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图3.15所示电路是基于时间原则的起动控制线路。KT1、KT2、KT3为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其延时时间与起动过程所需时间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相对应。R1、R2、R3为转子外接电阻,起动后随着起动时间的增加,转子回路三段起动电阻的短接是靠三个时间继电器KT1、KT2、KT3与三个接触器KM1、KM2、KM3相互配合来完成的。由接触器的线圈通电,触点动作,不仅通过主触点短接部分起动电阻,而且使对应时间继电器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图3.15所示电路是基于时间原则的起动控制线路。KT1、KT2、KT3为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其延时时间与起动过程所需时间相对应。R1、R2、R3为转子外接电阻,起动后随着起动时间的增加,转子回路三段起动电阻的短接是靠三个时间继电器KT1、KT2、KT3与三个接触器KM1、KM2 、KM3相互配合来完成的。

由接触器的线圈通电,触点动作,不仅通过主触点短接部分起动电阻,而且使对应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经过延时后,其延时触点接通下一个接触器线圈,接触器的主触点又短接另一部分起动电阻,……依次类推,直至转子起动电阻被全部短接,起动过程结束,电动机进入全压运行。

图3.15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串频敏变阻器起动中通过了解频敏变阻器的组成和调整因素,懂得频敏变阻器的频率特性非常适合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完全可以取代转子绕组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中的各段起动电阻,起动过程中其阻抗随转速升高而自动减小,因而可以实现平滑无级的起动。串接频敏变阻器构成的起动控制线路中,从起动到运行的过程是由频敏变阻器自身的特性而平滑完成的。手动或自动的控制方式只是为了在起动过程完成后,完全切除转子绕组中的频敏变阻器

转子,控制,绕线机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矫正设计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 绕线机用直流电机来缠绕铜线,它应该能快速准确地绕线,并使线圈连贯坚固。采用自动绕线机后,操作人员只需从事插入空的转子、按下启动按钮和取下绕线转子等简单操作。 下图为绕线机控制系统

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1、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1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 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右; 3、 按?=2%要求的系统调节时间为3s 左右。 设计过程 由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可知,系统为I 型系它 响应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零,系统对单输 入的稳态误差为: 其中: 其中Gc (s )为待设计的控制器(校正网络)。 由于原系统不能满足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故在滞后-超前网络中应加入一个增益放大器。将放大环节和原系统一起分析。150()10%ss v e K K ∞==≤0()lim 50 c v s G s K →=

此时校正网络的频率特性为 由于要加一个增益放大器此时解得K ≥500, 故此时K 值取500. 二)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求出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及幅值裕度h (dB )。 (1/)(1/)()(1/)(1/) a b c a b j j G j ja j a ωωωωωωωωω++=++

由图像可知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 三)在待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上,选择从-20dB/dec 变为- 40dB/dec 的交接频率作为校正网络超前部分的交接频率?b = 5rad/s 根据响应速度要求,选择系统的截止频率 和校正网络衰减因子1/a 。要保证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为所选的 ,下列等式应成立: 式中 可由待 校正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20dB/dec,延长线 在 处的数值确定。 根据主导极点思想,可将校正后的系统等价为二阶系统 解得 ' 5.72/c rad s ω='11.4 γ=3.52h dB ≈'''''20lg ()20lg 0 c b c a L T ωω-++=1b b T ω='''''()20lg c b c L T ωω+''c ω21%100%e πξξσ--=? 4.43s n t ξω=≤0.59ξ=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 阻起动控制电路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实训项目名称】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实训目标】 1.正确理解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识读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布置图。 3.会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4..能用万用表对控制电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 5.能熟练使用电钳工工具及低压测量仪表。 6.培养安全第一、科学严谨、团结合作、成本意识、节能环保意识。 【实训条件准备】 1.常用电工工具:包括试电笔、克丝钳、剥线钳、改锥、尖嘴钳、斜口钳等。 2.万用表 3.绝缘导线:主电路采用平方,控制电路采用BV1平方。 4.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5.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等电器元件 【实训过程】 一、实训电路 1.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2.小组讨论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起动控制: 停止控制: 3.备齐所需电气元器件及工具并检测元器件 配齐所用电气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元器件应完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予以更换。 二、计划与实施 1.绘制电器元器件布置图并安装电器元器件

