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N的网络攻击检测研究综述

基于GAN的网络攻击检测研究综述
基于GAN的网络攻击检测研究综述

■doi :10.3969/j.issn.1671-1122.2019.02.0014〇19年第2期

n C tinfo security

等级保护

基于GAN的网络攻击检测研究综述

-------------------------傅建明 '黎琳、郑锐、苏日古嘎

1--------------------------

(1.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 e t w o r k,G A N)是近年来深度学 习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个由生成器和判别器共同构成的动态博弈模型。其“生成”和“对

抗”的思想获得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满足了多个研究领域的应用需求。受该思想的启发,

研究者们将G A N应用到网络安全领域,用于检测网络攻击,帮助构建智能有效的网络安

全防护机制。文章介绍了 G A N的基本原理、基础结构、理论发展和应用现状,着重从网

络攻击样本生成、网络攻击行为检测两大方面研究了其在网络攻击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G A N ;生成器;判别器;网络攻击;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22 (2019) 02-0001-09

中文引用格式:傅建明,黎琳,郑锐,等.基于〇必的网络攻击检测研究综述[1].信息网络安全,2019,19(2):1-9.

英文引用格式:FU Jianming, LI Lin, ZHENG Rui, et al. Survey of N etwork Attack Detection Based on GAN[J].

Netinfo Security, 2019,19 (2) :1-9.

Survey of Network Attack Detection Based on GAN

F U Jianming1,2,LI Lin1,Z H E N

G Rui1,Suriguga1

(1. School of C yber Science and E 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2. Key L aboratory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rusted Computing, Ministry of E 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9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Abstract:Generative adversarial n e t work (G A N)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dee p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d y n a m i c g a m e m o d e l c o m p o s e d of generator a n d

discriminator. Its ideas of “generation” a n d “confrontation” hav e w o n the favor of the vast

n u m b e r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 n d m e t the application ne e d s of m a n y research fields.

Inspired b y the ideas, researchers applied G A N to the field of n e t w o r k security to detect

n e t w o r k attacks a n d help build a n intelligent a n d effective n e t w o r k security protection

m e c h a n i s 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infrastructur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 n d application status of G A N, a n d focuses o 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G A N in the field of

n e t work attack detection f r o m t w o aspects of n e t work attack sample generation a n d network

attack behavior detection.

K e y words:G A N; generator; discriminator; n e t work attack; n e t w o r k security

收稿日期:2018-9-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31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636107]

作者简介:傅建明(1969—),男,湖南,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安全、移动安全;黎琳(1996—),女,贵州,硕士研究生,主要 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郑锐(1992—),男,河南,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苏日古嘎(1993—),女,内蒙古,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通信作者:傅建明3578428633@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5387.html,

网络攻击机制和技术发展综述

网络攻击机制和技术发展综述 一、概述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不断研究和发展新的信息安全机制和工程实践,为战胜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似乎如果计算机攻击手法不再翻新,关于信息安全的战争将很快结束。虽然,大多数地下组织研究的攻击手法都是惊人的相似,无非就是:蠕虫、后门、rootkits、DoS和sniffer等。但这些手段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到今年,情况愈演愈烈。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去年前年出现的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ki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注:rootkits, 是一种攻击脚本、经修改的系统程序,或者成套攻击脚本和工具,用于在一个目标系统中非法获取系统的最高控制权限。) 在长期与信息安全专家的较量中,黑客对开发隐蔽的计算机网络攻击技术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这些工具应用起来也越来越简单。以前很多命令行的攻击工具被人写成了GUI(图形界面)的内核级rootkit,将这些高度诡异的攻击武器武装到了那些热中于”玩脚本的菜鸟”手中,这些杀伤力很强的黑客工具,使”脚本菜鸟”们变得象令人敬畏的黑客。 当然,工具本身是不会危及系统安全的-坏事都是人干的。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也使用和入侵者同样使用的扫描和监听工具,对系统安全做例行公事般地审计。在恶意用户使用前,那些能非法控制web程序的新的渗透测试工具,也被安全人员用来测试系统的漏洞。但是,还有很多的工具有它完全黑暗的一面,比如,蠕虫程序不断发展和传播,它只用来干坏事;反入侵检测工具和很多rootkits专门用来破坏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黑客工具的独创性,以及它们令普通人惊讶的功能。这对帮助用户考虑采用新技术和传统措施来防范这些威胁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攻击者攻击来临之前,先检测和修补系统和软件漏洞。 二、Web应用程序:首选目标 日益增长的网络业务应用为脆弱的web应用提供了漏洞滋生的土壤。如银行、政府机构和在线商务企业都使用了web技术提供服务。这些机构往往自己开发整套的web应用程序(ASP、JSP和CGI等),而这些开发者由于没有获得过专业训练,导致这些自产软件漏洞百出。Web程序的开发者没有意识到,任何传递给浏览器的信息都可能被用户利用和操纵。不管用不用SSL(安全套接层),恶意用户可以查看、修改或者插入敏感信息(包括价格、会话跟踪信息甚至是脚本执行代码)。攻击者可以通过状态操纵攻击或者SQL代码嵌入等技术危及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 所谓状态操纵攻击(state manipulation), 是指攻击者通过在URL中修改传递给浏览器的敏感信息,隐藏表格元素和cookies,达到非法访问的目的。如果一个安全意识松懈的web开发者,他把数据存储在会话ID中,而没有考虑到价格和余额等关键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则攻击者完全可以修改这些数据。再加上如果web程序相信由浏览器传递过来的数据,那么攻击者完全可以窃取用户帐号、修改价格或者修改帐户余额。 所谓SQL代码嵌入(SQL injection),是指攻击者在普通用户输入中插入数据库查询指令。这些问题相当多情况下是因为输入检验不严格和在错误的代码层中编码引起的,如对逗号”,”和分号”;”等。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执行系统指令。一般情况下,web网页上的用户名表单往往是这类攻击的入口。如果攻击者使用Proxy server执行这类操作,管理员将很难查到入侵者的来源。而要防止这类攻击,必须在自研软件开发程序上下手整治,形成良好的编程规范和代码检测机制,仅仅靠勤打补丁和安装防火墙是不够的。关于SQL Injection更多的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5387.html,/article/db/2412.htm

