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架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架线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架线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线路敷设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高架线是轨道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至今已得到人们的认可。 1.1高架线简介 1)高架线定义 高架线即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在连续的、带状的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系统。 图1-1 高架线 2)高架线组成 高架线包括高架区间和高架车站两部分,是永久城市建筑。其中,高架车站又分为站厅层、站台层、出入口等部分,高架区间则由上部结构(桥面系、梁)和下部结构(基础、墩柱)组成。

3)高架线要求 高架线除必须满足安全、经济、使用功能、施工便捷、养护维修方便等要求外,还需满足一些特殊要求:高架线要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并尽量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噪音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原来的两幅高架站图片都太难看了,台湾那张甚至看不出是高架站来)1.2高架线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高架线的优势显著,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投资,避免不良地质的影响,但也存在振动、噪声、景观等问题。下面就对高架线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2.1高架线的优势 1)建设成本低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费用耗资巨大,尤其是地下部分,工程复杂、工程量大,投资较高。相对地下线的巨额建设费用,高架线的工程建设成本较低,据统计,地下线路和高架线路的土建工程造价之比一般约为6:2.5。 2)建设速度快 由于高架线是在地面上建设,建设条件好,工程量小,加之承重梁等主体构件可以工厂模块化建造,因此同漫长的地下隧道施工相比,其建造速度要快得多,据初步估算,在拆迁不制约工程实施的前提下,高架线比地下线节省约一半的工 程建设时间,更适应大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规定了合理规划布局、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 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五个方面的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原则与方法。 (三)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地面交通设施(不含机场飞机起降及地面作业)的环境噪声污染预防与控制。 (四)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 2.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三者的分层次控制与各负其责; 3.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噪声主动控制; 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保护。 五)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明确责任和控制目标要求: 1.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 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2.因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 二、合理规划布局 (一)城乡规划宜考虑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地面交通噪声污染。 (二)交通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声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通过合理构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总体减轻地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宜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地面交通设施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 (四)在4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宜进行绿化或作为交通服务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非噪声敏感性应用。如4 类声环境功能区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宜采取声屏障、建筑物防护等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

大连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0266176.html, 大连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牛瑞雪赵雨露史乙桐胡玉迪郝佳轩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0期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道路交通上拥堵已经是一个严 重的城市问题,各城市掀起了修建地铁热潮,使人们更多的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同时也使地铁客流量不断增加,风险发生时,后果无法估计,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大连地铁1、2号线运营安全风险为例,对大连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并对大连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因素;风险评估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矛盾逐渐凸显,轨道交通的出现,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大连市地铁成为近年来主要发展的轨道交通形式,但由于地铁在地下封闭空间运行,不仅空间小,通风条件差,对救援人员的疏散也不利。此外,地铁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集会场所,客源更复杂,在事故发生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国内外地铁运行情况下,风险因素的运行安全系数增加,运营安全风险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全面降低运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运行[1]。 1地铁风险要素分析 (1)人员因素。因地铁发展的迅速,同时其高便捷性是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地铁,其安全性与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地铁的任何一个部分都离不开人,设备需要人员操作,维护需要人员进行,管理需要人员卷管理,地铁初衷就是服务于人,所以乘客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 (2)设备因素。在地铁运营过程中,除去系统内外人员的因素后,设备的因素也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指标。地铁系统若想为乘客们提供出行服务,就需要控制系统,车辆,环控系统,以及自动停车装置等设施。 (3)管理因素。指地铁管理层按照地铁的运营方式,地铁运营安全等方面对地铁相关的人、设备、财产、信息等一定的必要资源进行管理的能力。管理的目的是让地铁更加安全,调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发挥管理能力,降低风险与应对风险。 (4)环境因素。包括内部环境和自然环境。前者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隧道、站厅、站台、噪音、标识等。后者是指地铁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因素是人暂时无法把把控的一种环境。此外时间和气候也是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2]。 2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第四章交通噪声污染管理 第五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 第六章罚则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控制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生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声环境质量负责,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城市、村镇建设,按功能区合理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五条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对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并督促、协调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日常管理工作,遵照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原则按以下分工实施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负责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七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向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机电设备或器械,减少噪声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第九条凡排放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第十条受到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各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受理受害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和投诉,督促造成噪声污染者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采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二章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十一条在人口稠密区以及在医院、学校、风景旅游区等区域及其附近,不得规划新建和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或项目。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其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拆除或闲置已安装使用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三条排放噪声污染实行申报制度。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单位,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提供噪声污染的有关资料,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使其符合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 使用通风、排风(气)、降温、发电、锅炉等设备,对周围生活环境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并按照审查意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十四条对超标排放噪声,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治理。对难于治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报请县人民政府对其实行关、停、并、转、迁。确因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短期内难于通过治理噪声源消除噪声污染的,必须采用消声、隔音等有效措施,把污染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取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与受其污染的居民组织或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采取其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若干问题解释