2.绘制接线图 3.安装、接线 (1)小组成员讨论线路连接的思路与方法,并作介绍。 (2)小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接线。 4.检测线路 (1)检查所接电路,按照电路图从头到尾按顺序检查 (2)用万用表初步测试电路有无短路情况。确保电路未通电的情况下把万用表打到欧姆档,用万用表检查电路,并填写在下表。

绕线型三相异步电机转子电路串电阻启动

引言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动机。要想讨论电力拖动中经常遇到的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启动问题,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异步电动机是交流电动机的一种。由于异步电动机在性能上有缺陷,所以异步电动机主要作电动机使用。 异步电动机按供电电源相数的不同,有三相、两相和单相之分。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是当前工业农业生产中应用最普通的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容量较小,性能较差,在实验室和家用电器中应用较多;两相异步电动机通常用作控制电机。 一、异步电动机的原理 三相对称绕组,接通三相对称电源,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电生磁),切割转子导体,感应电势和电流(磁变生电),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形成电磁转矩(电磁生力),使转子朝着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旋转。 二、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一)定子 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 1.定子铁心定子铁心是异步电动机主磁通磁路的一部分。为了使异步电动机能产生较大的电磁转矩,希望有一个较强的旋转磁场,同时由于旋转磁场对定子铁心以同步转速旋转,定子铁心中的磁通的大小与方向都是变化的,必须设法减少由旋转磁场在定子铁心中所引起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因此,定子铁心由导磁性能较好的0.5mm厚且冲有一定槽形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对于容量较大(10kW以上)的电动机,在硅钢片两面涂以绝缘漆,作为片间绝缘之用。定子铁心上的槽形通常有三种半闭口槽,半开口槽及开口槽。从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来看,半闭口槽最好。 2,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异步电机定子部分的电路,它也是由许多线圈按一定规律联接面成。能分散嵌入半闭口槽的线圈由高强度漆包圆铜线或圆铝线绕成,放入半开口槽的成型线圈用高强度漆包扁沿线或扁铜线,或用玻璃丝包扁铜线绕成。开口槽也放入成型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基于滞后校正的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 王政军 武汉轻工大学自动化系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在控制技术需求推动下,控制理论本身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从线性近似到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借助微分几何的固有非线性框架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已成为目前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分析、MATLAB、校正

