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治疗性乙肝疫苗

1、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很多孩子在打完针之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一切正常,有的会有发烧的迹象,在打完针后,注意让幼儿多喝水,足够的饮水量能帮助孩子加快身体内的循环代谢,更好的融合育苗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刚

打完针的半个小时内不要让孩子吃饭,不要当天就给宝贝洗澡,打针

的地方千万别沾上水,吃的食物也要注意,发的东西就不吃了,像鸡蛋等。两三天过后一切恢复如常就可以了。

2、新生儿打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要是新生婴儿父母都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按照接种计划,新生婴儿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微克,以防出现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的现象,要在婴儿

出生后第8个月应及时检测血液里有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要是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水平不高,则需要及时追加一针5微克乙肝疫苗,再次

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3、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为了能够达到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前一定要见查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根据化验结果判定是否进行乙肝疫苗

的接种,要是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者,说明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不须再注射,要是乙肝五项指标全阴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一类是整体不适反应,如头痛、头晕、发热、乏力、嗜睡和周身不适等等,极个别者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但通常都只是暂时的,24小时内多可消失。

一类是局部不适反应,如接种部位可有轻度的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相较于前者还是较为常见的),或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等局部不良反应,但也都是暂时性的,可在48-72小时自行消退,不用特殊治疗,热敷即可。

临床为有效避免上述乙肝疫苗副作用的产生,建议以下人群应避免接种:

患有发热(基础体温>37.5℃)、持续性或严重性腹泻、肝炎、血液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或其他急性、慢性严重疾病者不宜接种。

对青霉素、磺胺、福马林等药物过敏,及其他类型的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

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建议推迟接种时间。

接种麻疹疫苗者应在同时间段内避免接种乙肝疫苗。

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杀灭不了乙肝病毒的。

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猜你感兴趣::

1.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适合

2.什么是计划免疫计划免疫的注意事项

3.什么是乙肝抗体产生抗体方法

4.什么是乙肝e抗体乙肝e抗体治疗方式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阅读次数:687] 各位家长: 你好! 当你的孩子接种疫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反应,但有极个别儿童在预防接种后发生了,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反应: 一发热:分为轻度(—37.5°C)、中度(—38.5°C)和重度(>=38.6°C)个别儿童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百破二联疫苗、安尓宝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等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等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接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处理原则:发生轻度、中度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重度反应时送医

院观察治疗。 二局部反应: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尓宝疫苗、百破二联疫苗等含有吸附剂疫苗,部分接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处理原则:发生轻度、中度反应时一般不需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前三天应用干净毛巾冷敷,红肿好转后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 分钟。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一、接种登记前家长主动向医生提供儿童身体健康情况,如感冒、发热、急慢性疾病、过敏史、家族遗传性疾病、心、肝、肺肾、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等。 二、接种卡介苗后,3天之内接种部位保持干燥(不能洗澡),3天后洗澡不要擦洗接种部位,个别婴幼儿接种一月后局部出现化脓现象,请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是“罪魁祸首”,仅仅42纳米的乙型肝炎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夺走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征服乙肝病毒、消灭乙肝病毒的研究与斗争。很多朋友不了解乙肝疫苗,从而导致有患乙肝的可能,这让乙肝疫苗大大地“苦恼”。 注射乙肝疫苗有什么作用?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哪些人群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的几率,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儿童和成人:儿童和成人,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后抗体产生情况: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乙肝疫苗只需要注射一次吗? 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所以,乙肝疫苗不是只注射一针就可以了。 打乙肝疫苗加强针有必要吗? 由于在前次注射时免疫系统存有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发挥作用,所以加强注射只要一针,就能恢复到理想抗体水平,并且效果很好。对大多数的人而言,乙肝疫苗加强针是很有必要的。 乙肝疫苗加强针怎么打? 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 若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打1次;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乙肝抗体滴度;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XXX区卫生局的精神,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落实我社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年度目标:在辖区范围内初步建立重性精神病防治体系,开展业务培训,为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管理服务。 (二)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性精神病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2009年启动本项目,将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做到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占总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的30%。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2009年项目在本辖区范围开始实施。 (二)项目实施内容: 1、精神病患者的筛查:慢病管理科通过走访及查阅XX市重性精神病人出入院记录。收集患者的信息,并做初步筛查工作。 2、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3、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并进行危机干预。 4、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综合防控体制:加强与民政、公安、宣传、残联等多个部门沟通和协作,共同管理精神病人,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使精神患者的监护、治疗得到有效的保障。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技术培训,以提高规范化治疗管理水平。 (二)职责与任务 由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我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人群情况调查、线索收集、病情评估、告知服务内容、预约登记、人员筛查、数据统计报告,并开展督促服药、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 四、项目考核与评估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开展1次对慢病管理科督导检查。督导内容主要有项目工作进度、辖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居民档案及相关资料管理情况等。 (二)考核指标 1、重性精神病管理率≥40%以上;