1、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申报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函 环函[2002]155号 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申报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湖北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产生环境噪声的工业企业是否只有超标才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的请示》(鄂环办[2002]5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另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根据以上规定,你局请示中所指产生噪声的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和标准进行厂界噪声监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可对其进行监督性的监测。如果监测企业排放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该企业必须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 二○○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2、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函 环函〔2004〕243号 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复函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请示》(鄂环保文〔2004〕94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法律及相关规章对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管理的有关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3条规定: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一、大连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概要 大连市城轨交通规划研究始于1982年。2005年,市规划部门会同相关专业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在OD调查与综合交通规划得基础上,编制完成大连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262、9公里,包括总长71、3公里中心城区地铁线与总长191、6公里组团间快轨线,并预留发展线。 (一)中心城区地铁线3条,总长71、3公里,分别就是: 1号线:南关岭-河口(旅顺南路-黄浦路-中山路-富国街-西安路-华北路-促进路-山东路-南关岭),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得地铁线,全长27、4公里。 2号线:东海公园-辛寨子-南关岭(南关岭-后革-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东港),为贯穿西部南北与南部东西方向得地铁线,全长35、4公里。 5号线:站北广场-虎滩新区,为贯穿城市东南部得地铁线,全长8、5公里。 (二)中心区城区快轨线3条,总长147、8公里,分别就是: 3号线:大连站-金石滩,就是连接了中心城区与金港区方向得快轨线,全长49、1公里 4号线及旅顺北线:南关岭-旅顺,就是连接了中心城区与旅顺北线方向得快轨线,全长58、4公里。 旅顺南线:由河口-旅顺开发区,全长40、3公里。 (三)其它快轨线(金州区及机场联络线)3条,全长43、8公里,分别就是: 金州东线:3号线开发区站-金州区九里,线路长14、3公里。 金州西线:地铁2号线姚家站-金州区金渤海岸,线路长19、5公里(其中新机场支线长6、5公里)。 金州机场联络线:联接金州东线、金州西线至新机场,线路长10公里。

地铁1号线:

地铁二号线沿途路线: 工程拟建地铁正线长度21、174km,其中主线长18、104km,支线长3、070km,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 共设置车站17座(含支线车站1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后盐(支线)、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264km,全部为地下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在南关岭。 4座换乘站个别层有双岛式设计 地铁有换乘站4座,南关岭换乘站:南关岭火车站位于华北路与东北路交口西侧,与国铁新大连站车站地铁2号线及规划4号线换乘,车站与哈大客运专线站房合建,采用地下一层双岛式站台形式。 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上一层为综合换乘大厅,其功能一方面就是地铁客流出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铁与地铁及各地铁线之间得客流换乘。 东纬路换乘站:东纬路站换乘方案考虑本线车站为地下二层,规划4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两线车站进行十字交叉站台换乘。 西安路换乘站:车站与地铁2号线车站岛一侧十字换乘,地下一层为公共站厅层及2号线站台层(侧式),地下二层为地铁1号线站台层。 后盐换乘站:本站为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车站形成换乘,地上为站厅层,地下为本项目支线站台层。 80公里时速全天运行16小时 列车编组采用6辆编组。根据大连市居民乘车规律,考虑到中心地区地铁线路,确定运营时间为6:00~22:00,全日运行16小时,其余时间全线停运,进行设备检修与线路维护。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额定载客量为230~250人。全线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松江路南400m山东路西侧与西南路与马栏河相交处东北角。项目共占地742亩,其中永久占地584、5亩,临时占地157、5亩;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约为45亩。由于起终点穿越市区,拆迁主要为房屋以及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给排水管线等改移。工程总投资979509、8万元。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9T13:56:21.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赵剑波 [导读]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相较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地面轨道交通而言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等优点,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身份证号:13070219820101XXXX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相较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地面轨道交通而言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等优点,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具有大尺度、大体量、穿越城市等特征,会在城市内部产生大量的下部空间,合理对下部空间进行整合利用是提高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建设水平,适应未来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设计;研究 引言 国家政策的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繁荣带来了强大动力。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规划设计手法的单一,造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下部空间的低效利用、沿线城市景观的破坏、沿线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消极空间的大量产生等弊端。 1高架轨道交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1优势分析 城市道路拥堵、城市环境恶化、居住品质下降,这是全球范围内典型的“城市病”,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今天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病”的共同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安全、快捷等诸多优点,在破解“城市病”难题上作用显著。从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来说,轨道交通若敷设在城市地下的话,每公里线路综合造价可达7亿~10亿元,而选择高架桥为主导修建方式,则仅为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造价的1/5-1/3;且各城市自然环境不同、地质条件不一、环境敏感因素较多,修建地下轨道交通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而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则可有效避免因地下水位高、土质差所带来诸多工程限制。因此,对于急需通过修建轨道交通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城市而言,没有必要盲目地选择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修建“立体式”、“空中一体化”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体系,则是符合眼前和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要的理想模式。 1.2劣势分析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具有大尺度、大体量、长距离等特征,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环境、城市生态景观、城市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实际建设中由于人们往往注重其交通功能的实现,而忽视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主体结构(高架线、高架站房)与城市环境的合理整合规划设计,线路与沿线城市景观不协调,下部空间的低效率利用,城市环境破坏较大,大体量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给行人造成心理压抑等弊端。 1.3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化使用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高架轨道交通的修建会产生大量的下部空间,以往我们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下部空间的整合利用模式多停留在停车场地、仓储用地、绿化改造等规划设计手法上,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部分线路段甚至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提高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下部空间的整合利用效率、丰富城市开放空间、改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向。 2常规跨度桥梁结构设计研究 2.1多联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方案选择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高架桥分布于6个区间,分布零散,总工程体量不大,部分桥梁位于小半径平面曲线上。若梁体采用预制架设施工的方式,则市区需要设置多个预制梁场,经济性低,而且曲线段梁体架设施工难度也较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上部结构采用现浇箱梁方案。高架桥多联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方式对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施工工期都有较大影响。 2.2横向抗倾覆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间穿行,由于受地形、建筑物的影响,线路需要设置较小半径平面曲线以避让建筑物,因此出现了平面半径较小的高架桥。对于小半径的高架桥,结构的横向稳定性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1个因素。斜腹式箱梁由于支座间距较小,更应该验算其结构的横向抗倾覆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3曲线梁预应力防崩设计 对于平面位于曲线上的预应力箱梁,由于钢束在平面上曲线布置,预应力钢束张拉后会对曲线内侧形成径向力,作用于箱梁腹板。钢束径向力较大时会使腹板内侧混凝土产生崩裂。 3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下部空间整合利用要素分析 3.1附属性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下部空间是随着线路的修建而产生的,这就决定着下部空间整合利用前提,需基于交通使用功能的实现,整合利用不可造成对城市交通正常通勤的干扰。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前期均需研究制定专项规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在高架线途径的地段均需划定高架线的控制保护地界,包括了规划控制区;线路用地、车站用地、设备用房等地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影响区;是高架轨道交通与城市设施、建筑的衔接和过渡区,各地市对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的影响范围均作了相应规定。经过文献阅读、调研,我们可以得知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与高架线外边红线一般为30m,在对高架轨道交通进行沿线空间整合利用时要遵循相关的技术规定。 3.2公共性 伴随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修建而产生的高架线下部空间数量较大,这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下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已是大势所趋,数量巨大的高架轨道交通下部空间极具利用价值。下部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空间属于全体市民,空间的改造利用应满足沿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的改造必须要为广大的城市居民而服务。不论是将下部空间改造为停车场地还是市政设施用地,亦或是开放空间、商业用地,都要顾及到沿线居民,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很多城市都将桥下空间整合改造为城市公园或是城市特色商业街,这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开放空间也为沿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创造了巨大条件。

