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

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
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研究电磁波在良导体表面的反射; 2. 研究电磁波在良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3.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二. 实验原理:

1.电磁波斜入射到不同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1所示, 平行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以角度θ 入射到良介质表面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图1. 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示意图

入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z x jk z x e

E +-+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z x jk y

e E +-+

+

=a H

反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R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

-

=z x jk y

e E R a H

折射波: )

cos sin (m //t

2)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T a a E

)cos sin (2

m

//t

2θθη''+''-+=z x jk y

e E T a H

式中, 2221112

2

2111 , , ,εμωεμωεμηεμη====

k k 利用分界面上(z = 0)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斯耐尔反射定律: θθ'= 和斯耐尔折射定律:

2

1

2

21

12

1

021sin sin εεεμεμθθμμμ时===

==''k k 并计算出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 //和折射系数T //: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2121//R

θηθηθ

η'

'+=

cos cos cos 2212//T

类似地,可求出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1212R

θηθηθ

η'

'+=⊥cos cos cos 2122T

2.全折射发生的条件:

全折射也即没有反射波,发生全折射的条件可通过令反射系数为零得到。 (1) 对平行极化情形,令0//=R ,可得全折射时的入射角:

1

2

1

2

121

P tan sin εεεεεθθ--=+== 该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可以证明,此时的折射角P 90θθ-?=''。可见,若电磁波以角度θP 入射到厚度为d 的介质板表面,则

2

11P cos sin εεεθθ+=

=''

这正是电磁波由ε2到ε1的全折射条件。因此,当电磁波以布儒斯特角从介质板的一侧入射时,在介质板的另一侧可接收到全部信号。如图2所示。

对垂直极化波,类似的推导结果表明,其不会发生全折射现象。

图2 介质板全折射示意图

(2) 对垂直入射情形,0=''=θθ,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变为 2

12

1//ηηηη+-=

R

2

12

//2ηηη+=

T

显然,当21ηη=时,也即在同一种媒质中,电磁波是全折射的,并无讨论意义。当ε2 具有一定厚度d ,且ε2 两侧同为空气时(031ηηη==),如图3所示,利用传输线输入阻抗的概念和公式,得到ε1、ε2分界面上的输入阻抗 )

tan()

tan(2322232

in d k j d k j z ηηηηη++=

当in 1z =η时,可实现无反射,其条件为 2

r 0

2

22

ελλ=

=

d

满足该条件的介质板称为半波长无反射介质板。

图3 垂直入射介质板时全折射示意图 (3)电磁波斜入射到良导体表面的反射

良导体的特性近似于理想导体,电磁波投射到良导体表面时,可认为发生全反射,此时,0 ,1 ,1//=-==⊥T R R 。

注:全反射在介质界面也是可以发生的,只是要求必须是从光密媒质入射到光疏媒质中,实际测量时,装置都处于光疏媒质中,所以不便实际测量。

三、实验仪器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喇叭天线,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DH926AD型数据采集仪,计算机,良导体反射板,1.5 mm玻璃板。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A.全反射角的测量

(1)将DH926B型微博分光仪的两喇叭天线口面互相正对是,取向一致,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天线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台的0-180刻度处。

(2)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用接收天线前衰减器调节接收信号场强,使场强最大值为电流表满量程的80%(80μA)。

(3)将反射金属板垂直放到支架上,应使金属平面投切到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90刻度上(垂直投切波轴)。

(4)转动反射金属板,形成一个30°的入射角;同时转动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使得反射角同为30°,采集第一点信号并填入表3-1相应格中,然后顺时针转动DH926B 型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以每5°的角度增量改变入射角,同时转动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活动臂,以每5°的角度增量改变反射角,采集各点信号并记录在表格中,直到角度为80°。

【要点】接收,发射天线一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与反射角从30°~80°以5°增量进行改变。

(5)精细采集。上述采集完成后,通过记录找出场强最大点处角度值,以该角度值为中心点,向前,向后各扩展5°,然后以每1°的角度增量同步改变入射角与反射角,采集各点信号并记录在表格中,形成11点数据记录,将其中最大值处的角度值填入表中,便可得到全反射角。

B.全折射角的测量

(1)将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两喇叭天线口面互相正对是,取向一致,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天线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台的90-90刻度处。(2)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用接收天线前衰减器调节接收信号场强,使场强最大值为电流表满量程的80%(80μA)

