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防控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鼓励各科室及个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进行阶段性回顾性分析,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根据统计,我院2018年第三季度总共发生不良事件14例,其中发生率居前位的是:非计划性拔管6例,跌倒4例,用药错误2例,这3项占全部不良事件的85.71%;发生在全院各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ICU2例、外一科2例、五官科2例、内二科2例,占总数的57.14%;按当班护士层级,发生率居前位的是护师8例,占总数的57.14%;按时间分类,其中晚夜班发生10例,占总数的71.43%。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布(见图1)

图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分布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见图2)

图2 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见图3)

图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非计划性拔管

1.发生科室:外一科,ICU,内二科

2.原因分析:

(1)护士工作缺乏预见性,缺乏责任心,对高风险病人评估不到位;

(2)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如躁动不安、疼痛等;

(3)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及沟通不到位,不知晓置管的重要性;

(4)当班护理人员巡视不到位,对患者活动前的评估不到位;

(5)导尿管质量问题,置管前未检查导管的完整性;(6)导尿管水囊未打适中;

(7)管路未妥善固定;

(8)带入导尿管无法监管置管过程及导尿管质量。

3.整改措施:

(1)加强宣教,与病人及家属多沟通,告知置管相关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2)科室加强对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

(3)各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管道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4)操作前检查物品的完整性;

(5)妥善固定导管,教会患者在各种体位状态下导管固定方法;

(6)必要时保护性约束;

(7)加强巡视,加强护士责任心,关注高风险患者管理;

(8)各种标识及防范措施到位,特殊患者重点交班;(9)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使之配合治疗。

(二)跌倒

1.发生科室:五官科、内二科、内三科

2.原因分析:

(1)值班人员未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引起足够重视;

(2)患者及患者家属依从性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不够重视、不配合治疗;

(3)行走辅助工具选择不当,遇雨雪天气医院环境后勤处理不及时;

(4)未遵循医疗原则,当班护士经验不足;

(5)科室组织学习相关制度时,学习不认真,未达到效果;(6)缺乏沟通,安全宣教不到位;

(7)病房卫生间无防滑设施,患者无家属陪同;

(8)夜班护士在执行晨间治疗,未监管到位。

3.整改措施:

(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了跌倒坠床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2)正确使用评估工具,提高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准确率;

(3)做好宣教工作,病人及陪护对跌倒坠床防范知识知晓率100%;

(4)病房卫生间增加防滑设施,告知家属24h陪同,后勤部门遇雨雪天气及时整理医院环境,护理人员适时督促;(5)要求病人及家属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

(6)定期对安全相关知识进行抽考,了解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个案现场指导;

(7)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落实本班职责,责任到人,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沟通到位;当班人员加强病房的巡视,加强环节管理;

(8)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跌倒坠床管理小组加强监管。(三)用药错误

1.发生科室:外二科、急诊科

2.原因分析:

(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反查对制度;一些护士未按照“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即至少用2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来确认身份,且不重视腕带信息的核对;

(2)人员短缺,病人多,护理任务繁重;

(3)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无主动巡视意识,慎独精神有待提高;

(4)用药相关知识培训不足,风险意识缺乏;

(5)未按医嘱处理流程执行。

3.整改措施:

(1)科室加强学习,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风险意识培训,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反差对制度;

(3)多看多问多查,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4)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预见性。

(5)用药流程实行规范化管理。

(6)加强带教与管理。督促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并落实到工作中。

四、总结

2018年第三季度共上报不良事件14例,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确定14例为不良事件。其中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跌倒事件、用药错误事件相对突出,希望各科护士长及当事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加强整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6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XXXXXX人民医院质控科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明确以“病人安全”为导向,自从2014年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以来,各科室严格监控和管理,按规定及时、主动上报,2016年度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312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现将各科室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及纠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一、2016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 1.1-12月上报例数:图1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图2 3.不良事件分类:

4.2016年与2015年不良事件对比,见图4 图42016年与2015年各类不良事件对比

4.各类不良事件1-12月趋势,见图5 图5—2016年1-12月趋势图5.不良事件发生场所,见图6

二、2016年各类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图7—-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柏拉图2.医疗不良事件分级: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小结: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由医生上报7例,护士上报19例。绝大多数属于Ⅳ级事件,占73%,主要是医嘱事件,Ⅲ级事件占27%,主要有医疗处置事件、用药错误等。 医嘱事件16例,其中录错药物数量5例、录错药物剂量4例、漏录电脑4例、录错患者3 例;医疗处置事件4例,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操作2例,导尿操作2例;用药错误2例,包括用 法错误、提前用药各1例;跌倒事件2例,均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夜间坠床;意外事件1例,为 住院处录入身份信息错误;输液反应1例。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2.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不良事件分析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作者:————————————————————————————————日期:

