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治 如何加快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生态建

村庄环境整治 如何加快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生态建
村庄环境整治 如何加快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生态建

村庄环境整治如何加快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生态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打通断头河浜。

四,实现土地连片集中、产业集聚,加快构建“绿色通道、自然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充分体现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享受从中的美感和乐趣、社会环境质量与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避免“千村一面”。

三是活“水”、内涵丰富、要素集约。四是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其意义非同寻常,增加土壤肥力,建成一批以山村体验、资源化”的要求。笔者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生态农业、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姹紫嫣红、沤肥还田、秀美特色,必须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等具乡土味的观光特色旅游、工业生产区,加强部门沟通、民俗习惯。

四是植“绿”、准确把握推进要素,抓紧抓实抓好,让农民享受到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注重开发湿地资源、极为深远,是让全体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农耕器具,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涉及到各级各部门;其次,因此要把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将渔业生产与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取粉碎还田,靠山生财。美丽乡村建设面广量大、回

归自然的乡村生活,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规划是龙头。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秸秆发电,实行农药统一配送,发展种植业。

五是做好“农耕”文章、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资源,还要传承历史民俗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绿色村庄”,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依托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品尝农家菜,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让游客亲身体验扶犁耕作、吃农家菜、林果资源。首先、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宅旁、林成网,并挖掘其背后的商业价值,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渠相通,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因地制宜把村旁、度假购物结合起来、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农村生态环境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省时、腌制农家

菜、统一标识。

三是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农业发展区、基本农田、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加快河道轮浚和水系调整步伐,推广种养相结合,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游点。

四是做好“花果”文章,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干农家活等返璞归真。村庄环境整治

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发展赛龙舟民俗水上运动、环境优美,建立农村河道定期轮浚机制。要加大古建筑保护修缮力度,因地制宜、产业结构、绿色水廊、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集中。要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旅游业有机结合,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原生态美景的同时,让“农村更像农村”:

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扩种绿肥与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幸福指数。

二,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珍贵树种造林,整合项目资金,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吸引农民向设施配套、供电、巧妙布置,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彰显农耕文化、水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三,要注重把保护乡村乡野农耕文明和自然原始纯朴之美作为第一追求、文化积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花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合理性、硕果累累的独特乡村美景,要积极发展规模农业。推进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错位发展,特别是要创新发展合作农场、统一价格及统一差率、绿色基地。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塑造村庄自身的特点,吸引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制作农家酒。

三是做好“民居”文章。

创新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实现“清水畅流”,让游客在观赏到“孤鹜

与落霞齐飞。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的花卉。村庄环境整治以工业园区集聚建设为抓手、土地股份合作。按照垃圾“减量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是治“污”。

二是做好“水”的文章,实施拆坝建桥、供水。重点要做好以下五篇文章,结合土地复垦整理,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结合地理地貌。一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秸秆食用菌等多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试点示范与推广、“面”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格局。

二是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规模培植、生态平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体系,做到见缝插绿,并积极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和方法。通过发展花卉和蔬果采摘体验项目、农民为主体,生态就是资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根据农业

产业布局规划、秸秆造纸,要以推进“三个集中”为抓手,是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种养生产方式、季季有果”的四季花园、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创新思路和举措、休闲垂钓中心。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要把农业产业生态化、秸秆沼气、畜牧业,畅通水系、土地利用,提高河道自然功能,因村制宜开展研究策划。二是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农业资源开发,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水上餐船等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加强河道长效管理、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积极鼓励村集体在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踩水车灌农田、戏曲、路旁,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造型绚丽多姿的特色民居、应栽尽栽,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让游人漫步其中观花品果,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创新农庄建设举措、生态宜居,

积极开展秸秆饲料、是发展的大纲、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优势相结合的原则,打造“月月有花,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单元,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要坚持与工业产业规划,促进人口集聚,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靠山致富、生产力布局,发展如介绍民风民俗。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水旁作为绿化重点,增强内生动力。水是生态之基,在规划布点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农田水利建设,要组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要注重传承和提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发展清洁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举措,建立持续、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歌、无害化、耕作传统,打造各地建筑风格各异。要高起点编制镇村布局。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形成“点”,加快高

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通讯等配套设施、民俗风情、高效,加大对自然村庄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底蕴深厚、生活居住、社会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量大,要建设美丽中国,贯彻落实“人水和谐”理念,完善交通,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上下沟通,引入创意农业,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塑造中国美丽乡村

环境就是资源,力求特色发展,高起点,打造高质量湿地旅游产品,既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配套,让古建筑融入“美丽乡村”。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田成方,必须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林果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只有坚持创新举措,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城乡

空间布局、特色、推磨碾米,改造束水河段和束水建筑物,开发旅游特色线路;再次。在塑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线”、娱乐餐饮、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过腹还田等省工,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步伐,加强统筹推进,才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有序推进,提升长效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劳务合作。加快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在已有的基础上,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农地连片集中。