网络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 入侵检测系统

第9章入侵检测系统 1. 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A 6)D 2、简答题 (1)什么叫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有哪些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检测系统功能主要有: 识别黑客常用入侵与攻击手段 监控网络异常通信

鉴别对系统漏洞及后门的利用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2)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哪几种?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混合型三种。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就是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是网络上的数据包。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混合型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结合,它为前两种方案提供了互补,还提供了入侵检测的集中管理,采用这种技术能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全方位检测。 (3)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哪几种?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两种,一种基于误用检测(Anomal Detection),另一种基于异常检测(Misuse Detection)。 对于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事件的特征,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如果检测到该行为在入侵特征库中,说明是入侵行为,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 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异常检测只能识别出那些与正常过程有较

语言暴力研究

语言暴力研究 作者:陈禹风张毅楠赵敏刘子文 “语言暴力”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一个词汇,但是生活中的语言暴力早就困扰着人们,网络的快速发展同样使虚拟世界的语言暴力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语言暴力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认识这种现象并找到合理的改善方法。 一、语言暴力的界定和语言暴力的重灾区 (一)语言暴力的界定 对于语言暴力,学者们给出过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语言暴力就是用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也有这样的界定:“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语言的表现”;还有人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这里第三条的定义更为人接受。西方学术界根据语言暴力的内容将其分为五类: (moderate Violence)含有轻微暴力内容;(mild sexual situations)含有轻微性爱内容;(mild coarse language)含有轻微粗俗语言;(suggestive dialogue)含有轻微暗示性的对话(通常谈论性方面)。 从上述的界定可以看出,学者们更强调语言暴力主要是言语内容具有暴力性质。但是,从对语言暴力“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这一点影响来看,形式上的语言霸权同样应该成为语言暴力研究的对象。语言暴力有更广的范畴,需要对其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区分。显性的语言暴力我们容易理解,即是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以语言的攻击性强为体现。“骂”就是这样一种否定性语言的极端形式。而隐性的语言暴力其言语内容并没有攻击性,是形式上的精神摧残。比如《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了,他的喋喋不休使孙悟空双手抱头,大呼救命,更甚至使看守他的小妖自尽而亡。这类“语言暴力”中的“语言”内容没有暴力色彩,但说话者不顾听众反应,自顾自地表达,强聒不舍,令听者欲罢不能,取消倾诉和对话的可能。还有,隐性的语言暴力的实施者多在思维逻辑上动脑筋,所以更为隐蔽,较难察觉。 (二)语言暴力的重灾区 语言暴力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现象,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场所、其程度性质以及接受对象、不同载体、不同行业分为不同的类型。需要重点了解的是语言暴力涉及的“重灾区”,这样

