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历史

宜兴紫砂历史
宜兴紫砂历史

明代篇

北宋,早期紫砂时期,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早期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这一发现证明: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代中期。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载:金沙寺(在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的,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确切年代,较难查考。

推断比供春年代略早的在成化~弘治年问(1465~1505)。

明代正德一嘉靖间(1506一1566),据《宜兴县志》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荼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所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著名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

明代后期。紫砂名师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全、邵文银、蒋伯夸(草字头下一“夸”)、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溪、陈仲美、陈君用陈君等。万历后的名工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于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

明末,宜兴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远涉重洋运至欧洲,称为中国的“红色瓷器”、“朱砂瓷”,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

1650年荷兰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茶用陶壶的最早样本。

清代篇

1672年英国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第一批茶壶。

清代康熙~雍正间(1662~1735),以紫砂名师陈鸣远为最著名,所制茗壶,善翻新样,雕镂兼长,技艺精湛,构思脱俗,配色奇妙,瓜果、砂壶世推绝作。所制茶具、陈设品有数十种不同类型。

清代雍正、乾隆间(1723一1795)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是当时著名高手。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馨和邵玉亭等,承制官廷御器,并善制彩釉砂壶。

清代乾隆时(1736~1795),有陈文柏、陈文居、“寄石山房”、“荆溪水石山人”等、所制紫砂盆,远销日本,陈觐候制“红砂雕花觚”、陈滋伟制“紫砂梅枝笔架”,均极精致。

清代乾隆、嘉庆间(1736一1820),名匠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吴月亭、华凤祥、贞祥、君德、吴阿昆和许龙文等。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有陈曼生、杨彭年兄妹等高手名师。陈曼生是一位善书画、精纂刻的官吏。曾任溧阳县宰。相传他曾设计“壶样十八式”。交由杨彭年等制作,由陈的幕僚江听香、郭频迦等镌刻书铭。间有曼生自作,世称“曼生壶”。稍晚有一代名师邵大亨,所创茗壶,独具一格。

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宜兴鼎山白宕窑户鲍氏,在上海开设“鲍

生泰”陶器店。是宜与第一家在沪开设专售本乡陶瓷器的商号。

清代咸丰十年(1860),鼎山白宕客户葛翼云。在上海设“葛德和”陶器店主要销售宜兴陶瓷产品。

1600~1867年,约始于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宜兴紫砂输人日本,惠孟臣、陈鸣远的壶,格外受到欢迎。

1867年,日本东京南画家富冈铁齐,出版《铁齐茶谱》。这是日本出版的最早一部紫砂茶具图谱。

1876年,日本奥兰田著《茗壶图录》出版,详见“茗壶目录”。

清代光绪四年(1878,日本明治十二年),宜兴紫砂名师吴阿根、金士恒应日本国常滑陶瓷名匠鲤江高须之邀,东渡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和伊奈长三人。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宜兴鼎山白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器店。

清代宣统二年(1910),宜兴阳羡陶业公司和宜兴物产会生产的“海竹顶紫砂壶”、“宝鼎壶”、“传炉壶”和“大柿壶”,获南京“南洋劝业会”金牌奖。

民国篇

民国元年(1912),宜兴鼎山白宕窑户葛翼云和日本商人合资在日本国名古屋市开设主销宜兴产品的陶器店。

民国二年(1913),宜兴蜀山兴办利用陶器公司,聘请紫砂名师范大生为技师。民国初期,宜兴利用公司在蜀山创办“利用陶工传习所”,特建造龙窑一座招收学员多名,这是宜兴陶瓷有史以来建立培养紫砂

人材的第一所学校。

民国三年(1914)一月十六日,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聘请樊均、葛翼云两人为参加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宜兴陶器公司名誉经理。

民国四年(1915)九月二日,“葛得和陶器店”和“利用陶器公司”生产的紫砂器,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二等奖。

