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附件1

国家电网公司

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推荐书

推荐单位:国网哈密供电公司

成果名称:用于展开防鸟刺的装置

申报者:输电运检二班

申报日期: 2015 年 5 月 22 日

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基本情况

三、推荐情况

注:1、实施单位意见:请根据成果的技术创新点和使用效果,填写申报理由,并注明申报等级。

2、推荐单位意见:请根据成果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情况,填写推荐理由

和结论性意见及推荐等级。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附件1、 编号: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登记表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人): (单位盖章)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 研发起始日期:□□□□年□□月 研发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机构: 填表日期:□□□□年□□月

填写说明 按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分类标准等填报或在对应的□内打勾。 成果名称:应与项目立项、专利成果、成果鉴定的名称一致。 第一完成单位(人):指两个单位(人)以上合作完成成果排序位列第一位的。 推荐机构:指省(区、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领导机构。 机械、电机:包括机械、电机、机电控制、工具等。 电子、通讯:包括电子元器件、通讯器材、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等。 医疗、保健: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方法、保健品等。 轻工、纺织:包括家电、轻工产品、食品、包装、纺织技术等。 资源、环保:包括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农林技术等。 交通、建筑:包括交通运输、建筑、通风、制冷等。 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等。 其他:上述范围外的应用技术成果。 已转让企业: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以签订成果转让协议(合同)的受让单位。 技术转让收入: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协议规定由受让单位支付的全部技术转让费用。

统计效益起止日期:指计算净利润、实交税金、出口创汇、节约资金的起止日期。 净利润:指不包括出口创汇所折算的收入。 实交税金:指向税务部门实际交纳的产品销售税、附加税。 出口创汇:指折成人民币的收入。 节约资金:指由于投资减少,原材料、动力和燃料消耗降低等所节约的资金。 自行转化应用效果情况:指无法用经济效益统计的职业安全与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可以用文字概括其使用效果。 成果曾获奖情况:指获得最高奖项的名称,奖项的等级,设奖单位名称等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Flash课件)展示视频内容,提出情境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 见解 ①使学生快速 集中精力,调整听课 状态.②知识的呈现 过程与学生已有的生 活密切联系起来,学 有用的数学,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③使 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 突,从而引入本课课 题,明确本节课的探 究方向,激发学习欲 望。 问题1、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A1B1=AB,∠A1=∠A,∠B1=∠B把画得△A1B1C1剪下来放在△ABC进行比较,它们是否重合? 问题2、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 A1C1=AC, ∠A1=∠A,∠B1=∠B,请你猜测△A1B1C1与△ABC是否全等?若它们全等,你能用 "ASA"来证明你猜测结论成立吗?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作图过程。得出结论: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小 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 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 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会合作 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问题1, 因为学生已经在 学习“SSS”条件 有了一定的作图 和探究图形的基 础。所以这里就直 接提出问题让学 生动手操作,教师 适时引导。对于问 题2,学生在问题 1的基础上通过类 比思想可以得出 结论。(即:可以 通过"角边角 "(ASA)来证明。 例1、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互相讨培养学生的