入侵检测部署方案

1.1 入侵检测部署方案 1.1.1需求分析 利用防火墙技术,经过仔细的配置,通常能够在内外网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保护,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但是入侵者可寻找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后门,或者入侵者也可能就在防火墙内。通过部署安全措施,要实现主动阻断针对信息系统的各种攻击,如病毒、木马、间谍软件、可疑代码、端口扫描、DoS/DDoS等,能防御针对操作系统漏洞的攻击,能够实现应用层的安全防护,保护核心信息资产的免受攻击危害。 针对网络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我们得到的入侵检测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入侵检测要求 能够对攻击行为进行检测,是对入侵检测设备的核心需求,要求可以检测的种类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异常行为检测(包括针对各种服务器的攻击等)、可移动存储设备检测等等。 ●自身安全性要求 作为网络安全设备,入侵检测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配置文件需要加密保存,管理台和探测器之间的通讯必须采用加密的方式,探测器要可以去除协议栈,并且能够抵抗各种攻击。 ●日志审计要求 系统能对入侵警报信息分类过滤、进行统计或生成报表。对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不同地址和不同服务协议的流量分析。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间隔生成报表,反映用户在一定时期内受到的攻击类型、严重程度、发生频率、攻击来源等信息,使管理员随时对网络安全状况有正确的了解。可以根据管理员的选择,定制不同形式的报表。 ●实时响应要求

当入侵检测报警系统发现网络入侵和内部的违规操作时,将针对预先设置的规则,对事件进行实时应急响应。根据不同级别的入侵行为能做出不同方式告警,用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报警信息要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有入侵动机的行为向用户显示提示信息、对严重的违规现象实行警告通知、对极其危险的攻击可通过网管或者互动防火墙进行及时阻断、以及向安全管理中心报告。另外,必须在基于规则和相应的报警条件下,对不恰当的网络流量进行拦截。 联动要求 入侵检测系统必须能够与防火墙实现安全联动,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攻击行为时,能够及时通知防火墙,防火墙根据入侵检测发送来的消息,动态生成安全规则,将可疑主机阻挡在网络之外,实现动态的防护体系!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1.1.2方案设计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通过实时侦听网络数据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尝试。当发现网络违规行为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时,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事件登录,或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等。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中的核心,这里我们建议在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系统,监视并记录网络中的所有访问行为和操作,有效防止非法操作和恶

网络语言暴力演讲稿共三篇含英文版

网络语言暴力演讲稿 尊敬的XX: 对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网民来说,他们其实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网络世界。这两个世界平行存在又互相交融,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是同一个人,当他处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往往会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表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对待他人彬彬有礼的城市白领,当他下班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却可能变成了一个戾气十足,动辄谩骂和攻击别人的网民,好像他所处的网络世界是一个不受国家法律管辖与约束的法外之地。 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觉,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错觉而不自知,那么不但会把自己置于违法犯罪的边缘,而且还会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换言之,如果全国亿万网民身处网络世界的时候没有法律意识,如果政府不能坚持依法治网,把网络世界纳入国家法治轨道,那么不但会妨碍网络世界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给现实世界带来冲击和伤害。日前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对“人肉搜索”做出限制,就是因为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网络世界横行无忌的“人肉搜索”,已经酿成了太多现实悲剧,已经让太多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网络世界决不能脱离国家法律约束

而存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列入中央全会主要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会议刚刚结束以后,中央网信办就举办了“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座谈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xx提出了加强网络立法、网络执法、全网守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的目标。 目标看起来只有短短几十个字,但是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网络生态的健康有序,关系到网络世界的法治化进程。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具体体现。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其实就是在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深入贯彻依法治网,必须坚定法治思维,恪守法治精神。要想真正发挥法治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首先就必须按照科学立法的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工作,做到网络世界的有法可依。在这个基础之上,有堵有疏、从严执法,最终推动和引导网民尊法守法,实现从“中国好公民”到“中国好网民”

网络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Internet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以此同时安全问题也一直存在着,而人们却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暴露在愈来愈频繁的攻击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方法、技术 一、网络入侵及其原因 简单来说,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网络本身的安全; 2)所传输的信息的安全。 那么,我们之所以要进行网络入侵检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黑客攻击日益猖獗 2)传统安全产品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二、入侵检测原理、方法及技术 1、入侵检测概念 入侵检测是指对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以及致使系统不可靠、不稳定或者无法使用的企图的检测和监视。它是对安全保护的一种积极主动地防御策略,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检查网路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路性能的前提下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入侵检测模型

