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_王明年

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_王明年
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_王明年

第32卷第1期 岩 土 力 学 V ol.32 No. 1 2011年1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Jan. 2011

收稿日期:2009-08-12

第一作者简介:王明年,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地下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 19910622@https://www.360docs.net/doc/e510755606.html,

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01-0099-07

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王明年1,魏龙海2,路军富1,朱招庚1

(1.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610031 成都;2.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6)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修建地铁,在此期间,部分城市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砂卵石土层,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地铁1、2号线,区间隧道几乎全部从卵石土层中穿越,根据设计,成都地铁1、2号线部分区间隧道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利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时,开挖面支护土压力控制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土和黏性土,关于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变形与破坏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根据卵石土具有强烈离散特性的特点,利用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卵石土层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开挖面支护应力不足引起开挖面的变形及破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隧道开挖面变形及破坏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远小于土体原位静止土压力;(2)开挖面失稳后,开挖面前部的滑动块为一曲面体。这为卵石土地层中盾构开挖面控制压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离散元 中图分类号:U 45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face stability of cobble-soil shield tunnelling at Chengdu metro

WANG Ming-nian 1

,WEI Long-hai 2,LU Jun-fu 1,ZHU Zhao-geng 1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 The Second Highway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Communications, Wuhan 430056, China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cities began to plan and build metros. Meanwhile, the metro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the sandy pebble soil in some cities, especially the running tunnels of Chengdu Metro line 1 and 2 are almost both need to cross the sandy cobble soi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hengdu metro No.1 and No.2 lines will be constructed by mudding-type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And during shield tunnelling, the face stability control that will be a key operation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carried through smoothly. Nowadays, the study of supporting earth pressure is mainly focused on sandy and clay soil; but the study involving the face movement and collapse of cobble-soil is seldom. So based on the heavily discrete characteristics of cobble-soi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hield tunnel fac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while the support pressure is lower than the limit pressure which constructed by using earth pressure balance method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excavated face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upporting earth pressure of tunnel face is lower than earth pressure at rest; (2) after the face loses stability, the slider ahead of the tunnel face is a surface body. The results will give reference to determine the face control pressure of shield tunnelling.

Key words: cobble-soil; shield tunnel; face stabilit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或筹建地铁,在此期间遇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成都地区广泛分布的砂卵石地层等,给地下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需要穿越老城区(此处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铁路股道、人民路、

人防通道及南河、府河等河流,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地表变形。目前,成都地铁1号线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其中部分区间隧道采用的是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利用该法施工时,开挖面支护土压力控制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土和黏性土,关于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很少。

本文拟根据卵石土具有强烈离散特性的特点,

岩土力学2011年

利用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卵石土层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开挖面支护应力不足引起开挖面的变形及破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隧道开挖面变形及破坏问题,为卵石土地层中盾构开挖面控制压力的确定提供参考[1-4]。

2 成都地铁1号线工程概况

根据修编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将由7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度为274.15 km,地下线长度为144.24 km,地上线为129.91 km。其中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红花堰站,终点至会展中心站,线路全长为18.517 km,为地下线。该线的区间隧道在市区内红花堰站~火车南站几乎都采用盾构法施工,仅在天府广场局部区段采用矿山法施工[5]。

2.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1.1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初勘地质报告,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位于岷江水系Ⅰ、Ⅱ级阶地,沿线地面开阔平坦,北高南低。沿线第四系地层广布,基岩埋藏较深。在一期工程区间隧道走行地层的的主要地质特征为:

①主要为冲积砂、卵石地层。卵石地层深度范围约为1.6~29 m,多数地段在4~20 m间,在卵石层的任意深度均可能有1~2 m的砂层透镜体。

②漂石、大粒径砾石和胶结砾石层

隧道走行的主要地层中有大粒径漂石,在人民北路站~天府广场站试验段的局部漂砾富集成层。

Q4、Q3上部区域含大粒径飘石较少,大粒径飘石主要分布于Q3下部和Q2地层中,含量一般在10~15%。

据对成都基坑工程的调查,目前已知的最大粒径为67 cm(一期工程有关报告揭示的最大粒径为

55 cm)。

③地下水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最高为3.9 m,对混凝土无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下水富存的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大,在Q3、Q4地层中的渗透系数一般在15~25 m/d左右。

④卵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变动范围较大,一般在55.1~165 MPa内。2.1.2 水文地质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主要穿越府河和南河两条主要河流,沙河紧邻车辆段的北侧和东侧流过。

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潜水为测区内的主要地下水,主要埋藏于上更新统(Q3)卵石土或由全新统(Q4)与上更新统(Q3)卵石土组成的统一含水层中,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流、沟渠水补给,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为西北~东南,迳流条件良好,近年雨洪期地下水位约为2.0 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较发育的风化裂隙带中,含水少,透水性差,主要接受孔隙潜水补给。

2.2 施工方法

结合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周围环境条件、线路平面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多种因素,以及对施工期间的地面交通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工期、工程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考虑,决定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区间隧道在城区外采用明挖法施工、城区范围内采用盾构法施工。

根据成都地质情况、各种不同盾构的适应性及目前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区间试验段盾构机的选型, 以下主要推荐泥水式盾构或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

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时,因土的摩阻力大、渗透系数高、地下水丰富,单靠掘削土提供的被动土压力,常不足以抵抗开挖面的水、土压力;此外,由于土体的流动性差,使在密封仓内充满卵石土后,原有的盾构推力和刀盘扭矩常不足以维持正常推进切削的需要,密封仓内的碴土也不易于流入螺旋输送机和排出地面。因此,应向开挖面、土仓内、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添加剂(膨润土或高效发泡剂),通过刀盘开挖搅拌作用,使注入的添加剂和开挖下来的土砂混合,而将泥土转变为具有流动性好和不透水的泥土,及时充满土仓和螺旋输送机体内的全部空间,通过盾构千斤顶的推力使泥土受压,与开挖面土压和水压平衡,以稳定开挖面。

3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3.1 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离散单元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分析节理岩石的数值计算方法。最初是为解决岩石系统的大规模运动,由Cundall于1971年提出来的,用于模拟岩体的断裂和破坏过程。

离散元数值方法是把散粒体的运动先分成单个颗粒的运动,对每个颗粒建立运动方程,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碰撞,由于接触点附近局部的塑性变形和破损,模型建立是在相碰撞的两粒子之间置入一个刚性系数为k的弹簧和阻尼系数为η的阻尼器。离散单元法假定各单元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量成正比,然后应用牛顿力学建立单元运动

100

第1期王明年等: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方程,最后通过差分法求解出一个微小时段的速度和位移,在空间域上对所有的单元实施上述求解过程,并对时域进行积分,由此计算出散粒体的大位移、大变形[6-7]。

