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独领风骚的民国建筑

1912年1月1日,随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我国的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它们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了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总统府

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按照历史时期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三个部分。一般而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建筑统称为古代建筑;1840~1949年间的建筑统称为近代建筑;1949年以后的建筑统称为现代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普通民居例外)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期,从中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模仿(或称作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或称作融会创新)的发展轨迹。

产生期(1912~1919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对南京的城市建设尚未来得及规划,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窃取政权后,随即将首都迁到北京。尽管如此,孙中山仍坚持认为南京是作为首都的最佳之地。他在1918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中写道:“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虽现在已残破荒凉,人口仍有一百万之四分一以上。……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然而,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也不时地被卷入到战争的旋涡之中,建筑事业的发展步履蹒跚。这一时期,南京的绝大多数建筑仍采用传统的民族风格,部分建筑采用清末南京开埠以来输入的西方建筑风格,以照搬照抄西洋风格的建筑为主流,因此,有关建筑学家称之为“洋风”时期。代表性的建筑有下关扬子饭店(今下关公安局)、和记洋行(今南京肉联厂)建筑群。

转型期(1919~1927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次年在我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得到宣传,也影响到当时的建筑界。一批学有所成的中国建筑师从国外回国,打破了西方建筑师垄断中国建筑界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建筑,处在由西方建筑师占垄断地位的“洋风”时期向中国人的建筑活动占主导地位的“自立”时期的转变过程中。代表性的建筑有金陵大学建筑群、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等,一味模仿和守旧的建筑观念发生了碰撞和融合。

鼎盛期(1927~1937年)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着手进行城市建设,南京出现了自六朝、南唐、明初以来的第四次建筑高潮。

1928年1月,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主席为蒋介石,孙科和孔祥熙分别担任工程建设组主任和经济建设组主任。在首都建设委员会下面设立了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负责制定《首都计划》,并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古力治为顾问,以期借鉴国外城市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1929年12月31日,《首都计划》正式公布,其内容包括人口预测、功能分区、交通计划、市政工程、城市管理等方面。其中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以紫金山南麓为中央政治区,傅厚岗一带为市级行政区,长江两岸为工业区,主干道两侧和明故宫、新街口一带为商业区,鼓楼一带为文教区,山西路一带为新住宅区。《首都计划》是我国近代比较系统的一部城市规划,遗憾的是,南京的城市建设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并未完全实施。

南京自1927年6月1日建市以后,首任市长刘纪文上任伊始,为配合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中山陵,开始修建南京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大道。中山大道北起下关江边,南到中山门,全长约12公里,涵盖了今天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大道自1928年8月12日开工,至次年5月竣工。此后,根据《首都计划》的规划,又相继建成了中正路、太平路、白下路、汉中路、中华路、雨花路、山西路等近百条道路。至1937年初,南京市经过十年的建设,城内竣工的道路总长达120公里。这一道路格局,奠定了现代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

中央研究院

南京作为首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先,南京作为政治中心,政府各部门都需要办公用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民政府在南京城内大兴土木,先后在市区建造了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以及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海军部、联勤部、财政部、教育部、司法行政部、农林部、社会部、交通部、水利部、卫生部、粮食部、审计部、经济部、军政部、最高法院等;与国民政府建立邦交关系的国家在南京建立外交机构,也需要大量的用房,如美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苏联大使馆、法国大使馆、日本大使馆、荷兰大使馆、加拿大大使馆等。其次,南京作为经济金融中心,各大公司银行纷至沓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南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上

海商业银行等等,相继在南京建立行屋,从事金融业务。再次,南京作为文化中心,精英荟萃,学子云集。中央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北极阁气象台、水晶台地质矿产陈列馆、中央图书馆、中央大学、晓庄师范学校陆续建立。此外,政府官员汇集南京,也纷纷建立公馆别墅。

经过1927~1937年持续10年的建设,南京在这一时期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初步具备了现代城市的规模。当代著名作家聂绀弩(1903~1986年)在40年代发表的《失掉南京得到无穷》一文中写道:“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南京足足住了五年之久。初到南京的时候,城内还没有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街面上尽是破旧低矮的瓦屋。……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南京完全改换了面目,有了全国最好的柏油路,有了富丽雄伟的会堂、官廨、学校、戏院、商号、饭店、菜馆、咖啡店乃至私人住宅。”实际上,由于经费的不足以及抗战的爆发,城市规划中的许多项目未能按计划完成。在南京城内,除了沿中山大道一线有较多的新建筑以及山西路、颐和路一带有成片的新住宅外,其他的地方仍未得到应有的改造。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多样,大多数建筑物为我国的建筑师自行设计。因此,有关专家称这一时期为“自立”时期。

停滞期(1937~1945年)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南京城仿佛是人间地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玛丽露丝·科勒曼在其所著《南京地方政治:1927~1937》一书中写道:“政治……多少世纪以来都是南京的主要…产业?,是南京的悲哀。它的主要产品有围城、屠杀、劫掠、战火和残墟……这一点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经过侵华日军长达六周的暴行之后,南京城内外的许多建筑物惨遭日寇的焚毁。

在日伪统治南京的八年时间里,南京的经济和建设遭到掠夺性的破坏,日伪占领者基本上都是利用原有的旧建筑,或对旧建筑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造,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偶有兴建,要么是出于宗教需要,要么是出于粉饰太平的目的。如1940~1941年在和平公园建造的还都纪念塔是为了纪念汪伪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1年在灵谷