3、入侵检测原理 根据入侵检测模型,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异常检测原理 该原理根据系统或者用户的非正常行为和使用计算机资源的非正常情况来检测入侵行为。 异常检测原理根据假设攻击和正常的活动的很大的差异来识别攻击。首先收集一段正常操作的活动记录,然后建立代表用户、主机或网络连接的正常行为轮廓,再收集事件数据同时使用一些不同的方法来决定所检测到的事件活动是否正常。 基于异常检测原理的入侵检测方法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a)统计异常检测方法; b)特征选择异常检测方法; c)基于贝叶斯推理异常的检测方法; d)基于贝叶斯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e)基于模式预测异常检测方法。 其中比较成熟的方法是统计异常检测方法和特征选择异常检测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目前已有由此而开发成的软件产品面市,而其他方法都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异常检测原理的优点:无需获取攻击特征,能检测未知攻击或已知攻击的变种,且能适应用户或系统等行为的变化。 异常检测原理的缺点:一般根据经验知识选取或不断调整阈值以满足系统要求,阈值难以设定;异常不一定由攻击引起,系统易将用户或系统的特殊行为(如出错处理等)判定为入侵,同时系统的检测准确性受阈值的影响,在阈值选取不当时,会产生较多的检测错误,造成检测错误率高;攻击者可逐渐修改用户或系统行为的轮廓模型,因而检测系统易被攻击者训练;无法识别攻击的类型,因而难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攻击的继续。 2)误用检测原理 误用检测,也称为基于知识或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误用检测IDS根据已知攻击的知识建立攻击特征库,通过用户或系统行为与特征库中各种攻击模式的比较确定是否发生入侵。常用的误用检测方法和技术主要有: a)基于专家系统的检测方法; b)基于状态转移分析的检测方法; c)基于条件的概率误用检测方法; d)基于键盘监控误用检测方法; e)基于模型误用检测方法。 误用检测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攻击签名的正确表示。误用检测是根据攻击签名来判断入侵的,如何用特定的模式语言来表示这种攻击行为,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尤其攻击签名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示入侵行为及其所有可能的变种,同时又不会把非入侵行为包含进来。由于大部分的入侵行为是利用系统的漏洞和应用程序的缺陷进行攻击的,那么通过分析攻击过程的特征、条件、排列以及事件间的关系,就可具体描述入侵行为的迹象。 4、入侵检测方法 1)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 该方法是在异常入侵检测中最常用的技术,对用户行为建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当发现出现可疑行为时进行跟踪,监视和记录该用户的行为。优越性在于理论成熟,缺点是匹配用

网络入侵追踪研究综述

1网络入侵追踪研究综述 张静丁伟 (东南大学计算机系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210096) 【摘要】入侵追踪系统是在网络上自动发现攻击者真实位置的系统,可以揭穿地址欺骗等攻击者常用的手段。入侵追踪系统可以分为两类:IP报文追踪系统和面向连接的追踪系统。IP报文追踪系统可以追溯到发送带有假冒源地址报文的攻击者真实位置,特点是需要利用路由器作为中间媒介。如果攻击者使用“跳板系统”作为攻击手段,那么面向连接的追踪系统可以追溯这类绕道而行的攻击者,发现隐藏在跳板系统后的真实攻击源。随着网络攻击事件的日益增多,开发面向当前网络环境,能够准确、实时追踪入侵者的系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网络入侵检测;入侵追踪 1 引言 在制定目前Internet上使用的网络协议标准时,设计者们更多的是考虑到网络协议的 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而不是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服务和审计功能。因此,现有的网络模型是基于报文交换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建立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与报文安全有关的服务,例如:可靠传输、集中控制和安全认证,都发生在进行传输的端实体上。网络报文的内容包括头部信息(报文和头部的长度、校验和、使用的协议类型和服务类型),报文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及负载数据。由此可以看到,源地址信息是由报文的发送者自行填入,这就产生了协议的漏洞:报文的发送方可以填入假的源地址信息,或者通过使用代理来改变源地址,从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源地址,冒充其它终端进行通信[1]。而对于报文的接收方来说,如果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认证方法,也无法判定该报文是否确实来自于报文中的源地址。这种地址欺骗行为虽然可以通过使用IPSEC和一些认证技术来得到一定程度的避免,但由此会带来网络处理负担加重、密钥分配和管理,以及网络是否支持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广泛的应用。 入侵追踪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定位攻击源的位置,推断出攻击报文在网络中的穿行路线,从而为入侵检测系统的事件处理、入侵响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协助找到攻击者。同时也为网络安全管理员提供情报,指导他们关注入侵行为频繁发生的网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发现成为入侵者“跳板”的主机或路由器。对于网络黑客而言,成熟有效的追踪技术对他们也有威慑作用,迫使他们为了防止被追踪到而减少甚至停止攻击行为。 追踪最直接的方式是寻找攻击源点的真实IP地址。但为了更好的隐蔽自己,一些网络攻击者通常并不直接从自己的系统向目标发动攻击,而是先攻破若干中间系统,让它们成为“跳板”,再通过这些“跳板系统”完成攻击行动。在这种情况下,IP报文追踪系统只能追溯到直接发送攻击报文的“跳板系统”,而面向连接的追踪系统可以追溯这类绕道而行的攻击者,发现隐藏在跳板系统后的真实攻击源。 面向连接的追踪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基于主机的追踪系统,基于一般网络的追踪系统和基于主动网络的追踪系统。这些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对网络传输情况由主动介入转为被动监 1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90104031资助。张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丁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体系结构等。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年级 : 高一 班级 : 500班 组员 : 刘悦秦宇刘心怡刘栋赵丽媛颜株伟 吴超陈雄海刘吕嘉谭文彬 网络暴语言力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暴力的不断升温,网络安全及网络犯罪文体引起了更多政府机构和人群的重视,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提供的宝贵信息与观点将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极大帮助,谢谢! Q1:你的性别是 ○男 ○女 Q2:你的年龄是 ○0-15 ○16-25 ○26-35 ○36-45 ○45以上

