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指导老师:倪吾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植物含水量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2. 掌握植物样品采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学习分析植物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植物样品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可分为两类:全量养分分析和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营养成分测定,即植物组织速测。它们在采样方法及样品制备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本实验采集样品用于全量养分分析。

1) 采集样品

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样品对总体的代表性。因此样品的采集除需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一般原则外,还因各样品植物特点而有具体要求。采样前需指定采样计划,考虑采样目的、时间、地点、样品数、植物名称、植物器官组织名臣、采样间距、步骤等因素。本次实验采集原始样品用对角线取样法。

取样地点应远离田埂、地边一定距离,活在特定的取样区取样。采集植物如需要不同器官测定,应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剪碎样品过多时,可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要量。

2) 制备样品

需经过清洗、杀青、烘干、摩细、过筛、装瓶等过程。

植物样品应在刚采集后的新鲜状态冲洗,后用湿棉布或者纸巾擦净表面污染物或泥土等杂质,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淋洗1-2次。一般测定时用干燥样品,为保持样品化学成

分不发生转变和损耗,应将样品置于105℃烘箱中

15min 以终止样品中的酶活动。杀青后,应立即降低烘箱的温度,维持在70-80℃直至恒重,减少体内因呼吸作用和霉菌引起的生化变化。干燥样品可用研钵研磨或者剪刀剪碎,后过筛。将样品混合均匀后贮存于具有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贴上标签,注明信息。

2. 植物样品含水量

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

含水量多少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和成熟度的一个指标,也是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检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重要标准。新鲜植物体一般含水量为70~95%,叶片含水量较高,又以幼叶为最高;茎秆含水量较少,种子含水量更少,一般为5~15%。

干物质为新鲜植物体除去水分的剩余部分,它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其中有机质一般占植物干物质的90~95%,矿物质为5~10%。

风干样品的含水量也会受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只有用全干样作计算(干基),各成分含量的数值才比较稳定。

本实验采用常压恒温干燥法,因准确度较高,适用于不含易热解和易挥发成分的样品,作为测定水分的标准方法。但对于幼嫩植物组织和含糖、干性油或挥发性油的样品则不适用。

三、 实验器材与仪器

植物样品:2015年3月20日取于东七教学楼南侧,采取三叶草50株(具体方法与步骤见四);

剪刀、塑料袋、牛皮带、蒸馏水、吸水纸;电热恒温烘箱、电子天平。

四、 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 土样采集及制备(上学期实验完成)

2.含水率测定

注:如果后一次重量大于前次,则以前一次重量为准。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1植物含水率测定数据记录表

样品纸袋质量

M1(g)

纸袋+新鲜样品

质量M2(g)

纸袋+烘干样品

质量M3(g)

水分

W1(%)

干物质

W2(%)

单株干重

M4(mg/株)

实验组126.81 84.86 32.62 90.00 10.00 232.4

实验组2 27.96 88.70 33.80 90.38 9.62 233.6 注:水分W

1

(%,鲜基)= (M2– M3)/(M2– M1) × 100%

干物质W2(%,鲜基)= (M3– M1)/(M2– M1) × 100%

单株干重M4(mg)=(M3– M1)/25 × 1000 mg/株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组植物样品含水率平均值为90.19±0.27%,干物质平均值为9.81±0.27%,单株干重平均值为233.00±0.85mg。两实验组的标准偏差比较小,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5%内,说明实验步骤操作较为规范,精确性较高。查阅资料[2,3]得,一般三叶草含水率在80-90%之间,本实验含水率与理论值相比略微偏高,可能原因为在清洗完三叶草之后,没有完全擦干残留在三叶草幼叶部分的水分,导致测得值偏高。

七、讨论、心得

问题1.籽粒与瓜果样品采样与制备步骤有何注意事项?

①籽粒样品

籽粒样品一般用于品质分析。从谷类或豆类个别植株上采取的籽粒须全部留作样品。籽粒经去杂、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分为平均样品,质量不应少于25g。采样时应采完全成熟的种子,不成熟种子其化学成分变异程度大;在成批收获物中取样时,可在散装堆中选点随机取样,或从包装中随机扦取原始样品,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500g。

样品需风干、去杂和挑去不完整粒,用磨样机或研钵磨碎,使之全部通过0.5-1mm筛,贮于广口瓶中,贴好标签备用。特别地,油料作物中的大粒种子,如花生、向日葵、棉籽等应去掉厚的果壳或种皮,只分析果仁。为了防止油料作物种子在磨碎过程中损失油分,可从采取的样品中用四分法缩分出少量样品,于70-80°C干燥箱内干燥,瓷研钵中击碎。