乙肝疫苗注射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约有1.2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总感染率高达60%,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病毒存在于一切血液及分泌物中(如唾液、汗液、乳汁、宫颈分泌物等)。目前全世界尚未有根治乙肝及乙肝并发症的特效药物,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的人,重点注射对象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部分是危险人群,包括接触乙肝病毒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的医护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亲密接触者等。若孕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母亲和新生儿还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接种对象 所有可能感染乙肝的人。 2、禁忌症 肝炎患者以及发热、急性传染病者,严重慢性病患者,有免疫缺陷的人、严重过敏体质者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不可接种乙肝疫苗。 3、使用方法及效果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0、1、6月连续3剂。如1月1日接种第1针,第2、3针分别为2月1日和7月1日。第2、3针的日期可延迟,但不能提前。注射后抗体可以维持3-5年左右,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 4、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 本疫苗非血液制品,安全可靠,很少有不良反应。极个别人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这种疼痛与疫苗中含有的吸附剂有关。这些轻微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消失。注射疫苗侧上臂避免剧烈运动。 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有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两种,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者。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乙肝疫苗

重组乙肝疫苗的研制生产过程、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 国际上先后研制出了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和第二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一代乙肝疫苗主要运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提取纯化出的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先后经过减毒处理和添加佐剂后注入人体预防接种。但是由于对血源性疫苗安全性存在顾虑,人们进一步着手开发第二代乙肝疫苗,也就是基因重组疫苗。 第一步是分离目的基因,获得目的DNA片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从细胞基因组中分离,二是人工合成。 第二步是将DNA片段和载体在体外连接重组,成为重组DNA分子,多采用连接酶的方法连接。 第三步是基因克隆,即将重组体DNA分子,引进合适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酵母)中增殖。根据所用载体的不同,可选用转化(以质粒作载体时,重组体DNA分子以此种方式进入感受态的宿主细胞,以获得转化子菌落)、转染(λ噬菌体作载体时,构成的重组体DNA分子,以此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可转染得到噬菌斑)、转导(λ噬菌体DNA与外源DNA组成的重组体DNA分子,与噬菌体蛋白组装成具有感染力的噬菌体颗粒,即人工包装的噬菌体颗粒,引入宿主细胞)的方法,往宿主细胞引入重组体DNA分子。 第四步是目的基因克隆的筛选与鉴定,即从大量携带重组体DNA分子的细胞中分离出带目的基因的细胞。因为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获得重组体DNA分子,为了获得摄取了重组体DNA分子细胞,需经筛选,才能将其与未摄取重组体DNA分子的细胞区别开来,并作进一步鉴定。筛选含有重组体DNA分子细胞的方法,一般都是以载体DNA 及目的基因的遗传标记及分子特征为依据,并结合受体细胞的基因表型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许多质粒都具有抗生素等药物的抗性标记,因此,在含有一定浓度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很容易地把摄取了重组体DNA分子,因同时也获得了抗生素抗性的细胞辨认出来。但药物筛选只是一个方面,依据它只能判断质粒载体是否进入了受体细胞,还不能确定受体细胞是否摄取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体DNA分子。 对于重组体DNA分子的鉴别,通常是在抽提出重组质粒DNA后,用凝胶电泳法或电镜观察其分子大小,用限制酶酶解,观察其酶切图谱进行。还可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来进行鉴定,即将菌落从最初生长的平板上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用碱裂解滤膜上的菌落,使DNA分子游离,变性,并固定在滤膜上,随即用同位素标记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DNA或RNA探针杂交,最后通过滤膜的放射自显影鉴定菌落,并从最初生长的平皿上挑选出放射自显影呈阳性的菌落。 第五步是基因表达,这是指宿主细胞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外源DNA在宿主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表达生成的产物(蛋白质),最好在细胞内不被分解,而分泌到细胞外面。表达产物若为较小的多肽,或是对细菌蛋白酶极为敏感的蛋白质,形成后,通常即被迅速降解。为了保证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能分泌到细胞外而不被降解,通常可以把外源基因插入在载体的某些结构基因中间,在这种情况下,表达产物是融合蛋白质,融合蛋白质可以抵抗内源蛋白酶的降解,又可以在细胞信号肽的引导下分泌到细胞外。

