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性测试及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易用性测试及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易用性测试及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1、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与软件交互的方式称为用户界面或UI。

2、优秀UI的构成

软件测试员要负责测试软件的易用性,包括其用户界面。记住,软件测试员不需要去设计UI,只需要把自己当作用户,然后去找出UI中的问题。

优秀UI具备的七个要素

(1) 符合标准和规范

重要的用户界面要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由软件易用性专家开发。它们是由大量正式测试、经验、技巧和错误得出的方便用户的规则。如果软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优秀UI的其他要素就自然具备。

(2) 直观性

* 用户界面是否洁净、不唐突、不拥挤?

* UI的组织和布局合理吗?

* 是否允许用户轻松地从一个功能转移到另一个功能?

* 下一步做什么明显吗?

* 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放弃或者退回、退出吗?

* 菜单或者窗口是否深藏不露?

* 有多余功能吗?软件整体抑或局部是否做得太深?

* 帮助系统有效吗?

(3) 一致性

* 用户的使用习惯性强,希望一个程序的操作方式能够带到另一个程序中。在审查软件一致性时要考虑一下术语:

* 快捷键和菜单选项

* 术语和命名

* 诸如OK和Cancel按钮的位置

(4) 灵活性

* 灵活性表现在:用户喜欢选择不要太多,但是足以允许他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

* 状态跳转

* 状态终止和跳过

* 数据输入和输出

(5) 舒适性

* 软件使用起来应该舒适,不能给用户工作制造障碍和困难。如何鉴别软件舒适性的一些好想法:

* 恰当。软件外观和感觉应该与所做的工作和使用者相符。

* 错误处理。程序应该在用户执行严重错误的操作之前提出警告,并且允许用户恢复由于错误操作导致丢失的数据。

* 性能。快不见得是好事。不少程序的错误提示信息一闪而过,无法看清。如果操作缓慢,应该让用户得到相应的信息。

(6) 正确性

* 要测试正确性,就是测试UI是否做了该做的事。

* 市场定位偏差:有没有多余的或者遗漏的功能,或者某些功能执行了与市场宣传材料不符的操作?

* 语言和拼写:程序员常常能制造出非常有趣的用户信息。

* 不良媒体:图标是否同样大小?是否具有相同的调色板?声音是否应该有相同的格式和采样率?

* 所见即所得:保证UI所说的就是实际得到的。

(7) 实用性

* 是否实用是优秀用户界面的最后一个要素。

* 不是指软件本身是否实用,而是指具体特性是否实用。

* 在审查产品说明书、准备测试或者实际测试时,想一想看到的特性对软件是否有实际价值。它们有助于用户执行软件设计的功能吗?如果认为它们没必要,就要研究一下找出它们存在于软件中的原因。

总之,不要让易用性测试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阻碍测试工作。易用性测试的模糊和主观是固然的,即使设计用户界面的专家也会承认有的地方是这样的。

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窗口

* 窗口能否基于相关的输入或菜单命令适当的打开

* 窗口能否改变大小、移动和滚动

* 窗口中的数据能否用鼠标、功能键、方向箭头和键盘操作

* 当被覆盖的窗口重新调用后,所有相关功能是否可操作

* 能否使用所有窗口的相关功能,所有相关功能是否可操作

* 相关的下拉式菜单,工具条,滚动条,对话框,按钮,图标和其它控制有否?能否正常显示?完全可用?

* 显示多窗口时,窗口名能否正确显示,活动窗口是否加亮

* 使用多用户时,所有窗口是否能实时更新

* 多次或不正确按鼠标是否会产生无法预测的结果

* 窗口的声音、颜色提示和窗口的操作顺序是否符合需求

* 窗口能否正确关闭

◆数据项

* 字母、数据能否正确显示且输入系统

* 图象方式数据项(如滚动条)是否正常工作

* 能否识别非法数据

◆下列式菜单和鼠标操作

* 应用程序的菜单是否显示系统相关特性

* 下拉式操作是否正确,功能是否正确

* 菜单、调色板和工具条是否能正常的工作

* 能否列出所有菜单功能和下拉式功能

* 能否通过鼠标操作所有菜单的功能,通过文本命令激活每个菜单功能

* 菜单功能随当前窗口操作加亮或变灰

* 如果要求多次点击鼠标能否正确识别

* 光标、处理指示器和识别指针能否随操作而适当改变

UI测试常见BUG

◆录入界面

1. 输入字段要完整,且要与列表字段相符合(参照数据库进行检查)

2. 必填项一律在后面用*表示(必填项为空在处理之前要有相关的提示信息)

3. 字段需要做校验,如果校验不对需要在处理之前要有相关的提示信息

(1) 长度校验

(2) 数字、字母、日期等等的校验

(3) 范围的校验

4. 录入字段的排序按照流程或使用习惯,字段特别多的时候需要进行分组显示

5. 下拉框不选值的时候应该提供默认值

6. 相同字段的录入方式应该统一(手动输入、点选、下拉选择、参照)

