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对策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对策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对策参考文本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项法律、法规也在逐步

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就是由此而产生

的一部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作为行政职能部门的

执法人员,我们有义务将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到

基层,让最基层的劳动者了解自己相关的权益。笔者在灾

际工作中得到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不够,不能够让管理对象全面了解《职业病

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2002—05

一ol实施,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法人或责任人,保护的是

最基层劳动者的利益。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

响,本市企业大都不好,各大、中、小型企业相继倒闭,工人对个人防护以及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常不关心。企业职工对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也很不理解。

1.2 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淡漠、卫生行政部门执法力度薄弱,要想将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好,就必需加大执法力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必需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作业环境。这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人健康体检、环境检测的费用,而老板们则认为他们给工人一份工作,每月给工人发工资以是最大的恩惠,还提出过高的要求。老板们对此非常不满,卫生部门的工作难度也相当大。

1.3 行政干扰给监督执法带来阻力,由于受市场经济的限制,市内企业大都转换机制,由原来的国营转为股份制或民营。稍具规模的企业大都是招商企业,市软环境办

公室挂牌企业,是市政府的绿地。行政部门要想对上述企业进行检查,就必须取得政府机关的批准,而这些企业往往利用政府给的优惠条件作挡箭牌,拒绝行政监督,根本不管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至法律、法规而不顾。法律在这些企业面前黯然失色。执法人员为了保全自己,也只好退避舍,不去招惹是非。

1.4 政府低门槛准入、部门之间的利益驱动为职业病及其危害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一些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都有大城市转移到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中,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发展经济,将这样的企业纳入招商企业,政府的绿地,这些企业的审批、投产都不按正规程序办理。另《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只靠卫生行政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

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但是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各部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法律、法规的存在,上述原因都为职业病及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5 上级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劳动卫生监督力量不足,这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厅、局对劳动卫生的重视远不如食品卫生与环境卫生;另外劳动卫生所管辖的企业小的效益不好,大的企业又都是政府的绿地,执法人员不敢涉足,导致于基层单位对劳动卫生意识淡漠,一些有能力、业务强的监督员都不愿意到这样的科室工作,致使劳动卫生监管力量薄弱,满足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

2 几点建议

2.1 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

用,普及《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知识,让广大劳动者都知道《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让企业的老板知道他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让工人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我们对一些违法企业、不懂法的企业要不厌其烦的进行督导、检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大多数老板的理解和支持;面对那些严重违法的又不接受卫生监督和检查的企业,则严格按着《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根据行政处罚的相关条款给予处罚,绝不手软。

2.3 注意工作方法、讲究策略,政府的重点企业我们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但要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遵纪守法为前提。尽量为企业排除职业病危害及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

隐患。对于那些拿着政府的优惠政策做挡箭牌而对劳动者的生死而不顾的黑心老板,我们会争取政府的同意,按着法律的程序严格处理,决不姑息养奸。

2.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监督员的自身素质,关系网是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的最大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规范监督员的行为:其次,要求监督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职业病防治法》是双刃剑,它既规范了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违反法律、法规应付的法律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执法机关行政不作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作为执法人员就必须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5 加大劳动卫生的执法力度,充实劳动卫生监督队伍,将一些有经验、业务素质高的监督员分配到劳动卫生

队伍之中,使其在监督执法中能够灵活机动的掌握_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做到有的放矢。

2.6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测手段,要想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测手段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引进一些先进的监测仪器及现场监测设备,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2.7 政府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劳动卫生工作要想将《职业病防治法》有效实施,相关部门的配合尤为重要。这单靠一线监督员是做不到的;要靠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支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劳动卫生工作。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工程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做好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工程。 三.职责 1. 各参建单位负责本公司参建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2. 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对各施工承包商职业健康管理状况进行监督,并督促各方加强管理工作。 四.实施 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应在做好自身职业健康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对其他参建单位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参建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参建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参建人员的职业健康。具体做法如下: 1、设置机构。 各参建单位应当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危害防治工作。 2、管理人员须具备的能力。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3、加强培训。 各参建单位应当对参建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参建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4、健全制度。 各参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参建人员防护用品

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参建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5、场所达标。 各参建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相应要求: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 6、加强劳动防护。 为参建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参建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降低防护标准;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7、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检测。 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8、危害整改和治理。 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9、危害公示与知情 (1)各参建单位对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2)各参建单位与参建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参建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各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重点

