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练习.doc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练习.doc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练习.doc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复习巩固 :(1)PH

3 分子与 NH 分子的构型关系是 ______( 填“相同”、“相似”或“不相似” ) ,________( 填

3

“有”或“无” )P —H 键, PH 分子是 __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 ) 分子。

3

(2)NH 3

与 PH 相比,热稳定性更强的是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3)NH 3 和 PH 3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 NH 3 比 PH 3 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A .键的极性 N — H 比 P —H 强 B

.分子的极性 NH 3 比 PH 3 强

C .相对分子质量 PH 3 比 NH 3 大

D . NH 3 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一、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

,又叫

〔探究〕:( 1)范德华力大小

分子

HCl HBr HI CO 范德华力 21.14

23.11

26.00

8.75

( kJ/mol )

共价键键能 431.8

366

298.7

745

( kJ/mol )

结论 1:范德华力 , 比化学键能

( 2)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HCl

HBr

HI

单质 熔点 / oC 沸点 / oC 相对分子质量

F

-219.6

-188.1

2

范德华力 21.14

23.11

26.00 Cl 2 -101.0 -34.6

( kJ/mol ) Br 2 -7.2 58.8

熔点 / 0C -114.8 -98.5 -50.8 I 2

113.5

184.4

沸点 / 0C -84.9

-67

-35.4

结论 2:结构

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

,范德华力越

,熔、沸越

( 3)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的极性

熔点 / o C 沸点 / o C CO 28 -205.05 -191.49 N 2

28

-210.00

-195.81

结论 3:相对分子质量

时,分子的极性越

,范德华力越

,熔、沸越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是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

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范德华力

(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

( 3)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

点越高。

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和其

分子量有关.对于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而言,从上到下,

分子量逐渐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升高.而HF、H2O、 NH3却

出现反常,为什么?

说明在 HF、H2O、NH3分子间还存在除分子间作力之外其

他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氢键。

1.氢键:当原子与电负性的X原子以共价

键结合时,它们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使 H 几乎

成为“裸露”的,这样相对显电性的H与另

一分子中相对显电性的X( 或Y) 中的

接近并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称氢键。

2.氢键的表示:氢键可以用 X— H? Y 表示。 X 和 Y 可以是同

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但都是电负性较大、半径极

小的非金属原子(一般就是N、O、F)。表示式中的实线

表示共价键,虚线表示氢键。

3.形成氢键的一般条件:

①与电负性大的原子(F, O, N)相连的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的原子(F, O, N).

如: HF、 H2O、 NH3相互之间

F— H---F O— H---O N— H---N

氢键键能 (kJ/mol) 28.1 18.8 17.9

范德华力 (kJ/mol) 13.4 16.4 12.1

共价键键能 (kJ/mol 568 462.8 390.8

结论:氢键不属于,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的范畴。氢键与范德华力、化学键的强弱关系为(由强到弱排列)。

4. 氢键强弱

氢键强弱与 X 和 Y 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关,即与 X 和 Y 的电负性有关 . 它们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 即电负性越大 ) ,则氢键越强,如 F 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 F-H?F 是最强的氢键 ;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所以氢键强弱变化顺序为:

F-H?F > O-H?O > O-H? N > N-H? N,C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一般不形成氢键

5.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6.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点;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点降低②对物质的溶解性的

影响

分子间的氢键使溶质溶解度,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恰好相反。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2) 为什么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H20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

(H2O) n;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

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课时练习】

1.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 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2.水分子间由于氢键的存在,易发生缔合现象,可把水写成(H2O)n。在冰中的n 值为5,即每个水分子都被其他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四面体。如右图所示的(H2O)5单元是由无限个这样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即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mol冰中有4mol氢键

B、1mol冰中有4mol氢键

C、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 2 个氢键 D 、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5/4 个氢键

3.下列氢键中最强的是()

A.S — H? O

B.N—H?N

C.F—H?F

D.C— H? N

4.下列现象中,其原因与氢键存在无关的是( )

