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选修课作业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选修课作业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选修课作业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

今年的选修课我选择的是“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当时选择这门课的原因是想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说实话,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类的东西,我自己学的是工科的东西,所以很想在这上面做个了解,今年就选择了周瑶老师的这门课。从开课到现在一直坚持这去听课,我自己总结的这几节课的要点就是: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用土石烧造瓷器,这既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也是文化艺术的创造。它不仅是人们生产和生活领域里需求的结果,也是人们潜在的艺术创造力的发挥。今年我是大三,这个学期也是找工作的时间,上一周学校举行了毕业生双向洽谈会,很高兴自己应聘成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单位,应单位要求,这个学期剩下的时间要去单位见习,很不愿意的不能上这门课,希望老师谅解,借鉴其他人的著作和自己的感受简单的谈谈自己对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赏析吧。

陶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特征。传统陶瓷有其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每个历史时期及各个区域的风格特点,并且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如果说,我们对传统陶瓷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是实用、之后便在实用的同时注重审美功能存在的话,那么现代陶艺则是以审美功能为第一位,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和美化环境所创造的。当然也不排斥有一部分也具备实用价值。

现代陶艺既然成为现代陶瓷造型艺术的一个新的门类,并且越来越广泛地引人瞩目,必然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从样式上看,现代陶艺禀承了传统陶艺的基本材质和形式,其作品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既可以是雕塑的,也可以是绘画的,既可以展示高超的工艺技巧,也可以展示窑火的神奇魅力......总之,表现的领域十分宽阔。而绘画在其表现形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陶瓷绘画一直未在理论上得到足够的总结和升华,而且陶瓷绘画和纯粹意义上的绘画(如中国画、油画)在概念上常常容易被混淆,因而有必要对“纯绘画”的概念和陶瓷绘画的概念进行一番梳理。同时,对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的绘画形式特征进行一番比较。这种比较对当下的陶艺创作活动,特别是陶瓷绘画创作活动应该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美术史的角度看,纯粹的绘画和陶瓷绘画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绘画出现的形式最早是以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石器工具、石器工艺品的样式出现的。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样来看,如果没有毛笔,是不可能画出那些匀称的线条和优美图案的。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上,就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毛笔。由此证实了《韩非子》里说:“禹作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也由此可以推论中国画和陶瓷彩绘是同根同源的,陶曾经是绘画的主要载体。宣纸的出现,使中国画确立了材质和基本样式,形成了一种“纯绘画”的造型艺术门类,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而绘画在陶瓷上的运用也由“绘画”转为装饰。既然

是装饰,绘画就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陶瓷整体的造型。而材质的改变,又决定了陶瓷绘画形式技巧的特殊性和特殊魅力。

从传统陶瓷绘画发展历史的角度看,陶瓷绘画的形式技巧是在陶与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客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的审美感觉能力的丰富多样为陶瓷绘画彩类的多样性提供了契机,艺术经验的积累为新的艺术彩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质的不断出现,又加快了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进程。唐三彩低温釉色的天然斑烂,红绿彩的纯朴淳厚,青花的幽倩清逸,五彩的端庄典雅,粉彩的细润柔和等等,无不为传统陶艺的装饰赋以了鲜明的形式特征。那么,现代陶艺的绘画形式与传统陶艺的绘画形式的特征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借鉴资料我了解有以下几点:

器型方面

传统陶艺的器皿造型注重标准化,要求彩绘的瓷器规正匀称,强调器型与绘画形式协调统一。如五彩的笔线抑扬有力,色调明快,则多与刚健、挺拔的尊、缸相结合;粉彩笔线均匀流畅,色调柔和,则多与精致、工整的瓶、碗相结合。同样,笔墨酣畅,点染淋漓的宣德青花,多绘于雄伟敦厚的大件缸、尊上;笔墨清逸,色调淡雅的成化斗彩和雍正斗彩,多绘于小巧玲珑的杯、碟上。这些传统陶艺造型与绘画装饰的结合,无非是在整体设计中寻求艺术风格的和谐一致,而现代陶艺对绘画的器型要求则强调随意性,可以是瓶,也可以是盘,可以是碗,也可以是洗,甚至

