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

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
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

五脏保养:养心、养肝、养肺、健脾、养肾

中医饮食养生养生的概念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五脏的保养养心: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恭”有谦逊、尊敬之义;“宽”有宽容、宽大之义;“信”有诚信、有信用之义;“敏”有勤勉之义;“惠”有柔顺之义;“智”有智慧、智谋之义;“勇”即勇敢之义;“忠”有忠诚、尽心竭力之义;“恕”有仁爱、宽宥之义;“孝”为善待父母;“弟”同悌,为敬爱兄长之义。一个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人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戒除所有毛病,需要日积月累地调整,逐渐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消除。因此,人心本身也需要“养”,我们要学习把自己的心当作一棵树、一株盆景来养育(你会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一株植物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清除贪心和私

欲,保持净心,发展自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就好比是在给自己的心浇水、施肥,保证心的健全生长。

养肝: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整,甚至必要时用一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切记焦虑、抑郁、发怒都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郁久化火,进而影响心、脾肺等脏器的正常功能。少饮酒,尽可能避免醉酒。酒可伤肝的道理尽人皆知,但是又有很多人有太多的不得已而需要经常不醉不归。健康和人情,有时候是一道单选题。

养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所以要注意“保湿”,要注意适当饮水,干燥环境下工作可以考虑用加湿器增加湿度。肺属上焦,风邪首先犯肺,且风为阳邪,可致肺阴受损,肺火上雍。简而言之就是尽量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这两者是损伤肺脏的主要疾病。肺主气,司呼吸,所以呼吸的空气是否合格也是一个影响肺脏健康的重要因素。雾霾天气减少出门,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身健康。

健脾:脾主运化,也就是消化功能。脾喜温,不喜凉,所以饮食要注意避免过于寒凉,此处的寒凉既包括温度,也包括性味。进食过多生冷食物,或随便服用“清火”药物都会伤脾。脾五行属土,喜燥不喜湿,久居湿地脾胃大多不健康,而且湿邪易与寒邪互结,加重对脾胃的损伤,可以适当食用辛燥食物,有条件还可以泡温泉、蒸桑拿。脾在体合肉,主

四肢,适当地锻炼,使肢体强壮,气血运行通畅,也可以反过来刺激脾胃的运化功能。

糖尿病人如何健脾:规律饮食,少食用不易消化食物,可在煮汤时少量加入黄芪补气,也可考虑用竹叶、荷叶等有利湿作用的药物冲水代茶饮。养肾:肾为先天之本,换言之肾的强壮与否在出生的时候就大致确定了。而且中医认为“肾无实证”,所以“补肾”就成了现在很多保健品重点宣传的功效。但对于在座的各位,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久坐不起。保证充足的优质睡眠。虽然睡眠质量差可以影响全部五脏六腑的健康,但对于肾的影响最大,而且这种不良影响容易出现却不容易恢复正常。

五脏日常保养—肝肾保健篇

五脏日常保养—肝肾保健篇 中医学中,肝心脾肺肾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五脏机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五脏的保健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肝肾保养。 肝脏保健篇

1、饮食保健 肝的疏泄功能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肝脏本身必需的蛋白质和糖类等,要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蛋类、乳类等,还应适当吃些糖。肝脏对维生素K、A、C的需求量较大,故适当多食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之类,同时,还宜适当食用含纤维的食物,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这是保护肝脏疏泄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肝脏需要丰富的营养,但不宜给予太多的脂肪,否则,有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 2、切忌嗜酒

过量饮酒可以引起食欲减退,造成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缺乏,发生酒精中毒,还可以导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切忌过量饮酒,以免损伤肝脏。 3、戒怒防郁 人的情志调畅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反复持久或过激的情志,都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喜调达,在志为怒。抑郁、暴怒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的病理变化。因此、要重视培养控制过激情绪和疏导不良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畅达平和。 4、预防传染性肝炎 预防肝炎是保护肝脏的一项积极、主动措施。其有效的方法是搞好清洁卫生,把好饮食卫生关,同时配合药物防治。在目前肝炎很普遍的情况下,可服用预防药物。另外,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因治疗需要,则应配合一些保肝药物及其他综合性保肝措施,以免损伤肝脏功能。 5、健肝锻炼 保健肝脏的运动锻炼的原则是动作舒展流畅、缓慢,符合肝气生发、畅达的特点,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此外,亦可配合简易的养肝保健锻炼法,其法取右侧卧,略抬高臀部的体位,缓慢做腹式呼吸动作,连续作20~30分钟,每日作 2-3次,有利于肝脏休息,还可防治肝脏下垂。