②瓜果样品

一般应在试验区或地块中不少于10样株上采取簇位相同、成熟度一致的瓜果组成平均样品。采集果树的果实样时,样株要挑选树龄、株型、生长势、载果量等一致的正常株,老、幼和旺长的果树都不具代表性。在同一果园同一品种的果树中选约5~10株为代表株,从每株的全部收获物中选取大、中、小和向阳及背阴的果实共10~15个组成平均样品;一般总重不少于1.5kg。

样品需洗涤、擦干。切成小块后,用高速植物组织捣碎机(或研钵)打成匀浆,从混匀的匀浆中多点勺取称样。多汁的瓜果也可在切碎后用纱布挤出大部汁液,残渣捣碎后再与汁液一起混匀、称样。瓜果样品若需干燥,必须快速,以保存样品的成分不变。打碎的鲜样先在110-120°C的鼓风干燥箱中烘20~30min,降温在60-70°C烘干。

参考文献

[1]土壤农化分析.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2]赵宁, 杨斌, 刘爱平. 两种测定三叶草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比较[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2, 39(4):20-21.

[3] 张莉. 不同类型三叶草部分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及比较[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4):238-239.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讲义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目的意义 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二、采样原则 1、调查研究,了解采样区域的基本情况; 2、按采样总体的差异程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划分采样单元; 3、按照一定的采样技术路线随机多点采样,避免特殊点,各采样点采样量一致; 4、注意时间、空间等的一致性,防止污染,在注意采代表性样品同时,注意采集典型 样品。 三、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 国标法(直接干燥法): 一、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二、试剂 海砂:购买80目海砂,用前经105℃干燥1小时备用。 三、操作方法 1 粉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记数。(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2g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记数。置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2 膏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内加10.0±2.0克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105℃(一般设置为103℃)干燥箱中,干燥0.5~1.0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记数。(必要时重复干燥至恒重)。然后精密称取

