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课外阅读练习题

草房子课外阅读练习题
草房子课外阅读练习题

草房子课外阅读练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草房子复习提纲

1、《草房子》是一部小说,作品写了一个男孩__________,在__________小学里终生难忘的六年生活。作者现当着名作家__________。

2、秃鹤,应该叫__________,他是一个秃子,为了让头上长头发他的父亲买来了__________擦头,可是擦了__________天之后,也没有一丁点效果,最后放弃。

3、为了报复同学,秃鹤在会操比赛中扔出__________,搅乱了比赛。同时,也引来了同学们的报复。最后在县里举行的文艺汇演中秃鹤在《__________》演__________,演出成功后得到了同学们的谅解。

4、《纸月》中写到了桑桑去板仓给生病的纸月送作业本,走到了浸月寺遇到了__________和尚。有一段时间纸月上学老是迟到,于是桑桑去找原因,发现了原来是__________欺负纸月。

5、《白雀》里描写排《红菱船》的事,负责吹笛子的是__________,女主角是__________。

6、蒋一轮和白雀之间产生的感情,但是__________不同意,看不起老师,把白雀说给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蒋一轮心情不好,在课堂生发火推了

__________一把,结果导致他口吐白沫不醒人事。

7、《艾地》讲述了__________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与学校固执的争斗。最终因为她救了落水的女孩__________,人们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8、秦大奶奶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固执地要搬走,最后却是因为救学校里的__________被水淹死,全校师生都参加了这场葬礼,并剪下了__________的一绺头发作陪葬。

9、《细马》讲述的是邱二爷从邱大家过继一个儿子__________,在邱二爷生病后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给邱二爷做药引子,但最终还是没有能留住邱二爷的生命。邱二爷死后细马精心的照顾疯了的邱二妈,并在桑桑六年级的时候用自己的汗水给这个家盖了一间大房子(想像,文中提到的是买了高高码起来的一色红砖)。

10、《红门》里写了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杜小康家,他们家是开__________,在他上四年级时就买了一辆__________,那时整个油麻地几乎没有。但是因为在一次进货过程中他们家的船撞上了__________,货物都掉水里了,从此这个家便走了下坡路,只到他们喂养的鸭子吃了__________,鸭子和船都被人给扣了。但是杜小康却给生病的桑桑带回了最珍贵的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因为家境的衰落杜小康失学了,桑桑把鸽子卖了给小康作本钱,他买来了__________,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

12、桑桑生病了,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诊断是__________,并开了药,并由__________负责熬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她常吃中药,小屋子里常飘出中药的香味,也正因如此将一轮给她的门上写了两个字__________。

草房子阅读题及答案

《草房子》问题梳理 一、填空题: 1、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的小村子。 2、秃鹤因为(),所以不能参加汇操。 3、秃鹤在《屠桥》中演()。 4、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 5、离板仓大约一里地,有条大河。大河边上有一大片树林,在林子深处,有一座古寺,叫()。 6、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 7、当纸月将书包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查看时,脸一下子红了:在她的作文本下,压着()的作文本。 8、()和()在烂泥塘里打泥巴仗。 9、《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 10、白雀的父亲是()。 11、秦大奶奶小屋前种的是()。 12、是()救了乔乔。 13、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她常长时间地站在屋后眺望,她的眼睛已经()了。 14、秦大奶奶一生最喜欢的的孩子()剪下一绺头发伴随老人。 15、只有()有一年四季的衣服。 16、鲜红的太阳还只剩下三分之一时,孩子们看见又一个人走了上断桥:()! 17、捉迷藏有许多种,其中一种叫()。 18、玩捉迷藏的其他人都被()叫到他家吃柿饼去了。 19、只有()有自行车。 20、()和()在()玩火。 21、是()揭开了在酱油里掺水。 22、邱二爷这个人很()又()。 23、邱二爷带回了一个叫()的男孩。 24、蒋一轮对桑乔说:“细马最多只能读()。” 25、()买下了十只小山羊。

