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的研究与发展

己内酰胺的研究与发展
己内酰胺的研究与发展

己内酰胺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章绪论

己内酰胺(CPL)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是合成尼龙-6 纤维(又称锦纶-6 纤维),尼龙-6树脂和尼龙-6 薄膜等的重要原料[1]。此外,己内酰胺还可以应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以及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由2004 年的436.1 万吨/年增长到2008 年的463.0 万吨/年,预计今后几年,世界范围内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将以2.6%的速度增长,到2012 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10 万吨/年。全球己内酰胺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西欧、中东、日本及北美,这些地区的产能占到世界总产能的73.1%。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需求量稳步增长,2004 年为388 万吨/年,2007 年增加到421 万吨/年,2008 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己内酰胺需求量下降了7.0 万吨/年。但是随着尼龙-6 纤维消费的不断增长,预计今后几年,世界己内酰胺需求量将以年均2.5%

的速度增长,到2010 年需求量将达到420.0 万吨/年[2]。我国的己内酰胺生产工业从90 年代后期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到2009 年底为止,我国己内酰胺生产厂家有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公司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其中,除石家庄化纤有限公司采用甲苯法工艺外,其余公司均采用苯法为原料的工艺路线。

1.1 己内酰胺的性质

己内酰胺(CPL)是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分子式C61-IllNO,熔

点68~70℃,沸点140--142℃。手触有润滑感,工业品有微弱的叔胺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和苯等。其70%水溶液的密度是1.05g/cm3,受热时起聚合反应。

1.2 己内酰胺发展简史

1899年Gabriel和Meas由加热£.氨基己酸首次合成了己内酰胺。100年以来己内酰胺生产已经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成为今天这样成熟的工业技术。

1.2.1工业化生产形成时期

第一次合成出己内酰胺之后过了40年,德国I·G公司建起了第

一套年产2000吨己内酰胺的工业装置并用生产出来的己内酰胺做原料又开发了后加工技术,建立起配套的聚合纺丝工厂。最终产品用于飞机轮胎和降落伞的制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者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二战结束,由于德国成为战败国,导致I·G公司解体成巴斯釜(BASF),霍斯特(HOECHST),拜尔(BUYER)和里约纳(LEUNA)

四个公司。己内酰胺生产这一新型工业技术再无力受到专权的控制而被流传开来。许多国家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索取信息,聘请人才,增加投资,攻关开发己内酰胺工业化连续生产技术。荷兰DSM 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直接用I·G公司的专利建立起实验装置以苯酚/环己烷/苯胺等原料作工艺对比实验并于1953年1月成功的建起了一

座以苯酚为原料生产6000吨己内酰胺的工厂,与此同时,环己醇脱氢制取环己酮的催化剂生产技术和苯酚直接加氢制环己烷的专利也

相继发表;制取羟胺的拉希法技术也已成熟,广泛使用,世界性大工业连续化生产己内酰胺的工艺技术已经形成。

1.2.2新技术开发时期

50年代,己内酰胺大工业连续法生产实现后,人们又试图用不

同的原料从事研究新的工艺技术的工作,并都如愿已偿,1961年德国巴斯釜公司开发了氧化氮还原法。1962年意大利苏尼亚公司开发出以甲苯为原料制取己内酰胺的亚硝化工艺技术。1963年日本东丽公司研究出光亚硝化法工艺技术。以上新技术都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装置,且都具有竞争性。

1.2.3装置规模扩大时期

70年代初,由于化纤的市场要求急剧上升,很多厂家扩大了现

有的己内酰胺的装置规模。如荷兰DSM公司用磷酸羟胺(HPO)生产

技术取代了原有的硫酸羟胺(HSO),使装置生产能力扩大到了70000 吨。巴斯釜的氧化氮还原法从65000吨扩大到140000吨。苏尼亚公

司的亚硝化法从15000吨扩大到90000吨。当然,很多厂家还采用新的工艺技术路线新增新建了一些生产装置,使己内酰胺年产量成倍的增加。全世界产量已达到370多万吨。

目前,生产己内酰胺的起始原料主要是苯/环己烷(环己烷是由苯

加氢制得的),其次是苯酚和甲苯。三种原料所占生产能力的比例分别为78.60%、19.90%、1.50%。[1,2]

第二章己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2-1 己内酰胺的传统合成方法

己内酰胺的传统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SNIA 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及环己酮-羟胺法。拉西法。

2-1-1 SNIA甲苯法

SNIA 甲苯法由意大利SNIA 公司开发,以甲苯为原料,甲苯经氧化制得苯甲酸,苯甲酸经加氢制得环己烷羧酸,而后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己内酰胺。当甲苯市场价格低时,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市场利润空间,但是该工艺过程复杂,产品纯度不高,副产物硫酸铵量较大。

2-1-2 环己烷光亚硝化法

环己烷光亚硝化法主要分两步反应,首先是环己烷与亚硝酰氯经光亚硝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盐酸盐,而后经Beckmann 重排反应制得到己内酰胺,通过中和等一系列精制工序后获得己内酰胺纯品。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收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缺点是耗电量大,光源更换费用高。迄今为止只有日本东丽公司采用该工艺建有1.9 万吨/年的生产装置,并且多年来没有进一步扩产的报道。

2-1-3 环己酮-羟胺法

环己酮-羟胺法是工业上生产己内酰胺的最普遍方法。它包括四个步骤:环己酮的制备、羟胺的制备、环己酮肟的制备、环己酮肟在浓硫酸作用下重排制己内酰胺。根据羟胺合成工艺路线的不同,环己酮-羟胺法可细分为拉西法(HSO 法)、硝酸根离子还原法(HPO法)和一氧化氮还原法(NO 法)。传统拉西法采用亚硫酸氢铵、二氧化硫还原亚硝酸钠以制备羟胺磷酸盐;硝酸根离子还原法是在磷酸盐缓冲

液存在下,以Pd/C 或Pd/Al2O3 为催化剂用氢气将硝酸根还原为羟胺;一氧化氮还原法是在无机酸溶液中,一氧化氮与氢气在铂催化下还原而成羟胺。

2-1-4 传统拉西法

德国I.G.Fanben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最早实现了以苯酚为原

料的己内酰胺的工业化生产,该工艺称为拉西法(Rashing)。工艺流程: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环己醇脱氢得环己酮(或环己酮直接由环己烷生产),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发生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硫酸作用下经贝克曼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羟胺

是用硫酸中和亚硝酸铵,生成脱酯硫酸盐,再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该工艺在羟胺合成、肟化反应、重排反应三道工序都使用硫酸,氨中和后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硫酸铵,而硫酸铵的经济价值较低。对传统拉西法的改进,主要着眼于降低硫酸铵的副产量。