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方法

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检测及消减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即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 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如车辆鸣笛等)、工业噪声、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环境噪声污染的检测: 环境噪声一般指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检测环境噪声时,可有以下几种测点选择: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检测: 例如要检测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程度,可将南京市噪声功能区共划分为4类(1类区、2类区、3类区、3类区),每类布点2个,每季度监测1次,该城市布点网格数>200,检测时间为白天6:00-22:00,晚上22:00-6:00。检测仪器均采用AWA6218A、B两种型号噪声仪,监测时尽量使用同型号仪器,以避免产生误差。(2)城市交通噪声的检测: 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先设一个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一般距马路沿20cm),所测噪声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马路的交通噪声。 (3)城市环境噪声的长期检测: 根据可能条件决定测点数目,希望不少于7点。例如,繁华市区1点,典型居民区1点,交通干线2点,工厂区1点,混合区2点。 对于一些区域噪声的测量也可以使用声级计、噪声测试仪等工具。 环境噪声污染的消减治理办法: 1、公路交通减少噪声的措施: 高速公路的环境问题的处理要求是综合性的,一般总希望达到全面减少空气污染,噪声干扰和水、土质恶化等危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采取了以 下几种措施: (1)降噪绿化林带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 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吸纳声波降低 噪声,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2)声屏障技术 广义来讲,声屏障可以分为声障墙和防噪堤。防噪堤一般用于路堑或有挖方地区,公路的土方不必运走直接用作防噪堤,在土堤上种上植被形成景观。声屏障的另一种方式为声障墙,这又可分为吸声式和反射式两种,吸声式主要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来降低噪音;反射式声障墙主要是对噪声声波的传播进行漫反射, 使受保护区域噪声降低。 (3)绿墙技术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本方案指导思想 (2) 三、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 (3) 四、噪声污染控制管理岗位职责 (4) 1、项目经理 (4) 2、项目技术负责人 (4) 3、项目工长 (5) 五、施工噪声的控制 (5) 第一节噪音控制目标、指标 (5) 第二节控制措施及要求 (6) 1、砼施工噪声的控制 (6) 2、模板、脚手架工程噪声控制 . 6 3、机电工程噪声控制 (6) 4、木工机械的噪声控制 (7) 5、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机的噪声 控制 (7)

六、人文关怀措施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地下室建筑层高为4.5米,一层建筑层高为6米,二层建筑层高为5米,标准层建筑层高为4.2米,屋面层建筑层高为3.7米,建筑总高度90.8米,总建筑面积54015.23平方米。 二、本方案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城区施工噪声污染的有关要求,保证本工程施工工期,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特别编制本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深圳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注》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以达到如下目标:

1、施工噪声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噪声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及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三、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 在本工程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施工工长、技术负责人为骨干的施工噪音污染防治小组。明确项目经理为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组织实施。本工程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如下: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高架桥设计

