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3016-2008-T-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3016-2008-T-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3016-2008-T-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企业。

采用其他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氯气的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Q3013-2008中引用的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

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

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

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

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

HGT20675-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

3术语和定义

AQ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要求

4.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4.2本标准适用围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AQ3013-2008规定执行。

5管理要素

5.1负责人与职责

5.1.1负责人

5.1.1.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AQ3013-2008第5.1.1条款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其安全承诺容包括:

a)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承诺;

b)坚持预防为主,开展风险管理,定期排查隐患,抓好隐患治理的承诺;

c)提供必要资源的承诺;

d)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承诺;

e)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f)对从业人员、相关方的承诺。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渠道向从业人员及相关方宣传或告知。

5.1.1.2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应至少组织并主持1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会议,总结本季度安全工作,研究、决策下一季度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并制订相应实施方案。保存会议记录。

5.1.2方针目标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2条款规定,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签订各级组织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应具体、合理、可测量、可实现,宜结合下列容:

a)零死亡;

b)千人负伤率;

c)事故起数降低率;

d)隐患治理完成率;

e)有毒有害场所检测合格率等。

5.1.3机构设置

5.1.3.1企业应建立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不低于企业总人数5‰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总人数300人以下至少配备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5.1.3.2企业应按《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5.1.4职责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4条款规定执行。

5.1.5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5条款执行。

5.2风险管理

5.2.1围与评价方法

5.2.1.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1.1条款执行。参加风险评价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具备氯碱化工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b)熟悉风险评价方法;

c)包括生产、技术、设备(含电气、仪表)、安全、工程、职业卫生等部门的人员。

5.2.1.2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1.2、第5.2.1.3、第5.2.1.4条款规定执行。

5.2.2风险评价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2条款规定进行风险评价,重点对以下生产工艺过程、场所、设备设施等进行评价:

a)电解生产工艺,包括电解、氯氢处理、氯气压缩液化、盐酸合成等系统;

b)生产装置开、停车过程;

c)电解槽拆、装过程;

d)接触氯气的设备设施;

e)三氯化氮产生、积聚、排放过程;

f)液氯充装系统;

g)氢气充装系统;

h)液氯储存区;

i)事故氯处理系统;

j)停水、停电、停蒸汽;

k)停仪表风气源;

l)工艺参数偏差等。

5.2.3风险控制

5.2.3.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3条款规定,对风险进行控制。

5.2.3.2企业应形成重大风险清单,制定重大风险相应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保存相应记录。

5.2.4隐患治理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4条款规定执行。

5.2.5重大危险源

5.2.5.1企业应确定生产场所或储存区液氯(氯气)、氢气、氯化氢、氨(作为制冷剂)等危险物质数量是否达到GB18218中重大危险源规定值,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容包括:

a)物质名称和数量、性质;

b)地理位置;

c)管理制度;

d)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e)评估报告;

f)检测报告;

g)监控检查记录;

h)重大危险源报表等。

5.2.5.2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2.5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

5.2.6风险信息更新

企业应按照AQ 3013—2008第5.2.6条款规定执行。

5.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1法律法规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1规定执行。

5.3.2符合性评价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2规定,进行符合性评价,提交符合性评价报告。符合性评价报告容应包括:

a)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宜性、充分性;

b)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在企业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现象和违规行为;

c)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行为提出的整改要求等。

5.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3.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3.1条款规定,制订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宜制订下列容的管理制度:

a)防止三氯化氮产生、积聚、定期检测和控制管理;

b)液氯钢瓶(罐车)充装管理;

c)氢气钢瓶(罐车)充装管理;

d)液氯安全管理;

e)防强酸、强碱灼伤管理;

f)氯中含氢监测管理等。

5.3.3.2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3.2条款规定,发放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

5.3.4操作规程

5.3.4.1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危险性,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员工,对所有的操作活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作为编制操作规程的依据,并根据生产操作岗位的设立情况,编制所有生产操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可按照下列岗位编制操作规程:

a)盐水精制,包括化学品助剂配置、一次盐水精制,离子膜工艺还包括二次盐水精制岗位;

b)电解岗位;

c)氯气处理岗位;

d)氢气处理岗位;

e)氯气压缩、液化岗位;

f)液氯充装岗位;

g)氢气压缩充装岗位;

h)碱浓缩或固碱岗位;

i)合成盐酸岗位;

j)废气处理岗位或次氯酸钠岗位;

k)液氯罐区;

l)酸碱罐区;

m)整流岗位;

n)公用工程岗位;

o)隔膜工艺隔膜吸附岗位;

p)离子膜工艺淡盐水脱氯岗位;

q)中央控制室岗位等。

5.3.4.2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容:

a)开车操作程序;

b)停车操作程序;

c)正常运行操作程序;

d)紧急停车操作程序;

e)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

f)各种操作参数、指标;

g)操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h)异常情况安全处置措施;

i)配置的安全设施,包括事故应急处置设施、个体安全防护设施;

j)自救药品等。

5.3.4.3企业应按照AQ 3013--2008第5.3.4.2条款规定执行。

5.3.5修订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5条款规定执行。

5.4培训教育

5.4.1培训教育管理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1条款规定,做好培训教育管理工作。

