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陷入危机漩涡之时, 中西文化论争激烈之际, 即为冯友兰所称的以“用新文化批判旧文化” *1] (P287) 为时代精神的近代文化思潮的第二期。期间, 各种文化倡论蜂拥而至。在反传统的文化思潮处于主流态势的学术背景下, 把为“孔子发挥外, 更不作旁的事” *2] (P344) 作为人生目标的梁漱溟, 以独到的思维体系、方法和宽泛的考察视角对中西文化及其关系加以审视, 提出了个性鲜明的中西文化观。正因其文化见解与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指向在某种程度上相悖, 使其在众多思想家中脱颖而出, 独树一帜, 获得“东方文化派的保守人物”、“封建守旧派”、“文化保守主义者”、“中国当代新儒家的前驱”等种种称号, 并被视为当时国内学术思想界颇具争议的文化人物。

一、梁漱溟中西文化观的论证思路

当各家各派为中西文化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梁漱溟没有随波逐流地追随某一派, 而是在文化论争的波澜中大胆地提出其对文化的独特见解。他强调必须在整体意义上以全人类文化为背景进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比较, 而且, 应当在这种比较中, “把一家文化中的地位、关系、前途、希望统通表定” *2] (P353) 清晰, 并为其在文化总关系中求一个适当的位置。

他首先从文化的概念出发, 认为“一家文化不过

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3+ ( P 7) , 即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 就是说, 文化是由生活决定的。然后, 由生活引出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意欲, 认为意欲是生活的决定因素, 根据意欲得到满足的程度推出了人生的三大问题, 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从这三大问题中引出了人类生活的三大路向: 其一, 向前面要求一个; 其二, 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其三, 转身向后去要求。接着, 以三大文化路向说为依据, 对东西文化进行考察, 比较各文化的特异色彩及其根本精神的差异, 最后对世界未来之文化进行预见, 并提出在文化问题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3+ ( P50) 。梁漱溟正是沿此思路, 把中西文化置于相互比较的状态中, 由外向里, 再由里向外, 由“面目”到“根本”, 再由“根本”到“面目”进行系统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 他对世界未来文化做了大胆的预测, 即“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有似希腊文化在近世的复兴那样”* 3+ ( P

64) 。这就是梁漱溟自认为为中国文化指明的光明路向, 是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

二、梁漱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阐释以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佛教的唯识学以及中国儒家哲学为理论后盾, 梁漱溟按其“一往一反”的“四步的讲法”* 3+ ( P11) , 对中西文化加以整体而细致地考察。在权衡比较中, 他认识到, 中西文化是所走路向完全相异的异质文化。笔者拟从文化内容、思维方以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佛教的唯识学以及中国儒家哲学为理论后盾, 梁漱溟按其“一往一反”的“四步的讲法”* 3+ ( P11) , 对中西文化加以整体而细致地考察。在权衡比较中, 他认识到, 中西文化是所走路向完全相异的异质文化。笔者拟从文化内容、思维方法、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梁漱溟关于二者之间主要差异的论述加以概括。

( 一) 文化内容上, 西方文化崇尚科学与民主, 中国文化崇尚艺术与尊卑

梁漱溟认为, 西方在学术思想上表现出一种特别的色彩, 即“科学的精神”* 3+ ( P 18) ; 在社会生活上也表现出一种特别的色彩, 即“德谟克拉西精神”* 3+ ( P27) 。这两样东西是西方文化的特别所在, 亦是西方文化的长处所归。

就前者而言, 所谓“科学的精神”就是“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共认的确实知识”* 3+ ( P 12) 。由于具备这样一种特别的精神, 使西方文化有了物质生活方面的征服自然与学术思想上严谨的科学方法, “事事都成了科学的”* 3+ ( P13) 。与此相对, 中国文化崇尚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 即“全然蔑视客观准程规矩, 而专要崇尚天才”* 3+ ( P 12)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崇尚与对科学精神的缺失, 使中国人缺乏对外在自然世界征服的意识与激情, 取而代之的是安分知足、随遇而安。在学术思想方面, 中国文化缺乏西方那种科学的方法, 而在艺术方法上却十分发达, 处处都抱着一种应用的目的, 造成学术相混的局面。同时, 梁漱溟发现, 方法上的差异亦使中西文化在知识层面上存有不同。西方发达的是科学精神, 是实验性质的科学方法, 而中国发达的是“非理论的精神”* 3+ ( P16) , 是主观性质的艺术方法, 即直观猜想式的玄学方法。“玄学总是不变现状的看法, 囫囵着看, 整个着看, 就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 科学总是变更现状的看法, 试换个样子来看, 解析了看, 不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 却拿别的东西来做他看”* 3+ (P 15) 。他认为, 西方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的是知识, 而中国用玄学的方法获得的不能称做知识, “顶多算它是主观的意见而已”* 3+ ( P 16) 。总之, 在梁漱溟看来, 在西方, 艺术便是科学化, 西方文明成就于科学之上; 在中国, 科学便是艺术化, 中国文明成就于艺术之上。