寺松风阁西面建造的宝公塔,是用来纪念六朝的宝志和尚;1943年在小九华山之巅建造的三藏塔是为了安置唐朝玄奘法师的部分舍利。这一时期的民国建筑陷入了低谷期。

恢复期(1945~194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年的5月5日,国民政府由陪都重庆还都南京。由于机关、学校、工厂企业陆续返回,饱经血雨腥风的南京城人气骤旺,呈现出百废待兴的景象。这一时期又涌现了一批民国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西路67号美军顾问团公寓(又称AB大楼)、北极阁1号宋子文公馆、西康路33号美国大使馆、下关火车站扩建工程、中山陵5号孙科延晖馆、鼓楼馥记大厦,以及逸仙桥附近的标准民居逸仙村等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财力枯竭,无力也无心投入经济建设。因此,这一时期刚刚

复苏的南京的城市建设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时,南京城内的最高建筑只有七层,仍然是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福昌饭店。

民国建筑经过上述五个阶段的兴衰起伏,在南京城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南京民国建筑的种类

南京民国建筑按照使用功能粗分的话,主要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三大类。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八大类:一是政治、军事机关建筑,如总统府、行政院、外交部、国防部等;二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机构建筑,

中央大学大礼堂

如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国立编译馆、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等;三是市政、交通、电信类建筑,如中山大道、大校场机场、江南汽车公司、南京电信局等;四是工商、金融、服务、娱乐、休憩场所建筑,如和记洋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央商场、中央饭店、华侨招待所等;五是驻华使领馆,如美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36个国家的馆舍;六是监狱,如中央监狱、首都监狱等;七是官邸、别墅、民居,如小红山官邸、宋子文公馆、马歇尔公馆、逸仙村等;八是陵墓以及纪念性建筑,如中山陵、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正气亭、音乐台等。这些民国建筑从种类上来讲,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从品位上来讲,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国家工程,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所选颜色和采光效果,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设计、建筑施工水平和审美水平,引领了时代的建筑潮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技和文化艺术价值。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五院十八部六个委员会(其中部委数量时有变化)构成,这些中央行政机构下面还设有许多下属机构,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出资建造。这些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的公共类建筑中的行政性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南京所独有的,构成了南京民国建筑的第一大特色。南京民国建筑的第二大特色是公共类建筑中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机构的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美观、坚固而又实用,这是同时期其他城市同类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至于南京民国建筑的第三大特色,就是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星罗棋布。在《首都计划》中,将住宅区分为四个等级,即第一、第二、第三住宅区和旧住宅区,其中的第一住宅区实际上就是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以颐和路一带尤为集中。据1937年5月南京市工务局统计:这一带的花园洋房分为四个公馆区,共建房1700处,总占地面积达69万平方米,平均每户400平方米,平均密度为20%,庭院绿化面积达65%,水电、电讯、道路设施齐全。这些洋房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宛如万国建筑博览馆。

南京的民国建筑无论从现存面积上、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特色上和品位上来讲,在全国同时期建筑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林林总总的民国建筑构成了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

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

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气候、地理及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融合的结果。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建筑更多的体现的是“西化”,尤其是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这些建筑对这些城市而言,并非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它们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政治上、文化上强加的色彩,有被动的成分在里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代史与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个“怪胎”。而南京则不然。南京的民国建筑并不含有任何政治上、文化上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它是主动的吸纳。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既互相共存,又互相交融,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都市繁会图卷。直到今天,民国建筑依然是南京城市建筑中的一大景观,令人驻足流连。当代台湾著名作家舒国治游历南京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他对南京“惟一有兴趣的,是南京的建筑,民国式的公家建筑” 。

南京民国建筑现存状况,据房产部门最新统计,目前全市保存下来的民国建筑占地面积有900多万平方米、1000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00多处,无论是从现存面积上来讲,还是从数量上来讲,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概言之,南京的民国建筑主要有六种风格: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宫殿、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民居多为人字顶。民国时期,这一形式的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南京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中,除了数量众多的民居外,以栖霞寺最具代表性。

中国古代寺庙一般都是以多座建筑组成庭院,各院之间以轴线串连起来,形成建筑群。通常平面都是呈对称布局,中轴线上分布着寺庙的主要建筑。栖霞寺虽然是民国年间重建的建筑,但仍沿用了传统的布局形式,由泮池、山门、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以及两侧的祖堂、客堂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在这一组建筑中,弥勒殿、祖堂、客堂为人字顶,毗卢宝殿、藏经楼为重檐歇山顶,均为单层、砖木结构。

此外,类似的典型建筑还有煦园(总统府西花园)、瞻园(中统局)、江南贡院(南京市政府)、曾公祠(蒙藏委员会)、张侯府(立法院)、鼓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武庙(考试院)、朝天宫(首都高等法院)等等。

西方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2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类建筑风格,或自用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这类建筑在清末南京开埠后比较流行,如1870年建立的石鼓路

天主教堂采用的是法国罗曼式教堂形制;1888年建立的汇文书院钟楼采用的是美国殖民期建筑风格;1909年建立的江苏谘议局大楼采用的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等等。民国建立后,这类建筑逐渐淡出。南京下关的扬子饭店建于1912~1914年,就地取材,用南京的明城墙砖砌造成法国的建筑式样,是民国年间西方折衷主义建筑的实例之一。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建于1915年,是西方折衷主义风格建筑的又一实例。

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

西方古典式建筑主要是指17世纪后期从法国兴起的古典主义建筑。其特点是以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这种风格的建筑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首先传播的欧洲其他国家,后来又影响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大约在20世纪初,这种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南京的校园里。建于1922~1924年之间的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由外国人帕斯卡尔设计,采用的是标准的罗马爱奥尼亚柱式构图,并采用仿石材构造的水刷石粉面,整个建筑造型十分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西方古典式建筑。建于1930~1931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采用的也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式风格,正门门厅上部立有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在众多的校园建筑中独具特色,成为国立中央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外,建于1922年的国立东南大学体育馆、建于1924~1927年的国立东南大学科学馆、建于1929年的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建于1936年的新街口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均采用了西方古典柱式构图,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显得坚实雄伟、华贵典雅。

