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提纲自整理

政治《生活与哲学》提纲自整理

By wq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

(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有利于把事办好)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而不是由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

3、两个对子:

二、(附庸于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

【辨析】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前者可以概括反映后两者

4

5、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

{辨析: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但“精神力量可以派生物质力量”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观实在。①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不生不灭);②根本属性是运动(指具体的物质形态,暂时存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解释了“客观实在”,角度不同

2

3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4

5

6

注:唯心主义承认规律,但不承认其客观性。

7、“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基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可以决定意识”;“实事求是”(深化拓展)反映“物质运动是具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

3、认识世界:①重要条件:遗失的“主动创造性”②历史条件的限制(认识有

限又无限)。“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大)是“主观能动性”(外延最大)的表现,体现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最小)

4、辨析:“精神”包括①感性认知②理性认知(就是“思维”,其结果是为“观

念”)③心理状态;①②两点合称“意识”

4

意识由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人特有)产生,物质基础是反应特性,前提是反应形式,劳动与社会实践促进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

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5、一切从实际出发:

方法论

(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注:①承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形,就坚持了唯物论②承认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3

个人认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一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二是以这种主观认识为指导改造客观事物,以结果是否符合目的判断正确与否

与,实践未必得出

3

4

四、所以真理都是绝对性(可以被超越,不可被推翻)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自真理,不能犯实用主义错误。

5认识的限制条件来自主体(分主客观条件)和客体(复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

2

3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并不是事物交替)。

2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辨析:

2.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一定

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的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3.新事物在刚刚产生的时候往往比较弱小)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

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关键)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

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善恶积累未必导致相应的质变;事物数量增减和结构变化都可能引起质变)5、把握量变(更为重要)和质变(要重视)关系原理的意义

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①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②否认质变的“庸俗敬华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

(概念解读:“哲学上的矛盾”有三——①逻辑矛盾,即是思维上的矛盾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③哲学矛盾、辩证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我们学的矛盾。后者是对前二者的抽象概括,它们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

(辨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

3

4

5

(“具体的统一”指的是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实际相结合,“历史的统一”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6

7

(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0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

(辨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否定观的对立】“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源于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认为否是与肯定相互包容,实质是“扬弃”,同时是发展与联系的环节;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来自外因强加,将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分割,认为联系与发展中断。【否定与质变的不同】“否定”表示了新事物与旧事物有本质的不同但又存在着联系,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质变”揭示了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途径,主要体现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2、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①相互对立。当肯定方面主导支配则事物保有不变,当否定方面主导支配则发生质的变化,实现对自身的否定②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包容)③矛盾的主次方面与事物的肯定和否定方面有根本区别又紧密联系。当事物处于稳定状态,肯定方面为主要方面,否定方面为次要方面,事物性质改变时恰反之。“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

3

辩证法是批判、革命的,是创新的。

【拓展】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路,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内在要求。任何真理都是具体有限的,故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抱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关系剖析】

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最重要表现是相对独立性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辨析: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4、理解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概念剖析】

①生产关系包括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生产产品的分配问题,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一个国家占统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基本经济制度,换言之就是经济基础

③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制度设施、政治、法律、宗教等等

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在十九大后订正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四个动力】①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社会进步的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非对抗性)。

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7、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8

A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必需的生产资料(注: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但生产活动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B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C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9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将群众的散的意见集中并进行研究,化为集中、系统的意见,再次宣传成为群众的意见,在群众行为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不断循环趋于正确、生动、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

(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二者不对等。)

3

【三个“观”】在三个概念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性。世界观包括、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相互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4、价值观的特性:①普遍性;价值观人人都有

②历史性: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具有着反作用,

③多样性:因阶级、具体环境而定

5

(1

②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是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资料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②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3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