7. 录入后自动计算的字段要随着别的字段修改更新(如单价变后,金额也变)

8. 日期参照应该既能输入,又能从文本框选择(最好是只从文本框选择)

◆界面格式

1. 字体颜色、大小、对齐方式(根据字段的性质确定)、加粗的一致性

2. 文本框、按钮、滚动条、列表等控件的大小、对齐、位置的一致性

3. 所有新增、修改、查看页面加上页面说明(如:XXX新增、XXX编辑、XXX 查看等说明字样),(弹出的)界面要有标题,标题与内容要一致

4. 不同界面显示相同字段的一致性(如列表界面和编辑界面)

5. 界面按钮显示要求(查询、新增、删除顺序)

6. 列表的顺序排列应该统一(按照某些特定条件排序)

7. 下拉框中的排列顺序需要符合使用习惯或者是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定

8. 所有弹出窗口居中显示或者最大化显示

9. 信息列表中如果某个字段显示过长用“…”或者分行显示或鼠标移动至其上方进行显示

10. 人员、时间的缺省值一般取当前登录人员和时间

11. 对于带有单位的字段,需要字段的标签后面添加如下内容:“(单位)”

◆功能问题

1. 按钮功能的实现(如返回按钮能否返回)

2. 信息保存提交后系统给出“保存/提交成功”提示信息,并自动更新显示

3. 所有有提交按钮的页面都要有保存按钮(每个界面风格一致)

4. 凡是点选或者下拉选择的界面,如果一旦选择完了无法回到不选择的情况,需要加上“清除选择”功能按钮

5. 没有选择记录点击删除/修改按钮要提示“请先选择记录”

6. 选择记录后点击删除按钮要提示“确实要删除吗?”

7. 需要考虑删除的关联性,即删除某一个内容需要同时删除其关联的某些内容

8. 界面只读的时候(查询、统计、导入)等,应该不能编辑

查询问题

1. 查询条件缺少一些可以查询的字段

2. 有些查询条件需要支持模糊查询

3. 需要考虑有些查询条件本身的关联性(即某个查询条件的取值范围是依赖于其它查询条件的取值)

4. 查询条件名称与信息列表及信息编辑页面相应的字段名称完全统一

5. 不同模块相同字段的查询方式应该统一(手动输入、点选、下拉选择)

6. 出报表的时候,查询条件需要显示在报表标题的下面,这样看报表的时候知道数据的依据是什么

7. 对于范围的查询采用全闭的形式“[]”

热响应测试报告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钻孔设备.............................................. 钻孔记录..............................................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现场布置......................................... 测试时间............................................. 夏季工况测试......................................... 冬季工况测试......................................... 稳定热流测试.........................................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泰索温度测控工程技术中心 文件名称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测试方法文件编号TS-QMSS-TW-026 制定部门中心实验室 生效日 期 2012.11.15 版本号A/0 工位或工序名称测试室 使用的工具、仪器、 设备或材料试验装置、干式炉、精密温度仪表、计时器、传感器 作 业 方 法 试验装置 示图注释: 2-固定托架;3-摆动气缸;4-旋转臂;5-直行气缸; 6-传感器夹持器;7-干式炉;11-导向堵头; 12-计时启动(位置)开关;26-被测传感器;27-温度显示仪表。1.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定义 温度传感器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温度从某一温度t0跃变到另一温度t x时,传感器测量端温度由起始温度t0上升到阶跃温度幅度值t n的63.2%所需的时间。热响应时间用τ表示。 2.测试和试验步骤 2.1将自控温管式电炉温度事先恒定在(建议:热电阻推荐300℃;热电偶推荐600℃)预定温度,待测样品安装在检定炉夹具上置于室温下等温30分钟以上(若传感器提前两小时放置在实验室,便不需要等温过程)。 2.2连接传感器与精密温度仪表测量线路,在将传感器置于温场前,接通电源,观察精密温度仪表显示的室温t s(t s=t0)并记录。 2.3提前计算以下有关数据 2.3.1阶跃温度(幅度)值:对于热电阻t n=300-t s;对于热电偶t n=600-t s。 2.3.2记时掐表温度值t'=63.2%t n+ t s,对应时间为热响应时间τ。 2.4试验操作 2.4.1以上准备就绪,将温度显示仪表上限报警值设为:6 3.2%t n+ t s作为计时终止信号,以便自动的控制计时器工作。 2.4.2接通气源,按动摆动气缸电磁阀按钮,旋转臂摆动旋转至干式炉炉口上方(保持同一轴线),大约5秒后直行气缸电磁阀动作,将温度传感器垂直插入干式炉(深度大约180mm)。此时,计时开关已经打开并开始计时。 2.4.3注意观察精密温度仪表显示温度值迅速变化,待温度显示值达到报警值6 3.2%t n+ t s瞬间,报警常闭接点断开,此刻计时器当前示值即为实际时间常数τ。 2.4.4重复以上步骤,对逐个不同规格型号及编号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试验,准确记录下对应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作业标准1.按不同类型传感器设置和恒定炉子试验温度。 2.按规定对被测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等温和正确连接测量电路。 3.正确记录精密温度仪表显示的室温和计算试验所需数据。 4.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试验作业,保持装炉和记时操作动作协调一致。 5.准确记录数据和填写试验报告。 备注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测试驱动装置请参见该实验装置的详细说明书。