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

这种风格的建筑是中、西方的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建造技术结合起来而作出的一种尝试,19世纪后期在南京开始出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中明确强调首都南京的建筑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由于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20~30年代的南京,这种风格的建筑成为一股时尚。

这种风格的建筑较早出现在教会学校中。如1917~1926年之间建造的金陵大学礼拜堂、北大楼、西大楼、东大楼,以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学生宿舍。1922~1934年之间建造的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科学馆、文学馆、图书馆、大礼堂,以及四幢学生宿舍等。教会学校中之所以要采用这种建筑造型,意在利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表达教会尊重中国文化的姿态,以使中国的学生在传统建筑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与同一时期由中国人独办的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改称中央大学)的建筑一律采用西方古典式风格形成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

此后,这种风格的建筑扩大到大型纪念性建筑、行政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如1926~1929年建造的中山陵、1928年建造的铁道部大楼(1945年后改为行政院)、1929年建造的励志社、1931年建造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31年建造的小红山主席官邸、1931~1933年建造的谭延闿墓、1931~1936年建造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1933年建造的交通部大楼、1935~1936年建造的中山陵藏经楼、1935~1936年建造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大楼、1935~1936年建造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1947年建造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6~1948年建造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其中以中山陵享有盛名。

中山陵系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平面采用木铎形(即钟形)图案,象征着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总体布局规划吸收中国古代陵墓的特点,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注意结合山势,运用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祭室等传统陵墓的组成要素。陵墓建筑群以大片的绿化地和平缓的台阶把各个尺度不大的个体建筑联成为大尺度的整体,形成庄严雄伟的气势。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建筑的手法,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墙身全部用石料砌成,运用蓝白两色为主的纯朴色调装饰细部。建筑本身基本上采取严谨的比例,在体型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表达了肃穆宁静的气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中山陵不仅是民国建筑中近代宫殿式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建筑典范。今天,它已成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又称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

中山陵音乐台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看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的矛盾,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费时费工,以及建筑格局呆板,于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反对繁琐的复古主义形式,反对大屋顶,探索将中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新民族形式。这类建筑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面组合体型构图,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采用现代屋架的两坡屋顶,造型简洁对称,在檐口、墙面、门窗、入口部分以及室内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并辅以适当的传统建筑图案。这类建筑兼顾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同时又带有中国民族风格,追求的是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30年代南京对这类形式建筑的探索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代表性的建筑有1930~1933年建造的中央体育场建筑群、1930~1934年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1931~1933年建造的中央医院、1932~1933年建造的中山陵音乐台、1932~1933年建造的外交部大楼、1935年建造的国民大会堂和国立美术陈列馆、1936年建造的中国国货银行等。其中以外交部大楼最为典型。

外交部大楼筹建于1931年3月。最初由天津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建筑物平面呈“工”字形,建筑平面4000平方米。建筑物的前后两部分以大楼梯相连接,空间富于变化。建筑物采用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形式,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地上2层,半地下室1层。前有月台踏步,墙身柱间辟有大玻璃窗。细部采用清式斗拱彩画,天花藻井。后因国民政府紧缩经费,这一方案未能实行。1932~1933年,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赵深、童寯、陈植对外交部建筑也进行了设计,他们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过高,于是既不抄袭西方建筑样式,也不照搬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做法,而是根据现代技术和功能的需要安排平面布局与造型,采用了“经济、实用又具有中国固有形式”的特点,设计出了新民族形式的建筑,结果这一方案得到采用。外交部大楼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T”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入口处有一个宽敞的门廊。中部高4层,两翼高3层,另有半地下室1层。整座建筑的平面设计与立面构图基本采用西方现代建筑手法,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细部。从建筑物的外观上来看,立面上下分为勒脚、墙身和檐部三部分:底层半地下室部分的外墙用水泥粉刷,象征基座;墙面用褐色面砖贴面;檐口部分用同色的琉璃砖做成简化的斗拱装饰。建筑物内部大厅天花饰有清式彩画,室内墙面做有传统墙板细部。该建筑把中国传统建筑精美的局部与西方现代建筑简单的线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中国新民族建筑形式的典范之一。1991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其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西方现代派建筑(又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的变化,西方现代派建筑应运而生。这种风格的建筑强调建筑式样与时俱进,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由于这一风格的建筑实用、经济而又美观,便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所以一经产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20世纪30年代这种思潮影响到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紧跟时代的脉搏,在南京等地也设计建造了这一风格的建筑。如1932~1933年建造的首都饭店、1932~1933年建造的国民政府最高法院、1933年建造的福昌饭店、1933~1934年建造的行政院、1933~1935年建造的地质矿产陈列馆、1935~1936年建造的新都大戏院、1935~1936年建造的国际联欢社等。抗战胜利后,这一风格成为新兴建筑中最常采用的建筑风格。如1946年建造的北极阁宋子文公馆、1946年建造的美国大使馆、1946~1947年建造的美军顾问团公寓、1947年建造的公路总局、1948年建造的馥记大厦、1948年建造的延晖馆等。在这些现代派建筑中,以首都饭店别具一格。

首都饭店1932年由华盖建筑事务所童寯设计,大华复记建筑公司和联合成记营造厂建造,1933年竣工。占地面积1376平方米,建筑面积926平方米,工程总造价20.72万元。整个建筑为钢筋混土结构,采用了西方现代派造型,根据建筑功能与所处地形的特点,建成不对称的形式。平面布局比较灵活,大楼平面呈“7”字形,周围用名贵树木点缀园景,正面

为椭圆形广场,中部设有画花坛;建筑物后面设有两个标准的网球场。大楼的主体为对称的两翼,中部为厅楼,高4层,两翼为3层。立面主要以窗和墙体组成线条,构思新颖,简洁明快,在同期建筑中独领风骚。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历史遗留给南京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是南京文化的精华和名片之一。正确地认识、合理地保护、适度地开发利用南京的民国建筑,对于凸显南京特色文化,提高南京的美誉度,增强南京的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国建筑风格特点