二、判断题: 1、细马很喜欢放羊。()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4、大水一个星期就退去了。() 5、细马卖给桑乔十六棵树。()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7、杜雍和从鸭坊买下了六百只鸭子。() 8、桑乔是油麻地人。() 9、桑乔不在乎荣誉。() 10、桑桑有撕纸的习惯,一个字没写好,就哗的撕掉。() 11、桑桑的胡琴是蒋一轮教会的。() 12、桑乔领着桑桑去苏州城看病。() 13、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门。() 14、桑乔是一名校长,但不是一名导演。() 15、一场不拉看排练的是桑乔。() 16、蒋一轮的笛子能迷倒一片人。() 17、白三平衡能力很好。() 18、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 19、桑桑的病最后还是没治好。() 20、桑桑没考上中学。()

四年级语文必读书目《草房子》课外阅读试卷

四年级《草房子》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草房子》的作者是。他是的教授。我们还看过他写的《》《》等。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3.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4.油麻地小学因为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5.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6.秃鹤的光头从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7.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共同的特点是都有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8.桑桑得了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9.《草房子》曾获过奖。 A.冰心文学奖 B.国家图书奖 C.中宣部“五个 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0.油麻地人对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白三 B.朱一世 C.桑乔 D.秦大 11.纸月的爸爸是。 A.惠思僧人 B.蒋一轮 C.桑乔 D.不知道 12.秦大奶奶是死的。 A.救乔乔 B.救学校的南瓜 C.自杀 D.救自己养的小鸡 13.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 A.黑鞭 B.猎枪 C.装奖状的小木箱 D.二胡

14.红门(一)象征。 A.富有 B.喜事 C.革命 D.没意义 15.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 A.一只鸽子 B.一本书 C.一个书包 D.一封信 16.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枝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 枝硕大的,黑黑地竖着。桑桑能够感觉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开放。 A.扫帚 B.毛笔 C.树枝 D.芦苇 17.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18.“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 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 19.油麻地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上课吃东西,仿佛不吃点东西,就无法上课,他说自 己不吃点东西,脑子就不好使。他是。 A.戚小罐 B.细马 C.朱小鼓 D.李铜壶 20.“豁嘴大茶壶”是。 A.周德发 B.吴天衡 C.刘一水 D.阿恕 三、判断题(结合阅读内容,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 马。() 2.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最新《草房子》阅读检测题及答案

《草房子》阅读检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 (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写的长篇小说还有《草房子》、《山 羊不吃天堂草》等。 2、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 英俊的少年”指(秃鹤),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秃鹤的本名叫(陆鹤),大家叫他秃 鹤是因为(他是秃头)。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秃鹤因 为(秃头),所以不能参加汇操。秃鹤在《屠桥》中演(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3. 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小屋前种的是(艾)。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她 长时间地站在屋后眺望,她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 次是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第二次是因为(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秦 大奶奶最后是因为(捞南瓜)而死去了。秦大奶奶一生最喜欢的的孩子(桑桑)剪下一 绺头发伴随老人。 4、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正如曹文轩所说的那样:(“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 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他是作者童年的化身,也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桑桑最喜欢 的女老师是(温幼菊),最喜欢的男老师是(蒋一轮)。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 (胡琴手)。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为了卖钱买鸽子)。(桑桑)扯了蚊帐做鱼网。后来桑 桑生病了,桑桑得的病是(鼠疮)。在桑桑生病的这个期间,是(女老师温幼菊)一直在鼓 励他“别怕”。夕阳正将红辉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桑桑)映成了一个细长条 儿,红辉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桑桑)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5、鲜红的太阳还只剩下三分之一时,孩子们看见又一个人走了上断桥:(杜小康)!(杜小康)家 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只有(杜小康)有自行车,只有(杜小康)有一年四 季的衣服。杜小康家因为(家中出事,杜父大病一场),杜小康(不得不含泪辍学,离开 油麻地去放鸭子、摆小摊)。杜小康和他爸爸从大芦荡回来后,送给桑桑(5只双黄鸭蛋), 这大概是杜小康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 6、当纸月将书包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查看时,脸一下子红了:在她的作文本下,压着(桑桑)的作 文本。 7、《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白雀)。白雀的父亲是(白三)。 8、离板仓大约一里地,有条大河。大河边上有一大片树林,在林子深处,有一座古寺,叫(浸月 寺)。 9、邱二爷这个人很(可靠)又(厚道),与桑桑家关系最密切,邱二爷家一个极大的缺憾就是(没 孩子)。邱二爷从邱大家过继来一个儿子叫(细马)。邱二爷生病了,他的儿子细马和桑 桑一起挖(柳树须子)做中药,细马专挑白嫩白嫩的,黑的或红的一概不要。 10、玩捉迷藏的其他人都被(杜小康)叫到他家吃柿饼去了。(杜小康)和(桑桑)在(打麦场) 玩火。 11、(朱小鼓)和(桑桑)在烂泥塘里打泥巴仗。蒋一轮对桑乔说:“细马最多只能读(三年级)。” 是(朱一世)揭开了在酱油里掺水。(细马)买下了十只小山羊。 12、“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 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你也认为秦大奶奶的“有理”吗? 联系《艾地》这一章的内容说说理由。 (.因为,地是她半辈子换来的一切)。 13、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油麻地孩子们在冬天喜欢捉迷藏,其中一种叫(贼回家)。油麻

