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复制链接]

changbobo

超级版主

1#

发表于2009-8-18 10:37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

“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2009年4月9日至11日,由陕西岐山县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办的“凤鸣岐山——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周文化的发祥地岐山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山西、河南、浙江、江苏、台湾、陕西省及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地数十家学术机构近百位学者与岐山当地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是本世纪又一次以周文化为

主题的学术会议,反映了学术界对于周文化研究的关注与兴盛局面。与会代表结合周公庙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及古文字学等多个方面对周文化最前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先周、西周及东周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新进展、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对于周代历史、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三场主题报告中,种建荣代表周公庙考古队以《以岐山为中心的大周原地区》为题,就周公庙、大周原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了总结。董珊以《周公庙遗址出土西周甲骨》为题,对5年来周公庙遗址发现的甲骨文进行了汇报,对甲骨文的内容、性质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甲骨的保护与缀合情况做了汇报。谢尧亭以《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收获》为题,对大河口墓地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情况做了汇报。研讨会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陕西近年来周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张天恩提交论文《少陵塬西周墓地性质

蠡测》,通过比较同时期其它西周墓地的材料,认为少陵塬西周墓地出土兵器比例甚高,联系金文材料与墓地所在地望,推测这片墓地的墓主与金文记载的西六师有关。李伯谦对西周时期军队是否脱离了“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国硕则就周公庙遗址的新发现,提交论文《周公庙遗址与周代采邑》,认为周公庙遗址的发现是商周考古的新胜利。周公庙甲骨的发现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新热点。他认为周公庙遗址的性质属于周公采邑。其特点有三:第一,采邑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遗存种类丰富,时代较全。第二,文化遗存的规格较高,多墓道大墓是目前所知的西周墓葬中等级最高的。第三是文化内涵的独特性,认为采邑整体上非都邑文化属性,而又具备都邑文化的部分特征。徐良高提交论文《周原地区古代聚落模式研究之一——七星河、美阳河流域聚落与人地关系比较研究》,汇报了对于美阳河与七星河流域的调查结果,结合环境与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认为美阳河形成较七星晚,在较早的时期台地环境可能并不稳定,所以自新石

器时代以来美阳河两岸的遗址数量与规模明显不如七星河流域。通过综合研究,他认为美阳河与七星河流域遗址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饭岛武次先生通过中日两国联合调查队连续三年对于渭水流域的调查结果,认为周公庙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周公采邑,而陵坡墓地则很可能就是周公家族墓地。根据《周南》、《召南》郑注的记载,假如周公庙遗址属于周公采邑的说法可以成立,则此采邑有可能就是古公亶父的周城。三年的调查对于周王陵位置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果,是较为遗憾的。刘静以《宝鸡地区西周青铜器的出土背景考察》为题,通过蒋家庙遗址的调查情况,对宝鸡地区西周青铜器的出土位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以青铜器作为入手点寻找并确认遗址,进而探讨西周时期聚落及社会结构,并反推青铜器的等级性在遗址中的具体表现,是研究区域社会状况及其在西周王朝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的较好途径。近藤晴香提交论文《弓鱼国墓地的铜器研究》,对宝鸡弓鱼国墓地铜器进行了分析,认为弓鱼国墓地的青铜器

可以分为地方因素与西南巴蜀因素、周式因素三种。其中地方型铜器属于西南系统之内,但整体是以自身特色为主,与周王室有一定联系的。到茹家庄时期,地方型因素的比例上升,西南因素减少,可能表现了弓鱼国文化上的孤立,表现出了衰落。从弓鱼国墓地的分析来看,对西南资源的需求以及经济交流的变化,是弓鱼国墓地兴衰的主要原因。辛怡华提交论文《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铭文研究》,对周原地区出土的商周铭文铜器,从出土地域分布、器物时代、器类、铭文文字数量、铭文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由此认为周原地区出现大量非姬姓豪族是周王朝为巩固政权、打击异性贵族而采取的措施。姬周统治者利用非姬姓贵族的长处,让他们长期居住在周原,从事手工业生产,因此使得周原成为西周的经济中心。宫本一夫认为周公庙遗址是周公采邑,遗址的发掘方法明确,技术含量极高,这样的发掘结果成绩自然较好。除周公庙以外,西周时期可能还有很多同类的贵族采邑。按照周公庙的研究与发掘模式可以对这些发掘材料进行

新的研究,西周的考古与历史也就相应能得到新的进展。这种多样的研究和技术相结合,可能也就是这次大会的意义所在。

二、陕西以外近年来周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谢尧亭提交论文《横水墓地用鼎礼的考察》,通过对横水墓地37座铜礼器墓材料的梳理,认为横水墓地用鼎的鼎数要求并不严格,不存在所谓列鼎,列簋虽然有成对的现象,但簋数也不严格,与典型的周礼存在一定距离。鼎簋数量的多寡与墓主的身份还是有直接的关系的。不同形制或同一形制不同纹饰和体量的鼎簋在使用上具有不用的功能。角道亮介提交论文《西周早期天马曲村墓地的墓主群——从青铜礼器埋葬的位置分析》,以北赵晋侯公墓与曲村邦墓群青铜鼎的形制演变为线索,重新调整了晋侯墓地的排序分期,认为M1?2年代比M33 组、M91组早,整个墓地的建造顺序应该是M114?113→M9?13→M6?7→M1?2→M33?32→M91?92