(3)将有机玻璃介质板垂直放到支架上并固定,应使介质板平面投切到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90刻度上(平行投切波轴),使得介质板的法线为0°。

(4)顺时针匀速缓慢转动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转盘,以改变电磁波的投射角,同时观察接收场强信号,找到信号最大点,记录到表3-2中。

(5)依据折射角θ″=90°—θp(布儒斯特角)的定义,计算出全折射角。

表1

表2

单缝衍射实验和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组员: 撰写人: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实验内容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相互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 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 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的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 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 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 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是小平台上的0刻 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书就是入射角。 五、实验步骤 1、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 示两喇叭位的指针应分别指示于工作平台的1800和刻度处。

2、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鞘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 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将支座压紧。 3、将反射金属板放在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0 和-900这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4、转动小平台,将固定臂指针调到300~650角度之间任意一位置,这时固定 臂指针所对应刻度盘上指示的刻度就是入射角的读数。 5、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6、转动活动臂,当表头显示出最大指示时,活动臂指针所对应刻度盘上指示 的刻度就是反射角的读数。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系统发射端 的可变衰减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7、根据不同极化方式,连续选取几个入射角进行实验,并在表中记录反射角。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表格分析: (1)、从总体上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较小,可以近似认为相等,验证了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2)、由于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并且在测量的时候产生的随机误差,所以入射角不会完全等于反射角,由差值一栏可以看出在55度左右的误差最小。越向两边误差越大,说明测量仪器在55度的入射角能产生最好的特性。 2、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将金属换做玻璃板,观察、测试电磁波在该介质板上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计算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验证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相加是否等于1 。 注:初始入射光强为100uA,角度单位为:° (1)、在开始测量时把最大值设为满量程即100uA. (2)、反射最大值与折射最大值之和要大于100uA,根据分析,应该是当两喇叭天线正对时,虽然接受天线的值是100uA,但是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没有全部到达接受天线,所以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应该大于100uA。实验结果总体上证实了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的和为1。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第一次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2017-3-11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4211201 组号:7组 组员:梁嘉琪(报告)李婉婷 学号:2014210819 2014210820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验证均匀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电解质表面的传播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他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

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线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的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电流表上找到最大指示处,此时活动臂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呆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4、注意: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习题答案 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6.1/ 6.1-1 电场强度振幅为0i E =0.1V/m 的平面波由空气垂直入射于理想导体平面。试求: (a)入射波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 (b)空气中的电、磁场强度最大值; (c)空气中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 [解] (a) 314/10427.4m J w eM -?= 31410427.4m J w m M -?= (b) m V E /2.01= m A H /103.541-?= (c) 313/107708.1m J w eM -?= 313/107708.1m J w m M -?= 6.2/ 6.1-2 均匀平面从空气垂直入射于一介质墙上。在此墙前方测得的电场振幅分布 如题图6-1所示,求: (a)介质墙的)1(=r r με; (b)电磁波频率f 。 [解] (a) 9=r ε (b) M H z Hz f 75105.77 =?= 6.3/ 6.1-3 平面波从空气向理想介质( r μ=1,σ=0)垂直入射,在分界面上0E =16V/m , 0H =0.1061A/m 。试求: (a)理想介质(媒质2)的r ε; (b)i E ,i H ,r E ,r H ,t E ,t H ; (c) 空气中的驻波比S 。 [解] (a) 25.6=r ε (b) ()0010,/2811εμω===--k m V e e E E z jk z jk i i ()m A e e E H z jk z jk i i /0743.0377 28110 --== = η

