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遂成为别开生面的禅宗。但是当时国家历经内战,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坏,扩充庄园,驱使奴役,并和贵族势力相勾结,避免赋税,另外还放高利贷设立等多方牟利。这样在经济上便和国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从敬宗、文宗以来,政府渐有毁灭佛教的意图,这个意图在武宗时实现了。从会昌二年到五年,命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综计当时解放奴役十五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

因而,我们看到,大多数时候,佛教是为统治者所用的。统治者对其大加吹捧,给与佛教极高的地位。但是,当佛教与统治者的利益相冲突时,便会出现大量的灭佛现象。究其原因,这与佛教的教义、主张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佛教从其于印度产生初始就具有利于王的政治态度。虽然佛教追求出世、解脱,视富贵权势如粪土,但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它就难以生存、传播和发展,这样就有了一个佛教肯定、颂扬政权、王权和统治者以寻求外护的问题,所以,佛经中就明确提出了佛法、王法“二法不可违”。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它的避世、厌世和出世的态度,护法(王法)护国的思想一并传入我国。其二,东晋南北朝时中国的佛教思潮主要是“空”,所谓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无实体的意思。般若学通过阐发一切事物都不是真的,劝导人们不要去分别事物,不要执著于此。这在客观上掩盖了门阀士族对统治权力和封建剥削的执著,掩盖了他们贪婪的行径。而对于下层民众则是要求他们超脱现实,不计较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自然更不能从事起义斗争,这显然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有利的。因果报应论是宣扬众生的言论和行动都将按其善恶的性质得到不同的报应。它在民间的流传甚广,使人们不再抱有反抗之心,所以统治者往往以此来弥补封建统治理论和法律的不足,作为政治统治的补充手段,从而更有效的钳制人民,维护统治。但是,无论怎样,佛教都不可能避免与统治者相冲突,佛教主张出世,即号召人们投入佛门,摆脱轮回与生老病死之苦,这在本质上与政治是相矛盾的,因而我们发现,每当佛教发展到一个鼎盛的时期时,就会出现对佛教的打压,甚至是灭佛的现象。同时在战乱的时代,佛教的发展也会受到政治的牵连,变得缓慢,甚至倒退。政治对佛教的兴衰有着巨大的作用。

有人对佛教在政治上的影响作了如下的总结。“政治是管理众人,维护社会的团体;佛教是教化众生,净化社会的力量。政治希望人人能够安和乐利的生活;佛教要求人人能够慈悲喜舍的做人。政治是怒目金刚,要人人守法;佛教是菩萨低眉,要人人自律。政治是护法降魔,保卫国家;佛教是护生救苦,拥护国家。政治重视才干机变,以力服人;佛教重视戒律因果,以德服人。政治是权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佛教是实法,因教、因法、因理而肯定。政治是曲线的,曲而求远,人人平等;佛教是直线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政治重视实效通行,即日成办;佛教重视远益利济,普度未来。政治的大同世界,是理想目标;佛教的净土极乐,是如愿往生。政治以财力、军力治理国家;佛教以德力、法力辅助国家。政治从外做起,要求人民修身守法;佛教从内做起,要求人民修心守道。政治要求人人奉行四维八德,以家齐国治;佛教要求人人实践五戒六度,以自度度人。”虽然有些片面,但是也能反映其和政治的一定关系,

现实政治决定佛教,佛教反作用于现实政治,两者既一致又相冲突。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转帖)

佛教, 东晋, 南北朝, 中国, 转帖

中国社会上有儒、释、道三大宗教,其中的释教就是佛教。佛教虽是三大宗教中唯一的舶来品,但它却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研

究中国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不去研究和了解佛教的影响是绝对不行的。本文想就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作一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

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佛教以它的宗教观念和哲学思想整体地、间接地作用于社会政治。二是佛教著名人物参与政治,而中国历史上佛教著名人物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因主张和世俗同化,或强调化俗的方便,都积极参与现实政治,与王朝密切联系,以宗教的特有方式服务于现实政治,这一类是主要的,占多数:另一类是因人生失意遁入佛门,或以守道清高相标榜,离开都市,幽居山林古刹,厌恶都市的文明、繁华和政治,这一类是少数。三是佛教还与社会的政治变动、与某些农

民起义和人民革命相联系。

(二)

应当指出,佛教传入我国的初期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强大的影响。从东晋开始佛教才盛行,才开始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受统治阶级重视并日益成为统治者

的政治工具。

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表现为四种情况:

一、统治者利用佛教和名僧参与政治。

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究其原因,这与佛教的教

义、主张有很大的关系:

其一,佛教从其于印度产生初始就具有利于王的政治态度。虽然佛教追求出世、解脱,视富贵权势如粪土,但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它就难以生存、传播和发展,这样就有了一个佛教肯定、颂扬政权、王权和统治者以寻求外护的问题,所以,《毗尼母经》就明确提出了佛法、王法“二法不可违”。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它的避世、厌世和出世的态度,要求国王外护的依赖思想,以及护法(王法)护国的思想一并传入我国,为中国僧人所接受。