易用性测试及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易用性测试及GUI常见的测试要求 在 2003 年颁布的 GB/T16260-2003(ISO 9126-2001) 《软件工 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中,提出易用性包含易理解性、易学习性和易操作性;即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1)易理解性;(2)易学习性;(3)易操作性;(4)吸引性;(5)依从性。 对于一个需要面对用户的软件产品来说,最直观的UI和使用感受也是产品能否获得用户认可的关键一环。个人认为,在毒霸的产品传统中,从设计到开发再到测试,对产品的易用性和GUI的规范往往给予的关注较少。我在测试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影响使用心情的非关功能方面的BUG。希望此文可以在毒霸的易用性和GUI方面的测试中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 易用性测试 易用性(Useability)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在《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中,提出易用性包含易理解性、易学习性和易操作性;即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易用性测试包括针对应用程序的测试,同时还包括对用户手册系统文档的测试。通常采用质量外部模型来评价易用性。包括如下方面的测试: (1) 易理解性测试 (2) 易学性测试 (3) 易操作性测试 (4) 吸引性测试 (5) 易用的依从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方法有: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动态和静态结合测试。 由于易用性缺陷的主观性,因此测试人员和UI设计人员经常产生不同意见。UI 通常被当作创造者的作品,而测试人员说某处是错误,就可能挫伤“艺术家”。易用性是软件缺陷中的敏感问题。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将日常使用的东西设计为易于使用和实用性强的学科。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达到易用性。 1、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与软件交互的方式称为用户界面或UI。 2、优秀UI的构成 软件测试员要负责测试软件的易用性,包括其用户界面。 记住,软件测试员不需要去设计UI,只需要把自己当作用户,然后去找出UI

土壤热响应测试

土壤热响应测试 土壤热响应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岩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岩土体的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结构、负荷特点等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以保障系统长期运行的高效与节能。 如果物性参数不准确,则设计的系统可能不能满足负荷需要,也可能规模过大,从而大大增加初投资。国外学者Kavanaugh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岩土的导热系数或导温系数发生10%的偏差,则设计的地下埋管长度偏差为4.5%~5.8%。 目前土壤的导热特性主要有三种获得方式:利用简化模型数值计算、利用经验估算、做土壤热特性测试。单纯的按照简化模型计算往往误差过大;经验的估计值在方案分析阶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一直以来设计人员只能在某种土壤或岩石导热系数范围内保守取用较低值,导致设计钻孔的数量比实际需要的多,从而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只有在地源热泵规划施工场所现场进行土壤热特性测试才能够获得完整和准确的土壤数据。 土壤热响应测试装备包括构件: 1. 试压、保压后的成井 2. 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及其配套软件,由IGSHPA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推荐,美国原装进口 3. 数据采集仪:土壤导热能力测试数据采集记录仪HOBO FlexSmart Logger;目前采用HOBOware Pro version2.3.1,由美国Onset Computer Corporation 开发提供 4.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5. 进出水温度、流量、电流、电压传感器 6. 电脑及其显示设备 7. 信号、电源连接线 8. 稳定的单相交流电源 现场测试装备总图

土壤热响应测试原理 如图所示,由于泵的作用,流体由A口进入,传感器采集信号。流体通过泵后,由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的流体温度信号由传感器采集,然后流体从B口流出,输入到埋置于深层岩土中的PE管内,导管内加热的流体与深层岩上进行热交换后,又从A口返回到仪器内,形成封闭的循环。将在一定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功率、温度等参数作为测量数据,再由线热源理论公式求出岩土的平均导热系数,继而对地埋管进行换热计算,达到检测目的。 数据输出通过专用程序软件来实现,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特殊的格式存储在控制柜中的电脑里,也可转移到其他计算机中;根据所收集数据通过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测试具体步骤 第一步,保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必须有足够的电来供应,将实验平台与控制柜通电; 第二步,将适配器(测试设备的一种部件)安装在地下换热器上; 第三步,将准备好的绝缘软管与试验设备连接起来,将软管保温,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太阳下直射等因素),有必要用帐篷进行遮盖,以免影响试验效果。 第四步,通过注水管向试验系统中注水,保证系统运行的注水压力。 第五步,在将试验系统中的空气排尽后启动循环泵,当流速稳定趋于恒定后,开启电加热器,正式开始测试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必须保证电源的稳定,使数据能够连续不间断采集。采集数据包括:孔径、孔深、大地初始温度、连续测试时间的地下温度等。 第六步,数据采集时间:分别于08-3-3下午16时至08-3-4下午15时,共计23小时的时间连续对试验孔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在测试过程中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开启电加热前后分别记录地下环路中水与土壤换热的数据情况。 如下图所示,为地下换热器内进出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全过程曲线:曲线最后慢慢趋于稳定,可作为分析计算依据。