乙肝疫苗事件案例(模拟) (1)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案例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 2014年1月5日凌晨1时,我市XX路XX小区住户陈XX在市XX医院顺产一名男婴。接产医务人员按常规为孩子做了检查,男婴为足月儿,健康状况良好。男婴出生后约1小时,即凌晨2时,一名护士为其注射了乙肝疫苗。凌晨3时许,男婴出现呕吐现象,检查发现其背部皮肤出现数个小水泡,当班医师予以抗过敏、止吐、监护生命体等治疗。凌晨5时许,男婴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青。家属赶紧向护士求救,孩子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抗休克、生命支持治疗。1月6日11时许,孩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临床死亡原因是:休克、呼吸衰竭。1月6日下午15时开始,患方召集30余人到市XX医院讨说法,认为是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导致男婴死亡,并质疑医院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要求医院赔偿人民币100万元。医院方耐心进行了解释,并建议患方进行尸体解剖以明确死因。患方不同意尸体解剖。也不同意按正常程序处理男婴遗体。而是将遗体陈列门诊大厅,打横额,打砸医院大厅桌椅、电脑等设施。公安、卫生、市医疗纠纷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处理。公安部门带走3名带头闹事人员后,聚集人员逐步散去,男婴遗体转市殡仪馆。患方家属随后单方在“XX网站”发布“新生儿被XX医院打乙肝疫苗杀死”等网贴,

声称将组织更多人员到医院讨说法,到市政府上访。 事件发生后,市卫生部门、市疾控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处理。据查,男婴注射的是深圳XX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不属近期国家禁止使用的乙肝疫苗范围。该疫苗是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属于自治区卫生厅统一招标采购的,疫苗全部由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自治区—市—县—接种单位逐级发放,疫苗流通环节温度符合标准要求。该疫苗在XX医院的贮存于2~8度的冰箱中,使用前外观正常。疫苗接种过程符合要求,且该护士已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1.1机构与职责 1.1.1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国家级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主要职责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拟订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解决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精神卫生各项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组织,负责协调本地区各部门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导。 1. 1. 2卫生行政部门 1.1. 2.1卫生部 负责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为: (1)制订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建设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2)加强与财政部等的沟通与协调,申请中央转移地方资金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3)组织开展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师资培训。 (4)组织开展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督导、考核与评估。 (5)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病例报告制度,建设国家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1.1. 2.2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为:(1)制订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2)设立省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精防机构、承担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任务。 (3)组织开展地市级、县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人员培训。 (4)负责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质量控制,开展工作督导、考

乙肝疫苗的来历

乙肝疫苗的来历 1965年,在NIH工作的巴鲁克?布隆伯格在一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血液中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称之为澳大利亚抗原,使得乙肝疫苗的研制成为可能,他因此共享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70年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病毒颗粒,20世纪80年代末完成了乙肝病毒的基因测序。 布隆伯格不是病毒学家,他发现白血病病人的血液中澳大利亚抗原很普遍,又发现唐氏综合症病人也有这种抗原,但他还是不知道这种抗原到底属于哪个病毒。纽约输血中心的病毒学家艾尔弗雷德?普瑞斯一直在病人输血前和输血后采取血样,1968年他发现一位病人患肝炎,输血前的血样没有澳大利亚抗原,输血后的血样里面就有了,因此断定这种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有关。 纽约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主任索尔?克鲁曼得知了布隆伯格和普瑞斯的发现后,从一位乙肝病人身上采了血液,等血液凝固后,将血清取出,注射给纽约威洛布鲁克学校的25名弱智儿童,结果24名儿童得了肝炎,其中一位儿童成为慢性感染者。克鲁曼因此做出结论,病人的血清具有高度感染性。 接下来,克鲁曼用水将血清稀释,加热1分钟,然后给弱智儿童注射,有人注射了两剂,有人注射了一剂,再给他们注射病人的血清,这一次注射了两剂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生病,注射了一剂的孩子有一半没有生病。克鲁曼为此很激动,因为他只是把血清稀释后加热一下,就做成疫苗了。 但是,克鲁曼没有料到,他这样做是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的。1967年1月10日,纽约州参议员西摩亚?泰勒提出严重的抗议,威洛布鲁克学校的校长杰克?哈曼德则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肝炎是威洛布鲁克学校的大问题,纽约州的卫生部门支持哈曼德,指出由于克鲁曼的成果,肝炎已经从威洛布鲁克学校消失了。 泰勒提案禁止在儿童身上做医学实验,这个提案没有被纽约州议会通过,但泰勒的行动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克鲁曼的实验证明了有甲肝和乙肝两种肝炎,而且澳大利亚抗原可以被用为疫苗,他因此获得很多奖项并被选入国家科学院。但那些因为他在弱智儿童身上进行的不道德的实验而愤怒的人们及那些儿童的家长在他的余生中一直跟随着他到处抗议。 克鲁曼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东西不是疫苗,他只是证明澳大利亚抗原的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有免疫力,乙肝疫苗要靠疫苗专家去完成。