民国建筑风格特点 南京是民国时期的主要代表城市,南京的民国建筑也非常具有特殊,下面以南京为代表来介绍一下民国建筑风格特点的内容。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 民国建筑的风格 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气候、地理及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融合的结果。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建筑更多的体现的是“西化”,尤其是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这些建筑对这些城市而言,并非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它们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政治上、文化上强加的色彩,有被动的成分在里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代史与东西方关

系史上的一个“怪胎”。 而南京则不然。南京的民国建筑并不含有任何政治上、文化上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它是主动的吸纳。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既互相共存,又互相交融,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都市繁会图卷。直到今天,民国建筑依然是南京城市建筑中的一大景观,令人驻足流连。 南京民国建筑现存状况,无论是从现存面积上来讲,还是从数量上来讲,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概言之,南京的民国建筑主要有六种风格。 一是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宫殿、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民居多为人字顶。民国时期,这一形式的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二是西方折衷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2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类建筑风格,或自用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这类建筑在清末南京开埠后比较流行。民国建立后,这类建筑逐渐淡出。

ART+DECO建筑风格汇总

产品库专题报告 ART DECO建筑风格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 未经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

ART DECO建筑风格汇总 Art deco 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高耸、挺拔,给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体现出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不断克服地心引力而达到新的高度,表达出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和力量。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但是夸张失调的柱式、笨重繁复的线条在高耸的大楼上显得矫揉造作。相反,Art deco适应变化,易于应用,潜在的巨大象征能力,高耸的造型,使纽约成为了世界Art deco艺术的中心。 Art deco也被称为装饰艺术,回纹饰曲线线条、金字塔造型等埃及元素纷纷出现在建筑的外立面上,表达了当时高端阶层所追求的高贵感;而摩登的形体又赋予古老的、贵族的气质,代表的是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这种艺术风格在美国大行其道,并最终发展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 上海,堪称Art deco建筑的圣地之一。最早Art deco建筑可追溯到汇丰银行大楼的内饰,1925年诺曼底公寓更是Art deco的惊艳登场。上世纪30年代,上海刮起了一股Art deco风,从国际饭店、福州大楼、上海大厦,到国泰影院、百乐门、美琪大戏院,以及衡山路附近的一些高级公寓,涉及多种功能的建筑形态,并成为继纽约之后Art deco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 这些建筑不同于其他的古典建筑风格,呈现出现代简洁的街屋面貌,构成上海“万国建筑博览”的一大要素。 Art deco最新代表是高科技派的金茂大厦,合高科技与装饰风味于一体;最具特色的便是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内的中庭,一个从56层起共33层楼高镂空的中庭。目前包括上海绿地、和记黄浦、泰江置业等20来家开发商正研究并营造Art deco风格的建筑群。 ARTDECO在中国的雏形

解析南京博物院的民国建筑语言

解析南京博物院的民国建筑语言 摘要:从南京民国建筑历史背景谈起,以南京博物院的大殿的设计、营建为例,对南博建筑的装饰风格和对局部细节进行分析,全面展示其所体现的民国建筑语言。在空间设计中,南博以及南博后来的修复扩建工程中,应关注空间设计中对人们历史情感的人文关怀,以及展示和延续民国建筑语言和对历史片段的保存。 关键词:民国建筑;空间设计;构造装饰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六朝古都南京城已经见证了2470余年的建城历史,南京城现有的古都风貌主要来自城建史上的两个鼎盛时期:明代和民国。明代都城建设以明城墙、明故宫和明孝陵为代表,民国都城建设以中山陵、中山大道和国民中央政府建筑群为代表。另外,国民政府在《首都计划》的指导下修筑了相当数量的道路,同时还兴建了一大批行政办公建筑和高级住宅区以及各种配套设施。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数目庞大并且渗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为南京的古都风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南京博物院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建筑风格 南京博物院位于明城墙和中山东路一系列民国建筑之间,是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交织,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的地区。南博后的半山园是原王安石故居。因此可以看出,无论从大