→M8?31→M62?64→M93?63?102。其中北赵墓地最后两座男性墓葬(M62、M93)的墓主人为曲沃侯桓叔、荘伯。田畑

润提交论文《西周早期天马——曲村墓地的墓主群——青铜礼器埋葬位置的分析》对黄河流域西周墓葬中青铜器的摆放位置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周王朝中心地的丰镐?周原地域主要采用头端放置的方式,而曲村邦墓群则存在头脚两端对立摆放的现象。他认为这种现象是与青铜器是否为本地铸造以及墓主族属身份有关。宫本一夫以《西周早期社会结构》为题,通过对琉璃河燕国墓地的整理,认为周代诸侯国墓地与采邑中的居民有多个不同的阶层和族群,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政治结构。

三、商周甲骨文研究

黄天树提交论文《商周甲骨实物的形态学》,指出目前的甲骨研究对于文字载体——甲骨的轻视是不可取的,著录甲骨的出版物应将拓本、摹本和彩照结合起来,这对于

研究大有裨益。甲骨实物形态的比较研究对于碎片材料的识别、部位的判断、缀合、文例释读等均有很大的帮助。他分龟腹甲、龟背甲及牛肩胛骨等不同部位讲解了各自的形态、结构、整治等内容。董珊认为,龟的种属不同则结构有异,商周甲骨应该分开讨论。蔡哲茂提交论文《YH127坑左右背甲成对文例研究——附录:甲骨新缀十五则》,就YH127坑中的背甲用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左右背甲成对占卜的情况,并举四组为例。另外他还介绍了近年来所新缀的甲骨十五则。董珊提交论文《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族》,根据黄天树对于殷墟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确定了卜辞国族名称“周”的时代属殷墟二期,并根据文献记载古公亶父迁岐的时间相当于殷墟三期,指出殷墟卜辞中的“周”不会是姬姓周人。他将甲骨、金文中表示国族名称的两种写法的“周”相联系,指出西周金文中的“琱”族也不是姬姓,而是妘姓。此妘姓之周应与殷墟卜辞中的“周”为同一族属。最后指出,同族氏称号而不同族姓是先秦历

史上常见的现象。曹定云提交论文《周原甲骨“二王同猎”与文王囚羑里》,认为周原H11:3卜辞中出现的“衣王”为殷王,后面的“王”为周文王;“白”应该为殷地,在今开封市南的亳乡。这片卜辞应是殷纣王与周文王同猎于亳地的卜辞。这片卜辞反映了一段重要的史实。结合花园庄东地出土的甲骨卜辞,曹先生曾经指出殷人应是巳姓,而非子姓。并且说明了武丁至康丁之间,殷周有通婚,说明了殷周密切的关系。曹先生还指出了卜辞中“隹”不应被释为“隻”。同时还指出周原H11所出土的四片“庙祭”甲骨应是周文王的随从记录的周文王到商宗庙中的史实。他认为不论是“庙祭”甲骨还是田猎卜辞都是作于文王囚羑里的后期、文王返周之前这一阶段,是周人卜辞。至于周人刻辞为何细小,曹先生认为是在殷地刻辞,为了躲避商人的监视而留下的习惯。曹锦炎对周原“田猎”卜辞的释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从右至左释读更有利于卜辞内容的理解。吴镇峰、彭裕商认为文王应没有称王。李若晖则对于卜辞中“隹”的解释提

出了异议。刘源提交论文《周公庙宁风卜辞的初步研究》,首先对2008年周公庙出土的一片宁风卜辞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片卜辞具有前辞、命辞、占辞及用辞四个部分。他结合殷墟卜辞中分析了“宁”字的字形演变,总结殷墟卜辞中“宁”字用法分为“定息”义、“安定”义以及地名、史官名等三种。他对宁类祭祀的对象和牺牲、性质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周公庙宁风卜辞的时代和性质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片甲骨对于殷周制度因袭的问题有所启示。蔡哲茂认为“伊奭”并不是指伊尹夫人,而是指其本人。雷兴山对周公庙甲骨的出土背景进行了补充说明,强调庙王村H1、H2出土的甲骨文中最常见占卜主体的是周公,应该就是周公旦。此外,还见有新邑、薄姑、唐、先等地名,也与周公东征等历史事迹有关。这些事迹是不同时段被刻于甲骨之上,被带回周公庙存放于宫殿中,宫殿被毁后,甲骨与建筑残迹一同被掩埋,以上的推测是得到了考古发掘地层的支持。

四、铜器与金文研究

黄铭崇提交论文《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早期墓葬的“分器”现象》,从商代墓葬中的觚爵等级制入手,对西周早期墓葬中往往有多种族徽和作器者与受祭者的现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认为这些现象不仅仅是赗赙,而是与周人劫掠商人器物并重新分配有关,亦即文献中记载的“分器”情况,体现出西周早期商周贵族间关系的不平等。在墓葬中,则体现为“殷周双轨制”。恭王礼制改革后,周系随葬品形态与组合逐步确立,这一现象也就逐渐消失了。张昌平介绍了湖北安居新发现的噩国青铜器,并与传世铜器进行了对比。他认为这批铜器年代大约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应该属于本地铸造。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曾国、申国的兴起与噩国的衰亡有一定的联系。方辉提交论文《试论周代的铜匮》,对两周铜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认为铜匮的功用主要是女性存放首饰或装饰品,铜匮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凤仪诚提交论文《再谈商周族徽中的“册”字》对商周族徽上出现的“册”字进