就后者而言, 梁漱溟认为, “德谟克拉西精神”应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人的个性伸展, 其二为社会性的发达。而且“个性社会性要同时发展才成”* 3+ ( P24) 。西方人有“人”与“我”的观念, 这使他们要求个性上的自由与权利上的平等, 因而西方人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伸展。西方还是一个“个性不失的社会组

织”* 3+ ( P24) , 就是说, 西方的社会性也十分的发达。因而, 西方人在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上对公德甚为重视, 其头脑中没有“侍奉一个人”* 3+ ( P26) 的观念。正如梁漱溟所说: “大约只有对多数人的服从没有对某个人的服从, 去侍奉人则更无其事与西方相异, 中国人心中没有“我”的观念, 受数千年来儒家礼法的约束, 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平等”与“自由”, 只有“尊卑”与“服从”。因而, 在这种氛围下祈望中国人实现个性的伸展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社会性亦不发达。中国人在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上非常重视私德, 他们以侍奉一个人为道德, 忠孝观念甚浓。

中西文化在内容上为何差异迥然? 梁漱溟认为, 其根源在于中西两种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所走路向不同。西方文化以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 以“向前面要求”* 3+ ( P 34) 为其生活的路向, 即人生的第一路向; 中国文化以意欲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 以“不去要求解决”、不去“改造局面”, “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 调和, 持中”* 3+ ( P34) 为其生活的路向, 即人生的第二路向。同时, 也正由于这种在根本精神及路径上的根本不同, 造成了中西文化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 二) 思维方法上, 西方文化用理智, 中国文化用直觉在中西哲学的比较中, 梁漱溟引出了“现量”、“比量”与“非量”, 分别指感觉、理智和直觉。理智以外在世界为认识对象, 其目的在于求真, 且需要一个思考、分析与综合的过程; 直觉以人的道德本性与事物的美感为认识对象, 其目的在于求善求美, 但它“所得到的意思是一种‘本能的得到’, 初度一次就得如此的意思, 圆满具足无少无缺”* 4+ (P 646-647) 。梁漱溟认为, 西方哲学主要成就在知识论上, 而中国哲学主要成就在人生哲学上。这决定了西方哲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世界, 其思维方法是理智; 中国哲学认识的对象是生命世界, 其思维方法是直觉。在西方, 何为理智活动的驱动力? 在梁氏看来, “此非他, 盖一种直觉也”* 2+ ( P485) 。因为, 直觉高于感觉与理智, 西方人心中“人”的观念是感觉与理智都无法产生的, 都是直觉的产物。由于有此观念, 才有了向前的要求, 而理智只是“其求时所用之工具”* 2+ ( P485) 。由此, 他认为, “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 2+ ( P486) 。与此相对, 直觉作为思维方法在中国十分盛强, 但这种孔子追求的“一任直觉的生活”是以理智调和直觉为先的, 由于中国的理智不发达, 因而造成了似乎程度很低的文化。在梁漱溟看来, 中国这种一任直觉的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 2+ ( P 487) , 但理智运用直觉实为两步, 即以直觉用理智, 然后再以理智用直觉, 这“比那单是直觉运用理智多一周折而更进一层”* 2+ ( P486) 。因而, 其得出结论, 直觉用理智之于理智用直觉更进一层, “未来世界人的生活要成功以理智调理直觉”* 2+ ( P487) , 从文化角度上讲, 就是成功于中国的文这里, 梁漱溟是从哲学的角度以中西两种思维方法的差异为切入点来比较中西两种异质文化, 并通过肯定中国哲学进而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西方持理智的思维方法, 过的是“直觉运用理智”的生活; 中国持直觉的思维方法, 过的是“理智运用直觉”的生活。这使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亦存在差异。( 三) 价值取向上, 西方文化主功利, 中国文化崇尚的是一种不计较的生活态度梁漱溟认为, 西方理智的活动太盛, 这种理智要求人向外用力, 因而使其在物质、思想与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成就, 但同时亦使其在价值取向上步入了极端功利主义的误区, 使西方人与人之间事事都要计较利害得失。中国以直觉的活动为盛, 追求的是孔子所谓“仁”的生活, 即是一种一任直觉、随遇而安的生活。此种生活使中国人养成了一种“不计较的生活态度”, 人与人之间不计较利害得失, 这就是“顺着我们的本性去走”* 4+ ( P 666) 的合理的生活态度。在此价值取向的支配下, 中国人虽然在物质文明、思想与知识领域无法与西方并驾齐驱, 但其与自然浑融、对物质生活从容享乐的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礼让相待之态度, 与西方相比可谓是真正的胜利。