(完整版)中医教授教你如何养肾补肾

猪腰花和牡蛎对补肾很有好处,保护肾气的要领有三点:注意适度的运动、性生活和睡眠。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活跃思维,强壮筋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其次,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一定要争取做到这三点,否则吃多少补肾的药,效果也不会好。中医常讲“ 药补不如食补”,我们常吃的食品中就有补肾的功能,比如,猪腰花、牡蛎、核桃。猪腰花牡蛎含有大量的锌,对补肾很有好处,核桃还有润肺的作用,生食或者用一两核桃仁配一斤白酒浸泡一个月,每晚少量饮用,也能达到补肾的效果。民间还有“东北人参,江南海马”的说法。这就是说,海马和人参的滋补功效是齐名的。动物肾脏:食用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是中医学“以脏养脏” 理论的具体体现。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海参: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血脂。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滋养肌肤、修补组织等作用。虾:能工巧匠补肾壮阳、通乳排毒。富含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钙、磷尤其丰富壮骨佳品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免疫增强物质。芡实:具有补肾固精、补脾除湿功能。含淀粉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此外,动物肉类、鸡蛋、骨髓、黑芝麻、樱桃、桑椹、山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肾功效。银耳冰糖滋阴——补肾食品[原料]银耳10克,鸡蛋1个,冰糖60克,猪油适量。[做法]水发银耳摘去蒂头,拣去杂质,漂洗洁净,加水适量,急火煮沸改用文火煮熟,至银耳酥烂,加入冰糖,搅拌至溶化。鸡蛋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浅见4页word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浅见《内经》原文中多次明确提出“肺主咳”,但又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出发指出他脏病可影响肺脏而致咳,正如《素问·咳论》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阐述。 1咳嗽的病因病机 1.1肺《素问·咳论》强调“外内合邪”,指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论中明确指出咳的病因有二:一是外感邪气,二是内伤饮食。这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形寒饮冷则伤肺”一语精神是一致的。 《内经》认为,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吸入自然界之清气、接受人体水谷之气,即“真气通于肺”,若浊气或他脏的病气乘肺则咳;又肺合皮毛,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易袭肺而致肺系受损,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或六淫邪气,伤于皮毛,内传于肺,使肺受累而致咳。 1.2五脏六腑之咳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云:“五脏各以旺时伤寒,肺先受之,传为五脏之咳。……故肺咳之病,传于余脏,称五脏咳。”李中梓《医宗必读》云:“咳虽肺病,五脏六腑皆能致之。……风寒暑湿伤其外,则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肺邪不解,……此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高世柑《素问直解》日:“咳病属肺,……肝心脾肾,虽先受之,皆传于肺而为咳。”都认为咳嗽并非只有肺咳,肺可以传至其他脏腑。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

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等说明了其他脏与肺之间的关系密切。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从而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范围,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五脏受邪而后传肺致咳嗽。《内经》言“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这种移转途径主要是通过脏腑表里相合、经脉相联而进行的[2]。如“脾咳不已则胃受之”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等。各脏咳传及胃、大肠、胆、小肠、膀胱、三焦。 2咳嗽的临床特征及辩证论治 2.1肺咳《内经》言:“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如风热犯肺,则咳嗽气粗,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可用桑菊饮加减;肺阴虚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治宜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可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针灸取穴:肺俞、肾俞、太溪、膏肓。 2.2心咳“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若心阳虚,瘀血互结而致心悸、咳喘、气促不宁者,治予温补心阳、化痰止咳。方药用补坎益离丹;针灸取穴:肺俞、心俞、关元、太渊、膻中。 2.3肝咳“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