2g样品(精确至0.0001克),放入此称量瓶中,加盖连同玻璃棒一起精密称量后,记数。接着用小玻棒搅匀海砂和样品,置101~105℃干燥箱中干燥6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验证:长时间不做的产品或新产品按以上粉体检测方法对此6h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四、计算: 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 m 1 ——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 2 ——称量瓶(或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 m 3 五、注意事项: 1.盐、味精称取5g样品于恒重后的称量瓶内,置103±2℃烘箱干燥2小时 后,不需恒重,冷却30min后直接称重计算。 2.白砂糖检称取20g-30g(a法)或9.5-10.5g(b法)于干燥30min并冷却 到室温的称量瓶中,放入105℃(a法)或130℃(b法)的干燥箱中,干 燥3h(a法)或18min(b法),不必恒重,直接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重后计 算。 3.CMC测定称取4g试验样品(精确值0.001g)置于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 于105±2℃干燥箱干燥2h,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量,不必恒重。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1.土壤含水量(含水率)测定 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 操作步聚: (1)取小铝盒若干,洗净后烘干,用天平称出每—铝盒重量(逐一标量记录) (2)在标准地内挖土壤剖面,分20cm 一层。在分层的土壤剖面上用铝盒自下而上刮一层土(约半盒、注意避开根系和石砾等杂物),马上称重(得出湿土重十铝盒重) (3)倒入酒精8-12ml ,振荡铝盒使与土壤混合均匀(如土壤很湿要用小刀拌匀成泥浆),点燃酒精,在火焰将熄灭时,用小刀轻拔土壤,使其充分燃烧,烧完后再加入3~4ml 进行第二次燃烧(如土壤粘重、含水量较大,再加入2~3ml 酒精进行第三次燃烧)。 冷却后,马上称出重量(得干土重十盒重)。每层重复三次。 (4)土壤含水量及现有贮水量计算 ①土壤含水量(重量)=%重(干土重+盒重)-盒干土重+盒重)(湿土重+盒重)-(100? =水分重/干土重×l00% ②土壤含水量(体积)=) ()容重(土壤含水量(重量%)33g/cm 1g/cm ? =%土壤体积 水分体积100? (注:水的容重一般取lg /cm 3) 2.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采用环刀法 操作步聚: (1)首先量取环刀的高度和内径,计算出其容积(标记、做好记录): V =πr 2H 式中:V —环刀体积(cm 3) R —环刀内半径(cm) H —环刀高度(cm) 将环刀在天平上称重(做好标记、记录)。 (2)选择标准地,在测定地点做一平台(山地),挖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测定(按20cm —层),每层设三个重复。 (3)打入环刀(一定要垂直打入,且不能晃动),待土壤至环刀下沿齐平时,在环刀上垫—滤纸层后把盖盖好,挖出环刀,用刀削平底部土壤,垫好滤纸,盖好下盖。迅速称重(得:自然土重十环刀重)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100Wf d -f ?鲜重干重鲜重W W % 100d d -f ?W W W 干重干重鲜重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2.了解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区别 3.掌握植物组织鲜重干重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是反映植物组织水分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气孔状况,光合功能及作物产量。在环境胁迫情况下,植物组织的含水量也是反映植物受胁迫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含量测定也是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检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重要标准。所以,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在植物生理学研究及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或称饱和含水量)来表示。 其中相对含水量可作为比较植物保水能力及推算需水程度的指标。 分别测量植物组织的鲜重Wf ,干重Wd ,饱和鲜重Wt ,依据以下公式可以分别算出植物组织的鲜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以及相对含水量。 鲜重含水量= 干重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100Wf -Wt d -f ?鲜重饱和鲜重干重鲜重W W 【实验材料】 蜀葵花瓣 【实验步骤】 1.将新采的蜀葵花瓣,称取6 份 0.5 g (Wf ) ,迅速剪成小块。 2.3份分别于120℃烘箱中烘考1~1.5 h ,然后称此时的干重(Wd )。 3.3份分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70 min ,当达到恒重时称此时的重量(Wt ) 利用所得到的数据:Wf ,Wd ,Wt 分别计算出鲜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注意事项: 1.测量干重时,先测出称量瓶的重量W ,在测出称量瓶与花瓣重量的总和Wf 与Wd 。放入瓶中以后,花瓣不再取出。烘烤一个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再放入烘箱中烘烤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重量恒重。 2.放入蒸馏水浸泡的花瓣,可以用吸水纸将其覆盖在水中。另取两片花瓣同样的方式浸泡在水中。70min 后称量两片对照物花瓣,其恒重可作为实验材料也恒重的标志。 【实验结果】 蜀葵花瓣的含水量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8 00:12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oisture in coal 国家标准局1984-08-07 发布1985-05-01 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商品煤样、生产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样在采取时所含水分的总量。 本标准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A 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而方法B 和C 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并以方法B 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 方法要点:煤样在105~110℃或145±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以煤样的失重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1 仪器设备 1.1 干燥箱:内附鼓风机,并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温度能保持在105~110℃或145±5℃范围内。 1.2 浅盘:由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每平方厘米0.8g煤样的比例容纳500g 煤样。而且盘的重量应小于500g。 1.3 托盘天平:感量为1g 和5g 各一台。 1.4 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未潮解的块状无水氯化钙)。 1.5 玻璃称量瓶:直径为70mm,高为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1.6 分析天平:感量为1mg。 2 煤样的制备

2.1 按照GB 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第 3.9 条缩制煤样。 2.2 方法A 和B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13mm,煤样量约2kg。方法C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6mm,煤样量不应少于300g①。 2.3 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面擦拭干净,用托盘天平(1.3)称重②,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重量进行核对。如果称出的煤样毛重(即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重(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并计算出该量对煤样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的重量)的百分数(W1),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应加入这项损失,并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地混合。 注:①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3.9.3 全水分煤样粒度小于 3mm,煤样量100g 的规定改为本条的规定。 ②当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不超过1kg 时,应采用感量为1g 的托盘天平进行称重。 3 测定步骤 3.1 方法A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注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1.1)中,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2.5h,无烟煤干燥3~3.5h。再从干燥箱中取出浅盘,趁热称重。然后进行检查性的试验,每次试验30min,直到煤样的减量不超过1g 或者重量有所增加时为止。在后一情况下,应采用增重前的一次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注:将称好煤样的盘子放入干燥箱之前3~5min 开始鼓风。 3.2 方法B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 进行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灌溉、保墒或排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或联系苗情症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前一种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量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很多,所用仪器也不同,在土壤物理分析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指的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它不是土壤的一种固定成分,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下面引用国家标准《土壤水分测定法》。 2.3.1适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测定除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以外的各类土壤的水分含量。 2.3.2方法原理 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2.3.3仪器设备 ①土钻;②土壤筛: xx1mm;③铝盒:

小型直径约40mm,高约20mm;大型直径约55mm,高约28mm;④分析天平: 感量为 0.001g和 0.01g;⑤小型电热恒温烘箱;⑥干燥器: xx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2.3.4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2.3. 4.1风干土样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压碎,通过1mm筛,混合均匀后备用。 2.3. 4.2新鲜土样在田间用土钻取有代表性的新鲜土样,刮去土钻中的上部浮土,将土钻中部所需深度处的土壤约20g,捏碎后迅速装入已知准确质量的大型铝盒内,盖紧,装入木箱或其他容器,带回室内,将铝盒外表擦拭干净,立即称重,尽早测定水分。 2.3.5测定步骤 2.3. 5.1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将铝盒在105℃恒温箱中烘烤约2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准确到至 0.001g。用角勺将风干土样拌匀,舀取约5g,均匀地平铺在铝盒中,盖好,称重,准确至 0.001g。将铝盒盖揭开,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6h。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20min),立即称重。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应做两份平行测定。

第一章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一章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 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1、原始样品 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 2㎏。 2、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 少于1㎏。 3、试验样品 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 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 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 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 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 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 (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仓装 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 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 % % 园仓 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 圈。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4、8共13点采样。 %% (2)袋装 中小颗料料如玉米、大麦抽样的袋娄不少于总袋数的5%,粉状饲料抽样的袋数不少于 3%也可以 根据√总袋数2 计算得出。 表1-1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 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 每袋取样 10~100 10袋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小结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小结 1,烘干称重; 这个不多说了。准确度最高,但测定得到的是质量含 水量,与其他方法所得数据进行比较是注意换算。 2,中子仪; 技术比较成熟,准确性极高,是烘干法以外的第二标 准方法。 但是中子仪测定需要安装套管,理论上可达任何深度,设备昂贵,投入很大。中子射线对操作者身体有损害,严格来说需要相关证件才可以操作。无法测定表层土 壤。 3,电阻法; 一般使用石膏块作为介质埋设地下,石膏块中埋设两根导线,导线之间的石膏成分组成电阻,石膏块电阻与土壤含水量相关。石膏块制作简单,哪怕进口的成品成本也是非常低廉,可以作很多重复,可以不破坏土壤在田间连续自动监测。存在问题,石膏块滞后时间较长,所以不可能用来做移动式测定和自动灌溉系统。石膏块只适合用于非盐碱土壤中,同时石膏块不适合使用直流电(文献查得,表示怀疑,因为所有的石膏块读书表都是用干电池作为电源),测定受土壤类型影响很大,标定结果会随时间改变,达到一定年 限后,石膏会逐渐溶解到土壤中。 4,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有两种时域反射仪和时域延迟,两者均简称TDR。TDR技术是当前土壤水分测定装置的主流原理,可以连续、快速、准确测量。可以测量土壤表层含

水量。一般的TDR原理的设备响应时间约10-20秒,适合移动测量和定点监测。测定结果受盐度影响很小,TDR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设备较昂贵。 5,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几乎具有TDR的所有优点,探头形状非常灵活。比较夸张的甚至可以放在做成犁状放在拖拉机后面运动中 测量。FDR相对TDR需要更少的校正工作。 TDR和FDR同样有一个缺点,当探头附近的土壤有空洞或者水分含量非常不均匀时,会影响测定结果。 非常奇怪的是,基于FDR原理的往往是低端的仪器设备,根据笔者实际使用经验,FDR技术可能在精度上存在瓶颈,经常在5%的误差左右,写文章时候数据基本上不好用。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来学习和使用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掌握实验和实习的技巧,了解一定的实习的规则! 通过对实习数据的比较,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合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含水量受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的主要内容: 记录实验地的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如温度,风向,湿度。 测量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值,在不同的环境下测量对比,同一环境下不同物种的值。 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值,分析得出结论。 实习的主要工具: 1.烘干法水分测定仪(LSH-100A型): 最大秤量:100g 实际标尺分度值:1mg 准确度级别:2级 水分测量允许误差:±0.2%(样品≥2克) 水分含量测定可读性:0.01% 测量水分范围:0~100% 加热源:卤素灯(环型400W) 温控精度:±1℃ 加热温度设定:室温~160℃(以1℃调整) 时间设定:0~180min(以1min调整) 测量方法:手动、自动 操作温度范围:10~30℃ 电源及功耗:AC220V±22V 50Hz 420W 秤盘尺寸:¢100mm 外壳尺寸:360mm×250mm×270mm 净重:7kg 实验用剪刀、小袋子 实验原理: 首先对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的高山榕进行水分的测定,记录数据并比较,然后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株池杉进行水分的测定,在数据中得出结论。用烘干法测定仪进行含水量的测定,使用小塑料袋来装实验品以防止植物叶子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实验的步骤: 首先进行样本的采样,在学校的马路边分别进行不同生长情况高山榕叶子的取样,然后再树下进行土壤的取样。在昭阳湖旁不同地方生长情况相同的池杉的叶子和土壤的进行取样。将取来的样品装入袋中,并做好标签。 预热烘干法测定仪后,将取来的样品放入烘干仪中保持5-8分钟,待屏幕中的数值稳定后进行数据的记录。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的结果:

土壤含水量测量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适时灌排,保证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例,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实验原理 土壤水分大致分为化学结合水、吸湿水和自由水三类。自由水是可供植物自由利用的有效水和多余水,可以通过土壤在空气中自然风干的方法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吸湿水是土壤颗粒表面被分子张力所吸附的单分子水层,只有在105-110℃下才能摆脱土壤颗粒表面分子力的吸附,以气态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土粒对水汽分子的这种吸附力高达成千上万个大气压,所以这层水分子是定向排列,而且排列紧密,水分不能自由移动,也没有溶解能力,属于无效水;而化学结合水因为参与了粘土矿物晶格的组成,所以是以OH-的形式存在的,要在600--700℃时才能脱离土粒的作用而释放出来。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三、实验器材 铝盒、烘箱、干燥器、天平、小铲子、小刀。 四、实验步骤 1、在室内将铝盒编号并称重,重量记为W0 。 2、用已知重量的铝盒在天平上称取欲测土样15—20克,称量铝盒与新鲜土壤样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实验一?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饲料原始样品的采集方法,掌握分析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仪器与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方法步骤 (一)基本概念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和分析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原始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实验室分析,称为分析样品,分析样品一般为500g。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二)原始样品的采集 不同饲料样品的采集因饲料的状态、性质、颗粒大小、包装方式和数量的不同而异。

1、袋装 用采样器随机从不同袋中分别取样,混合后即得原始样品,每批采样的袋数取决于总袋数、颗粒大小和均匀度。可以根据下表(表-2)计算得出。 表-2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每袋取样 10~10010袋 100以上10袋为基础,每增加100个,多取3个 包装单位 2、仓装 可根据饲料层厚度,按高度分层采样。料层>米时,取三层,上(10~15㎝)、中、下(20㎝);料层<米,取两层,上(10~15㎝)、下(20㎝)。每层至少分5个采样点。见下图: 3、桶装 桶装饲料多为液体或半固体,应根据桶的数量确定取样桶数(见表-3)。每桶应取3点,取样前应混匀。 表-3 桶装饲料采样方案 7桶以下不少于5桶 10桶以下不少于7桶 10~50桶不少于10桶 51~100桶不少于15桶 100桶以上不少于15%的总桶数采样

【实用文档】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测定方法

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测定方法 食物水分测定方法 1.原理 食物中水的存在形式为三类,即游离水,吸附于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水,其余是与糖及盐类结合的水。一般样品用烘干法测定水分都采用105℃,主要原因是非游离水分都不能在100℃以下烘干。但是象水果和糖类等含糖多的食物不宜在105℃烘干,因糖在高温时容易分解,尤其是果糖。所以测定含糖高的食品时都采用减压低温烘箱干燥法,用烘干法测定的水分中还包括有少量芳香油,醇及有机酸等物质。 2.适用范围 GB 5009.2-85 本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及饲料的测定。 3.仪器 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玻璃干燥器(硅胶干燥剂) 4.操作步骤 将样品磨细或切碎。在已称得重量的玻璃皿内称入样品2~10g,将玻璃皿同样品置于温度预先调节至105℃的烘箱内,干燥4小时。然后用坩埚钳将玻璃皿放入干燥器内,待降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将玻璃皿置于105℃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干燥后用坩埚钳将玻璃皿放入干燥器内,降至室温后称重。需测至恒重为止。 5.计算 烘前玻璃皿及样品重量 - 烘后玻璃皿及样品重量×100 水分%= ------------------------------------------------- 样品重量 6.注意事项 (1)烘干法测定水分可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进行干燥。如粮食可在130℃烘1小时,其结果与105℃烘4小时一致。 (2)蔬菜样品在购到后必须用水将泥沙洗净再用蒸馏水冲一次,用纱布将菜上的水吸去,再用风扇将附着的水吹去。然后用刀在玻璃板上切碎或用手撕碎,将茎叶混匀后取样。 (3)因蔬菜含水分多,所以应多取样品测定,如可采20~50g。 (4)在测定豆瓣酱、蜂蜜、油脂等粘稠样品时,可用1:1HCL浸后洗净的大粒砂子掺入样品中并用玻棒在烘干的时候,不时的搅拌,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5)测定水分的恒重是前后两次称得的重量之差不超过10mg