为持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和《二级医院评价标准和细则》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 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所造成患者可能的人身损害,包括诊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 二、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处理流程: 各科室或个人具名或匿名报告不良事件 职能科室(医务、护理、院办公室、设备、后勤中心)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报送职能科室,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h 内报告,事件重大、情况紧急者应立即口头汇报,事后补填《报告表》;报告人不愿具名或匿名的,可在医院网站上下载电子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完成后发送到医教科邮箱。 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医教科每个月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分析,每季度公布分析处理结果,并跟踪处理及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落实情况列入每个月科室考核和年终的科室考评内容。 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 一般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事件 分管院长 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实施意见 院长

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 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或者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 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 疗。 中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 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 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死亡的。 (二)按照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错的大小,分为一般和重大医 疗不良事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 但由于诊断、治疗、护理水平有限等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 但因实验检查器械或设备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 但因在诊疗或操作过程中,未能预见或预见不够等原因过失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4.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疗护理,但因在诊疗或操作过程中,未能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而造成或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5.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未能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使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 6.设施存在缺陷,未能尽到足够的安全义务导致的不良事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医疗不良事件: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2020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患者跌倒不良事件 一、跌倒时间:2014年11月5日14:30 二、地点:内三科9号病房 三、事件发生经过:患者:符莲花,性别:女,年龄:39岁,诊断:低钾血症。 患者因全身乏力3天,于10:00轮椅入科,入科时患者意识呈清醒状态,聋哑病人,入院时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Bp110/62mmHg p92次/分R 20次/分T36.0℃跌倒评分18分,压疮评分14分,ADL评分55分,予上左边床栏,宣教入院知识和防跌倒,并于床头放防跌倒警示牌,并嘱咐患者家属陪护。 11月5日14:30 时,我(万智伦)在29床病人(林玉磷)床边换针水,听到9号病房传来呼叫声“护士有人跌倒了”,当我和学生媛颖同学跑到病房时,看见患者已经跌掉躺在地板上,同时罗秋红主管护师也来到病房帮忙,我们一起把患者扶到病床上,并叫罗秋红主管护师告知值班的李珍医生查体并电话告知护士长,我便给患者测生命体征,Bp128/62mmHg p 80次/分R 20次/分T36.3℃,全身查体无异常,无外伤。从新给患者评估跌倒评分为28分,压疮评分14分,ADL评分55分,又再次给患者右边上床栏,当时患者家属不在病房,予通过电话联系患者家属回病房后,再次给病号家属宣教,家属表示理解和配合,当时患者血钾浓度1.3mmol/L 遵医嘱予氯化钾缓释片1000mg口服,氯化钾20mL 加温开水一日三次口服,并密切观察病情。 四、根本原因: 针对以上事件分析: 1、对患者家属的安全宣教不到位,未能引起患者和家属对预防跌倒的重视,为患者提 供预防跌倒措施,未得到落实,巡视病房不够,不能及时协助患者。 2、患者低钾血症,是跌倒高危病人,主要与其疾病有关,患者是聋哑病人,沟通困难, 对疾病的缺乏,不愿麻烦护士和家属,本组情况案例为患者独自一人活动时发生。 五、预防措施: 1、护理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跌倒高风险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悬挂“防跌倒”警示牌,做好用药指导,特别是当患者服用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降血压以及任何影响人体平衡的药物时[2],为站立不稳和步行缓慢的患者提供拐杖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对安全宣教和预防措施落实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落实基础护理,加强巡视。 2、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安全监管,及时发现病区基础设施、环境和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制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培训、考核护理人员对安全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2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2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事件经过: 年月日时,患者在一楼放射科大门口前散步,不慎跌倒,致左脸颧骨处皮肤有轻微擦伤,患清醒,可配合治疗,主诉:左脸颊部有轻度疼痛;查体观察左脸颊擦伤处无瘀斑及血肿,患心、呕吐、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语清楚,对答切题,:125/67mmHg,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6℃,告知医生,医嘱予碘伏消皮肤,另查体未发现躯体骨折及脑部损伤等情况,肢体活动正常。 科室对事件分析: 、护长调查经过:事件发生始末清楚明了,询问当班护士患者入院时给予详细的防跌倒宣教,家属未足够重视,加之当日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发现患者自行外出,且外出无家属陪同患者散步时跌倒。 、跌倒主要原因: 管理因素:(1)针对高危跌倒患者的管理措施不强硬。

