、两头低)。三是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 中国经济的“健康指数”近来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引发一些机构对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一般来说,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货紧缩。中国目前还没出现真正通缩,但仍然需要警惕潜在的通缩隐患。事实上,防范通缩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目的就是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这虽然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效果不会立马显现,但却是一

个本质性的作用,一旦各个领域消费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一、推动2015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入深水区,与民生关联度较高的水电气等居民用价格,主要采用阶梯定价的方式,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资源环境价格领域将放开价格,由市场决定。2014年11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已释放出新一轮价格改革的信号。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快改进市政基础设施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充机制,使经营者能够获得合理收益。实行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而更市场化的价格,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重要前提。 ――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触底回升。经过长时间调研后,日前智囊机构近期向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调整楼市政策的建议,涉及相关税费调整、微调限购等措施。这些政策建议的共同指向,在于刺激市场需求,促进成交量回升。2014年9月末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被认为是激活市场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年调整,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购房者已基本以自住需求买家为主,表现为首套房或者更新需求。

中国的物价水平现状及其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物价水平现状及其与幸福感之间 的关系 四川大学刘曦南北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发展的 同时,国民的幸福感并未有明显提升,在最新的世界幸福感调查中仅排第90位。与此同时,人民对与高物价的感受越来越深,当今社会对高物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去理解这些现象,本文对我国当前的物价水平进行了一些了解,并尝试着对物价水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幸福感;物价 一、幸福感 我们的幸福感来自哪里?这是一个很值得去探讨的话题。评价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对于人,应当肯定他的社会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里,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家Keyes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1]。如果要阐述得通俗点的话,可以参照法国小说家雨果的名句:“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这是基于社会和谐的社会幸福感来源。当然,还有其它来源:如基于主观体验的主观幸福感和基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幸福感[2]。心理学家也做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上述的来源中,主观幸福感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就包括了经济因素。一些学者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因为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力与地位等。研究也发现,富裕国家的人民比贫穷国家的人民更感到幸福,在同一国家,富裕的人比贫穷的人更感到幸福。在说到收入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想到一个词——物价。 二、现实关系 众所周知,物质生活条件是幸福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内生产总值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幸福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财富视为决定幸福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作为量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是不是幸福感也愈加强烈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科技日报》2014年3月19日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2万人民币)左右存在着一个转折点,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物价水 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 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本文 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 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 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自2007年开始, 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 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 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 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 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下降,

需求也会下降。 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但是这种潜在的局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冲突,因此并未引起公众对它的关注。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从国际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可以看出,从2003年起,三大物价指数开始全面上涨,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升高。2003年10月份我国开始出现了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部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一直持续到2007年。[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9%,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涨幅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07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提高2 9个百分点。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提高1.6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3.2%,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5.2%,涨幅提高3 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6.7%,涨幅提高6.0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和10.2%;涨幅分别提高4.9和12. 3个百分点。2007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同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和3.5%,涨幅分别提高2 0和2.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l8%;6月份同比上涨2.5%,涨幅降低1.0个百分点。[2]具体相关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统计指标情况 一览表

对当前中国物价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前言 我国物价水平步步高升,CPI指数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发改委连发文稳定物价。我国物价上涨的根源何在,目前的政策对稳定物价有实际意义吗?如何解决我国物价上涨问题。 10月CPI同比增长4.4%,创两年来新高。与此同时,受燃料价格上涨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高于预期,10月同比上涨5%。消费物价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也是近两个月来CPI超预期背后最主要的因素,其中10月食品价格上涨更是贡献了名义CPI月度增长的74%。蔬菜、水果在这一轮食品价格上涨之中增长最快,上一轮通胀周期中兴风作浪的肉类价格则仅温和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交通通讯类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止跌回升,油价上调的影响显然不容忽视。此外,居住类和衣着类消费品价格环比增速也有所加快,部分反映了上游生产成本提升的影响。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为5.1%、PPI为6.1%,创28月新高。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2.0%,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0%,其中鲜菜环比下降1.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衣着类价格环比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下降1.0%;居住价格环比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

1.4%。其中采掘工业上涨14.6%,原料工业上涨9.8%,加工工业上涨4.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3.3%,其中食品类上涨6.2%,衣着类上涨 2.7%,一般日用品类上涨 3.1%,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7%。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4%。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把稳定物价提到了最关键的位置。从多方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次债危机之后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大量发行货币,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这就使得全球范围内发生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尤其是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的价格涨得很厉害。 二: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导致流动性泛滥,并且我国对热钱缺乏管制的情况下,国际热钱不断流入我