其二,东晋南北朝时中国的佛教思潮主要是般若学、涅槃学和因果报应论。般若学的中心观念是讲“空”,所谓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无实体的意思。般若学通过阐发一切事物都不是真的,劝导人们不要去分别事物,不要执著事物,要证悟一切事物都是非有非无的最高智慧境界。这在客观上掩盖了门阀士族对统治权力和封建剥削的执著,掩盖了他们贪婪的行径。而对于下层民众,按照般若学思想推论,就是要求他们超脱现实,不计较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自然更不能从事起义斗争,这显然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有利的。

晋、宋以来南朝的门阀士族制日益强化,压迫更重,社会更不平等。人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门第等级有高下贵贱,人性是否也有?门第地位是命定的,圣贤才智是否也是天生的?对此佛学者以佛学理论加以阐发,由此从般若学转而宣传

涅槃学。涅槃学主要是阐发涅槃佛性的学说,主要观点有:人人都有佛性(成佛的内在根据),人人都可成佛;顿悟成佛,即众尘只要体证佛理,就可顿然而悟,成就佛果,达到涅槃境界。涅槃学虽然也有众生平等,从而包含了对现实不平等的抗议的意义,但是它却以宗教的幻想的消极的平等,掩盖了现实的严酷的不平等;以虚构的成佛许诺来安慰人们,要他们安分守已,引导人们走上非现实的解

脱苦难的道路。这自然也有利于统治者。

因果报应论是宣扬众生的言论和行动都将按其善恶的性质得到不同的报应。它在民间的流传甚广,对人民的追求现实和抗争思想的消极作用极大,所以统治者往往以此来弥补封建统治理论和法律的不足,作为政治统治的补充手段,从而更

有效的钳制人民,维护统治。

从上文所介绍的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教义和主张与统治者有利。而这点统治者非常清楚:南朝宋文帝明确地说:“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见《弘明集》卷——《何尚之答宋帝赞扬佛教事》)。所以统治者重视佛教,利用佛教。这既使佛教大发展,也使众多名僧也有了较多的参政机会;如后赵佛图澄协助军政机要:刘宋孝武帝时的慧琳被称为“黑衣宰相”,参与政治。当然,名僧参与政治,也是统治者为了利用佛教的头面人物,发挥佛教的宗教信

仰的作用,更有效统治各族人民的结果。

二、沙门拜俗问题之争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张无君无父,一不敬王者,二不拜父母。这与中国封建专制的宗法社会的忠孝论理自多插格,与儒家纲常名教形成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礼制问题上,首先是僧人不敬帝王的问题上。这类问题的解决大多是统治者利用王权的威势强行加以解决的。如刘宋孝武帝曾下令沙门必须对皇帝跪拜,否则就“鞭颜皴面而斩之”(《广弘明集》卷六《叙列代王臣滞惑解》),僧侣只好屈从。可见,沙门拜俗问题之争,反映了佛教与王权、儒家的矛盾,从东晋南北朝的情况看,其结局大多以王权和儒家的胜利而告终。

三、灭佛事件

虽然这时期统治者大多重视利用佛教,但也有极少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北魏明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这既说明王权对佛教兴衰的巨大作用,也表明佛教与封建统治者虽有适应的一面也

有矛盾的一面。

四、沙门起义和利用佛教的人民起义

沙门起义是指寺院内下层僧众的起义。沙门起义的原因是封建压迫剥削的加重和寺院教职制度的日益等级化。参加起义的沙门多是农民,他们大多是为了逃避

苛政而入寺院的,佛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信仰,而是一条出路。他们的起义既反

对世俗的剥削压迫又反对僧侣地主。

利用佛教的人民起义是指下层世俗民众利用佛教形式而进行的反对世俗统治者的起义。佛教传入我国后对下层民众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成为民众的精神寄托,消磨了人民的斗志。另一方面,它也逐渐成为一些人民起义的宣传和组织工具。最典型的是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成为农民起义领袖的象征性偶象。佛教最初传入我国多在上层社会活动,直接、间接地为统治者服务,所以民众认为佛教精神领袖释迦牟尼是保护王朝利益的,而佛教中地位较低的弥勒佛被视为解放下层民众的佛。于是形成释迦信仰和弥勒信仰两大趋势,这隐约代表了统治阶级和

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三)

综上所述,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政治关系的特点有三:

一、佛教的“解脱”、“出世”为标榜,缺乏现实的政治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不占突出的地位,但是,它与封建统治层直接相关,也和下层民众反封建斗争有一定联系。佛教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和作用是深刻而久远的。

二、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佛教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统治阶级扶助佛教,也有互相触犯对方利益的方面。这两方面并不是并列的,而

是随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变化的。

三、佛教的政治作用是复杂的。其复杂性表现为多层次的内容、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交叉、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中国佛教的政治作用,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为封建王权的合理性提供神学依据;名僧参与军政决策;麻醉人心,使之安分守已,不起来造反;为一些宫廷失宠和官场失意者提供出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有时也作为团结民族、联系邻邦的纽带,发挥特殊的政治作用。次要方面的作用是以抽象形式表述的教理为农民起义提供热情、幻想、号召和外衣,成为其组织宣传的工具。但应当看到,全部的佛教教义中并没有直接而明确的鼓励人民改革、造反、起义和革命的理论,只是佛教的某些理论给进步人士以启发,以致被利用来进行推动进步的斗争。

