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改革持续推进-物流管理

铁路改革持续推进-物流管理
铁路改革持续推进-物流管理

铁路改革持续推进-物流管理

————————————————————————————————作者:————————————————————————————————日期:

铁路改革持续推进-物流管理

铁路改革持续推进

文/本刊记者庞彪

当前,铁路投资建设继续保持较快速度,融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铁路改革正步入深水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1.3亿元,同比增长l2.7%;新线投产2226公里。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铁路基本建设投资2342亿元,同比增长13%;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309亿元,同比增长9.2%。而在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2015年力争铁路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达8000公里以上。目前,2015年已经过去大半,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铁路将要完成超过5400亿元的投资,铁路投资建设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现在铁路建设形势非常好,各方面推的动力度非常大,下半年将掀起铁路建设的高潮,今年铁路投资有望超过8000亿元的既定目标。业界专家同时分析指出,铁路投资建设可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提振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完善铁路网络布局,进一步释放运力,提高运营效率。

融资渠道多元化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审计报告》(下文简称《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合计3.7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4800亿元,同比增加14.68%,较2014年底增加717亿元。

同时,铁路总公司的负债率进一步提高,达到66.25%。一位接近铁路总公司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当前铁路投资建设虽然步伐较快,但在高负债的现实下,融资压力巨大。“融资压力巨大也促使了铁路总公司不断改革,比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加速推进货运改革,价格改革等。”该人士说。

8月11日,济青高铁先期工程青阳隧道破土动工。济青高铁项目投资估算总额599.8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43.8亿元,机车车辆购置费56亿元,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计300亿元。在最近两年高铁建设加速的背景下,济青高铁的投资和建设都算不得最大型项目。然而济青高铁先期工程的动工却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原因在于这一项目是山东省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出资80%、20%,并且由山东省负责征地拆迁工作,是国内第一条由地方为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这也标志着铁路总公司占绝对控股地位的投资建路模式被打破。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济青高铁建设资金压力,山东省大力开拓融资渠道,先后引进了中建公司、中车四方、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等境内外投资者。截至7月份,社会投资已达40亿元,占到项目资本金总额的l/6。作为回报,在项目规划阶段,山东省就提出了高铁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方案,通过以地建路、以地养路的新模式来保证投资方的收益。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国家铁路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5]1610号)(下文简称《意见》),明确全面放开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支持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运输管理方式,对按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铁路项目,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主制定具体运价水平。在济青高铁的投资建设上,铁路总公司占据绝对控股地位的模式被打破,恰好与《意见》相吻合,

释放出铁路领域投融资改革的积极信号。业界评论认为,济青高铁是国内第一条由地方为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翻开了我国铁路投资建设的崭新一页。同时,济青高铁项目引入民资,也是铁路改革中一次大胆尝试,与国有资本相比,逐利色彩浓厚的民间资本具有效率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不过,尽管济青高铁的投资建设模式受到各方肯定,但业界专家仍指出,虽然铁路加速放权,向民资伸出“橄榄枝”,可在现实中,民资普遍顾虑进入该领域会赔本赚吆喝,同时忧心缺少话语权、遭受政策性歧视,而从以往的民资入铁项目来看也鲜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我国开通的第一条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铁路一衢常铁路,曾被看成铁路投资建设领域典型代表的铁路,最终却以被动回归国有而结束其短暂的民资性质;位于山西的嘉南铁路同样也曾有民资的进入,建设之初,嘉南铁路就被定义为山西省的煤运通道,然而这条线路最终以停工终止建设。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在铁路系统运营方式并不透明的情况下,难以保障民间资本投资收益权,较难取信于社会资本。“在铁路建设领域,铁路部门作为绝对的投资主体向来为人诟病,尽管个别专属铁路线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吸纳民间资本,但民间资本如何介入公司管理、发挥应有的管理权限,以及财务应当如何进一步清晰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赵坚说。

面对当前民间资本的顾虑,专家指出,济青高铁项目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合作与沟通,厘清路地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同时,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落实好民间资本投资政策,避免现实中民间资本遭遇包括在进入条件、税收、融资、人才等方面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打碎民资只可远观的“玻璃门”,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并通过该项目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

