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号模具名称技师日期

检查项目序

标准合格可接受

不可接

模具外观1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 )、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 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 冷却水嘴是否伸出模架表面,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是否为¢25、¢30、¢35mm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6

冷却水嘴是否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7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9

模具安装方向上的上下侧开设水嘴,是否内置,并开导流槽或下方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0 无法内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1

模架上各模板是否有基准角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11号。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4

支撑腿的安装是否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或过长的支撑腿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5

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6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100或¢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全同。

17 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8

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

19 浇口套球R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R。

20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21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模具外观22

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模板或后模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用漏板喷黄色漆,字高50mm。

23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锈迹,多余不用的吊环、进出水、气、油孔等及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24 模架各板是否都有大于1.5mm的倒角。

25 模具是否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油缸除外需单独包装)。吊环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可以更改吊环孔位置。

26 每个重量超过10KG的模具零部件是否有合适的吊环孔,如没有,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吊环大小和吊环孔位置按相关企业标准设计。

27 吊环是否能旋到底,吊装平衡。

28 顶杆、顶块等顶出机构如与滑块等干涉,是否有强制预复位机构,顶板有复位行程开关。

29 油缸抽芯、顶出是否有行程开关控制,安装可靠。

30 模具分油器是否固定可靠。

31 连接分油器与油缸的油管是否用胶管,接头用标准件。

32 顶针板丁是否有垃圾钉。

33 模具撑头面积是否为方腿间后模板面积的25%—30%。

34 撑头是否比模腿高出0.05—0.15mm,并不与顶出孔干涉。

35 锁模器是否安装可靠,有定位销,对称安装,不少于4个(小模具可2个)。

36 三板模前模板与水口板之间是否有弹簧,以辅助开模。

37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38 如注塑机采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标准的注塑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39 所有斜顶是否都可以从一个通过底板和顶针底板的且其角度与斜顶角度一致的孔拆卸。

40 螺丝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面。

41 M12(含M12)以上的螺丝是否为进口螺丝(12.9级)。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1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

2 斜顶是否表面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0.1—0.15mm。

3

斜顶是否有导滑槽,材料为锡青铜,内置在后模模架内,用螺丝固定,定位销定位。

4 顶杆端面是否低于型芯面0-0.1mm。

5

滑动部件是否有油槽(顶杆除外),表面进行氮化处理,硬度HV700。

(大型滑块按客户要求)。

6 所有顶杆是否有止转定位,按企业标准的三种定位方式,并有编号。

7 顶针板复位是否到底。

8

顶出距离是否用限位块进行限位,限位材料为45#钢,不能用螺丝代替,底面须平整。

9 复位弹簧是否选用标准件,两端不打磨、割断。

10 复位弹簧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底,安装孔直径比弹簧大5mm。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11

直径超过¢20mm的弹簧内部是否有导向杆,导向杆比弹簧长10—15mm。

12

一般情况下,是否选用短形截面蓝色模具弹簧(轻负荷),重负荷用红色,较轻负荷用黄色。

13 弹簧是否有预压缩量,预压缩量为弹簧总长的10%—15%。

14 斜顶、滑块的压板材料是否为638,氮化硬度为HV700或T8A,淬火处理至HRC50—55。

15 滑块、抽芯是否有行程限位,小滑块限位用弹簧,在弹簧不便安装的情况下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有行程开关。

16 滑块抽芯一般用斜导柱,斜导柱角度是否比滑块锁紧面角度小2—3度。如行程过大可用油缸。

17 如油缸抽芯成型部分有壁厚,油缸是否加自锁机构。

18 斜顶、滑块抽芯成型部分若有筋位、柱等难脱模的结构,是否加反顶机构。

19 大的滑块不能设在模具安装方向的上方,若不能避免,是否加大弹簧或增加数量并加大抽芯距离。

20 滑块高与长的最大比值为1,长度方向尺寸是否为宽度尺寸的1.5倍,高度为宽度的2/3。

21 滑块的滑动配合长度大于滑块方向长度的1.5倍,滑块完成抽芯动作后,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是否小于滑槽长度的2/3。

