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傅国涌(文史学者、本刊编委)

以往我们对“五四”的理解有很多误区,我简单地概括并列举一些:将“五四”单一化地理解成全盘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将“五四”政治化,认为“五四”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出现,甚至还有一个极端的说法是“五四”导致了“文革”;将“五四”狭隘化,纯粹看作是1919年5月4日学生上街游行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和民众运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误解,比如说“五四”是不主张私有制的,“五四”只讲思想、不讲制度,那一代知识分子没有对制度进行讨论……诸如此类,实际上跟“五四”的真实面貌都有差距。

那是值得生活的、非常有魅力的时代

我所理解的“五四”不是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事件,而是1919年前后那个时代,是五四时代。在我心目中,“五四”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是一个较好的或者次好的时代。而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大凡追求最好的,收获的很可能是最坏。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的、较好的、次好的。如果这么说,“五四”就是一个值得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时代。

我所了解的“五四”不是一个政治的“五四”,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五四”,而是一个社会的“五四”、经济的“五四”,是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五四”。我留意过五四时代的经济史,发现今天讲的民营经济这些东西,在五四时代是天经地义、根本不需要讲的。今天的老百姓要创办一家私营银行,恐怕还有制度的障碍,但在五四时代,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有能力、有勇气,甚至不需要巨额资本,就可以注册一家民营银行。从1915到1925这10年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民营银行。最早的海归派之一陈光甫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本金只有7万元,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小的银行,但很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了上海举足轻重的大银行。陈光甫后来被称为“中国的摩根”,在美国、欧洲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抗战时国民政府才会派他和胡适到美国去借款。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留学生,他没有资本,也没有显赫家世,白手起家创办银行,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创立了很多在金融业界可以成为标本的做法,包括一元钱起存——今天看来十分平常的事情,在90多年前的中国却是创举。

五四时代不仅可以随便办银行,更可以自由创立企业。另一个海归派、一代“棉纱大王”穆藕初,回国后就创办了一系列的纺织企业。荣德生、荣宗敬号称“纺织大王”、“面粉大王”,尽管他们创业的起点是1900年,但他们的企业真正做大、起飞也是在五四时代。那一代民营企业家几乎都在五四时代发扬光大,成为各自领域的“大佬”。其实,什么私有制、股份制、民营企业等,都不是新生事物,在五四时代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谈论“五四”是不能离开这个经济背景的——那确乎是一个社会经济多元化的时代,经济的多元化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

回看“五四”不能只盯着北大师生

我们现在提起“五四”,往往只看到学生、知识分子,其实那个时代企业家的声音一点都不亚于知识分子——他们的声音大得很,而且更有实力。他们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家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个时代的企业家本质上还是读书人,无论是留学归来还是没有什么学历的,无论什么出身,他们都对国家和故土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这种情感绝不是今天“抵制家乐福”那种情感,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对这块土地的连带感,他们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这块土地——这种爱国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画一颗五角星在QQ头像上。这些企业家今天看

来更像读书人,他们的业余时间都爱看书。我发现这些做得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晚上,常常是在做跟国家命运有关、跟文化有关的事,而不是跟娱乐有关的事。

回看“五四”,不能只看当时的北大教授们怎么想、怎么做,而应该把那个时代企业家想什么、做什么和北大的师生做什么联系在一起,才可看出那个时代更完整的面貌。

此外,我们不能只看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在做什么,还要看看省会城市,甚至更偏远地方的人在做什么。“文学研究会”是在北大发起的,但在江苏苏州一个叫甪直的小镇,有一位小学教师叶圣陶,虽然生活在小地方,但他跟北大师生的精神生活是同步的,他也是“文学研究会”11位发起人之一——因为叶圣陶有个中学同学在北大读书,他们就可以这样连在一起。而北大学生也绝对不会认为叶圣陶是小学老师,没有读过大学,跟我们混在一起做发起人会有什么不得体。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这一切都感到很正常。

言论自由对五四时代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你想创办报刊就可以创办。当然那个时代也有压制言论自由、关闭报刊的事,但关了报馆可以再开,这在法律上没有限制。结社自由在那时也是稀松平常的。周恩来们在南开有觉悟社,毛泽东们在长沙有新民学会。如果过多地把目光局限在五四时代军阀统治的维度上,只看到军阀混战,只说外国压迫中国,可能会过于片面——包括上海的租界本身也是个悖论,租界在带来治外法权、国中之国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文明,带来很多新事物,比如说“律师”就是在租界里面先示范而后影响全国的。甚至一些非常细小的事,比如街道的整齐、自来水的出现、电灯的出现都是模仿租界。中华民国作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之所以在中国产生,租界也是有贡献的,上海的租界保护了许多革命党人。

“五四”时当政的徐世昌恰好是文人总统,而不是一介武夫。在徐之前,黎元洪也好,袁世凯也好,以及后面的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张作霖这些人,确实都是军阀。虽然徐世昌是从袁世凯的幕府里走出来的,但是与拿枪者有所不同。在他当总统期间,正好是“五四”的黄金时代。文人政府当然比张作霖这些人要收敛,要更为节制。几乎家喻户晓的是,“五四”学生上街的手段是很激烈的,把赵家楼烧掉了,把章宗祥打了。这些事情在法律上都是可以讨论的,并不一定都是爱国行为了,而且曹、陆、章都是“卖国贼”这种说法也是值得讨论的事情。学生运动本身,就是“五四”上街这件事也是值得反思的。当时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后,一部分比较激进的学生直接往赵家楼去,然后放火、打人。当时北大教师梁漱溟就写文章说这样做是违法的,不能在爱国的旗号下为所欲为,爱国不是万能灵药,不能打着它的旗号做法律之外、人情之外、天理之外的事。

那个时代才能产生真正学贯中西的人

回到“棉纱大王”穆藕初。他在自己创业不久、赚的钱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竟然计划拿出一笔巨款,在经过“五四”洗礼的学生当中选五个人,赞助他们赴欧美留学,这完全是用民间的方式建立基金会。穆藕初委托蔡元培(以及胡适、蒋梦麟、陶孟和这些人去辅助)物色候选人,最后选出段锡朋、周炳琳、罗家伦、汪敬熙、康白情(他们在五四运动中都有突出表现,此时却被激进的学生们讥讽为“五大臣出洋”)。这五位学生回国后在学术等领域都有建树。