( 四) 发展趋势上, 中国文化将继西方文化成为最近世界未来文化之复兴梁漱溟认为, 人类面临着三大问题, 分别对应西中印三大文化路向, 而且, “最妙是随问题的转移而变其态度——问题问到那里, 就持那种态度”* 3+ ( P 64) 。他认为, 西洋文化的胜利在于与人类目前的问题相适合, 但此文化在经济现象与学术思想方面已发生了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相契合的某些“变迁”。他由此断定, 随着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 西方文化将被抛出合乎时宜的空间, 失去存在的价值, 而人与人的问题及其所对应的中国文化将继西方文化之后出现复兴, 当然, 继中国文化之后将是更高层次的印度文化的复兴, “于是古文明之希腊、中国、印度三派竟于三期间次第重视一遭”* 3+ (P 66) 。

三、梁漱溟对中西文化差异之态度

梁漱溟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及视角对中西文化加以系统深入的比较与考察, 是以为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国文化寻找出路, 从而为中华民族打出一条活路为终极目标的。如何透过这些差异评价中西文化? 如何处置这些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寻到中国文化的新出路? 对此, 梁漱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视各文化价值为平等, 排斥文化之间好与坏、优与劣的评判标准梁漱溟认为,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都各具特色,

梁漱溟极为强调文化的民族特征, 他指出中西文化只存在时间上的“适”与“不适”, 而其对人类文化的价值差值为零。他没有以对一文化的贬低来抬高另一文化, 对于二者, 他都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在相互比较中肯否并论。可见, 梁漱溟与当时一味反传统的西化派及一味护传统的顽固派有很大不同。虽说西化派与顽固派对中西文化的判定结果南辕北辙, 但二者都视西方文化为与中国文化相对应的惟一参照系数, 都过激地力图以所谓的标准在两种文化之间加以权衡, 把贴有优劣、好坏标签的高帽在两种文化之间加以分配。而梁漱溟则跳出了这种文化研究中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 以全人类文化系统为背景, 引入印度文化, 着眼于文化的民族性, 对文化间的优劣好坏标准, 他相当排斥。

( 二) 科学、民主与儒家文化相结合, 开辟中国文化的新出路

梁漱溟指出: “东方化对于西方化步步的退让, 西方化对于东方化节节的斩伐! 到了最后的问题。是已将枝叶去掉。要向咽喉处去著刀! 而将中国化根本打倒! ”“此时间到根本, 正是要下解决的时候, 非有此种解决, 中国民族不会打出一条活路来! ”* 3+ ( P 5) 可见, 在他看来, 文化问题在中国不是“轻”的、“缓” 的, 而是“重”的、“急”的。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有三: 西方化, 东方化, 中西文化的折衷调和。而三者之中, 只有东方化的道路才走得通。其所谓的“东方化的道路”, 并非是完全抑西扬中、完全斥西赞中之路, 而是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和中国的儒家文化的结合之路。梁漱溟断定, 只有这条路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梁漱溟认为, 科学与民主是西方文化的异彩亦是西方文化的特长所在, 二者“是有绝对价值的, 有普遍价值的, 不但在此地是真理, 掉换个地方还是真理, 不但今天是真理, 明天还是真理”* 4+ ( P 741) ,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拒绝, “怎么引进这两种精神实在是当今所急的”* 2+ ( P532-533) 。因而, 在“面目”的层面上, 梁漱溟主张全盘承受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在“根本”的层面上, 梁漱溟主张将西方那种“向前要求”、重理智的态度根本改过, 同时, 批判地把儒家的文化重新拿出来。这样, 中国原来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部分, 二者结合产生的合力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才能使被西方文化压得近于窒息的传统文化得以真正的“翻身”。

很明显, 在中国文化出路的规划上, 梁漱溟的提法与西化派和顽固派存有差异。西化派主张不加任何限制地把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至民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全部输入进来, 把西方的一套全盘照抄。他们认为, 这是中国人“最后之觉醒”* 5+ ( P 39) , 促进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妙方。而顽固守旧派则无视西方文化的进步, 固守旧传统, 主张不抛弃旧文化, 反对对固有的文化做点滴的改良。可见, 与这两派相比, 梁漱溟在对待和处理中西文化二者差异的态度上是比较客观的, 没有像西化与顽固两派完全被主观上的热情所征服。但是, 梁漱溟即使在态度上比较客观, 而仔细揣摩他提出的“新出路”就会发现, 其观点在浅层面上具有独特不俗的色彩, 而根本上却确如贺麟所言: “亦未完全逃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圈套。”* 6+ ( P13 ) “中体西用”的模式推崇的是一种文化调和态度, 而这种态度与梁漱溟关于文化是整体的、无法调和的文化理论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