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汇总

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水分是指由地面向下至地下水面(浅水面)以上的土壤层中的水分,它能够供给 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种植中,对土壤水分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利于及时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合理施肥、科 学灌溉、加强土壤环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用于监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烘干法:又称重量测定法,即取土样放入烘箱,烘干至恒重。此时土壤水分中自由态水以蒸汽形式全部散失掉,再称重量从而获得土壤水分含量。烘干法还有红外法、酒精燃烧法和烤炉法等一些快速测定法。 (2)中子仪法:将中子源埋入待测土壤中,中子源不断发射快中子,快中子进入土壤介质与各种原子离子相碰撞,快中子损失能量,从而使其慢化。当快中子与氢原子碰 撞时,损失能量最大,更易于慢化,土壤中水分含量越高,氢原子就越多,从而慢中

子云密度就越大。中子仪测定水分就是通过测定慢中子云的密度与水分子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3)γ射线法:与中子仪类似,γ射线透射法利用放射源137Cs放射出γ线,用探头接收γ射线透过土体后的能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换算得到。 (4)土壤水分传感器法:目前采用的传感器多种多样,有陶瓷水分传感器,电解质水分传感器、高分子传感器、压阻水分传感器、光敏水分传感器、微波法水分传感器、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等等。 (5)时域反射法:即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法,它是依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传播时,其传导常数如速度的衰减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别是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和电导率。 (6)频域反射法:即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法,该系统是通过测量电解质常量的变化量测量土壤的水分体积含量,这些变化转变为与土壤湿度成比例的毫伏信号。

植物水分等测定

植物水分、干物质和粗灰分的测定 植物水分、干物质和粗灰分的测定 植物水分和干物质的测定 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含水量多少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和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含水量过高,植株易徒长倒伏;而过低又易调萎。植物需要有适宜的含水量才能生长健壮。在研究土壤、施肥、栽培和气候等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和光合利用率等问题时,一般要测定植株的水分和干物质积累状况。新鲜植物体一般含水量为70~95%,叶片含水量较高,又以幼叶为最高;茎秆含水量较少,种子含水量更少,一般为5~15%。新鲜植物体除去水分的剩余部分即为于物质,它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其中有机质占植物干物质的90~95%,矿物质为5~10%。 水分含量测定也是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检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 重要标准。在植物成分分析中,都是以全干样品为基础来计算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因为新鲜样品的含水量变化很大,风干样品的含水量也会受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只有用全干样作计算(干基),各成分含量的数值才比较稳定。 水分的测定方法 测定植物水分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植物样品成分的性质、对分析精度的要求和实验室设备条件等情况适当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常压恒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其中用得最多的常压恒温干燥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不含易热解和易挥发成分的样品,被认为是测定水分的

标准方法;但对于幼嫩植物组织和含糖、干性油或挥发性油的样品则不适用。减压干燥法,运用于含易热解成分的样品;但含有挥发性油的样品也不适用,蒸馏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油和干性油的样品,更适用于含水较多的样品,如水果和蔬菜等。其他如红外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微波衰减法、中子法、卡尔·费休法等都要有特定仪器设备,不易推广使用。 常压恒温干燥法 方法原理将植物样品置于100~105°C烘箱中烘干,由样品的烘干失重(即为水分重)计算水分的含量。此法适用于不含有易热解和易挥发成分的植物样品。 植物样品在高温烘干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易焦化、分解和挥发的成分损失而使水分测定产生正误差;也有可能因水分未完全驱除(或在冷却、称量时吸湿)或有部分油脂等被氧化增重而产生负误差。但在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下,该法仍是测定植物水分的标准方法。 操作步骤: 1.风干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取洁净铝盒,打开盒盖,放人100~105°C烘箱中烘30min,取出,盖好,移人盛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约需30min),立即迅速称重。再烘30min,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小于1mg可算作达恒重(m0)。 将粉碎(1mm)、混匀的风干植物样品约3g,平铺在已达恒重的铝盒中,准确称量后(m1),将盖子放在盒底下,移人已预热至约115°C 的烘箱中,关好箱门,调整温度在100~105°C,烘4~5h。取出,