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作业能力:劳动者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目的是了解在不损害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如何长时间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 疲劳:是体力和脑力功效暂时的减弱,取决于工作强度与时间,可恢复。 疲劳样状态:是由工作或环境变动太小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 过劳: 职业心理学:研究职业人群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 职业紧张:工作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精疲力竭: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坏死: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核变化较慢,DNA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 凋亡: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DNA降解成为约180bp180bp-200bp 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被吞噬,无内容物外溢,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 Regeneration再生:损伤细胞周围的正常细胞通过增殖,分化,来补充坏死细胞的过程。 横断面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劳动卫生学调查,是指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者的健康状况,并与非接触者比较分析,了解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危险度评定: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人群接触评价,危险度特征描述等环节。职业毒理学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确定性:指外推的不确定性物种或种属间的差异;作用剂量或强度、方式与途径的差异;人与实验动物数量上的差异;职业人群与实验动物在年龄、体质上的差异等。 人类工效学:人类因素学,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间工学等。 生物力学: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 职业生物力学:研究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肌肉骨骼生理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人与设备间的力学关系,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减少损伤。 姿势负荷:指人体在保持某种姿势时所承受的负荷。来自于相应的体段所产生的力矩,大小取决于质量及质心与相应支点的垂直距离。 下背痛:由于背部(位于T7T7--S1S1及臀部)症状所致的活动限制和不适。最常见的一种肌肉骨骼损伤,表现为背部及与背部有关的疼痛,可出现大腿后侧及外侧的酸麻胀痛,甚至肌萎缩。呈间歇性。以站立负重工作发病率最高;不良的作业姿势。 毒物: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的中毒。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指以时间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石棉小体: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之上形成。 棉尘病:长期吸入棉、麻尘等植物性粉尘所致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疾病。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生产过程中吸入某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以肺泡变态反应为主的一组呼吸系统疾病。 振动: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生物性有害因素: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职业过程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由化学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4.1总则 4.1.1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4.1.2 第四条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1.3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4.1.4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4.1.5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4.2机构与管理 4.2.1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4.2.2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4.2.3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2.4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4.2.5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4.2.6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 度及办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标准版) (1)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实行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安全副经理领导下的安全环保部负责,二级管理为施工作业厂队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负责。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条件制定《施工生产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并按照颁布的《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人人做好本岗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3)本项目开工前,由工程技术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实施性职业安全技术方案,对土方开挖、运输、混凝土浇筑、基础处理、金结制作与安装等作业,编制和实施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4)实行逐级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安全环保部专职安全员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和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职业健康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作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而没有进行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 ③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需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及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且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后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登记,按期复审,并设专人管理。 ④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提高职工遵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1、试述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的联系及其区别 (1)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2)法定职业病: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公布的,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特定疾病即法定职业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者都是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区别在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更加规范、严格。 1、试述职业病的特点 第一,病因明确; 第二,病因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显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第三,接触同一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第四,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良好。 2、确定职业病的条件有哪些? 即职业病的诊断,主要有:(1)职业史;(2)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4、论述职业病防制的预防原则?(三级预防) 即在疾病发生(健康状态时)、发展(代偿状态时)及其转归(失代偿状态时)等各个阶段采取全方位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防发生,即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主要有清洁生产;通风排毒(尘)、隔振消声;个体防护;就业前体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缩短接触有害因素的接触时间等等。原始级预防通过立法手段或经济政策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仍属第一级预防,禁烟预防石棉肺;颁布职防法控制职业病危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预防职业性损害等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防发展,即在职业性疾患尚未显露前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处理。主要有:职业环境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健康监护(体检、筛检)早诊早治;复工前、离岗前健康检查;职业病普查等等。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恶化、急转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一经确诊,立即脱离接触;及时有效治疗(特效、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等等。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第九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容: (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容。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第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第十二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1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 2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防治职业病,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康健。 3职责分工 3.1公司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职责 3.1.1总经理对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把职业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2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要定期听取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 3.2安全环保处职责 3.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方针、政策、法令,制定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2.2搞好作业场所监测,组织安排职业卫生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3.2.3组织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任务。 3.2.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改善作业条件治理计划。 3.2.5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工作,普及职业病科普知识。3.2.6负责本公司在建设项目中实施职业卫生方面的“三同时”。 3.3人力资源处职责