1设计目的、要求及原理 1.1设计目的 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频率Wc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本设计通过增加一个滞后校正装置,确定其最适合参数来改变系统性能。 1.2 设计要求 (1)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10%,10 K; v (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右; (3) 按2%准则的调节时间 t不超过3s。 s 1.3设计原理 通过分析系统逐步确定其矫正系统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K值;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求; 3.波特图上绘制出曲线; 4.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5.根据公式和 ,可求出b和t; 6.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2设计分析与计算 2.1最小K 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01)(5()(++= s s s K s G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s K v , 1 1050/)(0 lim -≥=→= s K s sG s v k 所以最小的K 值为: K=500 故) 01)(5(500 )(++= s s s s G 1求相角裕度: 因为100 25500 015500)(22++= +?+?= ωωωωs s s A 在穿越频率处)(ωA =1, 解得Wc ≈5.96rad/s 穿越频率处的相角为:7.16107.02.090)(11-=---=--c tg tg c c ωωω? 相角裕度为:γ=180+)(c ω?=180-162.73=18.3deg 2求幅值裕度: 先求相角穿越频率:18007.02.090)(11-=---=--g g g tg tg ωωω? 9007.02.011=+--g g tg tg ωω 由三角函数关系得:66.8,107.02.0==?g g g ωωω解得: 5.022525750 )(2 2 =++= g g g g A ωωωω 所以,幅值裕度为:)(02.6)(log 20dB A L g g =-=ω 使用MATLAB 软件可直接得到系统的BODE 图和相角,幅值裕度。程序的代码如下: n=750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 调速方法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入附加电阻,使电动机的转差率加大,电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串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此方法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属有级调速,机械特性较软。 1、串电阻启动增加,降低,起动达速后切除启动电阻(就是转子回路)全速运行。 2、串电阻启动(电阻最大值起动),根据需要调整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电机的运行速度,达到调速的目的(是有范围的调速)。 绕线式电机的启动电流是可调的,通过调整转子串联的电阻大小,可以调节绕线式电机的启动电流! 原理:对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当电网电压及频率不变时,在转子回路中串入电阻后,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在绕线电机转子中串接启动电阻,减小启动电流,电阻一般接为星形接法,根据公式: I0=U0/R0 当转子串接电阻时R0↑,在U0不变的情况下,I0↓,此分析忽略电机感抗的损耗。 启动前将电阻全部接入转子回路,随着启动过程的结束,启动电阻被逐级短接,KM1,KM2,KM3逐级吸合,保证始终有较大的起动转矩,短接方式可以遵循时间和电流调节原则,KA1,KA2,KA3中间继电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而 定。 RN=E N÷I N÷√3 R N:电机转子额定电阻 E N:电机转子额定电压 I N:电机转子额定电流 例:240KW-6极电机,定子电流436A,定子电压380V。转子电流376A,转子电压407V RN=(E N÷IN)÷√3=(407÷376)÷√3=()÷√3=Ω △RY1= RN =× =Ω △RY2= =×=Ω △R1= =× =Ω △R2= RN =× =Ω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1.设计目的、要求及原理 1.1 设计目的 通过增加一个滞后校正装置,确定其最适合参数来改变系统性能。 1.2 设计要求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 12- ≥s K v,相位裕度 60 ≥ γ。 1.3 设计原理 通过分析系统逐步确定其矫正系统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K值;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求; 3.波特图上绘制出曲线; 4.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5.根据公式和,可求出b和t; 6.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2.分析与计算 2.1最小K 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10)(5()(++= s s s K s G (静态误差系数112-≥s K v ) 所以最小的K 值为: K=600 故: ) 10)(5(600 )(++= s s s s G ① 求相位裕度: 因为 2210025600 |10||5|||600)(ω ωωω++=+?+?= s s s A 在穿越频率处)(ωA =1, 解得 =6.31rad/s 穿越频率处的相角为:82.1731.02.090)(11-=---=--c c c tg tg ωωω? 相角裕度为: 18.682.173180)(180=-=+=c ω?γdeg ② 求幅值裕度: 因为 1801.02.090)(11-=---=--g g g tg tg ωωω? 8.010025600 )(2 2 =++= g g g g A ωωωω 所以,幅值裕度为: )(94.1)(log 20dB A L g g =-=ω 使用MATLAB 软件可直接得到系统的BODE 图和相角,幅值裕度。程序的代码如下: n=600 d=[1,15,50,0] g1=tf(n,d) [mag,phase,w]=bode(g1) margin(g1) 10 1250 /)(lim -→≥==s K s sG K s v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实训目标】 1.正确理解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识读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布置图。 3.会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4..能用万用表对控制电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 5.能熟练使用电钳工工具及低压测量仪表。 6.培养安全第一、科学严谨、团结合作、成本意识、节能环保意识。 【实训条件准备】 1.常用电工工具:包括试电笔、克丝钳、剥线钳、改锥、尖嘴钳、斜口钳等。 2.万用表 3.绝缘导线:主电路采用平方,控制电路采用BV1平方。 4.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5.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等电器元件 【实训过程】 一、实训电路 1.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2.小组讨论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起动控制:

停止控制: 3.备齐所需电气元器件及工具并检测元器件 配齐所用电气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元器件应完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予以更换。 二、计划与实施 1.绘制电器元器件布置图并安装电器元器件 2.绘制接线图 3.安装、接线 (1)小组成员讨论线路连接的思路与方法,并作介绍。 (2)小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接线。 4.检测线路 (1)检查所接电路,按照电路图从头到尾按顺序检查

(2)用万用表初步测试电路有无短路情况。确保电路未通电的情况下把万用表打到欧姆档,用万用表检查电路,并填写在下表。 5.通电运行 (1)整理试验台多余的导线和工具,避免对电路造成影响 (2)为保证人身安全,在通电试车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经老师检查并现场监护。 在教师检查无误后,经教师允许后才可以通电运行。 (1)通电顺序:先合上实验台总电源开关。 按下按钮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工作状态,接触器KM状态,时间继电器KT1 状态。 (2)第一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1状态,时间继电器KT2状态。 (3)第二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2状态,时间继电器KT3状态。 (4)第三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3状态。 (5)按下停止按钮SB2,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1状态,接触器KM2状态,接触器KM3状态,时间继电器KT1状态,时间继电器KT2状态,时间继电器KT3状态。 6.故障排查 利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装置上进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的排故练习。记录故障现象、判断记录故障部位、可能的故障原因并说明排故方法。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排故记录 7.整理现场 三、评价反馈 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调试项目评价表