3.2 数值模型建立

考虑到成都地铁盾构的直径约6 m左右,埋深一般为15~25 m。假定隧道直径(D)为6 m,隧道埋深(C)为18 m,模型尺寸为30 m×30 m×10 m,截取模型的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数值计算模型

Fig.1 The numerical model

模型除地表面为自由面外,四周采用变形约束条件。另外,由于本章着重分析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因此,在计算中管片采用wall单元模拟,模拟分析的对象为中密卵石土[8]。

3.3 模型细观参数的确定

在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中,输入的是土体细观参数,而宏观意义上的材料参数是这些细观参数的外在表现,这与以往熟悉的连续介质的数值方法是有本质差别的。要确保构建的模型能够反映期望的宏观物理力学行为,就必须联系模型的某种力学特性(模型的宏观力学行为或响应)和一系列与之有关系的材料参数特性(细观结构力学参数),即利用数值模拟试验,对材料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

细观参数的选取过程,实际上是通过选取合适的颗粒细观力学参数,模拟出和材料实际相符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过程。不同的颗粒细观参数,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不相同。

本文首先利用颗粒离散元三轴数值试验模型[9],分析探讨了颗粒接触刚度、摩擦系数、孔隙率及连接强度等模型细观参数对材料宏观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成都地铁1、2号线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的中密卵石土体为分析对象,利用三轴数值试验模型,通过反复调整颗粒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参数,对各组参数条件下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使得模型的细观参数与材料的宏观物理力学参数相一致,以标定模型细观参数与土体宏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表1中数据是该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表1 中密卵石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Table 1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obble-soil

抗剪强度

类别

密度

/(g/cm3) c/kPa φ/(°)

变形模量

/MPa 中密卵石 2.10 0 39 28

利用上述三轴数值模拟试验,通过对多组细观参数在围压为100、200、300、400 kPa情况下对应的变形模量、摩擦角及黏聚力等材料宏观物理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成都地铁1、2号线地勘报告中提供的卵石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了与该中密卵石土宏观力学参数相应的模型细观参数[10],如表2所示。

表2 离散元模型细观参数

Table 2 Micro-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DEM model

类别ρ/(g/cm3)max

min

R

R

摩擦系数

μ

法向刚度

k n/MPa

切向刚度

k s/MPa 中密卵石 3.0 1.25 5 6.0 6.0 4 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数

值分析

土压式盾构隧道施工中,支护应力过大产生地表隆起给工程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本文主要侧重于支护应力过小情况下对周围地基产生的影响。4.1 计算过程及说明

(1) 计算过程

盾构开挖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考虑到本文分析的重点是不同工况下开挖面支护应力变化对周围地基产生的影响,数值计算中,采取一次开挖到一定距离并施加支护结构后,研究开挖面支护应力变化影响。模拟时,通过在开挖面施加特定形式的支护应力,并逐渐减小支护应力,研究开挖面周围土体压力应变与支护应力的关系,模拟过程如下:

①建立原始地层模型,施加位移约束边界条件;

②开挖隧道,并及时设置衬砌单元,同时在开挖面上施加大小与原始地层侧向静止土压力值相等的支护作用力,迭代使模型达到平衡稳定状态;

③逐渐减小开挖面支护压力,记录开挖面前方土体单元的应力及变形;

④当开挖面支护压力达到极限最小支护压力时,开挖面前方节点位移在支护应力变化很小的情

101

岩 土 力 学 2011年

况下急速发展,开挖面失稳破坏,破坏不断发展出现过大变形,计算中止。

(2) 说明

数值计算中进行如下相关定义及处理: ①为了描述方便,实际作用于开挖面的支护应力为梯形荷载,作者取隧道中心点支护应力值来代表开挖面支护应力大小,所以文中的开挖面支护应力统一指开挖面中心点施加的支护应力。

②对于开挖面支护应力大小的衡量,引入支护应力比的概念:

s

σλσ=

(1) 式中:s σ为开挖面中心点支护应力;0σ为隧道中心原始地层静止土压力[11]。 4.2 模拟结果分析

(1) 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确定

开挖面支护压力不足引起应力释放,从而导致周围地基变位,首先是开挖面附近的土体颗粒发生往盾构机压力舱内的水平位移,通过计算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变化与开挖面中心点朝向压力舱方向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如图2所示,计算表明,随着开挖面支护应力的逐渐减小,开挖面前方土体水平位移量逐渐增加,随着开挖面支护应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在支护应力几乎没有多少减少的情况下,开挖面水平位移量急剧增大,此时可以认为开挖面失去稳定,可以得到极限支护应力大小约为16.3 kPa ,支护应力比约为0.10。

图2 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水平位移关系

Fig.2 Relation between support stress ratio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face

由图2可知,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应力控制与开挖面土体变形表现为3个阶段。第1阶段,开挖面支护应力满足极限支护应力要求(支护应力比1~0.15),此时,支护应力变化引起开挖面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支护压力的波动对开挖面土体变形发展不敏感;第2阶段,开挖面支护应力临近极限支护

应力(支护应力比0.15~0.10),此时,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微小减小变化将导致开挖面发生显著的位移,变形对支护应力非常敏感;第3阶段,开挖面支护应力低于临界值(支护应力比小于0.10),开挖面发生失稳滑动,其破坏发展在支护应力不变的情况下还会继续发展,此时表现为支护应力对变形失效阶段。

(2) 支护应力大小对地表变位影响

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主要侧重于周围地基变位情况,尤其是地表沉降。本节通过设置监测点,研究支护应力对地表变位的影响问题。

纵向地表沉降点为地表面沿着隧道中心纵向轴线上节点,编号为DZ1~DZ4,测点与开挖面纵向水平距离分别为0.5、2.5、4.5、6.5 m 。盾构掘进支护应力与部分纵向地表点沉降关系如图3所示。由该图可看出,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减小将会引起地表前方一定距离产生沉降变形,沉降量大小与支护应力成抛物线关系,开挖面支护应力控制对地表沉降影响具有如下同开挖面附近土体水平位移相似的规律。

图4为不同支护应力下开挖面前方0.5 m 地表横向点沉降曲线,随着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减小,地表点沉降量逐渐增大,不同支护压力下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随支护应力减小变化不大[12]。

图3 支护应力比与纵向地表沉降关系

Fig.3 Relations between support stress ratio and

longitudinal subsidence of ground

图4 支护应力比与地表横向沉降关系

Fig.4 Relations between support stress ratio and

transverse subsidence of ground

-20

-16-12-8-400.0

0.2

0.4

0.6

0.8

1.0

支护应力比

沉降量/m m

测点DZ1测点DZ2测点DZ3测点DZ4

-200

-160-120-80-4000.0

0.2

0.4

0.6

0.8

1.0开挖面支护应力比

水平位移/m m

-20

-10

10 20

地表横向点水平位置/m

102

第1期王明年等: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3) 开挖面破坏过程及模式

开挖面破坏模式研究是确定防止开挖面破坏发生措施的前提,隧道开挖面稳定分析对破坏模式的合理选定具有依赖性,一定的开挖面破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开挖面的变形破坏形态和机制,反应了开挖面变形破坏的本质,因而是稳定分析的基础。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应力低于临界值,即当支护应力比小于0.10时,隧道开挖面发生坍塌破坏,图5为其失稳破坏过程,图6为开挖面坍塌破坏后的现场照片。