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

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 ( 1 )称重法(Gravimetric) 也称烘干法,这是唯一可以直接测量土壤水分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的标准方法。用土钻采取土样,用0.1g 精度的天平称取土样的重量,记作土样的湿重 M,在 105℃的烘箱内将土样烘 6~8 小时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作土样的干重 Ms 土壤含水量=(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 量)/(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烘干空铝盒质量)*100% ( 2 )张力计法(Tensiometer) 也称负压计法,它测量的是土壤水吸力测量原理如下:当陶土头插入被测土壤后,管内自由水通过多孔陶土壁与土壤水接触,经过交换后达到水势平衡,此时,从张力计读到的数值就是土壤水(陶土头处)的吸力值,也即为忽略重力势后的基质势的值,然后根据土壤含水率与基质势之间的关系(土壤水特征曲线)就可以确定出土壤的含水率 ( 3 ) 电阻法(Electricalresistance) 多孔介质的导电能力是同它的含水量以及介电常数有关的,如果忽略含盐的影响,水分含量和其电阻间是有确定关系的电阻法是将两个电极埋入土壤中,然后测出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极与土壤的接触电阻有可能比土壤的电阻大得多。因此采用将电极嵌入多孔渗水介质(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中形成电阻块以解决这个问题 ( 4 ) 中子法(Neutronscattering) 中子法就是用中子仪测定土壤含水率中子仪的组成主要包括:一个快中子源,一个慢中子检测器,监测土壤散射的慢中子通量的计数器及屏蔽匣,测试用硬管等。快中子源在土壤中不断地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快中子,当它和氢原子核碰撞时,损失能量最大,转化为慢中子(热中子),热中子在介质中扩散的同时被介质吸收,所以在探头周围,很快的形成了持常密度的慢中子云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来学习和使用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掌握实验和实习的技巧,了解一定的实习的规则! 通过对实习数据的比较,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 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合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含水量受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记录实验地的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如温度,风向,湿度。 2.测量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值,在不同的环境下测量对比,同一环境下不同物种的值。 3.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值,分析得出结论。 三.实习的主要工具: 1.烘干法水分测定仪(LSH-100A型): 最大秤量:100g 实际标尺分度值:1mg 准确度级别:2级 水分测量允许误差:±0.2%(样品≥2克) 水分含量测定可读性:0.01%

测量水分范围:0~100% 加热源:卤素灯(环型400W) 温控精度:±1℃ 加热温度设定:室温~160℃(以1℃调整) 时间设定:0~180min(以1min调整) 测量方法:手动、自动 操作温度范围:10~30℃ 电源及功耗:AC220V±22V 50Hz 420W 秤盘尺寸:¢100mm 外壳尺寸:360mm×250mm×270mm 净重:7kg 实验用剪刀、小袋子 四.实验原理: 首先对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的高山榕进行水分的测定,记录数据并比较,然后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株池杉进行水分的测定,在数据中得出结论。用烘干法测定仪进行含水量的测定,使用小塑料袋来装实验品以防止植物叶子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五.实验的步骤: 1.首先进行样本的采样,在学校的马路边分别进行不同生 长情况高山榕叶子的取样,然后再树下进行土壤的取样。 在昭阳湖旁不同地方生长情况相同的池杉的叶子和土壤 的进行取样。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 1、热干燥法: 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 ③ 红外线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④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 2、蒸馏法 3、卡尔费休法 4、水分活度A W 的测定 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 1、特点与原理 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 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 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 水分挥发要完全 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 2 O↑ 还有 H 2C 4 H 4 O 6 (酒石酸)+ 2NaHCO 3 → NaC 4 H 4 O 6 (酒石酸钠)+2H 2 O+2CO 2 发酵糖(NaHCO 3+KHC 4 H 4 O 6 ) △→H 2 O+CO 2 + NaKC 4 H 4 O 6 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 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 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

