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案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案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案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学设

课题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教法、学法、课练、作业)

课时两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

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

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

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

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教法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

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

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

分不开的。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先生

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白居易的这首

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下面让我

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

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

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

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

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

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

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

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

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

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

田园诗三大类。

三、朗读赏析

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

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

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

--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

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

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

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

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

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

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

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

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

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

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

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

“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

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

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

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

体现。

四,课外讨论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反复吟咏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课时设计:一课时 导入:有人说:古代文人有了酒便有了诗,有了诗便有了远方;于是便有了思念、有了惆怅。我们眼中,陶潜似乎是位隐逸潇洒、从容淡泊的菊中君子,他似乎不涉凡世、不谙烟尘,似乎从来没有俗世烦恼……但今天这首诗他却向我们倾诉了他久不外露的内心世界,倾洒了一腔烦恼,让我们一起去倾听! 一、初读全文,揣摩情感 (一)自读 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注意文中蕴藏作者情感的字词,并把握作者情感。 (二)再读,同桌互评。 同桌之间互相指导,拿捏诗歌情感。 (三)范读

听教师范读,小声附和,把握诗歌情感。 (四)再读 全班齐读,读出感情和节奏。 二、诗歌鉴赏 (一)回顾阅读诗歌四步骤 1、一读题目:知作者写作方向,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先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再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如李白的《静夜思》:题目意为寂静夜里起相思,思念故乡。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思路。而这正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但陶先生的这首似乎看不出方向与内容,《杂诗十二首》其二,方向是什么呢?似乎不得解,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2、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常写内容及写作风格。我们知道陶渊明爱纵情山水、沉醉自然,其间更是表现了对世俗的理解与看法,那么这首诗抒发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怀和志节呢?请接着往下看——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才及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 2、细心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 2、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2、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诗句的意思,诗歌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悲戚”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许丽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悲悽”的深意。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通过比较阅读,深刻领会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国诗坛上,文人墨客人才辈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说起唐代,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说起宋朝,我们往往想起苏轼、李清照。说起东晋,我们会想到谁?陶渊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东晋,走近陶渊明,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三、整体感知(诵读) 1、范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分享,教师点评) 四、赏析诗歌,领悟诗歌情感。 1.请从诗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明确:悲悽。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 齐读前六句, 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 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 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 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 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 前者迁化不已, 此时已非彼时, 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 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 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 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 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 不仅“欲言无余和, 挥杯劝孤影”, 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 自顾自地奔向前方, 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 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 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 焉能不“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 生命凝止; 宇宙无垠, 生命孤独; 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 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 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 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 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四类:1. 生死之悲,2. 士不遇之悲,3. 羁旅、离别之悲,4. 孤苦之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 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5, 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 直率地抒写而出, 使人感到自然、亲切, 情感真挚, 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 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 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 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 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 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 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 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 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 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 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 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 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1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许丽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悲悽”的深意。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通过比较阅读,深刻领会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国诗坛上,文人墨客人才辈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说起唐代,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说起宋朝,我们往往想起苏轼、李清照。说起东晋,我们会想到谁?陶渊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东晋,走近陶渊明,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三、整体感知(诵读) 1、范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分享,教师点评) 四、赏析诗歌,领悟诗歌情感。 1.请从诗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明确:悲悽。 2.诗人为什么“悲悽”?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杂z á诗sh ī十sh í二èr 首sh ǒu ·其q í五w ǔ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忆y ì我w ǒ少sh ào 壮zhu àn ɡ时sh í,无w ú乐l è自z ì欣x īn 豫y ù 。 猛m ěn ɡ志zh ì逸y ì四s ì海h ǎi ,骞qi ān 翮h é思s ī远yu ǎn 翥zh ù 。 荏r ěn 苒r ǎn 岁su ì月yu è颓tu í,此c ǐ心x īn 稍sh āo 已y ǐ去q ù 。 值zh í欢hu ān 无w ú复f ù娱y ú,每m ěi 每m ěi 多du ō忧y ōu 虑l ǜ 。 气q ì力l ì渐ji àn 衰shu āi 损s ǔn ,转zhu ǎn 觉ju é日r ì不b ù如r ú 。 壑h è舟zh ōu 无w ú须x ū臾y ú,引y ǐn 我w ǒ不b ù得d é住zh ù 。 前qi án 涂t ú当d ān ɡ几j ǐ许x ǔ,未w èi 知zh ī止zh ǐ泊b ó处ch ù 。 古ɡǔ人r én 惜x ī寸c ùn 阴y īn ,念ni àn 此c ǐ使sh ǐ人r én 惧j ù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