(a) 初始状态

(b) 3 000步

(c) 20 000步

(d) 50 000步

图5 盾构隧道开挖面破坏过程

Fig.5

The failur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ling face

图6 挖面前方松散土体脱落照片

Fig.6 The photo of tunnel face failure

开挖面失稳破坏后纵断面各单元接触力线及位移如图7所示,同时,在开挖面上方一定距离(4 m)水平面上各单元接触力线及位移如图8所示,图9所示为从隧道顶部俯视的土体接触力线图。

(a) 接触力线图(b) 位移图

图7 开挖面失稳后纵断面图

Fig.7 Vertical sectional profile on face failure condition

(a) 土体接触力线图

(b) 位移图

图8 开挖面失稳后土体接触力剖面图(隧道顶部4 m) Fig.8 The profile of contact forces on face failure condition

(at 4 m above the tunnel top)

103

岩土力学2011年

图9 开挖面失稳后土体接触力剖面图(隧道顶部)

Fig.9 The profile of contact forces on face failure

condition (at tunnel top)

由上述各图可以看出:

①当开挖面支护压力小于极限支护压力时,开挖面处土体发生了坍塌破坏,在开挖面前上方,土体变形较大,并最终引起了上方地表发生较大沉降。分析图5、6可知,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因此应用颗粒流方法分析卵石土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性是适宜的。

②卵石土层中开挖面失稳破坏形状可以看成由两部分组成:开挖面前方滑动区域及上部区域;开挖面失稳后,开挖面前部的滑动块为一曲面体,而非三角形楔体。

③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开挖面附近土体沉降量大于地表,说明破坏由开挖面顶部向地表逐渐发展。

5 卵石土盾构开挖面稳定性影响因

素分析

盾构施工中隧道的直径、埋深及地层条件等都对开挖面支护应力引起的开挖面变形与破坏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原因,本节对隧道的直径、埋深等对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13]。

5.1 隧道埋深对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影响

研究隧道直径为6 m,上覆土层埋深比为C/D = 1~5时,埋深对开挖面变形与破坏影响。不同埋深下,开挖面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中心点水平位移关系如图10所示。由不同覆跨比情况下开挖面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中心点水平位移关系可得埋深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见表3。

由图10及表3可看出:

①在埋深较浅时,随着埋深的增大,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不断增加,但当覆跨比(C/D)大于2.5时,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变化不明显。

②当开挖面支护应力比大于0.15时,无论埋深多大,开挖面可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相同的支护应力比下,开挖面水平位移量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当支护应力比小于0.15时,浅埋地层开挖面首先发生破坏。

图10 不同埋深下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水平位移关系

Fig.10 Relations between support stress ratio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face with different tunnel depths

表3 不同埋深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

Table 3 Limiting support stress of tunnel face

with tunnel depth

埋深/m 极限支护应力比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kPa

6 0.18 12.6

9 0.13 12.1

12 0.13 15.2

15 0.13 18.2

18 0.10 16.3

21 0.10 18.7

24 0.09 18.9

27 0.08 18.3

30 0.07 19.6

5.2 隧道洞径对开挖面支护应力的影响

本节计算了隧道中心埋深为21 m条件下,直径为6、7、8、9、10 m 5种工况下开挖面支护应力变化与周围地基变位关系。

图11 隧道直径与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关系

Fig.11 Influence of tunnel depth on limiting

support pressure

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与隧道直径关系如图11所示。由计算结果可知,同样的埋深条件下,随着隧洞直径的增大,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呈线性增大,在考虑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隧道直径大小。

10

20

30

40

50

024681012

隧道直径/m

/

k

P

a

-200

-160

-120

-80

-40

0.0

0.2

0.4

0.6

0.8

1.0

开挖面支护应力比

/

m

m 6 m

12 m

18 m

24 m

30 m

104

第1期王明年等: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5 结论

(1)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远小于土体原位静止土压力,根据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变形的关系,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支护应力比为1.0~0.15开挖面支护应力满足极限支护应力要求,支护压力的波动对开挖面土体变形发展不敏感;第2阶段,支护应力比为0.15~0.10,开挖面支护应力临近极限支护应力,变形对支护应力非常敏感;第3阶段,支护应力比小于0.10,开挖面发生失稳破坏。

(2)随着埋深的增大,开挖面支护应力的设定可以不考虑过大的埋深影响。

(3)卵石土层中,开挖面失稳破坏形状可以看成由2部分组成:开挖面前方滑动区域及上部区域;开挖面失稳后,开挖面前部的滑动块为一曲面体,而非三角形楔体。

(4)同样的地层及埋深条件下,随着隧道洞径的增大,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增大,所以在考虑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隧道直径大小。

参考文献

[1] 裴洪军, 孙树林, 吴绍明. 隧道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

性研究方法评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 1(1):

117-119.

PEI Hong-jun, SUN Shu-lin, WU Shao-ming, et al.

Analysis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face stability at shield

tunneling[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5, 1(1): 117-119.

[2] 韦良文, 张庆贺, 孙统立, 等.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

究进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6(6): 67-72.

WEI Liang-wen, ZHANG Qing-he, SUN Tong-li, et al.

Current research state of face stability in shield tunnell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u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7, 26(6): 67

-72.

[3] MAIDL B, HERRENKNETCHT M, ANHEUSER L.

Mechanised shield tunnelling[M]. Berlin: Ernst&Sohn

Verlag fürArchitektur und Techn, 1996.

[4] LI Y.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 slurry shield-driven tunnel

in soft clay[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8, 10: 1-10.

[5] 徐润泽, 宋天田. 成都地铁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工程风

险识别与评价[J]. 隧道建设, 2007, 27(6): 98-100, 104.

XU Run-ze, SONG Tian-tian. Practice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hield tunnelling in

Chengdu metro[J]. Tunnel Construction, 2007, 27(6): 98

-100, 104.

[6] CUNDALL P A. A computer model for simulating

progressive: Large scale movement in blocky rock systems[C]//Symp. ISRM. France: [s. n.], 1971: 129-

136.

[7] 魏龙海, 王明年. 碎石土隧道自稳性的三维离散元分

析[J]. 岩土力学, 2008, 29(7): 1853-1860.

WEI Long-hai, WANG Ming-nian. Stability analysis of

gravel soil tunnel by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7): 1853

-1860.

[8] HADJIGEORGIOU J, ESMAIELI K, GRENON M.

