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二阶段政治专用教案页

序号:1

序号:2

二阶段政治专用教案页

序号:4

二阶段政治专用教案页

序号:5

二阶段政治专用教案页

序号:6

二阶段政治专用教案页

序号:7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善用法律

2.5.3善用法律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知道非诉讼手段及它是维权的常用有效手段。 3.知道诉讼手段的含义、类型以及它是维权的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的方式。 4.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有效的方法和技能。 5.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三、预习问题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有哪些? 4、诉讼的类型有哪几种? 5、我们为什么需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我们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预习检测

1.据报道,广东省某县工商局,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自行设立收费项目,自1997年1月起,向全县87家个体屠宰户按每头3元的标准收取“屠宰费”。这些被“宰”的个体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集体状告县工商局。为此,县工商局受到了严肃查处。该县个体户状告工商局的行为属于 (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海事诉讼 2.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 A. 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B. 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 C. 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 D. 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求解决问题 3.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忍气吞声,宽厚容忍 B.以牙还牙,伺机报复 C.大事化小,少惹麻烦 D.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我叫刘丽丽,今年13岁,父母离异后我随父和奶奶一起住,爸爸经常赌博喝酒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并且经常打我,多次以家中困难让我辍学去当保姆,我不愿意,就用烟头烫我,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你忍忍吧,他毕竟是你爸爸,我劝劝他,可结果是非当不管用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我,双腿处的烫伤已经伤及骨膜,医生说如果感染我将失去双脚…… 问题一:在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之后,丽丽觉得毕竟是亲生爸爸,虽然他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不想用法律手段,她还可以求助哪些组织机构? 探究活动二: 材料:刘丽丽与母亲取得联系并商议:决定不追究爸爸虐待自己的责任了,只想由母亲抚养自己,但父亲必须付给抚养费和教育费。刘丽丽向人民法院提出转移抚养权的诉讼。 通过上面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这两个问题: 1、丽丽采取哪种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 2.这是哪一种诉讼? 探究活动三: 材料:事件又有了不一样的情况: 虽然丽丽通过非诉讼手段让爸爸答应让她上学,但父亲却只是口

道德与法治 法律专题知识填空

板块二(40分) 三、心中有法 1、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具有普遍。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和履行;触犯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作用:①作用;②作用。 3、违法行为的分类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 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违法);严重违法行为(违法即犯罪)。 4、犯罪的基本特征 (最本质特征);违法性;应受处罚性。 5、刑罚:主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6、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演变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习气;有了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泥潭。 7、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①认清,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防患于未然。 8、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能力弱,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易受不良因素影响和不法侵害。(2)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人类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 9、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10、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保护(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等。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保护:司法机关(公检法),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11、如何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1)国家:加大,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净化,动员社会力量。有关部门,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及时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4)家庭: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的职责,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5)个人:依法自律,自觉守法。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五、权利与义务 1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由规定的。 13、任何非法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勇敢地拿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人身自由权 ①意义: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 ②内容:包括不受侵犯,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③人格尊严权包括权、姓名权、权、荣誉权、权。 15、如何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的、社会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有界限)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守程序)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知识点解析

专题一: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心理品质&道德品质) 【教材内容】 “我”:(心理品质) 七上第2课“描绘清晰完整的我”P21 第3课“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P38 第4课“青春不烦恼”P43 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P58 第6课“人生当自强”P66 第7课“风雨中我在成长”P82 第8课“宝剑锋从磨砺出”P92 七下第13课“让快乐围绕在我身边”P32 第14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P46 第15课“呵护宝贵生命”P60 “我与他人” 七下第11课“我与同伴共成长”P6 第12课“我和老师交朋友”P11 八上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P2 第3课“掌握交往的艺术”P28 第4课“真诚善待你我他”P39 第5课“我与集体共发展”P56 第6课“竞争合作求双赢”P66 “我与社会” 七下第16课“让生命更精彩”P76 第19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P116 第20课“做理智的选择者”P125 九上第4课“关注社会发展变化”P42 第5课“积极参与公共生活”P53 九下第17课“做一个负责任的人”P54 第18课“为社会稳定发展作贡献”P64 【主要观点】 一“我”(心理品质) (一)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1.人贵有自知之明。 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自我观察、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2.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适应成长节奏;学会欣赏自己。 (二)情绪和情趣 3.青春不烦恼。 认清烦恼的缘由,敞开自己的心扉,丰富自己的生活,主动寻求社会帮助。 4.情绪 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情绪是可以调控的,调控好自己的情绪(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幽默化解法);合理宣泄情绪(哭泣、倾诉、运动、书写宣泄)。 5.情趣 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情趣贵在高雅。 追求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三)强大的我 6.做自尊自爱的人。 自尊无价,自爱可贵。 ①知自尊,懂自爱。②肯定自我,尊重他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人生当自强。 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做法: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到自信的支点,在生活中积累成功,弥补不足,变弱为强,克服自卑自负心理。 ②少年需自立。走自立自强之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人生当自强,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战胜自我,走向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教案

