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城市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全区城市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抓住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扬优势补短板,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区,加快建设运河沿岸名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综合竞争力、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照全面提升X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要求,紧抓“前亚运后峰会”和城中村改造重要机遇,以建设运河沿岸名区为总目标,切实解决我区南北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地块开发向区块开发转变,以区域城市化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掀起城市开发建设新高潮,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高质量推进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至X年,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区域征迁清零,全面拉开北部区域城市框架,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功能趋向合理、

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运河文化底蕴彰显,初步建成功能配套完善、产城融合度高,人才集聚力强、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核心城区。三年共计计划实施各类项目715个。具体目标如下:

——X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70个、征迁清零项目95个,计划出让土地580亩。完成城中村区域范围企业、居民征迁清零,重点推进运河X、X、X、X、X、X等区块建设,X宸村、X墩社区等整治出形象,实施一批安置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X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67个,计划出让土地670亩。重点推进X钢单元、第二文教区、X区块、X区块、X国家森林公园周边、X 路以北区块等区块开发建设,X老街等区块主要空间节点出形象,加快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文化工程建设,沿路沿河沿街区域形象显著改善。

——X年新开工项目96个,计划出让土地1000亩。根据项目需要开展土地征迁工作;十大产业平台、重点区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文化工程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

三、工作原则

1.放宽视野,拉高标杆。按照X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方向,以国

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在强化国际化共性特征的同时,坚持植根本土、个性发展,进一步挖掘和彰显运河沿岸名区的特质和特色;坚持规划在先、保护在先,一张蓝图绘到底,功成不必在我,抓好相关规划研究编制,适当留白,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突出重点,三个优先。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三个优先”:即重大平台优先,着力推进十大产业平台成规模、早投用、出效益;重点区块优先,切实加快北部区域开发,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改变城郊结合部形象;沿路开发优先,加快主次干道、沿河两岸、重要窗口、重点部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河沿路沿街产业带、交通带、景观带、生态带和文化带。

3.加快节奏,能快则快。既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做好打基础、管长远、起长效的工作,又要立足当前、有序推进。科学排定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快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项目,实现“一年推出一次新X”,做到积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

4.以民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城市设计和公共空间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小区智慧安防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切身感到身边的变化;

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为顺利推进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做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推进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完成城市升级三年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按时完成行动计划项目建设。 二、工作内容 按照市政府《印发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佛府 [2012]1号)要求,开展103个城市升级三年行动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工作职责 (一)市领导小组 组织领导佛山市城市升级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 (二)市升级办 协助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具体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 1、统筹全市城市升级工作,组织研究、咨询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问题,为城市升级整体工作提供技术指

导。 2、定期组织召开城市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研究、协调城市升级工作推进的有关问题。筹备市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情况,对涉及城市升级的重大事宜,及时请示市领导小组。 3、审核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 4、跟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具体的实施情况,督促各项目责任单位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会同相应专责小组和各区、佛山新城管委会升级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跟进落实。 5、根据《关于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督查考核工作的意见》,制定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办法,并参与市督查考核组的督查考核工作。 6、制定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宣传工作。解读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引导和组织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宣传报道,就城市升级与社会、媒体开展交流、互动活动等。 7、定期编制工作简报。 8、开展市升级办其他的日常工作。 (三)市专责小组 协助市领导小组及升级办,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指

滨海新区“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11.21

滨海新区“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开始,滨海新区政府将通过多种渠道筹资300亿元,集中建设一批人民群众热盼和急需的民计民生项目,力争通过三、四年努力,使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服务功能达到或接近天津中心城区的平均水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十项措施,组织制定“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计民生工程,破解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新区社会事业和民计民生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必要性 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方面围绕打好攻坚战、争当排头兵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新区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还不够协调,历史欠账较多。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区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对滨海新区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加快建设一批民计民生项目,提升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落实国家对新区功能定位的需要。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全