四、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观的评价

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浪潮汹涌激荡之时,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之际。由于其独特鲜明的文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指向相冲突, 使其人其说在当时都被归入了“有争议”的领域。今日, 对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我们应在深层次地认识基础之上予以评价。

在文化理论层面, 梁漱溟的中西文化理论没有拘泥于西方中心主义的限制, 而是站在人类整体文化的高度, 对两种文化加以表述。他对文化的整体性及民族性的强调, 对文化从“面目”探寻到“根本”的重视, 对中西文化优势与缺陷的客观承认, 对文化优劣标准的排斥, 对科学民主异彩的大胆采纳等独特见解都是可取的。但客观而言, 其理论中又存有许多不足及矛盾之处。如梁漱溟把意欲作为决定生活进

而决定文化的因素, 并以此为基点加以推理与论证。他对这一基点的选择是受叔本华及柏格森哲学思想影响的产物, 是与唯物论相悖的唯意志论文化观, 在今天看来, 是缺乏正确性的。而且, 他是把中西文化放入其所谓的文化模式中加以比较, 其模式是把中西印三种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体系的全权代表, 这种划分是没有客观依据的, 其笼统性及主观色彩较浓。又如, 梁漱溟认为, 中西文化根本性质不同, 但无价值差异, 无好坏优劣之分, 亦无调和之可能。然而, 在三期文化重现说中, 他又认为中国文化是比西方文化更进步的早熟文化, 预示世界最近未来之复兴文化必将是中国文化。为实现此复兴, 必须使中国原有文化与西方科学民主的合理因素相结合。这“早熟” 与“复兴”论与其对文化优劣好坏的排斥理念相矛盾, 这“结合”论又与他“无法调和的观念”相冲突。这正是其中西文化理论内部的致命之处。总之, 在梁漱溟的中西文化理论中不乏类似矛盾之处, 但不能因其理论层面上的缺陷而无视其可取之处, 阻止其文化价值光芒四射。梁漱溟的中西文化理论是在其当时的时代、家庭、知识结构、学术环境等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 我们应在严格考证揭示的同时以宽容的态度予以理解。

在角色定位层面, 梁漱溟关于文化之独特见解, 在当时思想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批评之声压过赞

许之声。其思想被看做是与新文化运动相冲突的“中国农业宗法封建思想”* 7+ ( P 138) , 其人亦被置于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对立面。梁漱溟是名副其实的封建守旧派? 确实为新文化运动的绝对抗衡者? 无法否认, 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竭力维护, 在特殊背景之下表现出的文化倾向上的保守性, 确实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反封建、反孔学”的反传统性相冲突。但他强调, “我的提倡东方文化与旧头脑的拒绝西方化不同”* 2+ ( P349) , 他批评“那《国故》只堆积一些陈旧古董而已”* 2+ ( P532) 。事实上, 在中西文化具体阐释及对中国文化出路的规划上, 梁漱溟确实与那些极端顽固守旧者有着根本不同。同时, 从梁漱溟有关西方文化的进步及文化整体性方面的论述中, 可看出他对新文化运动推举出来的“德先生”与“赛先生” 是十分尊敬的, 其观点与西化派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契合之处, 如艾凯所言, “梁漱溟的文化观却同陈独秀的持论更为一致”* 8+ ( P 80) 。而且, 对新文化运动的某些观点, 梁漱溟本人亦表示赞同。他曾说: “中国讲维新讲西学几十年乃至于革命共和, 其实都是些不中不西的人, 说许多不中不西的话, 做许多不中不西的事。他们只有枝枝节节的西方化, 零零碎碎的西方东西, 并没有把这些东西看通窍, 领会到那一贯的精神。只有近年新青年一班人才算主张西方化主张到家。”* 2+ ( P 21-22) “我总觉得你们所做的都对, 都是好极的, 你们在前努力, 我来吆喝助声鼓励你们! ”* 4+ ( P73 9) 可见, 其文化见解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指向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冲突与差异, 但这种冲突与差异却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而, 笼统地把其归入顽固封建派的行列, 置于新文化运动的绝对对立面是有失合理性的。梁漱溟并非其敌人, 而是“朋友”* 4+ ( P739) 。在人格魅力层面, 含有诸多缺陷的中西文化观暴露出梁漱溟在文化认识上的不足, 但在另一方面也透射出其人格上的巨大魅力。身处危机之时的国家, 面对危机之时的文化, 作为一个抱有坚定目标并力图为中国寻找再生之路的爱国知识分子, 梁漱溟采取的态度是勇于面对而不是回避, 他以自己在文化上的独特见解及系统的论证在当时的文化论争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了实践他的观点, 梁漱溟在后来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也付出了巨大努力。避而不从纯理论上谈及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单就人格魅力而言, 他的爱国之情、忧患之绪, 他的大胆、执著、勇于怀疑、逆流而上、桀骜不驯的品格是值得人们钦佩和学习的。可以说, 梁漱溟“不仅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 9+ ( P 3) 。在现实意义层面, 梁漱溟关于中西文化之独特见解虽然存在诸多疏漏, 使某些观点欠缺合理性及现实可行性。但其理论中的可取之处在今日之光彩也不可被遮蔽。他在文化的整体观、异质观等方面的正确看法对今日文化研究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都具有无法替代的理论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 在为中国文化开辟新出路时, 他没有完全地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没有割裂传统与现代的血脉关系, 主张在旧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这是非常可贵的。这些对于我们今日如何认识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在内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解决新时期的文化问题, 加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而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青春点燃梦想》。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又到了XX年5月4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日历,在这张日历上,人们看到的是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是飘逸的青春的光彩,是迸发的炽烈的激情,是90年前烧起的一团火,它光亮、它耀眼、它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勇往直前。在这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和建团90周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每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每一个珍视生命、向往着美好前程的人,在这个时刻,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 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每年都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以宣传“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那么,我们可曾真正了解“五四”是什么吗?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