现实政治决定佛教,佛教反作用于现实政治,两者既一致又相冲突。

剖析韩剧的独特魅力及对中国的影响

剖析韩剧的独特魅力及对中国的影响07级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2班王婷学号:07113004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的热播,韩国文化在中国风行一时。本文主要分析了韩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以及韩剧中的剧情、服饰、饮食、音乐等各方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明确指出并论证了韩剧对中国的影响利大于弊,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抵制韩剧以及其他韩国文化。我们只有保持开放的文化姿态,相互融合,推陈出新,才能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建起通向艺术美的桥梁。 【关键词】:韩剧;文化;魅力;影响 正文: 1993年,一部名为《嫉妒》的韩剧在央视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内地荧屏,但当时反响不大。直至1997年,央视引进了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才真正地让中国内地观众感受到了韩剧的魅力。此后“韩剧热”开始不断升温。韩国电视连续剧(简称韩剧)开始蜂拥而至,在中国刮起一股“韩流”。不仅如此,韩剧在整个汉文化圈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韩剧几乎每部戏都涉及尊老爱幼、兄弟友爱、谦恭礼让、诚信交友、朴实节俭、含蓄隐忍、积极进取等传统伦理美

德。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不断发展,在日渐商业化的社会中,人们所熟悉的传统道德力量已被忽视,生活变得越来越务实,这时候,韩剧所追求的真善美,所表达的人类伦理道德,就具有填补心理真空的作用,在我国的转型期起到了特殊的道德教化作用。 但是韩剧在中国风靡之时,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爱国之士”打着“捍卫中国传统文化,抵制韩剧”的口号,一味的认为中国大量地引入韩剧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侵袭,而盲目地诋毁和排斥一切韩剧,这显然是不理性的。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并未看到在这样一个思想自由、文化交流自由开放的时代,封闭自己排斥外来文化、不与时俱进,最终也会导致本民族自身的落后。韩剧之所以在中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与韩剧本身所具备的特质分不开。一部作品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一定具备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韩剧的独特魅力 1、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 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多历史上的相同之处,两国都在东亚文化圈内,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 韩国的文化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延伸与扩展。这也是韩国文化相比欧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的原因. 而以韩剧为代表的韩国文化,是在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新文化,新鲜而不浅薄,因此对青年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韩国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

中国佛教--佛教与儒家

中国佛教——佛教与儒家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法不但在我国的宗教方面占尽优势,在文化方面,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相对的,佛教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深具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 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 事实上,无论是儒家或佛教,从今日的观点来看,皆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血肉,难以分割。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比较 早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印度从奥义书到六派哲学,都以研究生死问题及解脱生死为归趣,直到佛陀,更加以归纳综合,创立佛教,因此以释迦牟尼佛思想代表印度文化。佛法的内容是三藏十二部,所探讨的主题,是以人生解脱为中心,兼论及宇宙等问题。 在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孔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孔子继承二千五百年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以礼、乐等六经为本,有系统的综合整理和树立一套道德伦理,这就是儒家思想。自此以后二千五百多年,一直受其影响。所以,中国文化以孔子的儒家为代表。 佛儒思想,自隋唐以降,曾经彼此融洽、调和,互相影响销融,但二者还是各具特色,自成一家。今比较概述如下: 孝 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又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首称孝道。因此,历代典籍莫不以孝道为其主旨,其中尤以孔子言孝最详。比方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所谓“求忠臣,必于孝悌门者”。因为一个人要能忠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首先就必先求其能孝于父母,友于兄弟。父母的恩德昊天罔极,因此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能行孝,而希望他能对人尽忠,岂不是缘木求鱼! 讲到佛教的伦理道德,也是以孝为宗,以孝为戒。所以,昔日佛陀曾为净饭王抬棺,成为众生报答父母劬劳之恩的典范;亲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俾使世人行孝奉亲;教导弟子目犍连设盂兰盆会,救度他的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此外,佛经中关于阐扬孝道的经典尤多。诸佛圣贤莫不以孝行为百善之首,视作立论之道,因此,佛儒的伦理观实无冲突。 佛教最重孝道,佛陀在《善生经》中揭示为人子者奉事父母应当:“一者、能奉养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在《大宝积经》中说:“夫父母者,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名词解释 美感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艺术典型在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典型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的集中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第二,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Δ什么是艺术灵感艺术灵感就是大脑皮质兴奋中心的神经细胞,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高度自 觉和异常紧张的苦思冥想寻求急需要的信息材料之后,调动其所有的脑细胞的警觉性,特别是调动起了习惯无意识和本能无意识心里活动的积极性,因而在习惯无意识同本能无意识心理活动中,突然发现了所急需的信息而产生了顿悟。 Δ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 方面行进或相类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的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简答题 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空间与实体统一,空间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 为什么说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4)生产劳动时间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原因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1)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2)“准艺术”的发生(3)“准艺术”的繁荣(4)“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为什么说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第一,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第二,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儒家思想之精要 (2) (一)儒家思想的及其主要内容 (2) (二)儒家的教育思想 (4) 二、当代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三、儒家教育思想的显现及当代评价 (10)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学生:甘鑫指导老师:彭伟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整体综合实力的上升,文化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作为一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流派,儒家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重视。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应用?或者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是否对现代教育有过或仍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孔子思想中有关教学内容、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及国内外历史评价等方面的论述,从而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为新世纪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关键词: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国教育 一、儒家教育思想之精要 (一)儒家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提起儒家,不得不先说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与政治语言