完整word版,四年级阅读课教案——共读《草房子》

四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航,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智慧的生成、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也需要人文与科学的启蒙与熏陶。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现制定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名著,吟诵古今诗文,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5.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6.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三、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草房子》 2.选读书目:《格列佛游记》《王尔德童话》等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作业量,少做题多读书,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2.通过班级图书角,加强图书流通,实现资源共享。 3.“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利用每天早读课前5—10分钟诵读“经典诵读”内容。 4.利用每周二、四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教会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以读书来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6.在学生间开展读书小报评比、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7.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尝试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袋,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 学习目标: 1、通过介绍《草房子》的艺术质量和文学美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师生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小说人文魅力的感受。 3、介绍作者及纯美小说系列的其他作品,推动学生延展阅读。 一、导入课堂,进入情境 板书“悦读阅美”,这是一套书的名字,放在阅读行为上,是因为读一本好书,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A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A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B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B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C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C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D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D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A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10、秃鹤的光头从C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11、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都有个共同的特点D。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12、桑桑得了B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13、《草房子》曾获过B奖A、冰心文学奖B、国家图书奖、C、中宣部“五个 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4、油麻地人对A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白三 B、朱一世 C、桑乔 D、秦大 15、让秃鹤最为骄傲是C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会演 D、与细马打架 16、纸月的爸爸A A、惠思僧人B、蒋一轮C、桑乔D、不知道 17、秦大奶奶是B死的A、救乔乔B、救学校的南瓜C、自杀D、救自己养的小鸡 18、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C A、黑鞭B、猎枪C、装奖状的小木箱D、二胡 19、红门(一)象征什么?A A、富有B、喜事C、革命D、没意义

草房子测试题(含答案)

《草房子》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A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A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B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B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C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C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D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D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A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10、《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C。 A.采苓 B.百灵 C.白雀 D.纸月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细马很喜欢放羊。(√)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4、桑桑很喜欢听温幼菊唱的无词歌。(√) 5、桑桑几乎是细马惟一一个朋友。(√)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7、秦大奶奶没救落水的乔乔。(×) 8、桑乔是油麻地人。(×) 9、桑乔不在乎荣誉。(×) 10、桑桑有撕纸的习惯,一个字没写好,就哗的撕掉。(√) 11、桑桑的胡琴是蒋一轮教会的。(×) 12、桑乔领着桑桑去苏州城看病。(√) 13、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14、桑乔是一名校长,但不是一名导演。(×) 15、一场不拉看排练的是桑乔。(×) 16、蒋一轮的笛子能迷倒一片人。(√) 17、秦大奶奶因为一只南瓜而落水身亡。(√) 18、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