22 滑块在每个方向上(特别是左右两侧)的导入角度是否为3—5度,以利研配和防止出现飞边。滑块的滑动距离大于抽芯距2-3mm,斜顶类似。

23 大型滑块(重量超过30KG)导向T形槽,是否用可拆卸的压板。

24 滑块用弹簧限位,若弹簧在里边,弹簧孔是否全出在后模上或滑块上;若弹簧在外边,弹簧固定螺丝是否两头带丝,以便滑块拆卸简单。

25 滑块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抽芯距2-3mm,斜顶类似。

26 大滑块下面是否都有耐磨板(滑块宽度超过150mm),耐磨板材料T8A,淬火至HRC50-55,耐磨板比大面高出0.05-0.1mm,耐磨板应加油槽。

27 大型滑块(宽度超过200mm)锁紧面是否有耐磨板面高出0.1-0.5mm,上面加油槽。

28 滑块压板是否用定位锁定位。

29 宽度超过250mm的滑块,在下面中间部位是否增加一至数个导向块,材料为T8A,淬火至HRC50-55。

30 若制品有粘前模的趋势,后模侧壁是否加皮纹或保留火花纹,无加工较深的倒扣,无手工打磨加倒扣筋或麻点。

31 若顶杆上加倒钩,倒钩的方向是否保持一致,并且倒钩易于从制品上去除。

32 顶杆胚头的尺寸,包括直径和厚度是否私自改动,或垫垫片。

33 顶杆孔与顶杆的配合间隙、封胶段长度、顶杆孔的光洁度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

34 顶杆是否上下串动。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35

制品顶出时易跟着斜顶走,顶杆上是否加槽或蚀纹,并不影响制品外观。

36 有推板顶出的情况,顶杆是否为延迟顶出,防止顶白。

37 回程杆端面平整,无点焊,胚头底部无垫垫片、点焊。

38 斜顶在模架上的避空孔是否因太大影响外观。

39

固定在顶杆上的顶块是否可靠固定,四周非成型部分应加工3-5度的斜度,下部周边倒角。

40 制品是否利于机械手取件。

41 三板模在机械手取料把时,限位拉杆是否布置在模具安装方向的两侧,防止限位拉杆与机械手干涉,或在模架外加拉板。

42 三板模水口板是否导向滑动顺利,水口板易拉开。

43 对于油路加工在模架上的模具,是否将油路内的铁屑吹干净,防止损坏设备的液压系统。

44 油路、气道是否顺畅,并且液压顶出复位到位。

45 用机械手取件,导柱是否影响机械手取件。

46 自制模架是否有一个导柱采取OFFSET偏置,防止装错。

47 导套底部是否加排气口,以便将导柱进入导套时形成的封闭空腔的空气排出。

48 定位销安装不能有间隙。

冷却1 冷却水道是否充分、畅通,符合图纸要求。

2 密封是否可靠,无漏水,易于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

3 试模前是否进行通水试验,进水压力为4Mpa,通水5分钟。

4

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尺寸和形状,并开设在模架上。

5 密封圈安放时是否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6 水道隔水片是否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一般用黄铜片。

7 前、后模是否采用集中运水方式。

一般浇注系统(不含热流道)1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1.6。

2 浇道是否抛光至▽3.2或320#油石。

3 三板模分浇道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是否为梯形或圆形。

4

三板模在水口板上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是否小于¢3,球头处有凹进水口板的一个深3mm的台阶。

5

球头拉料杆是否可靠固定,可以压在定位圈下面,可以用无头螺丝固定,也可以用压板压住。

6 顶板和水口板间是否有10-12mm左右开距。

7

水口板和前模板之间的开距是否适于取料把,一般情况下,开距=料把长度÷20-25,且大于120mm以上。

8 三板模前模板限位是否用限位拉杆。

9

浇口、流道是否按图纸尺寸用机床(CNC、铣床、EDM)加工,不允许手工甩打磨机加工。

10 点浇口浇口处是否按浇口规范加工。

11 点浇口处前模有一小凸起,后模相应有一凹坑。

12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一段延长部分作为冷料穴。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一般浇注系统(不含热流道)13 拉料杆Z形倒扣是否圆滑过渡。