中华腹疗养生文化

中华腹疗养生文化 段朝阳(中华腹疗养生文化创始人) 腹疗概念 中华腹疗养生文化是由段氏脏腑按摩传人段朝阳先生在祖传段氏脏腑按摩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疗法创立的包括以腹部按摩、针灸等疗法为主的养生保健方式,因本养生技术由中华五千年传统养生保健技术发展而成,故称作”中华腹疗养生“。 中华腹疗是针对腹部在人体生命活动和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地位,秉承中华五千年医疗和养生精髓,遵循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和整体观念,以汲取中医学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之精华的古老段氏脏腑按摩疗法为依托,以独到理论为指导,通过独特的技术并结合其他中医外治疗法作用于人体腹腔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腹部的经络腧穴,对人体腹部进行重点调理和治疗的全新疗法。 腹疗原理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之本,健康之源。腹部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

筋骨皮毛、四肢百骸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均靠腹部运化水谷之精微供给,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是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导致的疾病,都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气血津液运行代谢的失调,继而在腹腔的组织器官中生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宿食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势必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继而又会发展成为新的疾病,诸邪不除,势必造成恶性循环,而变生百证,故中医学有“腹为万病之机,治疗万病全在治疗腹部”之说。故通过腹部调理具有通和上下,平衡阴阳,生化气血,去旧生新,强壮六腑,充实五脏,濡养筋骨,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揉腹按摩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功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腹疗内容 中华腹疗养生具体技术主要包括段氏脏腑按摩疗法、腹部针灸、神阙贴敷、腹穴艾灸、腹穴刺血、腹部拔罐、腹部刮痧等传统养生保健医术。 腹疗功效

四季养生(五脏)

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概念一日与四季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至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春(风)气通于肝(养肝)夏(火)气通于心(疗心)长夏(湿)气通于脾(健脾)秋(燥)气通于肺(润肺)冬(寒)气通于肾(固肾)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一、春季养生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万物复苏,养生要趁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吐蕊,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就应该借助春天的生机,长养自己的生气。五脏有

了生气,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尤其要会养生。(一)什么叫养“生”?养“生”,就是养生机,也就是长养人体生命的活力。春天正是长养人体生命活力的最佳时机。(二)春天,怎样养“生”?1、多到户外,长养生机踏青去。春暖花开,阳光灿烂,大地一片生机。经过了一个严冬的蛰藏,人们就应该多到公园,多到郊外,到高山、海边、河畔、旷野……去踏青、去春游、去放风筝、去呼吸新鲜空气。 1 我们一起做运动。可以选择骑车、快走、跑步、爬山、打球……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春天大自然的生机,长养人体的生气,激发人体生命活力,帮助人们走出严冬,融入到春天生机勃勃的状态中去。2、摆脱春困,充满生气。人体由冬寒进入春温,由“冬藏”转入“春生”,这样气血运行偏于外,可能导致心脑相对缺血,所以使人发困。多平卧,免春困。因为平卧时,血就会充分流到肝内(“卧则血归于肝”),肝的气血充足、气血条达,心脑供血充足,春困便可解决。中医认为肝管理人体气血的分配,所以养好肝就可以耐受疲劳,春天就不会发困。春茶提神。春茶是让人有生气的好饮料。此外,人参炖鸡或黄芪炖肉,可以益气养肝,帮助我们走出春困低谷。3、心情愉快,朝气蓬勃拒绝抑郁,远离沉闷。冬天天气严寒、气候阴冷,人的心情容易沉闷、压抑;到了春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就应该拒绝抑郁,

