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节能及系统优化

空调节能及系统优化

空调节能及系统优化

发表时间:2016-08-30T11:46:31.383Z 来源:《探索科学》2016年4期作者:吴静龙[导读] 本文对空调系统节能及其系统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以期建立持续增效的健康节能理念,促进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的不断优化

吴静龙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528427

摘要:空调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空调系统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空调系统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 70%左右,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本文对空调系统节能及其系统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以期建立持续增效的健康节能理念,促进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节能减排;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动力能耗目前,空调能耗作为建筑能耗的大户,对整个建筑节能非常关键,成为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面,需要采取措施,才能达到节能优化的目的,本文对此进行如下分析。

一、空调系统简介

1、空调能耗

空调能耗指的是建筑物内空调系统中所采用的一切设备日常运转所消耗的能量。对于一般的空调系统而言,空调能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消除建筑物内热、湿负荷而提供给空气处理设备冷量和热量的冷、热源能耗,如电制冷设备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和锅炉所消耗的煤、油、燃气或电等:另一类是流体输送设备运行时所消耗的电能,如风机和水泵为克服流体阻力而消耗的电能等,称动力能耗。它直接受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大小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形式、温差、流速和设备效率,风、水管道长度等。

2、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制冷剂系统。系统的能耗也由多个子系统的多种设备的能耗共同组成,整个系统的优化运行除了要考虑单个系统的优化之外,还要考虑整个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协调匹配工作关系。

3、空调系统节能现状

3.1空调系统设计经验不足,设计空调系统不合理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一些设计人员为了方便省事比,并没有对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深人探究,大多都汉汉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和工作原理有了表层肤浅的了解后就开始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设计人员经常出现套用现有设计经验的情况,更有一些设计人员在技术水平还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引用新技术,并没有将空调系统设计的含理性考虑其中,反而最终造成空调系统达不到节能要求。

3.2 空调系统控制问题

空调系统在控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空调的节能优化存在问题。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空调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现在多数的空调器主机和部分末端装置都是装有自动控制装置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但是从整个空调系统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集中控制,总体来说,现在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影响着空调其他功能的使用。这种不完全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在面临外界环境变化时,尤其是环境中湿度和房间负荷变化较大时,控制系统在调节空调功能时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3.3 系统优化

在系统优化方面,早期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控制主要满足负荷需要,这就势必造成能源浪费。

二、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

1、变风量节能

变风量空调(VAV)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房间温度要求的不同进行独立温度控制,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办法,来满足不同房间(或区域)对负荷变化的需要。同时,采用变风量系统可以使空调系统输送的风量在建筑物中各个朝向的房间之间进行转移,解决一天中同一时间各朝向向房间的负荷并不都处于最大值的问题,从而减少系统的总设计风量。这样,空调设备的容量也可以减小,既可节省设备费的投资,也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能耗。有资料显示,采用变风量系统可节省能源达到30%,并可同时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2、变水量冷水机组节能

在整个空调系统的耗能中,冷水机组的耗能量是最大的,约占空调总能耗的60%以上。因此,优化冷水机组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有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好处在于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同时可以减少系统启动电流及部分负荷能耗。20世纪80年代末,J.E.Braun就指出,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每台运行机组的冷冻水出水温度相同,即相同机组系统中,每台运行机组提供相同的制冷量,这种控制方式是接近最优的。

3、变频节能

在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中,随着电力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频器在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变频器在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不同类型的机组都能够完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调节功能,并且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使得整个空调系统都处于高效率的运行过程中,达到了节能优化目的。变频中央空调是在常规空调的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变频器,可随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运转速度,从而做到合理使用能源。由于它的压缩机不会频繁开启,会使压缩机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这可以使空调整体达到节能30%以上的效果。

4、循环水泵节能

在DDC网络控制下,将传统二次泵系统改进为全变速一次/加压泵系统,取消一、二次环路间的旁通管,水泵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针对常规空调变流量一次/———次泵分布式冷水系统存在的小温差和低效率(特别是部分负荷工况下)的问题,在设计方案时最好采用全变速一次/加压泵分布式冷水系统,这样系统的运行最节能。

5、合理设计围护结构的构造

建筑物内的冷热量可以通过房间的墙壁、门窗等传递出处,因此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在建筑的节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窗的构造,应能起控制日光照射的作用并要限制窗户墙体的面积;对于窗户面积比较大的建筑物应考虑采用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或遮阳措施如遮阳板、屋檐、挑檐、窗帘等阻止热量的吸收。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自然空气作为能源,所以窗的构造应能开启或在其上设置可以开启的自然通风口。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相关政策与配套体系的健全,空调节能工作必将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参考文献

[1]于少洁,张羽. 浅谈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及优化[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9:267.