(2)护长督促不到位。 护士因素:(1)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予松懈护理管理。 (2)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跌倒高危因素未重视。 (4)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发现患者外出。 (5)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意识教育; 患者因素:(1)患者性格固执,且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够,不听从宣教,依从性差(2)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虚弱,腿脚活动不方便。 (3)外出散步时未告知医务人员,未告知其内心需求,怕打扰护士工家属因素:(1) 家属工作繁忙,未能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2)家属对跌倒风险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协助医务人员一起督促患者防 倒。 环境因素:(1)医院一楼缺乏扶手等措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环节因素:(1)患者较多,护理照看不周。 (2)未按规定巡视病房。 (3)交接班不认真,接班后宣教不落实。 )、发生跌倒危险因素(鱼骨头分析):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一、事件经过: 2015年月日时,患者在一楼放射科大门口前散步,不慎跌倒,致左脸颧骨处皮肤有轻微擦伤,患者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主诉:左脸颊部有轻度疼痛;查体观察左脸颊擦伤处无瘀斑及血肿,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语清楚,对答切题,测血压:125/67mmHg,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告知医生,医嘱予碘伏消毒伤处皮肤,另查体未发现躯体骨折及脑部损伤等情况,肢体活动正常。 二、科室对事件分析: (一)、护长调查经过:事件发生始末清楚明了,询问当班护士患者入院时给予详细的防跌倒宣教,患者及家属未足够重视,加之当日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发现患者自行外出,且外出无家属陪同,导致患者散步时跌倒。 (二)、跌倒主要原因: 1、管理因素:(1)针对高危跌倒患者的管理措施不强硬。

(2)护长督促不到位。 2、护士因素:(1)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予松懈护理管理。 (2)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跌倒高危因素未重视。 (4)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发现患者外出。 (5)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意识教育; 3、患者因素:(1)患者性格固执,且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够,不听从 宣教,依从性差。 (2)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虚弱,腿脚活动不方便。 (3)外出散步时未告知医务人员,未告知其内心需求,怕打扰护士工作。 4、家属因素:(1) 家属工作繁忙,未能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2)家属对跌倒风险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协助医务人员一起督促患者防跌倒。 5、环境因素:(1)医院一楼缺乏扶手等措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6、环节因素:(1)患者较多,护理照看不周。 (2)未按规定巡视病房。 (3)交接班不认真,接班后宣教不落实。 (三)、发生跌倒危险因素(鱼骨头分析):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

内一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已发生) 填单日:2013年1月25日科室:内一科床号:48床姓名:陈芳性别:女年龄:90岁住院号:178682 1、入内一科日期:2013年1月15 日发生时间:2013 年1 月24 日06 时00 分 2、值班人员:护士:丁丰沛医生:范路梅 3、不良事件类型:老年病人跌倒 4、不良事件发生前诊断: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6、不良事件发生24h内用药:抗凝药:拜阿司匹灵:扩血管药:川弓嗪;利尿剂:安体舒通,速尿;控制血糖:诺和锐 7、不良事件发生前采取的特殊预防措施:告知家属及病人预防跌倒的措施及挂防跌倒同时提示牌。 8、不良事件发生地点:病房卫生间内 9、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①病人长时间卧床,自我能力评估不足,安全意识不够。②病人从CCU转 出后更换了陪人,陪人对病人的防护意识不够,保护不到位。③卫生间没有扶 手,存在环境安全隐患。④护士对病人和陪人的宣教欠到位。 10、损伤认可:病人跌倒左额颞顶部硬膜下/外血肿 11、不良事件目击:家属 ` 12、不良事件发生的事实: 6:00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去卫生间小便,进卫生间后家属在外等候,患者小便完后起身,头部跌倒至洗手池边缘。 13、是否通知家属:有 14、不良事故发生时护士在病区的活动:做护理 15、不良事件发生时处理方法:(1)把病人转移至床上,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智变化(2)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3)送病人检查进一步确定伤情(5)根据病人伤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6)安慰病人及家属(当班护士填写)。 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及家属 16、不良事故发生后处理方法: (1)全科室护士参与讨论;(2)加强跌倒高危因素病人的安全管理;(3)加强使用跌倒风险评估单;(4)培训全科护士学习跌倒风险评估单的使用;(5)加强防跌倒护理措施细节管理,仔细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加强防跌倒的健康宣教,做到有效宣教,有效管理。(6)提高跌倒高危患者参与防跌倒管理的积极性。 17、科室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否 18、讨论分析:按照鱼骨头分析图进行分析(见另一页) ~

患者跌倒不良事件解析总结.docx

患儿院外跌倒不良事件分析 患儿院外跌倒鱼骨图原因分析 认知因素病人因素 护理人员重视不够与疾病有关的感 家属在家看护不 到位 风险意识差家属擅自带患儿回家住宿 患儿外出玩耍 对病人病情未掌握 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 缺少风险 请销假制度未落实 督导检查不到位 安全宣教效果 巡视不到位 行为因素其他因素患儿院外跌 患者院外跌倒PDCA循环分析

