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实验报告格式

计算机类实验报告格式
计算机类实验报告格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实验位置: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计算机实验报告范文.doc

计算机实验报告范文 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班级:***** 学号:** 姓名:*** 组别:同组者姓名:仪器编号:实验日期: 实验windows 2000 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windows 2000的启动和退出。熟悉windows 2000的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 2. 掌握windows 2000的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3. 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 4. 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5. 掌握windows 2000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2000 附件的使用。 [实验环境] 硬件:pentium 以上的计算机。 软件: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

见附件 [实验结果] 1.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目录树:D:\ USER NEW1.COD A USER2 B BBB NEW2.DOC BBB 2.完成了“计算机”快捷方式的创建。 3.完成了控制面板中显示、区域选项等属性的设置。 实验指导教师(签名)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批改日期: 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选中D盘在右窗格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命名为UESR 双击打开该文件夹(在当前目录下重复上面的操作,分别创建USER、A、B、C、USER2文件夹)双击打开USER1文件夹右击空白处选择“新建/WORD 文档”命名为“OLD1.DOC”,重复该操作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分别创建“OLD2.DOC”,“TOM.DOC”。 2.(1)打开B文件夹选中BBB 单击右键后选择“复制”命令打开USER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后选择“粘贴”命令。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内容 1.学习并掌握IDE86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包括编辑、编译、链接、 调试与运行等步骤。 2.参考书例4-8,P165 (第3版161页)以单步形式观察程序的 执行过程。 3.修改该程序,求出10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单步形式观 察,如何求出最大值、最小值。 4.求1到100 的累加和,并用十进制形式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实现数据显示,并返回DOS状态。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IDE86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2.熟悉汇编语言的基本算法,并实际操作 3.学会利用IDE86进行debug的步骤 三、实验方法 1.求出10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设计思路:利用冒泡法,先对数据段的10个数字的前2个比 较,把二者中大的交换放后面。在对第二个和第三个数比较,把 二者中较大的交换放后面,依此类推直到第十个数字。这样第十 位数就是10个数里面最大的。然后选出剩下9个数字里面最大 的,还是从头开始这么做,直到第九个数字。以此类推直到第一 个数字。

(2)流程图 2.求1到100 的累加和,并用十进制形式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实现数据显示,并返回DOS状态

(1)设计思路:结果存放在sum里面,加数是i(初始为1),进行 100次循环,sum=sum+I,每次循环对i加1. (2)流程图: 四、 1.求出10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DSEG SEGMENT NUM DB -1,-4,0,1,-2,5,-6,10,4,0 ;待比较数字 DSEG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DS:DSEG,CS:CODE START:MOV AX,DSEG MOV DS,AX LEA SI,NUM MOV DX,SI MOV CL,9 ;大循环计数寄存器初始化 NEXT1:MOV BL,CL ;大循环开始,小循环计数器初始化MOV SI,DX NEXT2:MOV AL,[SI+1] CMP [SI],AL ;比较 JGGONE ;如果后面大于前面跳到小循环末尾CHANGE:MOV AH,[SI] ;交换 MOV [SI+1],AH MOV [SI],AL JMP GONE GONE:add SI,1 DEC BL JNZ NEXT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以太网帧格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401班 学号20姓名实验时间:2016.5.13 一、实验名称: FTP协议分析实验 二、实验目的: 分析FTP 报文格式和FTP 协议的工作过程,同时学习 Serv-U FTP Server服务软件的基本配置和FTP 客户端命令的使用。 三、实验环境: 实验室局域网中任意两台主机PC1,PC2。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步骤1:查看实验室PC1和PC2的IP地址,并记录,假设PC1的IP 地址为10.64.44.34,PC2的IP地址为10.64.44.35。 步骤2:在PC1上安装Serv-U FTP Server,启动后出现图1-20所示界面。 点击新建域,打开添加新建域向导,完成如下操作。 添加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482135.html,;设置域端口号:21(默认);添加域IP地址:10.28.23.141;设置密码加密模式:无加密,完成后界面如图1-21所示。 完成上述操作后,还需要创建用于实验的用户帐号。点击图1.20中