市人民的殷切期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利于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不仅经济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事业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利于快速提升新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与先进地区相比,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够高。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利于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新区开发开放的成果。 二、项目安排及实施的主要原则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措施,推进新区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2.落实区委十大民生工程,加快提升新区城市服务和载体功能。 3. 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突出重点,分期分步实施。重点建设新区核心城区(塘沽)设施,兼顾汉沽、大港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09.29 •【字号】德政办字〔2022〕44号 •【施行日期】2022.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德政办字〔2022〕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高等院校:《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9日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落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关于“在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上走在前”的工作安排,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在三年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助力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市委、市政府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和我市体育发展实际,以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提高竞技水平,持续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努力将德州建设成为群众体育活跃、体育赛事丰富、体育产业发达、特色项目突出的体育名城。 二、主要目标 (一)特色目标 1.打造体育科技创新名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国家体育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集设计、研发、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基地,将德州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技术研发高地、体育人才集聚高地。 2.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名城。积极申办省级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自主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赛事,构建“一县一精品”体育赛事格局。 3.打造体教深度融合名城。加强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培养五育并举体育特长人才,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场馆共建共用,构建院校人才培养联合体,夯实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 4.打造全民体育消费名城。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全体育消费政策;养成市民体育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观念;促进体育消费规模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 5.打造大运河体育文化名城。以德州“大运河沿线城市”名片为基础,依托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和大运河开发规划,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健身休闲、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等特色项目,打造与大运河相关的精品体育旅游线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审议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杭州市构建“生活品质之城”和规划建设“二十一座新城、百个城市综合体”的总体部署,结合建德实际,特制定2009—2011年新城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围绕构建“以山为景,以江为轴,以水为魂,绿色、清静、通畅、亲水,秀气而不失大气的山水城市”的总体要求,以环境建设为核心,以新城建设为主战场,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为重点,深入实施“加快东扩、适时南拓、有序西进、努力中优”的发展战略,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实现“城市框架基本成型、新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入城口形象根本改善、沿江4A级景区全面建成、社会民生设施不断完善”的基本目标,努力将新安江建设成一流的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二、行动内容 (一)推进新区开发,拉开城市框架 以洋安、桥东、城东、城西为重点,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形成以建成区为中心和洋安、桥东、城东、城西、溪头、桥南等多板块组团式的城市新格局。洋安新城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新城框架基本成型。桥东区块开发初具雏形,城市客厅综合体初显成效。城东区块开发基本成型,高速新安江出入口地块开发全面推进,城市交通、旅游集散枢纽初步显现。城西区块休闲旅游综合体建设初具规模。东区、溪头区块开发全面完成。桥南区块开发全面启动。 (二)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建配套先行,高强度投入,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和带动新区开发,提升新城集聚功能。洋安新城完成洋安主干道等主次干路网、沿江休闲产业带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桥东区块完成江滨大道及城防工程、江滨公园和严州支路等主次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东区块完成320国道高速新安江出入口至下涯段整治、洋溪旧城改造、城防工程和区内主次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城西区块完成新电路、白小线等主次干路网及塘坞口区域配套设施建设。东区和溪头区块全面完成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完成320国道焦山隧道和建德大桥至国信路口段道路改造,提高东区与溪头、桥东区块的联结度。桥南区块完成白章线白沙至江村埠段、320国道桥南立交桥至江村埠段和汪黄公路改造,基本完成白沙湾、江村埠等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桥南开发框架。 (三)推进建成区市政设施提升,提升城市品位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为载体,推进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提升,实现老城区有机更新,做优做美建成区。推进建成区路网建设和道路综合整治,提高道路通畅能力。结合道路改造,实现各类杆线“上改下”。加快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完成新安江水厂扩建和向东、南两线供水工程,完成更楼到主城区、主城区至城东污水厂污水干管工程,实施城东污水厂扩容工程,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系统。加强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线路布局,基本实现步行5分钟有公交站台、间隔10分钟有公交车辆目标。完成沿江沿街建筑立面整修、背街小巷整治和庭院改造工程。加强市容环卫设施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公厕、垃圾房、果壳箱等,市容市貌更趋改善。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打造园林绿化精品靓点,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7.15 •【字号】沧政办字〔2021〕91号 •【施行日期】2021.07.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15日 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 年)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冀政办字〔2021〕56号),有效提升我市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关于推进县城建设的有关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县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分类分级、提质进位、创新引领、统筹推动,全面提升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通过持续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努力使县城空间布局趋于合理,风貌特色逐步显现,集聚能力持续增强,承载功能大幅提升,环境容貌明显改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风貌特色进一步凸显。2021年,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各县(市)基本完成历史建筑普查认定。2022年至2023年,各县(市)每年完成2项以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持续做好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到2023年,基本建立完善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历史建筑全部挂牌保护。各县(市)每年打造不少于2个特色风貌建筑。 ——产城融合进一步深化。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跃升计划,自我加压、全面发力,确保省级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2021年至2023年,每年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项目不少于1个。 ——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完善。2021年,县域内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1%以上。县级医院具备与人口相适应的可转换传染病床位数量,建成1所普惠性或单位福利性托育服务机构。2023年,县域内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2%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2%,县城内新建1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县(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指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别不少于33平方米、20平方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达标,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2.39平方米。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9.01.10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0日 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 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品质提升的统一部署,按照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重庆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8〕253号)文件要求,开展好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强化江北区城市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提升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的“颜值”与“气质”,从文明施工“小细节”,彰显城市建设“大手笔”,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立足发挥“两点”定位,努力实现“两地”“两高”目标,严格按照城市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在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外塑形象、内塑品质”方面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当好提升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政策法规的普及者、深化改革的推进者、能力素质的提升者、智慧建设的组织者,推动江北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全面提升,努力使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江北大地上。 二、组织领导 成立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整治工作。 组长:曾伟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周祎区政府办副主任 王富刚区政府督查室主任 刘长春区城乡建委副主任(主持工作) 成员:区发改委、区城市管理局、区经信委、区交委、区房管局、区国土分局、区农委、区文化委、区交巡警支队、各街镇分管领导,各重点办相关负责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城市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依据《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营造良好的儿童发展环境,提升儿童宜居健康生态环境水平,拓展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城市建设体现儿童视角,推动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致力儿童发展,使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 二、目标任务 围绕“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力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着力实施儿童友好政策设计、儿童友好政策研究、儿童参与实践、实事项目促进、儿童福利提升、服务人才培育、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文化教育等行动,落实具体任务,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全面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到2025年,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权益得到全面保障,丰富儿童友好的文化体验,儿童享有更加美好

