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形式,而且对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区产业化组织数达1371个,龙头企业固定资产3.46亿元,带动或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已占到全区总农户的50%以上,实现产业化经营产值16.2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增强了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有效途径。地委、行署就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意见》、《****畜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有力地促

进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二是区域经济初具规模,主导产业逐步形成。近年来,我区各地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瞄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渐趋集中,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建立。截至2008年,全区马铃薯、油菜两大优势作物播种面积合计达190.11万亩, 其中马铃薯89.49万亩;油菜100.62万亩。八大特色品牌种植面积55.64万亩,其中:优质蚕豆9.04万亩,乐都长辣椒1.45万亩,紫皮大蒜6.55万亩,循化线椒2.3万亩,大果樱桃30万株、0.6万亩,食用菌47.07万平方米,薄皮核桃面积达到3.06万亩,高原制种32.57万亩,较“九五”末均有较大增长。两大优势作物和八大特色品牌总面积达到245.75万亩,其占农作物的比重达81.9%。订单面积发展到49.63万亩。另外,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步伐加快,养殖基地初步建成,全区规模养殖基地村达130个,各类规模养殖户达41353户,占总农户的14.28%,饲养畜禽119.80万头只。目前,全区西繁东育工程硕果累累,自繁自育进入高潮,已扶持建设牛羊贩运育肥户16953个,年贩运育肥牛12.8万头、羊107.6万只,收入2.79亿元,畜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25%以上。

三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一体化经营初见成效。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扩大,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渐

壮大。全区年加工产值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0多家。2004年以来地区先后审核确立了61家地级重点龙头企业(协会),包括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梯次分布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近三年来,地区先后对近50家龙头企业及市场(协会)进行筛选上报申请扶持,国家和省上先后投入扶持资金2348.4万元。通过财政扶持和企业自身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也越来越强,更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迈入快车道。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集贸市场84处,年成交额4亿元,其中农业部定点市场两处。几年来,仅农业产业化切块资金扶持的三处专业市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常年从事农产品收购的龙头企业有11家,年收购农产品3.15万吨。各类专业协会发展到215个,农产品购销公司发展到12家,两类中介组织年出售农产品达17.11万吨,年贩运农产品500吨以上的经纪人达272户,年组织销售各类农产品23.5万吨。其中省外经纪人67人,年组织外销售马铃薯、油菜籽、蔬菜等特色农产品8.1 万吨。上述几类组织年加工、销售、贩运各类农产品51.75万吨,占年可提供农产品商品量的53.3%。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与主导产品相配套的系列化服务,为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县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缺乏系统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和决策的依据,所成立的领导机构没有很好的发挥指导和决策作用,部门间协调不够,仅靠农业部门在此支撑。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不高,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效益不高。三是主导产品规模小,受传统经营意识的束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缓慢,无法组织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造成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的不利局面。四是地方财力有限,自身财力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很弱。五是受金融市场的限制,现有的龙头企业在运行中,因缺乏生产和收购环节足够的流动资金,无法组织较大规模的一体化生产,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缺乏市场竞争力。六是很大一部分企业法人只顾眼前利益,思想观念不解放,对发展农业产业化认识模糊,缺乏创新意识,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1、围绕主导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基地建设,着力推进特色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使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继续发展壮大马铃薯和油菜两大优势产业,努力打造优质

蚕豆、珍稀食用菌、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循化线辣椒、薄皮核桃、大果樱桃和高原制种八个特色产品和产业,引导和培育花卉、杂果、中药材、饲草等四个新型产业。到“十一五”期末,两大优势作物马铃薯基地达100万亩,油料基地100万亩;特色产品中优质蚕豆基地达15万亩,线辣椒基地达5万亩,长辣椒基地达2万亩,食用菌基地达1000亩,紫皮大蒜生产基地达8万亩,薄皮核桃基地达8万亩,大果樱桃基地达100万株、3万亩,制种面积达到达25万亩。以上八个特色品牌总面积达66.1万亩,占优势特色作物总播面积25%以上。加上两大优势作物,特色优势作物总面积可达26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以上。

2、鼓励规模经营,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及中介组织

“十一五”期间,按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目标和布局,地、县两级继续把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来抓,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基地和现有企业基础,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中介组织,进一步疏理农产品流通渠道,完善“绿色通道”,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其中申报国家龙头企业1-2家;培育和扶持10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地级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申报省