可以是任何不规则的器皿。现代陶艺器皿造型可以是瓷的,也可以是陶的,甚至是陶与瓷的结合体。对器型表面可以是没有经过修坯整理的,甚至是有意识地在器型内保留手拉坯的凹凸痕迹,深化了融原古陶艺和现代装饰于一器所衍生出的或粗犷豪放,或清俊拙雅的创意匠心。在进行绘画装饰的同时,还其泥土本色,强化了器型自身的材质美。

工艺方面

传统陶艺的绘画注重规范化,要求彩绘工艺的严谨和统一,即必须是标准的非此即彼,不允许彩类的混融杂合。而现代陶艺的绘画则强调适应性,敢于打破旧的传统程式,力求对主题的表现形式的张力有着深层次的认识。我见过一些以绘画为手段的现代陶艺,就综合运用了许多瓷绘彩类,其中墨彩的点线勾勒和粉彩的体面浑溶、玛瑙红山水的皴法和青花混水的色阶统一,随意性极强的色釉窑变和红绿彩的巧妙搭配,颇具“人中有我,我中有人”的新颖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陶艺家在一些色釉缺薄、色相反差和空釉、挂釉,被视为废品的高温色釉器上,巧思妙手地因器制宜,因色制宜地绘画,甚至是寥寥几笔,就创作出可遇不可求,几难复制的陶艺佳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的《苹果》彩盘,可谓是最具说服力的佳作。

形式方面

传统陶艺的绘画在形式方面注重传统化,要求是从题材选择到布局构思,从线描笔势到设色敷彩,都必须“循道而艺”。如

青花的淡描、古彩的铁线描,人物的衣饰色彩及传统的比兴寓意的手法等等,都归统于“师承古道”的范畴之内。而现代陶艺的绘画形式则强调时代性,把各自对陶瓷材质的认识与工艺的技巧大胆地予以糅合及稼接,力图表现时代的审美旨趣,传达时代的笔墨意识,甚至把传统题材的内容通过绘画形式加以改革,赋以了时代的文化信息,譬如婴戏图,摒弃了“多子多福”、“五子登科”的封建理教,也不是肤浅的“童趣”的再现,而是通过形象的塑造、器型的布景,釉色的撷取和多元素的装饰手法,追求“平淡天真”的韵律,追求现代陶艺形式上的文化理念。

风格方面

传统陶艺的绘画风格注重整体化,要求有师承的轨迹和归类归宗的派系根源,而现代陶艺的绘画风格则强调独立性,即发挥各自个性的张力,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其绘画可以有借鉴,有移植,但决没有“克隆”,因为现代陶艺之所以称之为“现代”,除了时代感的特征外,最关键的就是侧重于陶艺家在绘画时对陶瓷材质的再认识,对创作理念的再整合,对表现形式的再撷弃。力图达到石涛所说的“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浊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综上所述,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在绘画审美理念方面是不同的,现代陶艺所追求的美的形式更为多样。但现代陶艺并不排斥传统陶艺的美,而是把传统陶瓷工艺材质和工艺技法所能表达

出来的美都充分地利用到现代陶艺中,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因此,在运用材料和绘画技法方面,现代陶艺家要尽其所能地去发掘和发挥传统陶艺中的创造精华,同时又要努力挣脱传统的羁束,赋以作品最新颖、最奇特和最完美的艺术效果,达到一种新的完善,达到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的成功结合。