经络与养生

经络与养生 一、经络简介 1.何谓经络和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网状系统。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脉分出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经脉是主体,它的浅层分支叫络脉,较大的有十五络,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前后、侧面。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是直接与人的体表和脏腑相联系的经脉,分左右对称循行于头面、躯干、四肢,贯穿全身上下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它们分别是: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它们一律从手走向头;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它们一律从胸走向手;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它们一律从头走向足;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它们一律从足走向胸腹。 奇经八脉是纵横于十二经脉之间,不与脏腑直接发生联系的经脉,它们不受正经约束,对十二正经有统率补充联络和调节作用,通常把十二正经加上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经络学说”是中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阐述人体内部存在一种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这个系统是人体各部之间联系的通道,它把人体内的脏腑、外在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毛肉筋骨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各部器官功能正常运行。《黄帝内经》推崇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可以说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诚然经络的实质还未完全彻底揭开,但一般认为,人体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经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对经络进行指压、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均是疏通经络,其作用是使人体气血通畅、调和,以达到恢复和强化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解决了“气通则不痛,气滞则血瘀”“气虚血虚”问题,所以刺激经络穴位与内服药物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而且能收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至气至,气若顺者,得意轻松,血若通者远离疾病。”如果我们能掌握和运用经络、运行气血的路线,以及经络上各穴位主治的疾病,将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傅杰英著鹭江出版社2009年11月定价:25.00元 作者简介 傅杰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灸专业经络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中医美容学、临床针灸美容、针药结合治疗生活方式、中医体质学的思路分析个人专著:《中医体质养生》、《实用中医美容》、《皮肤病调养与护理》、《实用经络美容七讲》、《中医美容》、《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内容简介 不论是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还是四季养生,其具体方法最终还是落在对五脏的养护上。我们本应该格外注意对五脏的养护,但是,人们的五脏,在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下,承受了很多本来不应该承受的重担,遭受了从来没有过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保健自己,使五脏安心,使自己生命体验更好? 中医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面对现代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些新疾病。本书作者傅杰英教授从起居、饮食、中药、经

络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目录 自序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第一章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 “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变化2.社会环境的变化3.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二章肝脏养生肝木生发,犹如树木,枝枝叶叶,无拘无束,疏泄条达,生机勃勃。如何顺应肝的疏泄特性,使其高高兴兴地行使自己的功能?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肝血肝阴要充足;二是不要经常郁闷压抑而束缚肝脏;三是不要经常吃药、饮酒、熬夜,令肝脏疲劳;四是不要感染病毒。一、肝脏为将军之官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肝1.用眼过度2.七情郁结3.久坐不动4.过度服药5.过度饮酒6.不重视脂肪肝三、现代中医的肝脏养生对策1.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2.饮食——减酸增甘3.药物——安全简单4.经络——因病而异

人身上有三宝,养肝、调心、养肾离不了!

人身上有三宝,养肝、调心、养肾离不了! 人身上有三宝,养肝、调心、养肾离不了! 第一个宝是太冲穴,养肝护肝离不了! 太冲穴的位置比较好找,它在脚背上,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大脚趾缝往脚背上大约4厘米处。 它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人们常常把它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所以按摩太冲穴,可以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让肝脏更有精神。同时,太冲穴也是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所以,特别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整天强颜欢笑、心中郁结的女性,还有那些经常郁闷、焦虑、忧愁的女性,也不妨经常按揉太冲穴。 身为人体第一大要穴,太冲穴的功能可不仅仅是这样,它对我们身体的保护作用非常多。比如: 当你头昏眼花的时候,按揉太冲可以让你神清气爽; 当你怒火冲天的时候,按揉太冲可以帮你平心静气; 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太冲可以帮你宁心静神; 当你有气无力的时候,太冲帮你补充气血。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穴位,有事没事都可以多揉揉。 那我们该怎么按揉太冲呢?大家在自己的脚背上,找到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然后往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 大家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把握到力道,不轻不重地按揉3到5分钟。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如果想要把肝火泄出去,可以从“太冲穴”开始,往“行间穴”的方向推揉,这样就会有助于清肝火。 第二个宝是内关穴,养心安神它最好! 内关穴简直是一个万能的穴位。它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在腕横纹上2寸,在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按揉内关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于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手臂疼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胃炎、恶心呕吐、痛经、癔病、精神异常等患者,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找内关的时候,假如要找左手的,就把左手心向上伸出来,然后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 那么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找右手上的穴位时,也同样如此。