[2]肖艳紫. 建筑空调系统能耗模拟及节能优化运行分析[D].武汉纺织大学,2014.

[3]朱世伟. 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和优化管理[J]. 四川水泥,2015,06:144+67.

[4]钟玉金.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J]. 科技视界,2014,20:280.

VRV空调系统优化方案

VRV空调系统优化方案 一、工程概述 1、工程简介:本项目空调面积17000m2。原设计中央空调为风冷热泵空调机组,采用冬天制热,夏天制冷,室内采用卡式风机盘管。根据本工程的二次装修设计及要求,对本工程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深化设计。 2、针对本工程的优化措施:仔细研究每个房间的布局找到最佳的气流组织方式,例如采用大化小方法,使冷气更加均匀地进入房间,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局部。根据每个房间布局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风机盘管和风管、冷媒管道的安装高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吊顶高度。根据每个房间或者楼层工作人员年龄、身体状况的不同,逐渐地找到最适宜的空调温度,既节能又舒适。 二、原设计中央空调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控制原理: 本工程采用风冷热泵空调机组,机组通过风冷冷水机组制取冷水,风冷热泵机组制热工况制取热水。风冷热泵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压缩式制冷循环,利用冷媒做为载体,通过风机的强制换热,从大气中吸取热量或者排放热量,以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需求。 2、系统特点

风冷热泵机组是空调系统中的主机,采用风冷冷凝器不需要冷却塔,而蒸发器是水冷的,夏天制冷时提供冷水,冬季制热时提供热水,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装在室内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热泵的作用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风冷热泵相对于空气源热泵来说他的能力要低一点,他的进出水温是5摄氏度左右,而空气源的进出水温差能达到40摄氏度。 风冷热泵机组与风机盘管共同使用,前者提供冷水或热水,后者将冷水或热水通过热交换,吸出冷风或热风。 3、原设计中央空调系统配电方案 原设计中央空调系统配电方案为利用6个回路从2#楼变配电室分别为楼层空调系统配电,每个回路均利用WDZ-YJY-3*240+2*120电缆配电,至各个楼层利用T接端子引至楼层空调配电箱。 三、VRV空调系统 1、VRV空调系统的定义及控制原理 VRV空调系统全称为VariableRe-frigerantVolume系统,即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系统结构上类似于分体式空调机组,采用一台室外机对应一组室内机。VRV空调系统是在电力空调系统中,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冷剂空调系统。VRV空调系统需采用变频压缩机、多极压缩机、卸载压缩机或多台压缩机组合来实现压缩机容量控制;在制冷系统中需设置电子膨胀阀或其它辅助回路,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通过控制室内外换热器的风扇转速积,调节换热器的能力。

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分析

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分析 摘要:我国目前电力系统基本上还是采用火力发电,而使用的资源还是以煤炭 为主,所以节能降耗不仅可以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量,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所以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和效率便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很多地区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很多电厂应运而生,当然在此之间火力发电的热 动系统对能源的损耗也是巨大的。在我国,火力发电的能源消耗在全国能源消耗 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对火力发电热动系统的节能降耗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和我国的能源使用状况息息相关。电厂的节能降耗可以节约一大批的国家 资源,并且有助于减少电厂的开支,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电厂;热动系统;节能降耗; 1电厂热动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设备的老化、不先进 很多建设已久的火力发电厂目前都存在设备老化,无高科技系统支持的问题。电厂的设备资金投入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对一些小规模的电厂来说设备的技改更 换很容易造成资金的周转困难,所以很多的企业便一直使用传统的设备,不更新 设备系统,造成了对资源的利用不完全和损耗。比如火电厂的锅炉,它是火力发 电的重要设备之一,但是在工作的时候,很多的煤炭不能被完全的利用,因此, 锅炉节能就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锅炉的作用主要是将煤炭的化 学能转变成蒸汽的热能的重要设备,但是在转化的时候,由于锅炉设备的老化等 诸多因素,很多的环节会出现能源的低效损耗,譬如:热能的流失,化学能的不 能完全转化。锅炉与煤炭是直接接触的系统,对锅炉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另外 其他的设备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技改淘汰处理,尽量的减少 和避免热能在传递中的流失,保证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1.2煤粉不能完全燃烧导致的能源损耗 目前,面临着能源资源逐渐匮乏和能源需求总量日益增大的双重挑战,节能 降耗刻不容缓,尤其是能耗大户行业。电厂热动系统首当其冲,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热动系统节能降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以充分挖掘。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热动系统分析方法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电厂热动系统节能降耗将会 取得更长远的进步。火电厂煤粉在实现能量转换的过程中的损失是降低能耗的重 要因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全燃烧人损失,煤粉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碳热损失; (2)渣热损失,排炉渣带出的热量损失; (3)锅炉散热损失,锅炉壁保温不好向四周散热造成的损失; (4)排烟热损失,锅炉排烟温度过高所造成的损失。 经检测和统计,在以上列举的热损失中,未燃尽煤粉热损失最大,对锅炉热 效率影响也最大。在煤炭资源进行转化利用的时候由于煤粉的大小粗细等等会对 其造成直接影响,所以要对煤粉的粗细进行控制,保证煤粉自身的规格大小和质量,这样既可以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能量的损耗。充分的 利用煤粉燃烧降低能耗,具体可以根据锅炉煤质的不同合理的计算出煤粉的经济 细度。这些都是在燃烧作业的时候采取严格的技术控制,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减少 能耗。 2电厂热动系统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 2.1优化锅炉设备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过渡季节VAV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控制策略