5.4.2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2条款规定执行。

5.4.3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3条款规定执行。

5.4.4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4条款规定执行。

5.4.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5条款规定执行。

5.4.6日常安全教育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6条款规定执行。

5.5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5.5.1生产设施建设

5.5.1.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1条款规定执行。

5.5.1.2企业新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生产装置生产能力规模应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5.5.1.3企业应选择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

5.5.1.4企业建设项目应选择先进的、成熟的工艺技术,安全性能可靠的设备设施,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和ESD 紧急停车系统。

5.5.1.5企业应编制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并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5.5.2安全设施

5.5.2.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2.1、第5.5.2.2条款规定,建立安全设施台账,配置安全设施:

a)氯气系统应符合GB11984,做到:

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

2)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

3)离子膜生产工艺氯气系统设置异常情况下向吸收装置排放氯气设施;

4)有可能出现氯气泄漏的生产装置区域位置,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与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生产装置区域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

5)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宜采用封闭式建筑物。建筑物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

6)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

7)液氯钢瓶充装区域应设置液氯钢瓶泄漏紧急处理设施;

8)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

9)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配备超装汽车罐车卸车的设施;

10)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将压力、液位、温度报警信号传至控制室或操作室;

11)液氯储罐氯气输入、输出管线上分别设置双切断阀;

12)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GB50351;

13)至少保留一台最大容积的空液氯储罐作为事故备用罐;

14)电解厂房、液氯储罐区、氯气干燥、氯气液化、液氯气化、液氯充装、氯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房等可能泄漏氯气的单元应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满足SH3063-1999;

15)配备六角螺帽、专用扳手、活动扳手、手锤、克丝钳、竹签、木塞、铅塞、铁丝、铁箍、橡胶垫、瓶阀处理器、密封用带等氯气堵漏器材,应满足GB11984;

16)至少配备两套重型防化服,放置在适宜的位置;

17)至少配备两套轻型防化服,放置在适宜的位置;

18)配备一定数量用于从事氯气紧急作业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放置在适宜的位置。

b)氢气系统:

1)电解厂房、合成盐酸操作室、氢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房等可能泄漏氢气的区域应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满足SH3063-1999;

2)氢气贮罐的放空阀、安全阀和管道系统均设置放空管,放空管高度及要求应符合GB4962:

3)氢气生产的厂房建筑应符合GB 50016;

4)有可能泄漏氢气的建筑物入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5)从事氢气操作人员应配置个人防静电防护用品;

6)氢气系统设备、管线等设施设置消除静电设施,应符合HGT20675-1990或SH3097-2000;

7)氢气系统防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

8)氢气系统应设置自动放空安全水封及蒸汽或氮气稀释灭火设施。

c)安全报警联锁:

1)应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或纳氏泵动力电源报警联锁装置;

2)应设置整流装置与氢压机或鼓风机动力电源报警联锁装置;

3)应设置整流装置与氯气总管压力报警联锁装置;

4)应设置整流装置与氢气总管压力报警联锁装置;

5)应设置相应的与吸收装置联锁装置。

d)其他:

1)电解厂房的行车应配置防爆电气设施和限位器;

2)在氯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硫酸或盐酸的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冲洗和洗眼设施,冲洗和洗眼设施服务半径符合要求;

3)氯化氢合成炉的氯气、氢气进口管线设置紧急切断设施;

4)厂区应设置风向标;

5)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硫酸和盐酸等溶液储罐应安装液位计;

7)酸、碱储罐区独立建立,酸、碱储罐区设置围堰应符合GB50351;

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距离应符合GB50016;

9)防雷电设施应符合GB50057;

10)消防设施与器材应符合GB50140和GB50016;

11)爆炸性气体环境配置的防爆电气设施应符合GB50058;

12)设置互为备用、自动切换的双回路电源;

13)供电故障时的应急供电设施,如不间断电源、应急发电机等,满足应急时的供电需求;

14)变配电室、电气开关室防止小动物进入设施;

15)吊装液氯钢瓶的起重机械配置双制动系统。

5.5.2.2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2.3、第5.5.2.4、第5.5.2.5条款规定执行。