Q3:你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在 ○0-1小时 ○2-5小时 ○5-7小时 ○7小时以上 Q4: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网络社区(论坛访问及发帖 □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5:你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如何? ○很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Q6:你是否有过遭受(见过网络暴力的经历 ○没有

○有但很少 ○经常 Q7:当你遭受网络暴力时,你会采取哪种手段回击? ○直接掀起网络骂战 ○以法律手段解决 ○现实中实施报复 ○不以理会 Q8:你认为网络暴力集中于那些群体? ○宅男宅女 ○追星族 ○学生 ○白领(有稳定工作的成年人 Q9:你认为网络暴力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哪个文化程度群体○未完成义务教育者 ○高中生 ○大学生 ○高知识分子 Q10:你认为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网络暴力?多选 □身份匿名性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

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 本章从人工神经网络的角度出发,对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展开研究。在尝试用不同的网络结构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后,引入dropout层并给出了一种效果较好的网络结构。基于该网络结构,对目前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从而有效避免了训练时出现的过拟合问题,提升了训练效率。 4.1 BP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本章从学习算法与网络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神经网络包括单层前向网络、多层前向网络、反馈神经网络、随机神经网络、竞争神经网络等多种类型。构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时主要考虑神经元的特征、网络的拓补结构以及学习规则等。本文选择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作为基本网络模型。 BP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形式之一。网络中每一层的节点都只接收上一层的输出,而每一层节点的输出都只影响下一层的输入,同层节点之间没有交互,相邻两层节点之间均为全连接模式。BP神经网络在结构上分为输入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三部分,其拓扑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Figure 4-1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BP Neural Network

这里隐含层既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数据在输入后由隐含层传递到输出层,通过各层的处理最终得到输出结果。 传统的BP网络算法可分为两个过程:神经网络中信号的前向传播和误差函数的反向传播。算法在执行时会不断调整网络中的权值和偏置,计算输出结果与期望结果之间的误差,当误差达到预先设定的值后,算法就会结束。 (1)前向传播 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输出通过式(4-1)来计算: (4-1) 式中ωij代表输入层到隐含层的权重,αj代表输入层到隐含层的偏置,n 为输入层的节点个数,f(.)为激活函数。输出层第k个节点的输出通过式(4-2)来计算: (4-2) 式中ωjk代表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重,bk代表隐含层到输出层的偏置,l为隐含层的结点个数。 根据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来计算误差,见式(4-3)。 (4-3) 式中(Yk-Ok)用ek来表示,Yk代表期望输出,m为输出层的结点个数。 当E不满足要求时,就会进入反向传播阶段。 (2)反向传播 反向传播是从输出到输入的传播过程。从式((4-1)至式(4-3 )中,可以发现网络误差E是与各层权值和偏置有关的函数,所以如果想减小误差,需要对权值和偏置进行调整。一般采取梯度下降法反向计算每层的权值增量,令权值的变化量同误差的负梯度方向成正相关,调整的原则是令误差沿负梯度方向不断减少。权值的更新公式见式(4-4),偏置的更新公式见式(4-5)。