会同医务部门开展就业前体检,对因患职业病或有职业禁忌证需调离原作业岗位者给予妥善安排。 3.4资产财务处职责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康健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3.5工会职责 监督本公司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情况,宣传防尘防毒的严重意义,组织安排从事无益作业人员疗养。 3.6职工医院职责 协同安全环保处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体检工作,建立体检档案。 3.6生产车间领导职责 3.6.1教育员工执行操作规程,普及防尘防毒知识,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尘防毒器材,爱护防尘防毒设施,提高员工个人防护能力。 3.6.2执行防尘防毒措施和管理制度。 3.6.3按规定组织安排本单位作业人员的康健检查。 4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4.1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4.2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公路养护、施工职业安全健康制度 一、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及管理目标 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工作、共益发展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及职业病、地方病的发生。 二、职业病种类及防治措施 1、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从事公路管理服务工作中,尤其是公路养护、工程建设过程中易发生的职业病有:中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高原病、矽肺病(粉尘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噪声聋、沥青中毒、振动病等。 2、职业病防治措施 2.1.中暑防治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施工工艺过程,隔绝热源,合理布臵和疏散热源,加强通风。 2)、保健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创造一个舒适、

凉爽的休息环境,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加强营养,供应合适的清凉饮料;加强个人防护;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禁止有高温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3)、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和管理,认真执行防暑措施。 4)、职工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在岗期间每年体检一次。凡查出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者应禁止或脱离高温作业。 5)、当在高温或烈日下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出现头晕、出汗、口渴、恶心、胸闷、心悸、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服防暑药品、清凉饮料及擦拭防暑药品万金油、袪风油,预防病情发展。 6)、如果已经发生中暑,应尽快把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把上身稍垫高,然后先用温水敷头部及擦全身,后用冰水或井水敷病人头部,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时给病人扇凉,按摩四肢及皮肤,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加散热能力。必要时可采取刮痧或针刺疗法急救。 2.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职工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在岗期间每年体检一次。凡查出各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器质性疾病、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者应禁止或脱离野外作业。 2)、加强宿舍防煤气中毒措施的落实与检查。 3)、如果发生轻度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到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型题1】 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 A.异常气象条件、噪声与震动、辐射线 B.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C.生产过程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有害因素、劳动环境有害因素 D.细菌、病毒、霉毒 E.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工具性因素 2.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A.生产性毒物 B.生产性粉尘 C.非电离辐射 D.细菌 E.劳动组织不合理 3.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 4.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错误的是..A.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 B.可存在于劳动过程中 C.可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D.泛指与职业性损害有关的因素 E.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 5.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 A.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B.易感者、病原、作用途径 C.易感者、接触机会、接触强度 D.接触方式、劳动者、有害因素种类 E.以上都不是 6.关于职业病特点错误的是..A.病因明确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测定 D.病变程度均于有害因素作用强度有关 E.病变早期处理预后较好 7.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分类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A.中暑 B.手臂振动病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 D.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E.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 9.不属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措施是...A.作业场所通风排毒除尘措施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D.职业健康监护措施 E.以上都不是 10.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 B.发现临床病变 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 41 / 1 D.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 E.以上都不是 11.职业性接触苯者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职业病 B.工作有关疾病 C.职业性外伤 D.职业特征 E.以上都不是 12.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B.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C.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D.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需要 E.以上都不是 13.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 A.气体、蒸气、烟 B.烟、气体、液体 C.蒸气、雾、尘 D.烟、雾、尘 E.烟、蒸气、雾 14.生产环境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液体、固体、粉尘、烟 B.气体、液体、烟、固体 C.蒸气、液体、固体、烟 D.气体、蒸气、气溶胶 E.固体、液体、尘、雾 15.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接触浓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0号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张文康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须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二)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三)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职业病诊断标准; (五)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六)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七)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八)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 (九)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公布、复审和解释。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卫生部委托办事机构,承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卫生部聘请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 第五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满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注重可操作性; (三)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四)逐步实现体系化,保持标准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 第六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强制性标准包括: (一)工作场所作业条件的卫生标准; (二)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三)职业病诊断标准;

冶金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起草人:XXX 审核人:XXX 审批人:XXX 实施日期:20130101 XXXXXXXXX 安全处发布 职业健康承诺书 公司全体员工: 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法律法规及配套规定,为进一步明确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的主要工作,有效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杜绝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特此重承诺: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标准,全面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切实履行企业相应法律义务。 2、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对申报容的真实性负责;正确辨识生产过程中存在(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充分掌握物质的危险、危害特性,有效落实相关职业健康防护要求。 3、保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按时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定期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检测,保证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标准。 4、书面如实告知员工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其后