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篇一:2013年科技创新总结 2013年科技创新总结 2013年在集团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公司按照《2013年**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管理和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广泛吸收先进的外部科研成果,在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基本建设、节能环保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公司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成立了科技创新年领导下小组、规范了科技工作管理体制,确保了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从组织机构、保障机制、工作措施、效果评价和创建成效等多方面细化标准,量化考核,使科技创新工作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技项目鉴定申报及团队建设 对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创新项目积极进行做好总结,安排专人负责整理上报工作,本年度公司组织上报评选省、市、县科技进步奖项目18项,其中8项分获宁阳县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两项通过获得泰安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一项已申报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评奖。在县政府实施的“双十工程”,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县级创新团队建设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三、知识产权管理情况 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与带领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已初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刚刚起步。2012年专利授权16项,2013年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6项,发明专利11项,其中一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2013年集团公司被宁县科技局评为“宁阳县专利工作先进单位”。 四、群众性技术革新的开展情况 为了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热情,动员和引导广大员工紧密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开展了以qc”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参与企业创新创效实践的载体,发现了一批基层创新能手。 2013年征集“qc”成果5项,其中3项在**市群众性质量项目评选中分获优秀qc项目、优秀qc信得过班组等不俗成绩。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 1、继续加大人才培养,不断扩充人才队伍的知识面,加强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2、抓项目申报。争取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对集团公司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坚持不懈的组织科技项目的申报,力争多立项,不断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 3、促进专利和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面对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专利授权率将会降低的问题,我们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提高创新意识。积极组织、鼓励、支持、协助专利申报,兑现专利奖励,提高专利技术含量,同时加快知识产权转化生产力的步伐。 4、加强公司员工思想教育,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对于企业、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用先进的思想和技能武装头脑;搭建想事、谋事、干事的科技工作软环境,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干事的平台。尽管,我们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这与公司的快速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创新环境不优,全员创新动力依然不够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企业创新活力不足,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突出,具有研发能力、可以开展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壮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科技创新要求,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为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13年12月27日篇二:生产技术科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表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拟获奖项目公示 编号推荐省(区、市)项目名称第一完成人其他完成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 一等奖( 1项) 1 江苏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的研制与应用田明杨血本、张勤友、程鹏、朱贵山、李海、 于海洋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二等奖(10项) 1 河北辊底式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创新 与开发丁国伟马中杰、刘洪、张兆利、张艳龙、李开志、 陈志强、魏东明、李宏军、胥强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河北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工艺配套与完善付亚荣刘春平、马永忠、李小永、李冬青、姜一超、 李淼 中石油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 3 山西大型挤压机缸体内孔珩磨设备张风奎左开红、王应林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激光可视对焦技术徐小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5 上海火箭发动机壳体高效电子束焊接方法 与工艺装备 王勇潘丽华、姚震忠、胡登禄、周鹰龙、沈慧萍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6 上海220kV输电线路铁塔易地升高改造带电 施工技术研究杨庆华刘新平、孟亮、袁奇、沈兆新、朱炜、 谢小松、侯晓明、鲍晓华、龚景阳 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7 江苏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 证体系研究开发及应用 朱洪斌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8 山东±66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 究及应用成果王进卢刚、刘洪正、李龙、郑连勇、刘兴君、 韩正新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 . 下载可编辑.

9 湖南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椭圆形吊臂国产化 及压型效率提升周鲜平刘玮、李纲、熊先政、程映球、易伟平、 胡宁、任钜彪、陈铁坚、孟凯、王战锋、 苏敏、袁勋、关勇、铁小武、谭正秋、 文玉超、周勇强、游雄、苏继学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10 广东古建筑保护修复新技术及其应用黄文铮吴德深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三等奖(31项) 1 北京防覆冰电力导线张世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2 北京400板坯连铸机的仿真及高效化制造技 术卫建平娄宇、郭亚杰、王珂、孔凡威、李健、 张洋、王三恒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机械厂 3 天津特殊扣石油套管接箍拧接技术攻关李刚刘雨、吴四海、张学武、王德全、王琰、 翟德权、侯丙辛、马恺、徐文强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河北掌上查窃仪朱劲雷河北省邯郸供电公司 5 辽宁多几何外表面形状结构的卷取机卷筒 和液压控制程序 王国光鞍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 6 辽宁TRT能源回收集中控制及保护新技术田印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安装工程 公司 7 辽宁PDM-810MR智能型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刘永胜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 8 辽宁环保节能房屋刘成金抚顺尼耐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 吉林动车组铝合金侧墙加工工艺新方案朱艺海鲍洪阳、王锋、曲双、张俊平、王隽、 李保国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0 吉林一种生物质纤维多孔细旦长丝纤维及 其制造方法 彭立伟王剩勇、夏郁葱、曹军、郑成军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11 吉林油井带压打孔技术研究与应用崔国臣王洪绪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 12 上海电铸、激光、制模技术在首饰礼品加工 上的创新沈国兴朱劲松、吴倍青、王伟成、朱军、周天应、 万荣生、张宏、马骏、吴伟民、魏浩、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 . 下载可编辑.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应用报告(DOC)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报告 常熟市华丽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报告 1 前言 1.0.1 目前,铁艺制品在基本建设和环境美化工程中被普遍应用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上说,铁艺制品都以其独特的品味和或典雅或粗犷的格调备受广大设计人员和城建管理部门的青睐和重视。在一个不断追求现代文明和更加注重人文环境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铁艺制品更以其独具品位的艺术魅力和安全性、环保性、通透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1.0.2近年来本公司承接了不少大跨度窗花铁艺工程,该类铁艺制品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针对大跨度窗花制作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完成了大跨度窗花铁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经过多个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该专项施工方案实用价值高、技术先进,效果明显。 2 专项施工方案特点 2.0.1 本专项施工方案运用科学先进的设计、制作、安装技术,在构件尺寸精度控制、构件精确定位控制、构件拼接平整度控制等方面技术先进、工艺合理,保证了构件尺寸精确、构件定位精准、构件拼接平整,大大提高了构件制作速度,缩短了安装工期,大跨度窗花铁艺平面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工艺先进、制作精确、安装方便、施工高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