过渡季节VAV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控制策略 摘要:良好洁净的空气质量与节能效果间的权衡一直以来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对多个地区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严格对比和分析,通过固定的状况下来科学分析了系统其节能的效果,详细的对比了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优化方案。针对混合型送风系统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控制方案和取得科学研究结果。 关键词:多区域;部分负荷;变风量系统;节能 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于相关性产品的科技技术和特定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变风量空调系统自身具有追踪负荷功能,且节能效果远远高于传统空调系统的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喜欢和适用。 在我国,过渡季节的昼夜温差一般都波动较大,有必要对VAV 系统的送风温度进行实时优化并重设定。送风温度重设定(supply air temperature reset,SAT-reset)是指在一定工况下提高系统送风的送风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的一种控制策略。我们在稳定工况下分析了送风优化控制的节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行的送风温度控制优化方案。 1. 稳定工况下的SAT-reset结果比 1.1 AHU空调 首先,将AHU和空调区看作是一个稳定在恒定的设定温度的开口系统环境,系统本身是具有热源,空调区域的内部负荷,系统流入的能量,流出的能量,和AHU负荷,直接用T 来表示温度,F来表示流量,“oa”代表新风,“ca”代表排风,“set”代表设定的温度,由能量方程式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当t oa等于t ea时,Q r始终等于Q i;当t oa低于t ea时,F oa越大,即直线斜率越大,AHU 负荷就越小,能耗也越小;当t oa高于t ea时,F oa越大,AHU 负荷就越大,能耗也越大。从节能角度考虑,新风温度较低时应当尽量增大新风量;新风温度较高时,应当在保证空调区域最小新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新风量。 1.2 BIN法改进 实验证明,各种环境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空调负荷,比如:气温、含湿量、太阳总负荷。从某种意义上讲,现有的BIN法具有不足之处,此方法主要是依靠频段中的干球温度以及对应的湿球温度的平均值来测定出,没有直接的反映出各个量之间的变化。 我们则是联合频率表来进行操作,不仅仅是从外观上科学的比对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更加重要的是其准确性较高。常规 BIN 法掩盖了各 BIN 段下的含湿量极值,减弱了各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相关说课稿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相关说课稿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相关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持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日本学者佐藤学“学习的三位一体”理论为支持,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把“学习”重新界定为“意义与关联(关系)的建构”——“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建构世界),同他者的对话(结交伙伴),同自身的对话(探求自我),形成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构建者。教学需要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学习过程,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培育他们的理性精神。 本课的教学,正是基于“学习者”的立场和视角进行设计的。 二、备课过程的一般问题 1、教材分析 (1)本目内容在教材的地位与意义 从微观上看,本目是《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二目内容,这一目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目专门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方法”,与第一目的

“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意义”共同构成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内容; 从宏观上说,教材第三单元构成了整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我们一般考察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起点是“普遍联系”,教材的基本逻辑结构是: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创新),所以本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和领会唯物辩证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目题上看,“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即“如何掌握”,为此,需要重点关注“掌握”的三个要求——着眼整体性,注意有序性,注重优化趋向。 难点:从目题上看,“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难点是“系统”,因为从前一目的“整体”(与部分对应)转向第二目的“系统”(与要素对应),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这里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里的“一定意义”是什么意思?破解“系统”的内涵是掌握“优化方法”的前提。 (3)教材处理: 在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应做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坚持生活逻辑为主,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我遵循的是生活经验--学科理论--生活反思(审视)的理路,当然从学科教学的要求上来说,要注意指导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2、学情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优化