草房子

《草房子》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书中的人物,走进书中营造的童年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2、通过读书交流,感受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 3、读书方法的渗透,如:通过细节揣摩人物、边读边想体验小说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等等读书方法。 4、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写人故事类的小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老师和大家读了同一本书,那就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佳作之一《草房子》,喜欢吗?能简单的说说你读后的收获吗?(预设学生会从人、事、景或者总的来说)是啊,走进《草房子》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欣赏了如诗如画的景……随着男孩桑桑一起度过了他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老师的感受和大家一样,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完全融入了这本书,真是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啊。今天,让我们从小说中走出来,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回老师和同学身边,我们一起分享,一起聊一聊住在草房子里的那些人,说一说发生在草房子里的那些事。课件1 二、整体把握: 大家知道,曹文轩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纯美小说系列。《草房子》就是这系列中的一本,那么通过读书,在《草房子》这本书中,你觉得“纯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纯美?指生谈:景美、人美、故事美。(板书) 大家很会读书,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作者曹文轩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优美的画卷,里面有景有人有故事! 三:小组学习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境美: 1、学生交流。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方面——环境美。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很美?指生谈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的段落。师及时评价。 2、交流老师的读书感悟,指导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具体描写。老师觉得文中对于草房子的描写很有特点,在大家的印象中,草房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生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草房子又是什么样子的:(课件2)指生读。

草房子阅读题目及答案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 A 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 A 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 B 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 B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 C 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C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 D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 D 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A 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10、秃鹤的光头从 C 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11、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D 。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12、桑桑得了 B 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13、《草房子》曾获过 B 奖? A、冰心文学奖 B、国家图书奖、 C、中宣部“五个 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4、油麻地人对 A 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 、白三 B、朱一世 C、桑乔 D、秦大 15、让秃鹤最为骄傲是 C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会演 D、与细马打架 16、纸月的爸爸 A A、惠思僧人 B、蒋一轮 C、桑乔 D、不知道 17、秦大奶奶是 B 死的 A、救乔乔 B、救学校的南瓜 C、自杀 D、救自己养的小鸡 18、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 C ? A、黑鞭 B、猎枪 C、装奖状的小木箱 D、二胡 19、红门(一)象征什么? A A、富有 B、喜事 C、革命 D、没意义 20、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 C 。 A.一只鸽子 B.一本书 C.一个书包D.一封信 21、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D 。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和桑桑一起玩火 C.在芦场养鸭 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22、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 C 。 A.撕下蚊帐作渔网 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23、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B 。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24、“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

《草房子》阅读推进课课件.doc

《草房子》阅读推进课 推进阅读目标: 1.借助导引单回读《红门》(一)(二)章节,了解人物成长历程。 2.聚焦关键事件,讨论苦难与成长的关系,联系生活获 得启示。 3.运用抓关键事件透视人物成长的方法,迁移回读其他 章节。 学习准备:自主阅读完成《草房子》阅读单(一) 教学过程: 一、聊聊我眼中的杜小康 谈话导入,聚焦人物。 师:前一阶段,我们集中阅读了《草房子》中关于杜小 康的章节――红门(一)、红门(二),对杜小康的成长历程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还完成了一张导引单。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对杜小康的认识有没有变化。(学生自由发言)师:每个同学心目中的杜小康都不一样,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我眼中的杜小康”。 活动1:依托照片聊一聊 师:老师会出示一组跟杜小康有关的老照片。看到这些

照片,可能会勾起大家许多与杜小康有关的记忆。(以下依次出示皮带、白口罩、自行车、草垛、红门、芦苇荡等,学 生充分交流。) 【点评:艾登?钱伯斯先生的“阅读循环圈”理论强调,“回应”是阅读的关键环节。本节课始,教师依托一幅幅老 照片对学生阅读情况及时“回应”,既帮助学生唤醒对主人 公的碎片印象,又启发学生之间互相传递自己的阅读体验, 聊书模式就此开启。】 活动2:聚焦文字,定格画面 师:一组老照片勾起了我们对杜小康这么多的回忆,读 书的时候,如果能把文字转换为画面,更能丰富我们的感受。 师:当老师读完《草房子》中杜小康的故事后,头脑中 定格了许多幅杜小康的画面。比如,这一幅――(出示杜小 康独自站在断桥头上的文字,指生朗读。) 师示范:看着这段文字,天地间,断桥头上,独自,霞 光,这样的字眼就会一下子跃入老师眼帘,让老师眼前仿佛 出现了杜小康独自一人站在断桥头上的背影,联系前文我们 知道,这是班里同学因为没有船无法渡河的情景,所有的人 都不敢到这断桥头上,而杜小康却可以,此时他的背影让老 师不由得联想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独孤求败。在你的脑海 里定格了与杜小康有关的哪些画面呢?静静地回想一下,也 可以打开书找一找。(学生跃跃欲试)