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解释。认为族徽中的册字非常特殊,而作册好像没有相应的特殊性。商代晚期的赏赐仪式与西周时期册命仪式一脉相承。族徽中的册字大部分可能与赏赐有关。康王和昭王时期,担任作册人的族徽中经常会出现册字。他认为族徽使用的时间总共有200多年的历史,可能族徽中册字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而作册与册命有很密切的关系。陈斯鹏提交论文《史墙盘铭解诂》,结合金文、楚简等资料,对史墙盘铭文中的“”、“”、“辟”三个字的释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第一个字“”应释为“髟”,读为“剽”若“摽”,意为攻击。第二字“”应释为“”,分析为“丏”(万)增“八”为饰笔,读为“万”。第三个字“辟”不应当读为开辟之“辟”,可以训为治、理。郭永秉先生对和、、自钟、十五年高陵君鼎及十八年冢子韩戈中过去不识或误释的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将和中的和字均释为“”。并讲述了“踊”字的演化过程。中的铭文“内史无”之被刘钊先生释为“”,郭先生十分赞同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他将自钟铭文中的字释为(讯);释十五年高陵君鼎铭文中的工名为欣;釋戈的冶名为“央”,读为“殃”。周波提交论文《读金文札记(提要)》,分四则讨论了金文中所见的“敄人”、“米頁”、“”、“”的释读。第一则释“敄人”,结合刘钊先生的研究认为“敄人”及《春秋事语鲁文公卒章》所载“目人”、“负人”均应读作“瞀人”。而商周金文所见“无敄”有可能读为“無瞀”或“無侮”,取不昏聩之意;第二则释“米頁”,根据汉简的材料认为此字是“糗”字的异体;第三则释“”,通过梳理“”字的字形演变和“肆”字的字形,认为所释之字是“”的变体或省体,读为“肆”,意为陈设;第四则释“”,通过重新隶定字形并结合战国文字资料,认为此字釋為“怩”。蔡哲茂对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金文录》中收录的铭文中的十一件器物提出新的思考,认为有可能属于补刻或伪刻。曹锦炎提交论文《工吴王虘又矢句工吴剑铭文考释》,考释了2006年夏天新出土的这柄铜剑。施谢捷提交论文《滕之不怠剑跋》考证了这柄剑上

的铭文。

五、历史文献与周代社会研究

罗琨提交论文《先周谱系与<诗>“止于岐下”的再思考》,认为周人始定居周原的时间和名为“周”的时间值得深入探讨,《诗·大雅·緜》中所载的“古公亶父”并非后来的“太王亶父”;弃并非是母系向父系过渡阶段的第一位男性祖先等。通过列举甲骨卜辞,她认为周族得名并非始于太王迁岐。早在武丁时代,“周”已经存在并强大到成为商王朝不可忽视的力量,周的发展应与夏商同步,名“周”早于太王迁岐,有可能周原之地因“周”而得名。谭作文提出,从《诗经》的内证看古公亶父与太王亶父应是一个人,并对漆水所在提出疑问。王占奎列举不同文献中所记的名为“漆水”的河流,认为现在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彭裕商指出《禹贡》中载“漆沮水”,怀疑是泾水。吴镇峰则认为《禹贡》所载的“漆沮水”更像是北洛河。李民提交论文《记载周公占卜、命龟全过程的一篇传世文献——<尚书·金

縢>(要点)》,对《尚书·金縢》进行了讨论。认为《尚书·金縢》与周公庙出土的甲骨文可以互相参证;反映了西周初年的一件与国运攸关的大事,记录了周公占卜的全过程,也说明了周初逢大事必卜的社会习俗,而《尚书·金縢》有关于册祝的记录,实际上说明卜龟的记录亦可成册。没有孔的龟甲应是用丝之类的捆绑成册。雷兴山认为,周公庙出土的部分龟甲甲桥部位有一个或两个钻孔,这应是穿绳连接龟壳而钻,出土的肩胛骨也有钻孔,并不是占卜所用之钻。曹锦炎认为这对于李民先生的观点是一个支持。曹定云指出龟甲上的钻孔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裂隙处的小孔是编缀用途;另一种用途是穿连龟甲用途,也就是雷兴山先生所说的那种用途。肩胛骨应是捆绑。“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所指的册就是成册的龟甲,也指肩胛骨,《史记》有《龟策列传》,也是一个证明。王占奎提交论文《<康诰>试探》,通过文献记载的对比,认为今传《康诰》与《左传》子鱼所说的成王封康叔的《康诰》并非一篇。今传《康诰》并不是成王或周公封康