民国四年(1915),宜兴鼎蜀镇成立紫砂业公所、缸业(粗货业)公所、黑货业公所、砂贷业公所和溪货业行会、同时成立。

民国六年(1917)四月,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宜兴蜀山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对紫砂泥质、泥色及造型等进行研究改进,当时有职员技工十七人,徒工四十多人,年产茶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十二万件。

民国七年(1918),宜兴蜀山创设江苏省立陶器工厂,专制紫砂陶。民国十年(1921)左右,宜兴鼎蜀镇紫砂生产,主要分布于蜀山、潜洛和上袁一带地区,烧造紫砂的龙窑有十座,年产达100多万件。民国十五年(1926),宜兴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特”等奖。

民国十九年(1930),宜兴紫砂茶壶,在比利时举行的“列日国际博览会”获银牌奖。

民国二十年(1931),美国芝加哥举行“世界工艺博览会”中国参展作品在上海预展。朱可心作“紫砂竹节鼎”为宋庆龄定购,现该鼎藏

上海宋庆龄故居。

民国二十一年(1932),紫砂从业人员达六百多人,全年共烧紫砂器140 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42万元,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国。此年,为近百年宜兴紫砂生产特盛的一年。

民国二十一年(1932),紫砂名家朱可心、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和范福奎创作的“云龙紫砂鼎”、“掇球紫砂壶”、“仿古壶”和“传炉壶”等,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工艺博览会“展出”,均获优秀奖。

民国二十三年(1934),紫砂、粗货(缸业)、黑货、溪货、黄货五个行业,合并组成陶业公会。

民国二十四年(1935),紫砂名师范大生,创作的紫砂雕塑:鹰,在“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荣获金奖。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八年抗战时期,七座紫砂窑,100 多间厂房被毁、技工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烧造紫砂壶不足千把,生产一片萧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二月,宜兴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杜制作的紫砂壶在“江苏省第一届合作杜产品展览会”。荣获特等奖。

解放篇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产销联营处,多次组织紫砂产品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展览会。销路逐渐扩大,年产8 万件,产值1.2万元。1954年,成立紫砂生产工场,聘紫砂名师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等作技术辅导,同时政府拨

款改造旧设备,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时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产值7.7万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产工场,转为紫砂工艺合作社,招收26名知识青年进厂学艺,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吴云根等技术高超的老艺人负责培训,以充实技术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七名艺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

1957年7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 27万多元。

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 万元。

1958年4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有职工2067名,其中艺徒299名。

1959年,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

文革篇

1968年12月28日,著名紫砂陶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岁。

1975年8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省陶研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一年。1976年7月,在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据考证,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现代篇

1977年2月,紫砂名师裴石民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197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视,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1979年,紫砂名师何挺初、随中国陶瓷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并作示范表演。

1979午,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获国家经委银质奖、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79年,紫砂名师徐汉棠制作、鲍仲梅嵌银丝。十五头“四方藏圆紫砂咖啡具”和范盘冲设计制作“宝塔紫砂台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79年,紫砂名师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以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突出成就。

1980年5月6日,各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来宜兴鼎蜀镇紫砂工艺厂参观制作工艺。

198l年2月20日,宜兴周墅紫砂厂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1981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举行“中国紫砂陶的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专题讲座。并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对宜兴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展览特刊在台湾销售好几版。

1982年5月,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到宜兴丁蜀镇拍摄“紫砂陶器和龙窑窑址”电视片。

1982年5月,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陶瓷美术学会,在宜兴鼎蜀镇联合召开“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一”,紫砂工艺厂徐汉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创作设计的紫砂作品,二件获一等奖,九件获二等奖。1982年9月,陶觉公司经理胡兆根和紫砂工艺厂厂长高海庚,赴日本考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1982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紫砂名人名作展览”。

1982年10月5日,七十五国驻中国使节团一行98人,由外文部副部长韩念龙等陪同,分两批来宜兴参观紫砂工艺厂、陶瓷陈列馆。1983年6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邀请谢瑞华女士。演讲“谈宜兴紫砂”。之前,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也邀请谢瑞华女士举办了“宜兴紫砂”座谈,这是外地专家,第一次到台湾介绍宜兴紫砂壶艺。