的生活,建成全国先行示范的儿童友好典范城市。 (一)构建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 1、儿童友好政策设计行动 (1)编制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儿童发展规划,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残疾儿童福利保障等政策,完善儿童权利保障体系,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各方面作出系统性指导。 (2)编制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引。具体包括:编制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图书馆、儿童友好交通等市各领域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引等,指导全市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 2、儿童友好政策研究行动 (3)开展儿童发展状况和需求常态化课题研究。针对儿童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和发展瓶颈,建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究院,针对儿童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存在问题,每年组织2—3个重点课题研究,为相关部门行动决策提供依据。 (4)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督导与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督导评价体系,围绕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监测指标,开展数据采集系统建设需求调研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督导评价,创新建立儿

防城港市加快向海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防城港市加快向海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 动计划(2020-2022年)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2.27 •【字号】防政办发〔2020〕19号 •【施行日期】2020.1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 正文 防城港市加快向海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桂发〔2019〕38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63号)和全区向海经济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向海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各项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向海发展意识,把“打造好向海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立足海洋资

源优势,充分发挥海洋的巨大潜力,健全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互联互通大通道,推动向海开放合作,构筑蓝色生态屏障,主动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向海开放合作、海洋科技创新提升、蓝色生态屏障构筑、向海经济产业招商、向海金融服务助力七大行动,到2022年,全市向海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向海开放度显著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洋经济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0%。 (三)空间布局 1.布局原则 立足防城港市资源环境特点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按照生态优先、开放发展的原则,突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发展特色,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广西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广西海洋功能区划、广西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广西海岛保护规划等规划,结合防城港市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布局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2.空间布局 拓展向海发展新空间,海洋强市建设空间范围主要包括东兴北仑河口、西湾、江山半岛、企沙半岛东南部沿岸,及渔万半岛大部分区域,总体形成“一轴两翼多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如下图所示。 “一轴”:指珍珠湾东侧沿岸、江山半岛和西湾沿岸、渔万半岛连线区域,是开展海洋生态建设、滨海生态旅游和港口航运的重点区域。 “两翼”:由“东翼”和“西翼”组成,“东翼”指企沙半岛东南沿岸区域,主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港口航运及临港工业;“西翼”指东兴北仑河口沿岸区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0.16 •【字号】鄂州政办发〔2020〕26号 •【施行日期】2020.10.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建设 正文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的通知 鄂州政办发〔2020〕26号 各区人民政府,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16日