5.5.3特种设备

5.5.3.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3条款规定执行。

5.5.3.2企业应对检验确认报废的氯气钢瓶的氯气进行妥善处理,按照规定由相应资质的气瓶检验机构进行破坏性处理,保存记录。

5.5.4工艺安全

5.5.4.1企业从业人员应掌握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硫酸、盐酸、氯化钡等化学品的物性数据、活性数据、热和化学稳定性数据、腐蚀性数据、毒性信息、职业接触限值、急救和消防措施等,并做到:

a)禁止干燥氯气接触钛材料的设备设施;

b)禁止氯气接触油和油脂物质;

c)禁止用烃类或酒精清洗氯气管道;

d)禁止使用橡胶垫作为氯气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

e)禁止使用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f)禁止采用铝、锌、锡、铜、铅、镁、钽等材料的设备设施接触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5.5.4.2安全工艺参数应满足下列指标:

a)进入电解槽盐水无机铵含量≤1mg/L,总铵含量≤4mg/L;

b)氯气总管中含氢≤0.004(体积分数);

c)氯气液化尾气中含氢≤0.04(体积分数);

d)液氯产品纯度≥0.996(质量分数),含水≤0.0004(质量分数),三氯化氮含量≤0.00004(质量分数);

e)液氯的充装压力≤1.1MPa;

f)液氯钢瓶充装系数为1.25kg/L,液氯罐车充装系数为1.20kg/L;

g)液氯储槽、计量槽、汽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得超过容积量的80%。

5.5.4.3企业生产装置开车前要对监测报警系统、联锁设施、盲板抽堵、防护、通风、消防、照明等各类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填写生产开车条件确认单。装置开车方案、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落实。应做到:

a)检修、施工项目完工,验收合格;

b)盲板抽堵得到确认;

c)机泵单机试运合格;

d)设备、管道试压试漏完毕;

e)仪表调节器、调节阀、联锁系统调校试验合格;

f)公用工程条件符合开车要求;

g)安全防护、消防器材齐全、完好;

h)分析仪器准备就绪;

i)系统置换合格。其中氢气管道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置换,含氧量小于0.03(体积分数);

j)电气供电系统准备就绪;

k)通讯器材、照明设施准备就绪;

l)氯气吸收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5.4.4企业生产装置停车前应进行条件确认,满足停车条件后方可停车,做到:

a)停车条件得到确认;

b)事故氯气处理单元具备接收氯气条件;

c)氢气放空,系统通氮气置换;

d)消防器材、防护器材准备齐全;

e)通讯器材准备就绪。

装置停车后,操作人员应对需检修的设备、管线进行清洗、置换,防止清洗、置换过程中物料互串;处理合格后办理生产交付检修手续。冬季装置停车后,要采取有效防冻保温措施。

5.5.4.5企业应对生产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严格控制,做到:

a)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操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应穿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c)禁止在厂房排放氢气;

d)定期进行三氯化氮的分析检测和排放。保证排放的排污物中NCl3含量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三氯化氮排放时应带液氯慢慢排放,排放管不得有排放液氯积聚,并避免排放液氯在排放管气化,若有堵塞现象,及时联系有关人员处理,不允许用金属工具等金属物敲击管线、阀门、设备;

e)严禁将液氯钢瓶、储罐作为气化器使用;

f)严禁将液氯气化器的液氯蒸干,但连续进料、液氯完全气化的气化器不在此列;液氯气化时,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可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气化器的液氯应定期更换;

g)应保证所有投用的安全阀的根部切断阀处在全开位置,严禁随意将安全阀根部切断阀关闭;安全阀带压工作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和紧固;严禁操作人员擅自开拆铅封或调整安全阀的整定螺钉;

h)工艺参数运行指标应控制在安全上下限值围。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参数偏离情况及时分析原因,使运行偏差及时得到有效纠正;

i)应保证氢气生产系统正压操作。

5.5.4.6企业液氯钢瓶和汽车罐车的充装过程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并做到:

a)钢瓶充装:

1)液氯充装前,每班应对计量器具检查校零;

2)液氯充装前,应有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分析钢瓶剩余氯气的含量,确认有无缺陷和异常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可充装;

3)充装后的液氯重瓶应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1%,严禁超装。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

4)充装前的检查记录、充装操作记录、充装后复验和检查记录应完整保存;

5)液氯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应分开放置,设置明显标志,禁止混放;

6)严禁将气化器中的液氯充装到液氯钢瓶;

7)充装后的钢瓶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注明瓶号、容量、重量、充装日期等容;

8)液氯重瓶存放期应不超过三个月;

9)液氯钢瓶起重机械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b)汽车罐车充装:

1)充装前应有专人对汽车罐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查验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或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驾驶员和押运员的书,防止汽车罐车充装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有效措施,检查合格后方可充装。充装记录应完整保存;

2)充装后应防止液氯充装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

3)充装用软管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

5.5.4.7企业应严格执行氯化氢合成炉安全操作规程,氯化氢合成炉点火前应对合成炉气体取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点火;当氯化氢合成炉火焰熄灭时,应立刻切断进炉的氯气和氢气,并同时向氯化氢合成炉充入氮气。