在五四时代,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关系是非常默契的。穆藕初到北京,都是跟蒋梦麟这些人游玩,而不是去跟达官贵人往来。企业家的心中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对精神的敬畏。那个时代,传统的东西并没有失落,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到1919年前后的那几年,不仅没有被反掉,而是有非常好的传承。中国文化温情、美好的一面,在那些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身上仍保留着,西方文化中进取、向上的一面,他们身上也有了。也只有那个时代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算得上学贯中西的人。

林毓生先生有个著名观点,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是要打倒中国的传统文化。

鲁迅讲“青年人不要读中国书”,胡适讲“中国百事不如人”,钱玄同讲“废除汉字”……这是老师一辈的一些言论,学生一辈的傅斯年、罗家伦也有类似说法,但在这些片言只语后面,仔细看“五四”的代表人物,老师一辈的胡适甚至那位“只手打孔家店”的吴虞恰恰都是熟悉传统文化的人,而且一辈子都没离开传统文化。胡适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的版本研究,鲁迅虽然叫别人不要读中国书,尽量读外国书,但他自己读的还是中国书多。弟弟周作人说鲁迅读得最多的是野史,所以鲁迅的精神资源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中国文化。

所以,不能只看这些人说过几句貌似很激烈的话,就断定他们是全盘反传统的。事实上,当时北大的学生有主张白话文、办《新潮》的,也有主张文言文、办《国故》的,校方都给予了支持。在北大,马克思主义者可以搞自己的小社团,甚至在北大校刊上公开发表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宣言,但北大讲其他主义的更多。任何主义,任何不同的思想、主张,都可以在北大同时并存。这就是蔡元培讲的“兼容并包”,它在当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北大这么做。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也办了类似于《新潮》的杂志《钱江》、《双十》,但同时有一个反对白话文的学生凌独见一人创办一份杂志,就叫《独见》,背后也有一些老师支持,这本刊物全部用文言文,不带标点。

这才是真实的“五四”。那时没有游行示威法,上街集会、游行是天然拥有的权利——那个时代真正是“大社会、小政府”,北洋政府比较弱,政府越弱,社会越大,社会的空间越大,所以才会产生相对开放、相对宽松的时代。

后人回眸那个时代,总感觉隐藏着什么不同的东西,其中一个不同就是中国文化的根还没有被切断。胡适们虽留洋多年,但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人,他们身上有中国文化的一面。我们不能狭隘地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儒家文化、“四书五经”那一套。中国文化有很多侧面,特别是我们现在忽略的东西,比如说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地域文化,每个地方的文化都独具个性魅力。胡适就是典型的徽州文化的产儿,虽然有西方文化给他的滋养。鲁迅身上带有江浙文化特别是绍兴文化的印痕,包括一些负面的因素也是绍兴文化带给他的,但是他最有魅力的一面同样是地域文化带给他的。抗战、“文革”,一轮又一轮对文化的毁灭,对文化的伤害,到最后不但切断了几千年精英文化的根,也切断了草根文化的根,切断了地域文化的根,而地域文化恰恰包含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需要的东西。今天的四川人、陕西人可能差异不大,但在50年前、100年前,其差异是非常大的。地域文化如果传承、延续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大一统王朝的压榨,因为每个地方有它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连换王朝也换不了的一套文化、习俗等。

不幸的是这样一个时代很快结束了

如果说“五四”是全盘反传统,乃至导致了后面的“文化大革命”,这在历史的链条上很难找到印证。“五四”和“文革”之间没有任何可以连接的地方。“五四”强调的核心词之一就是独立的个人主义;五四时代最流行的主义是无政府主义,这是政府打压的对象。那些信仰无政府主义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品好,如巴金,再如三十几岁就病故的辛亥革命元老刘师复——他不要政府,干脆连姓也不要了,就叫师复。无政府主义在当时还是一股非常向上的思潮,青年毛泽东也曾被吸引。这股思潮只开花不结果,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曾经的意义和价值。追求无政府主义的本身也是对社会公正的一种诉求,不是简单地去建立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天堂。五四时代,政治看上去甚至有点边缘,因为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人们就不太把政府说的话当回事,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并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里,总统、总理、总长不代表真理。“五四”的最深的魅力就在这里——权力中心和真理中心不是合一的,而是分离的。人们跟政府之间,跟权力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游离的状态。我们还不能说那时已有了非常成熟的公民社会,但至少有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有相对独立的民间社会,从经济上看是这样,从文化上看是这样,从政治上看也是这样。不幸的是这样一个多元的、

有各种可能性的时代很快就结束了。

若概括“五四”的特征,第一个重要特征当是社会的出现,或者说社会的解放。我们现在也讲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但最本质的解放应该是社会的解放。只有社会解放了,思想解放、个性解放才不至于成为空话。真正的解放是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某个救世主来为你做主,来解放你。

第二个特征是语言的转换。虽然文字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表面的东西,但是它的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文言思维和白话思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文言相对更具有贵族性,是少数人拥有的权利,而白话就是口头随意说的话。一个时代选择一种语言作为主要语言,思维方式也必会随之相应改变。

第三就是价值评判体系的多元化。“五四”之前,中国已废除了科举,但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整个价值评判体系还停留在科举时代,还是“学而优则仕”。只有到了五四时代,我们的价值评判体系才开始多元化。一个人上了新式学堂,留洋回来有无数不同的出路,可以去银行当职员,可以去工厂做工程师、做管理人员,也可以去学校做教师,可以做编辑、记者……不再是几千年来那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单一模式。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才会产生新文学、新思潮。

整个五四时代,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很有代表性,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新青年》之外的其他刊物,比如1917年创刊、1925年停刊的《太平洋》杂志。如果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在我看来《太平洋》的价值不亚于《新青年》。《新潮》、《新青年》不讨论制度性的问题,只关注思想文化层面的东西,《太平洋》恰恰是以制度讨论为主的政论性杂志,在这上面发表文章的学者,包括北大教授王世杰、陶孟和、周鲠生、李大钊、胡适、李四光以及李剑农等人。关于分治还是统一,联省自治还是中央集权制的讨论,当时曾经非常热闹,《太平洋》上几乎每期都有这样的文章。