2016年2月国内物价与宏观数据分析

春节效应,消费品全面上涨,工业品价格降幅幅明显缩小 依据相关监测测算,2月CPI环比上涨1.5%、同比上涨2.2%、累计同比上涨2.0%。PPI 为环比保持稳定、月度同比下降4.7%,累计同比下降5.0%。 从各项数据显示,1月的央行货币总投放和社会融资的大幅增长社会名义总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消费品价的大幅上涨,工业品价格保持稳定。 从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大幅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全体收入水平,特别是切实有效提升老年农民退休工资水平,实现社会基本公平,推动央行所提供总需求最大限度成为现实总需求;加快落实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社会总需求和中东西均衡发展;采取更加独立自主货币与汇率政策,防范国际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过渡冲击,实现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水平的稳定提升;更重要的放活各类中小企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长,是实现居民收入提升,国内总需求扩张、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另外,尽快改变社保税的征收模式,大幅度降低社保税征收比例,取消以征收社保税基数的最低工资标准征收税,改用按实际收入比例征收是保税社,取消特权群体的社保分配特权,实现社会保障税征收同时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的社保税收缴对经济弹性,确保收入在中长期实现基本均衡,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低保金发放管理中不规范现象带着大量有劳动能力寻租者而大量套取国家的低保金,导致社会低保金发放影响社会公共财政效率,影响社会公平。 更加重要推动万众创业尽快落实,国家不仅要对万众创业活动人员一定时期提供信贷、税收等方面支持,更为关键必须解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中国大量过剩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通过补齐政府和事业单位人员拖欠社保金,而后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量多余人员加入万众创业队伍中,利用2-3年时间将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人员有近5000万人员减少到2000-3000万;同时大幅度提高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的充分,从而大幅度提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大幅节约社会成本。大幅度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在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大幅度裁剪高速公路、收费公路、铁路的冗余人员,特别基本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公路的人工收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推动这些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入万众创业的行列,推动社会就业增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物 价水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 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 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 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自2007年开始, 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 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 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 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 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也会下降。 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但是这种潜在的局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冲突,因此并未引起公众对它的关注。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从国际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可以看出,从2003年起,三大物价指数开始全面上涨,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升高。2003年10月份我国开始出现了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部

2019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38April 2019 / 广东经济热点HOT POINT 2018年的整体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基本实现了政府对物价水平的调控目标,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上涨速度较2017 年明显下降。2018 年总体物价水平始终处于合理可控区间,生产端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快于消费端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对消费端价格水平产生较大推动作用。其中,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周期性涨价与生产环节的中间投入的上升,抑制物价水平的因素是需求的减少。预计2019年我国整体的价格水平将延续2018年的总体趋势,短期内价格仍然在合理区间内变化。 2019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虞华 许欣 虞丽娜 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2017年上涨 2.1%,比年初确定的价格调控目标低0.9个 百分点,2014—2017年,全年CPI 同比涨幅 分别为2.0%、1.4%、2.0%、1.6%,这意味着 2018年CPI 在近四年来首次突破2%,物价整 体仍呈温和上涨态势。2018年,我国物价运 行主要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CPI 涨幅较低。 1—12月CPI 累计平均上涨2.1%,与2017年 相比扩大0.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品价格 涨幅有所回落, 上下游价格涨幅差收窄。2018年工业生产者价格依旧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但涨幅明显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4.1%,涨幅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 2018年物价涨幅较为温和,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既和2018年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关,又受了外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全球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本流动趋稳。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现状: 今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前峰的物价指数CPI迅猛上涨,带动物价不断攀升,猪蛋、奶制品、青菜、食用油、粮食、棉花、白糖、食品、成品油、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 2010年10月11日,备受关注的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正式公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7%,再创新高。物价的持续上涨不仅引发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同时也加大了保障民生的现实压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看待物价的持续上涨,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如何在抑制通胀、保障民生与保证增长之间实现平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数字背后的民生压力 “看现在10块钱还能买到什么?”10日晚,在济南马鞍山地下银座超市,68岁的张大娘无奈地说。鸡蛋大的红富士苹果,已经卖到每公斤7元,张大娘挑了6个,就花了5元多。“去年,这种小苹果10块钱能买一网兜。”虽然张大娘不懂什么是CPI,但她能明显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11日,普通人切身感觉到的物价涨幅通过统计数据表现了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0月CPI的同比涨幅达到了4.4%,创年内新高。其中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的同比上涨更是高达10.1%。 “目前,我国物价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上涨,但民众反映非常强烈,通胀容忍度较低。”马怀君说,“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一旦食品、生活必需品价格高涨,他们的生活质量就面临威胁。” 央行发布2季度报告:过半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