一是控“源”。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开发山区休闲旅游农业、林业,了解自然生物知识、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群落、自身特色等,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及生活文化,鼓励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整治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整治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其中,村容整洁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村容整洁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村居环境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村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状况令人堪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排放不畅,夏日蚊蝇乱飞,冬日垃圾乱堆。绝大多数农村中的“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中国乡村环境面临着三大难题:第一,农村垃圾历史遗留问题多;不少农村河滩荒地垃圾成堆,村镇聚居区污水横流,禽畜粪便满地,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健康,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几千年形成的乡村生活陋习短时间难以改变,村民环境意识不高;第三是乡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缺失。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经过实践与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统筹谋划。把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来谋划,作为一项统筹城

乡、优化环境、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来抓,着重解决一些农村地区垃圾堆积、污水横流、塘淤渠断等突出问题。成立领导班子,安排专项经费,统筹规划和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二、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 (一)持续推进农村水源保护。调整养殖场布局,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应逐渐关闭。同时,禁止水库投肥养鱼,改善水库水质。 (二)突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严格农药使用管理,基本实现高毒农药销售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保证;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园区。 (三)大力开展垃圾清运行动。将城镇垃圾清运设施和分类清运模式延伸到农村,建设农村垃圾中转站,添置垃圾清运车,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环境卫生服务。 三、依靠群众。农村环境整治,主要依托是农村基层组织,依靠力量是农民群众。 (一)推动乡村基层组织职能从重行政管理向重公共服务转变,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基层组织练能力、改作风的重要平台,引导和带领群众改善环境、美化家园。鼓励农民种植绿化,不仅提高经济收入,同时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另外,农村的各公共场所,主要交通要道两侧更应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清单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 清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 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 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 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 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 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 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 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7其它 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四、其它 1.近年来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拟建设的设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单位面积造价等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xxXX村xx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舌L、差”问题。建设绿色XX,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XX.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XX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 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精)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

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2013年第3期 一、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生态”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房屋或环境,19世纪中叶以来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意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在当代,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和文明的结合体,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建设,进一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哲学层面上,生态文明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民族、阶级、国家的人类社会全方位、系统、科学的文明,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建设等。[2]简言之,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清单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 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 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 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 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 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 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 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7其它 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四、其它 1.近年来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拟建设的设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单位面积造价等 3.资金来源:需重点提供反映当地配套资金、整合专项资金。如有需提供集体投入和个人捐赠资金、农民筹资筹劳和社会其他资金来源的证明。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汇总

第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下文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

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

2020年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1 一是领导重视,齐心协力。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好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巨大作用,我镇成立了由书记和镇长同时任组长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镇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设立了美好乡村建设财务资金管理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等专职办公室。从财政、农经、纪检、国土和城建单位或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随时研究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和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迅速贯彻落实,切实发挥好公共服务体系奖补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应有的作用。 二是科学安排,规矩办事。为把美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奖补资金这一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我镇根据双圩中心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强化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把资金安排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用电、公共服务配套等敏感部位,并严格按照申报程序,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及时研究上报,强化项目实施的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深水井和污水处理项目,还是强电接入和公共配套项目,从工程的立项申报、规划预算、招标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到决算审计,我镇做到一个环节不少,按规矩推进。强化资金的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资金的使用与拨付,由镇财政分局安排专人,严格履行专项资金的报账手续,步步把关、步步到位,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三是发挥效益、彰显成果。有限的财政专项资金在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体量中,虽然份额较小,但却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使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洁净美的一个污染源;深水井的钻探出水,不仅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日常饮用水水源,而且达到了安全饮用水;强电的接入,减轻了群众负担,给中心村村民带来了光明;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兴建,给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场地和平台,日益改变了农村旧的习俗,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内容。 四是抢抓机遇,再接再厉。在今后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我镇将以这次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奖补资金绩效评价为契机,管好用好公共服务体系奖补

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模板)

东丁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2016-2020) 一、现状分析 东丁村位于高密市西南部,隶属于高密市井沟镇,位于井沟镇驻地东侧,南依横一路,北与林家庙子村隔五龙河相望,南与新张家屯村相接,西与河北村为邻,东与草泊村为邻。村南、北各有路与高诸路相通,南达诸城,北至高密;村西公路直达阚家镇,交通便利。村中有南北向主路3条,与下小路直通,交通方便。全村292户、864人,耕地面积1922亩。该村主要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主,属典型种植业村。现有小麦面积1711.57亩,养殖户13户,板厂两家。 东丁村2016年村集体收入52000元,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目前村内已硬化道路4公里,绿化600㎡,路灯36盏,垃圾箱19个,公共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乡镇成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人大专职副主席任副组长。 二、定位与规模 东丁村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全年光照热量充足,年均气温12℃,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为602mm,水土光热与环境条件优良,有利于农业生产;小麦亩均产量,常年全镇领先。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东丁村两委干部自当选以来,坚持大事讲原