A、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B、HCl的熔沸点比HF高

C、 NH3极容易溶于水

D、邻位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位羟基苯甲醛沸点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 范德华力就是分子间的万有引力

C. 氢键就是氢原子和其他原子形成的化学键

D. 氢键的作用力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

6.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 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 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 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7. H O与 HS 结构相似,都是V 型的极性分子,但是H O的沸点是100℃, HS 的沸点是— 60.7 ℃。引

2 2 2 2

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氢键

D. 相对分子质量

8. 干冰熔点很低是由于()

A.CO 是非极性分子

B.C=O 键的键能很小

C.CO

2 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

2

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

2

9.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 GeH4、 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10.如图所示为 [Co(NH3) 6] 3+的立体结构,其中数字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且各相

邻的 NH 分子间的距离相等,3+-

Co 离子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其中两个 NH 被 Cl 取代,

3 3

所形成的 [Co(NH3) 4Cl 2] +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 )

A. 2 种 B . 3 种 C .4 种D.5种

11. 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 、碘单质的升华

B 、 NaCl 溶于水

C 、将水加热变为水蒸气D、 NHCl 受热

4

12. 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 、极性键

B 、非极性键

C 、离子键

D 、范德华力

13.下列气体最难液化的是()

A.H2

B.O2

C.N2

D.Cl 2

14. 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A.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B.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C. 只有极性键的物质

D. 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15. 实验测得 BeCl 2为共价化合物 ,BeCl 2属于()

A. 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 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C.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D.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16.使用微波炉加热,具有使受热物质均匀受热、表里一致、速度快、热效率高等优点。其工作原理是通

电后炉内的微波场以几亿赫兹的高频改变外电场的方向,水分子因而能迅速摆动,产生热效应,这是因为

( )

A. 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

B. 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

C. 水由氢、氧两元素组成

D.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判断正误:

(1) 氢键是化学键 ( )(2) 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 ( )

(3) 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

⑷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

2.据范德华力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

(1) CH4 SiH 4 GeH 4

( 2) H2O2Cl 2

(3) HF HCl HBr HI

(4) H2O H 2S H 2Se H 2Te

3. 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4。试回答:

(1)X 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若 X、Y 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 2.1 和 2.85 ,试判断 XY4中 X 与 Y 之间的化学键为 ________( 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 。

(3) 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 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分子为______________( 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

(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

(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 SiCl 4比较: ________( 填化学式 ) 的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⑴现已知O3分子为 V 字形结构,据理推断O3应为 _________(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_______(大或小)得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⑵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前者沸点(78.5 ℃) 远比后者 ( - 23℃ ) 高,常温下乙醇为液态,甲醚为气体。原因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屑,反应结束后滤出固体物质,滤液中的阳离子可能是() ①Fe2+②Fe2+、Fe3+③Fe2+、Cu2+ ④Cu2+、Fe3+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解析:“滤出固体”说明剩余单质Cu或Cu、Fe的混合物,因为氧化性顺序为 Fe3+>Cu2+>Fe2+,则溶液没有Fe3+,有Fe2+,可能有Cu2+。 2.欲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CuSO4和Fe2(SO4)3等少量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氨水 B.铝粉 C.铁粉 D.NaOH溶液 答案:C解析:加入铁粉后,Cu2++Fe Cu+Fe2+,2Fe3++Fe3Fe2+,然后将过量的铁粉及Cu 过滤即可。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①加足量氯水②加足量KMnO4溶液③加少量KSCN溶液 A.①②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答案:C解析:本题检验方法的关键是Fe3+与SCN-反应,溶液显红色。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无Fe3+,再加氯水,如有Fe2+可被氧化为Fe3+,与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使Fe3+与SCN-反应显红色的实验现象不易观察,C项正确。 4.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甲组乙组 A新制氯水、KSCN溶液NaOH溶液 1