的城市角度的区位特征,还是本地块的地段人脉,在这一用地区域内都包含了异常丰厚浓郁的明代文化,民国文化氛围,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文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南博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突出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因此采用近代仿古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风格——仿辽式建筑。南博外观高大雄壮,粱柱斗拱粗壮古朴,四面起坡的丈屋顶星曲面翘起,虽然十分庞大,但给人轻快腾飞之感。 三、南京博物院的建筑语言 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主题建筑远远退离中山东路主干道,前面留下深远宽大的草坪,广场,绿化带,主殿前有宽大的三层石台阶。这样布置都是为衬托出主题建筑的高大宏伟,形成丰富的环境氛围。南博的整个园区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布局工整,平面对称。南博建筑造型是中国古典宫殿样式,而建筑材料和结构则采用西方先进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是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成功典范。 2.空间形态 中国传统建筑虽然多姿多彩,风格各异,但是在深层次取得主导作用的时空空间形态。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最重要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从《良友》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的时尚特征 《装饰》2005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民国时期《良友》画报所刊载的有关服饰的内容,总结归纳出其对现代上海服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从中概括出当时上海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时尚特征。 关键词:《良友》民国时期上海服饰西风东渐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先生于1925年8月在上海创办,至1945年10月停刊,是一本民国时期百科全书式的画报。其大量涉及近现代中国军政学工商各界人物肖像、社会风貌和歌舞电影等内容,紧扣时尚生活,间接传播了服饰时尚的理念;又另辟专栏不定期刊登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发表画家兼设计师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准时装杂志”的意义。 一、《良友》对当时上海服饰的推动作用 1. 专业性报道的时尚指导作用 首先,《良友》画报不定期地刊登国际流行时装发布会的消息。其主要通过摄影图片和文字来报道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各大时装中心的时尚动态。如《良友》总第60期发表的193 1年“欧美流行夏季时装”,以两幅版面介绍当季的连衣裙、套装等,并配有说明:“领缘皮袖口与黑色反映成趣,额前罩以半截面网,为巴黎流行新装。”再如总第36期在“欧美时装”栏目中,介绍了“巴黎、纽约春夏时装展览会中几种简单而美观之服”,也有说明:“出门旅行郊外散步此装束甚见精神”、“简便美观春夏咸宜中年妇女喜用之”。这对当时半推半就地认识、接受洋派文化的中国读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良友》画报经常刊登上海本埠“新装会”的消息。在总第103期发表的“夏装新案”,由当时的演艺明星梁赛珍、梁赛珠姊妹担任模特展示应季新装,其中有旗袍,更有西式套装与连衣裙。值得玩味的是,总第106期发表的“夏季新装”是由永安公司“为提倡国产丝绸起见,最近特举行一时装表演会”,但其款式也多为西式,即使旗袍也被披上西式披肩,佐以高跟皮鞋。 再次,《良友》总第13期发表“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由繁而简之变迁”,介绍了美国女子体育服装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出由繁而简的规律。现在看来,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一般的时尚报道,而应奉为具有教科书般指导意义的设计启蒙。 2. 设计作品的审美启蒙作用 《良友》画报还经常发表兼任“服装设计师”的画家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通过时装画的形式来体现。画家们把他们对外国时尚信息的把握,对当时的消费观念的感受,转化成具体的服装样式和穿着理念。当时引领服饰潮流的画家叶浅予、方雪鸪、万氏兄弟、张令涛、胡亚光等人都常常以《良友》为园地发表新作。将叶浅予1927年的“实用的装束美”与192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是以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展现的呢?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其中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南京民国建筑简介: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1912年1月1日,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三镇、陪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南京民国建筑,有人民大会堂、南京大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南京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南京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民国建筑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气候、地理及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融合的结果。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建筑更多的体现的是”西化”,尤其是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这些建筑对这些城市而言,并非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它们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政治上、文化上强加的色彩,有被动的成分在里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代史与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个”怪胎”。而南京则不然。南京的民国建筑并不含有任何政治上、文

浅析民国时期建筑形式的形成及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建筑形式的形成及特点 摘要:通过对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简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以焦作工学院的民国建筑为例,简要分析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 关键词:近代建筑民国时期元素 abstract:through to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history research, brieflyintroduced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formation and thedevelopment. constructs take jiao zuo engineering institute’s republicof china as the example, the brief analysis introduce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keywords:modern construction republic of china time element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近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 1910年,中国近代第一位建筑家张鍈绪按照西法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建筑新法》,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西方科学的建筑方法。书中多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批判,鼓励学习西方新的建筑方法和建筑技术。 20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在外留学的建筑师陆续回国,中国的建筑师人数也逐渐增加,成为西洋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对中国传

统建筑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非科学性的否定也更具体,众多的批评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中国传统的学理不科学。第二,中国传统建筑功用不科学。第三,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不科学。[参见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85页 ] 2 、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在近代中国人接触并使用西方建筑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建筑师出现以后,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建筑,如何看待西式建筑、如何进行中国人自己的创作。 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 3、民国时期建筑的特点(以焦作工学院为例) 焦作工学院成立于1909年,现存还有一批民国时期建筑。以工

大上海时期和四大家族

大上海时期和四大家族 说到上海,总是给人一种在经济上无与伦比的气势,不管是鸦片战争以后还是民国解放后一直到现在,上海都是我国的经济重镇。大上海时期也能够概括民国时期的一部分,因为它代表的是那个时期中国经济的辉煌。民国时期的上海在当时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第一,当时的日本东京,香港,新加坡等等跟上海相差不是一点点。当时的大上海是亚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等都落户了上海,上海也是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着中国钱包的美誉。民国政府还将上海建为上海特别市(其实就是直辖市),当时外国人在上海人口所占的比重也很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称那段时期为大上海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上海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四大家族的大部分经济政治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四大家族也是在大上海时期迅速的发家致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依赖政治地位,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攫取了巨额财富,形成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庞大力量,被合称为“四大家族”,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通过联姻等,四大家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蒋家: 蒋介石,孙文爱徒,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国家党、政、军核心领导人,也是四大家族的政治核心。 宋家: 宋嘉澍: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 宋子文: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历任国民党政府财长、外长及行政院长等职,后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并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等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操纵著国民党的经济实权。 孔家: 孔祥熙,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操纵国家机器疯狂的榨取国家财富,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陈家: 陈氏兄弟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陈氏兄弟之叔父陈其美为早期革命党人,青帮大头目,与蒋介石、黄郛为结拜兄弟,故陈氏兄弟称蒋介石为三叔,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陈果夫,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负责国民党党务及监察工作,掌管以“中统”为核心的特务组织。利用其在国民党政府中数任要职,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后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土地开发公司理事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与宋家、孔家瓜分中国的金融业。抗日战争期间在川、云、桂等省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主持经营“党营生产事业。 陈立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 由此可以看出四大家族在民国时期显赫的地位,而上海在当时又是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民国政府的所有经济政策能否成功,就看在上海能否成功,足可见上海对当时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说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首都都不为过。因此,在经济上,上海就是四大家族控制的重点。四大家族控制着当时中国的财政大权 四大家族掠夺全国人民膨胀官僚资本主要通过以下的手段: (一)发行公债。(二)增加捐税。由于工业、商业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关税、盐税、统税三税收入大为减少。国民政府便通过扩大征税范围和增加税率的办法,来弥补减少的税收. (三)通货膨胀。抗战开始后四个月,国民政府决定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滥发钞票的结果,使四大家族的财富迅速集中,而广大人民则越来越贫困。 (四)外汇管制和买卖黄金。四大家族利用特权,以官价买进大量外汇和黄金,以黑市价格抛出,转手之间,牟取暴利。 (五)实行专卖制.对食盐、糖、卷烟、火柴、茶叶、酒等六类物品实行专卖。国民党官员和有关机构乘机营私舞弊,套取专卖品转投黑市,从中牟取暴利。 (六)统购统销。1937年9月,在国民政府之下成立贸易委员会,对国统区的丝、茶、桐油、猪鬃等主要出口物资,实行统购统销。 总之,国民政府用种种手段对人民实行公开的掠夺,使官僚资本在抗战期间迅速膨胀起来。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在抗战前即已开始,抗战中不但金融垄断更为加强,而且将垄断扩展到工商业的各个部门。民国后期,全国财富集于上海,四大家族掌控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在农村,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贷主。四大家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劳动人民的最大剥削者,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极大障碍。由于官僚资本残酷剥削所激起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建筑风格及流派浅析大全