走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3%。 去年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结束连续14个月之久的下滑局面首次由负转正。今年头3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分别达到3.2%、2.1%和3%。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剔除鲜菜、鲜果和能源等价格变动因素影响后,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同比实际上涨3%,这个数值反映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增加。 分析 多重因素推动物价上涨 对于不断上涨的物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铁岗说,近年来,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国家一揽子振兴措施,对促进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摆脱危机阴影,宽松货币政策逐渐显现一定的负面作用,其中之一便是通胀水平上行。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则认为,食品价格高企是CPI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乔虹表示,虽然今年秋粮丰收,产量有望实现连续第七年上升,但通胀预期上升可能会导致囤积粮食现象出现,从而阻止粮食价格在近期内下跌。

XXXX年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分析报告

笔记本电脑均价上升 2011年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产品均价继续攀升。虽然8月是暑促的高峰期,但随着家庭用户和学生用户对中高端产品的关注加大,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也高居不下。从细分市场来看,家用产品和商用产品均价与整体市场价格水平走势一致。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根据对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的监测和统计,推出2011年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8月笔记本电脑均价上升至4957元。 ●整体市场均价在8月呈下降走势,多数主流品牌均价下滑。 ●家用笔记本电脑均价小幅上涨,为4710元。 ●商用市场产品均价连续五个月上涨,本月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整体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分析 (一)整体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价 8月笔记本电脑均价上升 2011年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价为4957元,较7月有21元的微升,涨幅为0.4%。根据ZDC数据统计,笔记本电脑市场8月的价格水平与5月持平。暑促期间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多为家庭和学生用户,其对中高端产品的进一步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市场的价格水平走势。

(图)2011年6-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产品均价对比 (二)笔记本电脑主流品牌均价 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流品牌来看,联想ThinkPad的产品均价在8月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戴尔和索尼的产品均价也都在五千元以上。联想、华硕、惠普、宏碁、东芝、清华同方和三星的均价在4000-5000元之间,但均低于市场整体水平。 (图)2011年8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均价对比 多数主流品牌均价下滑 (三)7-8月主流品牌均价变化幅度 多数主流品牌均价下滑 虽然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在8月有所上升,但从主流笔记本电脑品牌来看,均价下滑的品牌占据多半。联想ThinkPad和三星的产品均价在8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动,分别较7月下降了531元和333元。华硕、联想、索尼和神舟的均价变动也都在百元以上,分别有177元、169元、120元和114元的下降。惠普的均价下降幅度相对较为缓和。 均价较上月有所上涨的主流品牌中,清华同方的变化幅度最大为631元。宏碁、戴尔和东芝较7月则分别上涨了133元、92元和23元。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分析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应人们消费水平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全称为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为CPI,它是度量一般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各个年份的CPI能够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核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 CPI的计算是按照既定的商品及服务的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得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程度。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基本呈现增长的态势。选取1978到1990年间某些年份及1996到2014年所有年份(以上年为基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一栏可以看出,除1998、1999、2002、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略微的下降外,其他各年份相较于上一年指数都有所上升。2012到2014年基本保持在每年上升2~3

个百分点。 将上述数据转换成以1978年为基年的价格定基指数,可以得到下列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 从以上统计数据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一栏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消费

近几年物价的上涨趋势及分析

近几年物价的上涨趋势及分析 信通12班黄义棚学号:2011210346 林莘杰学号:2011210347 宋建成学号:2011210348 调查时间:2012年4月底 调查范围:学校附近超市、农贸市场 通过调查研究,对物价的上涨情况有所了解,为把握物价发展情况提供依据。 一、我国最近几年的物价走势情况 CPI(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它是物价水平的一种反映,我国自2008年到现在的CPI走势图如下: 从走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物价水平除了在2009年有所下滑外,其他时间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并且目前物价任然具有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物价现在正不断地创造着新高。 2009年2月到10月物价有所下滑,自2009年以后,物价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并且在2011年6月达到了最高值6.4%,同期的食品价格上涨率达到了14.4%。如此高的增长率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阻碍,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得当,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打环境下取得良好健康的发展。 以猪肉价格为例,我国最近几年的猪肉价格可谓农产品价格涨势中的“领头军”,下面是近几年的猪肉价格走势图:

在2009年的物价回落之前,猪肉价格最高为17.16元/公斤,而在这之后,猪肉的价格就一直处于上涨状态。2011年,猪肉价格首次突破了20元/公斤。现在,猪肉的价格仍然继续上涨,4月30日全国的猪肉价格最高达到了26.8元/公斤,最低也达到了24.4元/公斤。对于物价上涨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 这仅仅是猪肉的价格,其实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大小小的食品以及日用品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且较前几年上涨了不少。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幅度一旦过大,人们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就会很大,这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危害。 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可见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处于通货膨胀之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所以,国家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对物价的涨势进行打压以及稳定物价。 物价上涨无论是对社会、政府还是居民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高物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广大居民的生活支出,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影响全局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的物价形势,揪着人民群众的心,也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二、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今年来流行语中有很多调侃物价的,比如“全国上下涨声一片”、“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之类的话,由此可以看出,物价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从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可以感受到,现在的钱越来越不经用了,同样的100元钱,买的东西也比以前少多了。这是我们对物价上涨最直接的感受,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同样的钱买不到以前那么多东西了,说明物价上涨让老百姓的购买力下降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居民的工资上涨速度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猪肉的价格比五年前翻了一番,但是工资比五年前翻了一番的人却很少。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是食品,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不仅与收入水平有关系,也与物价水平有关系。如果物价过高,那么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会低很多。 其实价格的小幅度上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从国际市场看,当下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是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卖得便宜。如果稳定汇率而保持适度通胀,国内价

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摘要 汇率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国经济的工具和国际金融的标准,它作为一个国家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和国内物价息息相关。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汇率的相关知识,然后多方面分析了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阐述了汇率与物价的基本关系。 关键词:汇率变动;物价;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汇率作为两个国家货币名义上的比价,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已经成为常态特征。因此,对汇率波动对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不论对经济学家还是对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物价和汇率是开放经济中最核心的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经济变量,在汇率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中,物价与汇率两者关系的探讨也始终交织其中。到后期,对实际汇率问题的探讨成为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很多实际汇率研究的结果之一就是揭示了该国物价结构变化的内生原因和趋势。另一方面,大量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的存在也使得对实际汇率走势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该国国内物价走势的研究,因为对于这些名义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国家来说,该国实际汇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内物价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在名义汇率基本不变的制度安排下,国内物价不仅反映内部基本经济因素的变化,也受到外部因素冲击的影响。 一、汇率和物价水平的相关描述

1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一种衡量两种货币相对价格的货币概念。其表示方法有两种形式: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其中直接标价法是指用本币表示单位外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是指用外币表示单位本币的价格。在直接标价法下,名义汇率上升表示本币贬值;反之,则表示本币升值。在间接标价法下,名义汇率上升表示本币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币贬值。 2实际汇率,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实际汇率通常可分为外部实际汇率与内部实际汇率(两种类型。其中,外部实际汇率被定义为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掉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之后的两国货币相对价格,也即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体现为国内、外货币篮子的竞争力的变化。内部实际汇率反映为本国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体现为国内生产和消费在国内非贸易品部门和贸易品部门问的动态配置情况,或一国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和消费相对于贸易品部门的生产和消费的竞争力程度。 3物价水平,物价,简言之,就是商品的价格,这个词的出现远比汇率来的早。货币出现以后,对商品就有了一定的货币标价,这就是商品的价格。马克思定义商品的价格就是通过一定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古典经济学认为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格,反映的就是实体经济中的商品的交换比率,其实这里商品的价格就是物价。商品或劳务价格的高低也就是物价水平的高低,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表示。衡量一国价格的物价指数通常有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等指标。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

关于中国货币供给与物价关系的分析

关于中国货币供给与物价关系的分析

摘要】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终极目标。2008年11月以 来,,中央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 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 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 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风 险表示了担忧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物价农产品价格 引言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对物价的影响与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货币供给与物价不是简单的同向关系,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前期,往往会对应于货币供给量急剧增长:而农产品价格明显下跌,往往会对应于货币 供给量急剧回落。 1论货币供给(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亦称货币供应。即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即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一定时期的变量。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