5.5.4.8企业应禁止在电解厂房及其他有氯气、氢气存在的建筑物设置操作室、办公室或休息室。

5.5.4.9企业接触硫酸、盐酸的设备或管道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可燃气体分析,可燃气体浓度≤0.004(体积分数)时,办理相应动火手续,方可动火作业。

5.5.4.10企业氢气系统的设备、管道拆卸,应采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道。

5.5.4.11企业使用固体氯化钡时,使用后的固体氯化钡包装袋应有专人负责清点、回收,并妥善处理。

5.5.4.12企业安全联锁系统变动相关项目时,应由生产、技术、安全、设备、仪表等专业部门共同会签,经主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严禁擅自变动。联锁系统项目变动包括:

a)联锁摘除;

b)联锁程序的变更;

c)联锁设定值的改变。

5.5.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5条款规定,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实行管理,可将下列装置及区域作为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a)电解装置;

b)氯气、氢气处理装置;

c)氯气压缩、液化、充装装置;

d)氢气压缩、充装装置;

e)液氯储存罐区;

f)液氯重瓶仓库等;

g)氢气储存罐区;

h)氢气重瓶仓库等。

5.5.6检维修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6条款规定执行。

5.5.7拆除和报废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7条款规定执行。

5.6作业安全

5.6.1作业许可

5.6.1.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6.1条款规定执行。

5.6.1.2企业各种作业许可证存根应至少保存一年。

5.6.2警示标志

5.6.2.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6.2条款规定,设置安全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5.6.2.2企业应经常检查安全标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确保无破损、变形、褪色等,保存检查记录。

5.6.3作业环节

5.6.3.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6.3条款规定执行。

5.6.3.2企业应向持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销售氯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氢气、盐酸、次氯酸钠等产品。

5.6.4承包商与供应商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6.4条款规定执行。

5.6.5变更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6.5条款规定执行。

5.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5.7.1危险化学品档案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7.1条款规定,对氯气、氢气、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次氯酸钠、氯化钡等危险化学品建立档案。

5.7.2化学品分类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7.2条款规定执行。

5.7.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7.3条款规定,编制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盐酸、次氯酸钠等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并向供应商索取购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7.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7.4条款规定执行。

5.7.5危险化学品登记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

5.7.6危害告知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告知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活性危害、禁配物质,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a)氯气;

b)氢气;

c)硫酸;

d)盐酸或氯化氢;

e)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f)次氯酸钠;

g)氯化钡等。

5.8职业危害

5.8.1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8.1条款规定,及时、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a)氯气;

b)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c)硫酸;

d)盐酸或氯化氢;

e)隔膜工艺使用的石棉;

f)亚硫酸钠;

g)离子膜工艺使用的α-纤维素;

h)氯化钡;

i)次氯酸钠;

j)噪声等。

5.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

5.8.2.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8.2条款规定执行。

5.8.2.2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各项指标应符合GBZ 1和GBZ 2,作业场所空气中下列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下列指标:

a)氯气1mg/m3;

b)氯化氢及盐酸7.5mg/m3;

c)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2mg/m3。

5.8.2.3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应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5.8.2.4企业应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8.2.5企业应对接触氯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硫酸、盐酸或氯化氢、石棉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1次职业健康检查;其他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应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有关管理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存入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5.8.3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8.3条款规定,配置和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做到:

a)接触氯气、氯化氢操作岗位的每个操作人员应配备型号合适的滤毒罐式防毒面具,并满足每10个操作人员备用3套滤毒罐式防毒面具;

b)接触酸碱操作岗位的操作人员应配备防酸碱工作服、手套、工作鞋及防护镜或防护面罩,其中电解、修电解槽操作岗位的操作人员还应配备绝缘鞋及绝缘手套;

c)接触石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固体的操作人员应每人配备防尘口罩;

d)电焊工、变配电工、维修电工,应分别配备绝缘鞋、绝缘手套。

5.9事故与应急

5.9.1事故报告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1条款规定执行。

5.9.2抢险与救护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2条款规定执行。

5.9.3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3条款规定执行。

5.9.4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4条款规定执行。

5.9.5应急救援器材

5.9.5.1企业应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配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包括:

a)抢险抢修器材;

b)个体防护用品;

c)通讯联络器材;

d)照明、交通运输工具等。

5.9.5.2企业应对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管、检查,并做好记录。

5.9.5.3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报警方法、联络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保证相关人员熟悉掌握。

5.9.6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5.9.

6.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6.1条款规定,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别,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重点考虑:

a)氯气泄漏及人员中毒;

b)液氯系统三氯化氮超标;

c)氢气泄漏着火、爆炸;

d)氯中含氢超标爆炸;

e)酸泄漏或人员灼伤;

f)碱泄漏或人员灼伤;

g)电解停进料盐水;

h)停蒸汽;

i)停水;

j)停电;

k)停仪表风等。

5.9.