建筑风格及流派之有机建筑 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有机建筑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流派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这个流派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这个流派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这个流派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这个流派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 赖特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以及德国建筑师沙龙的柏林爱乐音乐厅都是有机建筑的实例。 建筑风格及流派之折衷主义建筑

解析民国建筑风格在开封的传承与发展

解析民国建筑风格在开封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国建筑也在不断的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保留原始的建筑风格,传承悠久的文化史韵,是现如今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对河南开封市来说,从古至今,其自身最经典的时期就应该是民国陪都时期,那时的开封,有着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也占据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它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这座古老城市的特色建筑,已经被深深的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关键词:开封;民国建筑;风格 所谓的民国建筑,它指的是在民国时期,在一些重点的大城市建设的集官方和民间私人住宅于一体的所有建筑的总称。追溯历史,自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时候,重庆、河南等地的民国建筑历史也就由此拉开了,大批的民国建筑在西方现代建筑师的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每种建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样式,风格的不同,也彰显了各个城市不同的个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面貌。 一、追溯开封悠久的历史渊源 开封在古代时期又被称作东京,一定时期内也被称作汴京。在现如今的中国地图上,位于河南省东部,也就是现在的豫东大平原的中心地带。开封作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其自身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以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其独有的古城风貌特色,无处不彰显着开封古都的历史风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开封的发展是历史的延续,也是中华文化的创城,追溯历史,远在五千年之前的新时期时代,开封就由于气候适宜、水域发达以及交通便利等特点,居住了一代又一代的远古人民,久而久之,开封就逐渐由地方性的统治中心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统治中心,其自身的历史色彩和文化神韵,也使得开封愈发的受到瞩目而渐渐的闻名于世。历史上的开封,在北宋的时期发展的最为迅速,那时的开封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科学技术,在当时都已经发展成为了最大也是最繁华的都市。 历史上的开封,虽然久经自然的灾害,人为的破坏,但是仍旧保留了不少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各种各样的名人轶事和风俗文化,都显示着这个古老城市历经的沧桑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宋代先进的建设理念,更是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将街道建成棋盘的样子,将房屋按照三重城的布局建设,特别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遗留下来的古老街区的建设风格,更是构成了开封古城特有的建设面貌和建筑特色。 二、丰富多彩的民国建筑在开封的传承 民国建筑,通常都是指的那些在1912年的民国政府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这段时间内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各大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要数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中建造的建筑都是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色彩的。在古代,这些建筑多以政府机关、军事结构以及教育中心为主,不同的地域

民国上海滩(图文)

这是一个充斥着自由因子的城市,人们在这里交换香烟、大米和情报。这里曾是租界,却因祸得福,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霸主。如今,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消息让人期待,自由的氛围将再次回归。 现代上海"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租界带来的市政管理和公用设施,科技发展带来的电报、电话,加上电影、舞会等西式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上海。图为1902年,万国商团沿着南京路前进,参加检阅游行。万国商团成立于1853年,目的是保护外侨免受战乱威胁。(图片来源:《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后浪出版)

图为1906年,上海的商业街。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乃至全国最繁华的一个城市,贸易发达。 出于贸易沟通的需要,加上电报技术的发展,上海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金融枢纽之一。图为1913年,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万国储蓄会内景。万国储蓄会由法国人于1912年10月设立,它一直经营到1937年被国民政府取缔之时。

在经受租界带来的诸多不平衡感之外,上海本地人也接受了租界带来的红利。这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这里逃过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浩劫,这里的人们也最先感受真正的现代城市,接触媒体、广告、电影、高等教育等。图为二十世纪初的上海,虹口菜场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当地渔民、农民和屠户到这里出售货物。 1907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雇佣的工人们在南京路上铺设电车轨道。这是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沿线为主要商业街,从静安寺到上海总会,全长6.04千米,主要的站点设在上海总会。

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在混乱的全国局势下,租界的局势相对稳定。一直到1936年,上海租界都处于高度繁荣期。图为1910-1912年间的上海怡和丝厂,经理和她的妻子在成排的缫丝机间摆姿势拍照。这家丝厂和后来的棉纱厂是上海早期工业产出的重要部分,作为怡和洋行最早的产业之一,向世界各地出口生丝。 20世纪初期,电影是上海人最重要的娱乐之一。20年代,上海拥有4万影院座位,上座率极高,最受欢迎的电影是武侠和家庭伦理剧。图为1922年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的办公室。这家公司制作了很多当时最成功的影片,也造就了一批上海滩最耀眼的明星。

常见建筑风格特点总结

◎荷兰风格(Dutch) 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1880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美国风格(Ametican Colonial Revival) 美国风格根基于殖民时期美洲大陆各地的民居(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步形成的,所耗建材较多。在全国铁路网建立起来后,因建材的运输较为方便,大规模的建设这类住宅成为可能。经过200多年的复兴和发展,这种风格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别墅的主要形式,它重建筑的居住功能,轻风格特征。 A型,正立面双山墙式(双称Shotgugun);B型,L形式;C型,四面坡屋顶式。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主会场的设计方案一开始就决定采取古典主义的思想与风格,后各分会场展出的一大批建筑设计都将古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这届博览会的空前成功,新古典主义就成为美国19世纪最后的一个流行风格,它源于古典传统,确将其魅力推向极限。