叔时的命书,而是武王对康叔的诰教,并对传统流行的“周公成王”的说法提出了否定。子鱼《康诰》亡佚不早于《左传》成书之时,也不晚于《孟子》成书之时,大致在公元前371年左右到不早于公元前289年这一范围之内。同时,历史上还有把成汤祷雨的告天辞、言治天下的一篇和伐夏的誓师辞等三篇都曾经叫做《汤誓》;把夏伐扈的誓师辞和夏伐有苗的誓师辞在《墨子》的不同篇章中都称作《禹誓》等情况。路国权提交论文《<诗·六月>诸地望及其相关问题》,探讨了《六月》记载的西周宣王时期玁狁对宗周的入侵所经过的多个地点,考察这些地点的地望。并认为这些地望对于研究玁狁的地理位置以及西周晚期宗周地区周人的防御形势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六月》记载的玁狁对宗周的进攻起自山西南部汾河一带。任会斌提交论文《越迁都琅琊时间初考》,梳理了史籍及当代诸学者对于越迁都琅琊的时间的说法,认为《吴越春秋》所载之二十五年前后的说法更为可信。广濑熏雄对法国汉学家马伯乐的《古代中国审判程序中的盟誓》一

文加以介绍并进行了评价,认为文中有一些细节问题,也提出了很多至今也未明确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古代盟誓的很好参考资料。李若晖先生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郭店简《语丛四》中的“墙有耳”一语进行了解释。向桃初提交论文《“太伯奔吴”说辩证》,对太伯奔吴的史实进行整理,认为太伯奔荆蛮不同于周章王吴,太伯所奔的地点应该在今江西,同时他就吴城文化中周文化因素的器物做了分期对比研究。

大会议题广泛而鲜明,几乎涵盖了当前周文化研究最前沿的问题。通过主题报告、分组讨论、大会发言以及会上会下的交流讨论等形式,各位学者对周文化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会气氛积极热烈,部分问题甚至出现了争论。在一天的现场参观中,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岐山周公庙遗址及其发掘材料、周原博物馆及其实物,同时考察了凤雏及召陈西周建筑基址原址,对周原及周公庙遗址的重要材料有了直观认识。

在三天的会议中,会议代表一致认为,

这是一次适时的会议,学术气氛浓厚,对于当前周文化的研究成果与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正如曹锦炎在总结发言中所说“通过参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对于周文化的讨论范围更加开阔也更广,对于周文化也就更利于研究的深入”。与会代表在肯定与总结周文化研究探索各项成果的同时,也认识到周文化研究是一个任务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继续进行大量长期的实际工作,不可能仅通过一次会议来解决。尽管存在较多问题,今后的研究中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讨论甚至争论都是不可避免甚至于必要的,只有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度,积极吸取不同学者的合理建议,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对周文化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国文物报社、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媒体的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采访报道,新华网对开幕式与主题报告进行了网络直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常怀颖张钊)

[ 本帖最后由changbobo 于2009-8-18 10:44 编辑]

1

查看全部评分

北京猿人

收藏0 分享0

(西皮二六转流水)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珠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何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论坛推出评分功能请大家使用!

回复引用举报返回顶部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发表帖子BColorImageLinkQuoteCodeSmilies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

发表回复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Archiver|博雅论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论坛( 京ICP备06067987号)

GMT+8, 2012-3-4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主要反映周代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著作。《诗经》中的宴飨诗主要收录在《小雅》中,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宴飨诗的产生、写作目的以及其内容与外在形式等方面来探讨其与周代礼乐文化精神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诗经宴飨诗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1],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2]。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3]。《诗经》中的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可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婚恋诗、农事诗、燕飨诗、战争徭役诗、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等。其中的宴飨诗鲜明的体现出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精神。 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至关重要。为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极为宽泛,既包括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的准则规范,又包括国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 “燕”本为“宴”之假借,现仍沿用“燕”,是为了显现其反映燕礼的特定意义。根据燕飨诗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产生于西周初期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其中《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均属这一类。《伐木》篇记载,周文王曾身体力行地推行过德礼理性精神贯注于其中的宴饮乐舞。周文王把宴饮乐舞没有看成是自己追求享乐刺激的工具,而是看成是调节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的手段。他从宴饮乐舞中获得的是“德”的愉悦,而不是个体情欲的享乐刺激,他要求宴饮乐舞显示出上下尊卑的礼,而不是男女杂糅、长幼不分的欲。在周公执政期间,也注意在宴饮之乐贯注德礼的理性精神。周公设宴款待亲戚,即席作了歌乐,为宴饮助兴。他要通过宴饮乐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突出德礼的理性精神,《周礼》规定,宴饮必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并严格的遵循等级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宴饮乐舞也必须体现出中和的仁德之情,严格的遵循利益规定:天子享诸侯,奏《肆夏》乐舞,两诸侯聚会,奏《文王》乐舞,君王宴请群臣,奏《鹿鸣》乐舞;诸侯犒劳使臣,奏《四牡》等乐舞;至于一般人宴饮,则歌舞《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等。 这类诗歌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客之间。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宗族间的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宴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不仅祭祀、宴飨等诗中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而且在其他诗作中,也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赵沛霖在《诗经研究反思》:“实际上,宴饮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既有粉饰太平、肯定享乐的一面,又有好礼从善、向往良好风范的一面,这后一面体现礼乐文化精神,体现