级龙头企业2-3家。使其发挥真正的龙头带动作用。继续配套完善青海东部蔬菜批发市场等五处已建成使用的龙头市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交易能力,实现年交易量5—6亿公斤,交易额3亿元以上,形成并发挥区内主要农畜产品的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力争申报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1-2个。积极发展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推进品牌创建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执法体系,加快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加强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测,增强监控手段。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定和生产基地认证工作,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特别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要逐步推行ISO9000、ISO14000、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要按照农业部、省政府等有关规定,一方面对传统名优特农产品,通过多种措施来改良品质,使其上当次、上水平,立创名牌。另一方面要提高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意识,

重视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宣传。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地区知名商标的农副产品商标,按照有关规定对商标所有人给予奖励。真正做到“树一个品牌、舞一个龙头、带一个产业”,力争使每个主导产业中都有几个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叫的响的名牌产品。

4、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1)加大对农业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合作、招商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除享受工业领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在土地、税收、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

(2)鼓励土地向经营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培育一批规模种养示范大户。按照《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依法流转,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建设所需的非农用地,有关部门要优先予以安排,凡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只要选址合理,可以依法予以调整。

(3)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地区本级财政以奖代补机制,预算安排一定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项目的奖励和扶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地级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的各类项目,各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立项,优先推荐上报,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各种支持。各县也要根据财力状况,自行确定比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和支农国债等农业专项资金,在不改变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性质的前提下,要重点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业为主的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科技培训和农产品品牌创建。

(4)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各类金融组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也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对省级和地级龙头企业,其开户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实际经营效益及发展前景,优先授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地级以上龙头企业所需的农产品收购资金,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纳入贷款规模,实行封闭运行。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投放力度,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要在80%以上,农户贷款面要在40%以上。

(5)落实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上各项税收支持政策,对从事种养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的重点龙头企业,其

自产自销产品免征增值税,经营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农业部门、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其他各类事业单位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得,暂免企业所得税;对龙头企业生产、销售种子、种苗、饲料,免征增值税。对新建的各种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从支持的角度出发,协助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行,对农民出售的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免收市场管理费。

(6)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制度,在全区所有干线公路收费站上开设统一的“绿色通道”通行道口,对符合规定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对销售本地农产品的散户进入市场的,可减征或免征相关税费。

(7)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一是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领导。地区农业产业化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各县也要健全相应的组织,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编制。各县要根据中央、省、地的有关要求,制定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对于未制定规划的要尽快制定。同时,各地要依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要拿出相关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以一定的措施保障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有序推进。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农村经济、完善农业发展链的强力抓手。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江苏农业生态特征多样,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效率较低,产业缺乏竞争力;农产品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具备叫响品牌的条件,但品牌多而不强、知名度有而不响,更缺少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品牌亮的大型龙头企业;农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动力缺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把创新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重塑农业产业发展新优?荨;?于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生态优质农产品标杆产地、开放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区域绿色农产品交易集聚区。立足农业农村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优势,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田园

乡村为载体,围绕沿江、沿海、沿运河、沿黄河故道及湖泊丘陵资源,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田园。 推动地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江苏农业生态多样,农林牧渔业品种资源丰富,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具有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良好条件。如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邳州大蒜、阳山水蜜桃、灌南食用菌等。优先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农产品深加工推动产业集聚,推动地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规模优势。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产业集聚区。围绕园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高起点创新集成农业科技成果,高质量引进实施重点农业项目,高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高要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以开放理念发展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引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助推开放型农业经济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农业新格局。优势农业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聚焦多元化产业链和价值链,摒弃单一化种植养殖初级产品,挖掘和拓展农业产业的多维功能。 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振兴。人才振兴要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基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农业合作社 联合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己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超市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协会引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镇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镇现拥有耕地面积75000亩,旱地面积10000亩,山林13000亩,河流总长度368公里,渔船总数348艘。我镇虽然在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龙港的农业与工业间、城乡与城区间的发展仍有差距,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农户缺乏对土地流转法律观念的了解,农田抛荒现象屡有出现,粮食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营销人员缺乏,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不高。

四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室,形不成商品经济。 二、创建农业联合社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联合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整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和作用 (一)完善组织,创新模式 我镇以联合社为龙头,以“企业+农户+超市”的模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要求。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金互助,逐步扩大生产领域,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我镇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经济实体体系。着力提高联合协作,共同辅设致富路。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实体的联合性团体组织,以扎实工作作风,有效的服务理念,积极联合,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和经济股份加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报告县委、政府: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产业化办公室对全县第一季度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情况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以进一步探索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根据全县23个乡(镇)摸底调查,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呈上升趋势,已实现总产值4711.15万元。其中: 1、种植业产业化情况: (1)优质茶园建设: 完成201X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目前正在设计今年1000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2)栽桑养蚕: 完成了5000亩老桑园管护工作、1160亩新桑园的嫁接工作,已备齐了1500张养殖春蚕所需的物质和蚕种。