1983年, 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园牌高级紫砂茶具”,荣获国家经委金质奖;八件(套)紫砂陶,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大东坡紫砂壶”、“六件三友茶具”,获对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称号;高海庚、

吕尧臣创作的,九头竹圈紫砂酒具获“中国国际旅游会议优秀旅游纪念品”玉质奖。

1983年11月,香港叶荣枝先生、应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之邀,与台湾壶艺界举行座谈“宜兴紫砂制壶诸问题”。这是台湾首次获得较祥尽的宜兴制壶资料。

1984年2月春节期间,台湾台北历史博物馆,征集民间收藏,举办大规模“古代茶具特展”,其中大部分为宜兴古代紫砂茗壶,这是台湾古壶收藏的高峰期。

1984年3月,紫砂名师李昌鸿,应邀赴美国参加“新奥尔良国际博物会”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博览会。并在“中国经济贸易展览馆”进行紫砂工艺示范表演。

1984年4月,紫砂名师李昌鸿、沈蘧华制作、陶刻高手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和紫砂名师顾绍培制作、陶刻高手谭泉海镌刻的“百寿紫砂瓶”、荣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4年6月,香港“茶具文物馆””开幕,其中半数藏品为宜兴古今紫砂茶具,从此促进了港台壶艺的研究风气,活跃了台湾古壶市场。1984年,紫砂名师鲍仲梅等,在斯里兰卡作紫砂示范操作表演。1984年,紫砂名师顾绍培,出席江苏省先进表彰大会,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1984年,宜兴陶业界著名人士华荫棠,将珍藏多年的清代嘉庆、道光制壶名师杨氏制作的“竹段紫砂壶”、“风卷葵紫砂壶”和丁蜀医院中医杨葆清,将清代嘉庆、道光间制壶名手邵大亨作的“授球紫砂

壶”献给国家,三壶均为古代紫砂名壶,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1985年3月,科教片《紫砂陶》,由中央文化部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语言,对外发行。

198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于紫砂名师顾绍培“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他在紫砂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贡献。

1985年9月18日,经中央国家经济委员会确定。紫砂名师高海庚创作的“集玉紫砂壶”为国家礼品。

1985年9月,紫砂工艺厂的“紫砂艺术集锦系列小壶”,获全国轻工业开发新产品一等浆。

1986年月,紫砂名师鲍仲梅赴孟加拉国参加“紫砂陶艺展”。

1986年l月,紫砂名师沈遽华应邀赴日本进行紫砂技术表演。1986年3月27日,紫砂名师朱可心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1986年11月16日,“宜兴紫砂散文节”在紫砂工艺二厂开幕,参加的有中国作协江苏分会会长艾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叶至善、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任何灵和著名散文家菡子等六十多位文化艺术界名人。谈紫砂、论散文。紫砂散文皆由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发起主办。1986年,紫砂名师徐秀棠、李昌鸿创作的“丙寅大吉壶”,获中央轻工业部召开的“全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会”一等奖。

1987年1月,紫砂工艺厂为国务院办公厅特制大型“百寿紫砂瓶”,作为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品。同年5月,又选送紫砂器40件(套),供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厅陈列,国务院特发给荣誉证书。

1987年,紫砂名师顾景舟创作的“五头提壁茶具”,获“全国旅游纪

念品展评会”一等奖;紫砂名师顾绍培创作的“天龙顶珠紫砂壶”和“紫砂大汽锅”,获“全国陶瓷质量评比”优胜产品奖;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中低档茶壶”,获“全国名优陶瓷展评会”、“消费者满意产品”称号;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蠡龙茶具”,获中央轻工业部“优质新产品”奖;紫砂二厂生产的“华艺牌”、“夏意”工艺雕塑和“一节竹段壶”。获中央农牧渔业部“创新产品”奖。

1988年1月28日,紫砂陶刻名师谭泉海,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第八届继续当选。