果和防护措施等,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专项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承诺人:XXXXXX 关于成立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车间、处室: 为加强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保证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特成XXXXXX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 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处,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X任专职职业健康管理员。 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定并整理检查培训的计划和演练,考核救护人员的业务能力,负责分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抢救所需的设备、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示范文本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实行三级管理,即:一级管 理由安全副经理领导下的安全环保部负责,二级管理为施 工作业厂队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负责。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条件制定《施工生产职业健 康安全责任制》、并按照颁布的《责任制》的要求,落实 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人人做 好本岗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3)本项目开工前,由工程技术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的同时,制定实施性职业安全技术方案,对土方开挖、 运输、混凝土浇筑、基础处理、金结制作与安装等作业, 编制和实施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4)实行逐级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安全环保部专职安全员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和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职业健康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作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而没有进行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 ③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需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及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且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1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焕宁2017年3月9日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围、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第三条负责本办法第二条规定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四条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档案。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建设单位可以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安全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合并出具报告或者设计,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安全设施一并组织验收。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围对全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在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围对本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其负责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再委托。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套范文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相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总则 1.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公司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使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1.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并追究责任。 2.职责 2.1总经理职责 2.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2.1.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与公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2.1.3每年向员工代表报告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98478

建筑工程施工职业健康管 理制度及措施 (一)、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严格遵照集团公司“三标一体”及XXX公司“六位一体”程序文件的规定,建立本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保证员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防止职业病、地方病发生。 (二)、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1)、职业健康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分工和职责。 党工委书记是职业健康工作的主管领导;劳资调度和综合部为主管部门,主抓施工过程的职业健康工作。安质部、机物部、财务部为协作部门,为职业健康提供防护和保障。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各项保障措施,明确各级分工,将职业健康保障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对生活、办公及施工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指导,以保证

员工的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三)、职业健康设施 (1)、职工生活区集中建立在避风、向阳、静辟处,与施工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施工对宿舍的污染,尽可能给员工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2)、在生活房屋、办公室内安装空调或风扇及取暖设施等,以利夏季防暑降温及冬季保暖; (3)、在生活区设立职工活动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运动设施,以利于职工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4)、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卫生设施,保持员工宿舍区内的卫生。室内外卫生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日常用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在室外种植花草,美化环境; (5)、在生活区外围偏僻处设立生活垃圾池,生活垃圾在生活区内采用封闭式容器收集,然后统一倒入垃圾池,再按当地环保规定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严禁随地丢弃生活垃圾; (6)、生活区内设置有取暖设施的公共洗澡间,洗澡间内设置冷热水管,保证员工在工作后能洗澡,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四)、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1、劳动保护措施 1)、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危险施工环境的作业职工,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一)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一) 1.下列关于工业通风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尘、毒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清洁空气 B.是降低车间空气中尘、毒污染的惟一有效措施 C.使用前后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变化可作为效果评价内容 D.效果评价应检查其设计、安装和使用是否合理 E.安全性和有无不良影响也应是效果 【答案】B 2.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有机溶剂均可引起血液损害 B.决定刺激性气体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取决于毒物的浓度和种类 C.决定刺激性气体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取决于毒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D.以上都不正确 E.以上都正确 【答案】C 3.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时间可分为。 A.4级 B.3级 C.5级 D.2级 E.6级 【答案】A 4.VDT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包括。 A.不良照明 B.电离辐射 C.非电离辐射 D.微小气候及其他 E.以上都是 【答案】E 5.氰化氢的主要毒作用表现特点是。 A.出现"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B.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C.病人面色潮红,高热,心肌受损、肺水肿等 D.主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E.以上都是 【答案】A 6.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 A.10%~30% B.30%~50% C.20%~30% D.40%~50% E.高于50%

【答案】B 7.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铅麻痹 B.铅脑病 C.血铅增高 D.尿ALA增高 E.腹绞痛 【答案】E 8.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 A.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 B.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C.急性、亚急性、慢性 D.急性、慢性、皮肤损害 E.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 【答案】A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 A.呼吸道分泌物增 加,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B.全身紧束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C.头晕、头疼、语言不清,神经衰弱综合征 D.症状消失后2~3周个别病人出现周围神经病 E.肝功能严重受损 【答案】E 10.矽肺病理形态分型中没有以下哪一型。 A.结节型 B.砂粒型 C.弥漫间质纤维化型 D.团块型 E.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答案】B 11.重度锰中毒患者主要表现。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D.血液系统损害 E.慢性肝病 【答案】C 12.在临床上,化学性肺水肿主要分为哪几期。 A.急性期、慢性期、肺水肿期 B.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C.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 D.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 E.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答案】E

新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以涂装作业为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目的、依据。 明确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纳入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范例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及操作规程 珠海市斗门合威机械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她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就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公司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车间与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与条件。 三、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与责任人。 各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