动铁路投融资多元化,促进铁路改革深入推进、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铁路投资建设周期长、回报慢,如何保障民资的收益也必须重视。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认为,相较于铁路建设阶段的社会融资,老百姓更关心铁路建成后的管理和价格。相关部门应该对铁路建设和管理进行分离。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出资建设铁路后,可以直接从将来的铁路运营中提取收入,但在具体管理上,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保证高水平的服务和公平合理的价格,满足人们对准点率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管理问题不是光靠社会融资就一定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引入竞争。”

货运承压

7月份,铁路货运再创新低。根据近日铁路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全路货运总体形势面临考验。1至7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98112万吨。从单月数据来看,7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7889万吨,相比6月份2.81亿吨的运量,环比略有下降。此前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7亿吨,同比下降10.1%。

铁路改革推进以来,货运改革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一段时期以来,铁路货运改革一直在大幅推进,推出了众多改革措施,包括推行“实货制”、“一口价”、“门到门”等举措,而且目前改革依旧在深入推进当中。比如,自8月5日起,哈尔滨铁路局龙江·蒙东货物快运正式更名为“东北货物快运”,哈尔滨局、沈阳铁路局的铁路快运品牌合二为一,在东北物流市场上开始“抱团”闯市场。更名后,两个局的货物快运列车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运营模式、统一资源运用。而哈尔滨局、沈阳局共用一个陕运品牌后,将进一步整体布局两个局的作业站点和营业网点,完全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新东北货物快运

办理站达403个(哈尔滨局200个、沈阳局203个),无轨站达667个(哈尔滨局166个、沈阳局501个),实现了业务扩张和集约化经营,成为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物流实体。整合后的新东北货物快运打通了哈尔滨局、沈阳局所有快运办理站,打破两局管理界限。

就当前的铁路货改而言,应该说,铁路总公司给予了较大期望,希望能够一改当前运量下降的局面。然而,由于受到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宗货物需求下降,散货竞争处于劣势,货运能力在高铁客运能力增长不断释放的情况下,铁路货运市场未能有明显的改善。济南铁路局一位人士就对外表示,铁路货运已经连续2年来下降,对于济南局、太原局等传统上以货运业务为主的铁路局来说,货运的持续下降形势严峻,导致济南局扭亏为盈的任务艰巨。而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其他路局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

“虽然我们推出了快运业务、门对门等服务,但是在和公路、航空货运的竞争中还是不占优势。”成昆铁路线某铁路站站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期以来,他所在的铁路局推出大幅优惠措施希望能够与快递企业、物流公司展开散货市场的竞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举个例子,从攀枝花运输水果到成都,用火车运输虽然运价相对便宜,但需要时间更长,一般在15个小时左右,如果走高速公路仅需要8小时左右,而且农产品运输,高速免费。”该站长进一步指出,尽管铁路现在推出了门对门服务,但是便利程度和公路运输相比仍有所不及。“公路运输可以直接把车子开到田间地头,水果装上车拉到成都就可以直接送到超市门口。如果采用铁路运输则需要果农或者中间商先将水果通过公路运送到铁路站,经装卸上火车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再次装卸运输。”上述站长表示,虽然这个事例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散货市场的竞争中非常具有代

表性。“800~1000公里以内,散货运输愿意用公路,超过这一距离,高附加值产品又愿意走航空。”

对于铁路货运下降,而公路、水运、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却一直在增长。业界专家表示,这与铁路货运的承载货物主要是大宗货物有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导致对大宗物资需求下降,铁路货运也跟着下降。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水运、航空等主要运的是零散的白货,这部分的运输需求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实际是在增长的。因此,铁路货运改革要做的不仅是提升运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中同其他运输方式竞争,还需进一步推动改革,将内部改革与外部市场环境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突破。

铁路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在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致使国家损失巨大。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且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纵深和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致使运能短缺。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货运需求一起压向铁路,致使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因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造成的后果更加一览无余。同时,我国铁路现状各地区间发展且不平衡。东部地区铁路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铁路比较落后,甚至一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这种现实状况将不利于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铁路运输业的属性未明,阻碍了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目前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铁路运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究竟是纯粹公益性行业还是市场主体

2018中国铁路大改革附铁路改革大事件 ★19481948年11月,东北解放,中央军委命令四野迅速入关,包围平津;二野、三野分进淮海,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这时,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 中央军委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发出电令,决定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长,把军委铁道部组建起来。★1949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对滕代远的正式任命下达。军委铁道部主要任务是指挥护路武装,保障军运安全。1949年1月28日在石家庄召开全解放区铁道工作会议,正式组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并于2月20日由石家庄移至北平办公。1949年4月又任命吕正操、武竞天为副部长。1949年5月30日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系统,归铁道部部长直接领导,滕代远部长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同时,吕正操副部长还兼任护路运输司令部护运司令,指挥护路武装,保障军运安全。1949年10月1日,根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设置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原来军委铁道部转变为中央人民政府下属机构国家铁道部。