其他方法

Allied异丙廿/苯酚工艺

该工艺主要特点是用异丙苯法生产的苯酚为原料。苯酚加氢生成

环己酮,环己酮与硫酸羟胺经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硫酸作用下经贝克曼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羟胺是用硫磺、氨、二氧化碳和水经多步工艺生产的,硫酸铵副产量仍然较高。

巴斯夫一氧化氮还原工艺

德国BASF公司开发了一氧化氮(NO)还原法。该方法先将氨气

氧化成一氧化氮,再在硫酸水溶液中以铂为催化剂用氢气还原一氧化

氮得到硫酸羟胺。

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副产硫铵较少(2.7吨硫酸铵/吨己内酰胺),但催化剂贵,对原料硫酸有一定要求,不希望用硫铁矿所产的硫酸。

CAPRoPOL工艺

由波兰Polimex公司开发,主要是对环己酮工艺的改进。该工艺

在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环节有一定特点,使用了钯催化剂,降低了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和废碱液的生成。环己酮与硫酸羟胺经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硫酸作用下经贝克曼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羟胺是用一氧化氮还原工艺生产的。

DSM.HPO工艺

鉴于己内酰胺市场迅速增长,而硫铵市场前景不佳的情况,1971 年,荷兰DSM公司开发成功在弱酸溶液中进行硝酸盐催化还原合成磷酸羟胺盐新工艺—HPO法,该法在制取羟胺和环己酮肟中完全避免了硫铵的生成,仅在转位反应后中和硫酸时才副产硫铵。环己酮肟化两个阶段都是在循环使用的磷酸缓冲液中完成的,不产生硫酸铵。首先用磷酸缓冲液吸收氨氧化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然后用氢气还原磷酸缓冲液中的硝酸根离子,生成羟胺;富含羟胺的磷酸缓冲液再与环己酮逆流接触,经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

HPO法最大优点是羟胺生产不需要s02,在肟化时不副产硫铵,

副产硫铵少(1.8吨硫酸铵/吨己内酰胺),年产5万吨己内酰胺装置副产硫铵只有9万吨,总硫耗和氨耗都较少。但是羟胺工艺较复杂,工艺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设备材质要求高,分离精制环节多,且催化

剂价格贵,氢气消耗大。目前,我国南京化学公司、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均采用HPO法生产己内酰胺。

东丽光亚硝化工艺【1,2】

1959年日本东丽公司开发了环己烷的光亚硝化(PNC)法制取环

己酮肟,用于生产己内酰胺,并于1963年实现了工业化。环己烷在光催化下与亚硝化剂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烟酸中进行Beckman重排得到己内酰胺。

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短,方法简单,省去了环己烷氧化、精制、羟

胺等工序,而且副产硫酸铵较少(2.29吨硫酸铵/吨己内酰胺),但是

由于要采用大功率高压汞灯作为光化学反应的光源,耗电量大,灯管发光效率低,且发热量很高,设备腐蚀严重,装置投资高,我国上海电化厂曾因电耗、灯管寿命、腐蚀三个问题没有解决而被迫停产转产。目前,日本东丽公司是世界上唯一采用PNC法生产己内酰胺的企业。

SMA甲苯法工艺

该法为意大利SNIA公司独创,于1962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它以甲苯为原料氧化制得苯甲酸,苯甲酸加氢成环己甲酸,然后在硫酸介质中与亚硝基酰化剂反应一步合成己内酰胺。

该法于1962年实现工业化,目前除前苏联引进该技术建成8万

吨/年生产装置外,主要为SNIA公司自己所有,我国石家庄化纤厂已从意大利SNIA公司引进此专利技术生产己内酰胺。这种方法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短,投资少,但从原子经济性角度考察,该反应的碳原

子利用率最多也只能达到6/7,且己内酰胺精制过程复杂、催化剂回收难度大且副产硫酸铵多(4.2吨硫酸铵/Ⅱ屯己内酰胺)。

2-2 己内酰胺新工艺开发进展

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己内酰胺具有生产成本高,副产物硫酸铵量大且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现今采用绿色工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是各国生产厂家改进和开发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的焦点。其中主要是日本旭化成开发的环己烯法制备环己醇工艺、意大利EniChem 公司开发的以

TS-1 为催化剂的氨肟化工艺、日本住友公司开发的气相Beckmann 重排工艺、荷兰DSM 与美国DuPont 公司合作开发的丁二烯-CO 法工艺、DuPont 与BASF 公司合作开发的丁二烯-甲烷工艺及英国剑桥大学开发的环己酮液相一步合成己内酰胺新工艺。

从近年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己内酰胺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破口,主要是利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实质性地简化工艺过程,降低设备投资和能耗,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新工艺来说,要提高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关键在于催化剂的筛选、制备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2-2-1 丁二烯/甲烷工艺

BASF 公司和Du Pont 公司联合开发了一条从丁二烯出发制取尼龙-6 中间体己内酰胺的新工艺路线,并在德国建成了0.1 万吨/年的工业实验装置[3]。其过程如式1.1 所示:

新工艺是通过己二腈加氢、水解生成己内酰胺,在生产己内酰胺的同

时还可生产尼龙-66 的中间体己二胺。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原料丁二烯、甲烷和氨气价格低廉,物耗和能耗较低,没有低值副产物硫酸铵,与常规技术相比,可节约生产费用约30%。缺点是腈类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较重。杜邦和巴斯夫公司原计划采用该工艺在中国海南省建立工业规模化实验装置,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仍未实施。

2-2-2 钛硅分子筛TS-1氨氧化制环己酮肟新工艺

环己酮与NH3 和H2O2 直接氨肟化生成环己酮肟的思想是由德国的Toa Gosei 公司于1967 年首先提出的,最初采用的催化剂是磷酸钨[4]。其后,意大利Enichem 公司的Roffia 等对此工艺作了进一步开发,以TS-1 分子筛为催化剂,将环己酮、氨和过氧化氢置于同一反应器中,经过氨肟化反应合成环己酮肟,并在意大利Porto Marghersa 建成了一套1.2 万吨/年的氨肟化工业化示范装置[5]。