软件设计中的易用性

软件设计中的易用性 摘要:这篇文章介绍了软件设计中“易用性”的概念并解释了为什么它在软件设计项目中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介绍 应用“易用性”到软件开发中 “易用性Usability(又被译为可用性)”这个词在软件开发中表现为这样一种方式,即把用户而非系统置于开发过程的中心。这种被称为“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概念,是指从设计过程的开端便把用户所关注的东西包含于其中,并规定用户应该是任何设计决定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方式最显著的方面便是易用性测试。在易用性测试中,用户对产品界面进行交互式的测试,并与开发、设计人员交流他们的观点和所关注的问题。 这篇文章讨论了“易用性”的概念及为什么它应该是软件设计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在软件开发中“易用性”意味着什么,它跟产品价值的其他衡量标准如何相关。第二部分阐明了“易用性”的重要性及怎样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原则包含于开发过程中等常见问题。这篇文章的末尾提供了一份有关的书籍、文章、组织名单,这份名单可以帮助你更多地了解易用性及如何把之应用于你的项目。 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原则都适用于零售软件(retail software)的开发和内部应用软件(internal software)的开发。当你深入阅读时,请注意象“用户”和“产品”这样的词,思考它们和你自己的项目之间的关系,思考那些产品最终用户的需求。 定义易用性 容易使用 “易用性”是一个衡量标准,用来衡量使用一个产品完成指定任务的难易程度。这跟“功能性(utility)”、“喜欢(likeability)”这些相关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易用性Vs 功能性(Usability vs. Utility) 决定一个产品能否被用户接纳的关键是它是否有用,即实际使用它能否完成设计人员原本期望用户去完成的目标。“有用(Usefulness)”这个概念可以进一步分为“易用性(utility)”和“功能性(utility)”。尽管这两个词是相关的,但它们却是不可以相互替换的。 功能性是指产品完成任务的能力。产品被设计为能完成更多的任务,那么产品的功能性就越强。 让我们看看80年代末微软的MS_DOS版文字处理程序,该程序提供了很多很强的文字编辑功能,但是要求用户必须学习并记住很多神秘的按键才能完成任务。象这样的程序可以说具有很高的功能性(它们提供给用户很多必要的功能)但易用性很低(用户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使用它们)。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个设计得很好、简单的应用程序,比如计算器程序,很容易使用,但却没有提供多少功能。 这两种特性对于产品被市场接纳都是必要的。二者都是产品“有用”这个整体概念的组成部分。明显地,如果一个程序非常容易使用但却没有什么功能,没

浅谈易用性测试

浅谈易用性测试 对于一个需要面对用户的软件产品来说,最直观的UI和使用感受也是产品能否获得用户认可的关键一环。个人认为,在毒霸的产品传统中,从设计到开发再到测试,对产品的易用性和GUI的规范往往给予的关注较少。我在测试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影响使用心情的非关键功能方面的BUG。希望此文可以在毒霸的易用性的测试中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易用性测试 易用性(Useability)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在《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中,提出易用性包含易理解性、易学习性和易操作性;即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易用性测试包括针对应用程序的测试,同时还包括对用户手册系统文档的测试。通常采用质量外部模型来评价易用性。包括如下方面的测试: (1) 易理解性测试 (2) 易学性测试 (3) 易操作性测试 (4) 吸引性测试 (5) 易用的依从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方法有: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动态和静态结合测试。 由于易用性缺陷的主观性,因此测试人员和UI设计人员经常产生不同意见。UI通常被当作创造者的作品,而测试人员说某处是错误,就可能挫伤“艺术家”。易用性是软件缺陷中的敏感问题。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将日常使用的东西设计为易于使用和实用性强的学科。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达到易用性。 1、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与软件交互的方式称为用户界面或UI。 2、优秀UI的构成 软件测试员要负责测试软件的易用性,包括其用户界面。 记住,软件测试员不需要去设计UI,只需要把自己当作用户,然后去找出UI中的问题。 优秀UI具备的七个要素 (1) 符合标准和规范 重要的用户界面要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由软件易用性专家开发。它们是由大量正式测试、经验、技巧和错误得出的方便用户的规则。如果软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优秀UI的其他要素就自然具备。 (2) 直观性 * 用户界面是否洁净、不唐突、不拥挤? * UI的组织和布局合理吗? * 是否允许用户轻松地从一个功能转移到另一个功能? * 下一步做什么明显吗? * 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放弃或者退回、退出吗? * 菜单或者窗口是否深藏不露?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组别 [基础知识] 中和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放热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 + 和碱电离产生的 O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H 2O 。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多数为H ++OH -=H 2O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任何中和反应的中和热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中和反应,其反应热可能不同。 有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时的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因为弱酸弱碱电 离时吸收热量。 一、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 盐酸、0.55mol/LNaOH 溶液。 三、实验原理 1、0.50mol ·L -1盐酸和0.55mol ·L -1NaOH 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g ·cm -3,所以50mL0.50mol ·L -1 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0.55mol ·L -1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 ·L -1盐酸与0.55mol ·L -1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 又因50mL0.50mol ·L -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 与0.025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所以生成1mol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H=-025 .0) (418.012t t kJ/mol