答案:B解析:甲组,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要排除Fe3+的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2+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与Fe3+不反应。KMnO4酸性溶液符合条件:5Fe2++Mn O4-+8H+5Fe3++Mn2++4H2O,实验现象是溶液紫红色变浅。乙组,在Fe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3+即可,Fe2+不会造成干扰。 5.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C解析:A项中Cl2能把FeCl2氧化,B项中Fe能把FeCl3还原,D项除去了C O3和 S O42-又引入了Cl-,均不合要求。A应加适量铁粉,B可加足量铁粉过滤后,向滤液中通足量Cl2,D应加适量稀硫酸。 6.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2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 案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定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确实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定。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明白得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明白得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显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看、摸索、讨论。一样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如何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如何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

成方法,讨论、研究判定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因此差不多上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一样规律: 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2、H2、P4、C60。 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反思与评判: 组织完成“摸索与交流”。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学过NaCl和NaOH,本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a2O2、 Na2CO3和NaHCO3。首先我们来学习Na2O2的性质。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高中化学_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精心整理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1.形成杂化轨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完成下表。

思考: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 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 2 O 中含有 【 解析与评价 面型; 答案:sp2 已知X、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2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 C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的分子。如 H 2O和NH 3 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 2 O分子呈 V型,NH 3 分子呈三角锥型。练习2

3.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如:CO和N 2,CH 4 和NH 4 +;等电子体具有相似 的化学键特征,性质相似。 练习3、(09江苏卷21A)(12分)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 CO、CO 2、H 2 等)与H 2 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结构式。 【Y的 5 , W与Q 电子数相同的有 电子 (1 (2 (3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金属钠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交流、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滴水点灯)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描述和归纳。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四、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层面:在初中学生做过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一新生虽然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过金属钠,使得学生对金属钠充满着好奇和探知欲望。 五、教法与学法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事先编写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课堂上采用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能力。所以,我采用: 教法方法:实验探究、启发、多媒体教学法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归纳、交流合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时事新闻,引入新课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火焰四溅。由于仓库有大量的金属钠,导致灭火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致使损失加剧。 (二)回顾旧知,类比金属钠 思考1:金属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酸、盐)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钠的性质学习,是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巩固,为前面的理论知识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材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本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一个联系的作用。 (三)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金属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这一主线,分别从“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盐的反应”这三个方面,系统地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学习。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便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好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分析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具备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高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铁的化学性质、Fe2+M Fe3+的检验及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3. 了解铁盐的净水原理。 【教学重点】 1. 铁与水蒸气 2. Fe2+及Fe3+的检验及性质。 3.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突破方法】 立足初中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运用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来进行指导学习,并以此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类用铁的历史 人类使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 多年前,不过那时的铁是从天而降的陨铁(其中含铁90%以上)。铁是天体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宇宙中的氢、氦经一代又一代的、聚变,产生了碳氧、氖、镁,镁再聚合成硅,最后形成铁。铁很稳定,是浩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元素。铁在地球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也至关重要。距地面 3 000 km 深处的地心就是铁和镍的熔融体(含铁90%),但目前还无法开采。目前,铁的主要来源是 蕴藏在地表层的铁矿石。 铁(Fe)这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 5.5 %,世界上的金属总产量中钢铁占99.5 %。自然 界中自然铁极少,大部份和氧结合成铁矿石。纯铁呈灰白色,强度不是很大,故用处不大。 通常我们所说的铁,或钢,其实是一种合金,这种合金主要成份为纯铁(Fe,含有锰,铬,钨等金属元素及碳,硅,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其中碳所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它决定铁是否有展延性,是不是很