《新青年》上的随感,那些关于文化、思想的讨论和《太平洋》杂志上关于制度的讨论放在一起才构成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完整的思想图景:他们到底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如果我们单独把《新青年》拿出来说这就是“五四”,那我们看到的“五四”就是片面的。我个人有一个猜测,1949年以后我们对《新青年》顶礼膜拜,把它放大到足以遮掩当时所有报刊的程度,应该跟《新青年》后来的转变有关。1920年以后《新青年》变成了一本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杂志,所以它身上就天然地罩上了政治正确的光环,其他重要报刊却被慢慢地淹没、遗忘了。

他们是为“美好的今天”而奋斗

历史留下的遗憾是,五四时代那种多元的思潮并存,人们可以坐下来讨论、对话的社会气氛,在“五卅”之后激荡的民族浪潮中不可能幸存下来——加上两大国际背景:一个是红色思潮崛起,另一个是二战——比较片面、激烈的思潮逐渐占据上风。对中国来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占据青岛起,不用等到“九一八”,在这样一种民族危机的压力下,“五四”那种生活方式很难再维持下去了。所以,在“九一八”之前,胡适在学生中的影响要比鲁迅大得多,而“九一八”之后,鲁迅的受欢迎程度日趋上升。鲁迅其实从来没有抗日言论,没有写过什么抗日文章,他跟日本人关系非常密切,也是留日出身,但是他杂文里面民粹主义夹杂着一点民族主义的因素,对政府、精英的冷嘲热讽,加上他出色的文学才华,似乎代底层、边缘、弱势群体立言的平民立场,要比代表精英文化的胡适更能吸引中下层的青年学生。慢慢地在民族危亡当中,理性的声音就失去了主导权。“五四”那种多元的、开放的,试图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的路径渐渐处于下风。

“五四”当时确实有军阀混战,有各种不同的力量,但那套宪法、国会、内阁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也是事实。“五四”虽然有很多不足(任何时代都会有不足),但至少给每个人

提供了追求梦想的各种可能性。蔡元培去世后,陈独秀写了一篇文章说,“五四”没有领导人,但在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是他和蔡元培、胡适三个人。这三个人基本上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方向。胡适代表一条渐进的变革之路,蔡元培更大度一些,他是讲兼容并包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甚至能兼容左右翼。陈独秀是胡适的另一面,代表了以激进革命来改造社会的道路,当然,他到晚年也反思了,回到了没有踏上激进之路的前“五四”状态。中国最后选的是陈独秀的激进之路,陈独秀反思了,但别人沿着他的路走下去了。历史有很多的峰回路转,有很多的“之”字形,走来走去,这个历史又走回来了。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理应比五四时代更好——当然,更好的前提是我们愿意付出多少努力。这里,我想借用米奇尼克的两句话来定位“五四”:其一,“我们不是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而是为美好的今天而奋斗!”这个说法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多么新颖,但是放在“五四”时代,他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可以追求的。在90年前,他们“为美好的今天而奋斗”早就是现实了。其二,“为一个不完美的社会而奋斗,不是为一个完美的社会而奋斗!”宁愿为一个不完美的社会奋斗,也要比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完美的天堂而奋斗更好。

地上建不起天堂,我们只能建设人间,生而为人注定只能做人间的平凡事。“五四”那一代人没有为天堂而奋斗,他们只是在实践他们自己的人间。

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性别认同及其局限性

响。庐隐的小说具有自传和“他传”(指为石评梅而作的长篇《象牙戒指》)性质,以女性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占她作品总数的80%以上。凌淑华的小说集《花之寺》和《女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殷实之家待字闺阁的小姐到福寿双全的老太太等众多女性形象构成的画廊。石评梅一半以上的作品与女性有关。冯沅君的小说中也仅有《林先生的信》等少数几篇没有将妇女问题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她们大多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实现对女性自身世界的观照、体现出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五四时期文艺界、知识界出现的一些新的风尚,在客观上对女性小说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已直指了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主题,因此,当时的各类刊物都十分关注女作家的创作情况,所刊载的文章和小说都以男女杂座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妇女作家作品的风尚,在女性作家的名下常常冠以“女士”的名称,以示与男作者的区别。如冰心,在她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之时,她的女性身份就已在读者中定格了。这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女作家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并为她们的作品发表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暗示她们在创作时必须注意到性别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女性自我意识,使她们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与整个社会的性别判断相认同的创作倾向。 二 追溯女性文学的历史,五四时期女性小说所出现的这种性别认同现象就并非无源之水,它与长期以来女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创作心理定势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五四则为女性文学的兴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得众多的女作家及她们的创作在历经长期的沉寂下出现了一个高峰。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旧时代男性与女性在生活范畴上的区别,最简炼的莫过于六个字:男主外女主内。一道家庭的屏障隔开了女性与社会的接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女性作家的视线,使她们转而注重于内视与内省。于是,写自我,写自我经历乃至自我的情绪感怀就成了女性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而长期幽闲的家居生活又给了她们强化这种独特细腻而又敏锐的感受能力的可能。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虽然都已走出了家门接受了教育,但当时她们大都还年轻,基本的生活轨迹仍旧是由家门到校门。对于开放的外界而言,她们的感知十分有限,因此,这些女作家们也就无一例外地继承了我国女性文学的这一观照自我的传统。冰心的“爱的哲学”源于她所生长的那个充满爱的家庭;冯沅君笔下大胆反叛的形象中隐现着她的表姊的影子;庐隐的《海滨故人》中的女儿国折射出当时北师“四公子”的冰雪友谊;苏雪林的结婚纪念集《绿天》,事实上记载着她自己求学时代的种种经历。……由此可见,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们,往往是集作者、叙述者和主人公于一身,她们大胆地写自我,写女人,将敏锐的目光投向女性自身生活的领域。或表现她们勇敢反抗传统婚姻,争取自主的爱情;或描绘她们在内心理想与亲情伦常交锋之下的苦闷与抉择;或倾吐知识女性面对事业与爱情矛盾的困惑;或生发女性对未来生活命运的担忧和思索,展示了为一般男性作家不易窥透的女性生活层面和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她们的这种对女性生活层面的展示和对妇女处境、地位以及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极大地丰富了五四的文坛,使更多的人通过小说这种形式(阅读小说)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给女性世界带来的震撼。 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兴盛在得益于女作家们的真情实感的同时,还直接受惠于女性文学所特有的率真的心灵抒写传统。长期以来,女性囿于家庭的圈子和处于从属的社会地位,她们提笔为文,大多只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绪,排遣心中的郁结,无直接的功利目的,而这种情感性灵的真诚抒写,正契合了文学的本意。五四时代,是一个新旧交迭,破旧迎新的时代,而那些女作家们,生长于旧礼教和旧传统所主宰的社会,却要冲破这些枷锁,进而走向男女平等,民主自由的新时代,“自然有许多痛苦的经验和崭新的情感与意见,需要发表,需要尽情一泄以为快”[②]。正如第一位女性小说作家陈衡哲所说:“我的小说不过是一种内心冲动的产品”,“他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真诚,是人类情感的共同与至诚”[③]。因此,强烈的抒情性就构成了五四女性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冰心的小说,在当时就已被冠以“冰心体”的称谓,从而引起了文坛的广泛重视。其风格清新隽丽,状物写人无处不传达出女性作家的细腻柔婉的情感世界。在冰心的创作中,女人是她聚焦的所在,她写女人,更热爱女性,因为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④]。庐隐仅仅三十五年的生命历程中,其人生追求的痛苦与幸福、