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家政务院为纪念该运动,于 1949年正式宣布每年的 5 月 4 日为中国青年节。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但是,面对新世纪,让我们回顾五四精神,认真地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呢?也许,我们也曾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也许,我们也曾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咱也能露露脸。是呀,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们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高昂起脸,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 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

五四运动始末与中国新思想

五四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1 916年起改名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启 蒙思想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钱玄同、刘 半农、易白沙等是它的主要撰稿人。随后继起积极提倡新文 化、新思想的还有《每周评论》、《晨报》、《京报》等报 刊。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 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中国 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新 道德、反对旧道德。它的倡导者们主张个性 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对孔孟学说进行猛烈评击。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是一场提倡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其指导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是,这场运动毕竟打破了长期禁锢人民思想的的封建牢笼,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启发了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冲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 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 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正当此时, 俄国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不仅发 达国家,就是不发达国家,也是可以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而获得解放的。它使处于彷徨和苦闷的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充分暴露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中,敏锐地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变化,开始考虑选择中国革命新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 北京大学的几位教师 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他 复辟帝制的支持,除“二十一条”第五款外全部接受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一段时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制度衔接、新旧知识衔接、新旧道德衔接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期,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翻译大量西方著作,引进西学,对当时社会的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也对翻译活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催生了不同的翻译理论,使翻译作品各具特色,进而促进翻译界的大繁荣。 关键词:五四时期;翻译理论;翻译作品特色;繁荣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n Socie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bstract: The May Fourth Period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perio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hat?s more, Chinese society of the May 4th Period is in the important turning period when system, knowledge and morals a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During such a changeable era, numerous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ransl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from the west and introduced western knowledge to Chinese people in order to save Chinese nation from deep sufferings, which made a great impact on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Specific cultural factors also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bring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o being, endowing translation works full of unique features, which led to prosperity of translation circles. Key words: The May 4th Period;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work; prosperity Nowadays, we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n the global village whe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our daily life. Actually, back to ninety years ag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because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at time were more complex as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life at that time such as literature, education, politics, etc. The May 4th Perio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en years from 1917 to 1927, a period in which western learning flocked into China, influencing a great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During the ten years, translation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以下是带来的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一】 1.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2.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列宁 3.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现代)郭沫若 4.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5.人生最大的感叹是:年轻的激情是从未实现;年老的追忆是从没发生。勇气是青年人漂亮的装饰。假若人生下来就是中年,然后再渐渐年轻起来,那样,他就会珍惜一切时光,决不会再无谓的事情上消耗自己。风华正茂夜晚给老年人带来平静,给青年人带来希望。——萧伯纳 6.正如我赞许一个老人的青年,我也喜欢一个老人有一颗年轻的心,能够这样的人,虽然身体会衰老,但内心却永远不会老。——西塞罗 7.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9.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10.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郭沫若 11.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2.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13.青年人的眼睛里燃烧着火焰,老年人的眼睛里放射出光芒。——韦尔 14.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15.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6.青春不仅仅是月亮、林荫、交谊舞,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个高等动物。假如你能让青春放逐出自己的思维,让它驰骋在大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一、爆发 1.原因 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展示图片,并提问) 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