艺术与政治语言    [英]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斯默克[Smirke]来访,他谈到‘展览目录’,并赞同其中的说法,即一直以来对透纳的绘画作品存在着某种‘恶意的批评’,而此类批评应用于控诉,但不论你多么讨厌一幅画,这种批评与之全然不相称。”  各位研究19世纪艺术的学者都将熟知这段1815年由画家兼日记作者约瑟夫?法林登[Joseph Farington]所记录的谈话中更深广的含义,因为几乎所有如今享有极高声誉的画家的早期作品都曾遭遇极端的敌意,这已经在无数通俗传记中神化为传奇故事。这种情况也不完全是新出现的,忽视(而非敌意)的传统当然是历史悠久的。然而有时“恶意”真的达到了非常意想不到的程度,康斯坦布尔、透纳、德拉克罗瓦、库尔贝、马奈和印象派画家,马蒂斯,毕加索和许多其他广为人知的艺术家都曾遭遇。  这些艺术家大多也有他们忠实的拥护者,如果我们要真正理解批评的背景,就必须大大地矫正公认的观点。没有任何单一的解释,可以说明1800年到1945年之间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出现的极为不同的敌意形式。然而,我们似乎有理由表明,“应用于控诉罪恶的恶意的批评”并非完全由美学问题所激发出来,其促成因素之一可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艺术变化与政治变化相联系。  艺术的品质反映一个社会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或者宗教的健康程度(然而这些价值是确定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比众所周知的皮金、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对此的大力宣传要早数个世纪。在此,我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的价值或者它的影响力,而是关注它在一个特殊的上下文中的显露:即语言的出现,因为正是在这里其效应最有影响力也最不容易被察觉。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的《乔托和演说家》[Gitto and the Orators]一书研究了15世纪意大利论艺术的人文主义作家可资利用的术语,以及这些术语是如何制约他们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的。我们都倾向于对隐喻做出反应,有时甚至违背我们的意愿,这些隐喻从任何严肃的批评角度来说都显然是误导性的。我们只需要想想曾经运用于艺术讨论中的最常用的类比就能理解——譬如将艺术类比为人类的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并且(回到我所讨论的基本主题),就个人经历而言,我听说过的第一篇艺术批评是将毕加索说成一个“布尔什维克”;而事实上,许多年以后这位艺术家才对共产党表现出一些兴趣。  虽然这两者(艺术和政治)永远不可能完全分开,但是也不消说我将要讨论应用于在我们看来是非政治性新发展上的政治性术语。因此我将不触及那些似乎参与了政治事件、被认为是革命派而受到反对或者欢迎的人,例如画家大卫,库尔贝和毕加索。即使这样我必须先列出一个先决条件,因为在1819年,吉里柯记述了一件有趣而讥讽的事,说明了理由充分的政治反应是如何轻而易举地应用于明显的艺术风格问题上。在给朋友的一封提及《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当然这是一幅确实承载着强烈并且是蓄意而为的政治暗示的绘画,因为这次海难事故被断言是由政府的玩忽职守造成的)受欢迎的信中,他说:“在这样一件作品中,你领会到一篇自由的文章在赞美一种真正爱国的画法,一种民族的笔触。而由极端保皇分子来评判同一件作品,它只不过是一件遍染暴乱色彩的革命之作。”  显然只有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生活全盘政治化以后,那些沿用至今的有专门意义的词,比如“先锋”、“反革命”和“无政府主义者”等等才能被艺术评论家广泛运用。此后风格和政治的等式非常迅速地生成了。早在1794年,当讨论哪些绘画应当在巴黎新落成的国家博物馆中向公众展出这个问题时,一份官方报