2周朝民俗

周人在周原建国时,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很大包容特征性的文化体系周文化,他们和商人的关系是并存的,可是他的势力不如商人大,国家不如商人大,人口不如商人多,但是他的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他以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在打败商人以后,由于人少,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建立了许多驻防的点,每个驻防的点到后来都变成了一个国家;从考古学上看最显著的一个驻防点就是在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礼乐 西周礼制继承商代而有所变革。周初,力求扭转商末流行的奢靡风气,曾反复告诫禁止酗酒。从成王时的《尚书·酒诰》,到康王时的大盂鼎铭文,都讲到必须遵奉周文王的告诫,不得纵酒。反映到青铜制造的礼器上,商朝常见的许多酒器,西周时逐渐归于消失。 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吉礼指对先祖与各种神祗的祭祀;凶礼指丧葬,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指战争,以及田猎、筑城等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嘉礼指婚、冠、飨燕、庆贺、宾射等。所有礼制都和法律一样,体现出贵贱等级的区分。 乐在西周很受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例如师嫠簋“命汝司乃祖考旧官小辅(镈)眔鼓钟”,即相当《周礼》的镈师和钟师。

周代有的乐舞起源很早,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曾在武王凯旋告于周庙时表演。这一乐舞的歌辞还保存在《诗》中,即《周颂》的《武》、《酌》、《桓》、《赉》等篇。 宗教 周人的宗教观念,与商代有较大的不同。商代那种尚鬼的神秘色彩,到西周已经淡薄。周代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地祗有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则指祖先而言。人殉现象在西周不象商代那样普遍。由于没有发现相当于殷墟西北冈、武官村规模的大墓,当时人殉数量尚难判定。用人作为祭祀的牺牲,在西周时期亦史无明文记载。 宗教思想的变化也表现在青铜礼器的纹饰上。商代流行的带神秘意味的花纹,只在周初延续了一个时期。到西周中期,大多数礼器的纹饰都图案化了,除装饰作用外,很少再有宗教或神话的意义。 祝宗卜史 周初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曾分以祝、宗、卜、史宗教事务的官员。当时这种人的地位较高,如太史可称为公。后来他们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以至在社会中不再有显赫的身分。西周 祝管理祷祝,宗管理祭祀,卜职司卜筮,史职司文书记事。由于他们的专业需要特殊训练,常在家族中世袭。例如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青铜器铭文所见史墙一家,从商末到西周中期代代都任史职,说明其职业的封闭性。 殷商时期使用甲骨的卜法继续流行。已发现的周人甲骨最早有周文王时代的,其形制与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相近,足见商周卜法间有一定的联系。西周甲骨也有上刻卜辞的,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 (一)先王之乐追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归纳了摩尔根关于 古代社会的三个分期,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分期的主要标志。他说: “蒙昧时代是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 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 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 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①按照以 上的说法,远古的中国社会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正是在传说中的三 皇五帝时代。对于三皇五帝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结绳织网,教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 百草,教民稼穑;黄帝、尧、舜制作乐器,创作律吕,实施乐教……总之, 劳动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都产生在三 皇五帝时期。而在这类记载中很多都涉及到“先王之乐”。战国时代 史官所写的《世本》一书说:“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 作瑟。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随作竽。颛顼命飞龙氏铸洪钟,声振而远……夷作鼓,伶伦作磬……尧修黄帝乐为《咸池》,无句作磬……舜 作箫,夔作乐。”这当然是根据历史传说追记下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 某种历史真实。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秦汉时期仍然流传着,司马迁为 写《五帝本纪》而走访诸老就是证明。《乐记乐施》载:“昔者舜作 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 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 而知其行也。”关于“先王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从朱襄氏、葛 天氏、阴康氏、黄帝以下一直写到周成王,传说与历史混合在一起。春 秋战国时代,人们仍然能聆听到五帝之乐,尤其是舜乐和三王(夏商周) 之乐。三皇五帝实施乐教多是传说,搁置不论。夏商周三代实施乐教则 是信史,当无疑问。先王之乐,其性能和实质就是礼。乐的感性形式就

“弘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教学设计

弘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 教学设计 枣林中心小学 孙阳 2015.9.30

弘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 活动过程: 岐山是同学们的家乡,也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岐山吗? 先听老师介绍介绍。 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岐山这么美丽!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让它拥有这么多美誉的呢? 是文明和礼貌,是灿烂的文化,是人文精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展现的品格! 一、什么是周文化。 周文化是一种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至今仍有其巨大的精神魅力。 二、什么是家风。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