周易与五脏六腑

周易与五脏六腑(一) 肺与大肠 肺,八卦中兑卦主之,金属.注:(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肺位于胸腔内,与六腑中的大肠相表里. 肺主气,包括两方面即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对人体主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相互交接的场所,人体经过肺部,吸入自然界对自己有益的精华,排出体内无益的浊气,这样不停地循环往复,使体内外的气体不停地得到交换,来维持正常运转的功能,古人有:"天气通于肺"之说.肺有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水谷运化后的精气与肺所吸入之气相结合而成为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主呼吸,以经过心脉而传播给各器官组织,以濡养四肢百骸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肺气运化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调和,反之,则出现呼吸无力或短促,以至身倦无力,语言低微等气虚不足之病状. 肺还主生,降的作用.这里的生,降是指吸收和排出的意思.肺所吸收自然界有益的气的推动,使这种生发的气血和津液得以传播全身,体内的脏俯筋络,体外的肌肉皮毛,无处不到.若肺气得不到充分的生发,就会产生胸满,鼻塞,咳喘,甚至气逆等症状.降,就是排出的意思.所谓"降",就是肺气的不断下降即不断地排出其浊气,这样才能导致上焦浊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直至膀胱而使小便通利,通调水道是肺气有促进和推动维持水液新陈代谢的平衡作用.这一功能,是由肺气的运化来完成的,肺气吸收和排出,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正常的升,降,则肺气出入通畅,呼吸均匀.如果这种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等.运化生发肺气通调水道的具体体现.这就充分说明通调水道是由肺气来完成的.若这种肺气的生降失调,可产生小便不利和水肿等疾病,肺又开窍于鼻,鼻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肺气出,升降正常,则呼吸顺利,嗅觉才灵敏,否则,会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不灵甚至导致鼻炎,鼻癌等不良疾病. 大肠,八卦中乾卦主之,象天,属金. 大肠位于腹腔,上接小肠,下终肛门.大肠的功能主要接受小肠向下输出的糟粕物,使之变经成为粪便,然后经肛门排出体外.为此,大肠是传导和排泄糟粕物的通道.若大肠传导和排泄的功能失调,便会产生种种病变,如大肠气血虚弱,不能传导和排泄,则会出现肠鸣,大便难泻等症,大肠突热,则产生大便秘结等症状. 肺与大肠辨证: 肺主气,具有宣通,肃降气机的作用,故其病理表现多见肺气失宣,肺失清肃,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肺病者,喘咳逆气","诸气郁,皆属于肺".又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损伤后常见肺与大肠的辨证有 1,肺气虚 临床表现为胸胁隐痛,咳嗽气短,痰白清稀,疲倦懒言,声音低弱,怕冷自汗,面色光白,舌质淡嫩少,苔薄白,脉虚弱.多见于胸胁陈伤旧患. 2,肺阴虚 临床表现为干咳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口干咽燥,声音嘶哑,舌红苔少,脉细数.多见于脏腑内伤日久以致肺阴耗损患者. 3,肺瘀热 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喘,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滑而数等症状,多见于胸部损伤早期的患者. 4,大肠突热 临床表现为发热口喝,烦燥,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不思饮食,呕吐,大便秘结,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因气血凝滞,壅阻经络,积瘀生热所致. 肾与膀胱 肾,八卦中坎卦主之,属水.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与六腑中的膀胱相表里.肾藏精,主发育和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能生化气机,它所生之气即肾气.肾的精气旺衰,直接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力.古人有:"肾为先天之本"的名言.肾的精气,有肾阳和肾阴两个方面.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它对人体的各脏腑的组织起着滋润养育的作用.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 从阴阳的属性来讲,精液属阴,肾属阳.肾阴与肾阳在人体内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才能维持人体生理病理的动态平衡.若这一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产生肾的精气偏旺偏衰的病理变化.若出现五心烦燥,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头晕目眩,遗精等症状,则是阴虚阳亢之症,是肾阴虚少,不能制胜肾阳之故.又若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疲软,感寒肢冷,小

中医上的五脏六腑是指什么

1、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3、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4、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5、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6、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7、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8、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9、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10、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11、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12、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中医养生五脏