《善用法律》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出课题《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依法维权 活动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讲述: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 活动三:诉讼维权最权威 (学生阅读教材P59“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了解这种维权方式吗? 教师讲述: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总结:(什么是诉讼?)(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特点: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三)心中有法知识知识点整理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三心中有法 【考标要求】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B) 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 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 运用法律的能力。(A)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A) 【考点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四大保护、自我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考点是近三年云南省中考的必考点。 考点:【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

的安宁和稳定。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一般违法和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违法行为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类)。或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2.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 (1)一般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2)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特征: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 (3)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4.主刑的分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5.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指控能力不强等因素。

2020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知识点专题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素材 新人教版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怎样理解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法治有何重要意义?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7.怎样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在法治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9.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而且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它必然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就是说,法律不仅约束被统治阶级,也约束统治阶级自己,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对统治阶级内部的违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善用法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善用法律》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善用法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出课题《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 (一)依法维权 活动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讲述: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 1.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权? 2.上个事例中的王某应该如何帮弟弟维权? 教师讲述: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法律

一、选择题 1.(2018?贵州遵义)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 A.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2018?山东威海)截至2018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做出法律解释9件。这( ) ①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 ③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3.(2018?四川广安)截至2017年8月,近5年来中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00多人,打破所谓“刑不上大夫”的猜想;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纪律处分超过119万人,法律制裁上万人,打破所谓“法不责众”的观念,让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它让我们明白了法律是(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18?江苏镇江)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下列突出体现法律这一基本特征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 B.某公务车辆因违法停放被处罚 C.路人谴责李某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 D.学校处分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 5.(2018?云南)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下列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④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8?江苏徐州)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和身份歧视的问题,漫画中某单位招聘的做法( ) ①维护了应聘者的人格尊严权

(名师整理)最新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

第一单元我们的共同世界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开放互动的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 1. 当今世界(共同家园)的特点:① 开放的世界;② 发展的世界;③ 紧密联系的世界。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 生产全球化,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 贸易全球化,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运行。 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答:(1)积极影响:① 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② 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2)消极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 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答:①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②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5. 文化的多样性的影响? 答:(1)积极影响:①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 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2)消极影响: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6.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答: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② 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 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 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7. 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答:①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②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③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动,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④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世界多极化。 8. 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影响? 答:① 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会制约,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② 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9. 如何认识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调整中的国家关系) 答:①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② 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③ 国家间不仅有合作,而且存在着竞争;④ 世界不 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 10. 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 量。 1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关系,我国的态度: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和平与发展谋求互利共赢)

2020年道德和法治中考专题速记(知识点 )

中考专题速记 专题一努力战胜挫折实现人生价值 核心观点 1.生活难免有挫折。 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3.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6.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7.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8.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9.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10.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1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13.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14.一个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15.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16.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17.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专题二客观认识自我积极与人交往 核心观点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4.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与策略1_2019届中考预测集(法律篇)