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孩子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我国关于家训的专著有一百二十多部,其中有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有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这些家训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家庭成员制定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 三、你家的家风。 你家有什么良好的习惯和规矩,你和家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说一说。 四、家风的具体表现形式。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讲究道德、诚实守信。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名片,少年儿童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西周封建和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和礼乐文化 [教学目标] 1.识记西周建立的年代、建立者及都城,了解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简单了解西周的井田制经济制度;识记周公“制礼作乐”,了解西周的礼乐文化; 2.通过分析分邦建国体制和礼乐文化的内容、作用,辨识西周分封形势图,初步掌握读通相关历史文献的能力,体验利用课本内外的史籍、图片、音乐等资料探寻史实的过程。 3、肯定周初分封的积极意义,理解分封制的发展趋势。认识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既顺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的需要,又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 难点: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说明: 1.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分封制从西周初年开始到春秋战国,一直待续了800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结束,即从公元前1046年至前221年。通过分封,西周的疆域、统治地区大大扩大了。从历史作用上说,西周初年推行的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又通过对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布局,建立了从西方伸向东、北、南三方的统治基地,深入到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助于广大地区进一步开发。 2. 西周确立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但就一般学生而言,这段历史比较遥远,与现实联系相对较少,学生对现代音乐很感兴趣,但古代连音乐也有制度,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文大量的实例、具体图片、相关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理解制度的产生与作用。 [教学设计] 1. 课前活动。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淮河流域与中原邻接,夏商周中原发达的古代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形成了本地区善于吸收、融会、发展各种文化因素的优良传统,并使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南北交汇、东西交融的复杂状态。考古发现揭示出夏商周中原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宏观探讨夏商周中原王朝礼制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辐射和影响,以期从这一侧面透现出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特色。 夏部族在中原地区的活动中心和夏王朝建立后的统治中心地带在现今的豫西和晋南一带。其实,夏王朝的统治区域是相当广阔的。其统治势力已拓展到淮河流域,夏与淮河流域关系密切。 考古发现也证实淮河流域的大面积地区受中原夏文化的影响。在淮河重要支流颖河两岸,二里头早期文化对其有重要影响。程窑遗址二里头文化期的遗物就蕴含有夏文化因素。在登封王城岗遗址中,包含有完整的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及周文化,颍河上游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在承袭当地龙山文化晚期因素的基础上,深受豫西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部分陶器器形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嬗变。 河南周口地区1978年的地面调查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16处,商代遗址19处,西周遗址12处。周口地区多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原夏文化对该地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了器物的组合,使二者的文化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 中原夏文化还拓展到江淮地区。目前在安徽江淮之间、霍山以北地区发现了不少夏商文化遗存。如属斗鸡台文化的斗鸡台、薛家岗、含山大城墩、青莲寺等遗址中都包含有二里头文化因素。但仅有中原夏文化晚期的文化因素出现于此,且文化因素的影响仅停留在个别器物的具体形制上,说明夏文化对此地的影响晚且较肤浅。 淮河流域的岳石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但豫东、鲁西的岳石文化中却包含有中原夏文化因素。在最能反映文化特质的陶器遗物中,鸡冠耳盆、觚形杯、舌状足三足罐等具有明显中原二里头文化特征的器物广泛存在于上述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应该是受二里头文化影响所致。豫东、鲁西、鲁北地区正是夏代初年夷羿族团对夏战争失败后东退的活动地区,由于夷羿族团势力的减弱,使得夏及周围其他部族乘虚而入,使这一地区的物质文化受到夏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而在鲁中南、鲁东南及胶东地区,由于东夷集团自身稳定,实力较强,因而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7]。这一考古学现象,很可能是夷羿族团对华夏集团征伐失败、夏族大举东进造成的。 由此可知,中原夏文化对淮河上中游地区存在着直接的强烈的文化影响,又间接地影响到了豫西、鲁东、皖北的淮河下游地区。这种考古学观察反映了夏与东夷、淮夷集团势均力敌,中原夏文化与淮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如岳石文化等基本是同步发展的。夏与东夷、淮夷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是相邻的两族如夏与淮夷关系密切,而彼此较远的两族如夏与东夷则关系较疏远。 公元前17世纪后期,商代夏而兴。考古发现证明商文化的对外扩张体现了一个明显的动态过程。比较二里岗上、下层文化的分布,可以看出商文化主要是向东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这种扩张态势一直延续到殷墟早期,并成为商王朝最

文化周活动方案

文化周活动方案 篇一:“民族风情文化周”活动策划 云南民族大学20XX年“民族风情文化周” 活动策划书 载满诗意的小船,扬起希望的风帆。金色的十月,收获的季节,我们用激情点缀五彩缤纷的年华。多彩的云南,和谐的民大,伴着秋意绵绵,我们用青春的活力唤起雨花姹紫嫣红的魅力。仰望无际的苍穹,这一季的天,湛蓝深邃;凝望深情的大地,今日的民大,正向一届届青年人昭示她无穷的英姿。青春的激情是此生最美的风景,我们将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风情文化周”里,以希望为帆,梦想为舵,虔诚启航……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时代风华二、活动名称 云南民族大学20XX年“民族风情文化周”三、活动主题 七彩云南,魅力民大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2日—11月19日五、活动地点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六、活动对象 云南民族大学全体师生,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师生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七、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校团委承办单位:学生社团联合会

协办单位:民族文化研传会、纳西文化研习会、傈僳族文化研究发展学会、白族文化发展研究协会、壮族文化研究学会、傣族文化交流协会、拉祜族文化传承学习协会、藏族文化研究协会、民艺延视觉艺术社、竹管乐协会、手工艺品协会、相宜摄影协会、action影像协会八、活动内容 “民族风情文化周”系列活动项目表 九、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民族风情文化周”启动仪式 1.活动目的 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奏响民族团结乐章2.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2日上午3.活动地点雨花校区致远楼广场4.活动内容(1)少数民族服装秀(2)少数民族舞蹈 (3)“民族风情文化周”启动仪式 第二部分:“文化走廊”系列活动 1.活动目的 走近民族文化,体验民族风情;感受民族魅力,激发民族认同2.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2日—11月14日3.活动地点 雨花校区致远楼广场、小花园4.活动内容 (1)民族宗教、文学、风俗、工艺品、服饰、饮食、歌曲、舞蹈、历史、影视、习俗、手工艺品展示; (2)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公共区域展示;