能源管理系统优化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创人:江忠元陈家君 主要参与人:孙永生赵玮高显华初勇 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护资源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加入WTO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国有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话题。瓦轴集团公司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集约式发展这一目标,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管理思想为指导,采用科学配套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系统高效的节能管理体系,并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公司能源管理实现了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一、选题依据 瓦轴集团公司是一个年耗标准煤12.5万吨,能耗总价值达1.2亿元,占产品制造成本的12%左右。其中耗煤7.8万吨标煤,耗电11072万千瓦时,耗焦碳250吨,耗成品油2千吨,热力消耗25670百万千焦。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03吨标煤。由此可见,能源消耗在企业产品成本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能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已势在必行。 在能源管理工作中,虽然公司在管理水平、管理方法、指标水平上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十五”发展目标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节能理念上的差距。从节能主体上说,节约能源无论从能动性还是经济适用上都是积极的,要求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都有必须具有主动节能意识,而目前员工已习惯于传统的被动式节约能源意识和思维定势。 ──人员责任上的差距。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现代企业能源管理更需要精通能源技术,熟练运用现货管理方法,具备全部节能理念的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已不适应节能工作的需要。 ──技术工艺上的差距。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未能很好地应用于生产经营中,造成企业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耗能产品单耗太高。 ──装备上的差距。近几年虽然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设备改造,但由于资金等原因仍缺少先进的节能型设备,普遍使用的是七、八十年代的机床,装备水平低。 ──管理体制上的差距。虽然进行了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缺乏科学、规范、高效的系统性管理模式,能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从公司实际出发,在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自检的基础上,以能源管理系统优化为目标,以系统工程为主,配套应用多项现代化管理方法,实现能源管理系统的改善。 系统工程是以科学的观点和现化数学的方法,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其在总体上达到最优的目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来指导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设计,使能源管理体系更系统性,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状态。能源管理的追求目标就是在不断优化单

系统的优化的教学设计

系统的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和延伸,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节教材中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 “建造隔音墙”案例,目的是为了阐述系统的意义。从实例分析入手,降低教学难度,运用系统的思想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优化,在分析过程中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体会分析和优化仅仅靠定性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定量计算才行,以“为江边码头选址”为例,让学生们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 第二部分:根据案例分析总结阐述系统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要求学生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优化方案。总结归纳出系统最优化方法的含义。 第三部分:通过试一试和技术试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完成一个系统优化的过程,体验系统是如何优化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往往会局限在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上,不能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优化系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 2、能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3、初步掌握系统最优化的方法 4、能够对一个简单系统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5、运用系统最优化方法的一般性步骤对简单系统进行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指导学生把系统优化的思想延伸到整个生活和学习当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系统最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 难点:系统优化的过程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复习巩固::

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一、我国暖通空调控制现状暖通空调运行现状我国空调系统都是根据客户定制的需求而进行设计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很低,处于长期低负荷工作的情况。例如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求,大多数都是设置在最初生产设计负荷的40%-60%左右,而且空调设备经常在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下工作,设备中冷凝水过多,而新风获取不足,特别是在季节转换期,新风传输不理想,整体系统运行效率很低。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许多大型建筑中的暖通空调导致室内二化碳和甲醛超标,室内相对湿度过大,空间温度过冷或者过热。这都是间接影响室内人们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虽然暖通空调系统最初设计时是按照所能承载的最大负荷计算的,而多数情况下在轻负荷状态下运行,满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机会很。另外由于暖通空调采用的的运行方式是定点工作控制方式,在受到室外环境变化,阳光照射变化灯因素,空调传热效率降低,使得空调系统低效工作,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暖通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效果不理想。由于暖通空调耗能在建筑中的比例很大。基于定风量、定温度和定压力设计的空调控制CAV系统和基于变风量的空调控制VAV系统的在负荷条件变化的状态下,控制效果都不明显,造成能源的损失和浪费。而PID控制系统以及近年来加强了对空气处理技术的多回路PID控制,都存在调节的速度较慢,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制冷机组、空调处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系统内部千扰因素很多,热量相互抵消,控制器的参数无法科学确定,也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特别是暖通空调明显时变性、大惯性、强千扰性、非线性、大滞后等特征,要实现室内环境良好,温度适中要求的良好控制效果和能源节约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优化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优化关键在于通过客户的需求设置最佳的温度值,减少室内外温度不必要因素的千扰,进而设计合理的暖通空调的控制器,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通过对目前运行的控制变量进行一段时间的实时跟踪,进而摸索出未来系统控制输出准确的期望,排除了暖通空调停滞性和大惯性的缺陷。另外可以领用神经网络的强学习能力克服暖通空调设备运行环境的变化对设备控制带来的影响作用。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足球比赛中的常识