巴陵石化公司与中石化石科院、清华大学等共同开发出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己酮氨肟化制环己酮肟新工艺。新工艺采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硅分子筛TS-1,利用环己酮与氨、过氧化氢一步“原子经济”反应,直接制备环己酮肟。进而采用固定床环己酮肟气相法Beckmann 重排新工艺制备己内酰胺,见反应式1.2。2003 年8 月,在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完成了工业化试验,环己酮转化率和环己酮肟的选择性均超过99.5%,氨的利用率达到97%以上[6]。但是,过氧化氢和钛硅分子筛的成本过高[7,8]。限制了该工艺的工业化步伐。另外,催化剂的活性下降较快[9]和有机副产物的生成[10,11]也是该工艺工业化的主要障碍。对于失活原因和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的模型,人们还

没有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对于TS-1 催化环己酮直接氨肟化反应的机理,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根据实验进行了合理地推测,主要有两种氨肟化反应机理:第一种机理认为,环己酮先和氨反应生成亚胺,亚胺再进一步被钛和双氧水的中间体氧化生成环己酮肟,这就是所谓的亚胺历程;第二种机理认为,氨先被过氧化钛氧化为羟

胺,羟胺与环己酮再通过非催化过程直接生成环己酮肟,这就是所谓的羟胺历程。这给反应器的设计,

操作条件的优化以及催化剂性能的改进造成了较大的限制,钛硅分子筛高昂的制备费用都成为其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工业推广的瓶颈。

环己酮氨肟化直接合成己内酰胺反应过程的研究

2-2-3 钛硅分子筛与高硅沸石催化一步合成己内酰胺生产新工艺

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将意大利Enichem 化学公司许可的“氨肟化”工艺与本公司的流化床-沸石Beckmann 重排技术整合起来,开发出生产己内酰胺的新技术[12]。新工艺将过氧化氢同氨进行氨氧化制备环己酮肟的技术与将一种专用的高硅沸石催化剂FS-1 代替浓硫酸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 重排制备己内酰胺的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由环己酮一步合成己内酰胺反应工艺。2003 年4 月在日本爱媛新建6 万吨/

年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投入使用,环己酮肟转化率可达到99.5%,己内酰胺产率为99.3%,副产物是水,并且环己酮可以回收和循环使用。该工艺的己内酰胺质量优于其他工艺质量,由于不需要羟胺装置,从而降低了设备投资费用,但过氧化氢价格昂贵,使得必须大规模生产才能显示出其规模经济性和价格优势,因此住友公司有意在中国建厂,

进行发规模生产。

2-2-4 1,1-二羟基双环己基过氧化物氨化新工艺

日本大阪关西大学开发了以醋酸乙酯为溶剂、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催化剂的己内酰胺合成新工艺。在60℃、氧压0.1MPa 的条件下,将KA 油(即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氧化制成1,1-二羟基双环己基过氧化物(PO),再经两种途径制得己内酰胺:一是PO 与NH3 反应生成过氧化双环己基胺,再催化反应生成己内酰胺;二是以氧化硒为催化剂,在60℃下PO 先转化成ε-内酯,再与NH3 反应生成己内酰胺。该工艺路线研究重点在于提高原料转化率,但由于不副产硫酸铵,因此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工艺技术。

2-2-5 超临界流体低温法环己酮肟合成己内酰胺新工艺

据悉采用超临界水,在375℃微量矿物酸作催化剂的环境下,环己酮肟Beckmann 重排制备己内酰胺反应中,在反应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其转化率和选择性都达到99%。日本东北大学物质科学研究所和新日本制铁化学公司开发成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约30℃和超过8MPa)作溶剂,使用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代替硫酸做催化剂,由环己酮肟Beckmann 重排合成己内酰胺的低温合成工艺。该工艺不副产硫酸铵,也无需其他有机溶剂,整个过程中所需温度为50℃,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他们正在继续开发高反应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在优化反应和分离设备,提高该工艺的总体经济性,以推向工业化[13]。

2-2-6AlPO4-n氨氧化一步法合成己内酰胺新工艺

英国剑桥大学开发出了由环己酮氨氧化一步合成己内酰胺的新工艺[14]。该反应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空气和氨气在催化剂活性中心发生反应生成羟胺,环己酮和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然后环己酮肟在催化剂的酸性中心作用下发生Beckmann 重排反应合成己内酰胺。采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相对使用过氧化氢成本降低许多。新工艺中使用双重功能的多孔隙纳米磷酸铝催化剂,不使用侵蚀性试剂,不副产硫酸铵。该催化剂含有独立的酸性、氧化还原反应中心,可在较低温度下反应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15]。

第三章己内酰胺绿色生产工艺特点

目前,世界上己内酰胺产量大约4 000 kt,其中90%左右的生产厂商仍在沿用60年前德国Schalk教授开发的基本工艺路线“J。但是传统工艺的缺点是采用有毒的羟胺及腐蚀性强的浓硫酸.引起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另外,生产己内酰胺副产多达4.4 t/a的硫酸铵“J。新的绿色生产工艺路线有如下特点:(1)苯在钌催化剂上利用少量的氢部分氢化为环己烯,因此较传统的工艺所需能量少,随后,环己烯在[H]一zsM一5分子筛催化剂上水合成环己醇;(2)环己醇在铜锌催化剂上脱氢制环己酮,与传统工艺一样;(3)环己酮在TS—1分子筛催化剂上与过氧化氢和氨反应生成环己酮肟;(4)环己酮肟重排成为己内酰胺,过去是采用贝克曼重排,如意大利的EniChem公司采用的半绿色化工艺o].但不能彻底解决己内酰胺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因此贝克曼重排工艺路线转换的开发是己内酰胺生产清洁工艺路线的关键.其目的是没有副产品、催化剂处理方便、收率比传统工艺相当甚

至更高。为此,近年来对于贝克曼重排工艺路线替代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3】

扩大装置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采用绿色工艺。减少环境污染一直是已内酰胺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从近年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是利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实质性地简化工艺过程.降低设备投资和能

耗物耗,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己内酰胺的绿色生产工艺概括起来主要有丁二烯工艺路线、“酮一肟”工艺路线、日本大阪关西大学的己内酰胺生产新工艺、低温法合成新工艺、以及六氢苯甲酸一环己酮肟联产已内酰胺组合新工艺等。

丁二烯工艺路线

近10多年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积极研究以非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的丁二烯路线。主要有DSM公司和杜邦公司开发的Altam工艺和巴斯夫公司与杜邦公司联合开发的氢氰化制己内酰胺路线。DSM公司和杜邦公司的Altam工艺DSM公司和杜邦公司联合开发出的Altam工艺采用丁二烯和一氧化碳(CO)为原料,不会联产硫酸铵,与常规技术相比,可节约费用约30%。对于Altam新工艺来说,要提高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关键在于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工艺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新工艺由巴斯夫与杜邦公司合作开

