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培优讲义
高中物理培优讲义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 (考纲要求 Ⅰ) 1.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 )

(3)参考系必须要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 )

(4)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同一参考系. ( )

答案 (1)√ (2)× (3)× (4)√

位移、速度 (考纲要求 Ⅱ)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

,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2)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路程不会大于位移的大小. (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方向.( )

答案 (1)√ (2)× (3)√ (4)√

加速度 (考纲要求 Ⅱ) 1.定义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a =Δv Δt

,单位:m/s 2. 3.方向

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

(2)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大.( )

(3)加速度a 甲=2 m/s 2大于加速度a 乙=-3 m/s 2.( )

(4)速度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

答案 (1)× (2)√ (3)× (4)√

基 础 自 测

1.(多选)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神州十号”飞船

B .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D .研究“蛟龙号”下潜到7 000 m 深度过程中的速度时

答案 AD

2.(单选)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 .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时30分指的是时刻

D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这里的8时02分指时间间隔

解析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没有长短之分,1 s 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表示的是时间间隔,A 错误;第3秒是1秒的时间,是时间间隔的概念,而第3秒初和第3秒末是时刻的概念,B 错误;1时30分指的是时刻,C 正确;8时02分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D 错误.

答案 C

3.(2013·潍坊模拟)(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路程是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只要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就确定,路程也确定

D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答案 AD

4.(多选)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分别沿ABC 和ADE 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 点相遇(图1-1-1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图1-1-1

A .速度

B .位移

C .路程

D .平均速度

解析 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综上分析,本题选B 、C 、D.

答案 BCD

5.(单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 速度是否增大,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故选项A 错

误;“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Δt

越大,即加速度a 越大,选项B 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 =0以后就反向运动,故选项C 错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 =0,速度达到最大,故选项D 错误.

答案 B

热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

(1)明确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2.参考系的选取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

【典例1】 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 .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 .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 .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解析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A 错.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做质点,B 对.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要选择同一参考系,C 对.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D 错.

答案 BC

【跟踪短训】

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1-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2

A .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 .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解析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 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 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臵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 正确.

答案 D

热点二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及计算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 =x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典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则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8 m/s,24 m/s

B .24 m/s,8 m/s

C .12 m/s,24 m/s

D .24 m/s,12 m/s

审题指导 关键点:①由v 与t 关系v =6t 2(m/s),可知质点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②由x 与t 关系x =3+2t 3(m),可知质点任一时刻的位置,进而可得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解析 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 =2 s 时的速度为:v =6t 2m/s =6×22m/s =24 m/s ;由x 与t

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为:v 1=Δx Δt

=19-32

m/s =8 m/s ,故B 正确. 答案 B

【跟踪短训】

2.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1-1-3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3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

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解析 由题意质点每1 s 匀速移动1 m 可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1 m/s ,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1 m/s ,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1 m/s.在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 m ,由A 运动到cd 边的中点B ,在第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 ,方向由B 指向d ,瞬时速率为1 m/s ,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1=

|AB |=Ac 2+Bc 2=12+12m = 2 m ,平均速度v =x 1t 1=22

m/s ,方向由A 指向B ,平均速率为1 m/s.前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 ,在第4 s 末到达C 点,则前4 s 内位移大小为x 2=|AC |=2 m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度为v 2=x 2t 2=24

m/s =0.5 m/s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率仍为1 m/s. 答案 AB

热点三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判断直线运动中“加速”或“减速”情况 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

(1)a 和v 同向

(加速直线运动)

?????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 (2)a 和v 反向

(减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

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

【典例3】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解析 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在增大,A 可能;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即有加速度存在,则速度发生改变,B 不可能;加速度仅仅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可能取最小值,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最小时,速度增大得最慢,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取最大值,C 可能;物体做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变化,D 可能.

答案 B 反思总结 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

(3)速度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跟踪短训】

3.(2013·淮北模拟)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答案 BD

4.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析 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正方向是任意规定的,不能只根据加速度的正负来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选项C 、D 正确.