★1953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1954-195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5年1月,原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受国务院领导。★1966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铁路事业受到极大影响,铁道部被“造反派”夺权,由群众组织推荐组成的业务监督小组监督部长处理日常工作,铁路运输生产几近失控。为此,中央决定对铁路实行军事管制。★19671967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基革命小组决定,即日起对铁道部实行军管管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1967年6月1日军管会正式进驻铁道部,铁路由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 1967年6月1日军管会正式进驻铁道部,铁路由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19701970年7月,铁道部与交通部、邮电部所属邮政部分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1973年3月6日,国务院决定交通部所属邮政部分划出成立邮电部。★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 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铁道部机关共设置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铁道部部属企业有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资金清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部所属协学会、协会12 个:中国铁道学会(含中国蒸汽机车协会)、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中国铁路主要指标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3002公里 国家铁路运输收入:1483.4亿元,客运:476.7 亿元,货运:784.3 亿元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9.73亿人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2.12 亿吨 全国铁路换算周转量:22035.26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4788.61亿人公里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17246.65亿吨公里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16320台,内燃:11355 台,电力:4622 台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40487辆 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510327 辆 国家铁路职工人数:228.41万 人,运输业:152.68万人 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533.47 亿元 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128.71 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67.55 亿元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45.2 万换算吨公里/ 人(按价值量计算)跨越式发展战略 2003 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到2020 年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量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在运输能力上,到2020 年,使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发展,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改变能力紧张的状况,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 (2 )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线路桥涵技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形成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美好蓝图。 《规划纲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水平,着眼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供给、安全水平、经营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提出了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的发展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铁路网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效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网络设施智慧升级,有效供给能力充沛。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到2050年,建成更加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 据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副主任丁亮介绍,铁路部门将以“3张网+现代枢纽体系”为重点,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具体说,

就是建设以高铁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铁衔接延伸的高铁网,实现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相邻区域省会间基本实现3小时高铁圈。 建设以普铁干线为骨架、区域性普铁衔接集散的普铁网,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资源富集区、货物主要集散地、主要港口及口岸,基本覆盖县级以上行政区。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城镇化地区统筹规划建设城际和市域(郊)铁路,优先利用高铁、既有铁路通道资源服务城际、市域客运需求,形成城市群内2小时城际交通圈,都市圈、特大及超大城市1小时市域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打造一批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推动干线、城际、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机场高效衔接;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打造一批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中心的综合货运枢纽,完善多式联运、城市配送、集散转运等功能。率先建成智能高铁 《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先进适用、安全高效,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 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网信安全总监张伯驹说,未来中国铁路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铁路基层团组织建设如何适应铁路改革发 展新格局 ——新密车站 各位领导: 在当铁路改革的力度和不断加大加快,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铁路基层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种种困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我们新密车站团的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面对困难和一些想发和大家汇报交流一下。 1. 组织结构方面。新密车站团委织根据站属各车间(中间站)的分布,结合实际情况,共设有8个团支部。分别是机关团支部、运转团支部、工务团支部、水电电务团支部、货运团支部、宋寨车站团支部、新郑北车站团支部和机务车间团支部。支部分布点多线长,而且,目前各车间、班组基本都是定员定岗,人员相当紧张,给团组织集中开展活动带来困难。由于团员队伍的萎缩、团员青年流动性大、支部发展不均衡,给团支部组织机构的建立带来一定的影响,团的作用不能得到整体有效地发挥。 2. 团员队伍方面。截至2007年底,我站团员总数115人人,占全站职工总数的1 3.5%不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团员已经超龄。今年以来,随着超龄团员的退团,团员总数还将减少。从全站团员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团员分布在工务、宋寨车站、机务车间,其中,生产一线的团员占70%。全站团员青年的思想现状主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及社会参与方式呈多样化;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自主意识,但有时缺乏团队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岗位的成长成才要求,注重个人学习充电和素质技能等竞争力的提高,但对学习岗位知识和技能的愿望与实现目标存有差距。 3. 团干部队伍方面。车站团委专职团干只有一个人,这一个人几乎要负责一级团组织的所有工作,另外,还要参与党群口其他部门的事