发成功。该工艺的关键在于己二腈选择性部分加氢,开发成功高性能催化剂。使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高水平。该工

艺的主要优点是采用了价格较为低廉的丁二烯,流程较短,物耗能耗较低,不副产硫酸铵.缺点是HCN酸和腈类毒性较大。杜邦和巴斯夫公司原计划采用该工艺在中国海南省建立规模化生产装置,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还没有实施。

“酮一肟”工艺路线

“酮一肟”工艺路线是在传统拉西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取得了重大突破。环己酮氨肟化工艺、环己酮肟气相重排工艺、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工艺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新工艺环己酮的生产,一般是用空气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再经分离、环己醇脱氢和精细工序得到成品。目前,环己酮装置的生产普遍采用环己烷液相空气无催化氧化工艺,其不足之处是环己烷单程转化率低、醇酮选择性不高。导致物耗能耗较高,并产生大量废碱液。【4】

57

参考文献

1. 陈蕾. 复合催化剂在环己烷亚硝化一步制己内酰胺中的催化性能. 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张大海.任宁贝克曼重排合成己内酰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邯郸学院学报 2009(3)

3.冷晓梅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江苏化工2008(5)

4.金栋.吕效平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前景[期刊论文]-化

学工业 2007(10)

5.杨军.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其新进展[J】.合成技术及应用,1996,l l(4):24—3 1.

6.Masaya Ishida,Tatsuya Suzuki,Hiroshi Ichihashi,Akinobu Shiga.

Theoretical study on vapou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over a high silica MFI zeolite.Catalysis Today,2003,87:l 87—194.

7.朱明乔.己内酰胺生产的绿色化.合成纤维工业.2002

8.崔小明. 国内外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研究新进展.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5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ε-己内酰胺(简称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生产聚酰胺6工程塑料和聚酰胺6纤维的原料。聚酰胺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晶的构件和组件等,聚酰胺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有多种技术和原料路线,按技术方法分主要有环己酮-羟胺法、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等,按原料路线方法分主要有苯法和甲苯法两种。 1.1 HSO工艺(苯法) 1943年,德国I.C.Fanben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最早实现了以苯酚为原料的己内酰胺工业化生产,该工艺称为拉西法(Raschig),又名环己酮-羟胺(HSO)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环己醇脱氢制得环己酮。由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价廉的苯,采用苯为原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工艺,苯加氢制得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得环己酮。氨与空气催化氧化制NO,用(NH)PN 吸收NO得24342NHNO,用NHNO吸收NH及SO生产羟胺二磺酸盐,水解得硫酸羟胺。环己酮和硫酸羟胺反应生成424232 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HSO催化作用下经贝克曼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再用NH?HO中和2432多余的发烟HSO而生成(NH)SO。 24424 -1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是采用HSO工艺技术的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365k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6.84%,生产装置分布在日本、西班

牙和泰国。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小,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安全性好。但主要缺点是:(1)原料液NH?HO和HSO消耗量大,在羟胺制备、环己3224 酮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过程中均副产大量经济价值较低的(NH)SO,每生产1t己内酰胺大约会副产4.5t(NH)SO,副产(NH)SO最多;(2)能耗(水、电、蒸汽)高,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特别是(NH)SO副产高限制了HSO 工艺的发展。 1.2 SNIA工艺(甲苯法) 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的SNIA工艺是唯一以甲苯为主要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该工艺又称为甲苯法,是将甲苯氧化制得苯甲酸,加氢制得苯甲酸,接着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盐,己内酰胺硫酸盐再经水解得到己内酰胺。工艺路线见图1。图(略) 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H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耗资35亿元,建成1套生产能力为50kt?a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a。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SO。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

1.己内酰胺简介 1.1己内酰胺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己内酰胺(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 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CPL)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还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纤维树脂,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己内酰胺(CPL)是制造聚酰胺纤维和树脂的主要原料。聚酰胺广泛应用于纺织、电子和汽车及食品包装薄膜等行业。世界上己内酰胺98%用于聚合、生产。 1。2己内酰胺的岗位任务 1.2。1,萃取岗位 将硫胺装置来的粗己内酰胺用苯进行萃取,所得的苯己液,再用工艺水进行反萃取,以分别除去粗己内酰胺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然后将所得的己-水溶液送去汽体塔,除去其中所夹带的少量苯后供给离子交换岗位。 苯蒸馏塔将杂苯全蒸馏,得到的精苯供己萃塔使用,苯溶性杂质在苯蒸馏釜积累,定期送苯残液蒸馏塔处理,回收苯后残液送废液浓缩。 1.2.2,离交加氢岗位 1.离子交换工序 将萃取来的30%的己水溶液经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溶液中残留的硫

(上)己内酰胺市场分析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0年10月12日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树脂和薄膜,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世界市场 1.1 生产能力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8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465.0万t/a,2009年增加到475.4万t/a,同比增长2.24%,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1.0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21:24%: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9.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94%: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1-1.0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23.35%;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1.7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5.08%: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82.5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38.39%。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巴斯夫、DSM、霍尼韦尔、宇部工业、中国台湾石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及韩国Capro等7大公司之中,2009年这7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302.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63%。其中巴斯夫(BASF)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74.0万t/a,古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15.57%,在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建有生产严家:其次是DSM公司,生产能力为61.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2.94%,在我国大陆、荷兰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 目前,世界上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主要有环己烷、苯酚以及甲苯等,2009年采用环己烷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378.8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79.68%。采用苯酚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80.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93%:采用甲苯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16.1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9%。2009年世界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统计(不含中国大陆)见表1。

股份巴陵分公司20万吨/年己酰胺建设工程环评简写本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股份巴陵分公司20万吨/年己酰胺建设工程 2、项目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巴陵分公司 4、建设地点:位于福清市江阴工业集中区西部化工片区中部 5、建设规模:生产规模为年产己酰胺20万吨 6、产品方案: 表1 项目产品、副产品品种、数量一览表 二、主要生产装置 表2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

三、工艺先进性 本项目采用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即苯——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酮肟——己酰胺。该工艺是世界上主流的己酰胺生产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工艺成熟可靠等优点,其中环己酮——环己酮肟步骤采用中石化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肟化工艺技术,类似装置在中石化巴陵公司已投入运行。 总的来说,以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是目前世界上已工业化工艺路线中最经济、可靠的工艺,且其中氨肟化工段采用中石化氨肟化新工艺后,NOx废气及硫铵副产品产生量大大降低,应该说本项目采用的是比较可靠且清洁的工艺,在国属领先水平。