乙肝疫苗营销方案

新型乙肝疫苗市场营销方案 报告内容; 一,广东省成人乙肝市场概况 (1) 成人乙肝市场现状与特点 (2) 成人乙肝疫苗竞争品种 (3) 成人乙肝疫苗销售渠道 二,60ug乙肝疫苗SWOT分析 (1)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三,60ug乙肝疫苗推广策略 (1)市场分类:乙肝预防性市场,乙肝治疗性市场 ⑵乙肝预防性细分市场策略(POV,成人体检中心,常规接种和普种项目) ⑶乙肝治疗性细分市场策略(医院肝胆内外科,感染科) 四,60ug乙肝疫苗广东市场具体行动方案 (1) 确定阶段性推广目标及方式 三个层次:启动期,培育期,成长期(快速增长期) (2) 确定区域性市场开发目标: A,重点POV市场:市,区,县级POV覆盖目标; B,重点医院市场:成人体检中心覆盖目标: 一,广东省成人乙肝市场概况 (1) 成人乙肝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 2008年卫生部乙肝血清流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仍然高 达8.57%,乙肝抗体阳性率仅为47.38%,过半成人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保护。广东省乙肝发 病率属全国之最,15-59岁人群4400万(每个年龄段基数100万人),如按47,38%阳转率计算理论上应有2315万人无乙肝抗体保护,而乙肝新发病人92%-93%都是16岁-60岁之间的人群,表明广东省成人乙肝市场规模和潜力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2) 成人接种乙肝现状分析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集中在儿童,对成人采取健康教育,以提高乙肝危害知晓率,形成有效的防治氛围为主的策略,努力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关调查表明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中自愿接种乙肝疫苗占56.86%,单位组织接种占36.74%,医生建议仅占5.32%;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不知道需要接种占的比例最高,为45.11%;有94.35%的人愿意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该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自愿接种和单位组织接种占主导因素. (3) 成人乙肝疫苗竞争品种 GSK安在时20ug(78元/支),华北CHO20ug(31元/支),天坛10ug,大连汉逊10ug,瑞士博尔纳20ug。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品种:GSK安在时20ug,华北CHO20ug

重性精神疾病工作内容岗位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岗位名称: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岗位描述: (一)工作内容: 1、负责本地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严格遵照精神卫生管理相关配套文件进行工作。 2、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全年详细工作计划,年终对全年精神卫生工作进行总结。 3、全面掌握本地区人口学基本资料。 4、每月与居委会精防人员、管片民警联系工作并有记录。 5、全面掌握本地区精神病人的动态,做到底数清,去向清、精神状态清、治疗情况清。 6、按时参加上级举办的例会、培训;按要求上报各种信息资料、统计报表。 7、在节假日及重大政治活动期间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精神病人管理工作;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要及时上报,详细记录。 8、按要求开设精神科门诊,根据上级政策为本辖区符合标

