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选择: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在面临选择时,人们需要权衡不同的利益和代价,并做出最优的选择。

2.成本和效益的边际分析: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边际成本

和边际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成本,而边际效益是指

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益。人们会选择使边际效益最大化和边际成本最

小化的决策。

3.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是个人和企业之间买卖商品和资源的地方。

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信息的传递。

4.个体行为的理性性假设:在微观经济学中,理性性假设是指个体在

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动。个体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

信息,对不同的选择进行评估,并做出最佳决策。

5.市场的失败和政府的干预:尽管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

有效手段,但也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市场失败可能包括垄断、外部性和

不完全信息等。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规章和监管等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

以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6.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供求关系是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当需求

增加或供应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当需求减少或供应增加时,价格会下跌。供需关系是实现市场平衡的重要机制。

7.生产者的最优决策:生产者决策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生产者会根

据成本、需求和竞争等因素来确定产量和价格,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8.消费者的最优决策:消费者决策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价格、质量和个人喜好来进行消费决策,以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9.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不同企业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对价格、效率和创新等产生影响。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10.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在市场中,买方和卖方可能拥有不同的信息和知识水平,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和交易规则等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些原理提供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和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要点整理 一、导言 1、经济学十大原理 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经济学的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②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③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 ④有助于人类反思和约束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起源:中国东晋(舍己为苍生),西方古希腊(家庭个人利益)。 5、经济学思维 语言的作用:信息传递、信息储存、思维表现的载体。 思维方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 两个模型: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6、比较优势、专门化与贸易 专门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它可以使人们都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7、名词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变动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如污染) 市场势力:单个(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总结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What Economics Is All About Scarcity: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how people decide what to buy, how much to work, save, and spend how firms decide how much to produce, how many workers to hire how society decides how to divide its resources between national defense, consumer good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needs *The principles of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原理一:人们要面临权衡取舍) All decisions involve tradeoffs. (所有的选择都包含权衡取舍) Going to a party the night before your midterm leaves less time for studying. Having more money to buy stuff requires working longer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目录 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1)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 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2) 六、需求价格弹性 (2) 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 (3) 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3) 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3) 十、税收的代价 (4) 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4) 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 (5) 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7) 十四、市场结构 (7) 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8) 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8) 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 (8) 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9) 十九、博弈论 (10) 二十、微观经济学前沿 (11) 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①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所放弃的东西。(也就是机会成本) 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选择)

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能使每个人都获得好处。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力量) 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企业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 例子:(实证分析)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规范分析)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案例:假设中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烧饼或4件毛衣;英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烧饼或2件毛衣。 烧饼毛衣名称 产量机会成本产量机会成本中国50 0.08 4 12.5 英国40 0.05 2 20

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他便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当技术和生产要素改变曲线会上下移动。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1.有贸易的时候增加社会总产量。 2.当两个人生产两个土豆牛肉,一个人在生产这些都有绝对优势,但他们的比较优势都有且不同;贸易使人们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3.均衡价格: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会减少的观点。 5.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6.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便是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根据需求定理(定义)所以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市场均衡指价格达到使需求量和供给量平衡的状况;根据供求定理,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市场供过于求,出现物品过剩,卖者为扩大销售势必降低价格使价格回复均衡点;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供不应求,物品短缺,卖者为获取更大利润势必抬高价格使价格回复均衡点。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1.*列出并解释本章所讨论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需求更富有弹性;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购买它的相近替代品,比如DVD跟电影票... (2)奢侈品和必需品;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当大米价格上升,尽管人们会减少吃大米的次数但并不会大幅度减少;而当钻石的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不买或者减少在此的消费。 (3)市场的定义;狭义的市场需求弹性大于宽泛定义的市场;因为狭义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考试专用 第一章 (1)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造成原因: ▪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 ▪市场势力:单个买者或卖者有能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比如,垄断)(4)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第二章 ▪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