3 适用范围 3.0.1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铁艺制品的设计、制作和安装。 4 工艺原理 4.0.1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构件样板设计,绘制构件加工图和统一编号,根据图纸尺寸下料、加工;根据构件编号在厚钢板操作平台上对各构件进行预定位;对于构件间的焊接,利用专用定位夹持装置对构件进行精确定位及夹紧后再焊接处理,这样保证了构件间的焊接角度和成型平整度精准;加强现场安装精度的控制,从而实现铁艺制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图5.1-1)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编号推荐省 (区、市) 项目名称 第一 完成人 其他完成人 第一完成人 所在单位 一等奖( 1项) 1 江苏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 具的研制与应用田明杨血本、张勤友、程鹏、 朱贵山、李海、于海洋 中石化江苏 油田分公司 井下作业处 二等奖(10项) 1 河北辊底式加热炉蓄热式 燃烧技术的创新与开 发丁国伟马中杰、刘洪、张兆利、 张艳龙、李开志、陈志强、 魏东明、李宏军、胥强 唐山钢铁集 团有限责任 公司 2 河北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工 艺配套与完善付亚荣刘春平、马永忠、李小永、 李冬青、姜一超、李淼 中石油华北 油田第五采 油厂 3 山西大型挤压机缸体内孔 珩磨设备张风奎左开红、王应林太原重工股 份有限公司 4 上海激光可视对焦技术徐小平上海大众汽 车有限公司 5 上海火箭发动机壳体高效 电子束焊接方法与工 艺装备王勇潘丽华、姚震忠、胡登禄、 周鹰龙、沈慧萍 上海航天动 力技术研究 所 6 上海220kV输电线路铁塔 易地升高改造带电施 工技术研究杨庆华刘新平、孟亮、袁奇、 沈兆新、朱炜、谢小松、 侯晓明、鲍晓华、龚景阳 上海市电力 公司检修公 司 7 江苏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 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 系研究开发及应用朱洪斌江苏省电力 试验研究院 有限公司 8 山东±660KV直流架空输 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 及应用成果王进卢刚、刘洪正、李龙、 郑连勇、刘兴君、韩正新 山东电力集 团公司检修 公司 9 湖南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椭 圆形吊臂国产化及压 型效率提升周鲜平刘玮、李纲、熊先政、 程映球、易伟平、胡宁、 任钜彪、陈铁坚、孟凯、 王战锋、苏敏、袁勋、 中联重科股 份有限公司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江西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降低35kV秋溪变电站 照明设施损坏率 目录 一、实施背景 (1) 二、成果创新 (1) 三、现状调查…………………………………………………………2四、 理论依

据..................................................................5五、技术方案及原理 (6) 六、实施步骤 (7) 七、应用情况及分析 (8) 八、巩固推广 (10)

一、实施背景 1、课题背景 35kV秋溪变电站是座2010年年初建成投运的数字化综合终端变电站,位于临川区秋溪镇东南部,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现有两台容量为1×6300千伏安的主变,主要承担着秋溪、崇岗、连城、龙溪等四乡镇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该站主要采用江西康威生产的KW-2000D光电数字化系统,是面向农网按全新概念设计的变电站系统,是现代电子和光电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当前35kV变电站自动化发展 的方向,但因照明设施损坏率高,影响了该站正常运行管理。 2010年秋溪变电站照明设施损坏率为23.75%,而同类型的富华变电站,照明设施损坏率仅为8%。 因此,QC小组选择《降低35kV秋溪变电站照明设施损坏率》这个课题。 二、成果创新 随着临川区经济快速发展,35kV变电站建设有效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临川电网逐步迈向坚强电网、智能电网。QC小组集思广益,用集体小智慧,有效解决了秋溪变电站照明设施损坏率高这个问题。 QC小组采用橡胶封堵间隙的方法,降低了35kV秋溪变电站照明设施损坏率,为企业节约了686元维护费用,创造了另类价值。 完善了《35kV秋溪变电站照明设施维护标准》、《照明设施验收标准》等制度,实现了保障、运行管理体系和团学联动的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多层次工作要求,凸显了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编号: 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登记表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人): (单位盖章)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 研发起始日期:□□□□年□□月 研发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机构:张掖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领导小组