答案 CD

思想方法 1.极限思维法

1.极限思维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

极限思维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公式v =Δx Δt

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 (2)公式a =Δv Δt

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 【典例】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1-1-4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图1-1-4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L Δt 1=0.030.30

m/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L Δt 2=0.030.10

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

≈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

Δt =0.6 m. 答案 (1)0.067 m/s 2 (2)0.6 m

即学即练 如图1-1-5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5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 .物体在AB

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

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 由v =x t 可得:v AB =11 m/s =1 m/s ,v AC =52

m/s ,故A 、B 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 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 点的瞬时速度,故C 正确;由A 经B 到C 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 点虽为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D 错误.

答案 ABC

附:对应高考题组

1.[2010·上海综合(理),4]右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A .太阳在运动

B .月球在公转

C .地球在公转

D .地球在自转

答案 D

2.(2012·上海卷,23)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质点在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 s 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 质点在0~20 s 内的位移为16 m ,

由平均速度v =s t 可得v =1620

m/s =0.8 m/s ;s -t 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连接6 s 、20 s 两个时刻对应的位移点得直线MN ,如图所示,直线MN 的斜率等于6~20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用作平行线的方法上下平移MN 得直线b 、a ,与图象相切于10 s 和14 s 在图线上对应的位臵,这两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与6~20 s 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0.8 10 s 和14 s

A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

题组一 对质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

1.(单选)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

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

D .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情况

解析 撑杆跳高时,若将支撑杆看做质点,则无法研究支撑杆的转动情况,选项A 错误;研究帆船在大海中的位臵时,帆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将帆船看做质点,选项B 正确;跆拳道比赛中,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则运动员的动作就无法研究,选项C 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选项D 错误.

答案 B

2.(单选)湖中O 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处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B .相对于小船,O 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

D .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 在O 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32+42km =5 km ,方向为东偏北θ,满足sin θ=35

,即θ=37°,A 错C 对;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B 错;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行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其而言是静止的,D 错.

答案 C

3.(2013·江西联考)(单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B .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

解析 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的关键是要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而言是否能忽略,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能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也不能看成质点,选项A 错误;当人逆着水流方向在船上以与水流速度大小相同的速度向后行走时,人与河岸的相对位臵是不变的,人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选项B 正确;只有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相等,除此之外,都是位移大小小于路程,选项C 错误;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它对应着两个时刻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着一段长度,选项D 错误.

答案 B

题组二 对位移、平均速度的理解

4.(单选)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 ,则物体在1 s 内一定运动了3 m

B .物体在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则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则物体在任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 ,则物体在任1 s 内的路程一定是3 m

解析 要注意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均与时间有关.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物体在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则在这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由于时

间不确定,所以任1 s 内的位移不一定是3 m .同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 ,则任1 s 内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 m.

答案 B

5.(多选)如图1-1-6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则( ).

图1-1-6

A .他在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 .他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C .他在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 .他在1 s 末的速度为1 m/s

答案 BC 6.(单选)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 km/h 行驶完剩余13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 ,那么汽车在前23

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 A .25 km/h B .34 km/h C .35 km D .38 km/h

解析 设全程的路程为x ,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13

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 =x v ,t 2=x 2v 2=13x v 2

. 则行驶前23路程所用时间为t 1=t -t 2=x v -13x v 2=x 28-13x 20=2x 105

所以v 1=x 1t 1=23x 2x 105

=35 km/h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题组三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7.(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解析 由a =Δv Δt

可知,在Δv 很大,但不知道Δt 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选项A 错误;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故选项B 正确;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故选项C 错误;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选项D 错误.

答案 B

8.(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加速度减小并不代表速度减小,只是说明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增加量减小了,但仍是加速.

答案 B

9.(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

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 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 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 错.由Δv =a Δt 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

答案 B

B 深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

10.(多选)图1-1-7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图1-1-7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

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根据v -t 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 内的位移x 1=12

×2×1 m =1 m,1~2 s 内的位移x 2=2×1 m =2 m ,故0~1 s 内的平均速度v 1=x 1t 1

=1 m/s,0~2 s 内的位移x =x 1+x 2=3 m ,A 错误、B 正确.0~1 s 内的加速度a 1=2-01 m/s 2=2 m/s 2,2~4 s 内的加速度a 2=0-22

m/s 2=-1 m/s 2,负号表示a 2和v 方向相反,故a 1>|a 2|,C 正确.0~1 s 内与2~4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D 错误.