1988年3月16日,宜兴紫砂工艺厂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精制一万套刻有“全国七届人大政协会议留念”字款的“小水平紫砂茶具”,由空军某部空运至首都北京。1988年4月,首都召开“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授予紫砂名师顾景舟“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88年6月5日,紫砂名师顾绍培制作的“金声玉振巨型紫砂壶”烧造成功,壶高90厘米、宽82厘米,容量88 公斤。送往香港展出。被誉为“世界壶王”。

1988年6月18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上海四海茶具馆和上海西角亭酒家,在上海展览中心音乐厅,联合举办首家“复兴茶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茶友,共同研讨茶艺、壶艺、并提出“复兴中华茶艺””的口号。

1988年7月6日,紫砂名师徐秀棠、鲍仲梅、范洪泉、储立之等。应香港双鱼艺瓷有限公司的邀请,赴香港参加“紫砂陶艺术大屐”和

“紫砂陶艺术研讨会”。

1988年9月9日,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紫砂工艺厂厂长唐伯年,紫砂名师谢曼偷,范永良和均陶厂厂长胡国荣,赴美国参加中美合资天山有限公司,在纽约和芝加哥举办的“中国节紫砂工艺陶瓷展览会”。

1988年10月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日中陶艺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览”。在日本东京开幕,展出陶瓷精品1000多件(套),展览期间,紫砂名师汪寅仙和张红华为紫砂陶艺制作现场表演。

1988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五头“清风印纹茶具”,获“全国旅游品内销展评会”优秀奖;“系列紫砂花盆”和“紫砂陈设品”,获“全国金龙腾飞奖”金奖。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华艺牌紫砂茶具”,获中央农业部1988年度优质产品称号。

1989年5月23日,紫砂名师顾景舟、李昌鸿、何道洪、王石耕、高丽君等,赴香港参加中国宜兴紫砂特艺大展。

1989年7月,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茶具”。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9年9月24日,紫砂名师汪寅仙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于她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以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的卓越贡献。

1990年2月,宜兴紫砂工艺三厂,为况贺上海画坛大师朱屺瞻百岁华诞,特制作十种款式茗壶以志纪念,“莲心

如意壶”祝愿屺老万事如意;“童帽园顶壶”祝颂寿星返老还童,按屺老提供的《长青松》、《报春梅》、《舞东风水仙》、《黄金实枇杷》《寿灵芝》等十幅小品,由砚刻、壶刻艺术家徐孝穆、沈觉初、徐勇良等执刀镌刻。名画、名刻、名壶集于一体,堪称佳话。

1990年3月,紫砂名师鲍志强、吴震,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参加、宜兴陶瓷艺术展。并作“紫砂陶艺讲座”。

1990年4月21日.外国驻上海十二国领事馆总领事、领事和经济、商务代表等一行四十六人至宜兴鼎蜀镇参观紫砂工艺厂和陶瓷陈列馆。

1990年6月7日,紫砂名师周佳珍、高建芳,应邀赴日本进行紫砂陶艺表演。

1990年6月9日,全国陶瓷百花奖行业评比会揭晓,宜兴紫砂陶荣获第一名。

1990年8月21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联合举办“迎亚运——宜兴紫砂工艺精品展览”。1990年8月29日,紫砂名师吕尧臣,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精心制作“熊猫紫砂壶”一具,以奖励本届亚运会第一块金牌获得者。亚运会组委会特授予吕尧臣“支持亚运”荣誉证书。

1990年10月10日,“全国陶瓷艺术精品展评”,在江西景德镇市陶瓷陈列馆揭晓。“九头源泉茶具”、“曲壶”、“嵌金搏浪锤壶”和“百帝紫砂鼻烟瓶”荣获一等奖。

1990年10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品

百花奖”发奖大会,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圆牌紫砂花瓶获金奖;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华艺牌紫砂陶获银奖。