14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是否表面为圆形,前后模无错位。

15 出在顶杆上的潜伏式浇口是否存在表面收缩。

16 透明制品冷料穴的直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17

料把是否易于去除,制品外观面无浇口痕迹,制品有装配处无残余料把。

18 弯钩潜伏式浇口,两部分镶块是否进行氮化处理,硬度HV700。

热流道系统1 热流道接线布局是否合理,易于检修,接线有线号并一一对应。

2 是否进行安全测试,以免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3 温控柜及热喷咀、集流板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4 主浇口套是否用螺纹与集流板连接,底面平面接触密封,四周烧焊密

封。

5 集流板与加热板或加热棒是否接触良好,加热板用螺丝或螺柱固定,表面贴合良好不闪缝,加热棒与集流板不大于0.05-0.1mm的配合间隙(h7/g6),便于更换、维修。

6 是否采用J型热电偶并与温控表对应。

7 集流板两头堵头处是否有存料死角,以免存料分解,堵头螺丝拧紧并烧焊、密封。

8 集流板装上加热板后,加热板与模板之间的空气隔热层间距是否在25-40mm范围内。

9 每一组加热元件是否有热电偶控制,热电偶布置位置合理,以精确控制温度。

10 热流道喷咀与加热圈是否紧接触,上下两端露出小,冷料段长度、喷咀按图纸加工,上下两端的避空段、封胶段、定位段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11 喷咀出料口部尺寸是否小于¢5mm,以免因料把大而引起制品表面收缩。

12 喷咀头部是否用紫铜片或铝片做为密封圈,密封圈高度高出大面0.5mm。喷咀头部进料口直径大于集流板出料口尺寸,以免因集流板受热延长与喷咀错位发生溢料。

13 因受热变长,集流板是否有可靠定位,至少有两个定位销,或加螺丝固定。

14 集流板与模板之间是否有隔热垫隔热,可用石棉网、不锈钢等。

15 主浇口套正下方,各热喷咀上方是否有垫块,以保证密封性,垫块用传热性不好的不锈钢制作或采用隔热陶瓷垫圈。

16 如热喷咀上部的垫块伸出顶板面,除应比顶板高出0.3mm以外,这几个垫块是否漏在注塑机的定位圈之内。

17 温控表设定温度与实际显示温度误差是否小于±2℃,并且控温灵敏。

18 型腔是否与热喷咀安装孔穿通。

19 热流道接线是否捆扎,并用压板盖住,以免装配时压断电线。

20 如有两个同样规格插座,是否有明确标记,以免插错。

21 控制线是否有护套,无损坏,一般为电缆线。

22 温控柜结构是否可靠,螺丝无松动。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热流道系统23 插座安装在电木板上,是否超出模板最大尺寸。

24 针点式热喷咀针尖是否伸出前模面。

25 电线是否漏在模具外面。

26 集流板或模板所有与电线接触的地方是否圆角过渡,以免损坏电线。

27 所有集流板和喷嘴是否采用P20材料制造。

28 在模板装配之前,所有线路是否无短路现象。

29 所有电线是否正确联接、绝缘。

30 在模板装上夹紧后,所有线路是否用万用表再次检查。

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1 前后模表面是否有不平整、凹坑、锈迹等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2 镶块与模框配合,四R角是否低于1mm的间隙(最大处)。

3 分型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手提砂轮打磨避空,封胶部分无凹陷。4

排气槽深度是否小于塑料的溢边值,PP小于0.03mm,ABS、PS等小于0.05mm,排气槽由机床加工,无手工打磨机打磨痕迹。

5 嵌件研配是否到位(应用不同的几个嵌件来研配以防嵌件尺寸误差)

安放顺利,定位可靠。

6 镶块、镶芯等是否可靠定位固定,圆形件有止转。镶块下面不垫铜片、铁片,如烧焊垫起,烧焊处形成大面接触并磨平。

7 前模抛光到位。(按合同要求)