答案 BC

11.(单选)如图1-1-8所示是2012年12月1日上午9时整,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图1-1-8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

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

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

解析 因列车的大小远小于哈尔滨到大连的距离,研究列车行驶该路程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A 错;由时间、时刻、位移与路程的意义知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率,921公里是指路程,B

错;由等时位移差公式s n -s m =(n -m )aT 2可知加速度大小为a =57.5-32.55

m/s 2=5 m/s 2,C 错;由题意可知第4.5 s 末列车速度为57.5 m/s ,由公式v =v 0-at 知v 0=80 m/s ,D 对.

答案 D

12.(2013·杭州二测)(多选)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 2

D .若汽车以25 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

解析 由题意知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t =x v =7.515 s =0.5 s ,A 选项正确,酒后反应时间t ′=x v =1515

s =1 s ,Δt =t ′-t =0.5 s ,B 选项正确;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 2=2a (x 制-x 思),a =7.5 m/s 2,C 选项错误;由题意可得,当酒后以25 m/s 的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为66.7 m>60 m ,不能安全停车,D 选项正确.

答案 ABD

13.(多选)如图1-1-9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9

A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1t 1

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2t 2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x 2-x 1)t 2-t 1+2Δt 0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x 2-x 1)t 2-t 1+Δt 0 解析 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经过12

t 1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12t 1时间回到小盒子B ,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 1,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1t 1

,选项A 正确;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经过12

(t 2-Δt 0)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12

(t 2-Δt 0)回到小盒子B ,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 2,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2t 2-Δt 0

,选项B 错误;被测物体在12t 1时刻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在Δt 0+12(t 2-Δt 0)即12(t 2+Δt 0)时刻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 2-x 1,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

x 2-x 1

12(t 2+Δt 0)-12

t 1=2(x 2-x 1)t 2-t 1+Δt 0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考纲要求 Ⅱ )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相反.

2.基本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 =v 0+a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

at 2. ③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2ax

(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 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

答案 (1)× (2)√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考纲要求 Ⅱ) 1.x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v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无论是x -t 图象还是v -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

(2)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

(3)x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

(4)两条v -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5)两条x -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答案 (1)√ (2)√ (3)× (4)× (5)√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固定着一个正四棱台,其上、下台面水平,如图为俯视示意图。在顶面上四边的中点a 、b 、c 、d 沿着各斜面方向,同时相对于正四棱台无初速释放4个相同小球。设它们到达各自棱台底边分别用时T a 、T b 、T c 、T d ,到达各自棱台底边时相对于地面的机械能分别为E a 、E b 、E c 、E d (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忽略斜面对小球的摩擦力)。则有( ) A .a b c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B .a b c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C .a b d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D .a b d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根据相对运动规律可以确定小球的运动状态,根据功的计算式,通过判断力和位移的夹角可判断弹力做功的情况,从而确定落地时的动能。 【详解】 根据“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固定着一个正四棱台”,因为棱台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可以选棱台作为参考系,则a 、b 、c 、d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有 a b c d T T T T === 判断a 、b 、c 、d 的机械能的变化,只需比较弹力做功的情况即可,根据弹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可知,由于b 、d 弹力不做功,机械能不变;a 弹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c 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有 a b d c E E E E >=> 结合上面二个关系式,故A 正确。 故选A 。 【点睛】 本题要注意正确选择参考平面,机械能的变化看除重力之外的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即可。其它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其它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其它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高二物理培优提高讲义11洛伦兹力(学生版)

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的大小(1)当时,(2)当 时, (3)当与有夹角时, 2、洛伦兹力的方向: 左手定则 注意: , ,即安培力总是垂直于和决定的平面 3、任何情况下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4、当带电粒子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得到轨道半径: ,运动周期 5、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的本质都是电磁力,其区别是安培力是通电导线受到的力,洛伦兹力是运动电荷受到的力 洛 洛 洛 洛 洛 如图所示,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足够长的绝缘直棒,棒上套着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电场强度为,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球质量为,带电荷量为 ,小球沿水平棒滑动时摩擦因数为.小球刚开始向右滑动后,求: 1 当小球的速度达到何值时它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1)小球速度的最大值. (2)一、洛伦兹力