足球比赛常识 一、足球队员的组成 前锋(中锋和边锋)、前腰、后腰、后卫、中卫和守门员 二、足球队员的职责 前锋:分为中锋和边锋(C罗是边锋)。中锋就是最中间的前锋,一般穿9号和11号。通俗点讲,影子前锋就是埋伏在最前面的中锋后面的球员,随时偷袭,位置不太固定。这个位置的球员往往有很好的脚下技术,很好的盘带水平。并且他前面应有一个强力中锋顶在前面。(想想梅西,其实就是这种) 前腰:在影锋后面,这个就算是中场球员了,这种人都是传球好,控制比赛节奏好的人物,意识好,视野开阔,一般这个位置的球员就是一个球队的核心,一个球队的灵魂了,一般穿10号,比如现在西班牙队中的哈维,当年的马拉多纳等人 后腰:在前腰的后面,相比前腰,后腰主要负责防守,也就是顶在后卫前面的人,一支球队不能光靠后卫防守,后卫:边后卫主要是要防守对方的边锋以及其他进攻队员在边路的活动,破坏对方由边路发动的进攻。同时还可利用插上助攻式运球来直接威胁对方球门。 中卫:位置处于守门员的前方及左右后卫之间,活动范围在于中后场,属于全队防守力量的核心,主要职责是阻止对方球员策动攻势并同时封锁在对方控球之下进入本方的禁区位置。主力中后卫的典型号码为5号。 守门员:一队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他稳妥而可靠地行动,可以提高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他及时而合理的发动进攻,可以大大增强进攻的威胁性和有效性。相反,作为“关口”之位,他的微小失误,则可能使全队奋力拼搏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在一个队的训练中,守门员是特别重要的。 三、足球队员人数 队员:一场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须有一名守门员。如果任何一队少于7人则足球比赛不能开始。每场比赛最多可以使用3名替补队员。 四、足球队员站位战术 足球中队员的站位是有多种战法的,有433、442还有的1432等等(从左到右分别是2位前锋、3个中场球员、5个人的后卫线),具体站位要根据战术安排来定。 五、足球队员球衣号码中的学问 足球场上,球员们的球衣号码往往有不成文的规律可循,比如10号往往是队内球星、进攻核心所穿;9号一般是中锋的号码;1号属于守门员;2、3、4、5等号码多被后卫选择。 1号:独自撑起球队最后一道防线,正所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这是守门员的专属,他们不断书写着“愿以只手将天补”的神奇。 2号:通常是边后卫的号码,在绿茵场上或许不那么引人注目。 3号首先想到的是忠诚! 4号说起4号,我想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他身穿德国队的4号球衣,开创了一个自由人的全新时代,4号也跟随贝肯鲍尔一起被载入史册。5号这个一般是盯人中卫的号码,6号将中场组织的艺术演绎到出神入化的境界7号脱离后卫线的第一个号码,经常穿在边前卫和第二前锋身上。8号这是个在中场干累活的角色,防守型中场最好的号码。9号:真正的中锋!相信这是每个踢球者都梦寐以求的号码,这象征着球队的进攻核心,象征着一剑穿心的杀手。10号,是一种能力;10号,是一种地位。10号,是一种球队的传承,是灵魂的传承!11号:“独狼”神出鬼没的抢点,出神入化的射门和孤立不羁的球风都是11号最好的诠释。12-22号是替补队员的号码问题思考: 一、一场正规的足球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须有一名守门员。足球队员的组成:前锋(中锋和边锋)、前腰、后腰、后卫、中卫和守门员。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______与____的关系。 二、前锋(中锋和边锋)、前腰、后腰、后卫、中卫和守门员有着各自的地位和职责(例如:前腰是一个球队的核心, 一个球队的灵魂;后腰主要负责防守;中卫属于全队防守力量的核心,主要职责是阻止对方球员策动攻势并同时封锁在对方控球之下进入本方的禁区位置;守门员:一队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说明什么道理? 答: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和______各不相同。 三、如果任何一队少于7人则足球比赛不能开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XX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对厂房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节能要求,我们为贵公司提供Siemens公司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S7-200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将3台冷水机组、8个水泵系统、4个冷却塔系统,23台恒温恒湿空调机组集成在一个RS485 OPC协议网络上并与上位机HMI-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控制平台进行网络组态操作。 方案HMI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 ·空调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组合式新风机组 根据甲方的要求和相关图纸,以最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优化的设备控制方案和智能管理方式,从而给贵公司提供精确温湿度控制、高效节能可进行系统管理的生产环境。 二、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例及规范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三、系统方案描述 我们通过对甲方提出需求的了解,结合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对集控冷水 机组,水系统,冷却塔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以下方案。 自控系统组成: 机组系统控制 监控系统控制 1.机组系统控制 冷水机组系统采用3台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器直接采集冷热源系统中的机组的各种参数。同时程序控制机组的启停,完成各种联动控制,备用设备的转换。 本方案的冷热源系统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配合点扩展模块来解决。 PLC是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份,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PLC在不依靠较高层处理机的情形下,可以独立工作和联网以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功能,而不需依赖更高层的处理器。PLC可以连接楼层级网络(FLN)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 PLC可带扩展模块的和不带扩展模块的。本方案采用可带扩展模块的PLC,这对业主以后的维护和系统扩展时极为有利的。 特点 ●可与其它层级的处理机互相搭配,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通过扩展模拟量/数字量模块设备,可增加监控点数 ●结合软件与硬设备配合控制应用 ●以先进的PID 算法,精准的将HVAC 控制在最小的变动范围内 ●具有管理多种报警、历史及趋势记录的收集、操作控制和监控功能 ●可选配手动/停止/自动(HOA) 切换开关 本方案可实现空调冷热源的如下监控内容: 机组台数控制 根据供水管的流量及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差,计算负荷,然后通过冷水机组提供的通讯接口对风冷热泵机组的进行联网监控。通过网关的模式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态、系统负荷、房间温湿度、系统启停指令信号等。