Stability analysis of vertical excavations in hard rock by

integrating a fracture system into a PFC model[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9,

24: 296-300.

[9] 曾远, 周健. 砂土的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研

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 4(3): 499-503.

ZENG Yuan, ZHOU Jian. Influence of micro parameters

of sandy soil on its macro properties[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8, 4(3):

499-503.

[10] 吴顺川, 张晓平, 刘洋. 基于颗粒元模拟的含软弱夹层

类土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J]. 岩土力学, 2008,

29(11): 2899-2904.

WU Shun-chuan, ZHANG Xiao-ping, LIU Yang.

Analysis of failure process of similar soil slope with weak

intercalated layer based on particle flow simulation[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11): 2899-2904.

[11] 黄正荣, 朱伟, 梁精华, 等. 浅埋砂土中盾构法隧道开

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及稳定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11): 2005-2009.

HUANG Zheng-rong, ZHU Wei, LIANG Jing-hua, et al.

Study on limit supporting pressure and stabilization of

excavation face for shallow shield tunnels in sand[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6,

28(11): 2005-2009.

[12] 黄正荣, 朱伟, 梁精华, 等. 盾构法隧道开挖面极限支

护压力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 39(10): 112-116.

HUANG Zheng-rong, ZHU Wei, LIANG Jing-hua, et al.

A study on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at excavation face of

shield tunneling[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6, 39(10): 112-116.

[13] 朱伟, 秦建设, 卢廷浩. 砂土中盾构开挖面变形与破坏

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8): 897-

902.

ZHU Wei, QIN Jian-she, LU Ting-hao. Numerical study

on face movement and collapse around shield tunnels in

sand[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5, 27(8): 897-902.

105

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3标盾构施工管理制度

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2标 盾构施工管理制度汇编 (试行) 成都地铁5号线土建13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第1册生产管理制度 (1) 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2) 第三章安全保证体系 (3)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8) 第五章安全教育类型 (11) 第六章设备、环境安全化 (11) 第七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危害 (12) 第八章安全检查与整改 (13) 第九章程序化管理、标准化管理 (14) 第十章安全纪律规则 (14) 第十一章奖励与处罚 (15) 第十二章附则 (16) 1.2 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第一章盾构总机械师安全生产职责 (17) 第二章盾构队长安全生产职责 (17) 第三章值班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 (18) 第四章班组长(部室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9) 第五章生产岗位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20) 1.3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1) 第一章总则 (21)

第二章环境保护管理 (21)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22) 第四章奖罚措施 (23) 1.4施工安全用电管理办法 (24) 第一章电气设备安全标准 (24) 第二章电气设备维修、使用安全管理 (24) 第三章电气事故处理办法 (25) 第四章奖惩制度 (26) 1.5垂直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27) 1.6隧道有轨运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31) 第一章总则 (31) 第二章有轨运输总体要求 (31) 第三章线路铺设、养护 (32) 第四章运行作业 (33) 第五章安全措施 (35) 1.7盾构机开仓安全管理制度 (37) 第一章总则 (37) 第二章开仓前的准备 (37) 第三章开仓前人员准备 (37) 第四章开仓前材料、机具准备 (38) 第五章开仓审批与确认 (39) 第六章仓门关闭确认 (39)

地铁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DOC)

前言 随着我国迅速发展城市化进度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随之而增加的人口和私人轿车,致使交通负荷增加,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由于地铁有节省土地、减小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速度快、车次多、客运量大,安全、准点、舒适等优点。所以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最佳者莫过于地铁了。地铁用于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已经为世界各国建设专家所共识。地铁的出现也会使地铁沿线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正处于急速发展的时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本设计是根据沈阳东陵路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进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最大程度的反应了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已有的工程实例,把每一项工程都力争做到最好。 本设计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工程概况,介绍东陵路站的地质情况、设计标准依据及条件。第二章为基坑围护设计。第三章为主体计算,包括梁、板及柱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情况。第四章为施工组织设计,在本论文中比较重要,它能综合的反应这个工程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水平。第五章为工程概算,对施工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循序渐进的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对施工场地了解的不足,对地铁车站施工的经验匮乏,在本次设计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能谅解,同时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可以修改完善。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试题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试题 (含选择题80道,填空题25道,简答题10道) 一、选择题:(共80题) 1、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使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 则作用在墙上的水平压力称为()。 A. 水平推力 B.主动土压力C .被动土压力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经过四个步骤,其中在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进行 配合比调整并提出施工配合比的依据是()。 A.实测砂石含水率 B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关系 C.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3、盾构掘进控制“四要素”是指()。 A .始发控制、初始掘进控制、正常掘进控制、到达控制 B .开挖控制、一次衬砌控制、线形控制、注浆控制 C.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4、盾构施工中,()保持正面土体稳定 A .可 B .易C.必须 5、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控制:() A .出土量 B .土仓压力 C .泥水压力 6、开挖面稳定与土压的变形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 .土压变动大,开挖面易稳定

B .土压变动小,开挖面易稳定 C. 土压变动小,开挖面不稳定 7、土压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我国目前多采用()方法 A.重量控制 B.容积控制 C.监测运土车 8、隧道管片中不包含()管片 A. A型 B. B型C . C型 9、拼装隧道管片时,盾构千斤顶应() A .同时全部缩回 B .先缩回上半部C.随管片拼装分别缩回 10、向隧道管片与洞体之间间隙注浆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B .使管片环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能平滑地向地层传递 C.使作用于管片的土压力均匀,减小管片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 向容易控制 11、多采用后方注浆方式的场合是:() A .盾构直径大的 B .在砂石土中掘进 C.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掘进 12、当二次注浆是以()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A .补足一次注浆未填充的部分 B .填充由浆液收缩引起的空隙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原则 (6)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围 (6) 2.1编制依据 (6) 2.2编制围 (7) 三、工程概况 (7) 3.1建筑概况 (7) 3.2周边环境 (8) 3.3结构概况 (9) 3.4主要工程数量表 (10) 3.5车站设计标准 (10) 3.6车站平面及剖面图 (11) 3.7主要材料及混凝土保护层 (12) 3.7.1 主要材料 (12) 3.7.2 保护层厚度 (13) 四、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13) 4.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3) 4.2岗位职责 (14) 4.2.1 项目领导班子岗位职责 (14) 4.2.2 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17) 五、施工总体部署 (21) 5.1施工准备 (21) 5.2施工管理目标 (21) 5.2.1 工程质量目标 (21) 5.2.2 工期目标 (21) 5.2.3 安全生产目标 (22) 5.2.4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22) 5.3机械设备与劳动力投入计划 (22) 5.3.1管理人员配置 (22) 5.3.2作业人员配置 (23) 5.3.3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3) 5.3.4材料使用计划 (24) 5.4施工测量 (25) 5.4.1 平面控制测量 (25)