桥粲 北京市轨道交通 士业 /\/、线高架桥设计王冰 (中铁五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设计院,北京102600) 摘要: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高架桥共3.167km,项目所处区段位于高烈度区,且沿线控制点较多,设计条件复杂。结合高烈度地震区城市高架桥设计特点,介绍项目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对高架桥孔跨布置和桥式方案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提出了高架桥标准粱型快速施工的具体措施,对墩身截面尺寸与墩型选择的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阐述本工程抗震设计遵循的原则,地震反应谱分析及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设计方法,并提出设计中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2—0062一04 D e s i gn f or V i aduct of Li ne D axi ng i n B ei j i ng R ai l T r ans i t W a ng B i ng (C hi na R ai l w ay Fi f t h Survey an d D es i gn I ns t i t ut e G r o up Co.,L t d,B ei j i ng102600) A bs t r act:Locat ed i n hi gh s ei s m i c i nt ens i t y r egi on,t he vi a duct of L i ne D axi ng i n B ei j i ng R ai l T r an s i t has a t ot a l l engt h of3.167ki l om et e r s,w i t h m a ny cont r ol poi nt s l ea di ng t o com pl i cat ed des i gn condi t i ons.A cc or di ng t o ur ban vi a duct desi gn f eat ur es i n hi gh i nt ens i t y s ei s m i c r egi on,t hi s paper i nt r od uces t he pr oject profi l e and t he m ai n t echni cal s t a ndar ds.The n,t he de si gn pr i nci pl es of s pan a r r ange m e nt and br i dge s t yl e of t he vi a duct ar e s um m ar i zed,w hi l e t he r api d cons t r u ct i on m ea s ur es f or st a nda r d gi r der of t he vi a duct ar e pr opos e d.Thi s paper al so anal y zes t he key f act or s of s ect i on s i z es and t ypes of t he pi er s.Fi nal l y,t he paper de scr i bes t he s ei s m i c desi gn pr i nci pl es,sei sm i c r e spons e spec t r um,duc t i l e de si gn m et hods of t he r ei nf or ced co ncr et e pi er s of t he vi aduct,and t hen put s f or w ar d a num ber of m ea sur es t o de al w i t h i m p or t a nt i s s ues i n t he desi gn. K ey w or ds:r a i l t r a nsi t;vi aduct;desi gn 1工程概述 1.1大兴地铁项目总概况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项目(简称大兴地铁)是北京周边区域长远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南起南兆路,北接地铁4号线的马家楼站,并与4号线实行贯通运营,是北京市轨道交通中的主干线、南北交通大动脉。该工程的建设将大幅度缩短大兴新城与市中心的时间、空间距离,对于整个大兴新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该项目线路全长约22.5l km,总投资80亿元,沿线共设l l座车站,其中西红门站为高架车站,新宫(南苑西)站至西红门站区间,高架区段长3167.12m,西红门站至高米店北(五环路)站区间,高架区段长 收穑E t期:201l—08一l l 作者简介:王冰(1983一),女,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T程专业。工学学士,E-m ai l:w angbi ng@LS y.cn。 62 338.86m。该高架桥区段为此次工程设计范围。 1.2桥梁工程概况 大兴地铁沿线高架桥共40联,包括115个墩台,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线普遍采用的常规梁跨为双线3x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部分区间跨径采用2x25m、2×27m、2x30m、3x25m、3x26m、3x28m、(25+30+2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27处: (2)跨越主要道路采用(30+45+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8+58+38)m及(40+“+40)m连续刚构,共7处; (3)在小角度跨越道路、重要管线或布跨困难时,采用框架式桥墩,共2处; (4)在施工条件受限时,采用3x30m钢混结合连续梁,1—45m钢混结合简支梁,共3处; (5)跨越京开高速公路采用了(52+85+52)m V 形支承钢混结合连续刚构桥。 铁道标准设计R A I LW A Y ST A N D A R D D E SI G N2012(2)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0]7号 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 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执行。 附件: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二O—O年一月^一日主题词:环保交通噪声技术政策通知 抄送: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则 (一)为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规定了合理规划布局、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加强交通噪声管理五个方面的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原则与方法。 (三)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地面交通设施(不含机场飞机起降及地面作业)的环境噪声污染预防与控制。 (四)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