填写说明 按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分类标准等填报或在对应的□内打勾。 成果名称:应与项目立项、专利成果、成果鉴定的名称一致。 第一完成单位(人):指两个单位(人)以上合作完成成果排序位列第一位的。 推荐机构:指市(市)州、产业(系统)、直属企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领导机构。 机械、电机:包括机械、电机、机电控制、工具等。 电子、通讯:包括电子元器件、通讯器材、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等。 医疗、保健: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方法、保健品等。 轻工、纺织:包括家电、轻工产品、食品、包装、纺织技术等。 资源、环保:包括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农林技术等。 交通、建筑:包括交通运输、建筑、通风、制冷等。 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等。 其他:上述范围外的应用技术成果。 已转让企业: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以签订成果转让协议(合同)的受让单位。 技术转让收入: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协议规定由受让单位支付的全部技术转让费用。 统计效益起止日期:指计算净利润、实交税金、出口创汇、节约资金的起止日期。 净利润:指不包括出口创汇所折算的收入。 实交税金:指向税务部门实际交纳的产品销售税、附加税。 出口创汇:指折成人民币的收入。 节约资金:指由于投资减少,原材料、动力和燃料消耗降低等所节约的资金。 自行转化应用效果情况:指无法用经济效益统计的职业安全与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可以用文字概括其使用效果。 成果曾获奖情况:指获得最高奖项的名称,奖项的等级,设奖单位名称等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教学文稿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 新)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问题1、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A1B1=AB,∠A1=∠A,∠B1=∠B把画得△A1B1C1剪下来放在△ABC进行比较,它们是否重合? 问题2、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 A1B1C1, 使 A1C1=AC, ∠A1=∠ A,∠B1=∠B,请你猜测△A1B1C1 与△ABC是否全等?若它们全等,你能 用 "ASA"来证明你猜测结论成立吗?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作图过程。得出结论: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实 践、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问题1,因为学生已经在学习“SSS”条件有了一定的作图和探究图形的基础。所以这里就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时引导。对于问题2,学生在问题1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思想可以得出结论。(即:可以通过"角边角"(ASA)来证明。 例1、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 在AC上,BE和CD相交于 点O,AB=AC,∠B=∠C,求 证: BE=CD 例2、例2、如图,海岸上有A、B 两个观测点,点B在点A的 正东方,海岛C在观测点A 的正北方,海岛D在观测点B 的正北方,从观测点A看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互 相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 分析题设中的已知条件,以及 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 件,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 程. 培养学生的 逻辑推理能 力、独立思考 能力,会用 “ASA或AAS“判 断三角形全 等,规范地书 写证明过程. 培养学生合情 合理的逻辑推 理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规 范地书写证明 过程.培养学生 的符号感,体 会数学知识的