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 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 教师:(展示探究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讨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从列强方面说,则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实行的是强权政治。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2.爆发 教师:(播放《五四运动》片段,并提出问题)领导这次运动的人物都有谁?五四运动中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 1、《新青年》 “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阵地,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年9月15在上海创刊,陈独秀是其创办人、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更中为《新青年》,早期以思想启蒙为要务:自第2卷起,陈独秀把“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宗旨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青年的思想实际逐渐结合起来,影响也日益扩大,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后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总的来说,《新青年》前期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为当时媒体的新闻传播增添了新内容。 2、《敬告青年》 它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一篇文章。 该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向读者疾呼:“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号召青年奋起追求解放,摆脱中国教干年封建思想文化的缚束。 因此,可以说《敬告青年》就是一篇反封建的檄文。 3、《每周评论》 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机关报,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其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一)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三)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重点报 道了五四运动,坚持正确和舆论导向。 它创刊的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它“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 4、《湘江评论》 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 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由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小型周报,主要任务是传播“新思潮”。以述评为主,时事报道和评论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其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其实出内容有:(一)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二)进行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宣传;(三)阐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向旧世界宣战的号角。 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1919年7月21日创刊,周恩来主编。 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行号上。以评述为重点,还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并派出“特派员”专程赴山东采访,还发行号外支持山东学生群众代表赴京请愿。它以“革命者既要改造社会,又要在这一斗争中自觉改造自己思想”作为该报宣传的宗旨。广大读者称赞它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冠”。 6、《共产党》月刊 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

五四运动知识点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1919.5.4 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3、运动中心地:前期地点北京------后期地点上海 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工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4、斗争口号:(1)外争主权,内处国贼。(2)取消二十一条。(3)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惩办卖

国贼曹汝霖等人。(陆宗舆,章宗祥)5、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P47因为: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位。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历史意义:(1)从性质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从历史转折意义看: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成立运动的领导人物。○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后,它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2)从参与阶级看: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P47小字)(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组织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中共一大 (1)时间:1921.7 (2)地点:上海(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大会。(4)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 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 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 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当地中央领导 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 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 华民族的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 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五四翻译与明清翻译对比

五四时期翻译与明清时期翻译之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张松炎(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助教,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翻译。 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上两次影响较为深远的翻译活动。一方面,这两次翻译活动都在很大 程度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两者在译者的构成、 翻译材料的选择、语体格局、翻译思想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却表现出迥 异之处。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拟在这一方面做一尝试,以期对这两次翻译活动有更深入的认 识。 一、译者的构成 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多由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和中国封建士大 夫合作进行。这些士大夫们本身就是科学家或某一方面的专家,杰出 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科技翻译家、中国“科学译祖”徐光启,“中华才 士”李之藻,数学家华蘅芳等。意大利人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了《几 何原本》(前六卷),葡萄牙人傅泛际与李之藻合译了《名理论》, 华蘅芳与玛高温、傅兰雅合译了《金石识别》和《地学浅释》。正是 通过中西合译的方式,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传入了中国。甲午战争后,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希望以变法图自强,介绍 西学为其途径之一。“这一时期译者多为政论家,他们独立译书, 不再依靠西人合译”[1]。严复和梁启超是最杰出的代表。严复曾留学 英国,精通英文,古文功底亦是甚为深厚。受西方政治思想文化影响, 他回国后翻译了一大批西方著名的哲学社会书籍,如《天演论》《群 己权界论》等。梁启超主张翻译政治小说以开民智,虽译作不多,却 是译述西方诗歌的先驱。 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主要由受过良好外语教育的生力军担当。这 些文学翻译者大都接触过新思想,都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其中有一批 是留学生出身,如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刘半农、梁实秋等。 五四新文学运动尚未兴起时,身在海外的留学生,虽然所学专业不同,

五四运动的过程-作文

五四运动的过程 年月日,梁启超从巴黎致电到国民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 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代表),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月-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国代表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第、、条),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 月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 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总统府智囊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签约。 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月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 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消息通报学生。 月日,北京各界紧急磋商对策。 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日(星期天)举行示威游行,地点:

天安门。 月日上午时,各校学生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碰头会,商定了游行路线。 一些准备以暴力行动惩办国贼的学生写下遗书。 下午时,北京学生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 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队伍向使馆区进发。 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学生遂推举代表请求会见国公使。 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 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见使馆区不能通过,更加义愤满腔,队伍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 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每周评论》年月日)下午时许,学生涌至曹宅前。 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 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时分左右怒烧其宅。 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被捕者共人。 月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第33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5 2012年5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2 五四时期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马婕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71000) 摘 要: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加强,“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中国语言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现代翻译;语言与文化;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5-0142-03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每一次人类思想史的进步与发展都伴随翻译的身影与脚步。我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作为翻译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标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对中国语言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现代翻译,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翻译从孕育新思想和新知识开始,不仅为国人排除语言文字障碍,推动了我国的文学建设,更是促进了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经典著作的译介更是引发了一场文化裂变和思想革命。五四时期翻译的三重追求,即思想启蒙、政治救亡和审美情趣。翻译在承担社会功用的同时,其文学性不再受到忽略,审美情趣也纳入了译者的视野。“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在译介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体系。而译者在翻译的语际间交流和语言转换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对我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2-04-01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新文化时期翻译特点及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CX001)。 作者简介:马婕(1990-),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推动 和繁荣了我国的语言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不仅扩大了国人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领域,而且直接推进了中国的文学改良和新文学的建设。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丰富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同时,“五四”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敦促广大知识分子投身于民族救亡和国家建设,文学翻译在“救亡启蒙”的氛围中得以发展、繁荣。 (一)翻译范围扩大 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历史发端于五四时期。随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拓展,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呈现出繁荣景象。据阿英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统计,1917-1927年间出版译作共225种,其中理论25种,作品总集13种,其余分国别译作共187种,其中俄罗斯文学作品65种,法国31种,德国24种,英国21种,印度14种,日本12种。这个数字并不完全,刊行在报刊杂志上未能搜集成单行本的还有很多。据王建开先生统计,1919-1949年的30年间,我国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达4499部,其中在1919-1927年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已达437部。[1]与晚清时期译者的工作形式不同,五四时期的译者们组建或参与了不少社团,如新青年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并创建了各种刊物,如《新青年》、《小说月报》、《文学周报》、《创造季刊》等。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形成了翻译队伍和不同翻译流派。这些社团在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文学翻译活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文学翻译活动,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15—1917年是第一阶段,侧重欧洲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的翻译;1918—1921 142

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最新精选5篇

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最新精选5篇 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率先组织发起的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800字最新精选.欢迎阅读! 五四运动演讲稿【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的机会。 青年与祖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不用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要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只从1919年5月4 日至今,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就已经讲了整整100年,对于每个青年,爱国、报国、建国的道理恐怕耳熟能详,什么是爱国?面对这样一个话题,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居。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老山前线的战士说:要是为钱,给我一万元让我在猫耳洞里待一分钟我都不干,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在这待上一辈子。这就是爱国,这就是中华儿女的爱国心语,这就是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这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爱国,民族之魂。 掀开中国的历史,跳跃在眼帘的是光辉灿烂四个大字,奔腾的长江,宽阔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倔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悠文化积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爱国精神,也正

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让一代代华夏赤子舍生忘死。 有一批优秀的军人,在边疆,在海岛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哨所,叫做红旗拉甫,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生命禁区。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这里平均日照不足五个小时,长年积雪,就是在这样一个连阳光都罕至的地方,却有一群军人顽强的生存着,这其中有一名中校军官,在这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生命最后八天才被抬下哨所与家人团聚,可这八天,他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连一粒米也吃不下,当儿子说:“爸爸,我已经101岁了,还没给您过过一次生日,今天让我们给你过一个生日吧!”,这名刚强的军官,这名忍受肝癌十年折磨的军官落泪了,他用最后的力气在纸上写道:不要怪爸爸,军人不能战死沙场,也应效力边关!这就是一个军人对祖国奉献 的极致,这就是军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的表现,这不正是我们找的爱国含义的答案吗?今天,座的每一位都是爱国的,我也敢肯定每个人都做过爱国之事,爱国是广义的,董存瑞舍生炸雕堡,许海峰夺取奥运第一枚金牌是爱国;踏实工作是爱国,即便是一个顽童捡到一枚硬币交给警察叔叔也同样是爱国,而我们今天努力求学,将来建设祖国,不更是爱国吗。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与各位共同探讨的什么是爱国和怎样爱国两个话题也接近尾声,爱国的含义大家都已知晓,但怎样去爱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1.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2.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3.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4.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俞良弼 5. 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6. 每个青年人都象是个在晚上出生的婴儿——只看到太阳升起而从来不会想到昨天的存在。——佚名 7.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8.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名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品质。——加里宁

9.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10.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歌德 11.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12.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 1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14.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15.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6.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 ——权德舆 17.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作文-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4月24日,梁启超从巴黎致电到国民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代表),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4月29-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3国代表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第156、157、158条),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总统府智囊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签约。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消息通报学生。 5月3日,北京各界紧急磋商对策。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