艺术与道德_亨利_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2007年1月 第28卷 第1期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Jan.2007 Vo l.28N o.1 艺术与道德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陈 丽,郑国锋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摘 要:本文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认为其中体现了自由的道德精神。詹姆斯把小说定义为个人对生活的直接印象,同时认为艺术的道德价值在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本文根据克尔恺郭尔的观点,把自由定义为无限的可能性,指出在詹姆斯的理论中,正是个人对生活片刻的印象所引发的想象,个人视角的独特性,个人视角理解生活时所不可避免的困惑,表现了人生的广阔性、多样性和无限性,体现了追求自由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自由 中图分类号:H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1-0074-04 Abstract:T his paper pr obes the mor al dimension o f Henr y Jam es's nov el theor y,ar guing that James's novel theo ry represents a spirit of fr eedom.James defines no vel as a per so nal,direct impr essio n o f life,and insists that the mo ral sense of a wo rk of ar t depends on the ar tist's pr ime sensibility.Accor ding to Kierkeg aard,fr eedo m means possibility for po ssibility.T his paper,ther efor e,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imag inatio n ar oused by per sonal impr ession,the partic-ularity of perso nal impressio n,and the bewilderment w hich inevitably a cco mpanies the per so nal impressio n of life t hat gura nt ees the infinite possibility and plur ality o f life,embo dy ing a spir it o f freedom. Key words:Henr y James;nov el t heo ry;fr eedom 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以对小说形式和技巧的重视和不懈探索而著称,自珀西?拉伯克(Percy Lubbock)、韦恩?布斯(Wayne C Boot h)以来,都把詹姆斯看作是唯美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着重探讨他的小说理论。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艺术理论。这是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华伦?比奇(Joseph Warren Beach)的T he M ethod o f H enry James,他系统研究了詹姆斯的艺术技巧,并认为小说家的技巧同他的伦理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劳伦斯?霍兰德(L aurence Holland)的《视觉的代价:亨利?詹姆斯的技巧》(T he Exp ense o f V ision:Essays on the Craf t o f H enry J ames)对詹姆斯的小说及其纽约版序言(“Pref aces to t he New York Edit ion”) 进行研究,认为詹姆斯的小说形式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含义。萨拉?多尔蒂(Sarah B. Daughert y)在其《亨利?詹姆斯的文艺评论》(T he Literary Criti cism of H enry J ames)中也提到,詹姆斯对小说艺术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维维安?琼斯(V ivian Jones)的《批评家詹姆斯》(J ames the Crit ic)也持有类似看法。最近的多萝茜?黑尔(Dorothy J.Hale)提出,詹姆斯的小说叙述理论中存在着牺牲自我,尊重他人的道德价值,并把詹姆斯的形式主义称为社会形式主义。 本文沿袭这一批评传统,认为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的道德价值。文章将从作家本人对艺术的道德价值的定义出发,研究他的小说理论与自由这一人文道德精神的关系。 小说的道德价值是19世纪英美文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詹姆斯的评论著作中也经常出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詹姆斯一向反对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他在纽约版序言中说,有关小说的主题是否‘道德’的争论无聊空洞,衡量某个主题的价值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不是对生活有根据、真实、真诚、直接的印象和感受”(James,Literary Cr iticism II:1074)。詹姆斯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道德或不道德的小说,只要小说来自于作家个人对生活直接和真实的观察,就是道德的。接着,詹姆斯进一步阐释了小说的道德意义, 在这一方面,最丰富、最具启发性的真理莫过于,艺术作品的“道德”意义完全取决于创作时艺术家所感受到的生活的多少。很明显,问题在于艺术家的感受能力的性质和程度,这是他的主题生长发芽的土壤。这土壤的品质和潜能,从这片土壤中能否成长出任何对生活的新鲜的、直接的印象,或多或少地表现了所显示的道德。(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 I:1074) 可见,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归为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能力。 这一观点在《虚构的艺术》(T he A r t of Fiction)一文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在这篇文章中,詹姆斯驳斥了英国小说家贝赞特(Besant)认为小说必须具有“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的说法。他说,“您的道德和您的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您能否界定您的含义,解释一下一幅图画(小说本身就是一幅图画)怎样才算道德,怎样才是不道德?”(James,Liter ary Criticism I:62)詹姆斯认为,不能把艺术和道德混为一谈,“艺术(就其最广泛的含义)指的是技巧;道德是完全另外一回事”(James,Li terary Criticism I:63)。他说,艺术创作的“道德精神的本质是考察(生活的)整个领域……所有对生活的印象,所有观察和感知生活的方式,都在小说家的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64)。詹姆斯的观点是,艺术只要是对生活真诚的观察和感悟,就是道德的。 在同一篇文章里,詹姆斯还说道:在某一点上,道德感和艺术感的确相临很近;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一件艺术品的最深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题目:试问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指导老师: 学院: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宗教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融合以及促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各个教派有其特有的思想体系与思辨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关键字:传统宗教儒家道家佛家融合影响促进 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有其归元。由学术系统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典籍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此外还有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儒家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

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艺术能“可持续发展”的潜台词是艺术进步论艺术能可持续发展”的潜台词是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早是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拿出来讨论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大部分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各国都希望能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此后,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分别致力于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至今已拟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几百条之多,涵盖的范围也包括国际、区域、地方以及特定界别等不同层面。不过,关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最被广泛采纳的定义还是在1987 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提出的。在这篇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不仅仅需要的是经济的单独发展,同时也需要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整个文明系统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应该说,“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现代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们的某种自觉,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立足点还是如何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譬如其特别强调自身的“五大要点”,即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和发展援助,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优化主要还是作为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外部条件而提出来的。仅仅由是观之,“可持续发展”思想就已存在短视、急功近利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无视“可持

续发展”的这一先天局限性,继而进一步地将这样一个“问题概念”直接搬用到对文化艺术现象的研究中来,那么问题还会更多、更棘手。其中,最值得人怀疑的问题就是:究竟何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它是指艺术在横向维度上可以改进、完善,在内部(如文学、电影、美术、音乐之间)协调配合从而更好地为它所身处的经济环境谋利益吗?抑或指在纵向维度上,当代艺术一定要比传统艺术先进,未来的艺术应该又会比当代艺术进步?在笔者看来,艺术能“可持续发展”的潜台词,正是标明的艺术进步论的观点和立场。“进步”乃“发展”的别名,对其朴素的理解可以导源到“进化”的概念。“进化” (evolution)最初用于生物学,意为展开、发展和演化,主要指生2 物由单细胞向多细胞、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著名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使用的这层含义。在达尔文的视野里,人和动物原无二致,都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不断向前演化、发展的。于是乎,“进化”的概念对人同样适用,自然也就对人所从事的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及其物化产品――适用。也就是说,艺术同样是发展、进化的。“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进程” ,艺术“由缺乏综合性状态转变到一种比较复杂而具有综合性发展的形式” ,其“进化的变化是一种有明确方向和持续不断的有序变化” [2]对此,达尔文本人也曾有过明确的表述。。在《物种起源》书中,他说:“他们(指上古时代的粗民――引注)在这样的早期,已有很进步的文明;这也暗示前此还有过文明稍低的一个长久连续时期。”