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

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 1.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涵义和作用 (1)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涵义和性质 1)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涵义。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将技术创新成果传播给潜在使用者的过程。 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有多种方式。按照扩散主体范围的不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分为三个层面:①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成果扩散。②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成果扩散。③总体扩散。企业内部的创新成果扩散主要是指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企业内部的更大范围上,它将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是指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传播给同一产业内的其他企业,它将导致产业内其他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总体扩散是指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既在企业内部扩散,也在企业之间扩散,随着总体扩散规模的扩大,将导致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性质。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具有以下性质: 第一,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是一种“教”与“学”的扩散。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是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向不具备技术创新成果的潜在接受者传播这种技术。因此,为了使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得以实现,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起码应教会技术创新成果的潜在接受者如何使用这种技术;而对于技术创新成果的潜在接受者来说,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质上是一种“模仿”或“学习”的行为,它必须以学到这种技术,起码是学到如何使用这种技术为前提。否则,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就不会真正得以实现。 第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需要有效的沟通。由于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是在拥有技术创新成果主体和潜在接受者之间发生的行为,因此,需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双方都必须在交流与沟通中达成了解与协作意愿。否则,技术创新成果扩散也不能顺利实现。 第三,技术创新成果扩散能否实现的前提是顾客对因技术创新成果扩散而带来的产品的态度,顾客不愿接受的产品,其制造技术是不可能得到扩散的。 第四,技术创新成果扩散能否实现取决于技术创新成果拥有者和潜在接受者对实现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成本与收益的期望,即双方都要以对支付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满意为前提。这是制约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现与否的根本原因。 (2)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作用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作用是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扩散效应”。具体地讲,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延长了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的产品发展轨迹,创新企业可以利用自己和技术创新成果潜在使用者之间在技术发展上的差距,通过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向潜在使用者转移技术创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成果提供者来说,本来业已走向成熟的技术及其产品又寻找到了新的市场,其生命周期在空间转移的同时得以延长。 2)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分散了企业的风险。技术创新企业通过技术扩散,为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找到了生产成本更低的新市场,使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领域扩大,也可以促进采用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的发展,从而分散了由于本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范围过窄、规模过小而蕴涵的风险。 3)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有助于形成“创新-转让-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对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而言,要取得良好的创新效益,必须要实现批量生产。否则,就会影响企业下一步的创新活动。更为严重的是,技术创新成果还有可能在这种半闲置或闲置状态中,面临惨遭淘汰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通过本轮“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远程培训,一·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媒体能够清晰、准确地展示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内容,以;二·拓展学习覆盖面积,加强彼此信息技术的交流;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我想这种;三·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通过培训, 国培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通过本轮“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远程培训,我经过认真的听课、学习、完成作业,认真阅读班级同学所发的相关贴子,认真总结使我在本次国培学习中学习到很多重要知识,使我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掌握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有效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随着课程融合理念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化学课件的制作与教学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愈加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我通过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感到收获很大。了解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先进技术和很多学习网站为教学服务,以后将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中。

一·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多媒体能够清晰、准确地展示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点与点,在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地加入视频、演示实验、图像、表格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大量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手机平台来学习交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课上时的合作探究。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内容,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如网络、触摸一体机、计算机、投影仪、化学教学课件,丰富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调节课堂气氛,便于学生交流与合作探究。这也要求教师们在备课时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课件,把问题、思维、结果、评价等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起,把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到一起,将化学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在当堂练习和测评环节中,信息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及时地、准确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 总工发【2012】21号 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实践,是提高职工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职工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力量。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充分发挥职工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体现。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十分艰巨任务。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积极组织和引导职工投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伟大实践,是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3.提高职工素质是实现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需要。通过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实现职工利益、提升职工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大力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工作

4.职工技术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以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为目标,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大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努力培养造就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5.要围绕本地区、本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从企业技术进步和职工岗位工作需要出发,把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技术创新人才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帮助职工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文化知识和岗位技能水平,形成高、中、初级技能人才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6.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扩大高技能技术工人队伍。 7.精心制定培训规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扎实做好培训工作。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培训条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有关方面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培训所需费用。 三、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8.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积极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职工投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技术创新成果范文

技术创新成果范文 奖章烁目,掌声雷动。“致敬改革开放·助力全面振兴”长春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大会近日在该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各行各业的500余名一线“创客”代表齐聚一堂,同“晒”创新成果、共议岗位创造。2018年度长春市职工技能大赛优胜选手、市地铁工程“五比五创”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二届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受到表彰。(1月4日《工人日报》) 长春市总工会把服务大局作为己任,力图以推动职工技术进步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可谓摆正了位置,选准了目标。笔者相信,随着系列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能够为广大职工搭建起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开辟出“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有效合理通道。 组织职工深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服务中心,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活动开展得好,不光能够快速提升职工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还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过,在曾经多年的工会工作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许多企业工会在组织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即:过分看重创新过程和结果,却往往不太重视对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从而致使许多很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在“获奖”以后便被束之高阁,封存于档案之中,并没有发挥出真正应有的效用。 所以,笔者以为,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除了要注重过程的扶助与支持和成果的表彰奖励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放在创新成果的如何转化与应用上面。好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使其创造出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很难避免落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俗套当中。 当然,要想顺利实现创新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单凭工会组织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办得到的,还必须仰仗技术推广部门尤其是一线生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只有在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下,工会组织职工所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才有可能被应用到一线,并迅速推广开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创造出新的可观效益。 事实上,笔者在工会工作十几年之后也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结论,“单打独斗”其实从来都不是工会开展工作的最科学有效方法,只有把各相关部门广泛地联合起来,才能让工作开展得过程更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指南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 申请指南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设立“中国高校产学院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用以资助大学生团队开展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研究,提升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一、项目介绍 1. 项目说明 此次申报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下一代互联网(新电商)等领域设立本指南,各团队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拟定具体项目。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基金分别提供5万元和2万元的资助(包括项目经费和平台使用)。项目执行时间为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项目的选题方向与选题介绍如表1所示。 表1:“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选题列表