转子绕线机控制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器的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10)(5()(++= s s s K s G 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e 0.1ss ≤,相角裕度 5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值的未校正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在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并用MATLAB 画出已校正系统的伯德图,计算已校正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3)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用Matlab画出已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求出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及稳态误差。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程序和MATLAB输出。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设计目的与要求 (2) 1.1设计的目的 (2) 1.2设计的要求 (2) 2.设计方案与原理 (3) 2.2设计的原理 (3) 3.设计分析与计算 (4) 3.1校正前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4)

3.2滞后校正 (4) 3.2.1滞后校正函数的确定 (4) 3.2.2校正后的系统频域分析 (5) 4.系统校正前后的根轨迹 (6) 4.1校正前的根轨迹 (6) 4.2校正后的根轨迹 (7) 5.已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及仿真分析 (7) 6.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 题目: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 起动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1年7月8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正文 (3) 2.1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 (3) 2.2技术要求 (3) 2.3程序流程图 (4) 2.4电路原理图 (5) 2.5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控制编程元件表以及梯形图 (5) 3、课程设计总结 (9) 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 5、参考文献 (10)

1、课程设计目的 1.1了解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启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要求。 1.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的应用系统的调试、监控、运行方法。 1.4进一步熟悉常用设备、元器件的类型和特征,并掌握合理运用原则和使用方法。培养 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1.5熟悉上下位机的连接方法。 1.6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2、课程设计正文: 2.1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 1.了解电机控制的步骤和要求。 2.绘制电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编写I/O地址分配表。 3.编制PLC程序,并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调试,要求能在现有设备上演示控制过程。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要阐明各路输入输出信号名称、作用、信号处理电路或驱动电路设计,写明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计算、比较和选择,画出程序流程图,并附上源程序。 2.2技术要求: 1.按下正向启动按钮,电机在转子串入所有5段电阻情况下正相序接通主电源开始启动。 同时给制动闸松闸通电 2.分别按照5、4、3、2、1秒的时间间隔切除第1~5段电阻。 3.按下停车按钮,电机转子串入所有电阻,断开主电源。 4.经过消弧时间1秒钟后,接通定子回路的直流电源,开始动力制动。 5.动力制动2秒钟后,切除第一段电阻。 6.再过2秒钟,切断动力制动电源,同时切断制动电闸电源。 7.按下反向启动按钮以及停止按钮后,控制过程与上述1~6步类似。 8.正反向运转的切换必须经过停车按钮及停车过程。

自动转子绕线机常见问题修复

绕线机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 1.盐浴不良: a.铜线不良:从线桶中抽出部分铜线(拉伸几下)放入盐水中可判断。 b.张力不良(过大):放入盐水中的转子线包不规则冒泡,数值上升较慢。 (过小):线在绕线过程中容易挂到钢片上且线包太松。 解决:所经过绕线机张力系统穿过的铜线必须通过张力对照表用弹簧称核对后方可绕线。 c.羊毛毡结碳.各过线轮损伤.各过线小轴承损坏:放入盐水中的转子线包不规则冒泡, ,数值上升较快。 解决:更换损坏羊毛毡.过线轮小轴承 d.绕线模具损伤(导线模):放入盐水中的转子线包规则冒泡,冒泡位置在铁芯上部.下部或中部(每一槽在同一位置).数值上升快。 (钩线套):放入盐水中的转子线在颈部冒泡(应可看到损伤部位)。 解决:检查模具.确定位置.打磨抛光。 e.设备调试不良造成绕线过程中分度变化(以至铜线下线刮伤):绕线模具于钩线套中心高没调好,绕线模具平衡没调好。钩线套位置没调好(一边高一边低),平行气缸动作不协调(一边快一边慢),转位轴中轴承不良,夹紧机构中平面轴承不良。 放入盐水中的转子线包规则冒泡(几槽在同一位置,特别最后俩组线圈)。 其它:飞叉轴承坏,飞叉主轴轴承档磨损,飞叉皮带轮轴承档磨损造成模具中心调不好。 解决:检查调试以上问题点,检查更换各轴承。 注:换铜线时要检查线捅周边有无毛边打磨。 f.穿线方法不正确:在电控磁粉张力器的过线轮上或附助过线轮上,铜线绕的圈数过多,磁 粉张力器通常为2-3圈。附助为1圈。(铜线在阻力与拉力作用下会相互挤压, 漆膜会损伤)。铜线穿在过线轮防护杆上,主轴进线口处过线轮位置不对( 线直接与过线轮防护杆磨擦),主轴内尼龙管脱落,主轴至飞叉线没经过线轮。 解决:检查以上问题点,调整。 g.绕线模具不良:绕线模具长期打磨抛光磨损严重,护住钢片很少以至下线时铜线刮到钢片。绕线模具侧护板与中间护板间隙过小(针对0。45以上线)挤伤,中间护板位置没调好,下线刮到钢片,盐浴不良或断线。 解决:检查模具,加工处理,调试仔细。