铁路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回顾我国铁道行业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从铁道行业标准的定位、管理体系,采标、维护管理、信息化、交流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未来铁路标准化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标准化;发展历史;现状分析;改革设想标准化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基础工作,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对外经贸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铁路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铁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铁路标准化工作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1铁道行业标准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现状 40多年来,铁路标准化工作在国家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铁路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铁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许多重要的技术装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甚至中期的世界水平,综合运输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铁路标准化工作有密

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大量适合我国国情的铁道标准的制定以及许多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组织实施,为铁道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验收、检验、运营、管理等各部门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依据。 3铁路标准化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铁道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为铁路运输、安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铁道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进行改革与调整。 1、借鉴国外经验,准确定位铁道行业标准 进入2l世纪,铁路建设、设备制造及后勤服务部门与运输主业脱钩,铁路运输企业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运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首先要给作为铁路重要技术法规的铁道行业标准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好标准化工作,并在未来铁路运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标准管理体系 改变铁道行业标准归口管理模式,建立铁道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此项工作已经开始,作为改革试点的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于2002年7月组建完成,其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即将开始。 3、加强铁道行业标准的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铁道行业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应有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严肃性,应做好标准维护管理工作,适时对标准进行

新时代铁路精神是什么【解读】 口号,新时代铁路精神是什么【解读】 新时代铁路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中。新时代铁路精神必须契合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己任;以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念为理想;以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风尚为宗旨;以饯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期个人品德为依托。 新时期铁路精神:安全优质兴路强国 新时期铁路精神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铁路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安全优质”体现了铁路行业的首要职责和本质属性,“兴路强国”体现了铁路的目标追求和神圣使命。 另外,“安全优质”体现了铁路行业的首要职责和本质属性,“兴路强国”体现了铁路的目标追求和神圣使命。新时期铁路精神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铁路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在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感召下,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潮流中,我国铁路系统二百多万员工承担起建设新时代铁路精神的历史使命。 1、新时代铁路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 新时代铁路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中。新时代铁路精神必须契合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己任;以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念为理想;以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风尚为宗旨;以饯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期个人品德为依托。 2、新时代铁路精神以艰苦奋斗、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基调 新时代铁路精神需要继承传统铁路精神的优良作风。我国铁路工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卓越的职业素养、奉献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历史上涌现的“二七”精神、“火车头”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都是爱国、奉献、奋斗思想的精彩注解。

如何让员工在铁路改革形势下立足岗位干好本 职工作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如何在铁路改革形势下 让员工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2013年,挂了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的牌子被送到中国铁道博物馆,铁路改革正式起步。2017年3月,铁总初步确定改革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对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等非运输类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第二步是让全国18家铁路局进行公司制改革,而第三步就是铁总本身进行公司制改革。2017年11月19日,铁总公司18个铁路局完成企业身份转换,改制为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铁路公司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为国铁实现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2018年,铁路改革继续推进,作为铁路运营维护管理人员,该如何在铁路改革形势下让员工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0亿元。未来高铁将朝着三个方面发展:更快的速度、智能高铁、绿色高铁。未来的高铁会更加节能、环保、高效。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会同步推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在3日的“委员通道”上也透露,未来动车组一方面会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研发团队在复兴号的基础上正在研制时速250公里、160公里的自主化、系列化的动车组平台,将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地质条件、速度等级要求。在这一