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要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传统文学、中国戏剧、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中国建筑、中医、茶艺、汉服、琴棋书画、十二生肖等等。 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加以弘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经过几千年的考验都得以继承的精神财富,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精髓的认同、肯定和坚守。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自然需要一种文化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理性应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而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插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而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显然,第二个层而的精髓是最能使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它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进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己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规范社会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要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7 五四时期主要文学社团流派

7 五四时期主要文学社团流派 目录 7.1 文学研究会与“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2) 7.1.1 文学研究会 (2) 7.1.2 问题小说 (3) 7.1.3 乡土小说 (5) 7.2 创造社与“身边小说” (6) 7.2.1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 (6) 7.2.2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 (7) 7.2.3 “身边小说” (8) 7.3 新月派与“新格律诗” (11) 7.3.1 “新月”始末 (11) 7.3.2 从新月派到新月诗派 (14) 7.3.3 “新格律诗” (17) 7.4 语丝社与“语丝文体” (19) 7.4.1 《语丝》和语丝社 (19) 7.4.2 “五四”之后的批判和启蒙 (20) 7.4.3 “五四”之后的精神分途 (22) 7.4.4 语丝文体 (23) 7.5 “未名”、“莽原”、“湖畔”、“沉钟” (25) 7.5.1 “未名” (25) 7.5.2 “莽原” (26) 7.5.3 湖畔 (28) 7.5.4 “沉钟” (30) 7.6 南国社及其他社团流派的创作 (32) 7.6.1 “南国”运动 (32) 7.6.2 南国社的艺术精神 (34) 7.6.3 其他社团流派 (35)

7.1 文学研究会与“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7.1.1 文学研究会 历史沿革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后又相继创办了《文学旬刊》(先后改名《文学》周刊、《文学周报》)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编印了《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文学周报丛书》、《文学研究会?世界文学名著丛书》、《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和《小说月报丛刊》等六类丛书近三百种。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文学主张文学研究会是一个比较散漫的组织,并没有正式提出过统一的文学主张,但其成员在如何看待文学本质及文学与生活关系问题上大都有一致的看法。 文学研究会在宣言中指出: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 他们提倡文学应表现人生,是“为人生的艺术”,因而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反对鸳鸯蝴蝶派文艺,反对资产阶级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文艺。当时以“礼拜六”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正流行于文坛,《礼拜六》、《红》、《游戏杂志》等一类刊物以低级趣味迎合小市民所好,“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在当时也根深蒂固,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对鸳蝴派构成了重大威胁,郑振铎等人同“礼拜六”派也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鸳蝴派控制的刊物终因读者的减少而停刊。除了反对具有庸俗倾向的游戏文学外,文学研究会还与学衡派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学衡派以留美的胡先驌、梅光迪、吴宓为代表,出版《学衡》杂志,攻击新文化与新文学,文学研究会以及当时其他进步人士对其进行了坚决的批驳。而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间本无根本利害冲突,大方向也是一致的,但因文艺观点的分歧彼此也有矛盾。创造社尊重自我,崇创作,恶翻译,追求艺术上“全”与“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与文学研究会是不一致的,因此两个社团之间持续了三、四年之久的笔战。 在创作方法论上,文学研究会推崇写实主义,强调“新文学的写实主义,于材料上最注重精密严肃,描写一定要客观忠实”。在文学的使命观上,他们从有益于“人生”出发,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肯定文学是“人生的镜子”,反对“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艺术”的观点。但对这种主张的理解和实施,成员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一部分人追求“爱”和“美”,通过人生的慰安和悲哀的宣泄去探讨人生的究竟;一部分人既提倡“血和泪的文学”,也有“作者无所为而作,读者无所为而