全县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县已实施订单种植面积6800亩。主要订单品种有食用玉米、魔芋、芋头、辣椒等,涉及全县5个乡9个村866户农户。 (4)无公害产品: ①山药: 全县已完成800余亩山药的育苗和整地,主要集中在老场乡。 ②茶叶: 全县已完成15000亩茶叶的春季管护,并采春茶15000公斤,产值约60万元。 ③西瓜: 已完成3000亩西瓜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生产资料及种子的准备工作。.freekan.④油菜: 全县45000亩油菜长势良好,防病治虫工作已落实完毕。 2、畜牧业产业情况: (1)畜牧业龙头企业1---3月份情况: ①二郎山牧业: 发展养羊联产户25户,每户5只;羊场产纯种波尔羊102只,产值102万元。 ②四川隆生(天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二郎山山地鸡1.5万只;发展养鸡大户8户(平均每户一次饲养1000只以上)。 ③帝豪羊业: 已向全县农户签定养羊1000只的合同,现已发放170只。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模式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 模式 摘要:“公司+公司”模式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把农民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来,有利于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发挥农民公司和龙头公司两个方面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推进农业产生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农民公司;龙头公司;农业产品公司;公司+公司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067-0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方向。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一种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以有利于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和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公司+公司”模式,经过初步实践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评估,无论对于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进程,无疑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一、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及其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依靠各类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带动,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从目前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三种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或合同,组织农民生产,并回购、销售农产品,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农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龙头公司的带动和连接,以订单或合同的形式来整合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生产,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农户生产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 “公司+基地”模式,即龙头公司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筹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由基地带动农户加盟生产经营。龙头公司负责培育和供应正规种苗,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服务,按合同价回收基地加盟农户的农产品和销售。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障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前景和措施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进入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何抵御市场风险,这些问题在 90 年代以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之后变得日益突出。二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些已经为我国农村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山东省自 1993 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1.3 万个,连接 700 万个农户,带动基地 5500 多万亩,全省已确立 18 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出现新突破,农业经济全面增长。过去农民只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而黑龙江省由于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各地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如双城雀巢公司投资4.3 亿元,日处理鲜奶530 多吨,带动了全市27 个乡镇和附近市县乡镇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现在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也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工企业增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海南省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抓住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海淡水养殖几个主导产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产加销有一体化,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了运输流通环节严重妨碍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难点,推动了海南市场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大为提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农业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粮食连续三年夺丰收。 近年来政府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支持、加强农业的措施,但是,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地方小气候”,但是从全国广大农村以及庞大的农垦系统来看,至少在近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资金投入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主要应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来实现。可以说,事实证明,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农垦企业的兴旺发达是确定无疑的。 (二)、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广东垦区自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加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 “八五”以来,进一步实施“巩固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较快的扩大及进展。 1 、建立了一批区域商品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目前,已建成或初步建成的区域性基地有:湛江垦区的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和禽畜饲养、养殖基地,茂名垦区的水果、橡胶、蔬菜、茶叶、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基地,阳江垦区的水果、橡胶、海水养殖和生殖和生猪饲养基地,揭阳垦区的水果、高档茶生产基地,汕尾垦区的海水养殖、优质稻生产基地,总直的乳制品、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其中大部分“基地”可以为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基础。 2、“三高”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至 1997 年底,其累计面积达到 106.05 万亩,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养猪场 13 个,万头以上的猪场 5 个,生猪饲养量 44.2 万头,鸡 300 万只,饲养奶牛 2000 头,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养殖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成立,位于XXX,总经理XX,注册资金48万元。公司距XX公路7公里,拥有一个养殖场,总占地40亩,建设温室猪舍7000平方米,厂房近700平方米,饲料库房300平方米,办公用房500平方米,及排水、供水等其他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102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6万元,年产生猪7300头。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取得承德市种猪生产认证,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猪2000头。2010年1月被河北省畜牧局认定为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 XXX有限公司采取“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上连XXX有限责任公司,下连产业基地和养殖农户,以促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和营销支撑为己任,实行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防病灭病,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分配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为公司成员和养猪户提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供销全程服务。公司重大事务、财务公开透明,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产权明晰、结构合理。 一、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科技养殖培训,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有机猪养殖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是养殖成功、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础。为把养殖技术传授到养殖户手上,转化为高效生产力,我公司长期聘请了5名经验