2 如图,一根绝缘细杆固定在磁感应强度为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杆和磁场垂直,与水平方向成角.杆上套一个质量为、电量为的小球.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点开始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沿杆向下运动.设磁场区域很大,杆很长.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求: (1) 定性分析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2) (3)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 3 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边界线平行于,和相距为,速率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电荷量为,质量为.从点沿方向同时射入磁场.其中穿过点的粒子速度与垂直;穿过点的粒子速度与成角,设两粒子从到、所需时间分别为和,(重力不计)则: (1) 穿过、两处的粒子速度之比. (2) 两粒子从到、所需时间之比.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ABD 为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其中AB 段是长为 1.25L m =的粗糙水平面,其 动摩擦因数为0.1μ=,BD 段为半径R =0.2 m 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3510/E V m =?。一带负电小球,以速度v 0从A 点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接着进入半圆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D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22.010m kg -=?,所带电荷量52.010q C -=?,g 取10 m/s 2(水平轨道足够长,小球可视 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 (1)带电小球在从D 点飞出后,首次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与B 点的距离; (2)小球的初速度v 0。 【答案】(1)0.4m ;(2)2.5m /s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在D 点,有: 2D v mg qE m R -= 得: 1m/s D v = 从D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有: mg qE ma -= 得: 25.0m/s a = 2122 R at = 得: 0.4t s = 0.4m D x v t == (2)对小球,从A 点到D 点,有: 22011()2222 D mg q E L mg R qE R mv mv μ---?+?= - 解得:

0 2.5m/s v = 2.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A 、B 相距为2d 。MN 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 等高的C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 向下运动到距C 点距离为d 的O 点时,速度为v 。已知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C 、O 间的电势差U CO ; (2)O 点处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及小球p 经过O 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1) 222mv mgd q - (2)2kQ ; 2kQq g + 【解析】 【详解】 (1)小球p 由C 运动到O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102 CO mgd qU mv += - 所以 222CO m mgd U q v -= (2)小球p 经过O 点时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 122 (2)F F d == 它们的合力为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C正确;

高三物理尖子生培优资料(1)

高三物理尖子生培优资料(1)(2017.8.23) 命题:阮文超 共点力的平衡 摩 擦 角 ?: 例1:如图所示,用绳通过定滑轮 物块,使物块在水平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沿地面 匀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因素1μ<,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则物块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绳子的拉力将保持不变 B.绳子的拉力将不断增大 C.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D.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减小 例2:如图所示,倾角45o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3μ=,欲使小物块能静止在斜面上,应对小物块再施加一力,该力最小时大小与方向是( ) A.0sin15mg ,与水平成15o斜向右 B.0sin30mg ,竖直向上 C.0sin 75mg ,沿斜面向上 D.0tan15mg ,水平向右 例3: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μμ<<。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 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多选】 A. F 先减小后增大 B. F 一直增大 C. F 的功率减小 D. F 的功率不变 练习 1.在固定的斜面上放一物体,并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压力,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求斜面倾角θ的最大值,使得当θ≤θm 时,无论竖直向下的压力有多大,物体也不会滑下。 2.倾角为θ的三角形木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其斜面上有一滑块正向下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分别施加如图所示的F 1 、F 2 、F 3三个力作用,滑块仍然下滑,则地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会怎么变化?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 质点)由直径AB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则初速度v0大小应为() A.gR B.2gR C.3gR D.2gR 【答案】C 【解析】 小球欲回到抛出点,与弧面的碰撞必须是垂直弧面的碰撞,即速度方向沿弧AB的半径方向.设碰撞点和O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抛出点和碰撞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β,如图,则由2 1 sin 2 y gt Rα ==,得 2sin R t g α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2sin y v gt gRα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22 (2)(2sin)42sin v gR gR gR gR αα =-=-,又 00 tan y v gt v v α==,而2 00 1 2 tan 2 gt gt v t v β==,所以tan2tan αβ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2cos x Rα =,又0 x v t =,联立以上的方程可得 3 v gR =,C正确. 2.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 6m/s 22m/s v << B .22m/s 3.5m/s v <≤ C 2m/s 6m/s v << D 6m/s 23m/s v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 =,根据2 112 h gt = ,得 1880.4s 0.32s 10 d t g ?= == 水平位移14x d = 则平抛的最大速度 1112m/s 0.32 x v t = == 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h d =,根据2 212 h gt = ,得 260.24s d t g = = 水平位移23x d =,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 2226m/s 0.24 x v t = == 所以速度范围 6m/s 22m/s v << 故A 正确。 故选A 。 【点睛】 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3.一个半径为R 的空心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上有两个与球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孔A 、B ,且60AOB ∠=?2 gR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测试卷培优测试卷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测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在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周上等间距分布着三个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a 、b 、c ,其中a 、b 带正电,c 带负电。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 2 33kq R B .c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 2 33kq R C .a 、b 在O 3kq ,方向由O 指向c D .a 、b 、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22kq R ,方向由O 指向c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根据几何关系得ab 间、bc 间、ac 间的距离 3r R = 根据库仑力的公式得a 、b 、c 间的库仑力大小 22 223q q F k k r R == a 受到的两个力夹角为120?,所以a 受到的库仑力为 2 23a q F F k R == c 受到的两个力夹角为60?,所以c 受到的库仑力为 2 33c kq F F == 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a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根据电场强度定义有