8 前模及后模筋位、柱表面,无火花纹、刀痕,并尽量抛光。司筒针孔表面用绞刀精绞,无火花纹、刀痕。

9 顶杆端面是否与型芯一致。

10 插穿部分是否为大于2度的斜度,以免起刺,插穿部分无薄刃结构。

11 模具后模正面是否用油石去除所有纹路、刀痕、火花纹,如未破坏可保留。

12 模具各零部件是否有编号。

13 前后模成型部位是否无倒扣、倒角等缺陷。

14 深筋(超过15mm)是否镶拼。

15 筋位顶出是否顺利。

16 一模数腔的制品,如是左右对称件,是否注明L或R,如客户对位置和尺寸有要求需按客户要求,如客户无要求,则应在不影响外观及装配的地方加上,字号为1/8″。

17 模架锁紧面研配是否到位,70%以上面积碰到。

18 顶杆是否布置在离侧壁较近处以及筋、凸台的旁边,并使用较大顶杆。

19 对于相同的件是否注明编号1、2、3等(打印方式同上)。

20 型腔、分型面是否擦拭干净。

21 需与前模面碰穿的司筒针、顶杆等活动部件以及¢3mm以下的小镶柱,是否插入前模里面。

22 各碰穿面、插穿面、分型面是否研配到位。

23 分型面封胶部分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中型以下模具10-20mm,大型模具30-50mm其余部分机加工避空)。

24 皮纹及喷砂是否达到客户要求。

25 制品表面要蚀纹或喷砂处理,拨模斜度是否为3-5度或皮纹越深斜度越大。

检验项目序

标准合格

可接

不可接

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26

透明件拨模斜度是否比一般制品大,一般情况下PS拨模斜度大于

3°,ABS及PC大于2°。

27 有外观要求的制品螺钉柱是否有防缩措施。

28 前模有孔、柱等要求根部清角的制品,孔、柱是否前模镶拼。

29 深度超过20mm的螺丝柱是否用司筒针。

30 螺丝柱如有倒角,相应司筒、镶柱是否倒角。

31 制品壁厚是否均匀(0.15mm以内)。

32 筋的宽度是否为外观面壁厚的60%以下(客户要求除外)。

33

斜顶、滑块上的镶芯是否有可靠的固定方式,(螺丝紧定或有胚头从背面插入)。

34 前模插入后模或后模插入前模,四周是否斜面锁紧或机加工避空。

35 透明PS、AS、PC、PMMA等是否采取强脱结构。

36 模具材料包括型号和处理状态是否按合同要求。

37

是否打上专用号、日期码、材料号、标志、商标等字符。(日期码按客户要求,如无用标准件)。

38 透明件标识方向是否打印正确。

39 透明件前后模是否抛光至镜面。

包装1 模具型腔是否喷防锈油。

2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3 浇口套进料口是否用黄油堵死。

4

模具是否安装锁模片,并且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三板模脱料板与后模固定)至少两片。

5

模具产品图纸、结构图纸、水路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装箱单、电子文档间否齐全。

6 模具外观是否喷蓝漆(客户如有特殊要求,按合同及技术要求)。

7 制品是否有装配结论。

8 制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精细化问题。

9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名称。

10 是否有市场部放行单。

11 模具是否用薄膜包装。

12 用木箱包装是否用油漆喷上模具名称、放置方向。

13 木箱是否固定牢靠。

其余见客户特需BOM。

检验结论:

合格[ ] 不合格[ ]

签字:日期:

质量中心/顾客服务部意见/出厂原因:

签字:日期:

制造

中心

意见:

签字:日期:

C3P中

意见:

签字:日期:

市场

中心

意见:

签字:日期:顾客

意见:

签字:日期:

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具验收单范文 模号模具名称技师日期 检查项目序 号 标准合格可接受 不可接 受 模具外观1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 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 冷却水嘴是否伸出模架表面,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是否为¢25、¢30、¢35mm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6 冷却水嘴是否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7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9 模具安装方向上的上下侧开设水嘴,是否内置,并开导流槽或下方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0 无法内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1 模架上各模板是否有基准角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11号。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4 支撑腿的安装是否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或过长的支撑腿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5 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6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100或¢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全同。 17 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8 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 19 浇口套球R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R。 20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21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检验项目序 号 标准合格 可接 受 不可接 受