浅谈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

浅谈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 摘要:循环水系统在很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其进行节能优化,能够帮 助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 从循环水系统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循环水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其节能优 化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前言:循环水系统是工业企业中常见的热媒介质换热方式,不过其在运行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能源利用率较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背景下, 要求企业必须做好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工作,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 源消耗,对循环水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以保证节能降耗的效果。 1 循环水系统的发展状况 循环水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冷却水输送到高低压凝气器中,对汽轮机低压 缸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维持高低压凝气器真空状态,确保汽水循环能够持续进行。现如今,国内外都在加强对于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 是利用水轮机来替代电机,驱动风机运转。运用在循环水系统中,能够代替电机 驱动风机运转的水轮机有三种,分别是低速混流式三元流模拟设计水轮机、低速 混流式补偿设计水轮机和高速混流式水轮机,第一种水轮机的技术水平较高,能 源利用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事实上,为了能够降低循环水系统的能耗,使用 水轮机代替电机驱动风机,对操作方法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是今后相当长一段 时间内的主要节能措施,已经在不少工业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显 著的成果。 2 循环水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在循环水系统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系统功能正常发挥 的同时,也导致了能耗的增大。一是水泵选型问题。现阶段,部分工业企业在设 置循环水系统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循环水泵的选型工作,导致水泵和实际运行不 匹配,存在高扬程低流量的情况,循环水系统换热器的流速相对较低,对于患者 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局部偏流问题。部分循环水分支管线的流速偏低,导 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而且很多时候,换热器中的循环水会走管程,在流速较低 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循环水管束管路堵塞的问题,还可能引发垢下腐蚀;三是 轮机驱动问题。就目前来看,循环水系统中水轮机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电机驱动 和上文提到的水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各有利弊,同时也都有着一定的优化空间;四是系统压力问题。在循环水系统中,压力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通常来讲, 单个循环水系统会同时供多套装置使用,存在跨部门使用的情况,给系统管理工 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对系统压差和循环水换热器管束的流速进行平衡,是技 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五是水质问题。结合循环水系统换热器的检修情 况分析,不少换热器都存在结垢和腐蚀的问题,表明水质相对较差,需要对垢下 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循环水水质的优化,对其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 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六是温差问题。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给水和回水 存在相应的温差问题,可能出现不同位置的换热器换热温差有的可以满足需求, 有的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 3 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3.1做好水泵选用 循环水泵的运行效率会对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就目前而言,高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说课讲稿

哲学第七课第二框中的一个知识点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身哲学知识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高一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的影响,对哲学知识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结合教材,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分析、理解哲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 2、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 3、培养学生学会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培养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它是一个难点,本身不好理解,在高考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我是整体,若没有 我,你们木板就失去了 存在的意义,你们必须 服从我。不对吧,应该说没有我们木板,就没有你木桶,凭什么要我们服从 你呢? 只有木桶才能盛水。为了 多盛水,你要再长一些,与 伙伴们保持一致,可不能闹 分裂啊。你能盛多少水,还得由我短板说了算。我离开了你,照样存在。 我要…… 根据木桶和木板的争论,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通过多媒体展示漫画,由学生来扮演木桶和木板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交流引发学生思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多媒体展示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学习表格。 同学们小组讨论,结合着桶和木板的争论,具体地说一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部分相互 区 别含义 整体是事物的——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 作用和 功能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相互联 系,密 不可分第一,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 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来展示学习成果,加深对整体与部 分关系的认识。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说课稿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的教学内容。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既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方法论,也是本框题中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优化体现。因此它是本课之前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落脚点。本课题知识为学好辩证法的其他观点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它在本课书乃至整个辩证法部分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本课知识对于其他三本必修教材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挑战心理,且正处于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层次性,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哲学而言,学生虽有前两个单元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但对哲学知识的领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过程中尽量体现层次性认知,切合学生实际,运用动画、视频、文字等,力求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自觉运用系统优化的理念来安排、调整生活和学习;锻炼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系统的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讨论归纳法。 学法:体验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归纳学习法。 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通过上述教法学法,创设学生积极主动探知的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收获知识,习得方法、担当责任。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一是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的新课程理念。二是践行我校“三导四学五环八步”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科和本课题实际,通过“忆”、“思”、“悟”、“用”四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课堂参与中体验知识,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获得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 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性,承上启下导入。