草房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草房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5分) 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u)0”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小姑娘,快快长, 长大了,跟连长, 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 【甲】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t4-,t-,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乙】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耗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草房子阅读答案

《草房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马浩红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感受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学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的角度运用停顿阅读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我们读《草房子》有一段时间了,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地谈一谈你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二、指导略读方法 1、老师想了解一下,《草房子》这么厚的一本书,你一开始是怎样快速地了解这本书的?(读 封面、读作者简介、读提要、读目录、读导读) 2、师:这就是初读一本书时的整体把握 (课件出示):翻书,通过看封面、作者、故事简介和序言、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基本的内容。 3、在读《草房子》的时候,读到哪里最让你感动? 4、的确,《草房子》催人泪下、撼动人心,令阅读它的人感动不已。老师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还久久出现书中那感人的一幕幕画面和那一串串纯美的文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纯美而温馨的草房子。 三、品味作品,指导阅读方法 在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给你一段文字,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课件出示:全班交流 1、她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她丝毫也不觉得她比其他孩子有什么高出的地方,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居然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纸月)(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 2、那时,她正在看着她的鸡在草丛中觅食。她听到喊声,转过身来,隐隐约约地见到一张孩子的面孔正在水中忽闪,一双手向天空拼命地抓着。她在震撼人心的“奶奶”的余音中,来不及爬下河堤,就扑了下去…… (秦大奶奶)(一个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善良、执着的老人。) 3、这年秋天,他卖掉了七十多只羊,只留了五只强壮的公羊和二十五只特别能下崽的母羊。然后,他把卖羊的钱统统买了刚出窑的新砖。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 (细马)(哪句最能体现他是细马?一个有孝心有责任心的细马。)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创新) 【主要内容】 1.学生历时两个月读完原著,并适当做批注。 【评价反馈】 1.全班完成 【主要内容】 1. 初读文中片段,体会人物形象。 【评价反馈】 1.学生能从一些片段体会任务形象。 【主要内容】 1. 仿照书中写人物的方法写人。 【评价反馈】 1.全部完成,效果不错。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意引入,走进作家作品 1、分享故事,诗意引入 师:同学们,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郑渊洁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师生合作读)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 “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 “是在房子里吗?不;是在花园里吗?也不是。” “我就在书中等你。” 孩子们“我就在书中等你。”是这位叔叔与我们的心灵相约。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的对话,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2、介绍作者。 了解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开课之初,通过诗意故事导入,打消学生与整本书阅读的隔阂和畏难情绪,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补充作家资料,知人论事,为学生多角度感悟作品创造条件。】 二、交流经验,回顾读书方法 同学们,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书中与曹文轩叔叔亲密交谈,一起走进那座充溢着古朴、温馨、浪漫与清新气息的草房子。 现在,让我们再次通过读封面、读序言、读目录、读书评等方式帮助我们读