模具采购验收流程

第十一章-MM11_模具请采购验收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适用于生产性物料之模具请采购验收作业。模具请购包含研发部因新品开发或设计变更而产生的请购需求、采购部因厂外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生计部因厂内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厂外模具请购,由采购提列需求转研发确认后,由研发统一在线开立采购申请单;生计部的采购需求自行在线执行。在相关单位将系统采购申请单输入系统后,申请单号码必须标注在线外的《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并转至采购部执行后续操作。 因模具属于公司固定资产,因此模具系统请购作业比照第二章MM02总务请购流程。 模具采购作业由采购部统一进行。模具采购必须依据《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相关单位提列的目标采购单价与供应商进行询议价作业。价格及供应商确认后必须其签订《模具契约书》。 《模具契约书》层呈权责主管签核后,采购人员方可在系统中手工开立采购订单(可以参照采购申请单)。 在契约书签定后,依据合约向供应商支付30%预付款(依照FI18供应商预付款流程执行相关作业)。 所有模具必须经过试模、修模过程,同时必须由研发及品保确认模具合格与否。若为合格品则由确认单位开立《材料确认书》,采购依据经签核后的《材料确认书》向厂商支付30%试模费。

试修模结束后,执行模具的量产发注(比照第十四章-MM14_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作业),采购与品保针对实际量产状况与厂商确认是否要进行第二次修模。若经确认为合格品,则依据采购订单进行收货(MB01)。系统收货完成后,方可依据合约进行40%的尾款支付。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范例 例一:创建模具采购申请单(请参考第二章总务请购流程)。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号码执行系统操作)。 例三:执行系统收货。 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创建→已知供应商/供货工厂 交易代码:ME21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主数据→后继结算采购订单→供应商折扣协议→环境→条件/安排→环境→定价码→环境→值分配→库存管理→货物移动→收货→对于采购订单 交易代码:MB01 3.3.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号码执行系统操作)。

冲压模具验收单

模具验收单 品名:模号:模具供应商: 模具重量: kg类型:模具尺寸(长x宽x高): 进料方向_________冲压材料:材料尺寸: 冲次/分钟:_______ 模具材料冲床压力 KN步距 mm 检查原因:?新模?设计变更?修模 检查要点结论 供应商检查本公司检查 1.模具编号:模号铭牌完整清晰。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2.外形制作、码模:上下模座外形与机台面积相适应,模座上要攻吊装螺丝孔, 依照模具的大小选M14或M16。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3.模板倒角为C2,模座倒角为C5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4.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及宽度定位缺口位置闭合高度技术要求为模具合模时刚性限位无间隙, 合模状态下上模座平行度≤0.1mm/m , 平面度≤0.15mm/m 。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 将模具吊到铣床的等高垫板上, 抽动垫板不松动, 开动铣床用百分表打模具上平面, 检查上模座平行度、平面度以及闭合高度是否符合生产机床技术要求。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5.压板槽位置、宽度定位缺口位置符合机床的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为使用卷尺和测量置度为±0.5mm , 宽度±1mm。卡尺测量压板槽宽度与压板厚度。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6.导柱及导套。导柱伸进导套的高度至少等于导套高度一半.导柱不可松动,导向面粗糙度。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7.模具受力平衡,弹簧分布均衡,且能有效脱料。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8.导正钉:导正钉的直径,长度及导向是否合理,导正钉的弹簧力不能太大。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9.冲裁刀口间隙合理,目测要求刃口没有白光反光,冲裁制件毛刺不高于0.1。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0.落料,切边,冲孔模具安装弹簧防护板、限位柱。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1.卸料板螺丝限位,卸料板与上模板之间安装限位柱,限位柱的长度,直径及弹簧强度要合理。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2.切料凸模要可以在卸料板内快速顺利活动,凸模和对应的模板位置要刻上凸模代号,上模凸模与固定板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隙,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3.切断和折弯的镶件,要刻上编号分类保管,镶件要做防呆以免装错。下模镶件用螺丝固定或者紧配,下模板上要打孔以便把镶件顶出来。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4.折弯滑块和冲子:滑块表面要热处理增加耐磨性。滑块和滑块顶杆要加R角。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模具验收报告(新)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名称模具编号产品编号 适用机型模架□模架材质出厂 自制模架 模穴数样式□标准模架型腔材质日期 型腔料产地型腔标准硬实测硬度 成型周期模具外形及尺寸(MM )模具照片 (主力图 + 前模 + 后模 ) 前模 组立图 后模其它