论语礼乐文化章节选段

论语 ———礼乐文化 引入: 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的意义,在于他所规定的儒学的人文精神之方向,一方面,要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落实此道在于道德人格--“仁”的自我完成。这就是儒学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后世儒者就是在此精神方向的指引下前行。用张载的话说,此人文精神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乐是礼的一种体现,礼乐是仁外在表现形式。仁与礼乐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构建了仁内礼乐外,仁本礼乐用的关系。先天的仁制定了礼乐,后天的仁依靠礼乐来完善。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解:(1)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

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2)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注解:(1)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2)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3)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4)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5)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6)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个人观点:这里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表明了孔子对于仁内涵的概括,即在家尽孝,出外尽忠,这是仁的起点。这也是礼的表现形式:在家尽孝,出外尽忠,就必须付诸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对人有礼,懂得礼让、谦让和恭敬。对事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需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倡导道德正能量。这主要因为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③一定的文化会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④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年代的新人在举行婚礼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这说明A.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C.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D.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答案】A 【解析】婚礼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3.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 A.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

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答案】A 【解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材料表明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A正确。B、C 材料未体现,排除;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错误。 4.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完成后,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立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这是因为 ①先进文化才能反作用于社会 ②理想信念是先进健康的文化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④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无论什么性质的文化都会反作用于社会,①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理想信念都是科学的,②错误。由于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③④符合题意。

由诗经看礼乐在周代的社会作用

由《诗经》浅析周代礼乐文化的社会作用 姓名:马静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习惯、道德教化等都在《诗经》中都有真实生动的体现。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乐功能。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诗歌的礼乐功能主要表现为"礼别异,乐合同"①、"诗言志"②、乐教与诗教三方面,所以说《诗经》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1]。本文通过赏析《诗经》中的宴饮诗和爱情诗的代表作品,浅要分析周代礼乐文化两个方面的内涵及社会作用:礼乐文化的社会政治作用和礼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 礼的本意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在周代已经产生了规范、礼治的意义。在宗教政治时代,作为祭祖、祭天的礼具有国家政治制度的意义,是维护宗法之义和等级制度的。因此,礼的社会作用首先是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2]。礼的渊源为祭祀,而乐是伴随着礼的.礼字的初文是“禮”,,曲字即为双玉,豆字为鼓,战国以后加上了"示"旁,后来简化为今天的"礼"。所以最初的含义是在鼓乐声中"行礼以玉",礼乐是一体的。礼乐制度是礼和乐的有机统一体。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后世常把“礼”和“乐”统一称为礼乐制度和文化,有时也单强调礼制和礼文化。总之,“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立后嗣着也。”③对于整个周代乃至后世都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社会动荡、小国林立,礼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反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在这个时期,礼仍旧收到儒家的极度推崇,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旗帜,认为周礼统治下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到了汉朝,礼乐文化臻于完善,汉儒对礼的定义做了更明晰的规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④。

周文化

1、周文化的历史时间? 在武王克商以前的周文化称先周文化。在武王克商以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商和其他华夏部族的的文化,形成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这种文化全面反映在西周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中,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周礼文化有哪些种类? 礼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札记·礼器》)都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利益的反映,是奴隶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体现。 凡政制刑法、朝章国典、贵族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等,"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分为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辩等列,顺少长",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上述周初形成的典章制度,统称为"周公之典"。可见,周公把岐周和谐文化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说他是岐周和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文化——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如制玉工艺、制铜工艺、