2. 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三者的分层次控制与各负其责; 3. 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噪声主动控制; 4.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保护。 (五)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明确责任和控制目标要求: 1. 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 2. 因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 二、合理规划布局 (一)城乡规划宜考虑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地面交通噪声污染。 (二)交通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声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通过合理构建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总体减轻地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宜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地面交通设施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 (四)在4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宜进行绿化或作为交通服务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非噪声敏感性应用。如4 类声环境功能区有噪声敏感建筑物存在,宜采取声屏障、建筑物防护等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保护,有条件的可进行搬迁或置换。 三、噪声源控制 (一)车辆制造部门宜提高道路车辆、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水平,以摩托车、农用车、载重汽车、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轨道车辆等高噪声车辆为重点,降低其环境噪声排放。 (二)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需要慎重考虑噪声现状的改变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的保护,从线路避让、建设形式等方面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地面交通线路的选择宜合理避让噪声敏感建筑物。新建二级及以上公路、铁路货运专线应避免穿越城市、村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穿越城市中心区时宜选择地下通行方式。 (四)公路、城市道路宜选择合理的建设形式。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路段,宜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高架路、高路堤或低路堑等道路形式,以及能够降低噪声污染的桥

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精)

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工程是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三号线,线路起点位于大连火车站南广场西侧,向 北跨过大连铁 路客运站处铁 路和大连北货 运站,转向西 至香炉礁立交 桥,沿东北路 东侧向北穿椒 金山隧道,经 泉水小区后, 走振兴路北侧 进入开发区, 沿五号线南侧 向东,经高科 技园区至金石滩。线路主要从火车站沿着东北方向的现有公路,基本布置在道路一侧。全线联结了东南部的老城区与东北部的北市区、开发区,大致呈C形走向。线路全长约49.15km,其中地面线长26.48km,高架线长21.57km,隧道长1.1km。全线共设14座车站,其中地面站6座,高架站8座。车站均为侧式车站,地面车站为单、双层地面侧式车站;高架车站除火车站为三层高架侧式车站外,其余均为二层高架侧式车站。车辆选用B型车,设海湾车辆段和金石滩停车场。 本工程建设周期计划为4年,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从火车站至保税区,线路长30.9km,设9座车站(地面站2座),计划工期2年;二期工程从保税区至金石滩,线路长18.25km,计划工期2年。工程设计年限:初期为2007年、近期为2014年、远期为2029年。客流预测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初期为0.948万人、近期为1.402万人、远期为2.199万人。高峰小时的设计运输能力初期为0.950万人、近期为1.425万人、远期为2.280万人。本工程初期总投资估算为370170万元,其中外汇4722万美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7531万元。 大连市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本工程的修建可以带动大连市新市区的经济发展和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并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同时也为老企业改造、新市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总体规划指出:2010年把大连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成为东北亚的金融、商贸、旅游和信息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将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共29章155节490页。 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第1期张立青: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63 图1某桥起重机设备倾覆事故 Fig.1Accidentofcraneoverturning 图3某桥碗扣支架垮塌事故 Fig.3Accidentofcuplokscaffoldcollapse 的高架桥施工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即高架桥施工固有风险源和危害因素。 1.2高架桥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和安全策划 高架桥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和安全策划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编制并审批苇大危险源和危害冈素专项方案、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应根据高架桥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识别,对已知的、可预测的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必须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同时为r加强对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实时控制。还应全面统汁、整理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2)做好对外协调工作。针对高架桥施]:霞大危险源和危害冈素的内容。应提前做好相关产权单位、交通、市政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争取得到相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做好必须的准备与配合工作。 (3)全员参与风险动态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管理的培训和交底机制。做到全员参与风险动态管理。 (4)对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实施过程监控和 图2某桥连续梁悬浇挂篮脱落事故 Fig.2Accidentoftravellingcarriageabscission 图4某桥移动模架造桥机垮塌事故 Fig.4Accidentofmoveableformworkcollapse 信息反馈。在对包含蕈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高架桥施,[过程中,应针对其工程特点及时调整方案和措施,并按照标准制定棚应预警值和警戒值,通过监控醴测数据,严格指导施工。 (5)建立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管理档案。危险源和危害冈素动态管理档案应包含施I: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预防控制方案、应急预案等内容,还应包括高架桥工程不同施l:阶段苇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专项预案、应急顶案,以及执行程序、组织机构、物资设备情况、相关单位及人员联系方式等。 2高架桥工程施工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2.1施工场所周围地段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高架桥施工场所周围地段危险源和危害因素是存在于高架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并可能危害城市周边环境的活动,其主要与高架桥工程所在环境、工程 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 正式版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规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施工噪声防治 对施工工地噪声,要严格建设审批,要求其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占地面积、施工总期限、各噪声期环境噪声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并要求其交纳保证金。 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执行“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采用突击抽查或检查方式监督其噪声,限制其施工机械与施工时间,并根据污染范围、强度、时间及建设规模向建筑单位征收建筑噪声排污费,以此对环境、社会和周围居民补