模具点检项目( 共 22 项 ) 序号检查项目 1是否有模具送货单、模具出厂检验合格单 2模具最终图档 (3D/2D) 是否移交我司 3是否有移交模具备用零件 4模具铭牌天地侧标记是否清晰 (要求在操作侧 ) 5水路连接标记 (OUT\IN) 是否清晰 ,安装是否方便 62525 以上模具各模板吊环孔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合理 7地侧有附件(弹簧 / 接头 / 油缸)时,是否有安装保护脚 8垃圾钉、支撑柱、回位弹簧的位置及数量是否合格 9顶针板是否按要求安装导柱 (2525 以上模架 4 支) 10顶板是否有顶出限位块及安全复位开关(如需要 ) 11特长模具 (2530 以上模架 )顶出孔必须三个以上 12定位环直径是否符合成型机要求 13加热器、热电偶、位置、数量是否按要求合格设置 14热流道系统升温是否正常 15齿轮模具在空动作下齿轮转动是否顺畅 16三板模具是否符合全自动生产要求,料头取出空间足够 17模具型芯及型腔是否有调质处理(如合同有规定 ) 18滑动部件 ( 滑块、斜顶、锁紧块等 )是否有做调质及耐磨块、油槽19分模面、流道末端、料流末端排气是否布置合理 20顶杆与滑块是否有干涉 ,如有干涉是否有先复位的安全装置 21模具精定位是否设置合理 22模芯装配基准是否刻有符号 检查部门判定备注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工程师

模具验收标准

模具验收标准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5.2.2作业流程 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2.2.3检验合格的部件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检验不合格的部件,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2.2.5对于不合格项质检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点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5.2.2.6特别采用的部品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终检验 5.3.1作业流程图 5.3.2作业流程 5.3.2.1模具零部件制造完成后,钳工担当对各部件进行组装、复合,实配合格后再进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3篇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3篇 网格实验可以准确的反映材料在冷冲压成形中的应变状况,提示出成形中的危险区域,因此可以在冷冲压模具验收中发挥关键作用。下文是WTT小雅为大家整理的模具验收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一: 工作目的: 2、使参加模具验收人员熟悉了解GS-2项目的车身板金件及相互之间的搭接关系; 3、使质量检验工程师逐渐了解和掌握品质检查要领及检具的使用方法; 4、发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5、使模具维修人员了解模具的结构、掌握模具维修方法; 6、组织验收小组人员总结前期工作,争取在下阶段工作中做好再发防止工作; 7、为今后东营基地量产准备资料提供技术依据。 1、保证GS-2如期完成模具预验收、整改、复检、模具细化、项目评审、模具接收工作; 工作内容: 1、按照项目组的验收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地板、侧围、前围、顶盖、五门、发动机室等内板件模具的预验收、复检。侧

围、翼子板、顶盖、后背门、左右前后门、机盖等外板模具的预验收。编写《产品质量投诉联络兼对策报告书》300余份,编写《GS-2白车身和模具质量整改计划表》8份(天淇、天鹤、志诚、志鸿、全力、精英、内板厂、外板厂各一份)。 2、适时整理和清点钣金件的种类、数量,保证车辆车身的顺利焊接。 3、协助相关人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验收顺利进行。协助装焊车间整理整车钣金 件一套,用于夹具的检验。协助项目组进行检具验收。 4、检查板金件表面质量,尺寸、形状及安装孔位与数模是否一致。并将实际结果反馈给项目组,为项目组提供问题判断和技术改进的依据。 5、通过跟踪装车过程,记录质量控制点,作为以后制件检验的重点检查项目,为以后量产时检验钣金件积累经验。 6、爆炸图中找出相关钣金件的CAD图跟踪装车过程,了解相关位置或孔位的作用,并为此进一步了解各个钣金件的功能。 7、核实模具与设备的匹配性、制件的下料尺寸、制件的冲压工艺等技术数据。 8、当天发现的问题在每天下午验收协调会上及时提出,以便于相关部门现场解决。 9、做《小凸凹、划伤检查操作要领书》、《品质不良判定要领书》、《GS-2材料原单位表》。发现的问题:

模具制作合同(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模具制作合同(合同范本) The contract concluded after the parties reached a consensus through equal consultations stipulates the mutual obligations and the rights they should enjoy.