在现代陶艺中最具绘画形式特征,且从继承和创新的角度来看最为成功的,当属现代民间青花笔绘。从景德镇陶瓷学院秦锡麟教授的作品来看,显然是将古代民间青花的构成形式于现代陶艺的造型意识结合在一起,打散了传统的模式而体现了极强的创新思维。《早春》并不是按自然形态去摹写茶花的枝叶,而是利用青花沁润大胆地处理成几个抽象的色块肌理,再用纵横线条进行刻划,枝条则绘成极有韵律感的弹性细线,与釉里红的花,青花的叶穿插联接,形成了点、线、面基本造型元素构成的节奏变化。同时器型上也打破了同心圆的传统程式,瓶口以自然的扭曲产生动感,下部保留了明显的手工拉坯的纹理。这些自然意识的流露,使主题的表现更加深化,更具有浓郁的人情味。

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常常是不满足于已有的形式心理上总存在着变异的视觉要求。而这种变异则需要提供变化着的载体形式。同样,这种载体形式又不能是完全生疏的变异,要能够在欣赏者的心理上唤起认同感和顺应感,同时有一种新鲜感。李菊生教授的陶艺绘画,凭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现代陶艺的笔绘中借鉴了西方美术的技法,又充溢着东方艺术的精

神,其高温颜色釉的色彩肌理,宛如油画的表现魅力。《大吉图》中的雄鸡身上带着蓝紫味的釉色经过窑火的高温,自然的釉变、流变和窑变,恰成了羽毛的形状和色彩,同时向白釉侵润,形成了放射型的锦翎白线,令人叹为观止。

陶瓷绘画的魅力来自“绘画”,来自绘画语言与陶瓷材质的巧妙结合。陶瓷绘画的难度同样来自“绘画”,因为陶瓷绘画不论是釉上或釉下的,不论是或工笔或写意或工写兼备的,不论是山水,翎毛或图案或人物的,首先都讲究线条造型,都对绘画造型功底具有相当的考量。所以,从事现代陶艺的绘画装饰,必须具备绘画的基本功。古人云:“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从李林洪教授创作的系列陶板《山之魂》来分析,他的赋物造型或具象或抽象,他的色感或热烈或冷峻,他的线描或整肃或鬼诡,但最终仍在于他扎实的绘画基础,出奇于他深邃的笔描线踪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性和辐射性。诚如韩国梨花大学朴直山教授所说的中国现代陶艺有优秀的文化内核,传统的中国绘画经过时代的基因嫁接和转换,其艺术魅力是独具个性的,但更是民族性的,也是国际性的。

总之,现代陶艺的绘画从传统陶瓷的技艺形式中脱颖而出,以多种创作理念支配着不同作者的构思,以更广阔的视角,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去追求着有意味的形式,显示着无限的装饰表现力,这点是不容置疑的。最后,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赏析

系别: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意识的独立和陶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变化和发展过程。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现代陶艺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从传统陶艺中脱离出来,但是基本上是保持传统创作特点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由于艺术工作者长时间受专注陶瓷艺术实用价值的经验模式和日趋狭隘的认识角度的影响,以致在很大范围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陶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停步于实用领

域而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起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陶艺在形态样式上装饰性的突破和材质、色彩、肌理上的变化,开创了一代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然而这些与实用陶瓷形态不尽相同的但又不感觉完全陌生的作品,仍然受到“实用兼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受图案语言的绘画形式所支配。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三种成熟的样式:一是在坚持传统的技艺,讲究制作精良的同时,非常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这一类称为传统陶艺。二是通过创新来追求新意,从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异,追求实验性的效果,即现代陶艺。三是趋重艺术表现性,结合多种艺术手法、风格,探索形式美的各种可能性,笔者把这类陶艺称为前卫陶艺。后两种就是我们习惯命名的现代陶艺。中国现代陶艺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赋予现代人一种富有时代气