偿。 要求建筑单位开工前修建隔声墙,采用低噪声新技术和低噪声施工机械,采用吸声、隔声、隔振降噪技术。 2、交通噪声防治 敏感区域附近设禁鸣区和限速区,对路过的车辆吨位加以限制以改善附近的声环境。 加强交通管理,制定噪声违章收费标准,强化违反交通规则罚款制度。 加强机动车管理,合理分配各交通干道的车流量、车吨位和规定限速要求。 加强道路建设,完善道路系统,改善路况,对破损的道路路面及时修补,必要时交叉口设置立体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摘要:根据广州地铁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的设计及国内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的工程现状,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在选型上应考虑的因素、发展方向,给出了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延段投标桥梁选型的参考性方案。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桥;桥梁选型 高架桥作为地铁的一种线路敷设方式,由于工程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适应线路线型的能力强,因此在国内外的地铁建设中发展很快。在国外,如新加坡、荷兰、法国等地的地铁中都存在高架区段,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也采用了部分高架线路。广州市正在实施的地铁二八号线、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也都有部分区段采用了高架桥。这充分说明了只要条件许可,设计处理得当,地铁高架桥也会象城市立交桥一样被人们所接受,认可。 1 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特点 (1)长且平:短着几百米,长着二三十公里;处于城市之中,除与地下的交接的过渡段起伏较大外,其它区段相对比较平顺。 (2)窄:不象市政城市桥梁,动辄十几米二十几米宽,轨道交通高架桥单线桥5米左右宽,双线也不过9.5米宽。 (3)要求高:为了满足乘客舒适性的要求,大多都设计为无缝线路,桥墩要求的线刚度较大,使得桥墩体量上要比一般市政桥梁大。同时对基

础的沉降要求较高。 基于以上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特点,能否把桥设计的简洁、明快、实用、大方、与周边和谐则成为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的难点。 2 国内城市轨道高架桥的现状 就标准段高架桥来说,根据国内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几座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高架桥来看,跨度上从25米、30米、35米都有,以30米为多,体系上简支梁、连续梁、连续刚构,以简支梁居多,截面型式有整体箱梁、小箱梁、T梁、槽形梁、鱼腹梁、蝙蝠梁、脊梁等,以整体箱梁居多,施工方法上来说,有支架现浇、整孔吊装、节段拼装等。 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选型考虑的几个因素 3.1 景观因素 作为地面建筑,轨道交通高架桥不仅仅要满足轨道交通的各种功能,同时也影响着每一个穿行其下的人的视线和感官,处理得当,它就是一处静止中流动,流动中静止的风景线,受益着人们,也愉悦着人们;处理不好,它就是一堵墙,给人以沉重感、压抑感。城市轨道高架桥长、窄、平的特点,而且穿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之中,笔者认为,在城区标准段,宜使桥梁造型柔和,色彩暗淡,弱化其视觉效果,使之从属于城市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