6.2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6.2、第5.9.6.3条款规定,对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评审,应做到:

a)每年至少组织1次厂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b)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5.9.

6.3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9.6.4条款规定,对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和通报。

5.10检查与自评

5.10.1安全检查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0.1条款规定,做好安全检查管理,编制各种类型安全检查表。可编制下列安全检查表:

a)综合性安全检查表:

1)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

2)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

b)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1)工艺管理安全检查表;

2)设备管理安全检查表;

3)变配电系统管理安全检查表;

4)仪表管理安全检查表;

5)储存罐区、仓库管理安全检查表;

6)消防管理安全检查表;

7)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检查表;

8)现场检维修作业管理安全检查表;

9)安全设施管理安全检查表等。

c)季节性安全检查表(根据各地情况自定)。

d)日常安全检查表:

1)岗位操作人员日常安全检查表;

2)工艺、设备、安全、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安全检查表。

e)节假日安全检查表。

5.10.2安全检查形式与容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0.2条款规定执行。

5.10.3整改

5.10.3.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0.3条款规定执行。

5.10.3.2企业对检查发现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应纳入隐患治理,执行第5.2.4条款。

5.10.4自评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10.4条款规定执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套)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 GJ–AQ02-2017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依据标准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 受控状态:受控 版本号:A/O-A Q02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3-25发布2017-4-31实施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发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手册管理 第三章各类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基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A1.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A1.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A2.1安全生产责任制 A2.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A2.3安全会议制度 A3.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A3.2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A4.1法律法规规管理制度 A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A4.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A5.1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A5.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A6.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A6.2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A6.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A6.4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A6.5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 A6.6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安全管理制度 A6.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A7.1“三违”行为检查管理制度 A7.2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7.3现场带班安全管理制度 A7.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A7.5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A7.4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A7.6变更管理制度 A8.1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A9.1危险物品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A9.2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A10.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A10.2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A11.1应急管理制度 A12.1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A13.1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A13.2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其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用电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临时用电、用气安全管理规定 装卸、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应急救援器材维护制度 第四章各类操作规程 第五章安全教育 第六章安全作业证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通则 第八章应急救援预案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实施指南》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编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综述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建设原则 (4) 第三节作用和意义 (6) 第二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构成 (8) 第一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8) 第二节专业评定标准 (8) 第三节考评办法和评审管理办法 (11) 第四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 (11) 第三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 (13) 第四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 (16) 第一节二、三级企业评审指导 (16) 第二节评审相关单位和人员管理 (17) 第三节现场评审程序 (18) 第四节评审报告编写 (20) 第五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解读 (22)

第一章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综述 第一节概述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要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均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为了全面规范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必要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规定,使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做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而且,对各行业已经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方面也需要作出相对一致的规定,从而全面推动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共性特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发布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成为各行业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提出了基本要求和依据,同时对达标分级等考评办法进行了统一规定。这一规范的出台,使得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电子版) 序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增扩大,建设资源供给与需求不适应的矛盾逐渐显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工程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产安全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立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是解决当前建设任务日益繁重与管理力量相对有限这一矛盾的有效举措,更是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就是把工程管理的相关要素最大限度地整合优化,明确设定符合实际、符合规范要求的操作性标准,并推动落实到安全生产各个环节,从而实现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施工场地更加有序、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安全施工更加到位。 一直以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工作,认真践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不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成效显著;在隐患治理、安全防护、应急工作、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明显加强。 为进一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部质监局组织

福建、湖南等地编写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充分吸收、总结各地区的成熟经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施工安全标准化在基础管理、场地布设和施工防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指南》能成为广大建设管理者的良师益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安全生产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和心愿。从我做起,关注安全,把施工安全标准化要求推动落实到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人、物与系统安全可靠性,真正达到“本质安全”要求,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编写说明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牢固树“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交通运输部从2010年起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大力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有效遏制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了一批“零伤亡”工程,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典型做法。结合近年来“平安工地”建设成果,秉承现代工程安全管理新理念,部质监局组织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主的8家单位共同编写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基础管理、场地布设和施工防护”为重点,针对施工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事故易发多发部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施工安全标准化的重点建设内容,为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对提高施工工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2014年发布)

【法规标题】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2014年发布) 【发布部门】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发文字号】川安监 〔2014〕93号 【适用区域】四川省 【发布时间】2014-07-10【生效时间】2014-07-10【关键词】其它安全管理 【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 【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 关于印发《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行业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的通知 川安监〔2014〕93号 各市(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重点行业安全管理,有效指导相关企业进行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我局制定了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行业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州)安全监管局要将实施意见传达至相关企业,具体内容可在省安全监管局网站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e810868260.html,)。 附件:1.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2.黄磷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3.电石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4.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2014年7月10日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1 范围 本安全控制实施意见的规定适用于四川省内氯碱生产企业(本意见所指氯碱生产企业包括两部分:一是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企业;二是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和氯乙烯聚合物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意见。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意见。 GB 151 管壳式换热器 GB/T 4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T 5761 悬浮法通用聚氯乙烯树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评审组织单位端) 用户操作手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 2016年1月