浮动窗口中的“是”按钮,打开添加新建用户向导:添加用户名:test1;添加密码:123;设置用户根目录(登陆文件夹);设置是否将用户锁定于根目录:是(默认);访问权限:只读访问,完成后界面如图1-22所示。 新建的用户只有文件读取和目录列表权限,为完成实验内容,还需要为新建的用户设置目录访问权限,方法为点击导航——〉目录——〉目录访问界面,然后点击添加按钮, 按照图1-23所示进行配置。 步骤3:在PC1 和PC2 上运行Wireshark,开始捕获报文。 步骤4:在PC2 命令行窗口中登录FTP 服务器,根据步骤2中的配置信息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参考命令如下: C:\ >ftp ftp> open To 10.28.23.141 //登录ftp 服务器 Connected to 10.28.23.141 220 Serv-U FTP Server v6.2 for WinSock ready... User(none): test1 //输入用户名 331 User name okay, need password. Password:123 //输入用户密码 230 User logged in, proceed. //通过认证,登录成功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_微机与接口技术第页共页 系别__生物医学工程_________实验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级_____组别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__ 学号__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同组人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ab6000p实验教学系统基本操作; 2、掌握8088/8086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 3、熟悉8088/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 装有emu8086软件的PC机 三、实验内容 1、有一个10字节的数组,其值分别是80H,03H,5AH,FFH,97H,64H,BBH,7FH,0FH,D8H。编程并显示结果: 如果数组是无符号数,求出最大值,并显示; 如果数组是有符号数,求出最大值,并显示。 2、将二进制数500H转换成二-十进制(BCD)码,并显示“500H的BCD是:” 3、将二-十进制码(BCD)7693转换成ASCII码,并显示“BCD码7693的ASCII是:” 4、两个长度均为100的内存块,先将内存块1全部写上88H,再将内存块1的内容移至内存块2。在移动的过程中,显示移动次数1,2 ,3…0AH…64H(16进制-ASCII码并显示子

程序) 5、键盘输入一个小写字母(a~z),转换成大写字母 显示:请输入一个小写字母(a~z): 转换后的大写字母是: 6、实现4字节无符号数加法程序,并显示结果,如99223344H + 99223344H = xxxxxxxxH 四、实验代码及结果 1.1、实验代码: DATA SEGMENT SZ DB 80H,03H,5AH,0FFH,97H,64H,0BBH,7FH,0FH,0D8H;存进数组 SHOW DB 'THE MAX IS: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把数据的基地址赋给DS MOV DS,AX MOV DX,OFFSET SHOW ;调用DOS显示字符串 MOV AH,09H INT 21H MOV SI ,OFFSET SZ ;数组的偏移地址赋给SI MOV CX,10 ;存进数组的长度给CX MOV DH,80H ;将数组的第一个数写进DH NEXT: MOV BL,[SI] ;将数组的第一个数写进BL CMP DH,BL ;比较DH和BL中数的到校 JAE NEXT1 ;如果DH中的数大于BL中,将跳转到NEXT1 MOV DH,BL ;如果DH中的数小于BL中,将BL中的数赋给DH NEXT1: INC SI ;偏移地址加1 LOOP NEXT;循环,CX自减一直到0,DH中存数组的最大值 ;接下来的程序是将将最大值DH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MOV BX,02H NEXT2: MOV CL,4 ROL DH,CL ;将DH循环右移四位

计算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实验报告 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班级: ***** 学号:** 姓名:*** 组别: 同组者姓名: 仪器编号: 实验日期: 实验 windows 2000 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windows 2000的启动和退出。熟悉windows 2000的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 2. 掌握windows 2000的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3. 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 4. 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5. 掌握windows 2000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2000 -- 的使用。 [实验环境]

硬件:pentium 以上的计算机。 软件: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 见-- [实验结果] 1.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目录树:D: USER NEW1.COD A USER2 B BBB NEW2.DOC BBB 2.完成了“计算机”快捷方式的创建。 3.完成了控制面板中显示、区域选项等属性的设置。 实验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成绩 实验汇报批改日期: 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 选中D盘