模具制作合同(合同范本) 甲方(订作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证号:____________ 乙方(承揽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证号:____________ 合同签订地: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依据《合同法》规定,经充分协商,就乙方为甲方制作_______模具,甲方支付加工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制作项目、数量、金额 二、图纸及技术资料的提供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负责模具设计,计算模具日产能力,并需得到甲方确认方可制作。 2)模具设计所需图纸资料由甲方提供给乙方使用的,须经甲方确认后方可使用。 三、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1)模具必须按甲方提供的图纸及要求制造,保证模具啤出符合要求的制件; 2)模具必须按照制作项目列明的要求制作,且必须有合理可靠的冷却系统; 3)更详尽的技术要求见附表,模具也应符合甲方在向乙方提供的其他的技术资料中明示的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4)乙方制作的模具应保证____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 四、制造工期 1)工作期为35天(第一次交符合功能装配的样件),即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提供全部首样; 2)首样交付后,甲方未提出改模,乙方于____天内(即于____

塑料模具合同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6358 塑料模具合同标准范本 In the case of disputes, the parties protected by the contract shall use the contract to apply for arbitration to solve the disputes and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正式协议示范文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署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模具合同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协议文件适合在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之间设立的各方可以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作用于他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参与合同的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甲方(订作方): 乙方(承揽方): 一、甲乙双方依据《合同法》规定,经充分协商,就乙方为甲方制作_____模具,甲方支付加工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合计金额:(含17%的增值税)人民币大写:元整。(万元) 交付首样工作期:天说明:以上费用包括全部材料费、备件费、制作费、制件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培训费、管理费、税费及一年的保修费用等。 二. 图纸及技术资料的提供:

1) 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负责模具设计,计算模具日产能力,并需得到甲方确认方可制作。 2) 模具设计所需图纸资料由甲方提供给乙方使用的,须经甲方确认后方可使用。 三. 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1) 模具必须按甲方提供的图纸及要求制造,保证模具啤出符合要求的制件; 2) 模具必须按照制作项目列明的要求制作,且必须有合理可靠的冷却系统; 3) 更详尽的技术要求见附表,模具也应符合甲方在向乙方提供的其他的技术资料中明示的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4) 乙方制作的模具应保证____万啤次

模具验收单

模具验收单 这个主要是结合产品来验收的, 如果你需要的是模具: 1 检查试模产品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含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有无任何缺陷、是否全部打出的产品都是完美的?) 2 检查模具的材质,一般来说你看不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备案好,签字。以后出问题了可以作为依据。 3 检查模具的各个基本特征,检查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你们注塑机的配合度。 最后确定模具的包装。 如果是留厂模,就是模具放在模具厂,以后用他们的注塑机使用你们的模具打产品,则稍微简单些。但上面三个要点还是要做的。 下面是百度查的一些基本知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是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1] 编辑本段结构部分一、模具材料 1、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2、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3、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5、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 6、M300、M310等)。 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7、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二、模具应具备结构 1、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3、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4、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5、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6、行位结构。 a、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b、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c、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7、顶出机构。 a、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影响塑胶件外观。 b、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模具验收程序