2019年中考预测集锦(法律篇) 1.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该规定是由我国立法机关制定实施的 B. 陪餐制度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立的精神 C. 该规定提出建立陪餐制度是为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D.守护生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2.近年来,一些快递员为赶时间用生命奔波,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规行为频发。某市交通管理局为了加强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增进警民相互理解,首创性地让快递员和交警做了两天角色互换。对此项活动存在误解的是 A. 交警应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快递员共同守法 B.快递员在扮演交警角色时需要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力 C.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创新思维,实现良法善治有机统一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交警与快递员应该相互尊重 3.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选项符合此原则的是 A.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 村民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决策本村公共事务 C.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D.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民主监督等职能 1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发展经济 B. 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可持续发展 4.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通过规定▲,为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奠定了经济基础。 A. 公民基本权利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 我国国家性质 D.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5.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 ③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④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内食品药品进行监督管理 ⑤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①⑤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6.在一档综艺节目看照片猜人的游戏环节中,一表演艺术家未能认出某年轻明星,结果招致 该明星粉丝在其微博上集体谩骂。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反思是 ①要敢于向权威挑战②要防范杜绝负面情绪③人格尊严不容侵犯④应该积极传递正能量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总结专题共10课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1、我们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什么? (1)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积极影响) (3)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影响身体发育情况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营养、锻炼。 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 (1)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对同伴的尊重。 (2)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使我们产生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的原因有哪些? (1)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7、为什么要正确处理青春期矛盾心理? (1)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如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里矛盾和困惑? (1)参加集体活动(2)求助于向他人(3)培养兴趣爱好(4)尝试自我调节 9、如何尝试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 (3)学习自我暗示(4)试试我解嘲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0、面对青春期身体、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变化,我们如何才能真正长大? (1)学会独立思考。(2)培养批判精神。(3)开发创造潜力。 11、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 (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2)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 12、如何做到独立思考? (1) 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地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3、批判性思维有什么表现? (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2)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 (3)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4)敢于向权威挑战。 14、具备批判性思维有什么好处?(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重要意义或作用?) (1)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能调动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15、如何培养批判精神和能力? (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善用法律》说课稿 (1)

5.3《善用法律》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目的内容。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在应对违法犯罪时善于斗争。本课承接前两课“法不可违”“预防犯罪”,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要求积极预防犯罪,第三目就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维权的方法、应对违法犯罪的方法,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学生亟需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考虑到学生的法治观念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交流展示三个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过程,提升思维的质量。 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维权方案,在帮助他人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培养依法维权意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探究、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三)知识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分析维权方案,知道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说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情境法、讲授法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校园暴力视频播报】 师: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PPT播放“法制播报”的微课视频 师:视频中说道的是什么事件?你身边有吗?当这类事件发生后,专

道德与法治心理专题

心理品质专题(一) 例题1.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名句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乎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例题2.教育部多次强调各中小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①青少年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知识②杜绝灾害,让成长之路一帆风顺 ③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④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例题 3.(2019 山东济宁)品味学习生活弹指一挥间,初中三年生活一晃就要过去了。笑笑同学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难忘的“记忆”……——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初中第二学期,有两次平时测验失利,突然笑不起来了,觉得自己是不是很“笨”?但我没有灰心丧气,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分析了自己失利的原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笑了,我成功了!——我是一个“好动”的女孩。尽管我的身体稍胖些,但我知道经常锻炼就会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老师同学也说我的耐力好、有韧性。因此,三年来我每天坚持长跑训练,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中,我还两次获得过长跑冠军呢!——我是一个“追梦”的女孩。我的理想是成为奥运会冠军,为此,我必须刻苦努力,不畏艰难,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继续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相信我能行!因为我是新时代的奔跑者和追梦人!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你心目中的笑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8分)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第三框《善用法律》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三框善用法律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出课题《善用法律》。 知识点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依法维权 活动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讲述: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 1.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2.上个事例中的王某应该如何帮弟弟维权? 教师讲述: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律师的职责、公证员、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寻求国家救济的做法。2.王某可以与李某协商,要求对方承担相关责任,或者向派出所报案等。 活动三:诉讼维权最权威 (学生阅读教材P59“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了解这种维权方式吗? 教师讲述: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总结:(什么是诉讼?)(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特点: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知识点2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二)有勇有谋 活动四:见义勇为是责任 (展示材料) 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专题知识.pdf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重点知识复习(部编版) 专题一宪法概论 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的作用: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宪法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6.宪法怎样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7.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9.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②认同宪法的价值,信服和尊崇宪法; ③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权威。 【典型例题】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关注民生,以人民为中心

关注民生,以人民为中心 【热点再现】 材料一:近日,青海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 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落实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 同时部署对各市、州人民政府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材料二: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社会帮扶,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材料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考点链接】 1.2018年我国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4)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为什么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1)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 (2)教育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能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3)教育能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造就幸福生活。(4)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 4.我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等。

2019届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总结专题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素材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4)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要求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法律保障生活 7.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 8.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体现在哪里?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法律有哪些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具体表现如下: (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2)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专题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素材新人教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1.未成年人的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需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4.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哪些? (1)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2)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5.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各是什么?

(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6.未成年人应怎样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7.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8.法治意识的含义(要求)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9.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0.道德的作用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11.对青少年的要求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正确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