在右窗格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 命名为UESR 双击打开该文件夹(在当前目录下反复上面的操作,分别创建USER、A、B、C、USER2文件夹) 双击打开USER1文件夹 右击空白处选择“新建/WORD文档” 命名为“OLD1.DOC”,反复该操作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分别创建“OLD2.DOC”,“TOM.DOC”。 2.(1)打开B文件夹 选中BBB 单击右键后选择“复制”命令 打开USER文件夹 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后选择“粘贴”命令。 (2)打开USER文件夹 选中B 单击右键后选择“剪切”命令 打开A文件夹 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后选择“粘贴”命令。 (3)打开USER文件夹 选中C 单击右键后选择“删除”命令。 (4)打开USER1文件夹

【实验报告】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郑大计算机实验报告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 1946 1957 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 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第三代计算机 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四代计算机 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

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四川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汇编语言编程基础 1.3汇编语言程序上机操作和调试训练 一.功能说明 运用8086汇编语言,编辑多字节非压缩型BCD数除法的简单程序,文件名取为*.ASM。 运用MASM﹒EXE文件进行汇编,修改程序中的各种语法错误,直至正确,形成*.OBJ文件。 运用LINK.EXE文件进行连接,形成*.EXE文件。 仔细阅读和体会DEBUG调试方法,掌握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 运用DEBUG。EXE文件进行调试,使用单步执行命令—T两次,观察寄存器中内容的变化,使用察看存储器数据段命令—D,观察存储器数据段内数值。 再使用连续执行命令—G,执行程序,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可使用DEBUG的设置断点,单步执行等功能发现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二.程序流程图 设置被除数、商的地址指针 设置单位除法次数计数器 取被除数一位作十进制调整 作字节除法、存商 N 被除数各位已除完? Y 显示运算结果 结束 三.程序代码 修改后的程序代码如下: DATA SEGMENT A D B 9,6,8,7,5 B DB 5 C DB 5 DUP (0) N EQU 5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CLD LEA SI,A LEA DI,C MOV CX,N MOV AH,0 LP1: LODSB AAD DIV B STOSB LOOP LP1 MOV CX,N LEA DI,C LP2: MOV DL,[DI] ADD DL,30H MOV AH,2 INT 21H INC DI LOOP LP2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次试验,我对微机原理上级试验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较为熟练地对汇编语言进行编译,汇编及连接,同时也学会了用DEBUG调试程序,收获很大。 在这次试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刚开始我发现自己无法打开MASM.EXE,计算机提示是由于版本不兼容。我这才想起来我的操作系统是64位的,和该软件版本不兼容。不过我并没有放弃,经过我的摸索之后,我发现用DOSBOX这个程序可以解决我的电脑运行不了该程序的问题。在解决了第一个难题后,我开始着手改正试验1.3中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但是无论我怎么修改却始终都无法通过编译,并且基本上每句话都有编译错误。根据我多年编程的经验来看,这应该是中文输入法在搞鬼,之后我耐心地把程序重新输了一遍,果然通过了编译,并且之后的连接也进行的很顺利。在用DEBUG调试时发现得出的结果也很正确。 尽管这次的实验内容非常简单,仅仅是教会我们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我却明显感觉到了汇编语言和C语言等高级语言所不同的地方。越是底层,基础的东西就越不人性化,用C语言一行代码就能实验的功能在汇编语言中可能要花上数十行。看来汇编语言的学习不是几周就能速成的,必须要有长年累月的积淀才能掌握。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 机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班级: 指导老师:学号: 姓名:

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要求被加数和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在以DATA1、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DATA1处。 三、程序框图 图3-1

四、参考程序清单 DATA SEGMENT DATA1 DB 33H,39H,31H,37H,34H;被加数 DATA1END EQU $-1 DATA2 DB 34H,35H,30H,38H,32H;加数 DATA2END EQU $-1 SUM DB 5 DUP(?)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 DB 20 DUP(?) TOP EQU LENGTH STA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STACK MOV SS,AX MOV AX,TOP MOV SP,AX