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注释】 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猛志:壮志。逸:超越。 四海:犹天下。 骞:飞举的样子。 翮:羽翼。 骞翮:振翅高飞。 翥(zhù):飞翔。 荏苒:逐渐地。颓:逝。此心:指志四海、思远翥。值欢:遇到欢乐的事。无复娱:也不再欢乐。每每:常常。这两句写出老年的心境与少壮时“无乐自欣豫”不同。 衰损: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 壑:山沟。壑舟:这里借喻自然运转变化的道理。须臾:片刻。 前涂:犹前途,这里指未来的时光。几许:几多、多少。止泊处:船停泊的地方,这里指人生的归宿。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听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歌内容,掌握赏读诗歌思想情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诗歌感受其韵律、意味,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 二、知人论世: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中古时期具有田园色彩的士大夫的典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仕,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他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是独树一帜的,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甚深。 补充: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化为现实。最终躬耕田园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其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1、居家读书时期 (29岁前) 2、三仕三隐时期 (29岁至41岁) 3、彻底归隐时期 (41至62岁) 学生回忆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归园田居》等。总结归纳出陶渊明隐逸出世的思想。 那么,归田后的诗人是否真正做到隐逸出世、随性自然了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这首诗歌来找找答案。 三、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示字音、节奏,学生齐读后赏析诗歌。 四、师生互动,赏析全诗: 1.不难发现,这一首写景抒情的咏怀诗,前八句侧重绘景,后六句侧重抒怀。像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找意象----析意境----抓关键词、句-----悟情感”的方法来赏析。 常见意象的寓意:松竹梅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相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①朗读前八句,分析作者用的意象及营造的意境。 (1至4句)意象:白日(西阿) 素月(东岭)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古诗赏 析 【作品介绍】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原文】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之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7勉励:激励。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教学参考 0912 1227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 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 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 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 创设。 过程与方法: 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 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 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 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归隐田园、独善 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寂 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教法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 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 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 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 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

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朗读赏析 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

杂诗陶渊明答案 【篇一:陶渊明的杂诗】 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赏析 对于人类来说,珍惜生命价值、珍惜寸阴之精神乃是长青的。读陶 渊明的这《杂诗》第五首(“忆我少壮时”),常受到一种极亲切的 感动,寻思其原因,实在于此。 全幅诗篇,呈为一种苍凉深沉之风格。诗中,包蕴了少壮时之欣悦,中晚年之忧虑,及珍惜寸阴之警惧。诗情之波澜,亦由飞扬而沉抑,终至于向上提升。全诗体现着陶诗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的基本特色。这种特色,实为中国诗歌艺术造诣之一极致。 【篇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 是他人生 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 德节 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 等安贫乐道的 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 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 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 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壬》其五)而那些安贫乐 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 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 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 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 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 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 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 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 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 “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 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 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 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2012-5-16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问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怎样? 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 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

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冲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

一词,即“悲伤”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

陶渊明诗词《杂诗·其一》原文译文赏析《杂诗·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

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赏析】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

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陶渊明 《杂诗》其一全诗及赏析 陶渊明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原本就是无根无蒂;到处漂泊流浪,犹如路上的灰尘。生命随风 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 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 要邀请近邻共饮。风华正茂的岁月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头不会有两个早晨。年 纪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 人的。 赏析: 陶渊明 《杂诗》 共有十二首, 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 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 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 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 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 》《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 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 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

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 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 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 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 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 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 语虽寻常, 却寓奇崛, 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 无蒂之花, 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 生体验写了出来, 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 怀有“猛 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 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 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 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 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 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承前而来, 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 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 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 泛爱的一 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 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 处于 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 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 “荏苒岁月颓, 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 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 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 转向仕途荣利之外 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 这种欢乐平淡冲和、 明净淳朴。 “斗酒聚比邻” 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 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 如: “过 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 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 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 与“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 《古诗十九首》 ) 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 珍惜光阴, 努 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 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 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 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 乐的思想, 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 种人的觉醒, 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 人对自己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