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运行

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运行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实施双速改造后的循环水泵在对不同进水温度、不同负荷、不同循泵组合方式下进行了热力计算以及经济性的对比对,提出了提高循环泵运行效率的措施,为科学合理指导循环水泵节能运行提供了依据,以供电厂运行、检修及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循环水泵;优化运行;高低速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尖锐。节能减排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火力发电厂是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之一,深挖发电厂的节能潜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刻社会意义。 循环泵电耗较大,一般占发电厂厂用电的10%左右。在不同季节、不同负荷等条件下对循环水泵运行如何合理配置,对汽轮机真空和厂用电率等经济指标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和改善循环泵的运行方式,对于节约厂用电、提高电厂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循环水系统概述 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四台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高中压合缸、凝气式汽轮机,型号为CLN600-24.2/566/566。每台机配备两台循环水泵,为长沙水泵厂生产的立式单级单吸导叶式、内体可抽出式斜流泵,单转速运行,型号88LKXB-19。每个单元间循环水供水母管之间有联络阀连接。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四台机组利用检修机会先后对每台机的A循环水泵电机进行了双速改造,利用电机本身条件,通过改变电机内部绕组接线方式,进行了变极改造,16极改为16/18极,转速也相应的由370r/min改为370/330r/min,目前每台机配置一台高速循环泵泵(370r/min)和一台高、低速可切换循环泵(370/330r/min)。 2 循环泵双速改造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较大流量对凝汽器等设备的冷却效果是有利的,但冬季海水温度较低,循环水量太大,易造成汽轮机组凝结水过冷度偏大及凝结水溶氧偏高、运行经济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对循环泵电机进行双速改造具有改造工期短、投资小、收益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根据离心泵相似定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泵的转速,泵的效率近似不变,其

多台冷水机组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

多台冷水机组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 集美大学 施 灵 摘要 以两台容量相同并联运行的冷水机组空调系统为例,通过绘制负荷比与比功率关系曲线,确定了最优负荷分配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确定多台冷水机组空调系统负荷分配策略可以减少系统能耗。 关键词 冷水机组 负荷比 优化 能耗 Optim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multi water chillers B y Shi Ling Abstract T a king the air co nditio ning sy stem w ith tw o chille rs o f identical ca pa city o per ating in pa ralle l as an exa mple,de ter mines the shar ing str ateg y o f optim um lo ad by dra wing the cur ves of lo ad r atio a nd pow er r atio.T he analysis r 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the str ateg y to deter mine the lo ad allo cation of the air condit io ning system with multi w ater chillers can reduce energ y co nsum ptio n. Keywords w ater chiller,lo ad r atio,optimiza tio n,ener gy consumption Jimei University,X iamen,Fujian Province,Chi na * 0 引言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之服务的空调系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往往需要多台冷水机组同时运行才能满足负荷需求。对于多台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冷水机组的能耗不仅由其本身的特性(全负荷性能和部分负荷性能)决定,而且还与部分负荷下冷水机组间的负荷分配策略有关。因此,在冷水机组选型后,如何寻求一最优负荷分配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便成了空调系统节能的关键。 本文以两台相同容量并联运行的冷水机组(包括螺杆式和活塞式两种类型)为例,通过比较不同负荷分配方案下冷水机组的能耗,确定最优负荷分配策略。 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某建筑物中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夏季(5~9月)运行,运行时间为2880h,空调负荷率分布如表1所示。建筑物总冷负荷为1688kW,选择两台相同规格的冷水机组(螺杆式或活塞式)并联运行,每台机组冷量为844kW,其部分负荷性能参数见表2。为便于研究分析,假设螺杆式和活塞式冷水机组均能卸载到90%,80%,70%,60%,50%,40%,30%,20%, 10%等负荷点;不考虑热惰性,认为系统负荷就是机组所承担的负荷。 表1 北京地区某建筑物夏季空调负荷率分布 负荷率/%102030405060708090100运行时间/h59664956545427717610843102 表2 两种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参数 机组负荷率/% 100908070605040302010螺杆式机组 机组输入功率/kW128112.680.465.653.844.035.027.622.016.6 机组输入功率百分比/%10088.062.751.242.034.327.321.517.113.0活塞式机组 机组输入功率/kW128115.2102.492.883.264.051.238.428.819.2 机组输入功率百分比/%10090.080.072.565.050.040.030.022.515.0 79 暖通空调HV&AC 2005年第35卷第5期 设计参考 * 施灵,女,1970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副教授 361021厦门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0592)5251327 E-m ail:sllll8@https://www.360docs.net/doc/e317176701.html, 收稿日期:20021230 修回日期:20050403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7176701.html,/