息的审美境界,打开了一条表现现代生活个性的艺术通道,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面对着中国现代陶艺繁荣的表面,仍不断暴露出捉襟见肘的难堪和尴尬。同时为了保持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性,不得不思考中国陶艺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定位,以使中国陶艺创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毕加索自1946年起连续两年时间在瓦洛尔从事陶业,在那里他学会了拉坯、施釉和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袁呈燕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一、简述中国传统陶艺 中国的传统陶艺的诞生与发展是以实用为先 导的,因此,中国的传统陶艺必须符合人类心 理的或生理的机能需求。正是这种需求使传统 陶艺极力追求釉面的光洁、无暇.造型的完整、 优美。装饰的富丽堂皇或朴素简练。这种种要 求需要材料和工艺流程规范化。陶瓷工艺品生 产的规范化与审美欣赏的原始化构成了陶艺 最初的传统规范。我们在习惯上把这种陶瓷艺 术称为传统陶艺[1]。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以说传统的制陶工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 展而逐渐进步。在它本身凝聚了人类智慧,而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的文化品格也揭示出东 方传统陶艺最深刻最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 图1 白瓷莲瓣纹陶 中国拥有渊源流长的陶瓷文化,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彩陶文化,还是唐宋以来各大名窑灿烂多姿的制瓷艺术,都极具光芒。如秦代陶俑生动逼真;汉代陶俑优美豪放;唐三彩华丽丰满、富于情趣;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典雅、朴实。尤其是明清两代,制瓷工艺技术空前繁荣,陶瓷制作的分工日益明晰,制作技术更加精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丽、气韵淋漓,绘画技巧成熟,其作品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境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陶艺的历史几乎和绘画一样的悠久,中华民族为世界陶艺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陶瓷艺术传统之中。中国传统陶瓷艺术那高超技艺、娴熟的装饰,以及那完美的造型都表现了创造者的智慧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如(图1)的白瓷莲瓣纹陶体现的就是传统陶艺中的力求完美和精致。中国传统陶艺受传统的影响,着重追求严谨和整齐、刻意求工、力求完美,达到人为加工的完善从而限定在一定的审美标准中没有突破,忽视了材料的自然属性,更忽视了人与陶艺之间的精神关系,而现代陶艺则表现了传统陶艺的否定,以及对传统审美标准、评判标准的的自我突破。 传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曾经发生的和当下正在发生的,等到将来的都可以称作为传统。 二、简述中国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什么?不同的个人都对现代陶艺有着不同的认识,我认为现代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媒介、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强调当代哲学思想、关注人的倩感时间的一种艺术形态[2]。它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与传统陶瓷有着血缘上关系。 现代陶艺是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是从传统陶艺中衍生出来的,现代陶艺中的“现代”一词不仅是指时间上的概念,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和变化,而且是相对的,我们的现代也将成为后人的过去。 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比较晚,自80年代以来,由于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中国现代陶艺才迅速的走出实用美术的价值范畴,更多的打上了反传统的烙印。到了90年代中国陶艺则开始出现了比较纯正的学术探索阶段。中国陶艺家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移用西方现代艺术趣味并不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正文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XXX (地址城市邮编) 【摘要】: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必然包涵了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元素等。所以现代人们时尚的生活理念、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特色等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创作产生影响,这使现代陶艺的表现领域得到了拓宽,语后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材质媒介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促使艺术家追求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影响的研究,可以丰富现代陶艺的创作思路,帮助艺术家创作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趣味、富有时尚元素特色的作品。同时有利于现代陶艺更好的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关键词】:时尚;时尚元素;现代陶艺;审美理念 1 引言 时尚代表了一个时期的风尚,是现在社会最流行与前沿的发展趋势,它体现出了不同时期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反映了现在社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轨迹,它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所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意可见的。而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在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部分的同时,也富含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时尚元素等。