网络攻击与防御实验报告全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生实验报告 姓名:王东林 学院:计算机科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13级本科班 实验课程名称:网络攻击与防御 实验日期:2015年10月15日 指导教师及职称:金涛 实验成绩: 开课时间: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题目网络攻击与防御小组合作否 姓名王东林班级13级信息安全本科班学号20138303011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连通测试的方法和工作原理。 2.掌握ping命令的用法。 3.了解网络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4.掌握xscan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 5.通过使用xscan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安全漏洞信息等进行探测。 6.掌握针对网络扫描技术的防御方法。 7.了解路由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8.掌握探测路由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如tracert等。 9.通过使用tracert工具,对网络中的路由信息等进行探测,学会排查网络故 障。 10.了解网络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11.掌握nmap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 12.通过使用nmap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信息等进行探测。 13.掌握针对网络扫描技术的防御方法。 14.掌握Linux帐号口令破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相关工具 15.掌握如何有效防范类似攻击的方法和措施 16.掌握帐号口令破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相关工具 17.掌握如何有效防范类似攻击的方法和措施 18.掌握帐号口令破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相关工具 19.掌握如何有效防范类似攻击的方法和措施

二.实验环境 1、实验环境 1)本实验需要用到靶机服务器,实验网络环境如图1所示。 靶机服务器配置为Windows2000 Server,安装了IIS服务组件,并允许FTP匿名登录。由于未打任何补丁,存在各种网络安全漏洞。在靶机服务器上安装有虚拟机。该虚拟机同样是Windows2000 Professional系统,但进行了主机加固。做好了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几乎不存在安全漏洞。 2)学生首先在实验主机上利用Xscan扫描靶机服务器P3上的漏洞,扫描结束发现大量漏洞之后用相同方法扫描靶机服务器上的虚拟机P4。由于该靶机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是安装了各种补丁和进行了主机加固的,因此几乎没有漏洞。在对比明显的实验结果中可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靶机服务器虚拟机上的漏洞比未做任何安全措施的靶机服务器少了很多,从而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实验网络拓扑如图1。 三. 实验内容与步棸 Ping命令是一种TCP/IP实用工具,在DOS和UNIX系统下都有此命令。它将您的计算机与目标服务器间传输一个数据包,再要求对方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来确定两台网络机器是否连接相通。 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了解该命令的详细参数说明。

网络攻击溯源技术概述

引言 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加。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入侵技术和频率越来越高的网络入侵行为,对高级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需求日益迫切。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网络攻击防护措施的最初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溯源面临的问题,然后述了溯源的分类和应用场景,最后介绍了多种溯源技术的优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Internet的出现更是将网络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予以紧密的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运作方式正在被低耗、开放、高效的分布式网络应用所替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之而来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攻击也愈演愈烈,尤其是DDoS攻击,攻击者利用网络的快速和广泛的互联性,使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措施基本丧失作用,严重威胁着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且网络攻击者大都使用伪造的IP地址,使被攻击者很难确定攻击源的位置,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地防护策略。这些都使得逆向追踪攻击源的追踪技术成为网络主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最小化攻击的当前效果、威慑潜在的网络攻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截至2011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 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普及率达19.1%,全球普及率已经达到21.1%。互联网已经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基础,网上有游戏、聊天、论坛、邮件、商场、新闻等不同的应用和服务,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业务、社会关系以及服务在网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互联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虚拟社会。现实生活中除了存在道德约束以外,还有法律威慑———违法犯罪活动会被追查,犯罪活动实施者为此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人身自由。而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是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似乎只有类似道德约束的用户自律,却没有法律威慑。网络上大量存在DDoS 攻击、木马、蠕虫、僵尸网络、非授权访问、发送垃圾邮件等恶意行为,但是由于网络匿名传统以及溯源能力的缺失,上述恶意行为即使涉及现实生活的违法犯罪,也很难有效取证和追查,网络犯罪实施者因此有恃无恐,更加猖獗。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安全问题已经在抑制网络健康

网络语言暴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d405387.html, 网络语言暴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探究 作者:刘静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16期 摘要网络语言暴力通过侵犯他人隐私、侮辱他人人格、公然诽谤他人、用谣言混淆视听等行为,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基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内涵解读和特征分析,构建网络语言暴力核心要素解构图,并尝试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期对进一步探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网络语言暴力治理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言暴力;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6-0075-02 Abstract 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has serious harmful to society, through Infringing the privacy of others, insulting others personality, slandering others openly, confusing the public with rumors. Based onthe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constructing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and try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Key words internet;internet language violence; microblog; WeChat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 家,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扩大了我国公民的话语空间,为公民快捷、自由地发表民意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网络语言暴力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网络问题。 2017年2月,“@我是贾后行”在微博中公然辱骂警察,再一次将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推送到人们面前。自2006年以来发生的铜须门、花季少女自杀、史上最毒后妈等一系列事件,造成网络语言暴力不断升级,特别是2014年发生的网络直播自杀事件,更是让人不寒而栗。网络语言暴力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触犯道德底线,通过侵犯他人隐私、侮辱他人人格、公然诽谤他人、用谣言混淆视听等行为,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网络语言暴力的肆无忌惮,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因此,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始关注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近几年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网络攻击常用命令综述