浅谈儒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谈儒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众所周知,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思想核心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价值观。说到儒家,肯定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思想可谓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作为孔子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仁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孔子思想中核心的部分。 一、仁学的发展 仁学思想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出生在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混乱时代,孔子目睹了太多的惨剧和暴行,各种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轮番上演。这种情况下使得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 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 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 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 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

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 晚清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 开宗明义地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 这不仅使仁学获得了新生,更是把仁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代社会的许多思想也是继承仁学思想不断演变来的。和谐社会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倡导,其实早在古代,这种意识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商周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就将“大同”思想作为奋斗的指引。如今仁学也必会随着人们追逐和谐社会的步伐继续发展。 二、仁学的思想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总共出现了一百零八次,而又多出自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之口。其中讲得最为清楚的是颜渊问“仁”的部分。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表现出“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来符合礼的规范,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接下来,就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做简略的阐述。 (一)、仁者爱人 据《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答道:“爱人”。这里可以将“爱人”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相合。

浅谈中国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论艺术可否脱离政治 【内容摘要】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的人都会认为中国的艺术和政治是脱离不了关系的,中国当代社会的结构是政治至上,政治决定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事情。作为当代艺术,不可能对政治视而不见。乔治·奥威尔曾极端地讲:“所有的事务都是政治事务”所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工作恰恰也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个人认为,虽说在当代社会里,政治一直都在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可是在我看来,艺术要脱离政治也不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艺术政治意识形态雕塑脱离 【正文】 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在当今很多人看来,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艺术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之间是同根相连的,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承受相同的作用,发生相同的反作用;但艺术与政治相比,从与经济的距离来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最近的,在全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艺术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

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正是从这一点上说,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艺术与经济关系的体现。还有,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而政治生活渗透到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以重大的影响,并突出强烈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和特征,这也就使艺术与政治发生了阻隔不断的联系。一般说来,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的艺术,又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艺术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大方向是相同的,如资本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艺术,社会主义政治与社会主义艺术,都是朝着同一个经济基础的目标发生作用的,故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保护的。而产生于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与政治,如社会主义艺术对资本主义政治,则会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打击,反之亦然。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同一阶级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这种激烈的矛盾斗争反映到艺术上,就会出现同一阶级内部艺术与政治的矛盾。过去,我们曾提出过“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曾被夸大并且将它绝对化,将“艺术”与“政治”等同起来,将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现。根据形势的新发展,现在不再提这个口号,但艺术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政治大方向是不能偏离的。 在我看来,政治是在统治中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百姓思想境界和观念意识提高,是一种强迫性行为。而艺术则是以自身的蓄意美,来影响百姓,向人们传递一种文化、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渐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艺术性质与伦理道德