目 P:计划 标 1.病人跌倒危险因 跌 素评估率100%。 倒 2.陪人跌倒预防知 发 识知晓率100%。 生 3.完善患者自行离 率 院劝阻书填写,完 善病人请销假制度 4加强入院须知宣教, 陪人对“自行离院, 所有院外后果自负” 知晓率 100%,宣教完毕入 院须知签字,所有 项目填写齐全,无 漏项 跌倒 D:实施 1.护士长带领病区护士学习及考核患者跌倒防 范与报告制度、防范措施、意外跌倒应急预案。 2.护士对病人的跌倒风险进行正确评分。 3.加强宣教工作1)高危病人床头悬挂警示标识、 重点交班。 2)每天加强病陪人预防跌倒的宣教, 告知病陪人离开医院或病区须经医师批准并签 署告知书,病区外或院外所有事情与医院无关, 责任自负 4 每日交班查看请假离院人数,对未请假私自离 院者电话联系,催促其及时返回,拒不返回者 告知院外后果自负。 C:检查 1.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按质 控标准检查护士对患者 跌倒防范措施的落实情 况。 2.护士长考核护士对病人 的跌倒评分是否准确。 3.护士长检查病陪人跌倒 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4.护理部、科护士长不定 期抽查跌倒防范措施的 执行情况。 5、护士长定期检查入院 须知签署情况,签署不完 善处罚绩效。 A:S:标 处理准化 护士长1.流程 定期组标准 织分析化。 讨论 2.检查 会,不经常 断改进化。 工作方 3.巡视 法,提频繁 高工作化。 质量, 4.损害 杜绝院最低 外跌倒化。 的发 生。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 报告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 2016年全年我院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均来源于临床科室包括手术室,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现将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如下: 一、2016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共10件: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核对时不遵循“三查八对”原则,造成输错液体。 2、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如:,一级护理评估不到位及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 3、违反操作规程,个别护士简化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交代时未能真正考虑到患者的理解能力和生活习惯,未能做的与患者有效的沟通,造成患者在术前喝奶延误手术。 4、由于实习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 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无带教监管独立操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5、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严格整点巡视。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对压疮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如:指导按摩,帮病人勤翻身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人,必要时床头交接班并悬挂警示标识。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间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

一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上月的3个科室增加到17个科室,多为主管医生上报。其中用药错误2件,一是护士静点液体时未核对患者信息张冠李戴;二是摆药机口服摆药有一袋药摆药错误,护士未核对出来,但上述两件不良事件均未给患者造成后果,均是责任护士上报。其他是药物不良反应,排名第一的是注射用莫西沙星4例占比%,上报科室3个,均发生在静脉输注过程中,上报症状描述多为静脉刺激但也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幻视的中枢症状。另1例患者在输注三维B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抢救时间约40分钟,后药学部虽未认定与输注药物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较为少见。此次评审的药学专家对我院2017年多起、较集中的中药不良反应药学部分析欠缺也给予督导意见。药学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提升明显,但根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实施相对滞后。

从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一季度的三月份上报较少较同期下降%,但从一季度各部门对上报事件的处理时长却有大幅下降较同期下降%,分析与评审时各部门对不良事件的上报、处理,无论从上报人或是科室或部门负责人都有顾虑,所以较去年同期变化较大。但一季度纠纷办的6件投诉事件中2件临床科室均同时上报不良事件较以前有较大改进。各环节的平均处理时长是天,为自上报以来最短,与质控办多次强调各部门就不良事件的关注及处理时长有关。 在不良事件上报率逐步提升的基础上,设备、耗材类事件也在持续增长,但将设备、耗材2017年仅占14%,2018年一季涉及。而设备类,特别是资源紧张的大型设备运行故障却没有一次上报。如:统计MRI 、CR 等设备运行故障2017年共计8次,平均维修时长天,按每台日工作量统计43人次计算,无论是