02 q E k R = a 、b 带正电,故a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是由a 指向O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是由 b 指向O ,由矢量合成得a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 2q E k R = 方向由O →c ,选项C 错误; D .同理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02q E k R = 方向由O →c 运用矢量合成法则得a 、b 、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 22q E k R '= 方向O →c 。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A 、B 两点有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B 连线的中垂线上C 、D 两点关于AB 对称,0t =时刻,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C 点以初速度v 0沿CD 方向射入,点电荷只受电场力。则点电荷由C 到D 运动的v-t 图象,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AB 是同种电荷,所以连线中点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其间有一点电场强度最大,所以粒子从C 点向中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C 错误,BD 正确。

高中物理运动学复习

1 运 动 学 复 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v t +=0 202 1at t v s + = as v v t 22 02=- t v v s t 20 +=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3)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4)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 ) 12-∶(23-)∶……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一、s-t 、v-t 图像及应用。 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 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 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如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 -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尤其注意: E - x , E P - x 等的图像。

2 1.s-t 图象。能读出s 、t 、v 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2.v-t 图象。能读出s 、t 、v 、a 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可见v-t 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应用也最广。 位移图象(s-t ) 速度图象(v-t ) 加速度图象(a-t )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0,s 有最小值) 抛物线(不要求) 匀减速直线运动 (a <0,s 有最大值) 抛物线(不要求) 备注 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 度 ①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 二、小船渡河问题。 处理方法:轮船渡河是典型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1.渡河时间最少:在河宽、船速一定时,在一般情况下,渡河时间θ υυsin 1 船d d t = = ,显然,当?=90θ时, 即船头的指向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小为v d ,合运动沿v 的方向进行。 2.位移最小: V 水 v 船 θ v 2 v 1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U x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 (考纲要求 Ⅰ) 1.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 ) (3)参考系必须要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 ) (4)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同一参考系. ( ) 答案 (1)√ (2)× (3)× (4)√ 位移、速度 (考纲要求 Ⅱ)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 ,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2)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路程不会大于位移的大小. (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方向.( ) 答案 (1)√ (2)× (3)√ (4)√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水平传感器可以测量器械摆放所处的水平角度,属于角度传感器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测量载体的水平度,又叫倾角传感器。如图为一个简易模型,截面为内壁光滑的竖直放置的正三角形,内部有一个小球,其半径略小于内接圆半径,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根据压力的大小,信息处理单元能将各边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如果图中此时BC 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将其以C 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C 边水平,则在转动过程中( )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A B 处于水平状态 B .球对A C 边的压力一直增大 C .球对BC 边的压力一直减小 D .BC 边所受压力不可能大于球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正三角形内部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随着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角α与角θ之和保持不变,且α + θ = 120°,所以角β也保持不变,β = 60°,由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得 () sin sin sin 120AC BC N N G βθθ==?- 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 23 sin sin sin sin sin 60AC AC G G N N θθθβ'====? 球对BC 边的压力