该类别墅的特征是:A、正立面一般设计成豪华的与屋檐等高的门廊,对称而平衡; B、门廊的三角楣由厚实的古典柱子支撑(柱头花角常为科林斯或爱奥尼亚式); C、屋檐装饰很精细。 它有五种形态:门廊与屋檐等高;部分门牌号廊低于屋檐;正立面是全断面门廊;正山墙门廊;一屋四坡顶。 ◎法国殖民风格(French Colonial) 法国别墅风格对美国的最初影响是从中部的几个州流行法国殖民风格开始的。 其特征为:A、高大陡峭的四坡屋顶或侧山墙屋顶,别墅常常是一层;B、大门和窗户细而长,门和窗上都有沿垂直方向的小网格,成排列。 它有两种形态:城市传统和乡村传统。 乡村传统由周围有一系列柱子支撑形成围廊,给居住者提供了360度的全景视野,但最突出的要数门廊的进口楼梯,它是后来欧洲各地皇家花园别墅门廊设计的雏形。 ◎史迪克风格(Stick) 史迪克风格是哥特复兴风格到安妮女皇风格之间的过渡,它强调墙面整体装饰性而非局限门和窗或屋檐等处的细节。这种风格在1878年很盛行,它造型非常漂亮,享有“木质安妮女皇风格”的雅号。其特征为: 正立面为陡峭的山墙,侧向也有三角形山墙相交,山墙上有

民国风建筑特点

民国风建筑特点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动荡和变革仍然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人民不断地开展着救亡图强运动,主要表现在引进西学和革命斗争两个方面,因而民国初期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背景也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学习西方的组成部分,现代艺术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艺术,两者在混沌之中彼此对抗而又相互融合。二是此时的现代艺术带有鲜明的社会化和政治化倾向。 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民国初期的中国,这样一个混乱时代不断展现着它的时代性特征。 在建筑方面,早在清末开始,西方入侵我国,在势力范围所到之处,渐渐出现了一些洋式建筑。民国初期的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一个缩影,尽管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各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又各不相同;一般都为砖混结构,这是一种混合结构,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机构体系。 就民国风建筑特点而言主要分为西方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民族主义三种,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

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为模板建造的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的具有鲜明现实主义倾向的建筑风格,这正好符合当时的资产阶级民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新民族主义建筑是在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历史背景下,众多建筑艺术家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思想而发展出的一种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这三种风格的代表建筑有上海外滩建筑群、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原汉口南洋大楼和南京各类官员府邸等。此时的建筑艺术装饰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演变和欧式风格的再现与演变。 在建筑材料上,从晚清开始,西方的建筑材料,如砖块、水泥、石材、玻璃等被引进到中国,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木材在建筑中的构造主体地位;此外红砖、钢筋混凝土也被大规模的运用,几乎在整体上改变了中国今后的建筑材料风格。在建筑形式上,民国初期建筑在汲取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上,保留了西方古典形式的装饰,结合近代工业设计思潮,并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构建出了大量的杂交建筑。

民国时期上海的牛奶消费

民国时期上海的牛奶消费 王书吟发表于2013-12-31 06:49 民国时期上海的牛奶消费,与西人进入有极大的关联。开埠之初,上海的牛奶及奶制品都是为满足外侨的饮食习惯而生产销售的。 1933年第75期《良友》杂志上刊登的幼童喝牛奶图片。

1926年第7期《良友》杂志上刊登的宝华奶粉广告。 1932年第65期《良友》杂志上刊登的上海蓄植牛奶公司牛舍与榨乳室。

民国时期上海的牛奶消费,与西人进入有极大的关联。开埠之初,上海的牛奶及奶制品都是为满足外侨的饮食习惯而生产销售的。鸦片战争后,各国列强在上海等地设立租界,侨民纷至沓来,作为西人重要的日常食物,牛奶以舶来品身份随西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以进口奶制品为主的牛奶市场 受西人饮食习惯的影响,华人开始食用牛奶。当时中国本土牛奶行业极不发达,由于此时消毒设施和冷链设备还不够完善,上海市场上贩卖新鲜牛奶的乳场不多,国人食用的乳制品几乎都是进口奶制品,如雀窝(即今天的雀巢)、熊牌、鹰牌、勒吐精、好立克、爱兰百利等品牌,进口种类包括乳粉、乳油、奶酪、干酪、炼乳等,且数量巨大。据统计,1923-1927年间,中国每年平均从国外进口5000吨乳制品,1928年增长至7000吨,在牛奶输入国中排名第五,1929年亦排名第六,仅次于英国、菲律宾、荷属印度、英属印度及其他荷属地。 随着生鲜牛奶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牛奶本身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上海的报刊和杂志上开始大量出现分析牛奶化学成分的科普性文章,牛奶被作为一种滋补品、而非一种单纯的食品或饮品向读者宣传,当时的医生相信,牛奶对肺痨、贫血、营养缺乏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西医鼓励生病的人多吃半流质的食物,推荐诸如牛奶、饼干、果子等西化食物,而非传统食用的粥类或米糊。 经由知识分子与牛奶商大力推广,从1910到1920年十年间,上海饮用牛奶的人增加了一倍。然而牛奶价格不菲,几乎可列入奢侈品的范畴,一些普通工人家一天的收入不够买一瓶牛奶。因此牛奶消费者大多是租界中的外国人、买办阶层以及经济宽裕的中上等人家。 租界监管与分级考核 自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乳场管理规则》以来,牛奶就被纳入食品卫生监管范围。租界当局一直对乳业的卫生状况密切关注。通过制定对牛只、牛棚、牛奶消毒、产品包装、从业人员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租界牛奶的生产销售。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条是1925年由美国引入的“标准A级巴氏杀菌法条例”。“巴氏消毒法”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忒(Louis Pasteur)发明,将牛奶在62.8℃的温度中加热30分钟,生奶中的细菌被杀灭,而牛奶本身的口感和品质不会变化。这一消毒方法只需消毒机即可完成,原理简单,操作较方便,因此很快风行沪上。 对沪上牛奶分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936年工部局经行的牛乳分级考核,按检查结果将市售牛奶分为ATT级(特级)、A级、B级三个等级,并颁发给牧场甲、乙等级牌照。甲级乳场生产经过消毒的可以直接饮用的牛乳,定价颇高;乙