系列背景下,我们要牢牢把握面临的新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热爱本职工作。 2018年,铁路改革将持续深化,正加快构建公司制运行机制,进一步理清总公司和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管理关系,明确权责界限,全面确立铁路局集团公司市场主体地位。一是加快构建公司制运行机制。二是深化非运输企业改革。三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稳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维管事业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最终要以凸显服务职能为落脚点,“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正是铁路企业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在我们内部,要形成“三大专业”深度融入的景象,各专业员工要热爱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我们工作生涯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从事何种专业;无论你是何等职位;无论你的收入高低都是如此。要做到干一专业爱一专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尤其是在2017年度变电专业转接触网专业的员工,要能快速的切换职能,思想、学习都能快速进入角色,利用业余时间快速学习业务,创亮点、出业绩,要有当将军的勇气。 二是忠于职守。 铁路如何改革,这是一个关系铁路能否持续良好发展的重大课题。体制、机制不断深入改革,“瘦身健体”,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和思路转变,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最终促使铁路发展走上快车道。作为员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7740929.html, 新时代铁路企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再思考 作者:刘书培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20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0)04- 017- 02 摘要针对当前铁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应重视工会工作的落实和优化,尤其是在新时代下,铁路企业应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团结职工积极性,创新企业工会工作的形式,深入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以此确保新时代下铁路企业在我党的良好引导下稳定发展,为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铁路企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在十九大召开后,习总书记也针对工会工作提出相应的政治、作风以及工作等要求,并要求在新时代下工会工作应朝正确的方向用力,要明确力往哪儿用。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铁路企业的工会工作,要积极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新要求,通过不断的创新实际工作的思维、创新方法与机制,由此强化企业内部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为铁路企业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下铁路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新要求 (一)将增强政治站位视为首要工作 针对党的群团与群众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工会工作应形成鲜明的政治意识,通过增强政治的站位,来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能够做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上[1],和 党中央政策保持一致,进而做到在严守政治规矩的情况下,将工会工作视为党领导下的工作,通过自觉服从和服务党政工作为基础,以大局为基础来思考和谋划相应的工会工作,针对重大的事项与问题,应做到及时的请示和汇报,通过增强整体政治能力、敏锐性以及鉴别力等,并以政治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各问题,将讲政治要求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而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将增强理论武装视为关键任务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针对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铁路企业应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全面学习,在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后,使得工会工作能够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政治方向的引导下,不断的凝聚更多的力量,真正将工会精神落实到铁路企业工作中,进而更好的引导铁路职工以我党提倡的思想和意识为基础,紧跟党的发展步伐不断前进,由此能够为铁路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保障。

建设和谐铁路对铁路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和谐铁路发展思路确立以来,全路上下认真学习、加深理解铁道部党组确定的发展思路,把思想统一到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大家普遍认识到,建设和谐铁路,是铁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铁路自身发展的正确选择,从而增强了实施建设和谐铁路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从总体情况来说,认识提高,开局不错。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紧紧围绕建设发展的思路,全力打好主动仗。打好主动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树立主动意识,把铁路改革发展的战略迅速见于行动,付诸实践。实现改革发展,必定会遇到大量的老问题、老矛盾,也必定会产生大量的新情况、新现象。碰到问题躲着走、遇到难事绕着行的被动思想;怕担责任、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观念;跟在人后、亦步亦趋的惰性作风,都是我们要坚决摒弃和克服的,也都是与改革发展要求相背离的。可以说,超前谋划、主动工作,是践行铁路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和谐铁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着新老问题的错综交织,我们既要有敢于果断解决多年老问题的勇气,又要有不给后来人造成“老大难”的胸襟。打好主动仗,要求宣

传思想战线高扬主旋律,营造新环境,促进大发展。铁路改革发展,前提是思想的跨越。一切妨碍铁路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铁路改革发展的陈规陋习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铁路改革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同时,铁路改革发展,需要职工的真理解,真实践,需要全社会的真赞同,真支持。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站在实现铁路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主动出击,澄清是非,讲清道理,指明方向。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主动肩负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重大使命;必须肩负起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稳定职工思想的重大使命;必须肩负起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大使命。打好主动仗,要求各单位和各部门对看准了的事情、条件具备的工作要不等不靠,立即着手,抓紧落实。铁路改革发展,是就铁路全行业而言的,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做的工作就是为全路的改革发展作贡献。无疑,铁路改革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一些大的项目安排,必须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但自上而下并不是一切都要等上面的安排和部署。当前,尽管总体思路和一些实施规划有待完善,但大的框架已经确定,主要任务已经清晰。有条件的单位和部门步子完全可以迈得快一些、大一些,早动手必将早受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机遇难得,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路情,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结合运用、发挥好,走出中国铁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快速平稳发展的道路。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铁路部门必须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优化发展,提升质量,为构建和谐铁路发挥