目录 1.登录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办理证书申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办理证书申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签收证书申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理证书申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看已办理及其证书申请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证书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待颁发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询待颁发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修改证书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删除证书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打印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将证书信息变更为已发证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颁发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评信息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询自评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将自评信息退回企业重新填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看自评的详细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证书信息查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查询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目录 1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1.1 安全生产方针 1.1.1 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 1.1.2 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 1.1.3 安全生产方针的传达与沟通 1.1.4 安全生产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1.2 安全生产目标 1.2.1 目标的设立 1.2.2 目标的实施计划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1 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2.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获取 2.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融入要求 2.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用性的评审与更新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1.1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3.1.2 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1.3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 3.2 安全机构的设置与人员任命 3.2.1 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 3.2.2 安全管理机构 3.2.3 安全生产委员会 3.2.4 最高管理者需书面任命的职位 3.3 员工参与 3.3.1 员工权益 3.3.2 员工参与 3.4 文件与资料控制 3.4.1 文件控制要求 3.4.2 基本安全规章制度 3.4.3 记录要求 3.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3.5.1 外部联系 3.5.2 内部沟通 3.6 系统管理评审 3.6.1 管理评审程序 3.6.2 管理评审的输入 3.6.3 管理评审的输出

3.6.4 管理评审沟通 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3.7.1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3.7.2 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3.8 安全认可与奖励 3.9 工余安全管理 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1 辨识与评价要求 4.1.1 一般要求 4.1.2 方法的确定 4.1.3 辨识与评价流程 4.1.4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 4.1.5 持续风险评价 4.2 企业风险评价 4.2.1 初始风险评价 4.2.2 风险分级管理 4.3 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 4.3.1 识别与分析关键任务程序 4.3.2 作业指导书 4.3.3 认定需要工作票或许可证的任务4.3.4 操作控制程序 4.3.5 任务观察 4.3.6 外部需要的许可 5. 安全教育与培训 5.1 员工安全意识 5.1.1 意识的辨识与输入 5.1.2 意识的提升 5.2 培训 5.2.1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分析 5.2.2 培训内容与执行 5.2.3 培训评审 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6.1 设计要求 6.2 生产工艺系统 6.2.1 井巷掘进 6.2.2 采矿工艺 6.3 生产保障系统 6.3.1 运输与提升 6.3.2 供电系统 6.3.3 通风系统 6.3.4 防排水系统 6.3.5 防灭火 6.4 变化管理 6.4.1 变化的识别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

不通过 不通过不通过不通过不通过不通过 退回企业 撤销评审结论或降级,并退上一级确认 撤销评审结论或降级,并退上一级确认 材料退回企业或降级撤销评审结论或降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指南 退回企业补正材料 重新递交至市安协

企业标准化达标评审指南 标注事项: 1:危化企业申报材料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6〕11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沪安监行规〔2017〕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通知》(沪安监执法〔2017〕28号) 工贸企业申报材料 《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办【2014】4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1】87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017版)》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29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沪安监行规〔2017〕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通知》(沪安监执法〔2017〕28号) 2:操作手册申报网址 3:市安协公示界面 4:市安监局公告界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

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 目录 一、企业安全管理 二、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三、安全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五、安全生产投入 六、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八、安全生产检查 九、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生产预警 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救援 十一、职业病防治与劳保用品管理 十二、对分包企业的管理

十三、安全管理记录工作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对于本手册未涵盖的内容,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程执行。 工作内容一、企业安全管理 (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前,应依法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不得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于期满前3 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二)、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等)、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和一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历,必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企业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接受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监机构的监督检查。 (三)建筑工程开工前安全备案施工时应当在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向工程所在地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备案手续。在办理安全生产备案手续时,认真填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备案表》,如实提供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南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南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南 (试行)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5年10月

— 3 —

— 4 —

第一章综述 一、编制目的 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提供规范的创建工作流程,指导企业自主创建实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主体责任,提高创建效率和创建效果最大化,达到事半功倍作用,特制定创建工作指南。 二、创建工作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应遵循: ——以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建立并保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三、创建工作程序 创建工作程序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流程一部分。它主要有创建实施工作、企业评审和持续改进三个阶段。 创建实施工作阶段主要有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过程。 企业评审阶段主要有企业自评、评审申请过程。 创建工作程序见下图: — 5 —