社科论坛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艺术性质与伦理道德 陈少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要:美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但不是惟一价值,除此之外,艺术还具备认知、教化、情感体验等功能。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艺术的培育。审美性与道德性是关涉到美与善两个概念。王尔德在作品中,他创造的艺术道德性并不抹杀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性与道德性并不发生冲突,艺术与道德的关联在王尔德作品中体现在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更需要艺术的培育。 关键词:王尔德艺术性质道德观关系 0引言 王尔德在生活和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时,王尔德也因其本身和作品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而饱受争议。这也根源于他与当时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不同流的唯美道德观。纵观王尔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风格随着其道德观的变化而转变,而其离经叛道的道德观也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极好的展现。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本论文将从童话、小说和戏剧这三个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再进一步发现,王尔德道德观的转变促使其艺术风格的转换,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将他与世不同的道德观得以充分的体现。 1童话对唯美艺术的道德阐释 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地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在他的童话中,王尔德最先用这种素朴的艺术形式进行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但是我们从他创作的童话中发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相反,他创作的童话仍然同宣扬美好理想和以教诲为目的的传统童话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创作的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也无法回避塑造以教诲为目的的道德形象。实际上,王尔德的艺术实践违反了他的艺术理想,他在主观上虽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但在客观上却塑造了同现实相联系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 王尔德于1888年出版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与其它故事》,其中收录《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五篇童话。对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经过童话这种唯美的方式处理,一方面塑造出快乐王子、小燕子和夜莺等一系列正面的道德形象,宣扬真善美;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诸如自私的巨人,经过从恶到善的人性转变,警醒世人,不要被金钱和商业化的社会控制,不能过着虚伪而不真诚的生活,把人类原本的怜悯,爱情,友谊和宽容等美德丢弃。在艺术手法上面,王尔德的童话作品独树一帜,成为适合孩童,更适合成年人看的童话。 2小说中艺术和道德之间的徘徊 1891年,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出版,它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其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作品。小说具有哥特式情节剧的特色,“作品以独特的构思、机智的语言、巧妙的象征显示了作家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追求”。故事描写了年轻貌美, “逃避道德责任”的少年道连,他幻想自己永远保持青春和美貌,于是请了画家贝泽尔为他画了一幅美妙绝伦的肖像画。他“希望自己永葆青春,而让画像逐渐老去”的愿望竟然奇迹般地得以实现。尽管时光流逝,他却始终保持着青春的容颜。他尽情的欣赏美、享受生活,整天沉溺于享乐与声色之中,甚至“干脆把作恶看成实现他的美感理想的一种方式”,终因道德败坏,画像逐渐变得丑陋不堪,但道连本人却依然青春貌美。最终道连忍受不了画像上自己又老又丑的模样,用刀刺向了画像。此时,人们发现画像“洋溢着美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地上却躺着一个面目可憎、胸口还插着一把刀的老人。 贝泽尔不愿意把自己的画送去展出,是因为画中倾注了他自己太多的东西,他不愿意泄露自己灵魂的秘密。他为道连画的那幅美妙绝伦的肖像画,不仅展示了道连美丽的外表,更为可贵的是画像亦达到了灵魂与肉体的和谐,这种和谐之美是画家所追求的,亦是王尔德所追求的。他追求的就是这种永恒的艺术美,这种永恒的艺术美是王尔德唯美理论的再现,亦是作家本人最真实的写照。画家贝泽尔发现了道连的堕落,但是为了维护艺术的崇高与完善,他企图不顾一切地劝道连摆脱这种污蚀的威胁。因为他的艺术需要他, “我要你整个都属于我。我只有跟你在一起才感到幸福.即使你不在我身边,你仍然在于我的创作之中”。他把自己的艺术视为自己的生命,自然也不希望给他的艺术带来生命的模特受到丝毫的玷污。就在道连通死了女演员,而濒临罪恶悬崖的时候,贝泽尔仍没有失去对道连的信心,他相信道连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然而贝泽尔终于未能挽救回已坠入深渊的道连,相反,却死在了他的刀子下。王尔德在这里向读者展示一个追求崇高理想的艺术形象,他在小说中运用的是其唯美主义艺术理论,达到了对艺术完美的追求。“《道连·葛雷的画像》是体现唯美主义的真理、理想、想象的纯粹艺术”。然而,拒绝道德的艺术终究是无法长久存在的。 3他的戏剧创作就是连接着现实与艺术的桥梁 《莎乐美》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他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转变的明显标志,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尔德在十九世纪后期对英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妇人》、《一个理想丈夫》以及《认真的重要》。戏剧作为“艺术与生活的交汇之处”王尔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第二幕中,达林顿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装好人,人家就得对你认真;如果你装坏人,人家就不会对你认真。这就是乐观主义惊人的愚蠢之处。”意味着当时的社交界,人人都得正派严谨,彼此都得受拘于虚伪的社交规范。对话中 “惊人的愚蠢之处”的反意就是突出惊人的“聪明之处”。所以在上流 社会混迹的人们为了适应社交的需要,就得趋炎附势。《一个理想的 丈夫》中,戈林子爵说: “我很喜欢政治宴会。它们是留给我们惟一人 们不谈政治的地方”。在《真诚的重要性》中。深刻展示人物个性、幽默 风趣而又巧妙机智的对话比比皆是。以上几个简单的例子虽说是四 部戏剧作品中的九牛一毛,这些看上去自相矛盾,荒诞可笑。不合逻 辑的反论,却蕴含着坚实的真理,冲击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更能充 分地证实作者通过运用喜剧语言,人物形象等艺术手法,对维多利亚 时期的虚伪道德,商业主义的社会风尚和资产阶级现存秩序的批判 和攻击。 王尔德在其戏剧中,毫不隐讳地关注了社会与道德的问题,戏剧 中所表现出的爱情伦理,政治伦理或是私奔,乱伦等无一不涉及到 现实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真诚、正直、亲情也成了艺 术所关注的问题。戏剧正是在现实的层面上较好地把艺术纯美与道 德观念连在了一起。王尔德的戏剧创作,则是他从坚持唯美主义艺术 主张转变为现实主义艺术实践的重要标志,而关注社会、关注道德就 已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4结语 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家,他在作品中追求的艺术 至上、艺术超越,一切的理想仍清晰可见。王尔德从童话创作开始,经 过小说创作阶段再到戏剧创作,他一贯坚持其倡导的唯美主义艺术 主张,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当我们 从伦理批评的视角来研究王尔德的创作时,却惊奇的发现,王尔德在 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下创作的所谓唯美的形象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的90