表3 各主体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工艺技术路线 四、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选址位于福清市江阴经济开发区,符合港江阴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福清市和江阴半岛发展布局规划。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其中10万t/a以下己酰胺装置和30万t/a以下硫磺制酸装置属于限制类。因此,本项目20万t/a己酰胺装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0万t/a硫酸装置作为己酰胺装置的配套装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 五、工艺流程

图1 项目总工艺流程及主要物料图六、污染物排放情况

硫酸铵 市 场 报 告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硫酸铵性能概述 (5) 1.1 基本概念 (5) 1.2 肥料特性 (6) 1.3 中国硫酸铵发展历程 (6) 第二章中国氮肥现状和发展趋势 (7) 2.1 总量变化 (7) 2.2 产品结构 (7) 2.3 地区平衡分析 (9) 2.4 中国硫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 第三章国际硫酸铵市场及中国进出口分析 (10) 3.1 国际硫酸铵市场分析 (10) 3.2 中国硫酸铵出口分析 (11) 第四章中国硫酸铵生产情况分析 (16) 4.1硫酸铵来源及生产工艺简述 (16) 4.2 硫酸铵产量变化分析 (16) 4.3 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及产量情况 (17) 4.4 重点硫酸铵企业简介及产品销售策略 (18) 4.5 硫酸铵产能增长趋势预测 (20) 第五章中国硫酸铵消费结构分析 (21) 5.1硫酸铵消费结构 (21) 5.2 农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3 工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4 硫酸铵的销售特征 (23) 5.5 不同来源硫酸铵产品质量及用户对其质量的认可情况 (24) 第六章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竞争力比较 (25) 6.1 硫酸铵的优点和缺点 (25) 6.2 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相互替换因素分析 (25) 6.3 部分地区施肥禁氯等政策对硫酸铵的影响 (26) 6.4 硫酸铵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26) 第七章硫酸铵市场潜力分析 (26) 第八章硫酸铵价格分析 (27) 8.1 随化肥市场波动而波动 (27) 8.2 不同地区硫酸铵价格差异分析 (29) 8.3 硫酸铵出口价格与国内销售价格差异分析 (30) 8.4 硫酸铵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第九章2011年上半年硫酸铵市场走势分析 (32) 附件一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产量 (35)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己内酰胺合成工艺先后出现了肟法、甲苯法(ANIA 法),光亚硝化法(PNC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图2.1 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工艺路线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有多种技术和原料路线,按技术方法分主要有环己酮-羟胺法、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等,按原料路线方法分主要有苯法和甲苯法两种。根据是否用环己酮作为中间产物,其可粗分为环己酮法和非环己酮法。

2.1 环己酮法 己内酰胺生产从环己酮合成开始,原料为苯酚或环己烷。环己烷是优选原料,可生产KA油。氧化过程通常采用硼酸或钴催化剂。…… 2.1.1 环己酮的生产工艺 2.1.1.1 苯酚法 苯酚法(属苯法)是苯酚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环己醇,环己醇再进行提纯脱氢反应生成粗环己酮。…… 2.1.1.2 环己烷法 环己烷法(属苯法)首先是苯加氢制环己烷,加氢过程分以Ni为催化剂的常压加氢和以Pt为催化剂的加压加氢,然后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醇、……. 2.1.1.3 环己烯法 环己烯法(属苯法)第一步是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然后环己烯水合得环己醇,环己醇再进行脱氢反应生成环己酮。…… 2.1.2 环己酮肟的生产工艺 环己酮肟是生产己内酰胺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可以由羟胺与环己酮反应制得,也可以由其它方法制得。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 2.1.2.1 拉西法 1887年拉西(Raschig)用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反应经水解制取羟胺获得成功,……

50kt/a己内酰胺项目简介 一、己内酰胺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 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CPL)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纤维树脂,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

二、市场分析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为: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占总消费量的25%,尼龙6纤维占总消费量的75%。在尼龙6纤维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衣、袜子等)的消费量占47%,地毯的消费量占3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占23%。在我国,尼龙6纤维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86.2%以上,尼龙6工程塑料占12.2%以上,其它方面的消费量不大,约占1.6%。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根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87.2万吨,巴斯夫、帝斯曼和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总能力的15.1%、12.6%和7.7%。 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1994年我国引进的两套大型己内酰胺装置建成投产,才使国内己内酰胺的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DSM)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家企业生产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为48.7万吨/年。除了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的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法生产工艺。

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比较 1 己内酰胺发展历程 , 1899年,德国学者S.Gabriel和T.A.Mass首次加热ε-氨基己酸获得了己内酰胺。未工业应用。 , 1900年,O.Wallach利用贝克曼(Beckmann)重排转位反应,在硫酸中加热环己酮肟获得己内酰胺。 , 1937年,德国I.G.Farben公司P.Schlack开创了己内酰胺生产和应用的新纪元,以氨基己酸盐为催化剂,使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聚合体纺得纤维的商品名为Perlon. ,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建设了一些工业装置,生产聚酰胺6纤维,主要用在军事工业上。(采用苯酚为原料加氢制的环己醇,再脱氢 得环己酮,再和羟胺硫酸盐反应生成环己酮肟,转位生成己内酰胺) , 二次大战后,I.G.Farben公司公开技术,各国的公司纷纷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1960年,世界己内酰胺产量达到180kt。 , 50年代后期,陆续开发了多种己内酰胺生产工艺。随着石油苯的快速发展以苯为原料,加氢制得环己烷,氧化得环己醇、环己酮 的工艺成为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方法。 2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类: (1) 苯加氢制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再与羟胺肟化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 (2) 苯酚加氢制环己酮,经肟化、重排得己内酰胺。 (3) 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加氢的环己烷羧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