纺织工艺等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0年来出土的大量的考古实物已说明了这点。大批编钟的问世,为研究当时的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充分说明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为今后中国的封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千年不变的模式。 它往往与刑、政并列,《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其实质意义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奴隶即庶民是享受不到这些“礼乐”待遇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礼乐”制度实质的描绘。 (《左传》僖公二十七):“礼乐,德则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是不同的,其实质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则包含政治制度、典礼仪式、伦理规范等多种内涵。 礼乐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典礼三千”(《礼记?礼器》),说明当时的礼乐已相当普遍。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西周是一个政治文化制度大变革的时期,它上承远古夏商的图腾崇拜、巫术祭祀文化,下启华夏礼乐文化的先河。其中礼乐制度既是对历史的延续,又是对此之前文化体制的反映,同时也启发了后世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 由于礼乐是西周这一特定的时期出现的,其必定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因此,为了了解西周的礼乐制度,有必要先了解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及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上层结构。《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国家大事有两件:一是要祭祀祖先,二是要带兵打仗。 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国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西周统治的巩固,与这套稳定的制度很有关系。其中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根据封建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把爵位、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天子有纳贡、从征等义务,但可把土地及居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这就构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之贵族等级制。为了维系封建制度,西周还形成了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宗法制,规定从天子到士各级贵族的名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并建立以全国最高宗主——周天子为核心的层层藩屏。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维持封建的经济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则是维持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 从历史上考察,商代就有分封诸侯的现象,因为领土大了,分封便于统治。但商代没有把自己的同姓封到各地去。周代也搞分封,应该说是取法于商的,但周人的分封,绝大部分封的是同姓,也就是把周的族人分封到全国各地去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因此周代的分封诸侯,是把“宗法”与“封建(封侯建国)”结合起来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围绕姬姓宗族的层层“大、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礼乐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基本采用所规定的雅乐,,无疑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加强宗族观点,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 2礼乐制度的内容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规定的时代,即所谓得制定礼乐。如果说商代人尊崇鬼神的话,那么周代人尊崇的则是礼。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颁行的。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因此,“礼”并非“礼貌”,“礼节”那样简单。“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以混淆。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周公把“尊礼”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一个社会只讲究差异,不讲和同,社会就没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与“乐”相辅相成。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乐”,当然是音乐,但是它超越了音乐,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色彩。“乐”的功能是,以音乐激起共鸣情绪。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礼”与“乐”不能混淆,有着本质的区别。《乐记》中说得好:“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和同使人们相互亲爱;“礼”的差异使人们相互尊敬。“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因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 至春秋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有鉴于此,伟大的思想家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以“礼乐”为核心建立起儒家思想体系,使“礼乐”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从哲学本体论和社会历史观的角度,对“礼乐”进行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阐释和论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命本质与意义目标的基本观念,创拟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礼乐”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意识形态,使“礼乐”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日益兴盛。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更上升到国家法典的高度,不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尊崇,而且几乎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信奉,致使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成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最富影响力的学派。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孔子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目的和功用是从外部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行为和思想方面进行教化、约束和规范;而“乐”则与“礼”相辅相成,从内心感化、诱导人们对“礼”(亦即各种社会规范和约束)的衷心认同。礼乐配合,以礼修身,规范人们思想行为;以乐治心,感化人们自觉地按照“礼”的规范来行事,保持人们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保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就是《论语》所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也是儒家“礼乐文化”的普世价值所在。众所周知,儒学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社会伦理的学说,它是探讨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学问。“礼乐”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项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礼乐”是用来调整和制约人的行为的。它调节着人的主观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可见,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礼”的功用就是教化人们按照规范正确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及其他社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说,“礼乐”是为了应对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 “礼之用,和为贵”,高度概括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根据这一“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主张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应采取宽容、谦让的态度,这样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当然,儒家所主张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调和,而是在一定条件和原则下的谐和、融合。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高中政治第01周文化“万花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万花筒”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 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 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从时间角度讲,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从空间角度讲,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有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也就

是说,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 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2.世界各地的婚俗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泰国——与大树成亲;马里——新娘足、手、牙龈涂成黑色;科威特——搏斗示爱。而正是这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婚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B.有了民族、种族和国家才有了人类文化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不同民族、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 3.在都市,有繁华的城市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乡土气息。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反映了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城乡地区所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不同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4.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璀璨的西周文化

璀璨的西周文化 西周的历史概括(前11世纪~前771年) 商代之后的中国统一王朝。在这一时期内,全国大小诸侯均向王朝负担一定义务,周朝维持着统一局面。由于周王居于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称西周。 社会经济西周社会中,奴隶制十分盛行。奴隶被主人驱使从事家内劳动和生产劳动。主要承担生产劳动的是庶人。他们的地位几与奴隶无异。国家将土地分授给耕种者,有井田之制。九田排成“井”字形,周围八田分由八家耕种,为私田;中央一田则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井田制下受田的夫,也就是战争时服兵役的丁壮;作战所用物资也由国家规定的井数来承担,是为军赋。整个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的农业工具,仍多为木、石、蚌、骨所造。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已种植黍、稷、稻、麻、大豆、小豆、麦、粱、苽。当时人们已采用休耕制,对促进农业生产有一定作用。 西周的文化方面:西周的宗教观念与商代已有较大不同,教育制度更加完备,自然科学知识也有所增长。 礼乐周初,力求扭转商末流行的奢靡风气,曾反复告诫禁止酗酒。商朝常见的许多酒器,西周时逐渐归于消失。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吉礼指对先祖与各种神祗的祭祀;凶礼指丧葬,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指战争,以及田猎、筑城等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嘉礼指婚、冠、飨燕、庆贺、宾射等。乐在西周很受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宗教商代那种尚鬼的神秘色彩,到西周已经淡薄。周代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3类。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地祗有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则指祖先而言。 祝宗卜史周初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曾分以祝、宗、卜、史宗教事务的官员。祝管理祷祝,宗管理祭祀,卜职司卜筮,史职司文书记事。殷商时期使用甲骨的卜法继续流行。 学校在国人乡里中设立的学校,称为庠(一说称序),教授知识技艺。贵族子弟的教育更为完备,专设有小学、大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技艺和仪容等方面。技艺兼及文武,有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字)、数(算术),称为六艺。 典籍《尚书》中出于西周的,有《牧誓》、《洪范》、《大诰》、《康诰》、《酒诰》等篇,有重要历史价值。《逸周书》也有一些篇属于西周。有重大文学价值的《诗经》,包括有很多西周时期的作品。《周易》本为占筮用书,其经文主要成于西周时期。卦辞、爻辞中有些内容与周人历史有关。 天道观西周统治者强调天命和德的观念。德的内涵包括敬天、孝祖、保民,既有宗教意义,也有伦理性质。西周晚期,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灾祸频仍,人们对天和祖先的神圣产生了怀疑。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的阴阳五行说开始形成体系。 科学技术在天文历法方面,《诗经》若干章里出现有星宿名称,而且以其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季节和农作。传统的二十八宿体系,很可能在这时已构成。周人非常注意月相,《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还详记了周幽王六年(前776)的一次日食的月日干支,并涉及其前半个月的一次月食。地理知识也有发展。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