1990年11月28日,宜兴建筑陶瓷厂张奂生工艺美术师,赴日本安装无锡市政府捐赠的“紫砂九龙壁画”。

1990年12月22 日,宜兴陶瓷公司副总经理胡国荣,紫砂工艺厂名师葛明仙、施小马、季益顺、紫砂工艺二厂名师范永良、徐雪娟,应邀赴香港,参加锦峰公司举办的“紫砂名家作品展”。

1990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茶具”。在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又获金奖;“紫砂乳白釉”制品,在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上获三等奖。紫砂名师李昌鸿创制的“九能紫砂壶”获“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

1991年3月13日,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紫砂名师徐汉棠,分别捐赠20 万、10万人民币。资助当地成立顾景舟教育基金会和徐汉棠幼儿教育基金会。

1991年4月25日,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茶叶、茶具、包装设计评比,宜兴紫砂茶具获三项奖励;紫砂二厂的“井栏茶具”获一等奖;“一节竹段茶具”获三等奖;市旅游工艺品厂的“微型紫砂小壶”获二等奖。

1991年6月22日,“中国宜兴紫砂陶艺名家作品展”在新加坡开幕。展出紫砂名作300多件(套),其中有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和紫砂名师蒋蓉等人的精品。

1991年8月12~14日,“第三届国际残疾展能节”在香港举行,宜

兴紫砂工艺四厂残疾青年女工夏淑君,以娴熟技艺、在六小时内制成一套紫砂绞泥茶具。博得大会裁判高度评价,荣获制陶国际金奖。1992年1月,《宜兴紫砂珍赏》在香港出版,这是一本由宜兴紫砂名师亲自编撰的大型紫砂图册。主编顾景舟,副主编徐秀棠、李昌鸿,三联书店(香港)出版。

1992年5月5日,首届“紫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幕。参加大会的有国内外专家、教授、紫砂鉴赏家和收藏家等八十个人。大会收到论文三十多篇,涉及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过这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对探索宜兴紫砂的历史渊源,推动紫砂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振兴宜兴紫砂陶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92年11月,应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当代紫砂名师徐汉棠、徐秀棠兄弟,由香港转道台湾,作为期11 天的陶艺交流访问。在东海大学,由秀棠作“宜兴紫砂陶”学术讲演,汉棠作紫砂成型表演,在莺歌陶瓷产区,和台湾陶艺界进行交流、访问、座谈,这是大陆陶艺家首次访台。

1992年11月13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宣布,紫砂名师吕尧臣被提名为1992~1993年度世界级名人。进入该中心《世界名人证书录》22版。同时向吕发出《世界名人证书》,翌年,吕尧臣被接纳进入“世界名人协会”,成为这个组织的终身会员。

1993年4月19日,紫砂名师吕尧臣接到参加“第十一届世界艺术大会”的邀请。大会由美、英两国的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共同组织主办。地点在美国哈佛大学所在地。时间1993年7月3日至10日.后吕

因故未参加。

1993年6月,紫砂工艺厂夏俊伟,经数年试制,恢复清代康熙、乾隆间失传之泥绘装饰;倪顺生解决泥色与造型、烧结难度,获江苏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

1993年10月,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等11人,应台湾“财四法人知还研究发展基金会”邀请,赴台湾举办“宜兴陶瓷艺术作品展示会”。并作技术示范和学术交流。顾大师在台作了“紫砂陶史概论”讲演。会场听众爆满,要求签名者踊跃。

1993年10月,“中国书画名家金秋紫砂艺术笔会”在宜兴召开,应邀参加的著名书画家有陈大羽、高马得、玉孟奇和周韶华等二十多位。书画名家、制壶名工、陶刻高手携手协作,使紫砂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1993年10月,由宜兴旅游工艺品厂承制的大型壁画一“大唐盛衰图”,安放於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唐城御花园长廊内。壁画由“晋阳起兵”、“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后称帝”、“开元盛世”等七部分组成。设计者为工艺美术师吴小楣。