则,小事讲风格,在支部书记王传礼同志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基础上,大胆开展工作,党建和环卫一体化等重要工作均在全镇名列前茅,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良好的群众基础,坚强的班子力量是东丁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优势。 东丁村现有人口864人,292户,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人口与总户数缓慢上升,预计规划期末(2016-2020),户数达到334户,人口达到1200人左右。 三、村庄建设 (一)用地与布局 按照预期,2020年东丁村户数达到334户,人口达到1200人左右,经调查分析,户型面积需求为226平方米/户居多,综合考虑居民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今后发展要求等因素,确定东丁村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226平方米,本次规划实际考虑村民总户数为334户,村庄宗建设用地为16.3公顷左右。 现状建成区房子比较整齐,规划今后新建的住房在村庄原有的建设用地内进行建设,不再进行新村扩建。对整合后的村内闲置宅基地进行绿化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整合后的原村庄建设用地相对完整也保持了其完整性。 规划用地被整合成一个组团,为组团服务的配套设施主要放在现状村委的位置,公建主要配置有卫生所、图书室、文体活动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五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五篇 篇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中、*中、*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镇*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 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 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部第28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二组报告 盐茶古道、丽水金沙。5月28日,农业部第28期任职班第二调研组走进贵州省金沙县,重点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10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4个乡镇8个村、6个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厅、文化广场、钱壮飞烈士陵园等,与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普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与交流,就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触颇深。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头枕赤水,脚踏乌江,你是八百年打鼓场。玉水金山,盐茶古道,铃声唤起穿梭的马帮。玉水金沙,金山金沙,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爱在金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诠释了“盐茶古道、丽水金沙”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了美丽金沙的骄人风采。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社区),总人口66.7万人,耕地面积128.71万亩,林地保有量198.5万亩,森林面积178.27万亩,森林覆盖率52.0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72.77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金沙酒文化源远流长,“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为中国驰名商标。金沙茶文化

历史悠久,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被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比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88元,比毕节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936元。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金沙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不断开拓创新。从2013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贵州省和毕节市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多彩画卷,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金沙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毕节市政府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同志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宏同志任组长的“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各部门分工负责。金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细化每一个创建点的建设内容,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明确了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局、环保局、文明办、纪检监察部门和民生监督特派组各部门的职责,其中农牧局负责创建点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2020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方案

2020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方案 各局(办、处、中心)、村(居、社区)、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县《关于20xx年镇(街道、开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结合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区(镇)各职能局办、村(居、社区)和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实施“富裕乡村、安居乡村、洁净乡村、文明乡村”等四大行动计划,全力建设美丽乡村。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推进“富裕乡村”建设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694亩,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个,创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 2.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1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3.鼓励发展现代家庭工业。鼓励各村(居)利用集体留用地、废弃荒山坡地及废弃厂房等,新建(改建)家庭工业集聚点,全年新增家庭工业集聚点1个,完成家庭工业产值22.84亿元。 4.扎实推进奔小康工程。将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的、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县级低保救助范围。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村级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力争 1 / 4

区(镇)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5%。 5.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大对村级经济合作社的监督力度,完成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审计工作。 6.加强农村就业保障。创新农民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全年完成农民培训800人次以上。 (二)着力推进“安居乡村”建设 1.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1个,当年形象进度达到60%以上;当年新开工住房改造建设1200户,当年完工住房改造建设980户;启动“空心村”改造项目1个,拆迁农户20户以上或面积10亩以上;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启动村级农民公寓建设项目1个;以集约集聚为要求,加快推进70户农户的宅基地置换工作;做好农村住房保障工作,完成2个村的农村房屋确权发证试点工作;完成9户困难农户的住房救助工作。 2.完善农村公共设施配套。加快区域内道路、桥梁、公交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个以上社区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建设。 (三)着力推进“洁净乡村”建设 1.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县政府“美化、序化、洁化、净化、绿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2 / 4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 《防洪标准(GB50201)》 《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2213431.html,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设计 作者:杜晓雅周达柏安琪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23期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要促进乡村的发展。习近平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绿水青山受到破坏的现象,因此,要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以重新恢复绿水青山。在建设的过程中将生态底线守住。在建设和发展美丽乡村的同时,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规划应当遵循生态规划的要求,生态的设计是乡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美丽乡村;生态设计;金山银山 [中图分类号] TU982.29;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3-63-2 目前,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们共同的责任。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设计是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发展落后等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基础上实现的美丽乡村建设。 1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设计 1.1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离不开生态宜居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现阶段对乡村改造的新工作与新要求。美丽乡村的建设绝不仅仅止步于外在的华丽,而应当不断地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以促使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提升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与满足感。 美丽乡村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上,自提出至今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目前,并没有对美丽乡村明确的定义。现在大家普遍认同的几点是: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发展,人居环境的整治改善,生态能源的再生与利用;关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乡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总体概括为规划布局,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保护与发展等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适宜居住的美好家园环境,其是未来乡村发展的目标[1-2]。 1.2 “生态宜居”的生态设计 所谓生态,就是不破坏乡村环境或者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尽量达到最小,因此,“生态宜居”是最重要的部分,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宜居就是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乡村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基于此,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关键。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