()()() m A e e H H k k k m V e e E E m A e e E H m V e e RE E z jk z jk t t r z jk z jk t t z jk z jk r r z jk z jk i r /1061.05.2,/16/0318.0377 12) /(122222111101122200 0----+========= = -==εεμωη (c) 5.2429 .01429 .0111=-+= -+= R R S 6.4/ 6.1-4 当均匀平面波由空气向理想介质(1=r μ,σ=0)垂直入射时,有96%的入射功率输入此 介质,试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 ε。 [解] 25.2=r ε 6.5/ 6.1-5频率为30MHz 的平面波从空气向海水(r ε=81,1=r μ,σ=4/S/m )垂直入射。在该频率上 海水可视为良导体。已知入射波电场强度为10mV/m ,试求以下各点的电场强度: (a)空气与海水分界面处; (b)空气中离海面2.5m 处; (c)海水中离海面2.5m 处。 [解] (a) ()m V TE E E i t /1003.4102.440403.02.4442000 ∠--?=?∠=== (b) ( )() ()m mV j E j z k E j e e E e E E i i z jk z jk i z jk z jk i /202sin 2Re 010*******==-=-≈+=∴-- (c ) 2.445.28.215.28.21402100 3.422j j z j z t e e e e e E E ?-?----?==βα () ()m V /)4.198(1064.82.446.312210143.21003.428244 -∠?=+-∠???=--- 6.6/ 6.1-6 10GHz 平面波透过一层玻璃(r ε=9,1=r μ)自室外垂直射入室内,玻璃的厚度为4mm , 室外入射波场强为2V/m ,求室内的场强。 [解] ()951 .0309.0465.0816212144288 144 3j e e e E j j j i +-=?-?= --- ()()m V /6.12957.14.148.31446 -∠=∠-∠= ()()m A E H i i /6.1291016.4377 6.1295 7.130 3 3-∠?=-∠= = -η

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研究 实验目的 1. 研究电磁波在良导体表面的反射; 2.研究电磁波在良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3.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 实验原理: 1 .电磁波斜入射到不同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1所示,平行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以角度入射到良介质表面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i 图1.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示意图 入射波: jk1(xsin zcos ) E E m (3x cos a z sin )e E m jk i(xsin a y —e zcos ) 反射波: R〃E —( a x cos jk i(xsin zcos ) a z sin )e 折射波: R//E— a y --------------- e jk i (xsin zcos ) E t T〃E—(a x cos a z sin jk2(xs in )e zcos ) H t z cos ) jk2 (xsin e

1 cos 2 cos 1 cos 2 cos 类似地,可求出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 2 cos 1 cos 2 cos 1 cos 2 2 cos 2 cos 1 cos 2.全折射发生的条件: 全折射也即没有反射波,发生全折射的条件可通过令反射系数为零得到。 (1) 对平行极化情形,令R 〃 0,可得全折射时的入射角: 该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可以证明,此时的折射角 90 P 。可见,若电磁波以角 度P 入射到厚度为d 的介质板表面,则 i I ~~ sin cos P \ 1 2 这正是电磁波由 2到1的全折射条件。因此, 当电磁波以布儒斯特角从介质板的一侧 入射时,在介质板的另一侧可接收到全部信号。如图 2所示。 对垂直极化波,类似的推导结果表明,其不会发生全折射现象。 式中, 1 k i 11 , k 2 利用分界面上(z = 0 )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斯耐尔反射定律: 和斯耐尔折射定律: sin sin 并计算出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 R /和折射系数T / : R // 1 cos 2 cos T // 2 2 cos sin tan k 1 k 2 1 2 0时 1 1 1 ■ 2

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试题学习)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研究电磁波在良导体表面的反射; 2. 研究电磁波在良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3.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二. 实验原理: 1.电磁波斜入射到不同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1所示, 平行极化的均匀平面波以角度θ 入射到良介质表面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可用下列式子表示为 图1. 平行极化波的斜入射示意图 入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z x jk z x e E +-+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z x jk y e E +-++ =a H 反射波: ) cos sin (m //1)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R a a E )cos sin (1 m //1θθη'-'-+ - =z x jk y e E R a H 折射波: ) cos sin (m //t 2)sin cos (θθθθ''+''-+ ''-''=z x jk z x e E T a a E )cos sin (2 m //t 2θθη''+''-+=z x jk y e E T a H E + E t ⊙ ⊙ ⊙ E - θ '' θ ' θ z x H + H - H t