1993年,紫砂名师李昌鸿、沈蘧华伉丽合制的“孔雀紫砂茶具”。在山东淄博市举办的“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赛”荣获大奖。1994年1月14~19日,“芳权陶艺展”,在台湾展览,展出潘春芳,许成权伉丽50~90年代系列紫砂陶艺作品一百余件(套)。展览期间,并作现场讲学和示范制壶表现。

1994年l月,台北江度书先生创办发行《天地方圆》杂志,全面介

绍宣传宜兴紫砂艺术。

1994年3月至4月。南京博物院在宁举办“紫砂工艺展”。展出精品 125件(套)。分紫砂茶具、文玩、杂件、挂釉加彩器四部分。其中有不少珍品如清乾隆紫砂挂炉钧釉高身方形壶、清道光紫砂加彩大花盆、清嘉、道光间陈曼生、杨彭年等制作的“曼生壶”。以及当代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提梁紫砂壶等。

1994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揭晓。宜兴紫砂获一等奖六件(套);紫砂工艺厂凌锡苟的“六头蟠桃茶具”,谭泉海的“历史文化条幅”,锦达陶艺公司马顺伢、何忍群、范建军的“紫砂文具”、昌海仿古陶公司施小马的“红奥黑壶”、均陶工艺厂吴小楣、徐逸君的“盛世风流”陶塑和陶瓷博物馆罗小平的“广成子”陶塑;二等奖九件(套)。紫砂工艺厂曹亚麟、曹燕萍的“君风壶”,谭泉海的“四季瑞祥挂盘”,刘小青的“大流星壶”。毛国强、毛子建的“心经六屏条”。刘建平的“十头晨曲茶具”,昌海仿古陶公司徐达明、王秀芳的“马蹬壶”。鲍利安、胡永成的“舞壶”,周汉强、周汉昌的“空篓”和陶瓮博物馆曹红喜的“文韬武略茶具”;三等奖七件(套):紫砂工艺厂黄自英的“大竹提壶”,吴鸣的“碑”、锦达陶艺公司崔国琴的“九头香竹提梁茶具”,殷步荣、何忍群的“竹型壁挂”。昌海仿古陶公司周汉强、周汉群的“古复茶海茶具”,紫砂五厂顾美群的“一片清心壶”和俞小芳、史国富的“鹊桥相会”。1994年5月5日,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计一套四枚,第一枚为明代时大彬“三足圆壶”;第二枚为清代

陈鸣远“四足方壶”;第三枚为清代邵大亨“八卦束竹壶”;第四枚为当代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提璧壶”,邮票设计者为邮电部邮票印制局王虎鸣、李印清。

1994年5月7日,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海峡两岸紫砂发展研讨会”,到会的有海峡两岸专家、教授、紫砂爱好者六十多人。大家回顾了宜兴紫砂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并对当前紫砂艺术如何继承、发扬、创新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设想。

1994年8月5日,“中国茶文化艺术展”在新加坡乌吉坊龙华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新加坡龙华艺术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对外交流中心主办,宜兴鸿成陶艺公司有近百件紫砂茶具精品参加展出。

1995年9月18日,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张国伟、高级工艺师谭泉海、汪寅仙、潘持平、鲍仲梅等13人参加由马来西亚大地茶行和永春茶行首次在吉隆坡和摈洲联合主办的《中国宜兴…方圆牌?紫砂陶名人珍品展》,参展作品共500多件(套)。

1995年10月下旬,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中国民间工艺(紫砂轶闻)》专题片。

1995年12月2日,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张国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及高级工艺师何道洪、顾绍培、周桂珍、潘持平、鲍仲梅、王石耕等八人,参加由台湾合成文教基金会、天地方圆杂志社主办的“当代紫砂精品展”,并作技术示范和学术交流。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最近又评定了一批国家级大师,宜兴陶瓷产区有四人荣膺此称号。他们是宜兴紫砂工艺厂汪寅仙、蒋蓉,中国宜兴陶