脆,容不容易熔化。 将铁矿石加入高炉还原而得的"熔铳”(hotmetal,即熔融生铁)含碳2到7.5 %。将熔 铳浇注到模中得一定的形状,称为铸铁(castiro n )。铳铁(或生铁)无法锻造、轧制或压 制,换句话说,它不允许作任何形式的机械变形。铳铁有白铳(whitepig iron )和灰铳(grey pig iron )的区别。白铳中的碳以碳化铁(Fe3C)的形式存在,故新的断口呈银白色;且因 碳化铁硬而脆,所以白铳较硬且脆。至于灰铳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出现,故断口为灰色,且较白铳软且勒。 磷与硫对铁来说,是很令人讨厌的元素,虽然磷可使铁之流动性变佳,但也使得铁变脆(此因磷与铁结合或硬脆的Fe s P)。至于硫呢?如果铁中含硫过多,则有热脆现象发生,即 铁在高温加工的操作下脆裂(这是因为硫与铁结合成为硫化铁,铁与硫化铁成为共晶,形成网状,围绕在铁的晶体周围,因为共晶体的熔点较铁为低,所以在高温加工的温度下,铁与硫的共晶体熔融而铁未熔;此时若加以外力,铁即生裂痕)。 如果加入某些特定的合金元素一一锰、铬、镍、钼等等,可以增加钢铁的延性、抗拉强度,硬度,改进其铸造性质,增加其对腐蚀与热的抵抗力。经过热处理(即将钢料加热至某一预定高温,再以各种速率使其冷却),可以改变钢料的机械性质和物理性质。再者,钢铁容易施以机械加工而得到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钢铁因为具有这些特性,所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及建筑楼房。一般将含碳量高于2%的铳铁或铸铁称为铁,而将含量少于2% 的称为钢。 1、铁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这是因为其化学性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纯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光泽,质_______________ ,有良好 3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铁的密度是7.86g/cm,熔点1535 C,沸点2750 C。铁还是电和 热的导体。鉴别铁和铜最简单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赤铁矿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铁矿主要成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菱铁矿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由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思想:通过对铁的历史回顾,不仅让学生了解铁的性质,以及铁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尝试探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产生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 Sp3 决定因素:杂化轨道方式sp2 分子的空间构型sp 空间构型的判断:VSEPR理论 空间构型决定性质等电子原理 手性分子 配合物 一、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思考: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C2H4 BF3 CH2O C2H2 思考: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 【例1】(09江苏卷21 A部分)(12分)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解析与评价: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型;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2mol碳氢δ键,1mol碳氧δ键,故含有δ键的数目为3N A 答案:sp2平面型3N A 【变式训练1】(09宁夏卷38)[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 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ABn 立体结构范例 n=2 直线型CO2 n=3 平面三角形CH2O n=4 正四面体型CH4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的分子。如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练习2、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空间构型 H2S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1《钠》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模式下的钠的性质探究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经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实验探究法,围绕神秘“钠水雷”惊现珠江一事,展开对钠的性质的研究,探讨,并最终解决“水雷”带来的危险,让学生也过了一把“消防队员”和“科研人员”的瘾,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确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课堂设计: 【情景引入】(录像画面简介)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桶内窜起黄色火焰,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给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威胁。消防队员、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到事故现场。“广州日报大洋网”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 【教师质疑】如果你是消防员,一般物质失火怎样灭火?(学生答:用水,用泡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沙隔绝空气)现在是同学们都不熟悉的钠,在采取消除危险措施之前首先应该作什么? 【学生抢答】甲:观察、分析现场具体情况!