用跨越式发展新理念看待铁路给水改革 马明儒 摘要: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给水系统由运输主业到后勤单位,在一个全新的系统中,结合沈阳局、锦州段对怎样适应新体制,怎样利用新资源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给水改革;给水系统 近年来,铁路跨越式发展一日千里,改革的步伐也越迈越大,铁路供水工作的改革发展,也一年比一年深入,虽然各地改革后的体制不尽相同,但从运输一线分离到服务后勤单位已经是给水系统一个固定的走势;一些兄弟局给水系统的分离改革已基本到位。沈阳局给水系统也是在06年3月份从运输单位被划归到房产系统,由运输一线单位到后勤服务部门的,经过一年多的磨合、适应,在整合后,增强了新理念,树立了新的信心,职工队伍、生产经营、安全效益等各方面工作都已实现了平稳过渡,从而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新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1 积极适应新体制变革 新的体制,从表面上看,我们给水部门由运输一线转为后勤服务单位了,但我们给水系统在铁路运输中的配套功能和作用都没有变,对给水部门来讲,应该认真分析,并立足于自己的努力,适应新的体制,新的领导机构和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只有工作标准不变、工作作风不变、安全责任不变才能在新的机构、新的管理模式下站稳脚跟。 1.1机构变了,但铁路给水系统服务的对象没变 1.1.1我们仍然担负着客车上水供水任务;铁路各单位的生产

用水供应方式没有改变;随着铁路建设逐步朝安全快捷的方向发展,铁路站舍内部、站台广场、货场的消防供水安全要求逐年提高。 1.1.2居民供水仍然以铁路小区为主,只有我们在水量、水质、水压达到用户要求,铁路职工的生活用水得到保障,不同岗位上的铁路职工才能安心运输生产工作,全心全意地完成好各项运输任务。 1.1.3在新线建设中,给水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和环节,只要有铁路职工的地方,就有铁路供水设施的存在,因此即使是新线,我们也应承担着一部分配套保障任务。 1.2给水系统在铁路行业中的定位改变了,但担负供水安全的责任没有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1.2.1随着铁路大面积提速的实施,对铁路供水设备供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旅客列车站停时间短,上水率、满水率都一点不能差,对供水设备的可靠性和水量水压保证要求构成一定挑战;各种专、特种运输任务,对供水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 1.2.2水质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稍不留意就会发生公共卫生事件而酿成大祸,加强水处理的管理工作,加强水质监测能力是当务之急。从而我们肩负的责任就更加艰巨。 1.3、机构整合,部分干部职工的心理受到一定冲击,但给水系统干部职工思想总体稳定的局面没有变。给水系统的干部职工具有优良的传统,也特别能战斗,进入了新的系统或独立组建公司,我们都是一股新的力量,我们仍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 利用新的资源优势,做出给水工作新贡献 沈局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给水专业全部划归房产系统。归属同一单位后,原来的给水设备分界就此消除,这样给日常供水管理工作带

铁路干部学习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心得体 会 要想“强基达标”基础首先要“强”,将强化基础作为“强基达标”的首要任务是要有忠诚意识,“党管保密”,保密干部必须听党的话、跟党走,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学习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 铁路干部学习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心得体会“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是今年铁路总公司提出的工作主题,作为一个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和作用的行业,其一举一动与民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强基达标”旨在强化基础、达到标准,这基础包含了安全、管理、建设、设备、机制,以安全为首要重点,夯实基础,是铁路生存的根本;“提质增效”意为提升经营质量、增创效率,提质增效的核心落脚点依旧是客、货运及资产经营开发,进步的重点仍是依托运输市场的变化,强化专业优势项目和注入合作共赢元素,彰显大型国有企业与时俱进新思路;“奋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展示敢于推陈出新、号令全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是“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重要体现和结果。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企业界是一条不变的

真理。夯基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镜头不换、力度不减、常抓常新。铁路部门将“强基达标”贯穿机、车、工、电、辆各领域、各项工作之中,其目的是做实基础,做牢基层,做强基本功,增强发展实力就在情理之中。 与强基一样,提质也是全方面的。不仅铁路自身的各项工作要提质,铁路职工业务技能素质也要提高,同时对旅客和货主的服务也要提质。按照铁路总公司的要求,今年要继续兼顾公益性与盈利性、统筹好简政与放权、国有独资与多方融资的关系。可以肯定,继续增加高铁运营里程与在部分地区继续开行惠民便民的“绿皮小慢车”将成为常态,民众大可打消发达地区的“落伍”担忧和发展中地区的“掉队”焦虑,妥妥地享受铁路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铁路部门“增效”主题的提出既是自身发展所需,也是经济大势所迫。而随着今年以来铁路货运止跌回升、客运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出现,铁路部门“增效”这步棋正逐渐走活。相信随着全国两会结束后,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出台,铁路部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实现。 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切实做到“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才能确保稳定;才能切实做到客货通畅;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