所以时尚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及对人们的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影响,也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把时尚元素融入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有利现代陶艺更好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这也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时尚及现代陶艺概述 2.1 时尚定义 时尚是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常常提起,经常的讨论,几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它体现的是独特的个性、大胆的尝试,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美好的心情,并且可以给予人们独特的气质、神韵,使人们得到独特的生活品味。笔者认为时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部分人们追求崇尚的生活,它的影响涉及到人们的服饰个性、行为特征、饮食习惯、居住特色,甚至于情感表达、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有时人们会把时尚与流行的观念混淆,其实时尚与流行并不可以相提并论,时尚是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流行,如果大范围的流行,就没有了时尚的意义。所以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可以看成是一门“艺术”,要善于去主动的追求,并善于用理智的思维去掌握运用时尚的核心理念,提取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本质,来丰富完善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品味,而不是盲目的模仿从众。正是人们对时尚的这种不断追求的过程,促使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2 现代陶艺定义 现代陶艺是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思潮中的一朵奇葩,它带有现代艺术思潮的特性,深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因此,现代陶艺是在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现代艺术思想为主流导向的具有时代符号和语言特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衍成。现代陶艺是世界现代艺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一个支流,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一个反映,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陶艺摆脱了实用性、程式化和功能主义的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5059567.html,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作者:李慰椿陈景风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陶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断地延续至今,它体现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神,体现 中国亘古不变的陶艺精神。现代的陶艺就是在传统的陶艺技术中不断发展而来的。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是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文化气息时,为现代人把握文化脉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通道,同时也改变现代人的建设艺术生活。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生活;影响;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29-01 现代的陶艺与传统的陶艺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但现代陶艺并非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或是延伸,现代陶艺可以说是在传统陶艺中不断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得到的,它既有传统陶艺的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的文化气息。中国的陶艺技术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相当的丰富,然而现代陶艺才刚刚在中国露出萌芽,其年代并不长久,但是他的内涵十分的丰富而深刻,它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精神领会等方面与传统陶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了解现代陶艺的本质,明白其特性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成为现代人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现代陶艺的本质特征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带有时代的气息。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艺中抽离出来,这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将陶艺从“器”的概念中抽离出来,挣脱古老的,定型的工艺模式,根据陶艺的内涵,开拓的加以挖掘与发展,具有开拓的精神, 与现代的技术文化融合,创造出不同的陶艺产品,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使陶艺偏离了传统陶艺的轨道,拓展了中国陶艺语言和观念的形态,能过极大限度并且不受束缚的充分展示并能够真实的反映作者的创作情感。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它推动了这种陶艺艺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融合了文化情景,不断地与社会总体的审美贴近,体现出了新的文化审美精神,更加贴近人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现代陶艺在不断的吸收生活文化精华的同时,能够根据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的秉承传统文化的优良艺术,反映出现代社会上人们的本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兴关系。现代陶艺强调个 性化、强调感性、强调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摆脱传统陶艺的束缚,用属于时代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去制作陶艺艺术。这种自由的新的陶艺思想方式成为现代艺术创作者