五四精神和新时代青年担当

五四精神和新时代青年担当 在一百年前,中国还是那个羸弱的、腐朽的旧中国,即使我们在“一战”中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但却仍然没有收到重视与尊重,国家内部的动乱和软弱的外交,在凡尔赛宫高谈阔论的政客,无所顾忌的将德国的在华利益,转交给日本,以黎元洪为首的北洋政府大气也不敢出。而作为国家中流砥柱的青年学生们,深知国家之兴亡,国难当头,岂能苟活。满腔热血的学生走上街头,向北洋政府施压,向各国列强施压,我们不再妥协!五四运动,在社会各界的愤怒中爆发,这积蓄了数十年的热血喷涌而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誓要与旧世界割袍断义。 五四精神指的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 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青年是国家的生力军,青年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青年不仅要发奋学习、努力工作,更要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建言献策。 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甘于奉献。奉献国家、奉献人民、奉献民族,是“五四”青年的精神所在,也是当代青年必须牢记的精神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的因素很多,各种影响思想的因素也很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树立奉献精神,对每位青年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受得住各种磨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五四精神。纵观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民主与科学已经大大进步了不少,但还需要我们这代年轻人努力奋斗,为了建设更好的中国,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德先生”与“赛先生”,就是社会发展的引路标,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他们的人民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自我修养以及科学素质。人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应该如何使用,执法部门公平公正,尊重法律,又对得起良心。 新时代青年,要认认真真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精神。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勇于担当,意味着要有坚定的信念。青年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在思想上同心、在立场上同向、在行动上同频,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主动向中央看齐,用好“指南针”、握紧“方向盘”,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勇于担当意味着要勤于学习。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浪潮中,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青年需要要不断学习,“学”是取得知识,“习”为付诸实践。学习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并不断总结,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五四精神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8606274.html, 五四精神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姚雪琦 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03期 摘要: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年轻人,作为当代有志青年和优秀大学生,要将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涵牢记于心,不断发扬光大,并在实践中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追求,贯彻新五四精神,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五四精神;新时代;传承;发展 1919年5月4日,在中华大地上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事件。在五四运动中展现出的五四精神,不但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鲜活写照,更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精华及时代新潮的结晶。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五四精神的内涵,更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爱国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 (一)五四运动中的爱国精神 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表现,鲜明地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运动中那群上街游行的学生,喊着“保我主权”、“还我山东”等口号,冒着被关押甚至被杀害的风险,那种超越生死的力量,来自于他们心中一腔爱国的热血;那幅用鲜血书写的“还我青岛”的标语,为的是坚持中国的土 地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不可以低头!这种爱国精神自五四之后便在国人内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这也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的抗争。在这种爱国精神的影响下,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慢慢形成,中华民族在这种爱国精神下形成的民族主义刺激下开始崛起。 (二)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当代青年应当坚持理性爱国的原则。用理性的视角思考问题,不是从一时一事的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要不冲动,不偏激,不盲从,客观冷静地思考,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更不能逾越法律和秩序的界限。其次,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恪守知识报国的信条。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提醒我们,掌握核心科学技术才是硬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竞争已经远远不是体力的竞争,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的竞争。新时代,国家

五四时期的文学介于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型期间

五四时期的文学介于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型期间,虽说不上成熟,但是在散文,诗歌,戏剧各个领域都有显著发展,其中鲁迅,李语堂,郭沫若等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代文学的终结与现代文学的诞生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史革命先驱们经过了“科学救国”到“政治革命”再到“思想革命”的思想飞跃的结果。新文化运动以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和“打到孔家店”为主要口号,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以革新思想、促进中国现代化为目标,既批判孔教和封建伦理道德,又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介绍自由平等学说和个性解放思想,为1917年文学革命和1919年“五四运动”进行了思想准备,是五四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批判封建传统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它宣告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 文学革命能否取得成功,在于能否创作出体现“新文学”精神的作品。《女神》、《沉沦》和《阿Q正传》等经典2名著的先后面世,标志着新文学完全战胜了就文学,确立了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流地位。同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相继成立,标志着新文学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散文 “五四”散文是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标志性的存在,作为一种显著地有别于传统散文的现代品格,“五四”散文的现代性,既表征为主体精神的开放,自主和独立——作品主题取向的鲜明的个性主义倾向和强烈的批判性,是这种精神的具象,又体现在散文语言的自由化以及与此相关而生成的现代散文的文体形态。马克思文艺理论对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四”时期的散文亦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从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自身存在价值而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人类精神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而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观察问题的立足点,整合各种文艺理论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五四”散文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谈到“五四”散文,自然少不了说周作人,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人“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与同期的散文名家相比,周作人更集中精力于散文小品的创作,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特别长,作品特别多,其文学生涯对五四散文及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是很好的见证,与其他作家一起,带来了五四散文的繁荣。周作人散文,贴近生活容纳万物,与平淡的素材中见情趣,这种贴近生活的风格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士相符的。翻阅周氏散文,我们会发现其取材十分广泛,非常贴近生活,正是着意于平凡的材料,于无奇中见奇,才形成了作者平淡隽永的别样风致。贴近生活的风格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文学士对社会现实的审美掌握,让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同时审美社会。 “五四”散文中,林语堂的小品文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林语堂幽默小品文的幽默、性灵、闲适和娓语笔调及其小品文理论,都带有鲜明的个性文化特征;他在<语丝>、<论语>、美国、台港时期的小品文良多于莠;他的小品文古今中外、任意而谈,娓语笔调、亲切自然,亦庄亦谐、幽默有趣,语言平实、平中有奇,具有鲜明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相互关系中探明文学区别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审美特性,指出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审美掌握,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在社会中发挥其审美功能的精神产品。在林语堂幽默小品文中读者可以在诙谐的语言中品味出人间百态。