浅谈铁路改革发展之路 从2008年开始,当我们还沉浸在铁老大的自我荣耀当中时,开滦集团、顺丰速递、德邦物流、安吉汽车、重庆港务、锦程国际等等几百家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平地而起,铁路货运量持续下滑,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铁路煤炭、粮食、钢铁等原有大宗货源严重萎缩,我们的运力虽然不断大幅增加,运量却没有增长,铁路市场份额却不增反降。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真实的情况。 2015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到,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外,更多的还是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通过总理的话再结合我们铁路运输行业实际情况,可以从一定程度来说,铁路行业很多货源的流失,不是人家要走的,而是让我们逼走、撵走、气走的。 铁路总公司刚自2013年开始实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时,我们很多干部职工也曾困惑过、担心过,甚至到现在都还在迷茫、自嘲、抵触甚至是“非暴力不合作”。是啊,改革延续了60多年的货运体制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大家能否适应?铁路停办零担业务已经9年了,设施设备严重落后与老化,懂营销业务的人手又不足……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而思想观念出了问题,会直接导致我们对货运改革的态度,如果态度不端正,就导致了我们在货革工作中的行动不迅速、反映不积极,那改革就无

从谈起,故而观念决定行动,态度决定成功,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 2013年6月,总公司实施的货运组织改革,推出了简化受理、改革运输、清理收费、提供“门到门”服务、敞开受理、“一口价”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可归根结底,对已经步入市场化大门的铁路,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从一切幻想中走出来,不依不靠不等待,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才能得到生机。当然,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但是可以向成功的快递公司学习,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来改变铁路运输陈旧的观念。 单单就我个人认为,铁路发展固然要按照总公司、铁路局货运改革的具体部署来扎实开展工作,但就基层工作而言,还要做好全过程管理,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受理管理。所谓加强受理管理,就是一要热情服务、简化手续,敞开受理。按照方便办理、敞开受理的要求,依托“前店”业务平台,利用95306网站、营业网点、电话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畅通货运受理渠道,直接受理客户运输需求,真正把货运办理环节精简为提出需求、安排装车、交费、取票4个环节,并按客户要求提供各种物流全程服务,全面方便客户的货物运输办理。二要强化纪律,规范服务。主动向社会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对拒绝受理、没有及时受理客户需求,以及客户提报运输需求时故意刁难,违反实货制运输中红线管理的必须严肃处理。三要针对区域经济特点、货源分布、客户需求等,认真仔细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美好蓝图。 《规划纲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水平,着眼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供给、安全水平、经营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提出了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的发展目标。 到2035年,将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品质和产品供给水平世界领先,运输安全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现代治理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绿色环保优势和综合交通骨干地位、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增强。 具体体现有九个方面: ①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铁路网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效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网络设施智慧升级,有效供给能力充沛。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②创新引领技术自主先进。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先进适用、安全高效,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 ③运输服务供给品质一流。高效率的全程服务体系和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安全优质、人民满意。 ④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有力,本质安全水平、安全预防及管控能力、应急处置及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深化铁路改革与发展,适应小康社会建设要求 客运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最广泛服务的重要产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业内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移的要求,并提供了必要条件。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铁路物流是依托铁路的点、线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两个层面的网络经济特征,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价低且运距长的优势。由于铁路运输能源消耗量低,系统价格低廉,铁路运输因其技术经济特征优势受油价上涨影响相对较小。在公路运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可以为社会运输需求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 其次,铁路运输具有绿色优势。首先,在环境污染方面,铁路所产生的废气、噪音干扰比其他运输方式都要低,从各运输方式货运造成的单位污染强度来看,公路是铁路的10倍。相对来说,铁路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的影响更小;其次在能耗方面,等量运输下,铁路明显优于公路和民航;再者,在土地资源方面,铁路占地少,利用率高,在相同流量情况下,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八分之一,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使土地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历经一届一届的党中央的领导改革,我国铁路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拼搏奋进,实现了铁路历史性大发展。这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运输经营实现扭亏增盈。客运量止跌回升,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连续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不断突破历史记录;运输收入连续创历史新高。 第二,提速战略使我国铁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就要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铁路列车速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局面。