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赏析

《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赏析》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姓名:张双英学号:20153310128 摘要: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绚烂的文明财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关注。也是出于对陶艺的喜爱和好奇,这学期我选修了陶艺欣赏和制作这门课程。在每周四晚上的理论课上,李老师带领着我们追随陶瓷艺术的足迹。陶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夏商周的辉煌——釉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一枝独秀的景德镇、明清幽谷古镇宜兰、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景德镇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风格以写意为主,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次建筑的喜欢、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对于当代生活来说,陶艺品的艺术欣赏作用远远大于实用作用,因此以下将主要从欣赏角度来赏析陶瓷艺术。 关键词:陶器艺术瓷器艺术唐三彩鉴赏景德镇瓷器 商周时期的陶瓷: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于制陶工作也很重视。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

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秦汉时期的陶瓷: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岭土。隋朝时期的陶瓷: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唐代的陶瓷: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3届毕业论文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学生姓名:唐前锋 指导教师:谢和平 职称:副教授 专业:材料工程技术 班级:材料1001班 学号: 10700930115 2013年5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并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对其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类,并对各类陶瓷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从陶瓷的晶体结构、陶瓷的成型与烧结、陶瓷的韧化等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陶瓷材料。通过对陶瓷特性及应用领域的总结,对陶瓷材料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展望,揭示了陶瓷材料的应用方向及发展趋势。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were mor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s of its,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eramics were summarized. And from several forming crystal structure, ceramic and ceramic sintering, toughening,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ceramic materials. The cer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ummary, made a new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reveals the application dire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关键字:陶瓷材料结构成型烧结前景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覆盖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的高速技飞速发展,以致产生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和其他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 一、对陶瓷材质的认知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陶艺创作的基本材料是粘土。在古代我们的先民把制陶称为“埏土”、“搏埴”。远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在偶然中发现火的威力可以改变泥土的性质。并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它帮助人们逐渐摆脱了野蛮生活,向文明社会迈进。先民们通过长时间制陶经验的积累,虽然对泥性的掌握已经是得心应手,但他们仅把制陶视为一种生存技能,而缺失对泥土材质本身进行深度挖掘。 当现代艺术观念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对艺术的认知和追求也发生了改变,陶瓷的材质特性也进一步被挖掘。特别是在对待黏土的态度上,现代陶艺家较之传统陶瓷匠人对黏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认为黏土是现代陶艺创作的物质载体,因此陶艺家十分重视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黏土的自然特质。 二、对创作形式的追求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实践中掌握制陶的经验。但传统陶瓷艺术在工艺上一直以追求实用性、装饰性、工整性、规则性为终极目标。因而在形式上容易给现代人单调、呆板的感觉。传统陶瓷种类庞大,有日用器皿、祭祀明器等,具体的可分盘、瓶、罐、碗、壶、动物、人物等等,但器物无论造型上如何变化,从功能上看,主要还是追求实用性。考古材料研究表明,人类早期的陶瓷造型都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先前可能是利用自然物体略加改造就作为器物使用,尔后就摹拟形象造型;因而传统陶瓷造型多数是摹拟当时某些植物形态成型,少数摹拟动物、人物和器物成型;再以后,就在原有器皿造型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逐渐摆脱自然形象或参照自然物体的部分形象,加以改进和再创造,使之更实用、美观。如:传统的鸡头壶、冬瓜瓶、柳叶瓶、芭蕉瓶等等,以用来美化人的生活,并带来美的享受,并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典范。 三、对个性追求的态度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主要区别是它从过去实用加审美的原则走向纯粹的审美需求同情感表达,它扩充了传统陶艺的审美范畴,把粗砺、残缺、怪异的观念引入陶艺,把特殊的烧成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材料把握所演化出具有个人视觉符号的特点引入陶艺。在这样的前提下,陶艺的技术不会因为实用功能的消失而减弱,反而却是由于个性化技术的提倡而变得复杂而多样化。即从过去单一的被广泛审美认同下形成的普遍技术转变为具有个人符号的个性化的技术。随着时代的跟新,也随着人们艺术思维的提高,慢慢就发展成今天材料与想法的艺术结合。 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 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当代陶瓷的变新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关于现代陶艺在中国又被称为“观念陶艺”、“前卫陶艺”,它的特点陶艺家白明是这样表述的 给人仅仅是观念上的怪便!也是意识失态的转变,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