2018年一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分析一.总体情况: 2018年一季度全院共上报不良事件100件,奖励上报金额2430元(因未按时限上报免于奖励的共21件,RCA分析1次按100元/件奖励上报科室)。其中护理类32件、药学类32件、设备耗材类10件、医疗类8件、输血类6件、医技类8件、院感类4件、后勤安保类3件、医患关系类3件。 医技类2件。已确定事件分级:Ⅰ级2件、Ⅱ级事件1件、Ⅲ级事件73件、Ⅳ事件19件。上报例数科室排名前三位是呼吸科、老年科各9件、消化内科7件、输血科、神内二、普外一、耳鼻喉科各5件。各科室上报率(床位/上报例数)排名前三的是重症医学科40%、耳鼻喉科、妇科20%、呼吸内科18.18%。不良事件RCA分析三例分别是输血、医疗、护理。 2018年一季度不良事件分类同期对比 事件类别本期同期同比增长 药学类32 18 77.78% 护理类32 50 -36.00% 设备耗材类10 11 -9.09% 医疗类8 13 -38.46% 输血类 6 17 -64.71% 院感类 4 2 100.00% 后勤安保类 3 5 -40.00% 医患关系类 3 1 200.00% 医技类 2 5 -60.00% 不良事件上报分类首次药学、护理类共同排在第一位,特别是药学同比上升77.78%,上报科室由上月的3个科室增加到17个科室,多为主管医生上报。其中用药错误2件,一是护士静点液体时未核对患者信息张冠李戴;二是摆药机口服摆药有一袋药摆药错误,护士未核对出来,但上述两件不良事件均未给患者造成后果,均是责任护士上报。其他是药物不良反应,排名第一的是注射用莫西沙星4例占比10.81%,上报科室3个,均发生在静脉输注过程中,上报症状描述多为静脉刺激但也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幻视的中枢症状。另1例患者在输注三维B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抢救时间约40分钟,后药学部虽未认定与输注药物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较为少见。此次评审的药学专家对我院2017年多起、较集中的中药不良反应药学部分析欠缺也给予督导意见。药学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提升明显,但根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实施相对滞后。

坠床、跌倒不良事件分析

坠床、跌倒不良事件分析 原因分析 1.管理因素:针对高危坠床/跌倒病人的管理措施不强硬;病 房无卫生间,夜间未开地灯。 2.护士因素:①入院时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不及时;②对 患者病情掌握不够,患者术前晚给清洁洗肠,入睡前口服舒乐安定2mg;③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④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术前准备后跌到高危因素未未及时评 估;⑤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协助病人。 3.患者因素:①患者起床入厕未打呼叫器,也未叫醒陪护; ②性格固执,不听从宣教。 4.家属因素:①未及时协助患者—陪护劳累入睡深 计划(Plan) 1、改进方案 ①科内针对该起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 ②加大管理力度,进行护理人员思想教育。 ③针对该不良事件进行科内有关高危/跌倒病人的管理方 面知识培训学习 ④加强宣教告知,对围手术期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 及时,教会病人使用床头灯、呼叫器等,宣教到位。 (5)多加强巡视,了解病人需求,给予病人必要的协助。 2、时间:2012年3月27日至2012年3月27日 实施(Do): 1、立即组织科内护士展开讨论,针对该起不良事件进行原 因分析。 2、建立完整安全管理体系,设立质量监控人员,每月两次 不定时对患者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检查,提出问题,并记录,护士长在护士会议上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3、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思想上的重视度。 4、制定跌倒/坠床标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宣教牌

5、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及宣教。 护士长定期检查,进行资料分析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和沟通。 处理(Action): 1、标准化:制定ICU安全管理质控小组 2、持续监控:每月进行监测并做好信息反馈。 3、目前ICU无跌到、坠床不良事件发生,但存在一定的风险,仍需持续质量改. 检查(Check): 1、有形成果:1年内跌到发生率为0% 2、无形成果:PDCA方法的运用;科室的团队精神和质量 管理能力提高。

2018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 年上半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 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2018 年上半年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医疗过程安全有效,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一、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和类型: 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和报告的医疗不良事件 6 件,其中3例治疗效果不理想, 2 例术后复发, 3 例过度治疗,且费用过高, 2 例医患沟通不到位,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二、不良事件发生及上报情况: 1、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Ⅲ—Ⅳ级不良事件,都是投诉类事件。 2、事件发生比较集中,在男科和妇科。 3、12 例不良事件中有 5 例是因为医疗技术问题, 3 例是因为医疗费用问题, 2 例是医患沟通问题, 2 例药物不良反应。 4、发生医疗投诉后,给与了积极处理。 三、分析与整改: 以上不良事件均为医疗投诉类事件,导致患者投诉的原因主要 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以及给予患者的过度治疗。导致患者的不满意,给患者增添了不必要的痛苦,对此,我们给予当 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我们在下半年将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自学,科室组织学习,院里统一学 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专业力量,同时,对于妇科、男科我们也请进来