准的精神病人发放免费抗精神病药品。 9、精神病人按四期管理,定期随访,规范使用各种表册。 10、在社区中开展精神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对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精防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卫生工作培训和指导。 11、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实行社区精神病人信息化管理。 12、注意收集、整理各种工作资料档案,保存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并按年度装订成册。 13、根据上级要求承担其他精神卫生项目工作。 (二)岗位职责: 1.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区级精防机构;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2.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和康复指导。实行社区精神病人信息化管理,做好各项统计报表,按时上报。 3.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 4.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一个走马观花的形式,接种乙肝疫苗是可以有效的去防止乙肝传播的,可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 没有把打乙肝疫苗当回事,有的时候甚至是去敷衍,武汉东方肝泰医 院的权威专家指出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乙肝疫 苗可以有效阻止乙肝的传播.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 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 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 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 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 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 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 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6、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 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专家叮嘱:有很多地方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这是对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多多的了解是有好处的.(程勇整理)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制备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制备 【摘要】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通过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重组质粒转染酵母细胞,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有效蛋白。本文主要介绍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制备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乙肝疫苗的纯度分析方法。 【关键词】乙肝疫苗重组质粒工艺流程 1.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产生背景 疫苗是人类目前可以彻底消灭某一疾病的唯一武器,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手段。《发展中国家消灭乙型肝炎免疫接种计划实施指南》中指出:“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中或高乙肝流行区,因此,唯一的策略就是有效地减少乙肝的流行,最终消灭乙肝······” 世界卫生组织肝炎专家及计划免疫全球咨询组认为:控制全球乙型肝炎及减少死亡的策略是开展大规模的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 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目标是从92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乙型肝炎(HB)计划免疫。92年全国共生产血源疫苗1500万人份,尚不能满足新生儿接种需要,如考虑其他人群,缺口更大。为了实现HB计划目标,进一步为控制全球HB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大规模提高HB 疫苗的产量和进一步提高质量。 血源HB疫苗原料为无症状带毒者的HBsAg阳性血浆。血源价格昂贵,供应量有限,采集困难。因此血源疫苗的产量和成本受到原料的限制。利用基因工程重组微生物细胞表达HBsAg生产HB疫苗的技术,原料易得,价廉,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2.使用重组酵母的原因和重组酵母构建 2.1使用重组酵母的原因 使用重组酵母进行乙肝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有如下几点原因: (1).酵母对培养基的要求低,价廉易得。 (2).酵母细胞生长快,故生产率高。 (3).动物细胞生长慢,容易染菌,对操作要求严。 (4).酵母系统容易放大,动物细胞系统放大难。 2.2重组酵母构建 HBV只有3200bp,为双链的DNA,是一个相当小的病毒。其基因组共有四个ORF,编码以下一些蛋白:Core蛋白和pre-core蛋白,Pol蛋白,X蛋白,以及S蛋白(L、M、S)。故重组酵母可用以下方法: (1).根据已经测定的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决定簇基因序列,用化学合成法直接合成目的基因或者通过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用识别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外源DNA和质

乙肝疫苗注射知识宣传

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介绍 一、乙肝疫苗的定义: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二、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三、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我国的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四、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五、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 作流程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卡介苗接种要点一、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及肌肉注射。 2.疫苗开启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废弃。 3.只允许左上臂皮内注射。 4.只允许持证操作。 二、接种流程 充分稀释药液抽吸8-10次静置药液60秒酒精消毒皮肤左侧三角肌中下处皮内0.1ml旋转针头再拔出漏出液体用干棉签吸掉观察20分钟 三、登记 1.《卡介苗接种登记本》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疫苗进出登记本》 3.产时系统 四、宣教 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但很快就会消退,四周左右时,局部逐渐发红出现白色小脓疱内有脓液,之后自行破溃后逐渐结痂,痂脱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时间约为2~3个月。(接种部位不需消毒及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即可),如破溃严重去疾控中心看诊。补种同样去疾控中心。 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要点

一、注意事项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新生儿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30分钟 后接种乙肝疫苗10ug,正常产妇新生儿只注射乙肝疫苗10ug。 2.乙肝疫苗只在右上臂肌肉注射。 3.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 4.疫苗开启后立即注射。 5.乙肝疫苗遵医嘱注射(分进口和国产)。 二、接种流程 酒精消毒皮肤右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三、登记 1.《乙肝疫苗接种登记》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免疫疫苗进出登记本》 3.《杭州市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使用登记表》 4.产时系统 四、宣教 出生时未接种的请到社区医院补种。 听力筛查要点 一.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满48小时后筛查。 2.听力筛查时保持房间安静。