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 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假设条件: 1、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与大炮) 2、可供使用的资源量都是固定的 3、社会经济在完全就业(所有生产要素均得到 了充分使用)和充分生产(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下运作 4、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如果机会成本不变,那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直线 ▪如果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多而上升,那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 第三章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出口:把国内生产的物品卖到国外去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进口:购买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计算 例,阿根廷和巴西每个月都有10,000个劳动小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整理电子教案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由于-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学习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而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t):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曲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胁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毎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毎个人可以专门从丰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贸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与家庭一样,国家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片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亚当·密斯)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单纯的市场调节经常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可能失灵的原因: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罝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人们必须在不 同的选择之间做出权衡和取舍。 2.机会成本原理:当人们做出决策时,必须考虑放弃一项行动而获得 的福利。机会成本是放弃的最高价值。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效应是指个体或企业做出决策时的额外成本和 效益。只有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才是合理的。 4.边际效益递减原理:随着消费或生产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后,额外消费的效用会逐渐降低。 5.交换原理:交换是指个体之间或企业之间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或服务 来获得经济利益。只有在交换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交换才会发生。 6.市场均衡原理:市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达到均 衡价格和数量。市场均衡是指供求两方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价格和数量。 7.市场失灵原理:虽然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分配资源,但有 时市场出现失灵。市场失灵可以是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 原因引起。 8.政府干预原则: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法规来修正市 场的不完善。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效率和公平。 9.博弈论原理:博弈论是研究个体或企业在互相竞争或合作时的策略 和结果的数学理论。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市场中的行为。 10.激励原理:个体的行为往往受到激励的影响。激励包括经济激励 和非经济激励,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动。

这些原理提供了理解个体、家庭和企业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作出决策的框架。通过研究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领域的基础,如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一、十大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中作者所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为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曼昆所写的十大经济原理: 1)人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十大经济学原理分析 2.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在选择资源时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进行最优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权衡取舍的过程。比如在日常的消费的过程中,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相切时,由于消费者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就需要对多种商品进行权衡取舍。在选择过程中,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喜好以及商品的价格进行选择,这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主要表现。同时机会成本也是权衡取舍的一种表现形式。 2.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需要对可以选择的方案的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比较,最后做出选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会成本。在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中,机会成本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和睡觉中选择时,当选择学习而放弃睡觉时,这时候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睡觉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2.3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边际最简单解释就是衡量自变量的变动所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关系。比如在沙漠中一个人很口渴,当看到绿洲并且有大量的水喝时,他喝的第一口水可能是挽救了他的生命,因此第一口水给其带来的效用最大,当继续喝水时,水给他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带来了负面效用,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因此一个理性的人需要考虑边际变量,当效用为零时停止活动,放弃选择。 2.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一个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成本或者收益发生改变时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企业中对于员工采用奖金激励的手段,就会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在当前销售工作就是采用低底薪和高提成的激励手段,激励销售人员做出更多的业绩。 2.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尽管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专业化和分工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好处,但是专业化和分工不能使每个人都享受到不同的产品与服务。比如面包师不能使用打铁匠的生产出的铁器,打铁匠也不能享受到美味的面包,贸易的产生对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揭示了许多经济现象 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原理,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和市场行为。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首先,供求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指出了市场价格和商品 数量之间的关系,即当商品供应增加时,价格下降;当商品供应减少时,价格上升。这一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一些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其次,边际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个体在决策时应该考虑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在做出决策时应该比较额外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这一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个时刻做出某种决策,以及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个时刻停止做出某种决策。 第三,机会成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指出了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放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即我们需要考虑放弃某种选择所损失的其他选择机会。这一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出选择,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在不同选择之间进行权衡。 第四,市场效率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它指出了在竞争市场中,市场会自动调整,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这一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竞争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以及为什么市场干预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调。 第五,市场失灵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在某些情况下,市 场机制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调,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这一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以及为什么政府需要进行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制定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3. 理性人在边际处思考 4.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作用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7. 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 经济整体如何运行 8.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商品价格上升 10. 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 关于个人决策制定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不同目标之间面临权衡;某行为的成本是用放弃的机会衡量的;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决策;激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和相互依赖是互利的;市