MOV SI,OFFSET DATA1END MOV DI,OFFSET DATA2END CALL ADDA MOV AX,4C00H INT 21H ADDA PROC NEAR MOV DX,SI MOV BP,DI MOV BX,05H AD1: SUB BYTE PTR [SI],30H SUB BYTE PTR [DI],30H DEC SI DEC DI DEC BX JNZ AD1 MOV SI,DX MOV DI,BP MOV CX,05H CLC AD2: MOV AL,[SI] MOV BL,[DI] ADC AL,BL

计算机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 实验一 Visual C++开发环境使用 大气科学专业实验日期 4月 18日姓名:学号 1.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C语言程序的书写格式和C语言程序的结构。 (3)掌握C语言上机步骤,了解C程序的运行方法。 (4)能够熟练地掌握C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2. 实验内容 输入如下程序,实现两个数的乘积。 #include ; int main() { x=10,y=20 p=prodct(x,t) printf("The product is : ",p) int prodct(int a ,int b ) int c c=a*b return c } (1)在编辑状态下照原样键入上述程序。 (2)编译并运行上述程序,记下所给出的出错信息。 (3)再编译执行纠错后的程序。如还有错误,再编辑改正,直到不出现语法错误为止。 3.分析与讨论 (1)记下在调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错误、系统给出的出错信息和对策。分析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总结C程序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C语言的特点,初步认识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一般步骤,掌握C语言程序编译、链接和运行过程,为我进一步学好C语言打下了基础。

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大气科学专业实验日期4 月 25日姓名:刘园园学号327 1.实验目的 (1)理解常用运行符的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 (2)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求值规则。 (3)熟练使用赋值表达式。 (4)理解自加、自减运算符和逗号运算符 (5)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 2.实验内容 (1)整数相除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7,c=100,d,e,f; d=a/b*c; e=a*c/b; f=c/b*a; printf("d=%d , e=%d ,f=%d\n",d,e,f); return 0; } (2)自加、自减运算 #include<> int main() { int a=5,b=8; printf("a++=%d\n",a++);

微机原理 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指导书 班级 学号099074 姓名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一存贮器读写实验 一、实验内容 对指定地址区间的RAM(4000H~4FFH)先进行写数据55AAH,然后将其内容读出再写到5000H~5FFH中。 二、实验步骤 l、将实验系统与PC机连接; 2、在PC机上启功DJ-8086k软件,实验系统进入联机状态; 3、在DJ-8086k软件环境下编辑、调试程序,将程序调试、编译通过; 4、运行程序。 5、稍后按RST键退出,用存贮器读方法检查4000H~43FFH中的内容和5000~53FFH中的内容应都是55AA。 三、实验程序清单 CODE SEGMENT ; ASSUME CS:CODE PA EQU 0FF20H ;字位口 PB EQU 0FF21H ;字形口 PC EQU 0FF22H ;键入口 ORG 1850h START: JMP START0 BUF DB ,,,,, data1: db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1 h db 86h,8eh,0ffh,0ch,89h,0deh,0c7h,8ch,0f3h,0bfh,8FH START0: MOV AX,0H MOV DS,AX MOV BX,4000H MOV AX,55AAH MOV CX,0200H RAMW1: MOV DS:[BX],AX ADD BX,0002H LOOP RAMW1 MOV AX,4000H MOV SI,AX MOV AX,5000H MOV DI,AX

实验5 循环及其应用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五循环及其应用 【实验类型】设计性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语句实现一些常用算法(如穷举、迭代、递推等)。【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输入时,使m void main() {int hcf(int,int); int lcd(int,int,int); int m,n,h,x;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m,n:\n"); scanf("%d,%d",&m,&n); h=hcf(m,n); x=lcd(m,n,h); printf("最大公约数是%d,\n最小公倍数是%d。\n",h,x); } int hcf(int m,int n) {int r; if((r=m%n)!=0) {m=n;n=r;} return(r); } int lcd(int m,int n,int h) {return (m*n/h);} (2) #include void main() {int hcf(int,int); int lcd(int,int,int); int m,n,h,x;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m,n:\n");