式中, 2221112 2 2111 , , ,εμωεμωεμηεμη==== k k 利用分界面上(z = 0)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斯耐尔反射定律: θθ'= 和斯耐尔折射定律: 2 1 2 21 12 1 021sin sin εεεμεμθθμμμ时=== = =''k k 并计算出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 //和折射系数T //: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2121//R θηθηθ η' '+= cos cos cos 2212//T 类似地,可求出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 θηθηθηθη' '+' '-= ⊥cos cos cos cos 1212R θηθηθ η' '+=⊥cos cos cos 2122T 2.全折射发生的条件: 全折射也即没有反射波,发生全折射的条件可通过令反射系数为零得到。 (1) 对平行极化情形,令0//=R ,可得全折射时的入射角: 1 2 1 2 121 P tan sin εεεεεθθ--=+== 该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可以证明,此时的折射角P 90θθ-?=''。可见,若电磁波以角度θP 入射到厚度为d 的介质板表面,则 2 11P cos sin εεεθθ+= ='' 这正是电磁波由ε2到ε1的全折射条件。因此,当电磁波以布儒斯特角从介质板的一侧入射时,在介质板的另一侧可接收到全部信号。如图2所示。 对垂直极化波,类似的推导结果表明,其不会发生全折射现象。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第一次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2017-3-11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4211201 组号:7组 组员:梁嘉琪(报告)李婉婷 学号:2014210819 2014210820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验证均匀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电解质表面的传播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他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放下,即可

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线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的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电流表上找到最大指示处,此时活动臂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呆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4、注意: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1. 金属板实验: 结论:入射角越大,入射角和反射角绝对差值越小。接受信号越强,受影响越小。 2. 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实验数据及处理如下表: 总电流(56μA)

电磁波接收与发射

电磁波接收与发射 一、实验内容 1、电磁波的能量 2、电磁波的电场方向 3、电磁波的磁场方向 4、天线辐射的角分布 5、电磁波的驻波 6、电磁波的共振 7、发射天线的电流振幅8、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9、演示开放电路10、传输线上的电压驻波 二、实验装置 图 3-40-1 电源:输入电压220V/50HZ。 输出直流600V,交流6.3V, 输入功率为85W。 发射管:FU-29中功率电子管。发射波长:约为1.8米。 三、实验原理探讨 本电磁波演示仪,是用电子管产生高频振荡,通过天线与振荡回路的耦合,在发射天线引起感应电流,在发射天线的周围就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发射波长约为1.8米。由于发射天线是开放电路,电磁场充分暴露于空间,很有利于电磁场的辐射而形成很强的电磁波。通过半波振子接受天线上小电珠的明暗变化,演示电磁波的电场强弱及方向。用环形振子接受天线显示电磁波的磁场强弱及其方向。利用金属板(或墙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在空间形成驻

波。 1、电源。输入220V、50H电压,输出高压。 2、发射机。采用自激推挽振荡,发射天线与振荡回路直接耦合。发射天线 是一条长为0.84米的金属管,是电磁波在天线导体中波长的一半,能很方便地放上与取下。在发射机的尾部放反射天线,它是一根长为1.02米的金属管。 3、环形接受天线。上面装有1.5V小电珠和微调电容器,用绝缘起子调整其 频率,用作演示发射天线上的电流振幅与磁场的方向。 4、半波振子接受天线。它由两根拉杆天线组成,中间装有6.3V小电珠,调 节其长度可以改变它的固有频率,用作演示。 5、氖泡棒。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装有氖泡,用作演示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6、传输线一对。演示传输线上电压驻波用。 7、支架。放置发射机和传输线用。 四、实验现象与观察 将发射机安放在支架上发射天线与反射天线放入发射机中,把发射机的三孔插头插入电源中,预热5分钟,待发射管发热后即可使用(若输入电压低于220V可将电源器的输入端接入约0.5千伏安自藕变压器上)。 1、电磁波的能量 调节半波振子接受天线长度与发射天线长度相等。一只手将半波振子接受天 线放置电磁波发射方向,并于发射天线平行,相距一米左右,另一只手接通高压开关,接受天线上的小电珠立刻发亮,表明接受天线将部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光能。此时可用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交变电流来解释,使学生加深对电场的认识。演示完毕关闭高压开关。 2、电磁波的电场方向 调整半波振子接受天线与发射天线同长度,将半波振子接受天线放在正对发 射天线约一米远处,接通高压开关,将半波振子接受天线水平地绕接受天线轴转动360度,可以观察到只有当接受天线与发射天线平行时,小电珠发亮。由此可以定出电磁波的电场方向,演示完毕关闭高压开关。