(4) 环己烷与亚硝酰氯发生光亚硝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 己内酰胺。 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表所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生产原理厂家优势劣势苯酚法(传统法) 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 环己醇脱氢成环德国I.G.Farben公司在副产经济价值较低的硫铵,大约己酮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4.4t硫铵。 硫酸羟胺法氨氧化制氧化氮,氨水依次吸收二氧化美国霍尼韦尔技术成熟、 运转稳定,易操氨消耗大,副产硫铵多,1t己内酰环己酮羟(HSO) 氮、氧化氮得 到羟胺二磺酸盐,经加热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作;不需要贵重金属催化剂胺同时副 产4.4t硫铵; 胺法(根水解即得硫酸羟胺。衢州巨化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据羟胺生排放量大产工艺可磷酸羟胺法氨氧化制得NO和NO2,被磷酸、 硫荷兰DSM 输出技术荷兰DSM公司开发的工艺(1)工艺路线长,设备投资大; 分为 三(HPO) 铵及硝酸铵的混合液吸收,生产硝酸,占88.6%。技术经济性较佳。 (2) 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中种) 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制的磷酸羟胺。南京东方 和巴陵石化不副产硫酸铵,仅在贝克曼重排过 程中1 t己内酰胺副产1.8t硫酸铵 一氧化氮还用贵金属进行氨氧化反应,生成NO;西德BASF 氨、氢的总耗量比 较低使用贵金属生产成本高; 原法(NO) NO在贵金属催化剂Pt作用下,在稀硫输出技术占27% 副产硫铵 2.32吨/吨 酸中用H2还原制取硫酸羟胺,再结合 苯加氢制取环己烷、环己烷氧化、环己 酮肟化和贝克曼重排等配套技术。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己内酰胺的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己内酰胺的制法主要有:①以苯酚为原料,经环己醇、环己酮、环己酮肟而制得;②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氧化法或光亚硝化法转化成环己酮肟,经重排而制得;③以甲苯为原料,用SNIA(斯尼亚)法合成。此外,也可以糠醛或乙炔为原料合成。在制造过程中,环己酮是主要的关键性中间原料,此关键性原料可藉由环己烷氢化或苯酚氢化得到,这两种制程相当类似,不同点仅在于触媒的使用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已。…… 7.1.1 苯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目前世界上纯苯生产主要来自于石油馏分催化重整生成油和裂解汽油,少部分来自煤焦油。 我国纯苯行业经历了近些年的长足发展,不仅从产量、技术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产业链发展迅速,涉及上万种产品,并且国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目前,我国纯苯产量主要由4部分组成,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对二甲苯装置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过去国内煤焦油抽提制纯苯的精制过程以酸洗法为主,制的苯纯度低,污染严重,被淘汰。自2006年国内开发的焦化苯加氢工艺工业化后,国内新建了多套这类装置,其产品质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化工装置的需求,规模以5万吨/年或8万吨/年为主。…… 7.1.2 苯酚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丙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

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电解质。 苯酚用途广泛,产量大,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目前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 目前(2011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约为…… 7.1.3 环已烷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环己烷是生产环己酮、己内酰胺的中间体,又可用作溶剂、萃取剂、漆类去除剂、聚合反应的稀释等。其后衍产品极多,是多种化工产品、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随着采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扩大了其应用的领域。特别是合成新型高分子及SBS热塑性弹性体的溶剂,以及合成纤维工业,充分显示出了环己烷应用潜力巨大,从而己引起人们的关注。…… 7.1.4 环已酮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薄荷及丙酮气味的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酒精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己内酰胺与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溶解能力强、低毒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各种涂料、油漆、油墨及树脂的溶剂和稀释剂,皮革加工的抛光剂和稀释剂,感光和磁性记录材料涂布用溶剂等。同时还可制备一些下游衍生物,如环己酮-甲醛树脂、过氧环己酮、邻甲基苯酚、防老剂4010等。 早期,国外市场上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的中间产品,厂家的环己酮生产能力与己内酰胺装置相匹配,作为商品流通的环己酮数量不多,作为邻苯基苯酚的生产原料或树脂添加剂等。 我国的环己酮是伴随着己内酰胺行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和聚酰胺66的中间产物,各生产厂家的产品主要是自用,并无商品量形成。随着己内酰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非酰胺应用领域的扩大,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量和环己酮行业。2009年我国环己酮生产能力达到......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d18524465.html,) 己内酰胺的用途及合成方法 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己内酰胺是生产聚酰胺纤维和树脂的主要原料,聚酰胺纤维在美国称尼龙,在中国叫锦纶,因为最早由锦州石化实现商品化,故称锦纶。锦纶66 是己二酸与己二胺的缩聚产物。锦纶6是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成的。 目前国内的掌握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是中石化巴陵石化设计院和岳阳石化 设计院。 一、环已酮和苯酚是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原料: 1、苯酚又叫石炭酸,是一种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具有弱酸性,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应用酒精洗涤。苯酚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在本环上发生取代;能与氯化铁反应,使溶液成紫色,溶液里滴加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三溴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途,占苯酚产量一半以上。 2、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薄荷及丙酮气味的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酒精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己内酰胺与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溶解能力强、低毒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各种涂料、油漆、油墨及树脂的溶剂和稀释剂,皮革加工的抛光剂和稀释剂,感光和磁性记录材料涂布用溶剂等。同时还可制备一些下游衍生物,如环己酮-甲醛树脂、过氧环己酮、邻甲基苯酚、防老剂4010等。 二、生产方法: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首先实现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甲苯法(ANIA法),光亚硝化法(PNC 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光亚硝化法 环己烷在汞蒸气灯照射下与氯亚硝酰发生光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环己酮肟盐酸盐,环己酮肟盐酸盐在发烟硫酸存在下,通过贝克曼重排转化为己内酰胺。 2、苯酚法 苯酚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制得环己醇,提纯后脱氢得粗环己酮。环己酮提纯后与羟胺反应得到环己酮肟,再经贝克曼移位生成己内酰胺、反应产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产物硫胺。粗己内酰胺经一系列化学与物理处理得到纯己内酰胺。 3、肟法 首先将高纯度的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在80-110℃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分离出来的环己酮肟以发烟硫酸为催化剂,在80-110℃经贝克曼重排转位为粗己内酰胺,粗己内酰胺通过萃取、蒸馏、结晶等工序,制得高纯度己内酰胺。肟法的原料环己酮可由苯酚加氢得环己醇,再脱氢而得;或由环己烷空气氧化生成环己醇与环己酮,分离后的 环己醇催化脱氢也生成环己酮。 4、甲苯法 甲苯在钴盐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载体上的钯催化剂进行液相加氢生成六氢苯甲酸,在发烟硫酸中,六氢苯甲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的三种工业化技术: 液相Beckmann重排法4 苯 ® 环己烷 ® 环己酮 ® 环己酮肟 ® 粗己内酰胺® 产品 羧酸酰胺化法4 甲苯® 苯甲酸® 环己烷羧酸 ® 粗己内酰胺®产品 光亚硝化法4 苯 ® 环己烷 ® 粗己内酰胺 ® 产品 甲苯氧化: 苯甲酸加氢 制备亚硝基硫酸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