易用性定义

易用性测试是指用户使用软件时是否感觉方便,比如是否最多点击鼠标三次就可以达到用户的目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存在一定的区别,可用性是指时候可以使用,而易用性是指是否方便使用。 10 本词条正文无目录,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易用性(Usability)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将日常使用的东西设计为易于使用和实用性强的学科。 在2003 年颁布的GB/T16260-2003(ISO 9126-2001)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中,提出易用性包含易理解性、易学习性和易操作性;即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1)易理解性;(2)易学习性;(3)易操作性;(4)吸引性;(5)依从性。 易用性测试包括针对应用程序的测试,同时还包括对用户手册系统文档的测试。通常采用质量外部模型来评价易用性。包括如下方面的测试: (1)易理解性测试; (2)易学性测试; (3)易操作性测试; (4)吸引性测试; (5)易用的依从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方法有: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动态和静态结合测试。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达到易用性。 1、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与软件交互的方式称为用户界面或UI。 2、优秀UI的构成 软件测试员要负责测试软件的易用性,包括其用户界面。 记住,软件测试员不需要去设计UI,只需要把自己当作用户,然后去找出UI中的问题。 优秀UI具备的七个要素: (1)符合标准和规范 最重要的用户界面要素是软件符合现行的标准和规范——或者有真正站得住脚的不符合的理由。 注意:如果测试在特定平台上运行的软件,就需要把该平台的标准和规范作为产品说明书的补充内容。像对待产品说明书一样,根据它建立测试用例。 这些标准和规范由软件易用性专家开发。它们是经由大量正规测试、使用、尝试和错误而设计出的方便用户的规则。 也并非要完全遵守准则,有时开发小组可能想对标准和规范有所提高。 平台也可能没有标准,也许测试的软件就是平台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小组可能成为软件易用性标准的创立者。 (2)直观 用户界面是否洁净、不唐突、不拥挤? UI的组织和布局合理吗? 有多余功能吗? 帮助系统有效吗? (3)一致 如果软件或者平台有一个标准,就要遵守它。如果没有,就要注意软件的特性,确保相似的操作以相似的方式进行。

软件易用性测试

软件易用性测试 考察评定软件的易学易用性,各个功能是否易于完成,软件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进行测试,这点在很多类型的管理类软件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对易用性有如下定义: 易见Easy to discover:单单凭观察,用户就应知道设备的状态,该设备供选择可以采取的行动。 易学Easy to learn:不通过帮助文件或通过简单的帮助文件,用户就能对一个陌生的产品有清晰的认识。 易用Easy to use:用户不翻阅手册就能使用软件。 对于易用性测试可遵循以下原则: 1、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 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 框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 键的自动切换功能。 5、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信息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 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 个,多于10 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rl+Tab 8、默认按钮要支持Enter 操作,即按Enter 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 9、可输入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信息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Tab 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 选择。 13、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易用性测试

转:易用性测试 上一篇/ 下一篇2013-09-25 15:22:07 / 个人分类:测试 查看( 102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软件的智能和记忆功能 1.用户登录界面最好有用户名和ID的记忆,焦点直接定位到密码输入框 2.单据录入界面最好有保存和载入默认值的功能 3.单据搜索界面可以保存用户自定义的各种搜索条件组合 4.用户调整过的GRID的列宽,窗口的位置可以自动记忆 5.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频度对相关功能进行自动的优先级排序 6.系统能够记忆不同用户的使用偏好,使用系统的固有模式和常用的自定义设置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交互 1.减少不必要的各种操作,能够点一次鼠标或敲一次键盘完成的绝不作出两次或多次。 2.提示信息要适度,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 3.数据项完整性校验问题要注意光标焦点自动定位到错误处 4.完整业务功能不要让用户在多个窗口切换多次才能够完成。尽量减少这种切换。 5.为了方便用户切换窗口,相关的表单最好都作为非模式的形式。 6.相同的信息不要让用户在系统中多处或多次录入,保证入口的唯一性 7.系统要尽可能根据用户已经录入信息自动获取其它附属信息,而不需要用户重复的选择或录入。 导航和界面跳转 1.表单新弹出对话框,对话框再弹出对话框的这种层次要控制在3层以内。 2.所有的非模式活动窗口最好有类似桌面任务栏一样的停靠方式,方便切换窗口 3.系统可以支持用户自己定义常用功能和菜单 4.对于常用功能应该提供便捷的快捷键和工具栏按钮 5.对于系统中提供的各种业务和表单功能能够让用户便捷挑转到帮助信息上 6.对表单和界面联动和交互的时候要注意相关界面数据的自动刷新 7.一个窗口中最多不要出现超过三个的GRID控件 8.BS方式不要左右滚屏。CS模式既要避免左右滚屏也要避免上下滚屏 9.需要根据业务查看需求和数据的展现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界面控件 系统性能和健壮性方面的 1.系统中相关的耗时操作都必须必须转变鼠标为等待状态