习题答案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第6章 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6.1/6.1-1 电场强度振幅为0i E =0.1V/m 的平面波由空气垂直入射于理想导体平面。试求:(a)入射波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b)空气中的电、磁场强度最大值;(c)空气中的电、磁能密度最大值。 [解] (a)3 14 /10 427.4m J w eM ?×=3 1410427.4m J w mM ?×=(b)m V E /2.01=m A H /103.541?×=(c) 3 13/107708.1m J w eM ?×=3 13/107708.1m J w mM ?×=6.2/6.1-2 均匀平面从空气垂直入射于一介质墙上。在此墙前方测得的电场振幅分布 如题图6-1所示,求: (a)介质墙的)1(=r r με;(b)电磁波频率f 。[解](a) 9 =r ε(b) MHz Hz f 75105.77=×=6.3/6.1-3 平面波从空气向理想介质(r μ=1,σ=0)垂直入射,在分界面上0E =16V/m , 0H =0.1061A/m 。试求: (a)理想介质(媒质2)的r ε;(b)i E ,i H ,r E ,r H ,t E ,t H ;(c)空气中的驻波比S 。 [解](a)25 .6=r ε(b) ()0010,/2811εμω===??k m V e e E E z jk z jk i i ()m A e e E H z jk z jk i i /0743.0377 28110??=== η

() ()() m A e e H H k k k m V e e E E m A e e E H m V e e RE E z jk z jk t t r z jk z jk t t z jk z jk r r z jk z jk i r /1061.05.2,/16/0318.0377 12) /(1222221111011222000????+==========?==εεμωη(c) 5 .2429 .01429 .0111=?+= ?+= R R S 6.4/6.1-4 当均匀平面波由空气向理想介质(1=r μ,σ=0)垂直入射时,有96%的入射功率输入此介质,试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 ε。 [解]25 .2=r ε6.5/6.1-5频率为30MHz 的平面波从空气向海水(r ε=81,1=r μ,σ=4/S/m )垂直入射。在该频率上 海水可视为良导体。已知入射波电场强度为10mV/m ,试求以下各点的电场强度:(a)空气与海水分界面处;(b)空气中离海面2.5m 处;(c)海水中离海面2.5m 处。[解](a) () m V TE E E i t /1003.4102.440403.02.4442000ο ο∠??×=×∠===(b)()() () m mV j E j z k E j e e E e E E i i z jk z jk i z jk z jk i /202sin 2Re 010*******==?=?≈+=∴??(c ) ο 2 .445.28.215.28.214021003.422j j z j z t e e e e e E E ×?×????×==βα()() m V /)4.198(1064.82.446.312210143.21003.428244οοο?∠×=+?∠×××=???6.6/6.1-6 10GHz 平面波透过一层玻璃(r ε=9,1=r μ)自室外垂直射入室内,玻璃的厚度为4mm ,室外入射波场强为2V/m ,求室内的场强。[解] ()951.0309.0465.0816212144288 144 3j e e e E j j j i +?=×?×= ???ο ο ο ()()m V /6.12957.14 .148.31446ο ο ο?∠=∠?∠=()()m A E H i i /6.1291016.4377 6.1295 7.13033?∠×=?∠== ?η

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实验题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验证电磁波在媒质中传播遵循反射定理及折射定律。 1、研究电磁波在良好导体表面上的全反射。 2、研究电磁波在良好介质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3、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玻璃板作为障碍

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玻璃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电磁波斜投射到不同介质分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为讨论和分析问题简便,下面所提到的电磁波均指均匀平面电磁波,如图 1 所示。在煤质分布面上有一平行极化波,以入射角斜投射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磁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入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111(xcos xsin )01 11 j y E H e a βθθη--+= 折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222(xcos xsin )02 22 j y E H e a βθθη--+= 以上各式中1η、2η分别表示波在两种媒质中的波阻抗。由边界条件可知,在分界面上x = 0 处,有* 1212,t t t t E E H H ==。同时,三种波在分界面处必须以同一速度向Z 方向传播,即它 们的波因子必须相等,则有: *1111sin sin βθβθ= 1122 s i n s i n βθβθ= 由此得:12θθ= 上式表明,媒质分界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定律。由式得 222111111sin sin sin v v βθθθθθβ= === 上式即折射定律或施耐尔定律。