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建筑节能中的一项新技术,采用“主动智能”的方式使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行能效、节约资源,展现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相关政策与配套体系的健全,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2]GBfr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3]刘业风,代彦军,王如竹.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1):39—41. [4]曾祥才,朱冬生.浅谈建筑节能技术[J].建筑节能,2007(1):15—19. 第一作者简介:刘磅,男,1963年生,安徽淮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及机电工程应用。已发表论文4篇。 (编辑:向飞) 中航工业首个数控机床再制造及备件中心成立 2012年1月6日,中航联众数控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公司由中航工业向阳和中航工业综合所共同出资设立,将成为中航工业数控装备制造与备件服务的支撑平台。 中航数控是中航工业首个数控机床再制造及备件中心。近年来中航工业非常重视数字化制造能力建设,这对中航数控来说既是责任,更是机遇。目前,中航工业数控机床维修和服务业务分布在各个主机厂所,不仅力量分散,而且数控机床大修等高端维修能力也有所欠缺。中航数控与中航工业各厂所充分交流,合力打造中航工业数字化制造和服务产业,在立足航空的同时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数控机床再制造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一个细分产业。对于提升中航工业数控再制造水 l+++●++ ● +●++●+

空调节能技术

空调节能技术 节能可以说是楼字自动控制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众所周知,在智能建筑中,HVAC(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所耗费的能量要占到大楼消耗的总能量的极大部分比例,大致在50%~60%左右。特别是冷:东机组、冷却塔、循环水泵和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都是耗能大户。所以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有效的空调系统节能方法,尤其用是在改善现有大楼空调系统自动化上方面。 DDC(Directdigitalcontr01)直接数字化控制,是一项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的控制设备,它可借由接口转接设备随负荷变化作系统控制,如空调冷水循环系统、空调箱变频自动风量调整及冷却水塔散热风扇的变频操控等,可以让空调系统更有效率的运转,这样,不仅为物业管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使系统在较佳的工况下运行,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达到提供舒适的空调环境和节能之目的。 一般大楼常用的空调系统有CAV、VAV、VWV等,各有不同操控方式,都可以用DDC控制。 1.定风量系统(ConstantAirVolume,简称CAV)。 定风量系统为空调机吹出的风量一定,以提供空调区域所需要的冷(暖)气。当空调区域负荷变动时,则以改变送风温度应付室内负荷,并达到维持室内温度于舒适区的要求。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为AHU(空调机)与冷水管系统(FCU系统)。这两者一般均以定风量(CAV)来供应空调区,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在AHU 定风量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在一般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 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 2.变风量系统(VAV) 变风量系统(VarlableAirVolume,简称VAV)即是空调机(AHU或FCU)可以调变风量。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为AHU(空调机)与冷水管系统FCU系统。这两者一般均以定风量(CAV)来供应空调区,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在AHU定风量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在一般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然而这两者在送风系统上浪费了大量能源。因为在长期低负荷时送风机亦均执行全风量运转而耗电,这不但不易维持稳定的室内温湿条件,也浪费大量的送风运转能源。变风量系统就是针对送风系统耗电缺点的节能对策。变风量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AHU风管系统中的空调机变风量系统(AHU—VAV系统);一种为FCU系统中的室内风机变风量系统(FCU-VAV系统)。AHU-VAV系统是在全风管系统中将送风温度固定,而以调节送风机送风量的方式来应付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动。FCU-VAV系统则是将冷水供应量固定,而在室内FCU加装无段变功率控制器改变送风量,亦即改变FCU的热交换率来调节室内负荷变动。这两种方式透过风量的调整来减少送风机的耗电量,同时也可增加热源机器的运转效率而节约热源耗电,因此可在送风及热源两方面同时获得节能效果。 3.变流量系统(VWV) 所谓变流量系统(VariableWaterVolume,简称VWV),是以一定的水温供应空调机以提高热源机器的效率,而以特殊的水泵来改变送水量,顺便达成节约水泵用电的功效。变水量系统对水泵系统的节能效率依水泵的控制方式和VWV使用比例而异,一般VWV的控制方式有无段变速(SP)与双向阀控制方式。以上三种空调系统是目前大楼空调最常被设计的系统。中央空调控制也就是把管路、管件、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