上级医院的名医、专家来指导开展工作;另外,我们积极加快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杜绝乱收费和过度治疗,同时医院也将加大检查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广大职工,以病人的满意做为我们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医教科 2015-7-10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一、事件经过: 2015年月日时,患者在一楼放射科大门口前散步,不慎跌倒,致左脸颧骨处皮肤有轻微擦伤,患者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主诉:左脸颊部有轻度疼痛;查体观察左脸颊擦伤处无瘀斑及血肿,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语清楚,对答切题,测血压:125/67mmHg,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6℃,告知医生,医嘱予碘伏消毒伤处皮肤,另查体未发现躯体骨折及脑部损伤等情况,肢体活动正常。 二、科室对事件分析: (一)、护长调查经过:事件发生始末清楚明了,询问当班护士患者入院时给予详细的防跌倒宣教,患者及家属未足够重视,加之当日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发现患者自行外出,且外出无家属陪同,导致患者散步时跌倒。 (二)、跌倒主要原因: 1、管理因素:(1)针对高危跌倒患者的管理措施不强硬。 (2)护长督促不到位。 2、护士因素:(1)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予松懈护理管理。

(2)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跌倒高危因素未重视。 (4)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发现患者外出。 (5)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意识教育; 3、患者因素:(1)患者性格固执,且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够,不听从宣教,依从性 差。 (2)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虚弱,腿脚活动不方便。 (3)外出散步时未告知医务人员,未告知其内心需求,怕打扰护士工作。4、家属因素:(1)家属工作繁忙,未能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2)家属对跌倒风险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协助医务人员一起督促患者防跌倒。 5、环境因素:(1)医院一楼缺乏扶手等措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6、环节因素:(1)患者较多,护理照看不周。 (2)未按规定巡视病房。

康复科病人跌倒不良事件鱼骨图原因分析

康复科病人跌倒不良事件鱼骨图原因分析 护士因素患者因素 巡视病房时未加强与患者年纪较大 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科室卧床病人多以偏瘫病人居多 大多患者都患有高血压防跌倒宣传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不佳 不到位,未反复强调擅自离开病房 病人在行走时护士对低中危患者家属陪护不到位未穿防滑的鞋子 跌倒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病人照看不利 病人跌倒 跌倒防范措施 培训不够到位病房地面光滑,不防滑 对跌倒低危患者 的风险预见不够病房内无扶手 管理因素环境因素 1 / 3'.

整改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到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保持病房整洁,日常用品放置妥当,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将常用物品置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 8、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病房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床头灯或卫生间的灯。 9、责任护士对有高危情况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等于4分应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件书写中也应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嘱咐家属留陪,做好相关教育指导。 2 / 3'.

11、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先由其主管医生对其肌力进行评估,再在家属的陪护的情况下下床进行活动。 12、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未清醒的及老年病人,应拉起两侧栏杆。 13、在中高危患者床头插上预防跌倒的警示标志。 14、做好交接班工作,高危患者每日进行评估,中危患者每隔两日评估一次,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 15、主管护士应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预见性。 16、护士长严格抽查各责任护士对其主管病人的掌握情况,严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3 / 3'.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给药错误事件分析 一、给药错误上报情况 2016年第一季度共上报给药错误不良事件9例,其中一月份3例,二月份4例,三月份2例。 二、给药错误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016年第一季度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基本情况 班次:白班发生率高于夜班 时段:工作日发生率高于周末 发现时机:用药中高于用药后

三、给药错误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 从给药错误引起的后果来看,用错药物以后患者基本没有明显症状。责任人发现给错药物后能够及时停药、换药或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错药物事件没有对原患疾病造成大的影响,没有引起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也没有引起严重后遗症,具体见表2。 表2 2016年第一季度给药错误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统计

四、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在质控中心设计不良事件上报信息时,应用系统分析法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为患者、护士、环境设备、管理四大因素,在给错药物一般情况统计中,患者基本都是清醒、合作病人,不是造成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原因分析重点放在护士、管理、环境及硬件因素几个方面。 (一)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及硬件因素总体比较(见下图) 图给错药物中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及硬件因素总体比较(二)护士因素分析 在上报信息中,与发生给药错误相关的护士因素占主要比例,且护士因素涉及到的分支因素较多,各分支因素之间有并列存在的现象,因此各分支因素统计总数为20人次,其中给错药物相关的护士因素中给药环节核对缺失/错误是重点因素(见下图)。 图1 给错药物护士因素分析 (三)环境及硬件因素、管理因素(见表3) 表3 给药错误发生原因中环境及硬件因素、管理因素统计