---------------------------------------------------------------范文最新推荐------------------------------------------------------ 铁路新时代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xx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身的行动以及不断提高的工作业绩,诠释了作为一名新时代劳模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身作则 在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内燃机车临修较多,而临修如“救火”,发生了零修必须有人到现场去处理。据统计,XX 年,xx加班加点达257次,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率先垂范。今年4月5、6日,清明节,028机车启发电机环火严重,连续抢修2天;“五·一”放假,028、018机车零修2天;高温假期间,018、5117等4个机车完成5次抢修修;“十·一”黄金周,036机车“电机环火故障”处理3天;6月8日端午节,035机车抢修等等。 二、关爱他人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xx体现的是一种敬业,一种执着;而在生活中,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他善于关心和团结同志,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想法他都尽力去帮助解决,同事之间有什么误会他都去帮忙化解;谁病了、住院了,甚至谁的家人病了、住院了,他要亲自到医院去看望;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去帮忙处理。今年5月13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xx就和车间 1 / 16

领导商量,如何为地震灾区做点儿事情,促成了5月14日由修理车间、运转车间、蓄电池厂三家单位参加的献血活动,他自己带头献血400cc。 三、带头创新 xx善于坚持在班中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几年来,在xx的带领下,班组培育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群众性技术创新硕果累累。XX年(!)xx班共立项15个,其中10项成果在铁路处立项,创效11.97余万元;实现了班组成员人人头上有项目、人人参与的目标。 四、优质服务 XX年是十堰管理部“优质服务年”,年初修理车间成立了“机车120小分队。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站在车间甚至是整个铁路处的高度上,把“机车120”建设作为XX年实现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提高检修效率和检验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是主抓了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多技能培训工作,XX年人均学时达150个,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培训,多技能人才增加,人人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岗位技能,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二是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只要出现抢修任务,他和队员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到了快速、及时、高效的要求。 五、经验总结 在多年的检修过程中,“xx班”积累了一定的检修经验,为实现经验共享,更好地服务生产,也为以后从事检修工作的职工提供一份借

关于铁路深化改革的一些思考 【摘要】通过分析国外铁路改革的历程,思考铁路深化改革的推动因素,结合铁路发展的现状,探索铁路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铁路改革;国外铁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铁路作为资深国企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铁路改革方面,国外铁路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值得我们分析研究。 1、国外铁路的改革模式 国外铁路改革已进行了几十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比较典型的是日本铁路、美国铁路和英国铁路的改革。 1、日本铁路改革:经过方案设计和具体法律制定,1987年日本政府出台了铁路改革方案。日本国铁被拆分、重组为1家全国性的货运公司和6家区域性的客运公司。6家客运公司分别是:JR东日本、JR西日本、JR东海、JR九州、JR 四国、JR北海道。日本政府设立了特殊法人机构——国铁清算事业团,负责接收国铁资产重组后的剩余资产、近70%的国铁债务和27.7万冗员安置,持有国铁改革后的所有权。JR九州、JR四国、JR北海道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预计客运量少,获得1.3万亿日元的经营安定基金,以其利息弥补经营亏损。截至1993年铁路货运公司上市,历时十年的日本铁路改革初步完成。目前日本大约有两百多家铁路公司,从巨大的JR集团到大型私营铁路公司,地方自治体的公交铁路到地方上运距不足一公里的短距铁道公司。它们每年运送人口超过220亿人次,整体年收入超过10万亿日元,其中大约有40%来自不动产等非主营业务。近年,不少铁路公司还开始进入儿童保育、农业等跟铁路经营毫不相关的产业。可以说,多元化经营是日本铁路公司的一大特色。回顾日本铁路改革,有以下特点,第一、区域公司为主,网运分离为辅的模式。区域客运公司拥有路网,JR全国货运公司租借线路。第二、政府主导铁路改革,自上而下,循序推进。第三、合理划界,兼顾财务平衡。目前各区域公司95%的客流在管内,跨区域的客运列车很少。第四、多元化经营,政府补贴公益性线路和业务。 2、美国铁路改革:世界第一条铁路1825年在英国建设,三年后美国开始铺设第一条铁路。铁路建设初期,美国政府很少干涉,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迅速掀起了铁路建设高潮。从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1887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随着汽车、民航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兴起,特别是政府对铁路实行了严格管制,铁路失去了竞争活力,服务质量下降,导致了美国铁路由盛转衰。拆除了13万多公里的铁路,许多铁路公司逐渐陷入了破产的境地或濒于破产。1970年到1979年期间,占全美铁路里程22%的十家大铁路公司申请破产,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斯坦格斯铁路法》,开始了铁路改革。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