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深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稳投资、扩内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疫情后产业复苏升级带来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新基建的"乘数效应",推动新基建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社会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升级,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数据共享、协同计算、高速连接、智能决策、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新格局。 一是建设全省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到2022年底,部署5G基站超过2000个以上,5G网络重点区域全覆盖,新一代宽代网络实现智能、高效、快捷。建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支撑城市治理"一脑通治"、"一屏通览"、"一网通办"。 二是构建全省一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到2022年底,部署2万个智慧城市感知终端,建成10个以上的智慧城市重点应用示范场景,打造全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融入城市管理和生产生活,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 三是打造全省重要的创新基础设施平台。聚焦"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提升创新能级,到2022年底,争创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以上自主创新平台、3家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田县“三区四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新田县“三区四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新田县“三区四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是为了全面推进新田县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和谐美丽的新田县而制定的。 一、“三区”建设 1. 城市区 实施城市提升计划,加强城市规划、市容市貌提升,改善住房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公园绿地、公共文化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等。 2. 经济区 以打造经济特区为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优质产业生态体系,引进知名企业和有实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吸引资本进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农村区 加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收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四地”建设

1. 新型工业园区 鼓励新田县现有和新引进的企业在新型工业园区内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发挥园区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发展,打造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工业园区。 2. 生态旅游度假区 新田县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是探索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在生态旅游度假区内打造一批生态农庄、民宿、休闲酒店和旅游景点,建设生态环保公路和交通设施,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全面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3. 商业商务新区 以新田县政务中心为核心,规划建设一批商务综合体、高端商住区、文化娱乐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统筹规划城市交通、地下管网及公共服务配套等设施,构建以产业集聚和高端消费为特色的现代化商业商务新区。 4. 智慧医疗保健区 建设智慧医疗保健区是为了提升新田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全民健康服务网络体系。在智慧医疗保健区内引进国内外领先的医疗机构和医疗科技项目,促进医疗、科研、教学相结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加强疾病防控和健康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0.09.25 •【字号】厦府办〔2020〕85号 •【施行日期】2020.09.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建设 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厦府办〔2020〕8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第1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9月25日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精神,全面构建面向未来的厦门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和新引擎,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用兼顾、数字赋能”为原则,推进实施新网络、新算力、新融合、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着力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培育新动能,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支撑。 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以新型网络为基础、融合应用为重点、科研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前列,成为全国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典范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新网络基础设施 1.新一代通信网络。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相关5G通信专项规划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规划数据进入国土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统筹利用。优化我市互联网骨干网网络架构,实施千兆光网城市建设。持续推动IPv6规模部署,优化提升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配套设施,谋划建设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推进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发展。到2022年底,全市5G基站超过2万个,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重点区域5G (SA)网络全覆盖。IPv6活跃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超过75%。 2.城市物联感知体系。打造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建设一张覆盖范围广、业务领域跨度大、设备数量庞大的物联设备构成的物联感知网络,形成全市一体化的物联感知体系。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市政、能源、生态

推进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推进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一、明确园区发展目标 到2023年,力争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250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园区发展实现“三提升”,即园区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每个园区设立1-2个业特色明显、带动能力显著的专业化园区,全市园区主、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技工贸总收入比重达70%以上;园区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探索建立园区“亩均论英雄”机制,全市园区单位面积总产值和税收产出强度年均提高20%、15%以上,达到80万元/亩和6.5万元/亩。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等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园区排名得到提升,对照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奖励标准、省亩均效益评价体系等指标标准,争先创优,以创带建,力争2-3家园区跻身全省前50位。 二、激发园区内部活力 (一)强化园区主责主业。重新界定园区职能,推动园区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双招双引”、服务企业等主 1/ 9