电磁波在不同分界面的反射与透射的简单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 b s t r a c t (1) Ke y w o r d s (1) 引言(或绪论) (1) 1理论基础 (2) 1.1均匀平面波 (2) 1.2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2) 1.3全反射与全透射 (3) 2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面的斜入射 (4) 2.1垂直极化波 (4) 2.2平行极化波 (6) 3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分界面的斜入射 (4) 3.1垂直极化波 (9) 3.2平行极化波 (9) 参考文献 (10)

电磁波在不同分界面的反射与透射的简单分析 摘要:由于不同媒质其媒质参数不同, 电磁波入射到媒质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现象。通过对电磁波在分界面上反射和透射的理论分析, 讨论反射波、透射波振幅、方向随入射角的变化。 关键词:边界条件; 反射系数; 平行极化;全反射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n interface of different mediums Student majoring in elecnom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ng Xinping Tutor Jinhua Ouyang Abstract:Due to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with different mediums,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cidencing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mediums will produce the phenomenon of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amplitude, direction character istics of reflected wave and transmission wave versus the angle of incide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formula. Key words:boundary condition; reflection coefficient;parallel polarization; all reflection

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国际教育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实验题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导体表面上的反射。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介质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反射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分度转台1台,喇叭天线1对,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1台, 晶体检波器1个,可变衰减器1个,读数机构1个,微安表1个,玻璃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玻璃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玻璃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电磁波斜投射到不同介质分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为讨论和分析问题简便,下面所提 到的电磁波均指均匀平面电磁波,如图 1 所示。在煤质分布面上有一平行极化波,以入射角斜投射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磁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入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111(xcos xsin )01 11 j y E H e a βθθη--+= 折射波场 222(xcos xsin )20221(sin cos )e j x z E E a a βθθθθ--+=+ 222(xcos xsin )02 22 j y E H e a βθθη--+= 以上各式中1η、2η分别表示波在两种媒质中的波阻抗。由边界条件可知,在分界面上 x = 0 处,有* 1212,t t t t E E H H ==。 同时,三种波在分界面处必须以同一速度向Z 方向传播,即它们的波因子必须相等,则有: *1111sin sin βθβθ= 1122s i n s i n βθβθ= 由此得:12θθ= 上式表明,媒质分界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定律。由式得 222111111sin sin sin v v βθθθθθβ= === 上式即折射定律或施耐尔定律。 图 1 平行极化波斜投射时场量在分界面上的分布 四、实验步骤 测试良好介质的全折射,我们采用平行极化波状态,为此,须将电磁波综合测试仪的辐射喇叭与接收喇叭置于平行极化工作状态,对于测试良好导体的全反射,我们同样采取计划工作波状态 连接仪器。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调节喇叭的朝

电磁波的发射,接收与趋肤效应

电磁波的发射、接收与趋肤效应 一.演示目的 1.演示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及其发射、接收原理,使学生加深对交变电磁场的认识,以及对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过程的理解。 2.利用电磁波的电场,用较粗的铜棒做导线演示趋肤效应,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此物理现象。 二.实验装置与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a为发射机,图b为半波振子接收天线,图c为环形接收天线,图d为氖泡棒,图e为趋肤效应演示天仪。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图1 1.发射机如图a所示,A为发射电源,输入电压为220V,50Hz交流,输入功率为85W,输出直流为600V,交流为6.3V。 B为高压开关,C为电源开关。D为交流电压表。发射管F为中功率电子管,采用自激推挽振荡。发射天线H与振荡回路G直接藕合,发射波长约为150cm。发射天线是一条长为74cm的直铜管,在发射机的尾部放一反射天线J,它是一根长为78cm的直铜管。 2.半波振子接收天线(图b)由两根拉杆天线组成,中间装有6.3V的小电珠,调节其长度可改变它的固有频率。 3.在环形接收天线(图c)上装有6.3V小电珠和微调电容器,用绝缘起子调整微调电容器改变其频率,以演示发射天线上的电流振幅与磁场方向。 4.氖泡棒(图d)是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装有氖泡,以演示发射天线的电压振幅。 5.趋肤效应演示仪(图e)的两个小电珠分别连在铜棒表层和芯处,在同一频率交流电下,铜棒表层电流密度大,内层电流密度小。因此,把该仪器平行放在发射天线附近时与表层连接的小电珠亮,而与内层连接的不亮。 【实验原理】 (一)电磁波的发射 1.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电磁振荡。能产生电磁振荡的电路叫振荡电路。电路是等振幅的电磁振荡。 随着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将电磁振荡向空间传播开去,便形成电磁波。 2.振荡电路辐射电磁波的三个条件 1)电路必须开放,使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尽可能向空间开放。 2)由平均辐射功率知,振荡频率必须足够高,才能保证能量的有效发射。3)必须不断提供能量,补偿电感L的耗能和辐射能,保证等振幅振荡的实现。 3.改造振荡电路为振荡电偶极子,实现上述三个条件,便能有效的向空间辐射电磁波。 4.电磁波的性质