1.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注塑、吹塑、软管注头等新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考核。 3.职责 设计部: ●组织协调新模具验收工作 ●收集模具验收过程中相关记录,完成模具的最终验收报告并进行存档 ●批准新模具的使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组织完成新模具的试生产、确定并批准新工艺参数,对由新模具生产的头三批产品进行技术放行质量保证部: ●根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收集数据 ●确保产品质量记录完整、准确 ●确保各阶段样品的留样保存 ●参与新模具的综合评价并对新产品进行质量评估、放行 模具车间 ●执行新模具的验收工作 ●在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确保模具始终处于适当状态 ●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生产车间 ●实施各个阶段性的试模、试产、调机 ●在机台运行中调整、控制、记录各工艺参数,协助收集生产相关数据 ●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业务部 ●参与新产品质量评估 4.程序 4.1.新模具验收流程 4.1.1.新模具的验收流程,根据客户群、产品工艺等的不同,验收流程如下: ●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 后,模具验收严格按照客户确认的验证(EO)草案执行。成功验证后,由设计部组织相关部门执行4.5模具验收工作。 ●B级客户群,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根据产品工艺的不同,依照以下验收流程:

4.2.维修模具的验收流程 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或尺寸,或者因为模具本身损坏或人为损坏,模具需要进行维修,对于此类维修模具需要执行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进行相关检查记录,并对实际模具维修项目进行重点查看。 ●改变产品的外观(如改变logo、表面粗糙度等无关产品配合问题),模具修改后只需试模。 试模时,试模人员在正常工艺要求下对产品自检,自检合格后让机台至少连续运行20分钟方可取样,送样质量保证部。质量保证部组织生产车间、业务部及设计部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即可由相关部门进行模具验收。 ●改变产品关键尺寸,影响到产品配合,产品质量部对产品检测方面仅需测量改动处,可根据 实际改动量的影响,由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及设计部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试产阶段;如果有必要通过试产来对模具进行判断,则严格执行4.4,直至模具验收;若经三方判断无需进行试产阶段,在试模阶段且试模产品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直接执行模具验收。 4.3.试模 4.3.1.模具试模前 厂部模具车间制作的模具按以下程序执行: ●(新)模具第一次试模: 模具师在新模具第一次试模前,在本程序附件1-2《模具信息检查单》中填写相关的模具信息,并根据《模具信息检查单》上的检测项目(具体检测项目,在模具结构确认后,由设计人员事先制定模具关键零部件的检测项目清单),由模具师或其指定人员根据检查单上的内容对新模具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交设计部审核,设计部根据对新产品的要求填写附件3《模具试制单》向生产部申请进行试模。 ●模具维修后试模: 模具第一次试模后,因模具试模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修后模需再次试模;对于修改模具关键尺寸,模具再次试模前,模具师需对修改部分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在附件1-2《模具信息检查单》的检查信息中并完成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中相关模具维护检查清单,将所有记录一并提交设计部,由设计部审核完毕、无异常时,填写附件3《模具试制单》向生产部申请进行试模。 外协制作模具按以下程序执行: ●模具制作商在交付模具前,对于有条件试模的单位,要求进行试模打样 ●设计部首先对试模打样的样品进行相关尺寸及外观属性的检测,如有必要还应做功能性测 试;在设计部初步判定试模样品有效后,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需检测样品的检测项目、填写附件4《样品检测单》交由质量保证部做相关测试 ●在符合测试的前提下,模具制作商方可将模具寄回;对于有特别声明的模具,模具制作商同 时需要附上模具关键零部件的检测尺寸及模具材质证明书,以便验收模具 ●模具到达公司后,设计部填写附件3-5《模具试制单》于相应车间,进行试模等验收工作 4.3.2.模具试模阶段 ●所有未经正式验收的模具,由设计部与生产计划协调制定试产计划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技术部: 1) 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分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2) 改模:根据分厂或客户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供应部: 1) 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 新开模具在调回配件分厂前,要求厂家首先提供产品尺寸检测报告与实物样交品质部进检检测,完成后再交技术部与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负责人要求在实物上封上合格样,没有合格样件及尺寸检测报告不得交付。 3) 对于需设计变更的注塑模具,外协模具厂需根据技术部设计变更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改,改模合格后需提供改模后的样件及尺寸报告技术部及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需在实物样件上签名确认,确认合格方可通知模具厂将模具调回配件分厂。

品质部: 1) 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外观组需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其外观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上签名; 工艺部: 协助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配件分厂: 1) 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 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分厂方可安排生产; 3) 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 协助研发部与工艺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 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 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 B级客户群,通常是指客户对产品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相关质量可按现有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维修模具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