转子串电阻调速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电感起动与调速方 法的研讨 绕城转子异步电动机能够通过转子串电阻进行起动与调速,但电阻上能耗大;如果转子串频敏变阻器,虽能减少损耗,但只能起动而不能调速。本文提出一种转子串电阻、电感的方法,既能用于起动与调速,又能较大程度地节能。IJ作原理如图1,在绕线电机转于绕组每相串入相同的电阻与电感。首先我们考虑只串电感L的情况,电机运行时的临界转差率式中r;——定子绕组的电阻X;——定于绕组的电抗r二。——转子绕组电阻的折算值X二——转子回路电抗的折算值teZ。H。0+XL其中X二。——转子绕组电抗的折算值X、——转子串电感L的电抗折算值由于r;<<x。,x;Wx。,略去r;、x;,则即Sm与人成反比,与固有特性相比,临界转差率的值减少。电机运行时的最大转矩为同理略去r;、x;,则式中m;——电机定子相数V;——电机定子相电压。。——电机同步角速度由式(2)可知,凡人与Xb也成反比,与固有特性相比,最大转矩减少。由以上分析可知,转子串电感时的机械特性如图2中的曲线1(曲线0为电机的固有特性)。在此基础上转子绕组再串入电阻Rnl 与Rn。,由式(l)、式(2)可知:临界转差率随转子回路电阻的增加而增大,而最大转短不变,其机械(本文共计3页)......[继续阅读本文] 转子上串联电阻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增大启动转矩,同样也可以用于调速,但转子回路串联电阻调速的方式不理想,在电机轻载和空载的时候几乎起不到调速的作用,串联电抗器也可以减小起动电流,但是起动转矩也会减小很多,所以不采用串联电抗器来启动。 不是说三项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入电阻,可以增大起动转矩,串入电阻值越大,起动转矩越大?要合适 是应该三相都串的,以保持三相平衡。所串电阻增大,转速变低。因为电阻增大,相当于电机端电压降低,电机机械特性变软,转差率增大。负载恒定的时候,电机的电流会增大的。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谭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10)(5()(++= 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s K v , 6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1、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 (半天) 2、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半天) 3、熟悉MATLAB 中的相关工具(一天) 4、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三天) 5、撰写说明书。 (二天) 6、课程设计答辩(半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引言 (1)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2) 1.1设计目的 (2) 1.2设计要求 (2) 1.3 设计原理 (2) 2 设计计算与分析 (4) 2.1 相位裕度与幅值裕度的计算 (4) 所以,幅值裕度为: ) ( 52 .3 ) ( log 20dB A L g g = - =ω (4) 使用MATLAB软件获得系统的伯德图和相位,幅值裕度程序的代码如下: (4) 2.2滞后校正函数的计算 (5) 3 用MATLAB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根轨迹 (8) 3.1校正前系统根轨迹 (8) 3.2 校正后系统根轨迹 (8) 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9) 4.1校正前系统 (9) 4.2校正后系统 (11) 5总结 (1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的调速控制

一课题背景 2 1启动前的准备 (2) 2启动控制 (2) 3制动控制 (3) 4调速控制过程 (3) 二任务要求 (3) 三设计思路 (4) 1主电路 (4) 2.PLC接线图 (5) 3. I/O分配 (5) 4.程序梯形图 (6) 5.程序调试 (7) 6.调试完成 (8) 总结 (8)

一课题背景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的调速控制线路,对调速无特殊要求的生产机械,可以采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拖动,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控制电路,按照时间原则启动、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启动前的准备