创建工作流程图 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 1.策划准备和制定目标 2.教育 培训 3.现状 梳理 4.管理文 件制修订 5.实施运 行及整改 6.企业 自评 9.持续改 进 完成各层次培训 摸清存在问题和缺陷 责任制 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首次会议 现场分组自评小组分析汇总 自评组内部会议,形成自评组 意见 自评组与企业领导层沟通 末次会议 按照管理文件运行 对不符合问题整改 自 评 期满 复评 年度自评7.企业 申请 8.外部 评审见评审 网 — 6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样本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 册样本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2011-12-30发布 2012-01-01实施某某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编码:YL-AB-01 版次:第一版 起草:xx 审核:xx 批准:xx 0.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目录

0.2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云锡股份xx分公司全面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运行,以提高本质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分公司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保证云锡股份xx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为目的,策划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是云锡股份xx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运行的纲领性文件,现予以批准并发布,要求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和贯彻本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此令 经理: 2011 年 12 月 30 日

任命书 兹任命xx同志为云锡股份xx分公司安全生产直接负责人,负责统筹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运行各项工作,并代表经理行使以下职权: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上级公司要求,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全面实施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并保障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持续运行与改进。 2、督促、检查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3、确保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员安全意识显着提高。 4、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络。 5、负责体系运行过程中经理对文件审核的代理行使权。 经理: 2011 年 12 月 30 日

AQ3016-2008-T_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企业。 采用其他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氯气的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Q3013-2008中引用的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 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 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HGT20675-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 3术语和定义 AQ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要求 4.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4.2本标准适用范围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AQ3013-2008规定执行。 5管理要素 5.1负责人与职责 5.1.1负责人 5.1.1.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AQ3013-2008第5.1.1条款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其安全承诺内容包括: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016版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 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 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3.2安全生产绩效 work safety performance

班组安全标准化手册

《班组安全标准化手册》 《班组安全手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班组概况: 1. 班组名称: 2. 班组人数: 3. 班组长: 4. 班组主要设备负责情况:

6. 班组的危险控制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班组的环境控制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班组的有害作业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班组安全管理职责: 1. 班组长的安全责任: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也是班组兼职安全员,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 班组长的角色: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的一线指挥员;班组长是企业管理的基层组织者; 班组长是企业改革的积极支持者;班组长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班组长是班组员工的知心人;班组长是不断进取的时代挑战者! 3. 班组长的权力: 指挥管理权、劳动组织权、完善制度权、处理违章权、奖惩考核权、奖励分配权、举才推荐权、维护权益权。 4. 班组长应开展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①开好班前会,做好“五同时”; ②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检查; ③制止、纠正、处理违章行为; ④及时组织隐患整改及事故案例的学习 ⑤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

⑥协助处理各种事故; ⑦管理好各种档案资料和台帐; ⑧安排好交接班,做好交接班记录。 5. 班组应遵守的安全管理制度: 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③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④安全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⑤事故管理制度; ⑥安全操作规程; 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 6. 班组应保存的安全档案资料: ①.《班组安全手册》; ②.《班组活动记录本》; ③.交接班记录。 三、班组安全管理应知应会 (一)班组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个人 1.班组长安全职责内容(班组长安全责任书) 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标准和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环保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标准),随时随地检查和督促本班组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环保规章制度,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环保工作负责,对工人的安全负责。 ②根据生产任务、生产环境和职工思想状况等特点,具体布置安全生产工

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指南doc

禅城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指南 一、适应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禅城区安全监管部门及工贸企业开展佛山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 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否决项) 1..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工商登记核准范围且在有效期内; 2、参加工伤保险,缴纳保险金。 3、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模以上企业必须按照人业人员的2%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主任); 4、企业设立安全总监,并明确安监总监的有关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董事长或总经理)参与培训考核,取得安全资质,持证上岗; 5、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记录须100%覆盖企事业全部员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6、宿舍未发生“三合一”状况; 7、每季度有向属地镇街安监分局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报表,并与当地镇街或村(居)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8、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过演练,有演练记录(300人以上的企业要按《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向区安监局备案,300人以下的企业应急预案可自行组织人员进行评审); 9、近两年未发生亡人事故和未发生职业中毒及新发职业病。 10、依据《佛山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以下简称《评分细则》)和本实施指南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按规定进行了自评; 三、佛山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工作程序 佛山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工作按照自评、申请、初审、评审、审核、公告、发证、复评,延期申请的程序进行。 (一)自评。企业成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自评工作小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其中自评员1人)。自评小组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情况,依据相关行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逐项进行现场考核、打分,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组成及格式见附件1)。,企业自身安全基础较差或没有能力自已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可以委托具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 (二)申请。企业经评估达到国家、省、市有关行业标准要求的,将《评估报告》连同《佛山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表》(申请表的格式见附件2)一式三份报所在地的镇(街)安监分局进行初步审核。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发表时间:2010年05月25日文章来源: 桂安监管危化〔2010〕20号 关于印发《广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实施指南》的通知 各地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深化全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广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标准化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标准化指南》的实施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自治区安监局的要求,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10年底前,全区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和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达标企业,在其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办理延期许可手续时,可直接办理延期换证,免于现场审查。 三、自2011年1月1日起,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等级;自2012年1月1日起,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等级,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等级。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在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6个月内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化等级。 请各地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辖区内相关安全评价机构和企业。 附件:《广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四日