乙肝疫苗接种科普知识

乙肝疫苗接种科普知识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总传染病总数的1/3。2006年全国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具有传染性),估算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9300万人。 我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最多社会成本的国家。全球3.5 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在造成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的人群中,全球每年大约70 万人,我国占近50%。我国不仅有近1亿人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因此,不论是从急性传染病的角度,还是从慢性肝病的角度,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慢性肝病都是我国极其严重的问题。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一)母婴传播。 (二)医源性传染。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的、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所引起的感染。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消毒不彻底,都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三)输血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可引起乙肝传染。(四)密切生活接触可能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生活当中如果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再沾染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就可能感染乙肝。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均有可能因划破皮肤,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五)性传播。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现损伤,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过性生活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的话,接吻也有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六)纹身、穿耳洞等操作,用具不卫生、消毒不过关,也可能传播乙肝。 二、常见问题: (一)接种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3、发热者; 4、妊娠期妇女;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二)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甲肝疫苗等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疫苗同时接种时要在不同部位分开接种。 (三)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成人中某些重点人群暴露机会多,感染乙肝病毒风险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推荐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包括需要频繁使用血液或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接受者、监狱内的囚犯、静脉吸毒人员、HIV感染者、慢性HBV感染者的家属和性接触者、有多个性伴侣者、性病门诊就诊者、糖尿病病人、医务工作者及其

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姓名:张** 学号:*******

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张**(*******) 摘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本文将对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进行回顾并结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和做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乙肝疫苗;疫苗风险;政府部门;社会媒体 引言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其整体安全性是高于治疗性药品的。但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不足和情绪效应,超出了实际风险很多倍。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到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类似事件波及范围在扩大,平息纠纷的难度在加大。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1 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回顾 1.1 事件主线 (1)2013年12月8日,赵某在郫县第二人民医院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11日,这名男婴因呼吸循环衰竭去世。赵某怀疑儿子的去世与接种乙肝疫苗有关。 (2)2013年12月17日,一名男婴在深圳南湾人民医院降生,74分钟后孩子父亲却接到了儿子的死亡通知,医院称可能与接种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有关。 (3)2013年12月19日中午,深圳市疾控中心报告,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产科有一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该新生儿死亡前曾接种过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家长怀疑其孩子突发死亡与本次接种疫苗有关。 (4)2013年12月21日,浙江温州永嘉县一名出生两个月的婴儿死亡,前一天上午他刚打过产自大连汉信生产的乙肝疫苗。[1] 1.2案件经过及死亡病例 1.2.1案件经过 这一事件的最早的曝光是从湖南省婴儿接种疫苗死亡开始的,随后,广东、四川陆续出现类似病例。其中,湖南省常宁市、衡山县、汉寿县共有3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宁和衡山的两名婴儿死亡。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证实,11月至今,广东中山、江门、深圳、梅州等地先后发生4例类似死亡病例。四川死亡病例情况不详。 1.2.1死亡病例 7例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因尚在调查中,需尸检报告出来后才能确定,一般需要30个工作日。其中中山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邓惠鸿表示,经中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结论为重症肺炎,与疫苗接种无关。 2应对措施及其事件影响 2.1 应对措施 2.1.1应对措施 (1)叫停问题疫苗 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于2013年12月20日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的

2020年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2020年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管理目标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县、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争取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县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组织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

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市脑壳医院及市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市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市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新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乙肝疫苗宣传资料

乙肝疫苗宣传资料一、免疫程序、接种禁忌及注意事项 (一)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 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及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是保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关键。首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且越早越好。 (二)接种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三)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甲肝疫苗等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疫苗同时接种时要在不同部位分开接种。

二、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一)乙肝疫苗的保护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的逐渐下降。 抗体滴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 后的1-3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乙肝表面抗体(抗-HBs);1年时仍保持同一水平,以后阳转率逐渐下降,到免后第三年时可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逐渐下降。目前大量资料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 可持续20年。 (二)新生儿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何时可检测 抗体? 新生儿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一般人群可以不进行抗 体(抗-HBs)检测。如果母亲为HBsAg阳性时,新生儿有 必要进行抗体检测。可选择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1~5个月时采血,因为这时体内抗体滴度最高, 如抗-HBs< 10 mIU/ml,可进行再次接种。 (三)使用乙肝疫苗进行基础免疫过程中,前后3针 疫苗的生产公司或疫苗类型不一样,会有哪些问题,有效吗?