先讲主令控制器SA的手柄置到“0”位,再合上电源开关QS1,QS2,则有:(1)零位继电器KV线圈通电并自锁。 (2)KT1,KT2线圈得电,其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瞬时打开,确保KM1,KM2线圈断电。 2启动控制 将SA的手柄推向3位,SA的触点SA1,SA2,SA3,均接通,KM线圈通电。则有: (1)KM的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接入交流电源,电动机在转子串两段电阻的情况下启动。同时,KT线圈得电,KT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闭合。 (2)KM的动断触点打开,KT1线圈断点开始延时,当延时结束时,KT1动断触点闭合,KM1线圈通电,KM1的动合触点闭合切除一段电阻R1,同时KM1的动断触点断开,KT2线圈断电开始延时,当延时结束时,KT2的动断触点闭合,KM2线圈通电切除电阻R2,启动结束。 3制动控制 进行制动时,将主令控制器SA的手柄扳回“0”位,KM,KM1,KM2线圈均断电,电动机切除交流电源。同时,KT1,KT2线圈得电。则有: (1)KM的动断触点闭合,KM3线圈通电,电动机接入直流电源进行能耗制动;同时,KM2线圈通电,电动机在转子短接全部电阻的情况下进行能耗制动。(2)KM的动合辅助触点断开,KT线圈断电开始延时,当延时结束时,KT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断开,KM2,KM3线圈均断电,制动结束。 4调速控制过程 当需要电动机在低速下运行时,可将主令控制器SA手柄推向“1”位或“2”位,则电动机的转子在串入一段电阻或不串入电阻的情况下以较高速度运转 二任务要求 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控制电路的PLC程序设计。具体的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详见《工厂电气控制设备》P91页电路。试将其进行PLC改造。要求列出输入输出分配表,画出PLC硬件接线图,列出PLC程序清单及注释。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

【实训项目名称】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实训目标】 1.正确理解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识读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布置图。 3.会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4..能用万用表对控制电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 5.能熟练使用电钳工工具及低压测量仪表。 6.培养安全第一、科学严谨、团结合作、成本意识、节能环保意识。 【实训条件准备】 1.常用电工工具:包括试电笔、克丝钳、剥线钳、改锥、尖嘴钳、斜口钳等。 2.万用表 3.绝缘导线:主电路采用BV1.5平方,控制电路采用BV1平方。 4.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5.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等电器元件 【实训过程】 一、实训电路 1.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2.小组讨论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起动控制:

停止控制: 3.备齐所需电气元器件及工具并检测元器件 配齐所用电气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元器件应完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予以更换。 二、计划与实施 1.绘制电器元器件布置图并安装电器元器件 2.绘制接线图 3.安装、接线 (1)小组成员讨论线路连接的思路与方法,并作介绍。 (2)小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接线。 4.检测线路

(1)检查所接电路,按照电路图从头到尾按顺序检查 (2)用万用表初步测试电路有无短路情况。确保电路未通电的情况下把万用表打到欧姆档,用万用表检查电路,并填写在下表。 5.通电运行 (1)整理试验台多余的导线和工具,避免对电路造成影响 (2)为保证人身安全,在通电试车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经老师检查并现场监护。 在教师检查无误后,经教师允许后才可以通电运行。 (1)通电顺序:先合上实验台总电源开关。 按下按钮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工作状态,接触器KM状态,时间继电器KT1 状态。 (2)第一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1状态,时间继电器KT2状态。 (3)第二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2状态,时间继电器KT3状态。 (4)第三延时时间到,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3状态。 (5)按下停止按钮SB2,观察并记录M工作状态,接触器KM1状态,接触器KM2状态,接触器KM3状态,时间继电器KT1状态,时间继电器KT2状态,时间继电器KT3状态。 6.故障排查 利用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装置上进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的排故练习。记录故障现象、判断记录故障部位、可能的故障原因并说明排故方法。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排故记录 7.整理现场 三、评价反馈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15)(5()(++= 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20v K s -≥,相角裕度 6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 求) (1) 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 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 性能指标。 (5)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进行原理分析,写清 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及其比较分析的结果,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 13 1 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 . (14)