(完整版)中国陶瓷产区汇总一览表

中国陶瓷产区分布 中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和陶瓷生产大国,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日用陶瓷占全球70%,陈设艺术瓷占全球65%,卫生陶瓷占全球产量的50%,建筑陶瓷占全球产量的64%。作为中国陶瓷石膏模具石膏粉提供者,荆门市金九石膏为大家整理中国陶瓷产区精简概况: 1、江西景德镇: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2、广东佛山:中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佛山市南庄镇为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 3、广东潮州:中国著名的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潮州枫溪区为全市陶瓷产业最密集的地区,有2500多家陶瓷企业。 4、福建德化: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全县有1100多家生产企业,2万多经销点,陶瓷茶具80%外销产生于此。 5、福建晋江:福建陶瓷集中地之一,建筑陶瓷业为该地支柱产业,大约350家陶瓷企业。 6、福建省闽清县:陶瓷企业503家,高低压电瓷408家,建筑陶瓷95家,中国重要的电瓷生产出口和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7、江苏宜兴:陶瓷之都、全市500多家企业,耐火材料企业200多家,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耐火材料、陶瓷原辅料。 8、河北邯郸:中国著名的高档瓷器和民间陶瓷生产基地,20多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峰峰矿区,主要产品:象牙瓷、白瓷、青花瓷、陶瓷壁画和美术园林陶瓷等。 9、河北唐山:中国第一件卫生瓷诞生地、中国第一件骨质瓷诞生地,中国第一件地砖诞生地,中国近现代陶瓷机械领航者,陶瓷企业1000多家,日用陶瓷占全省70%,全国14%。 10、湖南醴陵:437家陶瓷企业,其中日用陶瓷215家、特种陶瓷215家,主要产品: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五彩瓷、红瓷。 11、四川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墙地砖为西部诸省之冠,建筑陶瓷企业123家。 12、江西高安: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13、江西丰城:精品陶瓷生产基地。 14、辽宁法库:主要产品;地砖、内墙砖、日用瓷、艺术陶瓷、包装瓷、外墙砖、卫生洁具. 15、广东清远:30多家企业,主要产品:建筑、卫生陶瓷。 16、广西北流:中国陶瓷之乡、日用陶瓷企业56家、北流市日用陶瓷产量占广西的26.3%,出口量占广西的86%,成为我国新兴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国日用陶瓷四大产区之一。主要产品:日用细瓷、炻瓷、高档瓷三大类,包括中餐具、西餐具、茶具、咖啡具、航空瓷具、酒店瓷具、旅游礼品瓷具、艺术瓷具、微波餐具九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 17、河南省陶瓷主要特点为:品种杂、数量多、质量一般、代表性产品少。 河南长葛作为年产5000万件的卫浴主产区 18、河北高邑:建筑陶瓷

[浅谈,现代,陶艺,其他论文文档]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这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 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 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 摘要: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这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1.2现代陶艺的由来与发展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陶艺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对中国艺术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困惑与探索并存、守旧与创新交织的年代。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0余年的实验性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形成健康发展的氛围。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1.3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 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从物质材料和工艺制作的角度看,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延续。而传统陶艺讲究规整的造型、严谨而有序的装饰和明显的实用功能。现代陶艺既承传着传统陶艺的成形方式,也努力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更加丰富的装饰语言、更加多样的窑变釉色,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现代艺术的信息,承载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精神寄托。