最新乙肝疫苗营销方案

乙肝疫苗营销方案 报告内容; 一,乙肝疫苗营销方案 (1)成人乙肝市场现状与特点 (2)成人乙肝疫苗竞争品种 (3)成人乙肝疫苗销售渠道 二,60ug乙肝疫苗SWOT分析 (1)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三,60ug乙肝疫苗推广策略 (1)市场分类:乙肝预防性市场,乙肝治疗性市场 (2)乙肝预防性细分市场策略(POV,成人体检中心,常规接种和普种项目) (3)乙肝治疗性细分市场策略(医院肝胆内外科,感染科) 四,60ug乙肝疫苗营销方案 (1)确定阶段性推广目标及方式 三个层次:启动期,培育期,成长期(快速增长期) (2)确定区域性市场开发目标: A,重点POV市场:市,区,县级POV覆盖目标; B,重点医院市场: 成人体检中心覆盖目标: 一,广东省成人乙肝市场概况 (1)成人乙肝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 2008年卫生部乙肝血清流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仍然高达8.57%,乙肝抗体阳性率仅为47.38%,过半成人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保护.广东省乙肝发病率属全国之最,15-59岁人群4400万(每个年龄段基数100万人),如按47,38%阳转率计算,理论上应有2315万人无乙肝抗体保护,而乙肝新发病人92%-93%都是16岁-60岁之间的人群,表明广东省成人乙肝市场规模和潜力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2)成人接种乙肝现状分析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集中在儿童,对成人采取健康教育,以提高乙肝危害知晓率,形成有效的防治氛围为主的策略,努力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关调查表明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中自愿接种乙肝疫苗占56.86%,单位组织接种占36.74%,医生建议仅占5.32%;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不知道需要接种占的比例最高,为45.11%;有94.35%的人愿意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该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自愿接种和单位组织接种占主导因素. (3)成人乙肝疫苗竞争品种 GSK安在时20ug(78元/支),华北CHO20ug(31元/支),天坛10ug,大连汉逊10ug,瑞士博尔纳20ug.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品种:GSK安在时20ug, 华北CHO20ug

乙肝疫苗的研究现状

乙肝疫苗的研究现状 1.乙型肝炎的感染流行和预防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几次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平均约为10%,全国约有1 亿以上人口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报告的急性肝炎病例约270 万,其中10%~ 30%为急性乙肝病例。估计现有慢性肝炎约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不下30万例,其中半数为原发性肝癌,其中约有8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我国育龄妇女HBsAg 阳性率为7%,按其HBV围产传播发生率为40%推算,每年约有60万新生儿成为HBV携带者,其中1/4最终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病, 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尚无针对乙型肝炎的有效药品,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也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策略。早在1991 年我国就颁布了5全国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规程,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 工作,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90 年代以来,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已成为中国控制乙肝的主要对策。实施以全体新生儿免疫为主,先城市,后农村,逐步纳入计划免疫,以达到在中国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2.乙型肝炎疫苗的种类 2.1血原性乙肝疫苗 用高度纯化的乙肝表面抗原颗粒,以1∶2 000福尔马林灭活或以60℃10 h加热灭 活的疫苗,是第一代乙肝疫苗。 20 世纪初开始使用乙肝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血清制备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1981年美国Merck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代乙肝疫苗,开创了病毒尚不能在实验室繁殖 的情况下制备疫苗的先例。1983年中国血源乙肝疫苗也通过研究于1985年正式批准进行大量生产。血源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十几年里,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这种血原性疫苗存在一些问题,如血源有限,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危险等。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流行,血液制品易受HIV 污染,致使乙肝血原性疫苗的使用在一些国家 受到限制。然而乙肝血原性疫苗的生产使用说明,乙肝表面抗原的主要蛋白可以诱生良好的保护性抗体,使人免疫乙肝病毒的侵袭, 这一事实为研制乙肝第二代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重组乙肝疫苗 又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的重组技术,首先把HBsAg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中,在体外培养增殖过程中组装或分泌HBsAg,将其收集,提纯之后制成的乙肝疫苗,国际上称为第二代疫苗。 2.2.1酵母系统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 重组酵母合成的乙肝表面抗原经纯化灭活及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所有亚型的乙肝病 毒感染,它与血原性乙肝疫苗具有共同效果,但不含任何人血清成分,故更安全,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酵母系统表达的乙肝疫苗优点在于系统操作简单,表达量高,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廉;可以装配成表面抗原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是我国目前两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之一,可代替血源乙肝疫苗。但是酵母表达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表达产生的HBsAg无糖基化,不能外分泌,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乙肝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因职业关系接触乙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