阅读《草房子》考试题目及答案

阅读《草房子》考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生必读书《草房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 (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写的长篇小说还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2、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秃鹤),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秃鹤的本名叫(陆鹤),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他是秃头)。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秃鹤因为(秃头),所以不能参加汇操。秃鹤在《屠桥》中演(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3. 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小 屋前种的是(艾)。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她常长时间地站在屋后眺望,她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第二次是因为(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秦大奶奶最后是因为(捞南瓜)而死去了。秦大奶奶一生最喜欢的的孩子(桑桑)剪下一绺头发伴随老人。 4、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正如曹文轩所说的那样:(“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他是作者童年的化身,也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最喜欢的男老师是(蒋一轮)。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胡琴手)。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为了卖钱买鸽子)。(桑桑)扯了蚊帐做鱼网。后来桑桑生病了,桑桑得的病是(鼠疮)。在桑桑生病的这个期间,是(女老师温幼菊)直在鼓励他“别怕”。夕阳正将红辉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桑桑)映成了一个细长条儿,红辉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桑桑)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5、鲜红的太阳还只剩下三分之一时,孩子们看见又一个人走了上断桥:(杜小康)!(杜小康)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只有(杜小康)有自行车,只有(杜小康)有一年四季的衣服。杜小康家因为(家中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导读理念】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情感熏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淀。学生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不断的感悟书本的内涵,让书籍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学生的心中。虽然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的阅读能力,可是从语言的积淀到内涵的感悟,教师的指导都是不可缺少的。阅读量的增加必须以质作保证,不是随便什么书都能让学生读的。 《草房子》作为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给了我们带来学生阅读的新方向。不仅要在书籍中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就想作者曹文轩说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美。” 【指导目标】 1、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品味《草房子》中的部分语言文字,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 3、适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教给学生阅读一整本书的方法。 【指导重点】 1、由对作品部分片段的关注而产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阅读中循法而读。 【指导过程】 一、开篇引言 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的作者祈智叔叔和一个小朋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 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一一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 我就在书中等你。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A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A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B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B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C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C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D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D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A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10、秃鹤的光头从C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11、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都有个共同的特点D。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12、桑桑得了B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13、《草房子》曾获过B奖A、冰心文学奖B、国家图书奖、C、中宣部“五个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4、油麻地人对A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白三 B、朱一世 C、桑乔 D、秦大 15、让秃鹤最为骄傲是C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会演 D、与细马打架 16、纸月的爸爸A A、惠思僧人B、蒋一轮C、桑乔D、不知道 17、秦大奶奶是B死的A、救乔乔B、救学校的南瓜C、自杀D、救自己养的小鸡 18、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C A、黑鞭B、猎枪C、装奖状的小木箱D、二胡 19、红门(一)象征什么A A、富有B、喜事C、革命D、没意义 20、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C。A.一只鸽子B.一本书C.一个书包D.一封信 21、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D。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和桑桑一起玩火 C.在芦场养鸭 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22、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C。 A.撕下蚊帐作渔网 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23、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B。A.秃鹤B.桑桑C.杜小康D.纸月 24、“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哪个人物。B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

小学课外阅读试题《草房子》(答案)

《草房子》测试题 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 2、秃鹤的本名叫(),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 3、秦大奶奶最后是因为()而死去了。 4、()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5、桑桑得的病是()。 6、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 7、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第二次是因为()。 8、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最喜欢的男老师是()。 判断题: 1、秃鹤最终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2、纸月的学习非常好。() 3、纸月因为被桑桑欺负了,所以冒雪回了家。() 4、桑乔既是一个名校长,又是一个名导演。() 5、蒋一轮的笛子能迷倒一片人。() 6、秦大奶奶不搬家是因为她和秦大共同开垦了这一片土地。() 7、杜小康变得更加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有了一辆自行车。() 8、杜小康和桑桑一直是对手。() 9、纸月的父亲就是慧思和尚。() 10.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 11.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冬暖夏凉,既古朴又华贵。() 12.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光下来晒,这就叫“曝伏”。() 13.陆鹤的那顶白帽子是被桑桑戴在旗杆那个圆溜溜的木疙瘩上的。() 14.油麻地小学的汇操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15.油麻地小学参加文艺汇演时的策略是:大人的戏,小孩来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6.在《红菱船》担任女主角的是纸月。() 17.杜小康是自己不愿意上学,而细马是被迫停学和爸爸放鸭子的。() 18.桑桑最喜欢的男教师是校长爸爸,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 19.戚小罐患有一种特殊的癫痫病。() 选择题: 1. 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 ) A.一只鸽子 B.一本书 C.一个书包 D.一封信 2. 秃鹤成功演出的戏是( ) A.《屠桥》 B.《红菱船》 C.《手拿碟儿敲起来》 D.《洪湖赤卫队》 3. 《草房子》是一部( ) A.长篇小说 B.短篇小说 C.中篇小说 D.散文集 4. 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 )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和桑桑一起玩火 C.在芦场养鸭 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5. 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 A.撕下蚊帐作渔网 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6. 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阅读《草房子》考试题目及答案