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

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 时间:2018-02-06 11:23:33 | 作者:学霸 茫茫历史长河之中,泱泱华夏大国之间,有无数文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自五四运动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时期了,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期之间,磨灭的是历史的印记,永不湮灭的是灵魂深处的记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然而这句话并没有在五四运动领袖人物陈独秀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少时的陈独秀天资聪颖,却极其贪玩,其性子又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无论他的外祖父怎么打骂他,他都坚决不掉一滴泪。于是气得他外祖父破口大骂;“你将来一定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果不其然,长大后的陈独秀游手好闲,一无是处。随着出国留学的兴起,陈独秀出国了。 学成归国的他,已不再是那个整天只知吃喝玩乐的陈独秀了。刚归国的他,正赶上中国旧民主主义结束时期,一切处于一片萧条之中,百废待兴。看着中国死气沉沉的现状,陈独秀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振救自己的祖国。当时的知识青年,大多都沐浴过西方国家的阳光,饱受发达国家的风雨,胸怀雄心壮志,想要归国建设自己的国家。陈独秀很快就招募了这样一批有志之士,并创办了当时第一份青年报刊《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现,为当时在道路山迷失方向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西风独秀引神州,《新青年》的出现,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了一丝曙光。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争年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更显渺小。然而正是这样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将手中紧握的笔杆子,化成了一道道尖锐的利剑,激起了国人沉睡的意识,唤起了国人爱国情怀,书写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是舍去生命,也勇往直前,在所不惜。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不仅仅是青年精神,更是一种爱国情怀。像那些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一样,作为学生的我们,紧握手中的笔杆,书写时代的新篇章!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 摘要:五四时期作为一个特殊而典型的时期,其文学翻译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旨在通过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时代性、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主体的构成和姿态三个方面浅谈五四时期翻译的特点。认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翻译选材;翻译主体 abstract:as a typical period,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lso special in the period of may 4 th .this article is to talk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era,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s,and the composing & attitud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main body.in the author’s opinion,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the period of may 4 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the period of may 4 th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s ;main body;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 一、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时代性 中国翻译从佛经到科技著作再到文学作品,翻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从“案本而传”到“忠实”、“对等”再到“文化转向”,翻译标准的重心也多次演变。无论是翻译的文本还是评判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傅国涌(文史学者、本刊编委) 以往我们对“五四”的理解有很多误区,我简单地概括并列举一些:将“五四”单一化地理解成全盘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将“五四”政治化,认为“五四”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出现,甚至还有一个极端的说法是“五四”导致了“文革”;将“五四”狭隘化,纯粹看作是1919年5月4日学生上街游行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和民众运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误解,比如说“五四”是不主张私有制的,“五四”只讲思想、不讲制度,那一代知识分子没有对制度进行讨论……诸如此类,实际上跟“五四”的真实面貌都有差距。 那是值得生活的、非常有魅力的时代 我所理解的“五四”不是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事件,而是1919年前后那个时代,是五四时代。在我心目中,“五四”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是一个较好的或者次好的时代。而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大凡追求最好的,收获的很可能是最坏。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的、较好的、次好的。如果这么说,“五四”就是一个值得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时代。 我所了解的“五四”不是一个政治的“五四”,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五四”,而是一个社会的“五四”、经济的“五四”,是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五四”。我留意过五四时代的经济史,发现今天讲的民营经济这些东西,在五四时代是天经地义、根本不需要讲的。今天的老百姓要创办一家私营银行,恐怕还有制度的障碍,但在五四时代,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有能力、有勇气,甚至不需要巨额资本,就可以注册一家民营银行。从1915到1925这10年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民营银行。最早的海归派之一陈光甫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本金只有7万元,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小的银行,但很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了上海举足轻重的大银行。陈光甫后来被称为“中国的摩根”,在美国、欧洲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抗战时国民政府才会派他和胡适到美国去借款。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留学生,他没有资本,也没有显赫家世,白手起家创办银行,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创立了很多在金融业界可以成为标本的做法,包括一元钱起存——今天看来十分平常的事情,在90多年前的中国却是创举。 五四时代不仅可以随便办银行,更可以自由创立企业。另一个海归派、一代“棉纱大王”穆藕初,回国后就创办了一系列的纺织企业。荣德生、荣宗敬号称“纺织大王”、“面粉大王”,尽管他们创业的起点是1900年,但他们的企业真正做大、起飞也是在五四时代。那一代民营企业家几乎都在五四时代发扬光大,成为各自领域的“大佬”。其实,什么私有制、股份制、民营企业等,都不是新生事物,在五四时代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谈论“五四”是不能离开这个经济背景的——那确乎是一个社会经济多元化的时代,经济的多元化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 回看“五四”不能只盯着北大师生 我们现在提起“五四”,往往只看到学生、知识分子,其实那个时代企业家的声音一点都不亚于知识分子——他们的声音大得很,而且更有实力。他们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家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个时代的企业家本质上还是读书人,无论是留学归来还是没有什么学历的,无论什么出身,他们都对国家和故土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这种情感绝不是今天“抵制家乐福”那种情感,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对这块土地的连带感,他们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这块土地——这种爱国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画一颗五角星在QQ头像上。这些企业家今天看

五四乡土小说资料

?“五四乡土小说”是指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的小说流派。它继承了五四时期的革新思想,继续对国民存在的劣根性进行抨击,同时也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全盘西化进行反拨。“五四乡土小说”开始于鲁迅的创作。像他的《故乡》、《祝福》都属于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另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台静农、王鲁彦、彭家煌、许杰、废名等。这些作家在创作上或多或少的受到鲁迅的影响。“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都是学历很高的高级知识分子。像鲁迅在日本留过学,废名师从周作人,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台静农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所以他们的小说是知识分子小说。这些小说的作家们大都远离各自的乡土,而生活在像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城市里。他们的小说植根于家乡,却又超越了家乡。他们写家乡的人、事、物,却又不是写给家乡人看的。他们只是借助家乡来表达对麻木的世人的不满、失望和批判以及抒发自己的理想与希望。他们的小说语言流畅、精炼、自然,格调清新而略带忧伤。:“五四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这个时期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像鲁迅等这样一批有识之士自然会为疗救愚昧的国民而奔走呼喊。农村是受封建思想迫害最严重的地方,却也是最质朴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作家们所愿叙述的地方。“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是南方人,具有南方人特有的温柔缱绻之意。因此他们小说的背景也是以南方水土为背景的,纸上洋溢着或清新、淡雅或萧肃、忧郁的水乡特色。“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都是北方人,是深深扎根在黄土地的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黄土地的气息,或辽阔寂静,或干燥皴裂。像是被榨干了水分。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豪爽大气、知错就改,具有别样的可爱。“五四乡土小说”主要表现了处于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的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一方面作者们对农民的淳朴表示赞赏,另一方面更多是对封建思想压迫下农民的愚昧表示不满与失望。文中提出希望,却并没有明确解决的办法。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写的是封建社会落后的冥婚陋习。 文中一方面对农民真挚的情感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落后的习俗的批判。废名的《浣衣母》以散漫、轻柔的笔调写李妈、驼背姑娘,人物质朴、真诚、善良、可爱,可也能看出在农村作为女人区别于男人的命运的不公平和悲剧性,表现了作者对妇女的同情和怜惜。“五四乡土小说”里的农民大都为南方水乡的农民。他们质朴、纯真、温柔、含蓄。而且更多的是表现这些人在思想上的落后性和受封建势力的压迫,进而联系到整个中国民众。“五四乡土小说”多以南方水乡为背景,里面体现的地方、语言和行为都具有浓重的南方特色。像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凫水少年,废名笔下的重瓦屋、堤坝、渡河、撑船人、石塔、绿竹红花等。另外像唱山歌也是南方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乡土小说形成的文学史背景: ?一是“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心理的进步,希望看到更为广阔的、非概念化的真实的社会人生, ?二是“五四”运动退潮之后,作家与读者面对现实的浓烈的苦闷情绪,带来浓郁的乡愁, ?三是周作人等理论家的提倡。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 ?回忆、乡愁、 ?风土、写实。 ?乡土小说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 ?