()()()23 sin 120sin 120sin 120sin sin 603 BC BC G G N N G θθθβ'==?-=?-=?-?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即AC BC N N ''=,则θ = 60°,此时AB 处于水平状态,故A 正确; BC .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sin θ和()sin 120θ?-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和球对BC 边的压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BC 错误; D .当0 < θ < 60°时,BC N G '>,即BC 边所受压力有可能大于球的重力,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θ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于(M +m )g B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 tan θ C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 tan mg θ D .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cos mg 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D .以正方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 N 1= tan mg θ

高二物理培优练习

高二物理培优(3) 电场 (电势能 、电势、电势差) 1. 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E A =?W ,ΦA =W q B. E A =W ,ΦA =?W q C. E A =W ,ΦA =W q D. E A =W ,ΦA =?W q 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V V b a 20,50-=Φ-=Φ,则a 、b 连线的中点c 的电势C Φ应为( ) A. V C 35-=Φ B. V C 35-?Φ C. V C 35?-Φ D. 无法判断C Φ的高低 3、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分布着A 、B 、C 三点,当把一个电量 q=10?5C 的正电荷从A 点沿AB 线移到B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 点到C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 ?1.73×10?3J ,试判断该电场的方向,算出场强的大小.

4、有一个电荷量q =-3×10 ?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6×10 ?4 J ,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功9×10 ?4 J.求A 、C 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说明A 、C 两点哪点的电势较高. 5、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与连线中点O 等距离的两点a 、b ,在连线上有距中点O 等距离的两点c 、d ,则下列场强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 ) A.ΦA >ΦB ,E A =E B B. ΦA =ΦB ,E A =E B C. ΦC >ΦD ,E C =E D D. E A =E B =E C =E D 6、将一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向电场中M 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 ,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 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 ,则M 、N 两点的电势ΦM 、ΦN 、有如下关系( )。 A: 0?Φ?ΦN M B: 0?Φ?ΦM N C: 0?Φ?ΦM N D: 0?Φ?ΦN M 7、 图中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15v ,ΦB =3v ,ΦC =-3V ,由此可得D 点电势ΦD 为多少?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

高一物理培优班资料(3) (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2010年广东茂名质检)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动能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 2.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 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 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 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 向可能的是() 3.(2010年中山四校联考)某人以一定速度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河水匀速流动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4.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4-1-1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5.如图4-1-19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 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 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 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 H为直升机A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 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不可能是竖直的 C.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当放在墙角的均匀直杆A端靠在竖直墙上,B端放在水 平地面上,当滑到图示位置时,B点速度为v,则A点速度是。 ( 为已知) 7.河宽l=300 m,水速u=1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3 m/s, 欲分别按下列要求过河时,船的航向应与河岸成多大角度?过河时间是多少? (1)以最短时间过河; (2)以最小位移过河; (3)到达正对岸上游100 m处.