中医养生五脏 1、肺主气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 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 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 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 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 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 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 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 和调节全身气机。 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 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 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 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 “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6、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 很多老人常因气血不足,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此此时 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如果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从而调用气血,使 的本身就不足的气血更为不足,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 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 7、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

五脏喘临床辨证体会

五脏喘临床辨证体会 【关键词】五脏喘辨证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示人五脏六腑之生克乘侮皆可致喘的发病相关性。即任何一脏腑之病症,皆可由其它脏腑之阴阳失衡所引起,且发病脏腑久治不愈也将引起其他脏腑之逆乱。推而演之,论及肺病喘证,亦不例外,临床所见,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喘,“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五脏喘即为肝喘、心喘、脾喘、肺喘、肾喘。故临喘证“因他疾而发喘者,当先从本病治之,则喘证自已,不专用治喘之药”。试举三个病例。 1 补中益气汤变量加减治脾喘 男,58岁,农民。20060104初诊。喘促反复发作8年,加重1周。该患者8年前曾患急性支气管炎,静脉滴注抗生素,名称不详,症状缓解,但未彻底,每于冬季反复发作。曾多方求医,中西医治疗,但一直未痊愈。1年前于当地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周来加重,现自觉气短,活动后加重,少痰,倦怠乏力,四肢不温,食少便溏。追问病史慢性结肠炎已15年之久,长期腹泻或便溏。刻诊: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舌质淡,脉弱,右寸关极弱。两肺呼吸音弱,无干湿啰音。中医诊断:喘证。证型:土不生金,脾肺气虚。西医诊断:肺气肿。治以:健脾益气,培

土生金。方以补中益气汤变量加减治疗,党参、白术、茯苓各20 g,炙甘草、当归、黄芪各10 g,陈皮、升麻、柴胡、枳壳各5 g,诃子、五味子各15 g。水煎服。15 d后复诊,患者自述,食略增,便成形,仅活动时气短。效不更方,2月余随诊,效佳,无气短,体力增强,可做家务活。十全大补丸续功。 按:该病例表面看证属肺病日久,久病必虚,子病盗母,脾肺并病。前医多诊为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治以培土生金,升阳举陷。方亦选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50g(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量相对最大,重在升提)。但却不见久效。屡补,气短反剧。何也?该病脾肺同病、土不生金不假,但治疗以升提不真,“空提”无用。该患者脾虚为本,失于健运,长期腹泻,水谷不养肺脏,肺失肃降为标。“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忘行。”故治疗应以健运脾气为主,升阳举陷为次。方中重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苦淡温,健脾土,养万物,为君药组;次量黄芪、炙甘草、当归,其走上焦,补益肺气,为臣使药组;配以小量升麻、柴胡、枳壳,斡旋中焦,升运脾气,诃子、五味子,酸涩敛肺固肠,纳气平喘,为佐使药组。综上所见,整方功能以健运中焦为主,升补肺气为辅。临床体会,随证灵活变量加减古方,效如桴鼓,方效在其量也。 2 附子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心喘

彭祖的养生之道

彭祖的养生之道 朱存明 朱存明淮海文化,历史悠久,远古的文化早已湮没于时光的流逝中,借考古材料,我们才得知一二,也只能是补苴罅漏,不成系统。淮海地区,疆域广大,徐州当为之重镇。徐州古称彭城,源于尧时封彭祖于大彭国。彭祖在中国古文化中,源远流长,他以美食与长寿而著称于世。虽然彭祖的养生术以后成了道教仙学的内容,但从历史和民俗传说来考证,彭祖神话传说中表现了淮海文化重生命,善养生,以求人生幸福的生命哲学。 在相传为汉刘向所作的《列仙传》中,有彭祖传: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遐哉硕仙,时惟彭祖。道与化新,绵绵历古。隐伦玄室,灵著风雨。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刘向的彭祖传,言简意赅,反映了汉时人们对彭祖的认识。汉以后的多种彭祖传,除了葛洪的多了一些吐纳导引、养生房中等内容外,多以此为本。今考之古籍,刘向的彭祖传是有其史料来源的。 我国古代文字发明很早,到商时已有能系统记事的甲骨文。商时并设有史官,专门负责记载史事。在孔子所作《春秋》中,记载有彭城。"(鲁成公)十有八年……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左丘明的《左传》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据晋时出土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载: (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外壬)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器,邳人,姺人叛。 (河(NFDA4)甲)三年,彭伯克邳。