2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Bode图设计方法 (15) 3 校正前系统分析 (16) 3.1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 (16) 3.2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 (17) 3.3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17) 4 滞后-超前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确定 (19) 4.1确定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 (19) 4.2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 (19) 4.3确定校正后的传递函数 (19) 4.4滞后-超前传递函数计算 (20) 5 校正后系统分析 (21) 5.1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 (21) 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 (22) 5.3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23)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绕线式电机启动电阻计算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电阻方式起动电阻的计算 关键词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串级式 电阻的计算 绕线式电动机串级电阻方式的机械特性已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电阻机械特性分析》一文中作了分析。本文拟对该方式下起动电阻的计算作一探讨。 一、基本公式及其变换 绕线式电动机串级电阻方式下,由于转子回路漏抗的原因,在三相全波整流波形上产生很大的缺口,即重叠角。习惯上我们按重叠角大小分成两个工作区间,即:重叠角?≤60γ区间称为第一工作区,和重叠角?=60γ保持不变,而出现一个导通延时角1α的第二工作区。 1、第一工作区基本公式及其变换 在第一工作区的机械特性 s s x R R E f p M D D D e 2 22 22 2033?? ? ??+???? ???=πππ-----------------------------------------------⑴ 其最大力矩产生时的最大转差率 22 13D D m x R s ? = π------------------------------------------------------------------------------------⑵ 其最大力矩 2 2 201223D e m x E f p M ? ?=ππ-----------------------------------------------------------------------⑶ 其中 e E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开路线电压 γ——重叠角 2D x ——电机折算到转子侧总电抗 2' 12x x x D += S ——转差率 d I ——直流电流 p ——绕线电动机的极对数

电流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电流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中有三相绕组,可以通过滑环串接外接电阻或频敏变阻器,实现降压起动。 按照起动过程中转子串接装置的不同,分为串电阻起动和串频敏变阻器起动两种起动方式。 串电阻起动中包括基于电流原则的起动和基于时间原则的起动控制线路,图3.14所示电路是基于电流原则的起动控制线路。在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中串接KI1、KI2、KI3这三个具欠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它们具有相同的吸合电流和不同的释放电流。在起动瞬间,转子转速为零,转子电流最大,三个电流继电器同时吸合,随着转子转速的逐渐提高,转子电流逐渐减小,KI1、KI2、KI3依次释放,其常闭触点依次复位,使相应的接触器线圈依次通电,通过它们的主触点的闭合,去完成逐段切除起动电阻的工作。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线路

在图3.5中,(a)图为主电路,通过当接触器KM1三对主触点把三相电源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顺相序L1、L2、L3连接,,而KM2的三对主触点把三相电源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反相序L3、L2、L1连接, 使电动机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上的运行。 而图3.5(b)中,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正转,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电动机断电停转。再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反转。但是在(b)图中,若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再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3,或者同时按下SB2和SB3,接触器KM1和KM2线圈都能通电,两个接触器的主触点都会闭合,造成主电路中两相电源短路,因此,对正反转控制线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保证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以防止电源短路,即进行互锁,使同一时间里只允许两个接触器中一个接触器工作。所以在图3.5(c)中,接触器KM1 、KM2线圈的支路中分别串接了对方的一个常闭辅助触点。工作时,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电动机正转,此时串接在KM2线圈支路中的KM1常闭触点断开,切断了反转接触器KM2线圈的通路,此时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3将无效。除非按下停止按钮 SB1,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常闭触点 复位闭合,再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3实现电动机的反转,同时,串接在KM1线圈支路中的KM2常闭触 点断开,封锁了接触器KM1使它无法通电。 这样的控制线路可以保证接触器KM1 、KM2不会同时通电,这种作用称为互锁,这两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称为互锁触点,这种通过接触器常闭触点实现互锁的控制方式称为接触器互锁,又称为电气互锁。 时间原则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图3.15所示电路是基于时间原则的起动控制线路。KT1、KT2、KT3为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其延时时间与起动过程所需时间相对应。R1、R2、R3为转子外接电阻,起动后随着起动时间的增加,转子回路三段起动电阻的短接是靠三个时间继电器KT1、KT2、KT3与三个接触

绕线异步电动机串电阻启动

1.电动机 1.1旋转磁场 定子三相对称绕组中通以频率为f 1 的三相对称电流便会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的转速由下式确定 n 0= p f 1 60 式中,P为电机的极对数。n 又称为同步转速旋转磁场的转向由三相电 流通入三相绕组的相序决定。改变电流相序,旋转磁场的转向随之改变。 1.2异步电动机结构 Y形的电阻,或直接通过短路端环短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静止的和转动的两部分构成,其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定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筒形铁心,其内圆周有槽用来安放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每相在空间互差120°,可联接成Y形或Δ形。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柱形铁心,与定子铁心共同形成磁路。转子外圆周有槽用以安放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线绕式两种。鼠笼式:将铜条扦入槽内,两端用铜环短接,或直接用熔铝浇铸成短路绕组。线绕式:安放三相对称绕组,其一端接在一起形成Y形,另一端引出连接三个已被接成路。 1.3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势,并在短路的转子绕组中形成转子电流,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形成转动力矩,使转子随旋转磁场以转速n转动并带动机械负载。转子和旋转磁场之间转速差的存在是异步电动机转动的必要条件,转速差以转差率s衡量