2020年物理培优讲义

2020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效备考和快速提分策略 2019.09.21 按命题思路构建高效解题思维体系 按高考评分规则建立物理语言体系 快速推进解题和得分能力茁壮成长 高中物理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再现,每一个教学阶段的核心都是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断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高三复习之年,是归纳总结之年,科学思想进步之年,解题思维逐步成熟规范之年。 ???????讲???????义???????例???????题??????? 交流设计想法:鉴于参加交流的都是一线教师,交流内容尽量贴近高中物理教学实际、贴近高考命题规律、贴近高考阅卷规则、贴近学生学习思维实际,尽量少涉及理论性太强的内容,避免出现讲一些听着很对、其实没用的“非常正确的废话”,为此,尽量通过题目诠释高考的命题趋势、命题规律,通过题目诠释物理解题的核心思维规范,通过题目诠释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题目诠释高考物理阅卷规则和与之相适应的物理语言表达体系,通过题目诠释正确思维模式的形成和避免失误丢分的策略。让物理教学、学习和解题过程在高考确定轨道上高效精准运行。 根据上面的想法,为了让交流有实际效果,交流内容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在交流中加深物理学科、物理学习、物理解题和物理高考的理解,在高考涉及的每一个模块,都选了几个题目,罗列如下,保证交流“四贴近”,交流有所得、有所用。 不当之处,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非常感激! 一、运动 【1-1】商场一层和二层间有一架正以恒定速度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某人以相对于电梯的速度v从一层向上跑到二层,数得扶梯有N1级;到二层后他又反过来以相对于电梯的速度v沿着电梯向下跑至一层,数得有N2级,那么一层至二层间台阶共有多少级?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1.4运动学综合题

1.4运动学综合题 例1、如图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缠在圆筒上,圆筒半径为R,放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斜面上,当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圆 筒转动角速度为ω,(此时绳未松弛),试求此刻圆筒与绳分离处A 的速度以及圆筒与斜面切点C的速度 例2、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岛A,A与直湖岸的距离为d,湖岸边有一点B,B沿湖岸方向与A点的距离为l.一人自B点出发,要到达A 点.已知他在岸上行走的速度为v1,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2,且v1>v2,要求他由B至A所用的时问最短,问此人应当如何选择其运动路线?

例3、一根不可伸长的细轻绳,穿上一粒质量为m的珠 子(视为质点),绳的下端固定在A点,上端系在轻质 小环上,小环可沿固定的水平细杆滑动(小环的质量及 与细杆摩擦皆可忽略不计),细杆与A在同一竖直平面 内.开始时,珠子紧靠小环,绳被拉直,如图所示,已 知,绳长为l,A点到杆的距离为h,绳能承受的最大 T,珠子下滑过程中到达最低点前绳子被拉断, 张力为 d 求细绳被拉断时珠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大小(珠子与绳子 之间无摩擦) 例4、在某铅垂面上有一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细管轨道,光滑小球从顶点A沿斜边轨道自静止出发自由滑到端点C所需时间恰好等于小球从A由静止出发自由地经B滑到C所需时间,如图所示.设AB为铅直轨道,转弯处速度大小不变,转弯时间忽略不计,在此直角三角形范围内可构建一系列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光滑轨道,每一轨道由若干铅直和水平的部分连接而成,各转弯处性质都和B点相同,各轨道均从A点出发到C点终止,且不越出△ABC的边界.试求小球在各条轨道中,从静止出发自由地由A到C所需时间的上限与下限之比值.

高二年级物理培优材料《弹簧专题》[有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培优材料《弹簧专题》 1.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 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地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 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 ⑴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g/k1 B.m2g/k1 C.m1g/k2 D.m2g/k2 ⑵在这个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g(1/k1+1/k2) B.m1g/k1+m2g/k2 C.(m1+m2)g/k1 D.(m1+m2)g/k2 2.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两木块和两 根弹簧都连接在一起,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地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下面的弹簧刚 离开地面. ⑴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m2)g/k1 B.(m1+m2)g/k2 C.m1g(1/k1+1/k2) D.2(m1+m2)g/k2 ⑵在这个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m2)g/k1+m2g/k2 B.m1g/k1+m2g/k2 C.m1g/k1+(m1+m2)g/k2 D.(m1+m2)g(1/k1+1/k2)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一端系于长度为L1、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L1的一端悬挂 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另一端系于长度为L2的细线上,L2水平拉直,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则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g sinθB.g cosθC.g tanθ D.g cotθ 4.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 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速度最大 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 5.如右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 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 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 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为() A.1:1 B.1:2 C.2:1 D.2:3 6.如图⑴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这个系 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如图⑵所示,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第五章 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 ,O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323)6gR + B 332 gR C (13)3 gR +D 33 gR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可知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0角,根据速度方向得到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再根据水平位移与初速度及时间的关系,联立即可求得初速度。 【详解】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可知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有 0tan60y v v = 竖直方向 y gt =v 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0cos30R R v t += 联立解得 0(323)6 gR v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速度方向,结合位移关系、速度关系进行求解。 2.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承办。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37θ=?,某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雪坡顶端M 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若运动员经3s 后落到斜面雪坡上的N 点。运动员离开M 点时的速度大小用0v 表示,运动员离开M 点后,经过时间t 离斜坡最远。(sin370.60?=,cos370.80?=,g 取210m/s ),则0v 和t 的值为( ) A .15m/s 2.0s B .15m/s 1.5s C .20m/s 1.5s D .20m/s 2.0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运动员离开M 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 212 h gt = 解得 45m h = 由几何关系有 tan h x θ = 又 0x v t = 解得 020m/s v = 运动员离开斜坡最远时速度方向与斜坡平行,有 tan y v v θ= 又 y gt =v 解得 1.5s t = 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高考培优 (27)