2. 项目评审 ⑴项目评审分初评与会评答辩两个环节。初评通过后的项目,应参加会评答辩,答辩成绩作为是否资助的依据。 ⑵初评采用网络评审方式,由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行业企业专家匿名完成。 ⑶项目初评时间为2020年5月1日至5月20日。 ⑷通过初评的团队,应依据评审专家的反馈意见完善申请书的内容,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 ⑸会评时,团队应从研究基础、已有成果及展望等方面进行答辩。 ⑹此次项目申报和组织等相关工作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协办。 二、申报条件 1. 团队成员在选定的项目研究方向有较好的技术储备,包括与申报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教材、论文、专利、获奖等; 2. 团队组成合理,分工明确,教师不多于2人,学生不多于4人; 3. 优先支持已经设立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下一代互联网(新电商)相关专业或者已经成立相关研究中心的院校; 4. 优先支持选题方向符合表1要求的项目; 5. 优先支持研究内容有创造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有可转化前景的项目; 6. 优先支持有明确研究成果,成果有应用价值,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不支持纯理论研究;

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附件: 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获奖名单 一等奖(2项) 成果名称: 上海世博会“零排放”公交车用超级电容器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制 完成人: 华黎杨恩东梁全顺陈晓林陈经坤苗小丽许检红龚正大衡建坡 所在单位: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FR3/FR5系列燃气轮机叶片制造技术质量攻关完成人: 周黔刘建平张和飞杨聪跃杨耀华 所在单位: 中航工业贵州新艺机械厂 二等奖(10项) 成果名称: 通信基站设备安全运行智能型防护系统 完成人: 吴明田晓光李建亮 所在单位: 中国联通河北省长途通信传输局 成果名称: 马铃薯高产种植的方法 完成人: 王俊斗卢文明王静王立敏周海生 所在单位: 赤峰蒙森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高光水性汽车漆

完成人: 刘成金 所在单位: 抚顺市富美涂料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人参生物复合菌肥成果的研究与应用 完成人: 孙玉良 所在单位: 吉林省靖宇县果丰公司 成果名称: 节能燃气技术及铝合金单元组合式浇注线设计应用完成人: 孟庆长赵长宏齐铁军王凯王丙胜 所在单位: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成果名称: 城市排水节能与安全系列技术 完成人: 沈宁杨伟忠沈大忠孔利明李振宇张泉荣陈志伟王崇荣傅黎明袁秋桃黄文何敏 龚磊胡盛梁茅璐云 所在单位: 上海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白龙港第二污水输送分公司 成果名称: 风力发电专用钢球 完成人: 汤国华王嵘沙小建何福艮朱兵李薛俊洪启梅沈达凯魏如春马林周勇 所在单位: 江苏力星钢球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多功能油料净化处理机 完成人: 张吉平常领

所在单位: 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 成果名称: 超低排放柴油机气道及模具开发 完成人: 陈金元周梁坚覃道业邓贤吕登红池昭就所在单位: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毫微型麻花针连接器技术创新 完成人: 陈晓文匡秀娟 所在单位: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三等奖(30项) 成果名称: 连铸机扇形段框架的高效加工技术 完成人: 卫建平娄宇王珂张洋李建春付鑫孔凡威 所在单位: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机械厂 成果名称: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制 完成人: 董雨明柳浩杨丽英王建国李宝生李恩光黄颂昌王宝新王路松秦永春徐剑武昊翔 王钎完宇培郭雪郝文起 所在单位: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连轧管主传动电机的改进与提高 完成人: 郭嘉宏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通过本轮国培学习,我经过认真的听课、学习、完成作业,认真阅读班级同学所发的相关贴子,认真总结学习班级坊主的简报并遵照坊主的合理安排,使我在本次国培学习中学习到很多重要知识,使我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掌握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有效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力量,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用到网络和手机通讯等,属于高新科技领域,它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产业链和市场,引发了一场全新的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学习教育方式。随着新课题改革的推进,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而突破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贫乏的教育资源,拓宽了时空的概念,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丰富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一、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多媒体能够清晰、准确地展示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地加入视频、演示实验、图像、表格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大量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邮箱、云盘、网页、微课)与手机平台(微信、QQ、短信)来学习交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课上时的合作探究。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内容,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如网络、触摸一体机、计算机、投影仪、化学教学课件,丰富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调节课堂气氛,便于学生交流与合作探究。这也要求教师们在备课时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课件,把问题、思维、结果、评价等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起,把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到一起,将化学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当堂练习和测评环节中,信息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及时地、准确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总之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和评价观。 二、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教程时,要把握好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流、反思之间的关系。