五年,(NFDA3)人入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姺人来宾。 (祖丁)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 (武丁名昭)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从中可见彭祖所居彭城的记载,彭伯大约为封在彭城的首领。 其它古籍如《世本》、《汲冢周书》、《国语》、《大戴礼记》等也记有彭祖的事迹及族系。到司马迁作《史记》时,他综合各种传说写到: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 《史记〃楚世家》把彭祖归为陆终六子中的第三子: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从史书上,可见彭祖事不虚,彭祖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不成问题的。但彭祖似不应为一个人,而应为一氏族,其在尧时封在彭,以后世袭其封,故古籍记载才绵绵不绝。彭伯名"寿",反映出彭人善气功养生,在当时为长寿之人,故后人传为可以活近千年的仙人。如在晋葛洪的《彭祖传》中说:"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衰老。"这当然成道教仙话了。 除了史书外,在先秦诸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彭祖的议论。《论语〃述而第七》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道家重生,讲吐纳导引以求长寿,《庄子》一书多次讲到彭祖。《庄子〃刻意第十五》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 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 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

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 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 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 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中医古籍对情绪和脏腑有如下记载:“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情志:喜 对应脏腑:心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消耗过度。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注意力下降,头晕,心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晕倒。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或心包经可使血脉通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内服中成药: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 情志:怒 对应脏腑:肝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使得血液运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可以自制枸杞梅菊饮,配制方法:枸杞15克、乌梅10克、菊花10克,开水泡服。 情志:忧 对应脏腑:肺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愁忧、情绪抑郁导致肺气闭塞。忧愁的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气机闭塞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肺气阻滞,导致胸闷、气短、呼吸不利,进而出现喘促咳嗽等症。 情志:思 对应脏腑:脾 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是指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而致病。 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消化不良,

五脏六腑辨证之肺

五脏六腑辩证之肺 肺的特性:肃降、肺主气、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肺主皮毛。 肺病的症状:咳嗽、气喘、咯痰或者咯血、哮鸣(喉有水鸡子声,痰饮停留)、胸闷、胸疼、声音嘶哑、喉咙咽疼、失音、鼻塞流清涕、突起的水肿、自汗。一、肺气虚证 是呼吸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种虚弱证侯,除了呼吸功能、肺气不足外,还有卫外功能不固,也认为是肺气虚证。 有肺部的症状:有咳嗽(那种咳而无力),气短而喘、声低懒言 气虚的症状,指的是元气不足,机能减退的表现证侯:气短、低声、少气懒言、体卷乏力,疲倦、神疲、脉弱。容易自汗恶风,易感冒。 二、肺阴虚证 肺部阴虚内热,影响了肺的功能。 有阴虚的症状:身体消瘦,咽喉干燥、手足心发热、午后低热、两颧潮红、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有肺的症状:干咳少痰、咳痰不爽、甚至痰中带血、或者喉咙嘶哑。 该证的病因:长期咳嗽、气喘,长期咯痰,外界气候干燥,燥邪犯肺,肺痨病。如果没有阴虚症状,则可以叫做阴虚肺燥证。 三、风寒犯肺证 有咳嗽的主症,痰稀白、气喘或者哮。 有表证的表现:恶寒重(必有症),发热(或由症);脉浮紧、鼻塞、喷嚏、流清涕(特征证);头痛、身痛(常见证)舌淡红、苔薄白(一般证,正常人都有)。 四、风热犯肺证(卫分证) 有咳嗽、喘、咽喉痛的主要表现。 有表征的特点恶寒轻,发热重,脉浮数,痰稀少,可能变黄,变黄的少,流清涕的少,流浊涕的也少,舌苔可能薄黄,可能口干。 五、燥邪犯肺证(卫分证) 指外界燥邪侵犯了肺部,肺失掉了津液的濡养所出现的证侯,简称肺燥证 (燥淫证:皮肤干燥、咽喉干燥、鼻子干燥、甚至流鼻血、口腔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 有肺系的症状:咳嗽少痰、痰中带血、咳甚的时候可能有胸痛。 往往带有表症:恶寒发热,不出汗或者少汗,脉浮。 六、肺热炽盛证(气分证)(里证) 热邪炽盛影响了肺的肃降功能而出现的一种实热证侯。 没有表证了。 有实热的证侯:发热、口渴、舌红、苔黄、便秘、尿黄 (实热证,发热、恶热、喜凉、灼痛;红,舌质红,面红、舌苔黄、黄痰、小便黄,鼻涕黄,大便黄而极臭;干,口干、大便干燥、舌体干、舌苔干燥、皮肤干燥,口渴饮冷饮;数,脉数而有力;乱,神昏,脉乱跳的快,抽搐,热迫血妄行。)有肺部的证侯:咳嗽很严重、气喘是那种很急促,鼻翼扇动、呼吸时胸腹式起伏明显,有的可能胸痛、有的可能鼻子出血,咽喉肿痛。 七、痰热壅肺证(里证) 有痰的症状:咯痰多,痰黄而稠,个别的有腥臭(肺痈)苔黄腻,脉滑数。 有热的症状:发热、口渴、舌红、苔黄、便秘、尿黄、脉数 有肺的症状:咳嗽明显、气喘、胸闷、甚至胸痛。