中国陶瓷之美

中国陶瓷之美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一10班李健超 【内容摘要】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中国瓷器的美丽也是举世公认的,尤其是瓷器的线性美、形体美、釉色之美、装饰之美。 【关键词】线美形美釉美饰美 引言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中国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传统陶瓷与西方古典陶瓷相比,在造型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陶瓷具备中国传统陶瓷的三大特征,即形体性、奇釉性和装饰性。这也正是这样中国陶瓷才比外国陶瓷强[1]。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 尤其是出于自然般、如诗化的容器造型、装饰图画生发出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到合乎心象的意境美。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古今的陶瓷造型大都以圆器为主,圆器是通过拉坯、旋削而成的,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但其中却饱含着从陶者聪颖的心智。 一、陶瓷艺术的线性美 陶瓷器物造型,由于是旋削而成,其造型形体的外轮廓线一般都是富有韵味的自由曲线,极少用纯粹的直线造型。陶瓷艺术造型的轮廓线,如同中国画的中锋线饰,均匀对称、委婉曲折,刚柔相间、变化丰富。讲求的是造型的自然、饱满的意趣。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彩瓷,可以感到古往今来许多形式优美、韵味十足、线性饱满的经典陶瓷造型。其型制依靠自身展露的线形、体态以及置于空间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以线性美感。 陶瓷艺术的诞生、发展,恰似一个生命姿态的流转,由里而外,继而由外及里,自然回复,包含着起而复始的线性美指向。其纵横有象,随转起合的“线”体,蕴含着体量、空间与形象的相互作用。所以,线的感觉,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单线之词义,而是线所组合的形。线性美的意义即显于此。对“线性”的理解,是从陶者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的考量、研究以后反复提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是从陶者内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表述。由于对线性美的理解程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对比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对比 两次鸦片战争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文明逐渐转向工业文明,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同时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它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的人文科学,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区别与传统陶艺的现代陶艺逐渐形成。 我们知道,传统陶艺是实用为目的,其朴素的设计意识使人心灵的感悟日趋深入完善,达到造型与材料、工艺与技术、色釉与装饰的高度完美统一。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且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多的精神内涵。 一、形成与概念的不同 传统陶艺,首先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装饰和泥釉火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发展为实用和欣赏兼备的民间艺术品。不论是唐代气韵淋漓的唐三彩,还是明代精致的青花瓷,抑或是清代细腻清新紫砂壶,传统陶艺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充满古典美的写实主义画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用而尽量美观”这一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传统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与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陶艺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社会生活的这种要求,把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悄悄地渗入到现代陶艺设计中去,提高了现代陶艺的艺术性和品位性。现代陶艺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与传统陶艺根本差别。现代陶艺从诞生之时就与传统艺术划清了界限,尽管他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但他最终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现代陶艺提倡的是一种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观念,她提升和转变人的思维,从而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来自西班牙的陶艺家克劳迪〃卡萨诺瓦斯认为:“每一件艺术品就是一种能唤起人们纯粹的理性思考的形式,一种令人沉思冥想的缘由,一种能够启迪人的灵魂的力量。”现代陶艺家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把精神和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上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是作品产生了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 与此同时,现代陶艺融贯了众多学科的艺术形态,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前景和可能。 二、对陶瓷材质的认知不同。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传统陶艺中,陶艺创作的基本材料是粘土。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

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陶瓷艺术赏析

孔雀创意陶瓷杯 陶瓷的历史久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陶瓷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陶瓷设 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如今的陶瓷设计多种多样,人们在追求陶瓷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其造型上的美感,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独特造型的杯子,这里的孔雀造型杯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孔雀水杯,以传统的白瓷水杯作为基础,把孔雀的形象与杯子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底面加上的杯托与杯子是一体的。孔雀附着在杯子的外部,孔雀的上半部分身体充当了杯子手柄的作用,杯子则又充当了孔雀身体的部分,孔雀的羽毛附着在杯子上也增加了杯子的美感,起到了装饰杯子的作用,一体的杯托则从视觉上延伸了孔雀的身体,使杯子的孔雀形象看起来更加的形象生动。和杯子一套的勺子造型上依然沿袭了整个杯子造型的主题,勺子的把端是孔雀的羽毛,扁平的孔雀羽毛造型一方面很漂亮,迎合了整体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人的手握住勺子,集美感与实用于一体。 此种孔雀杯的做工也很精细,作品整体光泽鲜亮,上面的孔雀是彩色的,颜色简单大方,以一种颜色为主体颜色,搭配上一些其他的颜色,而且整体的彩色纯度和明度都做了调整,使杯子的颜色看上去不是特别的艳丽,反而给人一种缓和舒适感,比较适合人们休闲放松时使用,使人心情放松愉悦。细腻的陶瓷表面,能带给人柔滑的触感,增加了饮用水和其他饮品时的享受感,让生活更加地充满情趣。 平时杯子闲置不用时,把杯子放在房间一角也是一件极好的装饰佳品,孔雀的造型使之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精品装饰物,时尚的现代设计感既增加了文艺气息,又不失现代感,也不必向传统的杯子用完之后就要放进茶盘之中

或者橱柜之中,可以随意的放在桌子上,它能很好地装饰它所在的区域。孔雀陶瓷水杯,是一件美观时尚又实用的现代陶瓷艺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