S= 0-n n n ×100% 1.4定子 定子铁芯:导磁和嵌放定子三相绕组:0.5mm 硅钢片冲制涂漆叠压而成;内圆均匀开槽;槽形有半闭口;半开口和开口槽三种:适用于不同的电机 定子绕组:电路;绝缘导线绕制线圈;由若干线圈按一定规律连接成三相对称绕组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称为电枢绕组 机座:支撑和固定作用;铸铁或钢板焊接 1.5转子 转子铁芯:导磁和嵌放转子绕组;0.5mm 硅钢片;外圆开槽 转子绕组: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 笼型绕组:电路;铸铝或铜条优缺点 绕线型绕组:对称三相绕组:星接;集电环优缺点 气隙:气隙大小的影响:中小型电机的气隙为0.2mm ~2mm 2.电动机的起动指标 起动是指电动机从静止状态开始转动起来,直至最后达到稳定运行。对于任何一台电动机,在起动时,都有下列两个基本的要求。 2.1起动转矩要足够大 堵转状态时电动机刚接通电源,转子尚未转动时的工作状态,工作点在特性曲线上的S 点。这时的转差s=1,转速n=0,对应的电磁转矩T st 称为起动转矩。 堵转状态说明了电动机的直接起动能力。因为只有在T st >T L <一般要求T st >(1.1~1.2)T L ,电动机才能起动起来。T st 大,电动机才能重载起动;T st

绕线转子电阻计算

绕线转子电阻计算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计算起动电阻是比较复杂的,一般分为3段电阻均匀切出时的计算方法: 1.计算转子额定电阻:R=U/(1.73×I)(U=转子电压,I=转子电流) 2.计算转子一相的内电阻:r=S×R式中:S=转差率,S=(n1- n)/n1(n1=同步转速,n=电机额定转速 3.电机额定力矩计算:M额=(975×P额)/n(M额=电机额定力矩,P 额=电机额定功率) 4.电机最大起动力矩与额定力矩之比:M=M最大/M额(M最大=最大起动力矩,M最大≤2M额 5.计算最大起动力矩与切换力矩之比:λ=根号3次方的(1/S×M)(λ=最大起动力矩与切换力矩之比) 6.3级(段)电阻计算:A>r1=r(λ-1)B>r2=r1×λC>r3=r2×λ切除电阻时,r1最后切出。 例题:22KW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723转/分,转子电压197V,转子电流70.5A,现要求该电机起动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两倍,计算起动电阻有关数据。 1.计算转子额定电阻:R=U/(1.73×I)=197/(1.73×70.5)= 1.63(Ω) 2.转子每相内阻:S=(n1-n)/n1=(750-723)/750=0.036r=S×R =0.036×1.63=0.059(Ω) 3.额定转矩:M额=(975×P额)/n=(975×22)/723=29.6(Kg.M) 4.确定最大起动转矩:取:M最大=2M额M=M最大/M额=2 5.力矩比:λ=根号3次方的(1/S×M)=根号3次方的(1/0.036×

2)=根号3次方的(13.9)=2.4 6.3级电阻计算:A>r1=r(λ-1)=0.059(2.4-1)=0.083(Ω) B>r2=r1×λ=0.083×2.4=0.2(Ω) C>r3=r2×λ=0.2×2.4=0.48(Ω) 1》例题:22KW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723转/分,转子电压197V,转子电流70.5A,现要求该电机起动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两倍,计算起动电阻有关数据。1》计算转子额定电阻:R =U/(1.73×I)=197/(1.73×70.5)=1.63(Ω) 2》转子每相内阻:S=(n1-n)/n1=(750-723)/750=0.036r=S ×R=0.036×1.63=0.059(Ω) 3》额定转矩:M额=(975×P额)/n=(975×22)/723=29.6(Kg.M) 4》确定最大起动转矩:取:M最大=2M额M=M最大/M额=2 5》力矩比:λ=根号3次方的(1/S×M)=根号3次方的(1/0.036×2)=根号3次方的(13.9)=2.4 6》3级电阻计算:A>r1=r(λ-1)=0.059(2.4-1)= 0.083(Ω)B>r2=r1×λ=0.083×2.4=0.2(Ω)搜索C>r3=r2×λ =0.2×2.4=0.48(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