论_五四_时期的婚外恋小说_林凌

论“五四”时期的婚外恋小说 林 凌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两性道德的破除和新两性道德的建立,是“五四”小说集中描写婚外恋题材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从反抗封建父权、夫权和封建伦理文化的压迫,到挣脱封建婚姻观、贞操观和子嗣观的束缚,是个性主义式婚外恋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五四”婚外恋题材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在于,超越了古代文学的婚外恋描写,提升了婚外恋题材小说的思想艺术深度,为新文学进一步科学健康地探讨婚外恋现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现代贞操观念 婚外恋小说 自觉型模式 一 婚外恋现象作为社会问题,婚外恋描写作为文学现象,在“五四”时期受到如此广泛、深入的关注,皆离不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两性道德的破除和新两性道德的建立。或许,这是形成“五四”小说集中描写婚外恋题材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五四”时期,《新青年》首先发起“贞操问题”讨论。从《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起,不断有人撰文讨论妇女解放问题,初步涉及到两性道德内容。不过,“贞操问题”讨论真正引起全社会广泛注意,是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译载日本谢野晶子《贞操论》之后。在《贞操论》中,作者以决绝的口气写道:“我对于贞操,不当他是道德;只是一种趣味,一种信仰,一种洁癖。既然是趣味信仰洁癖,所以没有强迫他人的性质。”这种现代贞操观不啻晴空响雷,震撼了人们的心灵。随后,《新青年》刊出的胡适的《贞操问题》、《美国的妇人》,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在抨击旧两性道德上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些文章从男女平等出发,指出了旧两性道德中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压迫,提倡女子自立,主张建立一种“超于贤妻良母”的人生观。无疑,这种批判旧两性道德的视角和方法,在当时的影响、作用和意义都不可低估。 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是“五四”个性解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曾经关注、讨论过现代性爱意识,以对抗中世纪神权禁欲主义,把人从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五四”呼唤、张扬的现代性爱意识则是为了批判封建禁欲主义,把人从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如此以来,“五四”时期关于两性道德的讨论,既有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学者对现代性爱意识的论述,也有针对中国文化背景、现实生活发出的言论。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关于贞操观的讨论。在封建社会,贞操观一直是封建伦理道德束缚妇女心灵、阻碍妇女解放的重要道德教条。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妇女在这种观念逼迫下做了贞妇烈女,演出了一幕幕最悲惨的人间活剧。欲求妇女解放,“首先就要打破贞操的迷信。……中国的社会,还没有脱离宗法的遗迹,而且偏重男统,所以贞操一事,经过多少年的陶养,已成了中国妇女的宗教了!”①由于贞操观讨论直接关联着妇女解放问题,甚至是妇 来稿日期:98-10-20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邮编:210093

五四时期文学社团与五四精神的联系

五四时期文学社团与五四精神的联系 摘要:中国的文化总是经历抛物线似的发展轨迹,一点点的由沉寂到爆发,又逐渐的从爆发归于沉寂。值得思索的是,文化的繁荣或是衰败,往往与社会环境成反比,也就是说,和平的年代里,文化往往在大一统中走向平淡与没落;而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文化往往如烟火般腾空而起,张放出绚烂的光彩,呈现百家争鸣的宏伟气势。而中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解放思想作用的两次文艺争鸣: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便印证了这一点。同样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着比战国时期更艰巨的挑战,不仅仅面临黑暗的统治、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压迫,更严重的是,经过了几千的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已经模糊了“人”的观念,每个人都作为奴隶生活着,并且丝毫不曾察觉。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与众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集结成社,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连接起来,集众人之力,将智慧化为照亮人民前进的精神火焰。 关键词:为人生艺术自由狂飙突进缩影 五四精神,是敢于直面人生、并愿为改造社会唤醒国民意识而奋斗的精神;是为肯定个人价值、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崇尚自由、民族、科学的精神而爆发出的狂飙突进的精神。

归结起来是,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同样是文人,五四时期的文人却不再符合人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手无缚鸡之力”的印象。他们是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以后的第二批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并能够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 面对严峻的现实和宽松的文化氛围,这些知识分子迅速反应,根据自身信仰迅速组成团体,他们凭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历史的使命感,紧握手里改造社会的笔,以笔作剑,潇洒自如的在五四这场思想大风暴中舞出自己的主张。他们对世界发出声音,以实际行动为五四运动贡献着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充满个性的文学团体,便是五四精神的来源,他们每个人、每个团体都是五四精神的缩影。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一定会有人说五四成就了胡适、鲁迅、闻一多那些文化名人,但我也相信,是这些敢于挥动笔杆的人们成就了五四,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组织的一个个立场鲜明、独具特色的社团,五四运动定会失去许多光擦,五四精神必定也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张扬。

五四时期新词语

五四时期新词语统计 “五四”时期是新词语产生的第一次高峰期,现对五四时期出现的新词语整理如下: 一、新词语 (一)普通词语 动员、探险、罢工、主席、倡议、脱粒、脱产、定点、揭破、改进、策动、证实、中转、回收、前进、轮休、音韵学、反对党、司法权、代议制、社会教育,社会事业、经济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基础、意识形态、体质调查,阶级分析、思想改造、制品制造、机械修理、经济恐慌论、人体组织学、古物陈列馆、水力发电站、工人俱乐部、信托公司、少年之家、人民代表会议、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中立政策、经委会,归侨,沙拉,巧克力,卡路里、吉普,革命性、社会化、女朋友、加工厂、经济、哲学、服务、组织、纪律、后勤、健康、商业、干部、逻辑、沙发、吗啡,考验,健康,思想,组织、德先生、赛先生、砸烂孔家店、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她,它,化学、国会,银行、社会、交通、了解、理想、技术、权利、强化、内容、目的、民族、管理、干部、改善、计划、集团、漫画、民主、工业公民、只是、宗教、植物、医学、印象、文明、卫生、主观主义、知识界、文艺界、革命化、大众化、方法论、实践论、征服者、材料力学、行为学、电车、电话、客观、物质、金融、免除、进化、解决、反应、代