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因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总量影响着商品价格、就业和经济活动水平,以及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供给的变化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引起的。一般来说,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它发行的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货币供给的绝大部分,它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存款,它只是将现金变为活期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着货币供给总量。中央银行通过对存款准备率的规定来影响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供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货币控制和管理政策的重大实践问题,

中国物价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图1用CPI 累计值估算的1980年~2016年各省区相对物价水平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突出(李实,2011),不平衡不仅表现在GDP 等产值方面,也表现在居民的收入、物价等各个方面。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然而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存在客观差异,同时物价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同步,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双重地域性差异,导致名义收入并不真正反映该地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余芳东,2006;闫梅,2016)。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差异情况,以及哪些因素可以解释这种各地区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物价水平地区差异的初步判断1.省区之间物价水平差异估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CPI 的变动反映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CPI 变动的不一致必然会导致各个地区的物价变动出现差异。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是由政府统一制订并施行的,同一商品在各地区的价格差异不大,可以假设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各地区的物价水平是相对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步地放开了对商品价格的强制性管制,逐渐转变为由市场供求决定商品价格,各地 区的物价水平开始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变化。假设1978年 各地区的物价水平为1,之后 各个年份的CPI 累计值,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地区 的“相对物价”水平。以1978 年的物价为基期,分别计算了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6年的CPI 累计值(图1)。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 不同地区的物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图1)。1980年各省区的物价水平总体平稳,相对物价最高的广东省是最低的江西省的1.13倍;1990年起各省区物价的差异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东南沿海的省份的相对物价高于全国其他 地区,如广东、海南、浙江、福建等省份,其中相对物价最高的广东省是最低的河南省的1.36倍;到2000年各省区的 相对物价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西藏等省区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北京市成为全国相对物价最高的地区,其值为物价最低的河南省的1.71倍。20世纪90年代物价已经高于其他地区的广东、海南、浙江相对物价也持续偏高;到2010年期间西藏和青海的物价水平上涨较快,达到与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同等的水平。地区之间物价的差异 有所缓和,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缩小到1.50;到2016 年,各省区相对物价水平的变化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相对物价高的地区物价仍然高、相对物价低的地区物价依 然低,区域价格存在差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青海和西藏超过北京,成为相对物价水平最高的省区。 对相对物价水平的检验表明,在统一的货币制度下,省区之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对物价 差异普遍存在,人民币在不同地区的购买力不同。 2.物价差异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利用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同期相对物价水平进行比对,发现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增长是不同步的,并非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中国物价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闫梅赵美风 摘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仅表现在GDP 等产值方面,也表现在居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各个方面。文章基于我国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差异显著的客观实际,对1978年-2016年我国省级地域单元之间的物价水平差异进行估算和分析,探讨物价水平地区差异的影响机制,并从 商品自身属性、供需状况、交易成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对物价水平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物价;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中国70--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的影响 姓名吴荻 学号 10010101434 专业金融 指导教师瞿丽

摘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和汇率大幅波动吸引经济学家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致力于检验汇率波动是否以及多达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国内物价。汇率是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变量,随着我国经济日益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汇率作为货币的价格比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息息相关,同时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健康运行也产生重大影响,它影响着工商企业的跨国投资决策,也影响着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随着信用经济和符号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吴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晚上以及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汇率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宏观调控已频繁运用汇率杠杆,汇率政策也也应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汇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通过历年来人民币汇率及国内物价变动的数据,探索出其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正确分析汇率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通过本文的数据验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有不同的传递效应。 最后,本文在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物价水平

目录 目录 -----------------------------------------------------------------------------------------------3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3 2 理论基础 ------------------------------------------------------------------------------------------4 2.1 汇率 ----------------------------------------------------------------------------------------------4 2.1.1 名义汇率-------------------------------------------------------------------------------------- 4 2.1.2 实际汇率--------------------------------------------------------------------------------------4 2.2 物价水平 ----------------------------------------------------------------------------------------4 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路径 -------------------------------------------- 6 3.1 通过进出口贸易途径影响物价水平 ----------------------------------------------------------5 3.2 通过燃油价格影响物价水平 ----------------------------------------------------------------- - 6 3.3 通过利用外资外债影响物价水平 ------------------------------------------------------------- 6 3. 4 通过对国内居民的消费价格影响物价水平 ------------------------------------------------- 6 3. 5 通过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于国内物价 ----------------------------------------------8 4对我国汇率及货币政策的思考与政策建议-------------------------------------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