5.4.2高程控制测量 (25) 5.5主体结构施工单元划分 (26) 5.5.1 施工单元划分原则 (26) 5.5.2车站施工段划分 (26) 5.6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28) 5.7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29) 5.7.1 车站纵向分段施工顺序 (30) 5.7.2 车站竖向分层施工 (30) 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32) 6.1一期施工 (32) 6.1.1 施工围 (32) 6.1.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32) 6.2三期施工 (33) 6.2.1 施工围 (33) 6.2.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33) 6.3三期施工 (34) 七、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34) 7.1钢筋工程 (34) 7.1.1技术准备 (34) 7.1.2钢筋的进场验收 (35) 7.1.3钢筋加工 (35) 7.1.4钢筋接头 (38) 7.1.5钢筋的锚固 (41) 7.1.6钢筋安装 (42) 7.1.7钢筋绑扎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49) 7.1.8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控制标准 (50) 7.2模板工程 (51) 7.2.1 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 (51) 7.2.2 模板方案 (51) 7.2.3 施工技术准备 (52) 7.2.4 模板支撑与安装 (52) 7.2.5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57) 7.3混凝土工程 (58) 7.3.1底板垫层 (58) 7.3.2 底板砼施工 (58) 7.3.3 侧墙混凝土施工 (59) 7.3.4 板梁混凝土的浇筑 (59)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管理规定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成地铁〔2015〕126号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成都地铁各参建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地铁各盾构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我公司结合成都地铁盾构施工情况,特制订《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管理规定》(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本规定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5月15日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盾构施工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降低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杜绝发生盾构施工重大安全事故,提高盾构施工质量,确保盾构施工安全、优质、高效、有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成都地铁所有新建、在建盾构项目。 第三条本规定是根据《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以及地铁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分公司)下发的相关盾构施工管理规定、办法、通知等编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 第四条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施工单位应单独设置盾构项目部,并配置盾构项目部经理、总工及安全总监等人员。 第五条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主要人员的资质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盾构项目经理须具有盾构施工经验,且在含有盾构区

间的施工标段中担任过项目总工或盾构副经理及以上职务。 (二)盾构项目总工须具有盾构施工经验,且在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中担任过技术部门负责人及以上职务。 (三)盾构副经理须具有盾构施工经验,且在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中至少担任过盾构施工现场负责人。 (四)盾构总监代表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须具有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管理经验。 第六条含有盾构区间标段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盾构副经理、盾构操作司机及盾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和总监、总监代表、专监须经盾构施工相关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三章设备管理 第七条盾构施工单位负责建立本标段范围内所有盾构的管理台账,台账内容至少包括:设备制造厂商及盾构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已使用年限、累计掘进隧道长度、主要穿越地层情况及设备运行维修状况等,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分公司盾构技术部备案。 第八条盾构设备进场前需完成盾构设备适应性、可靠性的自评估和专家评估。新购盾构设备在签定盾构购买合同前完成评估,旧盾构设备在盾构维修改造前完成评估。详见附表1:盾构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围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002年5月) (2)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城建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 (3) 有关技术规及验收标准、规 1.2 编制围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容: (1)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车站; (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站区间隧道; (3) 地铁一号线上站——锦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 (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 (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站车站 (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 (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 1.3 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

和要求。 (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 (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设计概况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站站改建(含区间及临时线路)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站站(含区间)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2.1.1。 2.1.1.1 R1线上站站改建工程

R1线上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站,为漕~南 区间,全长785.655m,其中包括229.70m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铁路南站主站屋北端,并由原地面站改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改建后的地铁车站长274m,宽约21.8m。车站东端为端头井,与漕~南区间相连;西端为出入段交叉渡线,与南~锦区间相连;车站站厅层中部北侧为车站的设备用房区,南侧与远期轻轨L1线上站站相接。 出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至路西侧出洞与既有地面线路相接,向西至锦江乐园站及梅陇车辆基地,为南~锦区间,其中出入段线隧道全长645m,其中敞开段部分163.42m;正线区间隧道全长862m,其中敞开段部分177m。为保证施工期间新建的铁路线路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不互相干扰,在南路路口西侧及沪闽路南侧地铁围栏外的绿化带,在既有正线的北侧铺设约772m长的临时正线,两端与既有正线接轨;在既有出入段南侧铺设约628m 长的临时出入段线,与既有出入段线相接。改建线路总长约2.08km。 2.1.1.2 预留轻轨L1线上站及区间 预留轻轨L1线上站位于铁路上站铁路轨道下方,车站线路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一层多跨侧式车站,局部风机房为地下二层。车站全长145m,宽36m。采用明挖法施工。线路向北横穿改建后

大直径盾构施工控制重难点(成都地铁首次应用)

大直径盾构机首次应用是本项目监理控制重难点重难点分析 本项目设计运行速度快,车站及区间设计标准高,本工程区间隧道内径为7.5m,管片厚度400mm,隧道外径8.3m,因此盾构机刀盘外径尺寸不小于8.5m。该盾构机型为成都地铁项目首次应用,需要专门设计定制,施工单位也没有相关盾构工作经验;由于盾构区间隧道断面大,势必在施工过程中较之前盾构施工相应增加以下控制重难点: 一、大直径盾构机的开挖断面增大,在掘进过程中对周边土体的扰动范围较大,导致在掘进过程及穿越风险源的时加大了地面及周边建构筑物异常沉降的风险。 二、大直径盾构区间,由于管片尺寸和重量增加导致拼装难度增大,影响成型管片质量。 三、大直径盾构机的开挖面较大,掌子面地质情况更复杂,影响盾构掘进。 四、大直径盾构机第一次在成都地铁掘进中应用,参建方无相关施工经验。 针对性措施 一、严格控制出土方量,严禁连续超方情况出现,尽可能将风险降至最低;在穿越风险源前,严格按照地铁公司管理办法组织相关条件验收工作,保证预加固满足方案和设计要求,相关准备工作已完善后方可允许穿越;加强地面监测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控制事态发展和影响。 二、加强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且拼装手必须选用有多年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保证拼装安全和质量;加强管片进场到拼装全过程监控,特别是止水带软木衬垫粘贴质量及螺栓复紧的控制;加强对隧道能行管片检查,做好管片姿态测量工作,并根据管片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盾构机掘进,以保证成型管片质量;大直径盾构区间管片与土体间间隙增大,需相应增大同步注浆量,同步注浆浆液必须根据相关条件综合考虑浆液凝固时间来选择适当的配比,以保证同步注浆效果。同时在同步注浆过程中采取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的原则,避免出现管片错台或上浮等情况。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6) 第1节企业简介 (6) 第2节编制依据 (7) 第3节采用规范 (7) 第4节业主招标要求 (9) 第5节本企业投标承诺 (1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3) 第1节总体概况 (13) 第2节建筑概况 (17) 第3节结构概况 (17) 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18) 第1节工程量大、工序多、工期紧 (18) 第2节地下管线复杂,迁移任务重,施工干扰大 (18) 第3节交通繁忙,疏解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 (19) 第4节基坑开挖难度大,监测要求高 (19) 第5节结构防水、防渗漏标准高,实施困难 (20) 第6节过道路通道采用暗挖法,技术难度大 (20) 第四章施工部署 (20) 第1节总体施工方法及施工阶段的划分 (20) 第2节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21) 第3节总体施工程序及主要施工步骤 (22) 2