乙:快速调查爆炸物——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其性质研究对“水雷”处理对策。【教师引导】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做一次消防员,来研究钠的性质,并试着解决钠“水雷”造成的危险。 【交代任务】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实验桌面上都有相应的试剂、仪器。 试剂:钠、蒸馏水、酚酞试液、过氧化钠粉末 仪器: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烧杯、小试管若干、试管夹、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长玻璃导管、脱脂棉、铝箔、尖嘴导管,塞子、木条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打开每个实验台上的试剂瓶,探究钠这种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实验小组】立即热烈讨论开来。 有的在小组内还当起了小老师:以前老师讲过,研究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导电导热性等方面来考虑。 有的开始反驳:颜色、状态、气味都好解决,可是熔点、沸点我们怎么能测出来? 我在旁边笑到:查资料啊。同学们恍然大悟。 【小组总结】分析讨论与实验观察后,归纳总结钠的物理性质(略)。 【教师质疑】在观察钠的物理性质,你认为钠和我们初中学过的铁、铜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实验小组】学生甲:密度小、熔点也低、硬度小。 学生乙:除了物理性质外,我认为钠比铁、铜的化学性质要活泼,因为 刚刚切开的钠有光泽,几秒钟后就变暗了;还有钠不象铁、铜 可以露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中的。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 幻灯机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酒精灯、 铁架台、火柴、石棉网、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引言]:专题2的标题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我们已 经学习了一些非金属的获取,那么从第二单元起,我们将要学习怎样获取一些金属。这堂课我们先来讲“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 ●[板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 ..与应用 ●[指导语]:提到性质,我们在“原子的构成”那一节曾经提到一句,大家 来回忆一下“什么决定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结构决定性质 ●[过渡]:大家的回答很好,请每位同学在笔记本上画一下钠原子的结构示 意图。 ●[提问]:观察你们所画的示意图,钠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化学反应中, 钠原子容易失去还是得到电子? ●[学生思考后回答]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 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过渡]:在研究一种陌生物质的时候,我们通常先从它的哪种性质切入? ●[学生回答]: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那么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色、态、味、密度、硬度、溶解度、熔沸点等。 ●[投影]:实验探究:观察金属钠的颜色、硬度等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提问]:为什么密封在煤油中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刚才我们切开 的钠却不能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煤油内钠与空气是隔绝的,而刚才切开的钠却与空气 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事实上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 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投影]:常温下:4Na+O2=2Na2O ●[师]:刚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怎么处理没有用完的钠的,我是把它放回 原瓶。这样操作有错误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是钠回收的一个特殊性。钠非常活泼,放置在空 气中可能会引起爆炸,还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将用不完的钠放回原瓶,这样也不会污染瓶中的钠。 ●[探究]:物理性质说完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化学性质了吧。大家在初中 比较系统地学习过铁的化学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铁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学生思考后回答]:铁能与氧气、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设问]:请根据以上探究学习方法猜想并设计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学生讨论并提出设想]:1、通过肉眼观察金属钠的颜色及变化和动手切割 感觉其硬度;2、钠能否在空气中燃烧;3、钠能否与水反应;4、取钠与酸

高中必修一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知识网络】 一、镁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3Mg+N2Mg3N2 Mg+Cl2MgCl2 Mg+2H+=Mg2++H2↑ Mg+2H2O Mg(OH)2+H2↑ 2Mg+CO22MgO+C MgO+H2O=Mg(OH)2 MgO+2HCl=MgCl2+H2O MgCl2(熔融) Mg+Cl2↑

Mg2++CO32-=MgCO3↓ MgCO3+2H+=Mg2++CO2↑+H2O MgCO3+CO2+H2O=Mg(HCO3)2 MgCO3+H2O Mg(OH)2+CO2↑ Mg(OH)2MgO+H2O Mg3N2+6H2O=3Mg(OH)2↓+2NH3↑二、铝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3S+2Al Al2S3 2Al+3Cl22AlCl3 2Al+6HCl=2AlCl3+3H2↑ 2Al+6H2O 2Al(OH)3+3H2↑