食品企业安全标准化手册

湖北中坪葛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手册 文件编号:Q/ 分发号:01 批准:黄立杰 审核:赵礼敏 编制:王延明黄培军王烁 2013-11-28发布2013-12-1实施 湖北葛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布

批准页 本公司《安全标准化手册》及其配套的29项管理制度、10项作业规程,由安全生产部组织编写,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要求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公司《安全标准化手册》及其配套文件是2013版,它们的作用是指导安全标准化工作,覆盖部门开展全员培训、文件编写和自查、自评,使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开展,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对公司开展的各项安全标准化活动的描述,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要求,切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现予以批准颁布执行。 2013版《安全标准化手册》及其配套文件,自发布之日(2013年12月1日)起生效,并于201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企业主要负责人: 2013年12月1日 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与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保证实现本公司的安全方针与目标,经研究决定: 赵礼敏同志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公司日常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人的职责是: 1.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2.向总经理汇报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 3.配合总经理配置、调度体系建立和运行所需的资源; 4.负责体系内部、外部运行的协调与联络; 5.组织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企业主要负责人: 2013年12月1日

目录 管理手册发布令..................... 企业简介............................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承诺.................................... 安全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编制说明...............................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 5 组织机构和职责....... 6安全生产投入.......... 7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8 教育培训.......... 9生产设备设施........... 10作业安全........... 11隐患排查和治理........ 12重大危险源监控............ 13职业健康........... 14应急救援............. 15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6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附录A:公司安全生产网络图 附录B:职能分配表 附录C: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 管理手册 ×××公司 ××年××月××日

更改状态表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发布令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逐步提高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该手册从企业安全生产的角度,表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容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程序文件的引用,既是公司对外证实安全标准化活动保证能力的文件,也是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宣传贯彻本《管理手册》对于指导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为持续保持和有效运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我任命*** 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负责人,负责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有关事宜,实施规定的职责。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的规定,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现批准发布并于**年**月**日正式实施。 总经理 **年**月**日

1.企业简介 介绍企业情况及安全管理情况。 2.适用范围 3.术语和定义 4.规范性引用文件 5.1目标 介绍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5.2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组织机构 5.2.2职责 5.3安全生产投入 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4.2规章制度 5.4.3操作规程 5.4.4评估 5.4.5修订 5.4.6文件和档案管理 5.5教育培训 5.5.1教育培训管理 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前言 本标准依照AQ 3013-2008制定,共同用于指导氯碱生产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曹永友曲福年董国胜张秀亭刘艳萍尚连刘伟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AQ/T 3016—2008 1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

化钾等产品的企业。 采用其他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氯气的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Q 3013-2008中引用的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1984 氯气安全规程 GB 13690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 文件产,号 版本号状号产产, / 文本控制, 产,号 产,写 产批, 年月日产布年月日产施 旭产产产;上海,有限公司 1 目产 2 第一章述概 以科产展产产产产~产持安全产展理念~全面产产“安全第一、产防产主、产合治理”学 的方产~深入持久地产展公司安全产准化工作~产一步落产公司安全生产主产任~强体化生产工产产程控制和全产、全产程的安全管理~不提升安全生产件~产安全管断条夯 理基产~逐步建立自我产束、自我完善、持产改产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1.1 产施令 《安全生产产准化手》产施令册 本手依据册AQ/T 9006-2010企产安全生产产准化基本产范、《冶金等工产企产安

全生产产准化基本产范产分产产》、《工产行产企产安全生产产准化建产产施指南》~产合我公司 的产产情产制。适用于旭产产产;上海,有限公司产展的安全生产产准化工作。况它 我公司表述了安全生产产准化所覆盖的范产~产定了本公司安全生产目产、公司产产机产置、各部产产产和相互产系~明了安全生产产准化所需要的产程产成、产程产序和产构确 程产相互作用、各产程有效控制的准产和方法所形成的程序或文件。个 本手由生产管理部起草~安全生产委产产核、产产理批准产布后产始产施。全产册会体 工必产以本手和相产支持性文件产范和产产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产准化活产~采取册来并 必要的改产措施~保本公司安全生产目产的产产。本公司其他文件要之保持相容确与~不能相抵。触 第二章产产定产与 2.1 安全生产产准化 通产建立安全生产产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产程~排产治理产患和产控重大危产源~建立产防机制~产范生产行产~使各生产产产符合有产安全生产法律法产和产准产范的要求~人、机、物、产产于良好的生产产~持产改产~不加强企产安全生产产范状并断 化建产。 2.2 安全产效 根据安全生产目产~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产量产果。 2.3 相产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