(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的制法主要有:①以苯酚为原料,经环己醇、环己酮、环己酮肟而制得;②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氧化法或光亚硝化法转化成环己酮肟,经重排而制得;③以甲苯为原料,用斯尼亚法合成。此外,也可以糠醛或乙炔为原料合成。在制造过程中,环己酮(cyclohexanone)是主要的关键性中间原料,此关键性原料可藉由环己烷氢化或苯酚氢化得到,这两种制程相当类似,不同点仅在于触媒的使用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已。 不同制程方法比较 1.传统制程: 本制程是由环己酮与(NH2OH)2-H2SO4和氨水反应得环己酮圬(cyclohexanone oxime)后,再经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n rearrangement)而制成CPL。传统法的理论产率约70%(以环己烷为基准),即每消耗1公斤的环己烷可生成0.94公斤的CPL;若以苯酚为基准,理论产率达92%,即每消耗1公斤苯酚可至得1.11公斤CPL。

本项目是以苯为原料的10万吨/年己内酰胺大型化工生产装置,包含的主要装置有环己酮、环己酮肟化、己内酰胺精制、硫铵装置、双氧水制备装置等,与10万吨/年己内酰胺工程相匹配的各装置生产能力及规模如表2-1所示。 表2-1 主要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及规模表 环己酮肟化装置 (1)生产装置说明 根据业主提供相关资料,本项目己内酰胺装置采取氨肟化工艺,氨肟化工艺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一种环己酮肟生产的新工艺,它采用双氧水、液氨、环己酮为原料,一步反应直接生成环己酮肟,在发烟硫酸的作用下生产己内酰胺。因此生产流程短,控制简便,设备、管线材质要求一般,三废排放量少,目前国内已有10万吨/年装置在生产。 拟建项目采用意大利安尼公司开发的氨肟化工艺技术。环己酮、双氧水、气氨、叔丁醇加入到釜式反应器中(1开1备),在温度85℃,压力,在催化剂(主要成分为Ti)作用下,同时进行双氧水与氨反应合成羟胺和羟胺与环己酮的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经分离催化剂、溶剂萃取和环己酮肟的蒸馏得到产品环己酮肟。其工艺过程包括肟化反应、溶剂回收、双级萃取、洗涤、萃取剂回收净化、肟/酮蒸馏、尾气处理、

污水预处理等工序。氨肟化装置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环己酮肟全部用于生产己内酰胺。 (2) 工艺流程简述 1、反应工段 精环己酮、双氧水及液氨等物料自装置外送到氨肟化反应器。环己酮过滤后,通过一个环形分布器切线送入反应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从存储区出来后,首先经过过滤,然后通过一个在合适紊流的环形(喇叭口形的)分布器输送到反应器。液氨经过过滤,送入反应器底部的内盘管,并在此蒸发,除去部分反应热,然后通过一个分布器送入反应器底部。非连续的新鲜(补充)溶剂(叔丁醇),与溶剂蒸馏塔顶出来的循环回流溶剂,一并送入反应器。 在氨肟化反应器中,经钛催化剂的作用,各物料发生肟化反应,环己酮的转化率大于%。其反应原理如下: 主反应式: 副反应式: 在氨肟化反应器顶部充入氮气稀释,避免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反应器产生气相含有NH 3、叔丁醇、水、N 2O 、O 2及N 2等组分,经过循环水冷凝器冷凝和脱盐水吸收塔吸收,全部回收其中的NH 3和叔丁醇。脱盐水吸收塔顶部排出的尾气(G1)含有水、N 2O 、O 2及N 2等组分,进入尾气反应器进行催化处理。尾气反应器装有催化剂(该催化剂是一种铑(%)∕Al 2O 3球形催化剂,可稳定使用8000小时以上)的绝热固定床反应器,N 2O 分解率至少达到%,处理后的尾气在用尾气吸收塔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处理后尾气(G1)排空。 2、反应溶剂蒸馏工段 含肟反应液送到溶剂(叔丁醇)回收塔,回收的叔丁醇从该塔顶抽出,然后送回肟化反应器。塔底肟和水则送到一个两级萃取系统,用适当萃取溶剂进行萃取。 3、双级萃取系统 4H 2O 2 + 2NH 3 N 2O + 7H 2O 3H 2O 2 + 2NH 3 N 2 + 6H 2O 2H 2O 2 O 2 + 2H 2O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18T10:39:52.7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作者:宁春花 [导读] 应加快实现采用新技术改造现有装置、扩大生产能力的步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 311225 摘要: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塑料、军事等各方面,且其下游产品发展趋势更是倾向于高端科技产品。目前,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中大多建设有配套的硫酸、双氧水等原料生产装置,其主要的生产工序为环己酮肟化工序和环己酮肟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工序,现根据作者多年的行业从事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双氧水、环己酮肟化、环己酮肟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工序的生产稳定及产品质量影响因素。 关键词:己内酰胺;生产技术;比较;发展趋势 作为工程塑料、化学纤维行业以及塑料制品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己内酸胺在国内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内酸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化工原料,预计在几年后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暴发增长,面对这种情况,提高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促进我国己内酸胺的可持续发展二就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的已内酸胺工业生产方法中主要包括环己酮一经胺法、光化学亚硝化技术、氨肪化技术等,而受到技术、设备等落后原因,甲苯法等技术逐渐被淘汰。 1双氧水生产工序影响因素 本装置主要的控制点为氢化工序和萃取工序,氢化工序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生产稳定情况,其中在操作控制指标稳定的情况下主要的工序影响因素为钯触媒催化剂的活性。影响钯触媒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氢气纯度:氢气中杂质的存在会优先占据催化剂活性中心,致使催化剂起不到催化剂氢化反应的作用;工作液中溶剂:工作液中不可避免含有硫元素,硫在一定条件下会与钯反应生成硫化钯,进而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因此在购买原料芳烃和磷酸三辛酯时要严格控制其中硫含量;工作液碱度:碱度主要会破坏催化剂载体Al2O3的结构,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工作液清洁度:主要是其中杂质含量较高时会造成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堵塞,使催化剂失活;氢效:氢效较高会使氢蒽醌快速析出,包裹催化剂,造成催化剂的失活。另外,操作方面温度、压力、物料的流量、工作液的含水量等也都能影响反应效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操作条件的控制和加强中间物料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工况,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长期运行。 2环己酮肟生产工序影响因素 本装置中肟化反应为核心工序,肟化反应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负荷的大小,影响肟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原料的质量、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活性和浓度、停留时间等。其中原料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因为环己酮中轻组分在氨肟化装置循环叔丁醇中的积累会造成反应系统的污染,环己酮中的酸度、己醛和[2]庚酮含量会影响到成品CPL挥发性碱指标,必须严格限制;双氧水中的总碳指标是指双氧水中有机杂质含量,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少量工作液带入到双氧水中而产生的,一般均是高沸点类的重芳香烃化合物,这些物质因为沸点高,水溶性差,进入CPL生产工艺后会增加CPL精制难度,影响成品质量,需严格控制;氨中的杂质限制主要是针对油含量和铁含量,油含量会导致钛硅催化剂的堵孔失活,同时也会影响最终CPL产品质量,铁含量会导致双氧水的分解和在催化剂上沉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再生性能。甲苯肟精制工序要严格控制系统真空度及第二精馏塔温度,真空度下降或第二精馏塔釜温度下降会造成成品肟的纯度下降和色度上升,进而影响己内酰胺成品的消光值和碱度;废水汽提塔釜温度低则造成甲苯的流失。 3当前己内酸胺主要生产技术的对比 3.1氨肪化技术 氨肪化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生产方式,也是国内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此种生产技术是一种较现代的生产技术,出现干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和意大利两家化学公司联合推出的一种生产技术,其以环己烷为原料,采用钦硅酸盐催化剂、与氨和过氧化氢反应、直接得到环己酮肪,从而在甲醇的催化作用下得到己内酸胺。此种生产技术的特点是由于使用原材料很少,所以使得投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副产品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可以大大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技术因为氧化氢费用昂贵,所以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3.2环己酮一经胺法 相对而言,环己酮一经胺法是比较传统的生产技术,此种生产技术要先分别得到经胺和环己酮,然后由两者合成之后得到环己酮肪,这是关键的一步,此后便根据贝克曼重排法制得己内酸胺。此种方法其中存在两个变量,即环己酮和经胺,环己酮作为原料可以从苯加氢制得环己烷之后再氧化得到,虽然步骤较为复杂,但是质量效率却比较高,而另一种原料经胺,因为其制备过程的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拉西法、硝酸根离子还原法和一氧化氮还原法。 3.3光化学亚硝化技术 相比较于前两种生产技术,光化学亚硝化技术的化学反应过程最短,而且副产品较少。它是直接以环己烷为原料,这就使得化学反应的过程极为快速,同时也避免了其余杂质的多重干扰。因此,该生产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费用,而且节省了更多的化学原材料。然而,此种生产技术却也存在着耗电大、发热量高等缺点,最为严重的是,试验过后的残渣存留较多,严重影响生产器材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种生产技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4其他技术 己内酸胺的生产技术已经愈发成熟,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个工艺缺点就是采用有毒的经胺及腐蚀性强的浓硫酸而引起的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而且在生产过程当中,仍有严重的硫酸按副产品产出。因此,己内酸胺的技术人员已经把技术改进的重点放在了减少副产品同时有效处理催化剂的方向上。针对这一难点的技术攻关,目前已经有以下新工艺: 第一,DSM公司和壳牌化学公司联合开发了基于C4的Altam工艺。这种工艺与常规技术相比,通过丁二烯与水或醇反应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副产品的产出,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第二,罗地亚公司开发己二睛工艺,即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酸胺工艺。这种工艺由丁二烯和HCN合成己二睛,并采用催化剂二氧化钦,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己内酸胺,并且转化率高达93%,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第三,基于专有的N一经基酞酸亚胺氧化催化剂的合成新路线。在此种新工艺当中,环己酮和环乙醇在醋酸乙醋溶液当中氧化,从而与氨反应转化成CPL。因为这种工艺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处于技术试验阶段,但是因为其高效污染小的特点,未来将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尼龙6产能、投资、市场情况调查 一、国内己内酰胺生产现状 1、目前国内现有产能 从2008年开始,国内各地陆续规划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目前为止已有山东海力、山东东巨、浙江恒逸等多家企业的己内酰胺装置投产,到2012年底国内己内酰胺产能达到111万吨/年。 2、正在建设项目厂家 目前在建或已经开始基础设计的己内酰胺项目,将在2013-2015年陆续投产,规划产能达到190万吨。