水分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方法 第一法(费休氏法) A容量滴定法 本法是根据碘和二氧化硫在吡啶和甲醇溶液中能与水起定量反应的原理以测定水分。所用仪器应干燥,并能避免空气中水分的侵入;测定操作宜在干燥处进行。 费休氏试液的制备与标定 (1)制备称取碘(置硫酸干燥器内48小时以上)110g, 置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加无水吡啶160ml, 注意冷却,振摇至碘全部溶解后,加无水甲醇300ml,称定重量,将锥形瓶置冰浴中冷却,在避免空气中水分侵入的条件下,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硫至重量增加72g,再加无水甲醇使成1000ml,密塞,摇匀,在暗处放置24小时。 也可以使用稳定的市售卡尔—费休氏试液。市售的试液可以是不含吡啶的其他碱化试剂,不含甲醇的其他醇类等;也可以是单一的溶液或由两种溶液混合而成。 本试液应遮光,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临用前应标定浓度。 (2 )标定精密称取纯化水10?30mg,用水分测定仪直接标定。 或精密称取纯化水10?30mg(视费休氏试液滴定度和滴定管体积而定),置干燥的具塞玻璃瓶中,除另有规定外,加无水甲醇适量,在避免空气中水分侵入的条件下,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为红棕色,或用电化学方法(如永停滴定法等)指示终点;另做空白试验,按下式计算: F=W A?B 式中F 为每1ml费休氏试液相当于水的重量,mg; W为称取纯化水的重量,mg; A 为滴定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B 为空白所消耗费休氏试液的容积,ml。 测定法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除另有规定外,溶剂为无水甲醇,用水分测定仪直接测定。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费休氏试液1~5ml),置干燥的具塞玻瓶中,加溶剂适量,在不断振摇(或搅拌)下用费休氏试液滴定至溶液由浅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 一、目的意义 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 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 (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 土壤含水量(%)= 100A C C B ?-- 式中:A — 铝盒重(g ) B — 铝盒加湿土重(g )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 4.注意事项 (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在烘箱中,一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厘米3表示;孔隙度是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所占的百分率,即土壤固体颗粒间孔隙的百分率.土壤总孔隙度包括毛管孔隙及非毛管孔隙. 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一般耕作层土壤容重1~1.3克/厘米3,土层越深则容重越大,可达1.4~1.6克/厘米3,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着重介绍环刀法: 1、仪器:环刀(容积为100厘米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烘箱、环刀托、削小刀、小铁铲、铝盒、钢丝锯、干燥器等。 2、操作步骤:先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然后挖掘土壤剖面,观察面向阳。挖出的土放在土坑两边。挖的深度一般是1米,如只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个。 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涂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若土层坚实,可用手锄慢慢敲打,环刀压如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用修土刀切开环刃周围的土样,取出已装上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外面的土。同时在同层采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自然含水量。 把装有样品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随即称重(精确到0.01克),并记录。 将装有样品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克),测定土壤含水量。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3、结果计算:环刀容积按下式计算: V=лr2h 式中:V——环刀容积(厘米3); r——环刀内半径(厘米); h——环刀高度(厘米); л——圆周率(3.1416)。 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 rs=g.100/v.(100+W)

实验一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2016年10月24日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同组者 题目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授课老师 一、 实验目的 学会植物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方法,学会电子天平和阿贝氏折射以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中水分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存在状态,自由水易于流动和蒸发,可以做溶剂,而束缚水与此相反难以蒸发,也不可以做溶剂。根据这两种水的性质不同讲他们分离,然后再测定其含量。分离的方法是将待测的植物组织放入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中脱水,如果蔗糖溶液的浓度足够高,体积足够大,那么在达到平衡是组织绝大部分的自由水将进入蔗糖溶液,根据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重量以及植物组织的鲜重可以求出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含量,同时用烘干的方法测定出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束缚水含量等于植物组织含水量与自由水含量的差。 设:A 为植物组织中自由水的质量(g ),W 为蔗糖溶液的质量(g );C1为处理前蔗糖溶液浓度(%);C2为处理后蔗糖溶液浓度(%);W y 为植物组织鲜重(g )。 则 A=(W+A)(1-c 2)-W(1-c 2) 即 A= y W C C W ) (21- 自由水含量(%)= %100)(%100221?-=?y y W C C C W W A

三、 仪器试剂 1.仪器及器皿 阿贝氏折射仪,超级恒温水浴,1/1000电子天平,吸管,烘箱,扁型称量瓶,剪刀,5ml 移液管,滤纸,吸水纸。 2.试剂 65%一70%蔗糖溶液(W/V)。 四、 实验材料 新鲜白菜叶 五、 实验步骤 (1) 取称量瓶4个,编号、洗净、烘干,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 (2) 取待测的植物样品4份,每份在1g 左右(0. 900一1. 100 g ),用剪刀剪成1~2mm 长的小段,放人称量瓶中,盖上盖子,称量、记录。 (3) 其中两瓶用来测含水量。将盖子打开,放入100℃~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称量,记录,代人公式计算植物组织含水量。 (4) 另外两瓶分别加人蔗糖溶液5 mL ,盖上瓶盖,称量、记录,放在实脸台上进行水分交换2~3小时,其间不时摇动。用阿贝氏折射仪分别测定处理前、后的重量百分比浓度。 (5) 将阿贝氏折射仪的进样旋钮打开,用吸管吸取待测蔗糖溶液1~2滴加人折射仪进样棱镜的磨砂表面上,将棱镜关闭,调节色散旋钮至色散消失调节读数旋钮,将黑白分界线调到望远镜筒的十字交叉点上,然后在读数镜筒中读出蔗糖的质量百分浓度。 六、 计算 样品含水量(%)= %100-?鲜重 干重 鲜重 样品自由水含量(%)= %100)(%100221?-=?y y W C C C W W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