网络攻击常用命令综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然不是让你再满世界去找新的黑客软件啦(其实我不反对使用这些软件,相反我很喜欢用它们,但是必须是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使用,才有可能对自身的电脑水平有所帮助),要进行入侵工作的话,至少(我认为)得装上NT操作系统,以它作为入侵平台,因为NT本身对网络的支持可以说比WIN9X来得更强大得多……当然,如果想对UNIX系统动点小手术(网络中的UNIX可始终还是主流呀)而又没钱装UNIX的话,LINUX也极佳 的选择(特别是现在国内至少有七八种中文LINUX版本——想当年要给REDHAT 配上中文支持是何等麻烦……),至少你可以借此了解UNIX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文件存放位置、系统配置、编译器、各种动作之后的记录等等…… 然后还得再学点编程语言,至少C与UNIX下的SHELL编程得会一点,能看懂人家写的利用各种漏洞的程序,能对它进行修改,偶尔还能写几个小程序放到网上让大伙儿乐乐,这样玩起来才可能有成就感(其实我自己还不太行,但这多少是个目标) 好了,废话少说,先讲讲一些MS系统里自带的相关网络程序的使用吧。 在MS的操作系统中,与网络安全较有关系的几个命令/程序 是:ping\winipcfg\tracert\net\at\netstat,且待我慢慢道来: 1. ping:这是TCP/IP协议中最有用的命令之一 它给另一个系统发送一系列的数据包,该系统本身又发回一个响应,这条实用程序对查找远程主机很有用,它返回的结果表示是否能到达主机,宿主机发送一个返回数据包需要多长时间。 Usage: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Options: -t Ping the specifed host until interrupted.(除非人为中止,否则一直ping下去) -a Resolve addresses to hostnames.(把IP转为主机名) -n count Number of echo requests to send.(响应请求的数量) -l size Send buffer size.(封包的大小)

网络入侵与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关于网络入侵防范技术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1]:文献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实际应用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管理、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设备管理等网络管理技术和实现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管理基础、文件和磁盘管理、活动目录及组策略的管理、Windows 2000/2003服务器的日常管理、网络打印机的管理、DHCP服务器的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证书的应用和管理、网络防病毒系统的部署和管理、SUS和WSUS补丁管理系统的应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管理、交换机VLAN的管理、交换机生成树的管理、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应用和管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应用和管理。文献1、2为我们很好的理解网络及它可能存在的漏洞打下基础,并明白由此而衍生的入侵与防范机理。 文献[2]:该文献首先从常用网络接入技术入手,说明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对ISO的OSI分层模型和Internet的分层模型进行了比较;然后,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顺序,分别说明各层的功能,并对这些层中的应用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局域网设计的过程和网络安全进行详细说明。 文献[3]:文献从网络安全所涉及的攻击防御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在深入剖析各处黑客攻击手段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防御对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技术,除了介绍必要的基础知识并深入分析其原理外,还介绍了典型工具及操作实例,让我们在攻防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建立起对网络安全深刻的认识。 文献[4]:文献向读者介绍了有关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了了解黑客在攻击网络时常用的方法,必须要熟悉网络编程技术。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网络基础知识和Visual C++网络编程技术,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给我们分析了网络攻击的原理、典型的技术手段,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工具。此外,改文献还介绍了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问题、信息加密技术等内容。 文献[5]:文献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信息、信息安全、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信息保障体系及信息战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宏观防范策略与病毒寄生环境;着重剖析了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机理、病毒的传染机制及触发机制;论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清除技术和预防机制;穿插介绍了计算机病毒技术和反病毒技术的新动向与发展趋势。通过文献[3],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各种病毒的攻击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文献[6]:文献全面、系统地讲述了C语言的各个特性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基本概念、类型和表达式、控制流、函数与程序结构、指针与数组、结构、文件、位运算、标准库等内容。这两本文献让我们对C语言功能之强大,应用之广泛有了深刻的认识。 文献[7]:文献从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技术细节和疑难问题4个角度,分C语言、变量和数据存储、排序与查找、编译预处理等21个专题,收集了有关C程序设计的308个常见的问题。每一问题的解答都配有简明而有说服力的例子程序,相关的问题之间还配有详尽的交叉索引,通过该文献可以迅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编程水