第4节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 (24) 第五章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 第1节施工技术准备 (32) 第2节施工准备 (33) 第3节现场准备 (35) 第六章施工前准备 (37) 第1节房屋拆迁及道路平整工作 (37) 第2节管线迁移及吊挂 (38) 第3节管线吊挂 (38) 第七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9) 第1节施工方法简述 (39) 第2节围护结构形式 (40) 第3节主要施工步骤 (41) 第4节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42) 第5节(B)轴钢管砼柱及(A)~(B)轴盖板临时道路施工 (55) 第6节土石方工程施工 (59) 第7节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68) 第8节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79) 第9节路面恢复施工 (97) 第10节附属工程施工 (101) 第八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124) 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24) 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125) 3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内容提要】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为成都地铁试验段,该工程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成都地区地层为砂卵石地层,粒经大、水位高,为了有效解决同步注浆的效果,我项目部和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拟采用惰性浆液(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为同步注浆材料,期望其达到不易被水稀释、较好的流动性、较好的早期强度和较低的成本。 【关键词】高富水土压盾构同步注浆惰性浆液 1. 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天盾构区间,主要穿越砂卵石地层,地层高富水,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了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配备了盾尾同步注浆系统,可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背后注浆。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当管片刚脱离盾尾时即可对管片外侧的空隙进行填充,从而起到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的抗渗能力、预防盾尾水源流入密封土舱而造成的喷涌和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 2. 盾构法施工背后注浆技术 2.1.同步注浆原理 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背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如图2-1所示。 图2-1 同步注浆系统示意图 2.2. 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 2.2.1. 注浆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根据成都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现有盾构机的型式,浆液应具备以下性能:

1)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以适应盾构施工以及远距离输送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不流窜到尾隙以处的其他地域。。 3)在满足注浆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4)浆液在地下水环境中,不易产生稀释现象。 5)浆液固结后体积收缩小,泌水率小。 6)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施工管理方便,并能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7)浆液无公害,价格便宜。 2.2.2. 注浆材料 为了保证背后注浆的填充效果,施工中结合现场条件和盾构机自身注浆系统的配置,选取了两种液浆组成以便进行对比优选: 1)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剂的常规单液浆A 成分: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2)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惰性浆液B 成分:黄泥粉、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浆液组成A以水泥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浆液组成B以粉煤灰作为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的材料。其中浆液组成B中使用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浆液的和易性(流动性),黄泥粉能增加浆液的粘度,并有一定的固结作用,膨润土用以减缓浆液的材料分离,降低泌水率,还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砂在两种浆液中都作为填充料。 2.2. 3. 浆液配比及性能测试 在确定浆液配比时,先根据相关资料,确定了两种浆液的各种材料的基本用量,然后结合浆液站调试,每种配比生产一定方量,并对浆液性能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从而对配比单进行筛选,保留能够生产出合格浆液的配比,以便今后用于施工。 根据测试结果还可得知,与水泥浆液相比,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浆液的凝结时间较长,在10~12小时左右。考虑到盾构掘进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停机(如管片拼装、连接电缆、风管安装、机器维护保养、盾构机临时停机、电路故障等),若浆液的初凝时间较短,则增加了停机期间发生堵管的可能性,增加额外的清洗工作,并影响盾构的继续掘进。因此,浆液合理的初凝时间应与盾构掘进施工一个工班的时间接近,这样可以在每班结束时再安排浆液输送管路的清理工作,既不影响盾构连续施工,又保证能及时清理管路,避免堵管现象的发生,选用惰性浆液更为可靠。 惰性浆液在主要成分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调节添加剂的加量就能有效地控制、调节浆液的

[施工技术,地铁]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究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庞大的城市人群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人们出行正常,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寻找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地下铁路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地铁以其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的优点有效缓解了大型城市人群出行交通困难的问题,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大型都市中,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第一条地铁于上世纪70 年代初期在北京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目前,各地大中城市都已经或正在实施地铁工程,地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地铁工程大部分工程都在地面以下,地下施工的特殊性给地铁项目工程建设带来很多与其它交通工程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问题。作为地铁工程中的关键部分,隧道施工目前普遍使用盾构法进行施工。该技术相对成熟,其以盾构机为主要施工设备,在土层中实施迅速的挖掘作业。在盾构机外壳强大的支护作用和千斤顶等其它设备的配合下,盾构挖掘作业施工速度快,安全系数高,受到世界各地地铁工程建设单位的普遍欢迎,进而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隧道挖掘施工中。我国地铁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加强盾构施工技术研究,深入把握盾构施工技术特点,对于改进我国地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安全,降低工程 成本,促进地铁事业顺畅健康发展具有极为有利的促进作用。 1 地铁工程盾构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 盾构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其以盾构机为主要施工设备进行施工。盾构机具有坚强的盾构钢壳,可以为地下挖掘施工提供极为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盾构机挖掘行进过程中,盾构机的尾部同步进行持续的注浆作业。注浆作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盾构机挖掘过程中对周围土层的扰动,从而保障隧道的稳定。盾构机由刀盘、压力舱、盾型钢壳、管片和注浆体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各有作用,又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得盾构机挖掘作业得以顺利实施。盾构机在土层中的挖掘作业实际上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确保开挖面稳定,二是挖掘并排出土壤,三是进行补砌和注浆作业。 2 地铁工程盾构施工技术的施工特点 盾构施工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隧道挖掘技术,和传统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相比,盾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盾构施工大部分过程位于地下,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非常适合建筑密集、人群活动频繁的城市环境施工。在采用盾构机进行地铁隧道施工时,施工活动位于地面以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非常微弱,对周围土层的振动也小,不必像其它工程施工那样需要线路沿线施工现场进行特殊的布置安排,对地面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和周边环境影响微弱。二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地铁工程对于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在使用盾构机进行施工时,由于盾构机管片制作精度很高,从而保障了施工误差能够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此外,盾构机发掘作业时,只能向前行进,无法做出后退动作,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后退现象,必然会造成盾构装置受到严重损伤,从而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防止任

成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文件 成地铁建…2012?47号 成都地铁公司建设分公司关于印发《成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铁成投公司、地铁各参建单位: 为加强成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成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2012年8月27日