实验7 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

实验七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 一、实验目标 ?能够通过界面测试发现界面性缺陷 ?能够通过易用性测试发现易用性缺陷 二、前提条件 1)能够理解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 2)搭建好电子档案系统 三、实验任务及完成标准 3.1 针对电子档案系统,结合给出的界面及易用性通用测试用例进行“界面及易用性”缺陷查找。请将查找到的缺陷提交至缺陷表中。 注意:1)至少提交5个缺陷。 2)通用测试用例仅供参考,可自行添加。 表3.1 通用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基础》-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实验手册 第 2 页 共 12 页 表3.2 缺陷表

《软件测试基础》-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实验手册 第 3 页 共 12 页

3.2 知识拓展与阅读 1、易用性 按钮名称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软件测试基础》-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实验手册第 4 页共12 页

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界面的功能关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易用性细则: 1)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选项数叫少时使用选项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5)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个,多于10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面界面显示。 7)专业性强的软件要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通用性界面则提倡使用通用性词眼。8)默认按钮要支持Enter及选操作,即按Ent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9)可写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Tab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复选框和单选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复选框和单选框要的默认选项,并支技Tab选择。 13)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14)界面空间较小时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选项框。 2、规范性 通常界面设计都按Windows界面规范来设计,即包含“菜单条、工具栏、工具箱、状态栏、滚动条、右键快捷菜单“的标准格式,可以说:界面遵循规范化的程度越高,则易用性相应的就越好。小型软件一般不提供工具箱。 《软件测试基础》-界面及易用性测试用例执行实验手册第 5 页共12 页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五月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 1、测试目的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 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

专利(ZL 2008 1 0238160.4)。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见附件3。 3、测试依据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1、测试孔基本参数 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 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 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

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 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 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 2、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表2。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 导热系数:1.66W/m℃; 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 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具体地质构造见表2。测试结果表明:埋管区域的平均综合导热系数为1.66W/m℃,数值中等;平均容积比热为2.1×106J/m3℃,数值较大;岩土体平均初始温度16.2℃,数值偏低,有利于夏季向地下放热。

信息应用(软件)系统项目验收规范标准[详]

江西省金保二期建设项目信息应用(软件)系统 验收规范

一、验收目的 验证信息应用(软件)系统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功能实现的正确性及运行安全可靠性。通过系统的软件验收测试,发现软件存在的,潜在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保证软件工程质量。 二、验收单位 信息应用系统验收由用户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协助,承建单位支持完成。 三、验收依据 合同及合同附件、有关技术说明文件及适用的标准。 四、验收准则 1、软件产品符合“合同”或“验收标准”规定的全部功能和质量要求; 2、文档齐全、符合“合同”或“验收标准”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文档和文档一致,程序和文档相符; 4、对被验收软件的可执行代码,在验收测试中查出的错误总数,依错误严重性不超过业主单位事先约定的限定值; 5、配置审核时查出的交付文档中的错误总数不超过业主单位事先约定的限定值。

五、项目初验 1、初验条件 (1)承建单位提交了合同规定的文档; (2)软件产品已纳入配置管理并可交付; (3)软件系统已通过测试,必要时,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提交第三方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第三方测试机构应经业主单位和监理机构同意。 (4)承建单位已完成相关的培训工作; (5)软件系统已在业务部门投运; 2、初验流程 2.1、提交验收申请 承建单位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初验申请表(见附表一)。同时按照合同要求提交技术文档包括(软件配置内容、软件源代码及编译配置说明;验收方案草案、培训报告等)。 2.2、评审初验申请 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审核承建单位初验申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初验条件;审核承建单位验收方案(验收计划、验收目标、责任双方、验收范围、验收提交清单、验收标准、验收方法等)的符合性及可行性。若审核通过,则通知承建单位,并三方共同确定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开启以下验收流程。未通过审核,通知承建单位进行整改。 2.3、组建验收组织

热响应测试报告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2)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2) 2.1钻孔设备 (2) 2.2钻孔记录 (3)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4)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4) 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4) 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5)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6) 5.1 测试现场布置 (6) 5.2 测试时间 (6) 5.3 夏季工况测试 (6) 5.4 冬季工况测试 (8) 5.5 稳定热流测试 (10) 5.6 测试结果 (12) 5.7 结果分析 (12)