养生应当遵循的六个原则

养生应当遵循的六个原则 养生原则之一:协调脏腑 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而发生疾病。 脏腑协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 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 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 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又如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而组编的。 养生原则之二:畅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也受到阻碍。因此,《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畅通经络往往作为一条养生的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 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活动筋骨,则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气血脏腑调和,则身健而无病。 二是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在气功导引法中,有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之说,任脉起于胞中,循行于胸、腹部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可调节阴经气血;督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循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脉,可调节阳经气血。任、督二脉的相互沟通,可使阴经、阳经的气血周流,互相交贯,《奇经八脉考》中指出:“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气之所由起”。

五脏的养生要诀

五脏的养生要诀 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予。清代医学家。早年习儒,后弃而习医,从师于名医李中梓。由于他学医刻苦,肯于钻研,重视防与治,不仅善于治病,亦善于养生。着有《寿世青编》上、下两卷。 尤乘对脏腑甚有研究,他在《养生说》中,提出了五脏养生要言,其论述概不用药,主要讲述摄养之法。他说“疗身不如疗心”,认为,人的生命以五脏为主体,协调脏腑的功能。是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寡欲——养心之道 尤乘在《养生说》首先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然,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以养心之法也。”尤乘这一番话对于人们日常如何养心很有帮助。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指出了“神明”在思维,调节行为和统帅全身生理活动等中的特殊机能,而这些都是由“心”所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人有“七情六欲”,欲望过大,好高骛远,心神必然

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忧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至催人衰老,减短寿命。尤乘告诫人们,欲使养心,就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戒怒——养肝第一要务 尤乘认为,肝喜条达,有疏泄功能,能调畅人体气机。他告诫人们“怒易伤肝”。因为忿怒可阻塞气机而不舒,使其疏泄条达功能失调。肝病易出现“薄厥”(相当与中风)等病,多与爱生气,易激怒有关。书云大怒伤肝,血不荣于筋而气激矣。气激上逆,呕血、飧泄、目暗,使人薄厥。《名医叙论》曰世人不终善寿,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乏肌肉,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摧残身心非浅也。 陶渊明诗曰怒气剧炎火,焚和徒自伤。 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节食——保养脾胃良方 平素如何保养脾胃?尤氏主张节食。他说“欲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因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故宜…常令欲少?,少吃禽兽肉,茹素则心清而肠胃厚。” 从现代养生说,尤氏的“节食”保养脾胃观符合科学饮食原则。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