关于韩剧中儒教思想的深思

关于韩剧中儒教思想的深思 本文作者:教育论文360期刊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32145124.html,/ 摘要:儒家思想对韩国影响深远,韩剧中包含很多儒家元素。而对韩剧细致研究就会发现,韩剧中的儒教倾向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至少在伦理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及时代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体审美心理的变更等原因。 关键词:韩剧儒教伦理现代性审美心理 近些年来,伴随着韩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韩国影视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使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刮起了“韩流热风”。在韩国“文化立国”政策作用下,韩剧中的儒教成分日益扩大,无论是家庭伦理剧还是青春偶像剧都包含着丰富的儒教伦理内涵。以儒教文化为背景的韩国文化产业近几年喜获丰收。韩国影视界异军突起,《魔女幼熙》、《海豚湾恋人》、《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蓝色生死恋》都明显的表现出儒教思想的倾向。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研究韩剧时,也都认为儒教思想是韩剧的思想内核。 伦理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按照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伦理体现为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这五种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并列的。排在首位的是君臣关系,次之父子关系,再次为兄弟关系,最末为夫妻关系。如果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出现冲突,亦即忠孝不能两全时,儒家要求牺牲父子关系而成全君臣之忠诚。如果夫妻关系影响到了君臣、父子、昆弟都是不被接受的。即便是和家族外人——朋友关系出现冲突,儒家思想也会尊重朋友而割舍夫妻。按照传统理念,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视朋友如手足,然而妻子只被看做一件可有可无的衣裳。这种意识即便是在现代中国也有所反映,不少影视作品正是讴歌这种舍弃小家成全大家的精神。在众多反腐反贪、革命历史、公安甚至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出现牺牲夫妻关系的情景,而这种舍弃是必须的,也是观众所认可的。 但在韩剧中,这屡遭舍弃的夫妻关系,恰恰是最为看重的一环。在韩剧里面夫妻包括男女朋友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服从这一关系。无论夫妻关系与其他四种关系出现如何冲突,被尊重的必然是夫妻关系。如韩剧《看了又看》,剧中的年轻一代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追求。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遭到上一代(父辈)的反对,更为严重的是,错综复杂的爱情竟然出现了严重违反伦理长幼的现象(朴基正要娶的妻子恰恰是他弟媳郑金珠的妹妹,这种婚姻关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都被视为乱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庭成员的称呼会显得格外混乱。例如,从郑金珠的角度,她既可以叫朴基正兄长,又可以叫他妹夫,而这两种称呼混淆长幼尊卑,造成了伦理的混乱)。然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自己的幸福,直至家庭接受他们。这种爱情观念和儒家伦理观念针锋相对,但最终爱情战胜了一切。这种模式在韩剧中应用甚广,几乎毫无例外,男女之爱被视作最珍贵甚至是至高无上东西。 其次,社会理想、社会责任的隐退。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社会责任。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开篇即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不难看出,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的意识十分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为苍生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仍是中国影视中最多也是被视为最光荣最高尚的表现的内容。“天下兴亡,匹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 佛教传人中国后,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尤其是儒家人世精神的影响下,为适应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而不断地改变自己,这即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另一方面,正是这种中国化的佛教,又对中国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古代,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主流文化的地位从未被真正动摇过。不论是官方意识形态,还是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方面都如此。其中,其主张修、齐、治、平,提倡为王道政治服务的“人世精神”,更是深刻影响于各家学说,东传佛教也不例外。它在中国所走的道路,就留下了深刻的儒学印痕。,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的变化也是逐步、渐进的,而且往往从一个侧面、一个局部开始的。其中,它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由原来的注重出世,逐步发展成既讲出世,又讲人世,主张既出世又人世,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外来佛教来到中国这样一个注重现实人生、讲究实际的国度之后,逐渐发现如果全然不顾世俗的人伦纲常,过多地强调脱尘离俗,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最终注定要被抛弃。因此,历史上的一些佛教大德,大胆吸收、融摄儒家的人世精神,在佛教中也注重纲常人伦,强调对世间的关怀,促使传统佛教不断走向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可以说是始自“六祖革命”。惠能在《坛经》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清净,实时西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种作风与五祖以前各种禅师的修行风格与思维方式已迥异其趣。以此为起点,中国佛教的许多名僧和宗派,根据大乘佛教“慈悲普渡”的精神,认为佛教的根本宗旨不是为了自身的修行解脱,而是为了利他济世,普渡众生。在此基础上,中国佛教常把出世与人世统一起来,主张只有把世间法干得停停当当,才能作为出世的前提。据此思想,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佛教徒大胆走出山林,投身社会,乃至涉足官场,过问政治。 此外,隋唐之后的佛教融摄儒家人世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表现在:通过阐释“治心”与“治世”的相互关系,把出世与人世统一起来;而且,佛教界还积极倡导佛教走向世俗化。例如,宋代名僧智圆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佛教思想家。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儒学,常常独自阅览自学儒家经典,对“周、孔、荀、孟”都颇有研究,因此,在出人世问题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对儒学的“修、齐、治、平”的思想颇表赞赏,并逐渐把儒学的“治世”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体系中。后来,他不仅自号中庸子,而且公然提出佛儒交融,以宗儒为本,儒教修身,释教治心,二者互为表里的主张。而在主张佛教必须走向世俗化这一个问题上,宋代的另一位禅师——“看话禅”的倡导者大慧宗杲最具有代表性。在他看来,佛儒、僧俗、凡尘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情况下,它们都是相摄互融的。基于这一思想,他反对把在家、出家、世俗、僧侣对立起来,甚至还认为在家修行比出家打坐更为殊胜。因为出家为僧,一心一意只是打坐修行,没有世间的许多烦恼,因此比较省力;而在家参禅,则开眼闭眼皆是尘俗事务,时时有许多的凡尘俗事缠身。因此更需要加强力量和坚定信念,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有时更能打透禅关,结出道果。在儒家人世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佛教越来越注重人伦、强调人世,与此相适应,佛儒二家也出现了相互汇合、相互交融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