丰富的中、高级农牧师,举行定期培训,并有专职技术员9名,为14个行政村的650户养殖户提供常年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支持。公司全年为成员和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成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避免病害损失。避开了销售淡季出栏猪压圈的困扰,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改善了生猪品质。到市场需求旺季时,公司的批量出栏生猪大受京津唐客户欢迎。 2、建设高效营销机制,为养殖户提供营销支撑 市场营销是生态有机猪产业发展的关键,市场营销组成员常年奔波于京津唐主要客户之间,在销售的同时搜集需求信息,专业社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与成员签订购销合同,全部收购销售本社组织生产的生态有机猪产品,同时积极解决养殖户技术、资金、运输方面的难题,公司为成员和养殖户“一个示范带动,两个有效支撑”的全程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在XXX 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有温饱型向营养性、健康型、环保型转变。对生活所需猪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市场考察和食品检验监督部门认定,目前的猪肉质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危害人身健康。如猪肉颜色变淡、口味差,肌纤维粗,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如金属、激素、兴奋剂等达不到安全标准,广大消费者迫切需求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生产安全优质猪肉。为此,我们引进国家高新技术,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赵泽红 沾益县农业局 655331 摘要:本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组织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并负责产品的推销,起到了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与农户的结合是所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农业合作经济,就是农户联合起来办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个企业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企业,或者综合经营的企业。公司是合作组织成员联合投资、共同拥有并民主管理的,可以说是“农户+公司”,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户+公司”;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中,公司是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休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是“公司+农户”。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做大,所联系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龙头企业与每一农户都签订合同,运作成本就会很高,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一个中介服务组织,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正因为这个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有众多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已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走上通过饲养“草原兴发羔羊”、“草原绿鸟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户+公司”中的公司,是农户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实行传统合作经济的原则,形成“共享、共担”机制。“公司+农户”中的公司,投资主体不是农户,完全采用合作经济原则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或低偿地向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确定保护价,包销农产品等,使公司与农户形成“共享、共担”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一直依靠烤烟、油菜等有限的支柱产业,而烤烟的指导性种植计划和指令性收购计划两种体制矛盾十分尖锐,油菜价格偏低。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及畜禽养殖等,而届时如没有相应的贮运、加工及营销企业的拉动,难免会出现种果园到毁果园等隐忧。谷贱伤农。某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或冷或热的

农业经营新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一、CSA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从字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优点:1、城市社区居民一次性交付一年的菜钱,与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增强彼此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城乡交流。 2、农民预先收到订金,有利于农业资金运转。 3、社区居民直接从农民手中预订蔬菜,解决了农村蔬菜的销路问题。 4、方便社区居民更直接的吃到清洁绿色有机蔬菜。 二、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优点:1、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物质和能量损耗,使相同的生产原料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通过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增大生产效益。 3、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生产出的农产品更清洁无公害。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点: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 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 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 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 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 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 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下列不属于超大建立的“五个统一”模式的是? A. 统一提供水果和蔬菜良种 B. 统一蔬菜和水果的栽培标准和技术规程 D.统一品牌认证 A. 经营规模大 B. 经营的成本比较低 C. 产出比较高 D. 投入比较大 A. 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运行 B. 改革创新管理的技术 C. 全面招商引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D. 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提高园区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1. fi- C.统一销售渠道 2.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民有高效益原因不包括?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珠海模式的特点?

4 现代农业的特征,下列错误的是? .

A. 生产要素不断变化 B.有商标 C.有品牌 A.产量高 B.效益好 C. 立体种植,创新性强 D. 具有普遍性 A. —个企业群 B. 两大市场 C. 四大企业 D. 五大基地 A. 无机农业研发团队 B. 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 C.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持和研发系统 D. 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 A. 科学规划 B. 加强技术 8. 寿光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fi- D.有统一价格 5. 韩国高产辣椒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6. 梧州模式的1245实验工程不包括? 7. 超大模式建立的保障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现状 1、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是积极推进了林业产业化。各乡镇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岳纸集团原料基地扩建机遇,按照“稳杉稳杂,扩竹扩松”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全县马尾松和楠竹面积已分别发展到34万亩和36万亩。面积达1200亩的连山苗木基地每年可向本县和周边县市供应优质林业种苗500万株。二是着力优化了种植业品质结构和发展了订单农业。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订单面积达1万亩;优质油茶和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全部由贤胜油业公司订单收购;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礼品瓜订单达0.5万亩;蚕桑面积发展到XX亩,蚕茧全部由县种子公司订单收购;烤烟生产面积发展到3000亩,全部由县烟草公司订单收购。三是大力扶持了畜牧业生产大户。以外销型“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山羊和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继续向大户方向发展,全县年饲养牲猪100头、山羊50头、肉牛10头以上的大户分别达到300、400和30余户。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竹木、