不良事件报告

十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8类: (一)医疗不良事件:医嘱错误(包括漏开医嘱、医嘱不明确、医嘱对象错误、药 名或药品剂量错误),诊断错误(误诊、漏诊),手术患者、部位或术式错误,手术异物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非计划重返事件(包括非计划重返ICU、非计划重返手术、非计 划重返住院),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医疗技术检查不良事件(标本丢失或弄错、试剂错 误、迟报、漏报、错报),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医患沟通不到位,猝死,放射安全事件,病案管理不良事件(包括病案丢失、放错位置、病案信息录入错误、诊疗记录或检查报告丢失、病历伪造、病历无资质人员书写),医疗不作为事件(因各级医务人员不作为导致的不良事件),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医师、护理、医技判定意见错误、医嘱传递错误(口头及书面)、其它传递方式错误),因未正确查对导致的诊疗错误,输血反应,自残、自杀,医疗安全隐患事件,其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压疮,跌倒,坠床,烫伤,走失,输液不良事件(包括输液 渗漏、输液反应、肺水肿和空气栓塞),非计划意外拔管,导管操作不良事件(包括导管链接脱落、断裂或堵塞、导管连接错误),标本采集或交接错误,用药错误,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其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等。 (三)医院内感染不良事件:因针刺伤、锐器刺伤、接触化疗药、接触传染病人等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患者院内感染(指确诊三例以上同种同源的医院感染病例才上报不良事件)、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事件,其他医院感染安全不良事件等。 (四)药品不良事件:输液反应、药物配伍不良反应、药品质量问题、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引起的静脉炎)、药物调剂错误、药品安全隐患事件,其他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五)设备和器械不良事件:器械不良事件,耗材不良事件,设备故障不良事件、设备和器械安全隐患事件,其他设备和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等。

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三季度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防控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鼓励各科室及个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进行阶段性回顾性分析,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根据统计,我院2018年第三季度总共发生不良事件14例,其中发生率居前位的是:非计划性拔管6例,跌倒4例,用药错误2例,这3项占全部不良事件的85.71%;发生在全院各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ICU2例、外一科2例、五官科2例、内二科2例,占总数的57.14%;按当班护士层级,发生率居前位的是护师8例,占总数的57.14%;按时间分类,其中晚夜班发生10例,占总数的71.43%。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布(见图1) 图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分布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见图2) 图2 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见图3) 图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非计划性拔管 1.发生科室:外一科,ICU,内二科 2.原因分析: (1)护士工作缺乏预见性,缺乏责任心,对高风险病人评估不到位; (2)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如躁动不安、疼痛等; (3)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及沟通不到位,不知晓置管的重要性; (4)当班护理人员巡视不到位,对患者活动前的评估不到位; (5)导尿管质量问题,置管前未检查导管的完整性;(6)导尿管水囊未打适中; (7)管路未妥善固定; (8)带入导尿管无法监管置管过程及导尿管质量。 3.整改措施: (1)加强宣教,与病人及家属多沟通,告知置管相关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2)科室加强对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 (3)各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管道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4)操作前检查物品的完整性; (5)妥善固定导管,教会患者在各种体位状态下导管固定方法; (6)必要时保护性约束; (7)加强巡视,加强护士责任心,关注高风险患者管理;