实验一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如图1所示,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全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表头上找到一最大指示,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

图1 反射实验仪器的布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入射角(度)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反射角(度)左 侧 31 37.5 38 44 51 56 60 64.5 右 侧 31 37.5 38 44 51 56 60 64.5 平均值31 37.5 38 44 51 56 60 64.5 入射角与反射 角的差值(绝对 值) 1 1.5 2 1 1 1 0 4.5 相对误差 3.3% 4.2% 5% 2.2% 2% 1.8% 0 6.9%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介绍,视频观看,电视机内部的实物展示,从观察到动手逐步加深学生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原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无线电技术在实际生存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唯 物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科学。 自主学习 【问题1】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要产生电磁波,在无线电发射机中产生电磁波的重要部件叫,同时也需要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 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问题2】叫调制,目前调制方式有调幅(AM)和调频(FM),调幅(AM)的特点是:,调频(FM)的特点: 。【问题3】下面两组图象中能说明调幅特点的是组,能说明调频特点的是组。 (甲)(乙) 【问题4】电视的传播过程需要分为两个过程。【问题5】基地台的作用是。移动电话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6】叫调谐叫解调。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和两个过程?【问题7】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3×108m/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信号. 【问题8】摄像机在l s内传送25帧图像,那么在电视接收机的荧光屏上在1S内显现帧这些图像,由于视觉暂留作用,我们就能看到连续的活动图像。 合作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 【问题1】振荡器是怎样产生电磁波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又有什么作用呢?

【问题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传播时需要介质 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在空间传播的 C.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交谈时是靠移动无线电话来实现的 D.水波、声波是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人工制造出的现象 【问题3】下列关于调幅波、调频波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波和短波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使用的是调频波 B、在微波波段,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使用的调幅波 C、播送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日的广播电台使用的是调频波 D、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采用的是调幅波 【问题4】收音机和电视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选台?选台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5】“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古人梦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已成现实。你是如何理解:“古人梦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已成现实”的呢? 【问题6】电视机是如何接收到电视台的电磁波后播放出电视节目的? 【问题7】图4-3-1的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A.不准接电话B.不准拨电话 C. 此地没有手机信号 D. 此地不宜使用移动电话 4-3-1 【问题8】据你所知,哪些场所不宜使用移动电话呢? 课堂检测 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音频信号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高频交变电流进行( ) A.调谐B.调制C.解调D.检波 2. 转换电视频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 ) A.调幅B.调频C.调制D.调谐 3:以下哪个通信仪器当你与对方时交流即可看到对方又能听到对方( ) A. 电报 B. 可视电话 C. 收音机 D. 电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北邮电磁场实验-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4211209 组员:胡嘉豪、余银明、崔鹤文 执笔:胡嘉豪

1 实验内容 1.1 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1.2 实验设备 S426型分光仪。 1.3 实验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相互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的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是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表头上找到一最大指示,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做这项实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实验数据与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3.1 金属板全反射实验 3.1.2 理论分析 根据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微波的频率很高在导体表面发生全反射,可用一块大金属板作为反射板。 3.1.3 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中,测量得到的反射角相比于入射角相差角度在10度以内,考虑到测量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基本验证了电磁波的反射定理。 由金属板右侧和金属板左侧测得的角度相差在2度以内,这表明金属板的左右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3.1.4 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存在误差,误差原因可能如下: 1.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难以消除,发射器与接收器难以调整到同一水平线上,金属板材质对于实验结果同样存在影响,其表面的平整情况会影响到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2.我们组位于实验室角落,测量靠墙一侧的反射角较为困难,误差较大,实验室内人员走动,其余小组的电磁波信号同样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读数误差。刻度盘的读数会产生随机误差。 3.2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将金属换做玻璃板,观察、测试电磁波在该介质板上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计算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验证透射系数2和反射系数2相加是否等于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