责主业。积极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除受托管理乡镇(街道)的园区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治安维稳、道路管网、绿化保洁等公共事务由当地政府统一实施或由上一级政府派驻机构承担。 (二)配强园区干部队伍。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因工作需要调入园区工作的,原有身份不变。鼓励熟悉工业经济、规划建设的专业人才到园区工作,畅通园区工作人员交流使用和提拔任用渠道,对紧缺的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人选,可以按政策规定通过竞争性方式选配或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允许园区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园区工作人员年度工资总额不得低于当地同级别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1.5倍。在此基础上,实行年终绩效奖。年终绩效奖与省、市园区综合评价结果挂钩,即按园区当年在省、市园区综合评价中的排名顺序分别计15分至1分不等,省、市排名综合计分后,总分排名1至4位的园区,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可按当地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平均水平的3倍核定,排名5至9位的园区按2倍核定。 (四)树立争先创优导向。鼓励园区提升进位,在全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前20位或前进30位的园区一次性奖励50万元,排名前50位或前进20位的园区一次性奖励20万元。继续开展全市园区综合评价,由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 9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加快推进我县“绿色生态之城”建设步伐,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水平,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国家级园林县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提升绿化品质 2015年底前,各类公园、游园、广场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维护良好,景观优美,绿地率达到60%以上,建筑小品、雕塑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杂技文化风貌,立体绿化效果明显。对道路交叉口、公园、广场、社区、临时空闲地的裸露地块进行绿化,不能绿化的进行硬化,对县城开发区十字路口四角进行立体设计。对庭院绿化进行管护,补栽修剪苗木,整修配套绿化设施,创建整洁优美的庭院环境。实施“绿线”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划定绿线并向社会公布,严格绿线管制制度,并对已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小区进行整改,并设置有休息活动场所,确保新建小区、道路、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落实绿化配建标准,新建小区和单位绿地面积不低于35%,老旧小区改造绿地面积不低于25%。组织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开展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重视培育和引进植物新品种,大力推广城市立体绿化。制定完成**县树种规划,注重乡土树种应用,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品种不低于100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2016年,完成《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并纳入**县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实施城市公共绿化建设,分类组织实施居住区绿化、苗圃绿化等。在所有道路边角增加常绿树种,整出微地形,摆放

安阳市城市建设三年计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安阳市城市建设三年计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一、道路交通项目 1、六桥一互通工程 京港澳高速文峰大道立交工程:文峰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9竣工 京港澳高速创业大道立交工程:创业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5竣工 京港澳高速人民大道立交工程:人民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10竣工 京港澳高速文明大道立交工程:文明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10竣工 京港澳高速文昌大道立交工程:文昌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10竣工 京港澳高速长江大道立交工程:长江大道跨京港澳高速桥梁。2011.12竣工 2、文峰大道东段建设工程:光明路至规划DC14号路。2011.10竣工 3、文明大道东段建设工程:光明路至规划DC14号路。2011.7竣工 4、中华路南段建设工程:107国道南外环至汤阴段。2011.9竣工 5、中华路北段建设工程:道路:人民大道至邺城大道。2011.12竣工 中华路桥:中华路跨洹河桥梁。2011.10竣工 6、永明路南段:文明大道至文昌大道。2011.12竣工 7、文昌大道东段:中华路至经六路段。2011.6 8、太行路:安钢大道至文明大道。2011.12竣工 9、保障性住房配套路网:包括博书苑TD13号、兴安路、北辰小区规划路、钢城路、 清风街、铁二路。2011.7竣工 10、文源街:梅东路至北徐家桥。2011.9竣工 11、光明路改扩建工程:文明大道至长江大道。2011.12竣工 12、文峰大道西段建设工程:华祥路至安姚公路二期环线。2011.12竣工 13、西外环道路建设工程:沿文昌大道与华祥路交会处,向西沿南水北调东侧前行,跨S301大林线及安李铁路,在赵常庄西折向东接北环。2011年完成路面铺设,工程竣 工。 14、弦歌大道东段:KF24号路。2011.7竣工 15、文昌大道改扩建工程:铁西路至华祥路段。 16、市政府道路维修提升建设工程:解放路拓宽改造;红旗路快车道8米范围内冷再生处理;安钢大道黑河以西按新建道路结构施工,以东路面铣罩处理。2011.10竣工 17、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安阳林州-山西长治。2011.12竣工 18、东区路网完善工程: 建安街:朝阳路至光明路段。2011.12竣工 朝阳路:人民大道至灯塔路段和文明大道至文昌大道段 朝霞路:人民大道至灯塔路。2011.12竣工 明福街:平原路至中华路。2011.12竣工 曙光路:德隆街至明福街。2011.12竣工 洹滨南路:光明路西360米处至光明路。2011.6竣工 19、北关区产业集聚区路网完善工程:创业大道(韩陵驾校门前)。2011.6竣工 6号路(中华路-4号路)2011.11竣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12.31 •【字号】渝府办〔2021〕17号 •【施行日期】2021.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的通知 有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31日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围绕“生物、生命、生态”主题,建城市、聚人才、促创新、兴产业,建设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形成以生物药为核心,以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1+3+N”产业体系,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国家重要的新医科卓越人才栖息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新高地,将重庆国际生物城打造成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城市典范。 二、发展目标 围绕基础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以引育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为抓手,完善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做强细分产业集群,力争到2024年,基本建成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建成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中心和较为完善的研发服务平台体系;在研创新药物超过40个;3个1类新药品种获批上市。 产业规模持续放大。培育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家,30亿级企业3家,主导及相关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基础配套基本完备。力争完成重庆国际生物城示范区建设、建成区提档升级,提升区域形象,打造新片区助推新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宣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5.28 •【字号】宣政〔2021〕29号 •【施行日期】2021.05.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郎溪县、广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5月28日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为进一步推深做实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根据《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精神,按照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先