成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地下线路长度不断增加。由于盾构施工为地下作业,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同时盾构施工周边地面、地下情况复杂,易发生突发性事故。为了保证在建和后续地铁项目盾构施工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减小施工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安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现结合已经施工完成的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及地铁2号线西延线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地铁盾构施工项目。 第三章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条建立业主、监理和盾构施工承包商三方安全责任制。 第四条承包商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必须具备相应资质,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第五条承包商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项目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应执业资格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经验。盾构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承包商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承包商应按住建部要求设臵安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与盾构

地铁车站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1号线6标车站装修施工方案 目录 一、总体施工安排 2 1.1车站施工区段划分 (2) 1.2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2) 二、各工序施工要点 (3) 2.1吊顶工程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一般规定 (3) 2.1.2铝合金天花吊顶施工 (4) 2.2 抗静电架空地板施工 (6) 2.2.1抗静电铝合金板架空地板操作工艺 (6) 2.2.2抗静电架空地板质量标准 (8) 2.3埃特板离壁墙基 (8) 2.3.1范围及材料要求 (8) 2.3.2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 (9) 2.3.4作业条件 (9) 2.3.5质量要求 (10) 2.4砌体工程 (10) 2.4.1作业条件 (10) 2.4.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1) 2.4.3质量控制 (12) 3.4.4工程质量通病及注意事项 (12) 2.5地面工程 (13) 2.5.1地面工程主要内容 (13) 2.5.2细石混凝土地面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14) 2.6涂料工程及乳胶漆工程施工 (17) 2.6.1一般规定 (18) 2.6.2材料质量要求 (19) 2.6.3乳胶漆施工工艺 (19) 2.7不锈钢饰面及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20) 2.7.1不锈钢施工要求 (20) 2.7.2不锈钢栏杆规定 (20) 2.7.3施工要点 (21) 2.7.4质量要求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2) 2.7.5质量检验标准 (23) 2.8门窗工程 (24) 2.8.1门窗施工作业条件 (24) 2.8.2门窗施工操作工艺 (24) 2.9标志系统的安装要求 (27) 2.9.1标志系统安装的一般要求 (27)

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解析

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地铁成为了目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地铁建设环境比较特殊,绝大部分施工环境处于地下,施工极为复杂,盾构法作为地铁建设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大多数用于隧道地铁施工中。本文围绕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 1、工程实例 某城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了盾构法。施工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建设城市地铁的时候盾构机需要穿过老旧房区,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这些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房屋属于CU级危楼;二是建设地铁隧道的时候,近距离的位置就存在河道,并且需要通过数百米范围;三是地铁隧道需要穿过城市繁华地段,存在很多管线,施工困难比较大。 2、盾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1)对城市地面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影响小。除了在盾构竖井或基坑处需要一定的施工场地外,地铁隧道沿线不需要施工场地,施工无噪音、无振动公害,对地面交通基本无干扰。适用于埋深较大、不宜明挖的松散地层。(2)施工精度要求高。管片的制作精度几乎相当于机械制造的程度,误差范围要求控制在0.5mm以内;盾构前进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对隧道轴线的偏差。(3)盾构施工过程有单行前进、不可后退的强制性,具有较大的风险。盾构施工开始便无法后退,一旦盾构本身出现致命故障,则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盾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4)盾构机是适合于某一特定区间的专用设备,如需根据施工隧道的断面大小、埋深、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制造或者改造。 3、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 3.1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 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要点包括:控制特殊条件沉降;制造耐久性、高强度管片;比较错缝、通缝拼装,分析总线形变;砂质粉土、流砂给设备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进出工作难题和措施;纠偏;施工中如果发现大石块、高压水、桩、超浅覆土等存在灾难性的实际地质情况解决措施。 3.2阐述地铁盾构法施工新技术 3.2.1特殊断面盾构施工技术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成都地铁处于富水砂卵石地层,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文章通过对危险源及掘进过程的特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控制措施的实施既符合成都地铁的地层特点,又确保了盾构工程施工按期保质的完成。 标签:成都地铁;盾构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 1 概述 成都地铁所处地层岩体松散、无胶结、自稳能力差、单个石块强度高,卵石块在地层中起骨架作用。砂卵石地层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颗粒之间的空隙大,没有粘聚力,砂卵石地层颗粒之间点对点传力,地层反应灵敏,盾构施工中刀盘旋转切削时,地层很易破坏原来的相对稳定或平衡状态而产生坍塌,引起较大的地层损失和围岩扰动。地层中出现有少量的大卵石,也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 同时,成都的地层富水,地下水位枯水期埋深一般在3~5m之间,峰水期埋深一般在1~3m之间,最小埋深为0.2m。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局部水压会很大,会对盾构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开挖面的稳定。砂卵石地层,围岩整体强度较低,但单个卵石块体强度非常高,因此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难免要对盾构刀具产生较大的磨损与破坏,影响盾构施工的效率与成本。 文章结合在成都地铁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具体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成都地铁成功穿越了大量老旧建筑群,并多次穿越沙河,总体施工质量和安全可控,沉降监测数据稳定,确保了盾构工程施工按期保质的完成。 2 危险源的管控措施 为确保盾构掘进正常、顺利推进及盾构区间沿线危险源管理受控,应在盾构始发前对沿线地质状况、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空洞及有害气体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地质补勘。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调查结果,对标段内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并编制相应的盾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对盾构吊装、盾构始发与到达、盾构带压换刀、盾构穿越特重大危险源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论证。重特危险源辨识、评估及安全专项方案的评审论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指导和影响盾构掘进施工,也是管控重特大危险源的依据,同时有必要对盾构区间危险源建立管理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 为加强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积极防范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出了盾构在穿越重特大危险源前必须实施开工条件验收,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参建各方召开开工条件验收会并经

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泥水与土压两种盾构机的适应性分析讲解

现代隧道技术 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泥水与土压两种盾构机的适应性分析 文章编号:1009-6582(2010)06-0057-05 MODERNTUNNELLINGTECHNOLOGY 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泥水与土压两种盾构机的适应性分析 郭家庆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是成都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试验段,为便于以后盾构机能更准确地选型,本试验 段分别采用一台泥水盾构机与一台土压盾构机进行左右线的掘进。通过对两台掘进机的适应性分析可以看出:泥水盾构的缺点是容易堵塞、出碴效率低、对地层完整性要求高、在含泥地层中容易封住开口、对进出洞密封要求高、施工中需要较大场地、施工成本高;优点是对地层扰动小、便于带压进舱。土压平衡盾构的缺点是刀盘磨损严重、地表沉降控制难度高,带压进舱困难;优点是不受出碴限制、掘进速度快、便于维护、成本低。施工实践证明:在地表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适于用土压平衡盾构;在地表要求高、场地较大情况下,适合用泥水盾构。关键词 土压盾构机 泥水盾构机 成都地铁 试验段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U455.4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是成都地铁一号线盾构施 在桐梓林站—火车南站区间穿过电力调度中心4层楼房、机场立交桥、火车南站股道。 本标段内地表多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覆盖,其下为全新统冲积层粘性土、粉土、砂土、卵石土,再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冲积层(为卵石土夹砂层透镜体);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紫红色泥岩。 据初勘钻探及探井揭露,漂石最大粒径为270