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质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 A.可能存在电场和磁场,它们的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同 B.此空间可能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平行 C.此空间可能只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 D.此空间可能有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它们的方向均与质子速度的方向垂直 2.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1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 A.指向左上方B.指向右下方 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 3.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4.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考虑其他场力(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1图2图3图4 5.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这台加速器由 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6.如图3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进入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后,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使匀强磁场发生变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磁场B减小,油滴动能增加 B.磁场B增大,油滴机械能不变 C.使磁场方向反向,油滴动能减小 D.使磁场方向反向后再减小,油滴重力势能减小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培优)

板块模型 ?模型特点 “木板滑块”模型类问题中,滑动摩擦力的分析方法与“传送带”模型类似,但这类问题比传送带类问题更复杂,因为木板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往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从速度、位移、时间等角度,寻找各运动过程之间的联系. ?解题关键 (1)临界条件:使滑块不从木板的末端掉下来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木板末端时的速度与木板的速度恰好相同. (2)问题实质:“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一样,本质上都是相对运动问题,要分别求出各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再求相对位移. ?常用方法:除运动学公式外,整体隔离法和假设法 【预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小物块,如图所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墙壁运动,当t =1 s 时,木板以速度v 1=4 m/s 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第一次减速为零时恰好从木板上掉下.已知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 (1)t =0时刻木板的速度大小; (2)木板的长度. 答案 (1)5 m/s (2)16 3 m 解析 (1)对木板和物块:μ1(M +m )g =(M +m )a 1 设初始时刻木板速度为v 0 由运动学公式:v 1=v 0-a 1t 0 代入数据解得:v 0=5 m/s (2)碰撞后,对物块:μ2mg =ma 2 对物块,当速度为0时,经历时间t ,发生位移x 1,则有v 1=a 2t ,x 1=v 1 2t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 +μ1(M +m )g =Ma 3 对木板,经历时间t ,发生位移x 2 x 2=v 1t -1 2a 3t 2 木板长度l =x 1+x 2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l =16 3 m. 【预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1 kg 、长度L =0.75 m 的薄平板AB .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B 与斜面底端C 的距离为4 m .在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0.6 kg 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之后将它们无初速度释放.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通过计算判断无初速度释放后薄平板是否立即开始运动,并求出滑块与薄平板下端B 到达斜面底端C 的时间差Δt .(sin 37°=0.6,cos 37°

高中物理培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培优训练:牛顿运动定律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B.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才有惯性 C.改变一个物体的惯性,必须要有力的作用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理想实验揭示了( ) A.若物体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力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运动 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4、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是由m、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B.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可知它是由m/s和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C.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可知它是由N、kg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5、手拿着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子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手对瓶子的压力越大,则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 C.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物体甲、乙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甲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则在0~4 s的时间内( ) 甲乙 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

高一物理培优试题汇编

鹿邑三高2016届高一培优考试 物理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0-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 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在同一地区,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D.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2.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微元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2+1)∶1 B.2∶1 C.1∶(2+1) D.1∶ 2 5.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中a、b分 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所以不会追尾 B.在t=5s时相距最近 C.在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6.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0 30的斜面上, 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4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4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4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木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质量为3m,则木板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大小() A.μmg B.2μ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