3、规划拟建厂家 目前规划建设或有投资意向的己内酰胺项目总产能达到460万吨。规划建设的己内酰胺项目见下表: 4、己内酰胺市场情况调查 世界范围内的己内酰胺产能缓步提升,2012年世界的己内酰胺产能在55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进口国和地区,供应缺口较大,近年新建或拟建项目较多。其他地区则呈现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 世界整体己内酰胺产销平衡,但地区产销分布却不平衡。占世界产量3/4的欧美以及日本地区,需求不足,产量盈余;约1/4的产量出口至需求量占近半数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己内酰胺产量不断提升,2011年产量53.5万吨,比2001年增长252%,进口依存度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己内酰胺需求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1年净进口量仍然高达62.4万吨,比2001年增长111%。2011年中国己内酰胺表观消费量为115.9万吨,比2001年增长159%。

己内酰胺98%以上都用于生产聚酰胺6(尼龙6),只有极少量用于热熔胶、精细化学品和制药。尼龙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己内酰胺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中国聚酰胺6(尼龙6)产能近年来增长迅速,从2008年的123万吨,至2011年底已达到192万吨/年左右,增长近70万吨。 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产品主要为中低端市场,生产技术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西欧品牌产品多立足于高端市场。产品的价格差较大。因此己内酰胺的产品定位应用于高端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二、尼龙6生产现状 截止2011年我国聚酰胺装置总产能为192万吨,预计至2015年新增产能30万吨。 尼龙6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

泓域咨询-领先的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ed18524465.html, XXX有限公司 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7)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7)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负责人 (7)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7)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8)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8)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8)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9) 六、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0) 七、项目总投资估算 (10) 八、投资项目备案数据 (10) 项目备案数据一览表 (11) 九、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1) 十、项目建设期限 (11) 十一、研究结论 (11) 第二章项目产品介绍 (14) 一、项目法人 (14) 二、项目产品概况 (14) 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前景 (18)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生产方案 (24) 一、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24) 二、项目建设规模 (24) 三、项目生产纲领 (25)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科学性分析 (26) 一、建设地选择原则 (26)

二、项目建地概况 (27) 三、项目地选择方案 (30)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31)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31)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31) 六、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33) (一)项目概况 (33) (二)建筑结构设计 (34) (三)标准化厂房设计 (36) 七、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9) 第六章原材料及能源需求情况 (41)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41) 第七章技术生产方案 (4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43) 二、产品工艺流程 (44)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45) 三、设备的选择 (46) (一)设备配臵原则 (46) (二)设备配臵方案 (4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47) 第八章环境保护 (4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8) 二、污染物的来源 (49) (一)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49) (二)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49) 三、污染物的治理 (50)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