导、谋划推进“一地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规划建设总体要求,打造省域交界合作发展示范区,为“一地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规划建设作出示范,为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至2023年,苏皖合作示范区区域价值和品牌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民生福祉互利共享取得成效,省域交界合作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休闲宜居之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同城化初步成型。 ——郎溪县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前进10位左右,广德市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10位。 ——郎溪县、广德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和溧阳市同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力争达15%。 ——郎溪县、广德市每年分别招引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每年新开工建设亿元项目80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共创合作体制机制 1. 建立政府合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明确重大合作事项,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地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下设部门工作委员会,落实推进联席会议决策事项。(牵头单位:郎溪县、广德市) 2. 建立部门协调决策机制。由宣城市发改、交通、水利、自然资源规划、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旅游、民政等部门会同常州市相关部门建立协商机制,研究协商合作示范区重大政策、跨省重点项目以及土地、资金等投入问题。园区建立产业对接合作、统一招商推介机制。临界镇村建立基础设施、环境维护、民生服务等事

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促提升、打造园区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

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促提升、打造园区升 级版”三年行动计划 XX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促提升、打造园区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深入贯彻实施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XX公园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和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全面开启“转型发展快提升、打造园区 升级版”新征程,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工业园区未来三年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牢固 树立源头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生态型经济为目标,在国家XX公园建设 的总体要求下,加快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完成发展提速、质 量提升、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的工作任务。 (二)功能定位

综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规划、要素保障,我县城市发展规划布局等,我县工业园区的定位为:国家XX公园建设总体要求下的生态工业集聚区、循环经济先行区、工业旅游示范区,实现“园区公园化、厂区景观化、产业生态化”。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工业园区在提质增效、生态建设等方面跨入更高水平,成为区域自主创新重要版块、体制创新平台、生态发展示范区、产城集聚带动区。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三年总量翻一番,到2017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工业入库税金8亿元、园区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外贸进出口稳定在1亿美元以上;万元产值用电、用水、用能、用地等进一步优化,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实现省级工业园区考核争先进位,主要指标进入并保持在前10名。 ——生态发展跃上新台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引导企业抓好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循环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升企业绿化档次,形成三分之一企业的精品特色厂区景观;完成各个片区的绿化提升工程,形成季节分明、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差异化风格,打造“沁春、恋夏、思秋、赏冬”的园区绿化主题。万元GDP能耗、水耗,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