一、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建设地点:石家庄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工程名称: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 工程总体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双U竖直埋管形式,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中,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勘察测试工作做了补充规定:3000~5000m2宜进行测试,5000m2以上应进行测试,10000m2以上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本工程根据实际状况,在场区内测试钻孔2个,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现场确定,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1)A孔:双U管 DN32,孔径298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5米,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 2) B孔:双U管DN32,孔径30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8米,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 工作量范围: 1)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施工; 2)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施工; 3)实验测试; 4)撰写测试报告,提供设计院图纸设计所需的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2.1钻孔设备 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设备采用TB50型反循环打井机械设备(5吨型打井设备),主机使用电机功率7.5kW,大泵功率7.5~13kW,泥浆泵功率7.5kW,排泥浆泵功率为3kW,钻孔设备实物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设备实物图

岩土热响应测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2

岩土热响应测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浙江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建科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鉴于地下岩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确定地下岩土热物性时宜尽量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现场热响应测试是实施地源热泵工程的关键环节,介绍了测试方法的原理, 结合实际工程,获得了现场土壤原始温度、导热系数以及单U和双U管每延米孔深的放热参考值,测试数据为工程数据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热物性测试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量每延米换热量 一、前言 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暖、制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时,应准确测量地下土壤热物性参数,以便进行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当地下土壤的热导率或热扩散率发生10%的偏差时,地下埋管设计长度偏差为4.5%-5.8%,将导致钻孔总深度的变化。由于钻孔的成本较高,因此必须准确的测量土壤的热物性参数。现场土壤热物性的测试,在初始地下温度场趋于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向地下输入恒定的热量,得到地下温度的热响应,通过温度的变化规律,来确定岩土的热物性。 二、现场热物性测试 热响应试验的系统组成示意图(图1),主要包括恒热流加热器、流量传感器、循环水泵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基本测试过程如下:首先,将热响应试验测试仪的水路循环部分与待测埋地换热器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式环路;然后,通过启动管道循环水泵,以驱动环路流体开始循环。待系统进出口温差为相近时,记录系统水温作为测试地点附近的岩土原始温度。并开始启动一定功率的电加热器来加热环路中的流体。随着埋地换热器进口水温的不断升高,其热量通过管壁与岩土之间的传热过程逐渐释放到地下岩土中,同时使岩土温度也逐渐开始升高,最终管内流体温度和岩土温度会维持在一种动态的热平衡状态。热平衡时间应该大于48小时整,在个流体加热循环过程中,通过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进/出温度、流量和加热功率等参数。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组别 [基础知识] 中和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放热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和碱电离产生的 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H 2O。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多数为H++OH-=H 2 O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任何中和反应的中和热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中和反应,其反应热可能不同。 有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因为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 一、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三、实验原理 1、0.50mol·L-1盐酸和0.55mol·L-1NaOH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g·cm-3,所以 50mL0.50mol·L-1盐酸的质量m 1=50g,50mL0.55mol·L-1NaOH溶液的质量m 2 =50g。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L-1盐酸与 0.55mol·L-1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m 2 )·c·(t 2 -t 1 )=0.418(t 2 -t 1 )kJ 又因50mL0.50mol·L-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0.025molHCl与0.025molNaOH发生中和反

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及软件的易用性

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及软件的易用性 易用性 考察评定软件的易学易用性,各个功能是否易于完成,软件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进行测试,这点在很多类型的管理类软件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对易用性有如下定义: 易见Easy to discover:单单凭观察,用户就应知道设备的状态,该设备供选择可以采取的行动。 易学Easy to learn:不通过帮助文件或通过简单的帮助文件,用户就能对一个陌生的产品有清晰的认识。 易用Easy to use:用户不翻阅手册就能使用软件。 对于易用性测试可遵循以下原则: 1、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 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 框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 键的自动切换功能。 5、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信息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 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 个,多于10 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rl Tab 8、默认按钮要支持Enter 操作,即按Enter 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 9、可输入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信息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Tab 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 选择。 13、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易用性测试规定

易用性测试规定 易操作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易操作性测试是与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其目的在于增加软件操作的简易性,让用户容易接受软件,也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2.实施细则 1.易操作性测试的基本步骤 易操作性测试活动主要包括 ?制定易操作性测试计划并准备易操作性测试用例和易操作性测试规程; ?对照基线化软件和基线化分配需求及软件需求的文档,进行软件易操作性测试; ?用文档记载在易操作性测试期间所鉴别出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 ?将易操作性测试结果写成文档并用作为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的基础; ?提交易操作性测试分析报告。 2.易操作性测试方法 ?根据软件需求设计搭建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是否具有直观的操作界面,所有的说明应以帮助文档的形式出现。 ?测试操作方式是否采用菜单驱动与热键响应相结合 ?测试是否存在复杂的菜单选项和繁琐的加密操作过程 ?测试是否使用中文平台(还是需挂外码转换平换平台) ?测试操作是否窗口的打开层次太深 3.易操作性测试的结果分析 ?软件能力【经过测试所表明的软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说明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运行带来的影响。】 ?建议【提出为弥补上述缺陷的建议。】 ?测试结论【说明能否通过。】 易理解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易理解性是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其目的在于让用户能迅速了解软件的操作流程。