关于民国特色建筑调研报告

关于民国特色建筑调研报告 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潮与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现存民国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中西兼容、风格多样。民国特色建筑具有多元价值与丰富内涵,既传承古制,又融汇中西,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和岭南文化的见证,体现了广东悠久的海洋传统、“乡土气息”和“侨乡风格”,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但长期以来,我省不少地方在城市建设与现代化长远目标上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遗产保护的偏差,对民国特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缺乏全方位的深刻认知,许多有价值的民国建筑受到不应有的“冷遇”,没有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重新焕发广东民国特色建筑在岭南建筑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全省有一万多处民国特色建筑,粤中地区现存建筑数量最多,粤东次之,粤西较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许多有价值民国特色建筑的“建设性破坏”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民国特色建筑有效保护与开发机制不到位,产权关系复杂,缺乏统一管理,法规条例执行力不足。 课题组认为保护现存广东民国特色建筑刻不容缓,提出以下建议:1、以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为愿景,从文化战略高度认识现存广东民国特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2、以打造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制订“近现代建筑和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逐渐改变对单一建筑物的孤立保护模式,复原建筑物得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空间;3、以文物普查为契机,加强对民国特色建筑的全面调查研究; 4、以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为途径,促进民国特色建筑在文化产业上深层次开发; 5、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精心培

民国建筑特点

晚清的建筑特点:青瓦白墙,飞檐拱壁。 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 现在,南京市已对这个民国公馆区进行了规划,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将作为民国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街区重现“民国街区”昔日的风情,成为古城南京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现取名为“南京1912”的街区正是为了唤醒南京人对民国的历史记忆。街区里的13栋民国式府衙建筑融合了中式和欧式风格,它的定位是: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其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令人叫绝。 南京民国建筑呈现四大特点: 一、等级高: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类型全: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民居建筑。 三、历史及艺术价值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汇集了当时中外优秀的一批建筑师,在宁进行大量建筑创作活动,留下了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四、内涵丰富:民国建筑大多与历史事件、名人相关。 南京民国建筑从建筑风格和特点上看,可以区分为四种: 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如1914年-1915年的扬子饭店,1929年的生物馆; 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如1919年的金陵大学北大楼,1917年的金陵大学礼拜堂;

浅论晚清及中华民国时期上海社会概况

浅论晚清及中华民国时期上海社会概况所参阅书目《中国近代社会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版 前言 我能有幸在大一选修了华东师范大学阮清华老师的“上海近代史”课程,受益匪浅,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实在是太有必要掌握上海的社会发展历程了。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到上海居住,领受最深的便是上海自身海派社会了,说得高深一点,就是“上海社会文明发展历史”。 《中国近代社会史》绪论中定义了何为“社会史”,英国著名历史学家C.M.屈维廉定义为“除去政治史的人民史”我认为不妥。就近代上海而言,整个上海社会的发展没有政治的依托是根本不行的。单单的人民史,就好比一盘散沙,令后人无法去归纳,而只有在政治的背景下,社会才存在着“人存原理”。 因此,我更倾向于百度百科上的定义:“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整体及其运动、社会组织(氏族部落、家庭、家族、社区、邻里、各种社会集团)及其运动、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而就我的看法而言,我定义之为“在特定政治背景下,对过去社会各个方面的探究” 第一章清末的社会结构及资本主义在上海的发展 本书在第一部分详尽介绍了晚清社会结构概况,从仕官贵族的皇帝,宗室,大臣,到普通平民及贱民,介绍得非常仔细,对此我是不想再加以抄录,我只是想说在清末封建势力还算强烈的时候各个阶层是不平等的。仔细想想,古印度正是由于种姓制度才导致其社会发展缓慢,当年法兰西波旁王朝正是因为三级会议才爆发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以,在这些腐烂的封建制度背后,必会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不平等的社会阶级背后,必定会诞生资产阶级革命派。上海早在1843年开埠后,资本主义在上海加速发展,所以,上海能够成为19世纪李鸿章领导下的洋务运动的核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结合书上第一节详细的社会结构,以及后面的社会业缘组织中中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先天发育不良的,满清政府利用其政治垄断特权追求其私利,不惜损害资本家利益,社会利益,其后果也不言而喻,辛亥革命爆发后上海立马也就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了。 第二章客观看待上海的帮会 影视剧中素来不缺上海滩传奇。那里,曾是一个由帮会、租界、平民、警匪,日军,国民党特工们组成的奇幻世界,打打杀杀,惊心动魄;那也是一个远去的江湖,刀来剑往,喋血争夺,门派攻伐,但在民族存亡时刻也不失保家卫国的忠诚。 说到帮会,很多朋友会认为那就像中国的恐怖组织,其实不然。帮会在近代上海发展中扮演着不可磨灭的角色。帮会主要分为青帮,洪帮,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讲究义气。关于青帮,洪帮的介绍,读者可参阅本书,帮会一节,我不作具体介绍。我具体看重的是帮会在近代上海的作用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均看到了帮会这股潜在的社会力量,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有着各地反清帮会的功劳。在上海最著名青帮头子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