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举行示威游行,地点:天安门。 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碰头会,商定了游行路线。一些准备以暴力行动惩办国贼的学生写下遗书。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队伍向使馆区进发。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学生遂推举代表请求会见4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3000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见使馆区不能通过,更加义愤满腔,队伍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下午4时许,学生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4时30分左右怒烧其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被捕者共32人。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远在郊外、未参加4日行动的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5月7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五四运动调查报告

五四运动调查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题目:关于现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阚云静 班级:学 成绩 关于现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了解情况 ----的调查报告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下,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都不怎么看重。就此,本班对现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1)为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关注度; (2)为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情况; (3)为开展五四运动纪念活动提供参考资料。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南阳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都在18~28岁,其中大概以22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共有218人进行了调查,共有218份。 四、调查时间:2011年11月4日―――2011年11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从五四运动的历史内容、被调查者的个人看法及做法等方面开展调查。问卷共向被调查者设计了12题。(见下表) 1.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单选】 年年年年 2. 揭开新民主民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单选】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3. 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谈判的人是()【单选】 A.顾维钧 B.章宗祥 C.李大钊 D.毛泽东 4.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多选】 A.自由 B.民主 C.科学 D.人权 E.博爱 5. 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是特定时代的需要,你认为现在和平时期还需要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6. 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对五四青年节的重视程度如何() A.大多数人重视 B.少数人重视 C.没人重视 D.不清楚 7. 如果你是1919年的北京大学学生,你会参加五四运动吗()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D. 随大流 8. 你认为你对“五四运动”了解不足的原因是() A.学校教育不够 B.自身不感兴趣 C.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D.知道不知道不影响与我没关系 9. 你最早从哪里了解到五四运动的() A.历史课本 B.亲朋好友 C.网上 D.其他 10. 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最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A.责任感 B.爱国情怀 C.诚实守信 D.其他 11.你认为在青年节应该怎么过最有意义() A.休闲娱乐 B.组织或参加一些五四纪念运动 C.工作或学习 D.其他 12.你认为当代青年更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可多选】

有关五四运动的手抄报资料

有关五四运动的手抄报资料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新思想与社团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明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

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国耻情绪 191 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

五四时期女性翻译家研究

五四时期女性翻译家研究 [摘要]五四时期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女性译者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新青年》刊行的薛琪瑛译作《意中人》和沈性仁的《遗扇记》,分析女性译者从文本选材,加写序言和翻译策略上女性意识的凸起,以及在男女平等、新式婚姻观和新女性形象上女性主见的张扬。 [关键词]五四时期女性主义翻译王尔德戏剧女性意识 20世纪80年代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政治诉求在新兴的翻译理论中引人瞩目,性别研究视角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目前我国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还停留在梳理和介绍阶段。 五四时期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促进,对中国新文化思想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而女性译者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文化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认为女性和强国保种紧密相连。女性译者作为新时期女性的代表,突破传统对女性的禁忌,从家庭生活,走向公共生活领域。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文学唯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他的四部戏剧皆以英国上流社会的婚姻家庭为背景,他对世俗社会的反叛精神,他对自由不断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大胆的抨击,适应了五四思想的需要。他的戏剧多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及伦理道德等,这与五四启蒙话语关注的问题一致,他戏剧中所描述的女性形象恰恰正与五四时期试图塑造的新女性形象一致。她们把王尔德戏剧的翻译当做是争取女性平等和独立人格的手段。在以男性为主的戏剧汉译中,王尔德戏剧翻译出现了两位女性译者,薛琪瑛的《意中人》和沈性仁的《遗扇记》。 一、五四时期女性译者的崛起 五四时期在救亡和启蒙的大潮中,女性被推向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她们被赋予了强国保种和振兴民族的双重历史责任。当时男性启蒙思想家认为,女性文化知识的缺乏是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金一在《女子世界》的发刊词中更是强调:女子者,国之母也。欲新中国,比新女子;欲强中国,必强女子;欲文明中国,必先文明我女子;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救国和拯救女性相辅相成。突破了“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陈旧的观念,冲破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中国的女性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五四运动的爆发,随着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等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女性的崛起。 西学东渐的热潮,救亡启蒙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和女留学生的日渐增多,女性积极参与具有“强国第一要义”的翻译活动中成为历史的必然。她们和男性译者一起,积极参与文学翻译,署上自己名字的译作,通过报刊和出版社,迅速走入广大读者的视野。她们在翻译作品中引进新的文学形式,传播现代观念,以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解读两性关系,建构自己心目中的新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