理、场合、手续、取缔、打消、老妈子、少爷、洋服、伙计、拘票、掌框、通译、大兵、大班、大员、当差、当铺、店家、赌局、袍哥、跑堂、挑夫、听差、推事、跟脚、号外,红盘、华工、会馆、火夫、检场、脚夫、接线生、金圆券、马店、民团、丘八、帐房、邮差、哀的美敦书、通译、泰西、台甫、台端、人力车、跑江湖、毛子、扛大个儿、局子、童养媳、戏班、冤大头、洋人、大户、大亨、倒闭、妓女、交易所、股票、甩卖、夜总会、老板、商号、名片、书屋、袍哥、毫了、金圆券、承佃、大老婆、租界、巡捕、元宝、先生、女士、千金、老板、世界语、维生素、最后通牒、科学、民主、丈夫、恋爱、拐杖、修养、抱负、西装、香水、股票 (二)外来词 1.音译词 柏格森、巴黎、易卜生、黑漆板凳(husband)、司的克(stick)、梵哑铃(violin)、爱斯不难读(Esperanto)、花臣(fashion)、亚里斯多德、普鲁士、爱国者(Patriot)、绝对(Absolute)、“时事画”(Cartoon)、物质(Matter )、形式(Form )、原质(Elements)、关系(Relation)、那威、俄罗斯、安德雷甫、王尔德白纳少(Brnard Shaw)、伽司韦尔第(Galsworthy)、德意志、郝卜特曼(Hauptmann)、布若(Brieud)、比利时、梅特尔林克、德谟克拉西(Democracy)、赛因斯(Science)、巴力门、创造进化论、性觉、消毒素、阿卜索宁、但底、乔朵、彼得、拉格、文婆卡觉、迎波底、麦却佛黎、弥却咭吉罗、萧伯纳(Shaw George)、爱丽恶德(T.S.Eliot)、拷贝延耳(Tristan Corbiere)、

新时代青发扬五四精神精彩演讲稿五篇

新时代青年发扬五四精神精彩演讲稿五 篇 发扬五四精神演讲稿【1】 大家好!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少年强则国家强。回顾历史,青年是时代进步最活跃的因子。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美好意愿,促成了“爱国、进步、_、科学”的“五四精神”,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薪火相传,在时代变迁中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并成为当前青年群体建设富强_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精彩和梦想,镌刻下独特色彩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永不磨灭的价值。当“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年以此作为基本遵循,积极投

身向上、向善的践行,让青春的追求化为激励全社会的蓬勃朝气,鼓舞更多人矢志不渝奋然前行。 向上、向善,激浊扬清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当代中国青年的突出特点。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青年人冲在前头、捐款捐物,志愿服务在前线;在国家建设中,青年人走南闯北、挥汗如雨,创新创业在基层;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青年人锐意创新、敢想敢干,为落实“四个全面”而拼搏。正是当代青年发挥向上、向善的力量,助推社会取得共识,激励人们携手奋进。 成长意味着担当。青年人向上、向善的自觉,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今天,纪念“五四”,召唤着青年人的历史担当。在党的领导下,当代青年人就是要勇当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使命正在召唤着青年一代。不嫌基层偏远,不怕创业艰难,不惧失败挫折,实干的汗水与创造热情将让青年人的肩膀更加坚实,更有力量。 “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当代青年

新时代五四精神

新时代五四精神 五月令人向往,值得赞美。上世纪之初,1**9年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个春秋过去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并逐渐成为热血青年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 青春最好的不是年华,而是我们的心境。这个心境就是用五四精神指引,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这个角色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工作单位及其岗位。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单位有机组成的,践行五四精神首先要从爱单位开始,没有这一点,弘扬五四精神仅仅是一句空话,找不到现实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在做好本职工作上,从甘心奉献上做起,有损于单位形象的话不说,与单位这个大局向违背的事不做,时时刻刻从单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约束自己,这才能够体现爱单位、爱祖国的五四精神。 其次要勤奋工作。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也许,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有些人为个人想的多了,为单位想的少了。卫生也打扫,但打扫的不干净;领导、同事们安排的工作也做,但是拖拖拉拉;领导没有安排的,不积极主动去做。最终,人浮于事,疲于应付,

工作毫无声色。我们青年一代绝不能感染这种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单位小事,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培养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吃苦的加班精神。青春虽然是短暂的,但作为青春的我们年轻一代,要用个人勤奋工作,打造一个青春的岗位,一个青春的单位,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最后,就是要加强交流与协作。思想是永恒自由的天国,情感是天地交流的使者。没有交流与协作,我们青年人就不能够在社会进步中,工作中,生活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正如办公室工作一样,没有交流与协作,就不会成为精干、高效、协调有序、团结勤奋的办事机构,就不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协调作用、枢纽作用和保障作用。举2个简单的例子:1个是来人接待,1个是信息宣传。去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办公室与各科室进行了思想交流,认识到我们的服务不够热情,服务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客人来了懒得倒杯热水.虽然这是一个小事,但通过交流,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工作上的不足,办事上的不细心。另外,就是宣传问题。有时候,办公室邀请电视台、报社来搞宣传,各科室都把手头的工作放到一边,积极配合,不辞辛劳,甘当群众演员,把节目录制好,有时还负责招待记者,为此宣传工作搞得绘声绘色。这一切都说明没有交流与合作,就不能增强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就不能促进了单位工作更上一层楼。

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2000 年第6 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6 2000 总第188 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1188 [收稿日期] 2000 - 08 - 15 [作者简介] 徐胜萍(1965 - ) ,女,江西上饶人,北京师范大学法政 研究所讲师,法学硕士。 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徐胜萍 (北京师范大学法政研究所,北京10000) [摘要] 五四时期开放、进取、独立的现代意识对中国以往封闭、保守的旧意识以巨大的冲击,中国妇女的独立人格意识开始觉醒,她们开始为改变自身的卑下地位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中国妇女受教育权的扩大,经济的独立,家庭及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等方面说明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妇女的地位已得到根本改变。 [关键词] 五四; 妇女; 地位; 变迁 Change in Women’s Status during the Period of May 4th Movement Xu Sheng2ping ( Institute of Law and Politics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00 , China) Abstract :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of opening up , progress and independence was pounding at the old conscious2 ness of closure and conservatism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