scanf("%d,%d",&m,&n); h=hcf(m,n); x=lcd(m,n,h); printf("最大公约数是%d ,\n 最小公倍数是%d 。\n",h,x); } int hcf(int m,int n) { int t,r; if(n>m) {t=n;n=m;m=t;} while((r=m%n)!=0) {m=n;n=r;} return(n); } int lcd(int m,int n,int h) { int j; if(m>=n) j=m; else j=n; for(;!(j%m==0&&j%n==0);j++); return j; } 2.编写程序利用公式:! n 1!21!111e ++++= 求e 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后6位 解: (1)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1; double e=1,k=1; do { e=e+1/k; i++; k=k*i; }while(1/k>=1e-6); printf("e 的近似值e=%f\n",e); } (2)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材料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单片机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

实验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1.1.1 实验目的 1. 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 2.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1.1.2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1.1.3 实验容 设计一数据块间的搬移程序。设计思想:程序要求把存中一数据区(称为源数据块)传送到另一存储区(成为目的数据块)。源数据块和目的数据块在存储中可能有三种情况,如图1.1所示。 源数据块 目的数据块0H FFFFFH 源数据 块目的数据块0H FFFFFH 源数据 块 目的数据块0H FFFFFH (a ) (b ) (c ) 图1.1 源数据块与目的数据块在存储中的位置情况 对于两个数据块分离的情况,如图1.1(a ),数据的传送从数据块的首地址开始,或从数据块的末地址开始均可。但是对于有重叠的情况,则要加以分析,否则重叠部分会因“搬移”而遭到破坏,可有如下结论: 当源数据块首地址<目的块首地址时,从数据块末地址开始传送数据,如图1.14(b )所示。 当源数据块首地址>目的块首地址时,从数据块首地址开始传送数据,如图1.14(c )所示。 实验程序流程图如图1.5所示。 1.1.4 实验程序如下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64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CX, 0010H图1.5 程序流程图 MOV SI, 6000H Array MOV DI, 7000H CMP SI, DI JA A2 ADD SI, CX ADD DI, CX DEC SI DEC DI A1: MOV AL, [SI] MOV [DI], AL DEC SI DEC DI DEC CX JNE A1 JMP A3 A2: MOV AL, [SI] MOV [DI], AL INC SI INC DI DEC CX JNE A2 A3: JMP A3 CODE ENDS END START 1.1.5 实验步骤 1. 按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无误后装入系统。 2. 用E命令在以SI为起始地址的单元中填入16个数。 3. 运行程序,待程序运行停止。 4. 通过D命令查看DI为起始地址的单元中的数据是否与SI单元中数据相同。 5. 通过改变SI、DI的值,观察在三种不同的数据块情况下程序的运行情况,并验证程 序的功能。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记录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72 组员梁慕佳 07054031 张乐 07054033 张林鹏 07054034

实验一:8255 并行接口实验 1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8255 的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 掌握8255 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 2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3 实验内容 1.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编写程序,使8255 的A口为输入,B口为输出,完成拨动开关到数据灯的数据传输。要求只要开关拨动,数据灯的显示就发生相应改变。 2. 流水灯显示实验。编写程序,使8255 的A口和B口均为输出,数据灯D7~D0由左向右,每次仅亮一个灯,循环显示,D15~D8与D7~D0 正相反,由右向左,每次仅点亮一个灯,循环显示。 4 实验原理 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 设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CPU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可以同时传递8 位、16 位或32 位等。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 接口芯片,它具有A、B、C 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8255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如图2-6-1 所示,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2-6-2所示。 图2-6-1 8255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图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95468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标准 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篇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

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经贸1103 姓名——- 学号201118910315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0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班/王帅、王鹏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一、简答题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 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 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 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 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 年集 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电子管运 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 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 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 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 办化自动化 2. 计算机辅助系统 3. 虚拟现实 4. 人工智能 5. 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 监视资源 2) 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 分配资源 4) 回收资源 2.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 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 种类型。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 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 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6. 1.机器语言: 是最初级的计算机语言,它依赖于硬件,是由1,0 组成的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集合.不易被人识别,但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2. 高级语言:是一类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且独立于计算机的硬件,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描述所以又成为" 算法语言",它的特点是独立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