草食牲畜、蚕桑、柑桔、花卉苗木、药材、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烤烟、茶叶、辣椒等11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多达110万亩,其中14.5万亩优质粮油、水果蔬菜基地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我县还成为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商品羊生产基地县及全国21个楠竹生产示范县、湖南省12个楠竹产业化生产基地县之一。 2、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广大群众积累了不少生产工艺和生产经验。明末清初,洒溪乡就有群众开始利用楠竹造纸,根雕等工艺水平也令人赞叹不已。上世纪90年代,畜牧技术人员在积累群众养羊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林间草地商品羊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本品种选育、吊脚楼式羊舍建筑设计、适度规模生产等一整套饲养配套技术,先后获联合国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国家及省级大奖。与此同时,农产品结构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已形成食用油、茶叶、粮油、果品、竹木精深加工等系列产品,产品综合优质率达40%以上,并拥有了一批市场看好的拳头产品。贤胜油业公司生产的贤胜牌植物油获XX年湖南省第六届国际农博会最畅销产品奖和湖南省第二届西部农博会金奖,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论证,产品畅销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县园艺场生产的脐橙获国家农业部检测中心优质证书,并申请“神脐”牌注册商标,产品出口俄罗斯等国。 3、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通过积极探索与本地实际和市场相适应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带农户”、“市场连农户”、“科技引农户”等模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极影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 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龙头企业与农

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资源比较优势战略的影响,不容易把握市场需求。②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③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②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与市场大的矛盾。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有些服务以盈利为目的,不考虑农民利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 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企业+农户); 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 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1.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 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3 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 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农业产业化经营答案

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龙头企业的基本类型是由加工企业做龙头。(×) 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 3.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依靠外部市场的一系列一次交易,实现群众经营一体 化。(×) 4.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形态。(√) 5.生产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简要地说,就是“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扩基 地,突出特色强基地”。(√) 6.按生产基地联结农户的方式对生产基地进行分类的好处在于,能够了解不同 生产基地的产品特性,并根据不同产品的产业链长短,选择适宜的产业化方式。(√) 7.主导产业的运行机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8.所谓收入弹性,或者叫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总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9.农业产业化是开放型的,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甚至是跨省市、跨越 国界的。(√) 10.在选择和确立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应首先选择那些纵向联系深远,横向联系 广泛的项目。(√) 11.跨省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应由有关省区协调规划。(×) 12.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中心,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 信息等多种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13.市场功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范围,取决于市场的性质以及社会生产、流通的 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 14.市场主体是指参加市场活动的有自身经济利益的人或集团,它包括参与市场 活动的全部生产者、经营者。(√) 15.批发市场的投资者与管理者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16.供销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应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脱去 “官办”外衣,还其本来面目。(√) 17.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机 构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提供各项产中服务。(√) 18.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是指组成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转的条件和功能。(√) 19.龙头企业带动型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 及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生产领域实施。(√) 20.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带动型要求农民及其领导有较高的素质,能创造品牌和 名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在纵向一体化方面,最典型的模式是( A )。 A.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B.农民合作社+农户 C.专业市场+农户 D.行业协会+农户 2.最受农民信赖和接受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 B )。

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填报说明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七月

《农业产业化差不多情形统计表》 填报说明 为了解、把握和反映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的差不多情形,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打算,实施有效治理、调控、指导、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和农业部关于进展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监督治理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本报表制度属于部门统计调查,是对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差不多情形的统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畴、运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内容,认真组织实施,按时填报。 本报表制度由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说明。 1、统计时段 《农业产业化差不多情形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中的所有数据,分别按以下四个时段填报:2007年1月1日~6月30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6月30日;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估量数)。 2、起报单位 《统计表》以县(市、区)为起报单位,基础数据由各类产业化组织填报,由各市汇总报我办。

3、属地填报 中央、省、市直属单位均由所在县(市、区)组织填报;各类开发区统一由原属地填报。 4、统计对象 包括与农民结成带动与被带动关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龙头企业以2007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组织章程,登记在册会员5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为统计对象。也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5、流通企业收入 《统计表》中的流通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填写“交易额”。 6、现价填报 《统计表》中有关数据均按现价进行填报。 7、数据符号 有小数点的数据,一律保留两位小数。除小数点外,数字间不加任何符号。如1000000,不能写成1,000,000。 8、计量单位 严格按照《统计表》中的计量单位进行统计。不得随意采纳其它计量单位;不能在数字后加汉字(如将10000填写成1万)。 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系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