2Al+Fe2O3Al2O3+2Fe 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2H2O Al3++3H2O=Al(OH)3+3H+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OH-=Al(OH)3↓ Al3++4OH-=AlO2-+2H2O Al2S3+6H2O=2Al(OH)3↓+3H2S↑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AlO2-+CO2+2H2O=Al(OH)3↓+HCO3-AlO2-+H++H2O=Al(OH)3↓ AlO2-+4H+=Al3++2H2O 3AlO2-+Al3++6H2O=4Al(OH)3↓三、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共价键 1.本质: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分类{非极性共价键:两个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两个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HCl的形成 思考:用电子式表示H 2 共价键特征: ①饱和性: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确定的 ②方向性:原子轨道沿一定方向重叠使成键的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2.σ键和π键 ①σ键--原子轨道沿着连线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特点:以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旋转,σ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电子云描述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过程(s-s σ键) ②π键--原子轨道沿着连线方向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特点:(1)电子云为镜像,即是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个原子核构成的平面的两侧 (2)不稳定,容易断裂 p-p π键的形成

N 2 分子中的N≡N 思考:分析CH 3CH 3 、CH 2 =CH 2 、CH≡CH、CO 2 分子中键的类别和个数 3.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稳定 应用--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是衡量共价稳定性的另一个参数 规律:键长越短,一般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一般地,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化学性质越稳定 ③键角: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分子的许多性质与键角有关 思考:N 2、O 2 、F 2 跟H 2 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如何理解 4.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如N 2 和CO 是等电子体,但N 2和C 2 H 4 不是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原理:原子总数、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物理性质是相近的。例如N 2 和CO的熔沸点、溶解性、分子解离能等都非常接近 5.用质谱测定分子的结构 原理:不同质核比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不同 eg:1.下列物质中能证明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熔点较高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 能列举、描述、辨识钠、氧化钠、过氧化 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能根据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辨识钠和水 反应的实质,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 析的素养水平。 2.根据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 通性预测氧化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 理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 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册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钠的性质 钠元素为11号元素,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高压钠灯,食盐氯化钠等,那么钠单质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它又是如何保存的呢?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物理性质 (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H2O小,质软、易切割,熔点低的金属。 (2)保存: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保存在固体石蜡中。 2.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常温下:4Na+O2===2Na2O。课本实验2-1的现象是什么? ②加热或点燃时:2Na+O2===== △ Na2O2。实验2-2的现象是什么? (2)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2↑。 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知识点二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的性质 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反应:Na2O+CO2===Na2CO3; (3)与酸(如HCl)反应: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2-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②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然后褪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中间产物具有漂白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Na2O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而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知识点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如上图,在试管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的固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金属钠的性质物理教案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物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金属钠,能够简要说出钠的物理性质. (2)通过分组实验,能够准确无误的阐述钠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3)通过分 析金属钠的结构,能够推测其性质. (4)通过举例,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钠的有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 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仪器及药品: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钠、蒸馏水、酚酞试液、煤油。 【课堂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广州日报大洋网----《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01-7-9): 【教学过渡】本堂课我们就要通过我们的探究过程来学习钠的'性质,从而解开老师的小魔术,为什么能够“滴水生火”。

【探究活动1】学生观察金属钠的保存,并完成实验1:金属钠的切割实验。 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取用和切割金属钠,并注意切割过程中截 面的颜色变化。 【教师】设问:如何取钠?取出来之后呢?能把取来的钠整块用于实验吗? 【学生】回答:镊子;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不能,用小刀切割绿豆 大小。 总结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 于煤油。 【教师】为什么钠放在空气中会变暗呢?由银白色变暗肯定是有新的物质 生成,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我们刚才把钠放在空气中,钠的表面变暗就是钠和氧气反应生成 白色的氧化钠。 【板书一】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 【探究活动2】Na与H2O反应实验探究 【教师】请同学按照刚才的钠的取用过程,切一块绿豆大小金属钠投入一 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猜想可能有什么物质生成?设计方案加 以验证。 【学生】先猜想可能的产物:猜想一:有H2或O2生成?猜想二:有NaOH 生成?验证方案:H2观察有没有爆鸣声;O2用带火星的木条;NaOH用酚酞。 完成实验2:Na与H2O的反应实验并观察现象,完成表格。 【教师】ppt上完成这个表格,和学生所填写内容校对。 那么通过这个实验能不能得出钠的更完善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补充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板书二】 一、钠的物理性质 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