2.实施细则 1.易理解性测试的基本步骤 易理解性测试活动主要包括: ?制定易理解性测试计划并准备易理解性测试用例和易理解性作测试规程; ?对照基线化软件和基线化分配需求及软件需求的文档,进行软件易理解性测试; ?用文档记载在易理解性测试期间所鉴别出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 ?将易理解性测试结果写成文档并用作为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的基础; ?提交易理解性测试分析报告。 2.易理解性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详细分析用户业务操作的流程,得到认定的最佳测试方案 ?测试是否按用户的认识逻辑与软件的行业约定进行软件设计 ?测试是否存在会让用户产生错误指引的操作 ?测试是否存在会让用户产生有专业争议操作 3.易理解性测试的结果分析 ?软件能力【经过测试所表明的软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说明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运行带来的影响。】?建议【提出为弥补上述缺陷的建议。】 ?测试结论【说明能否通过。】 易学性测试规定 1.目的 易学性测试是与用户为学习软件应用(例如运行控制、输入、输出)所花的努力有关的属性。其目的找出系统内部存在的错误,让用户迅速学会操作软件。 2.实施细则 1.易学性测试的基本步骤 易学性测试活动主要包括 ?制定易学性测试计划和易学性测试规程; ?对照基线化软件和基线化分配需求及软件需求的文档,进行软件易学性测试; ?用文档记载在易学性测试期间所鉴别出的问题并跟踪直到结束; ?将易学性测试结果写成文档并用作为确定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的基础; ?提交易学性测试分析报告。 2.易学性测试方法 ?根据软件需求设计搭建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是否按用户的一般认识逻辑性与行业习惯进行软件设计 ?测试用户操作手册是否详细、科学而简明扼要 ?测试是否提供在线帮助,在线帮助是否有充分的实例

地源热泵空调工程热响应测试报告

地源热泵空调工程 岩土层热响应测试报告 2009年月日

目录 一、测试项目概况 (1) 二、热响应实验目的 (1) 三、热响应实验依据 (1) 3.1测试原理 (1) 3.2测试平台 (1) 四、热响应实验工程概况 (2) 4.1测试井定位 (2) 4.2测试井参数 (2) 4.3测试实验台搭建 (2) 4.4测试平台误差控制 (2) 4.5测试过程 (3)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5.1岩土层结构与传热分析 (3) 5.2测试数据整理 (4) 5.2.1土壤平均原始温度 (4) 5.2.2模拟实验数据 (4) 5.3测试数据分析 (7) 5.3.1岩土层导热系数 (7) 5.3.2埋管换热器热阻计算 (8) 5.3.3单孔换热量计算 (9) 六、测试结果与建议 (11) 6.1钻孔深度与钻孔难易程度 (11) 6.2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 (11)

一、测试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为把该项目打造为节能示范项目,拟采用目前国际先进、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空调系统—土壤热泵系统作为建筑空调的冷热源,实现节能减排。 二、热响应实验目的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主要就是土壤型热交换器的设计。由于土壤源热泵设计的特殊性,需要为后期进行地下换热器系统设计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依据,因此在设计前期必须对该工程所在地做土壤的热响应测试实验。本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测试孔勘查地质情况,并通过测试获取该处的岩土热物性,特别是导热系数,从而获得土壤换热器的冬夏取放热量,为项目决策和设计提供参考。 三、热响应实验依据 3.1测试原理 土壤型热交换器的设计,最主要就是确定地层土壤的平均导热系数,平均导热系数包含了土壤(岩石)、回填料以及塑料管壁等导热的综合情况。根据线热源理论,在恒定热流密度时,线热源温度与时间有待定的函数关系,模拟测试中我们设定固定电加热量,模拟恒热流密度工况,记录测试中埋管进出水温度。由模拟值与测试值对比可计算出土壤平均导热系数,再根据地源热泵规范的热阻计算方法计算热阻,从而计算出埋管换热量指标。 3.2测试平台 该测试平台运行方式如下:将仪器的水路循环部分与所要测试换热孔内的 HDPE管路相连接,形成闭式环路,通过仪器内的微型循环水泵驱动环路内的液体不断循环,同时仪器内的加热器不断加热环路中的液体,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就不断通过换热孔内的换热管释放到地下。在闭式环路内的液体循环的过程中,将进/出仪器的温度、流量和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采集记录,来进行分析计算土壤的热物性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