不良事件监测分析报告

不良事件监测分析报告

器针头带钩;输液器调节器无滑轮等。 (2)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不良事件14例,主要表现为针头带钩、针头断裂、针头不通、针座内有黑色异物,注射器漏液,包装袋漏气,注射器针头与针管连接处不能拧紧等问题。1例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针头保护套破裂,血液外漏。1例滑线手术结扎缝合时断裂;1例可吸收外科带针缝线在使用该缝线过程中易断 (3)2例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1例表现为留置针渗液,1例为留置针渗液;6例静脉留置针,3例为与肝素帽接口不吻合,导致漏液渗血,2例为穿刺不成功,1例为引起局部炎症;1例肝素帽针眼处渗液;2例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表现为导管外端接口渗漏、破裂;1例一次性使用镇痛泵心率减慢;一次性输注泵不良事件1例,表现为输注速度偏快。 (4)一次性使用采血盛血器4例,1例表现为采血盛血器的采血、盛血器芯杆与活塞接头处脱落,1例表现为使用时无负压,1例为其可装外套脱落,1例为其盖帽裂开。 (5)1例下肢自动加压窄板,表现为排异反应术后一年骨折仍未愈合,考虑骨不连;1例带锁髓内钉表现为髂骨开口处渗液,1例胫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表现为切口渗出,1例腓骨远端外侧接骨板表现为切口渗液;1例(下肢)锁定直形接骨板断裂;1例上肢有限接触钢板(普通直形接骨板)表现为左肱骨骨折术后40余天,活动后感左上骨疼痛伴活动受限,拍片后发现钢板断裂;2例直型重建钢板表现为钢板断裂;1例锁骨S型重建钢板表现为钢板断裂;1例加压或保护型接骨板表现为切口渗液 (6)3例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Ⅱ不良事件3例,表现为节育环移位、脱落;1例MCU宫内节育器表现为节育环位移;5例VCU 宫内节育器经期延长、腰痛全身不适; 9例含铜宫腔形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阴道出血,1例花式宫内节育器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 (7)1例舒洁角膜接触镜双眼发红流泪,1例卫康X-BLUE双眼刺痛、视物模糊,2例博士伦缤纷镜片未开封就粘连,4例软性亲水接触镜有异物感,1例隐形眼镜护理液表现为眼睛发红畏光,1例DUEBA表现为异物感 (8)1例粘接用聚羚酸盐水使用时发现粘接力不够,容易脱落;1例3M聚羧酸水门汀表现为在使用产品时发现液体凝固,粘接力变差;透析用碳酸氢钠干粉1例,表现为冲洗过程中出现渗液;1例三通旋塞漏液。 (9)1例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表现为监护仪出现干扰,出现干扰时,显示心率很高,仪器报警;1例血液透析机进透析器的管路发黑;1 例颈椎牵引器在牵引时气囊漏气,使牵引效果不明显,延长病情。 2、Ⅱ类器械 (1)22例导管、引流装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9例一次性无菌导尿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6例表现为导尿管气囊破裂,2例表现为气囊排空障碍,导尿管无法拔出,1例为尿液外渗;1例一次性硅处理乳胶导尿管,表现为导尿阻塞不畅;2例硅胶负压引流球的引流管周围感染;3例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例表现为无负压无法引流,一例表现为胃管堵塞,引流不畅,一例表现为一次性负压器无负压;1例J型导管导尿时管子太硬,易穿破输尿管壁;1例硅橡胶胃管表现为胃管脱出,刻度字样消退;1例一次性使用胃管,表现为胃管漏水;1例一次性使用吸痰管表现为吸痰后气道出血;3例液囊空肠导管表现为球囊破裂。 (2)1例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粘电极处出现水泡,表皮脱落,局部渗血;1例医用橡皮膏引起皮肤瘙痒;1例弘力理疗贴引起皮肤红肿气泡;1例自粘伤口敷贴表现为局部红痒,1例邦尔洁纳米银抗菌水凝胶引起过敏反应;1例灭菌创口不粘敷贴表现为贴敷贴处皮肤发红、剧痒;8例无菌贴敷不良事件,表现为局部贴敷处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1例粘贴造瘘袋局部皮肤发红、发疹、发痒;1例一次性中性电极表现为术后取下电极后有大部分药膜粘于粘敷处的皮肤上,很难去除;1例石膏绷带粘胶型表现为局部灼热、发红。

2018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doc

2018年上半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2018年上半年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医疗过程安全有效,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一、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和类型: 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和报告的医疗不良事件6件,其中 3 例治疗效果不理想, 2例术后复发, 3例过度治疗,且费用过高, 2例医患沟通不到位,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二、不良事件发生及上报情况: 1、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Ⅲ—Ⅳ级不良事件,都是投诉类事件。 2、事件发生比较集中,在男科和妇科。 3、12例不良事件中有5例是因为医疗技术问题,3例是因为医疗费用问题,2例是医患沟通问题,2例药物不良反应。 4、发生医疗投诉后,给与了积极处理。 三、分析与整改: 以上不良事件均为医疗投诉类事件,导致患者投诉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以及给予患者的过度治疗。导致患者的不满意,给患者增添了不必要的痛苦,对此,我们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我们在下半年将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自学,科室组织学习,院里统一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专业力量,同时,对于妇科、男科我们也请进来

上级医院的名医、专家来指导开展工作;另外,我们积极加快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杜绝乱收费和过度治疗,同时医院也将加大检查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广大职工,以病人的满意做为我们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医教科 2015-7-10

2015年下半年医疗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今年下半年,医院不断加强医疗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出台了医疗纠纷与差错事故的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医疗程序,半年共发生21例不良事件。 一、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和类型: 21例不良事件中,其中3例是医疗投诉类事件,19例为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在事件发生后,都给予了相应的处理,没有造成差错事故。 二、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上报情况: 1、其中3例不良事件,属于医疗投诉类,接到投诉后及时上报,并给与相应的处理。 2、19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的情况统计: 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品种数例数临床表现 抗微生物类静脉 14 14 皮疹、粘膜充血、止血类静脉 2 2 皮疹 支气管扩张剂静脉 1 1 头晕、肌颤 心脑血管类静脉 1 1 局部疼痛,肿胀 孕酮类口服 1 1 皮疹,瘙痒以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停用,并给与相应的处理,经处理后症状消失。 三、不良事件分析与整改: 1、投诉类事件中,存在医疗技术问题,诊断不明确的问题,和过度治疗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指出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