场通常是协调人们行为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措施是纠正市场失灵或促进更大的经济平等。 关于经济整体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源泉;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 二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家试图在解决问题时能保持科学家的客观性。和所有其他科学家相同,他们作出适当假设、构建简化模型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本章介绍了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循环流向模型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领域分为两个亚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的决策制定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经济整体的那些力量和趋势。 实证性陈述是断言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规范性陈述是宣称世界应该如何。当经济学家作出的是规范性陈述时,他们作为政策顾问的角色成分多于科学家的角色成分。 经济学家们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的建议有时是不一致的,因为他们在科学判断上存在着差异,或者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差异。有时候,经济学家提出的建议彼此一致,但政策制定者可能选择不予理会。 三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

经济学原理摘要

经济学原理(美)N.格利高里•曼昆(N.Gregory Mankiw)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 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 人通常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 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 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 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 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 果。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 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 源的经济。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可能原因一是外部性,二是市场势 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 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 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 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或雇用的人 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是 无法预测的波动。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有关主张: (持赞同意见经济学家所占的百分比) 1.租金上限降低了可得到的住房的数量和质量。(93%) 2.关税和进口配额通常降低了总体经济福利。(93%) 3.弹性汇率和浮动汇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国际货币协定。(90%) 4.财政政策(例如,减税和/或增加政府支出)对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有重要的刺激效应。(90%) 5.美国不应该限制雇主将工作外包给其他国家。(90%) 6.美国应该取消农业补贴。(85%) 7.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应该取消对职业运动队的补贴。(85%) 8.如果联邦预算要实现平衡,也应该是以经济周期为基础,而不是以年度为基础。(85%) 9.如果现行的政策保持不变,在接下来的50年中社会保障基金与支出之间的制品会持续扩大并超出承受能力。 10.现金支付给领取者增加的福利远远大于相当于现金价值的实物转移支付。(84%) 11.庞大的联邦预算赤字对经济有不利的影响。(83%) 12.最低工资增加了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的失业。(79%) 13.政府应该按“负所得税”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 14.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作为控制污染的方法优于实行污染上限。(78%)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 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 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 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在该模型中,经济由家庭和企业这两类决策者所组成,企业用劳动、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这些投入品来生产物品和劳务(这些投入品被称为生产要素),家庭则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 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 样子的观点。 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 什么样子的观点。

经济学原理微观笔记

一、经济学 1.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即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主流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2.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1.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 (1)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与家庭一样,国家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2)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3)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单纯的市场调节经常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学 1.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即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主流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2.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1.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局限性:这意味着个体和社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要和欲望。个体在做决策时必须考虑不同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 2. 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项行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个体在做决策时要权衡选择的代价及其机会成本。 3. 边际量的概念: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生的额外效果或成本。个体在决策时通常会将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来做出最优决策。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个体在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激励效应。如果某个行为可以获得回报,个体则更有可能去做;如果某个行为代价过高,个体则更有可能放弃。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贸易使各方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互相交换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贸易会使资源更加高效地分配,并提供更多的选择。 6. 市场机制是资源分配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来指导资源的分配。市场的竞争可以有效地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激励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7.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但有时政府可以介入来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监管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和解决外部性问题。 8. 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这种关系被称为供求关系。 9. 市场机制可以治愈短缺:当某种商品供应不足时,价格会上升,激励生产者增加供应量。同样地,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激励消费者增加需求。 10.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可能会引发副作用:政府干预市场时应 审慎考虑,因为干预可能会引发意外的后果。政府的政策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扭曲和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以上十大原理是理解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作方式,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衡取舍可以改变。 ·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量: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其变动使需求曲线移动。 ·影响卖者的变量: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其他变量的变动将使供给曲线移动。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供给或需求变动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供给未变供给增加供给减少 需求未变 价格相同 数量相同价格下降 数量增加 价格上升 数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