小学生必读书《草房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写的长篇小说还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2、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秃鹤),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秃鹤的本名叫(陆鹤),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他是秃头)。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秃鹤因为(秃头),所以不能参加汇操。秃鹤在《屠桥》中演(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3.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小屋前种的是(艾)。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她常长时间地站在屋后眺望,她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第二次是因为(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秦大奶奶最后是因为(捞南瓜)而死去了。秦大奶奶一生最喜欢的的孩子(桑桑)剪下一绺头发伴随老人。 4、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正如曹文轩所说的那样:(“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他是作者童年的化身,也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最喜欢的男老师是(蒋一轮)。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胡琴手)。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为了卖钱买鸽子)。(桑桑)扯了蚊帐做鱼网。后来桑桑生病了,桑桑得的病是(鼠疮)。在桑桑生病的这个期间,是(女老师温幼菊)直在鼓励他“别怕”。夕阳正将红辉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桑桑)映成了一个细长条儿,红辉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桑桑)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5、鲜红的太阳还只剩下三分之一时,孩子们看见又一个人走了上断桥:(杜小康)!(杜小康)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只有(杜小康)有自行车,只有(杜小康)有一年四季的衣服。杜小康家因为(家中出事,杜父大病一场),杜小康(不得不含泪辍学,离开油麻地去放鸭子、摆小摊)。杜小康和他爸爸从大芦荡回来后,送给桑桑(5只双黄鸭蛋),这大概是杜小康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 6、当纸月将书包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查看时,脸一下子红了:在她的作文本下,压着(桑桑)的作文本。 7、《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白雀)。白雀的父亲是(白三)。 8、离板仓大约一里地,有条大河。大河边上有一大片树林,在林子深处,有一座古寺,叫(浸月寺)。 9、邱二爷这个人很(可靠)又(厚道),与桑桑家关系最密切,邱二爷家一个极大的缺憾就是(没孩子)。邱二爷从邱大家过继来一个儿子叫(细马)。邱二爷生病了,他的儿子细马和桑桑一起挖(柳树须子)做中药,细马专挑白嫩白嫩的,黑的或红的一概不要。 10、玩捉迷藏的其他人都被(杜小康)叫到他家吃柿饼去了。(杜小康)和(桑桑)在(打麦场)玩火。 11、(朱小鼓)和(桑桑)在烂泥塘里打泥巴仗。蒋一轮对桑乔说:“细马最多只能读(三年级)。”是(朱一世)揭开了在酱油里掺水。(细马)买下了十只小山羊。 12、“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你也认为秦大奶奶的“有理”吗联系《艾地》这一章的内容说说理由。(.因为,地是她半辈子换来的一切)。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修订版

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A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A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B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B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C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C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D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D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A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和桑桑一起玩火 C.在芦场养鸭 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22、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C。 A.撕下蚊帐作渔网 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23、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B。A.秃鹤B.桑桑C.杜小康D.纸月 24、“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哪个人物。B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 25、油麻地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上课吃东西,仿佛不吃点东西,就无法上课,他说自己不吃点东西,脑子就不好使。他是A。 A.戚小罐 B.细马 C.朱小鼓 D.李铜壶 26、“豁嘴大茶壶”是C。 A、周德发 B、吴天衡 C、刘一水 D、阿恕 1、细马很喜欢放羊。(√)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4、桑桑很喜欢听温幼菊唱的无词歌。(√) 5、桑桑几乎是细马惟一一个朋友。(√)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7、秦大奶奶没救落水的乔乔。(×) 8、桑乔是油麻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