工试验段,为了选出最适应成都地铁的盾构机型,本试验段选用了一台海瑞克泥水平衡盾构机和一台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这两种盾构机在成都地铁一号线盾构4标段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2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4标段起于省体育馆站南 mm,一般含量为5%~10%,局部富集层高达20%~30%;漂石分布随机性较强,但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中下 部,一般埋深大于6.5m。漂石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值为 端,止于火车南站北端,共分为省体育馆路—倪家桥—桐梓林—火车南站3个区间。左线隧道长2328.2单线延米,采用1台德国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盾构编号S401)进行施工;右线隧道长2572.23单线延米,采用1台德国海瑞克泥水盾构(盾构编号S367)进行施工。2台盾构均从火车南站始发。 本标段线路基本沿人民南路中部敷设,其间在倪家桥站—桐梓林站区间穿过二环路、人南立交桥, 修改稿返回日期:2010-06-07 94.3MPa,最小值为92.8MPa,平均值为93.7MPa。 3 德国海瑞克泥水盾构机(间接控制型)在成都地铁一号线盾构4标段的施工难点泥水输送系统排碴比较困难 泥水输送系统容易在两个区域发生堵塞: 3.1 3.1.1泥水盾构机容易堵塞 作者简介:郭家庆(1980-),男,工程师,现从事盾构设备技术管理工作,E-mail:guojqcd@https://www.360docs.net/doc/e510755606.html,. 第47卷第6期(总第335期)2010年12月出版 57 Vol.47,No.6,Total.No.335Dec.2010 现代隧道技术 MODERNTUNNELLINGTECHNOLOGY 成都地铁盾构4标段泥水与土压两种盾构机的适应性分析 (1)隔栅前面的堵塞 其堵塞原因是地层中的异物,例如降水井的铁圈,破碎机不能破碎,造成在隔栅前堵塞。一旦发生这种堵塞,泥水舱和气垫舱均堆积大量卵石,在清理气垫舱后,刀盘启动仍然困难。 (2)泵前堵塞

框架结构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总体部署 1.综合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天津市地下铁道公司施工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及图纸。 1.1.2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组织的现场勘察和交底答疑。 1.1.3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天津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10401—200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1983)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1996)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2—200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95)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规范》(JGJ88—9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JC89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检测技术规范》(DB29—112—2004)《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劲性搅拌桩技术规程》(DB29—102—2004)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试题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 试题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试题 (含选择题80道,填空题25道,简答题10道) 一、选择题:(共80题) 1、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使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则作用在墙上的水平压力称为()。 A.水平推力B.主动土压力C.被动土压力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经过四个步骤,其中在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进行配合比调整并提出施工配合比的依据是()。 A.实测砂石含水率 B.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关系 C.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3、盾构掘进控制“四要素”是指()。 A.始发控制、初始掘进控制、正常掘进控制、到达控制 B.开挖控制、一次衬砌控制、线形控制、注浆控制 C.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4、盾构施工中,()保持正面土体稳定 A.可 B.易C.必须 5、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控制:() A.出土量B.土仓压力C.泥水压力 6、开挖面稳定与土压的变形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土压变动大,开挖面易稳定 B.土压变动小,开挖面易稳定

C.土压变动小,开挖面不稳定 7、土压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中国当前多采用()方法 A.重量控制B.容积控制C.监测运土车 8、隧道管片中不包含()管片 A.A型B.B型C.C型 9、拼装隧道管片时,盾构千斤顶应() A.同时全部缩回B.先缩回上半部C.随管片拼装分别缩回10、向隧道管片与洞体之间间隙注浆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B.使管片环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能平滑地向地层传递 C.使作用于管片的土压力均匀,减小管片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向容易控制 11、多采用后方注浆方式的场合是:() A.盾构直径大的B.在砂石土中掘进 C.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掘进 12、当二次注浆是以()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A.补足一次注浆未填充的部分 B.填充由浆液收缩引起的空隙 C.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的扩大 13、盾构方向修正不会采用()的方法 A.调整盾构千斤顶使用数量 B.设定刀盘回转力矩

成都地铁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风险分析及对策

成都地铁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风险分析及对策【摘要】针对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的特点,提出风险分析在盾构施工中的重要性。对盾构施工中蕴含的风险源进行辨识与风险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对策。 【关键词】盾构施工;富水砂卵石;风险分析;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交通量急剧增长,发展城市地铁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因其自身的优势,盾构法施工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已经采用盾构法成功实施了不少工程。成都的地质情况与上述城市截然不同,成都地铁施工具有独特的“三高”特点,即地层具有高富水及砂卵石含量高、卵石和漂石强度高的特点。这种不良地质条件增大了盾构施工难度。因此,加强盾构施工技术风险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极其必要的。 本文以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隧道为例,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的顺利掘进。 1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隧道最大埋深13.5 m,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26.99‰,左右线间距13~13.5m,最小曲线半径400 m。 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卵石土层,含夹薄层粉细砂透镜体, 20~200 mm卵石含量约占55.0% ~75.4%,粒径一般以30~70mm为主,部分粒径80~120mm;填充物以细砂、中砂为主,夹少量黏性土及砾石,

含量约为10.0% ~25.0%;漂石含量一般为5% ~10%,随机分布,地勘揭露漂石最大粒径为340 mm。卵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90.9~91.7 MPa,漂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88.6~95.3MPa。 地下水系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砂卵石土层中,渗透系数k=20.0 m/d,为强透水层。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丰水期地下水位正常埋深约为3 m,成都充沛的降雨量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之一。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岩强风化裂隙带中,透水性较差。隧道下穿南河与滨江路下穿隧道,并近距离水平穿越锦江大桥与开行大厦(26层)。 地层“三高”特点及沿线建(构)筑物,对隧道掘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隧道围岩均为卵石土夹透镜体砂层,自稳能力差,透水性强,地下水位较高,水量十分丰富。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开挖面容易产生涌水、涌砂,造成细颗粒物质大量流失,引起开挖面失稳、地面沉降甚至塌陷。 (2)隧道顶部覆土为人工填筑土、粉质黏性土、卵石土夹透镜体砂层,均为松散土体,自稳能力差,盾构掘进可能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 (3)隧道围岩分布有高强度、大粒径的卵石、漂石,容易造成超挖和排碴困难,还造成对盾构设备磨损严重。这些都对盾构顺利施工有较大影响。 (4)盾构掘进需要先后穿越南河、滨江路下穿隧道,近距离通过开行大厦和锦江大桥。盾构掘进,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可能造成周围建(构)筑物变形和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