管理创新成果主报告(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一体化管理)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 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一体化管理

目录 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一体化管理探索 (3) 一、一体化管理探索的产生背景 (4) (一)、应对市场变化,迎挑战的需要。 (4)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稳发展的需要。 (4)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提升的需要。 (4) 二、深化一体化管理引领企业管理的基本内涵 (5) 三、深化一体化管理引领企业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创新点 (5) (一)、深化人本管理,直击管理痛点 (5)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施科学内控 (8) (三)、强化无形资产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12) 1、加强无形资产的培训和开发 (12) 2、无形资产的转化与增值 (13) 3、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14) 四、实施效果 (16) (一)、管理水平 (16) (二)、社会效益 (17) (三)、经济效益 (18)

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一体化管理探索 贵州宏图天华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图天华)是贵州首家企业管理咨询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中国的红色之都、转折之城--遵义。宏图天华以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及个人提供管理咨询业务为主,一直致力于传播企业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开拓新境界、新视野、新思路。贯彻做实做细、专业创新、持续改进的服务方针;秉承诚信、快速、经验、增值、求真、专业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宏图天华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注重可持续发展。力求达到人,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宏图天华在良好的商业环境中遵循持续投资,使我们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为股东和社会取得更好更多的回报。 公司曾荣获中科协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参与发起成立贵州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会,并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运筹学会等学会担任职务。 一、一体化管理探索的产生背景 (一)、应对市场变化,迎挑战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外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随之而来。如何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危机、迎挑战、保稳定,实现危中寻“机”,是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而提升企业管理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稳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软实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拟获奖项目公示 推荐省 编第一完第一完成人所(区、项目名称其他完成人 号成人在单位市) 一等奖(1 项) 1 江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田明杨血本、张勤友、程鹏、中石化江苏油 苏的研制与应用朱贵山、李海、于海洋田分公司井下 作业处 二等奖(10项) 1河 北辊底式加热炉蓄热式燃 烧技术的创新与开发 丁国伟 马中杰、刘洪、张兆利、 张艳龙、李开志、陈志强、 魏东明、李宏军、胥强 唐山钢铁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2河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工艺付亚荣 刘春 平、马永忠、李小永、中石油华北油 北配套与完善 李冬 青、 姜一超、李淼田第五采油厂 3山大型挤压机缸体内孔珩张风奎 左开 红、王应林太原重工股份 西磨设备有限公司

4 上海 5 上海 6 上海 7 江苏 8 山东 9 湖南激光可视对焦技术徐小平上海大众汽车 有限公司 火箭发动机壳体高效电王勇潘丽华、姚震忠、胡登禄、上海航天动力子束焊接方法与工艺装周鹰龙、沈慧萍技术研究所 备 220kV输电线路铁塔易地杨庆华刘新平、孟亮、袁奇、上海市电力公升高改造带电施工技术沈兆新、朱炜、谢小松、司检修公司研究侯晓明、鲍晓华、龚景阳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朱洪斌江苏省电力试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研验研究院有限 究开发及应用公司 ± 660KV直流架空输电线王进卢刚、刘洪正、李龙、山东电力集团路带电作业研究及应用郑连勇、刘兴君、韩正新公司检修公司 成果 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椭圆周鲜平刘玮、李纲、熊先政、中联重科股份 形吊臂国产化及压型效程映球、易伟平、胡宁、有限公司 率提升任钜彪、陈铁坚、孟凯、 王战锋、苏敏、袁勋、 关勇、铁小武、谭正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