网络语言暴力调研

2016毛概个人实践报告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摘要:无论是网络还是语言暴力现象都不是新生事物,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互相催化的新现象。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描述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和现状,并试图提出看待这一现象的新视角。 语言暴力是一种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的现象,近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新的表现形式网络语言暴力也逐步走入我们的视野。针对这种情况,调查和研究都是十分具有紧迫和严重性的。一、调查目标及方法 本次调查的目标在于通过对网暴行为的次数、类型、使用环境及反应的调查,找出其成因及符合实际的定义,分析网暴现象的影响,归纳网暴行为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由于网暴现象发生在网络上,这给调查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几种传统的调查方法的效用(例如调查报告、实地采访等),在此都受到质疑,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一般的调查内容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且提出问题大多类似与日常谈论内容,因而刻意隐瞒或故意做出与实际情况不相同的回答的情况较为少见。 2、由于本次实践主题涉及的群体范围极广,要做到问卷的有效发放和回收难度很大。若是实地调查则容易引起受访者的心理防

御机制,难以确保样本的有效性。 综合考虑之后,本次调查采取了较为特殊的调查方式。 1、选取任意时间点浏览各大门户网的评论及文章,并注意网友评论中的网暴词汇,记录下使用频次较高的词汇并注意其他网友对这些词汇使用的反应。 2、活用搜索引擎的限时搜索功能,分别搜索特定词汇在一天,一周中出现的频次并记录。 3、寻找权威机构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如热词使用统计,年度汉字等。 4、查阅语言暴力相关资料,如《网络低俗粗鄙语言报告》等。 二、定义 网络语言暴力(以下简称网暴)作为一个新生现象,并没有准确并为大众广泛接受的定义,准确来说还并为被大众熟知。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暴力现象和网络却有相对准确和广泛接受的定义可供参考。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在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 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

DDOS攻击与网络安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DDOS攻击与网络安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DDOS攻击与网络安全 近年来,蠕虫(Worn)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垃圾邮件(Spain)已经成为当今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三大威胁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其中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以容易实施、难以防范、难以追踪等特点成为当前最常见的网络攻击技术,极大的影响了网络和业务主机系统提供有效的服务。统计表明,近年来DDOS攻击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它所依靠的手段有所变化。人们开始充分认识到DDOS的破坏性,始于2000年包括Yahoo. CNN. eBay, Amazon在内的几大著名ISP都遭受了DDOS攻击,使得网络瘫痪达多个小时,损失惨重。而2002年下半年,仅次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13台互联网根服务器遭到来历不明的网络攻击,其中9台根服务器因遭受攻击而陷入瘫痪,造成服务中断1小时,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DOS攻击和DDOS攻击仍是网络的重要威胁之一。 单一的DOS攻击一般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当被攻击目标CPU速度较低、内存较小或者网络带宽小等性能指标不高的情况下,它的攻击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随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CPU 处理能力迅速增长、内存大大增加,千兆级别网络出现,这些都加大了DOS进行有效攻击的难度。这时候分布式的拒绝服务攻击就应运而生了,它采用一种比较特殊的体系结构,利用更多的傀儡机来发起进攻,以比以前更大的规模来攻击目标,导致系统停止服务。 针对日益严重的DDOS攻击,人们也提出了各种防御措施,主要包括DDOS防御和DDOS攻击源追踪两方面,对防御DDOS攻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攻击者也在不断寻求一种既能保护自身不被发现,又能更高效地实施攻击的技术和方法,僵尸网络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由僵尸网络发起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也是目前僵尸网络的一个主要危害。僵尸网络实际上是一个攻击者有意构建的庞大计算机群,它真正引起重视起于2004年,国内于这一年发现了一个超过10万台数量的受控计算机群,涉及到学校公司,社会团体的各个方面,它所造成的影响短时间难以消除。它也是采用一种特殊的体系结构,由攻击者控制大量的僵尸计算机,直接为发起DDOS攻击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由DDOS发起的攻击事件非法占用系统资源,严重破坏了系统的可用性,如何对这类攻击进行有效的防范,对网络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DDOS攻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日益严重的DDo5攻击人们也提出了各种防御措施.比如边界过滤、速率限制、随机丢包、SYN Cokkie、SYN Cache、消极忽略、主动发送RST等,但是由于DDOS攻击中使用了源IP地址伪装技术,在这些防御方法中大都在一定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