瓷博物馆吕尧臣,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徐秀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蒋蓉、吕尧臣、徐秀棠,为海内外熟知的紫砂陶艺名家。创制的紫砂壶和雕塑作品,风格卓绝,蜚声艺界。在历次海内外大展和评比中。各擅胜场,屡获大奖,为世人瞩目和推崇。

紫砂工艺名人录

宜兴紫砂工艺名人录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顾景舟|蒋蓉|吕尧臣|汪寅仙|徐秀棠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何道洪|鲍志强|谭泉海|蒋淦勤|徐汉棠|李守才 ●省级工艺美术名人: 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仲梅|谢曼伦|吴震|潘持平|季益顺|许成权 ●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庆臣|范永良|范洪泉|凌锡苟|何挻初|毛国强|沈汉生|储立之|周尊严|咸仲英|邵新和|刘惠大|杨勤芳|王石耕|夏俊伟|施小马|吴群祥|刘建平|吴鸣|程辉|张红华|李碧芳|曹亚麟|沈巨华|曹婉芬|葛明仙|吴同芬|徐达明|顾道荣|曹燕萍|许艳春|徐新妹|牛惠芳|施秀春|房玉兰|徐元明|周定芳|叶惠毓|王生娣|李园林|范其华|徐建国|束凤英 ●工艺美术师: 江建祥|葛陶中|蒋新安|丁洪顺|倪顺生|陈国良|张正中|李慧芳|胡永成|蒋兴宜|吴亚亦|高建芳|万根法|陆巧英|张红芬|李正华|鲍兰芬|徐雪卷|刘凤英|范早大|范志中|邵顺生|顾小兵|沈建强|沈龙娣|董开生|顾建芳|吴培林|王三大|朱华君|钱云峰|毛益明|顾晓斌|周志娟|史建忠|王银芳|方卫芬|周锡芳|方慧琴|顾玉华|徐晓华|方勤平|陈美珍|范美娣|沈红仙|顾爱华|范爱云|胡朝君|顾叶芬|惠海萍|陈华芬|顾华方|吴扣华|黄自英|李美金|徐维明|储集全|蒋彦|陈庚|周定华|谈菊惠|束旦生|鲍月兔|高洪英|范亚琴|高丽君|崔国琴|蒋春帆|王桂芬|朱建平|徐徐|高呜|高振宇|张锁坤|王志刚|王振国|范乃芝|潘小中|邵泽平|尹祥明|周胜敏|王福君|范黎明|韦琪|纬琪|邵盘洪|钱祥芬|顾美群|顾卫芬|夏淑君|孙志平|陈洪华|顾斌武|顾佩伦|樊建平|曹洪喜|高俭|吕俊杰|蒋夕娟|范荣仙|周志和|徐永军|徐秀文|沈菊芳|周晓琴|周荣金|范卓华|史科琴|蒋菊芳|王小龙 ●助理工艺美术师: 鲍利安|鲍庭博|姚志泉|范建华|姚志源|谈跃伟|李涵鸣|范建军|蒋丽君|陈建明|鲍正兰|高湘君|毛良芳|高建华|魏紫云|周忠军|鲁新法|孔春华|张树林|杨义富|吴贞裕|邹玉芳|吴奇婉|张志强|许华芳|范淑娟|庄玉林|孔小明|葛岳彬|勇跃俊|恽益萍|曹生大|蒋艺华|强德俊|袁国强|赵洪生|宋宝娟|蒋金凤|庄永忠|毛文杰|汪梅芳|王益华|谭晓君|朱秋平|朱新洪|吴亚克|顾顺娣|朱其大|叶惠芬|范志强|周永|沈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名人录

荣誉称号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大师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鲍志强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鲍中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沈邃华徐达明曹亚麟吴鸣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 强沈汉生范洪泉季益顺朱建伟 专业技术职称类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蒋容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季益顺朱建伟吴小楣程辉韦钟云咸仲英曹婉芬汤鸣皋 方卫明陈建平顾绍培鲍仲梅周尊严徐安碧夏俊伟邱玉林李守才潘持平张红华沈邃华徐达明吴鸣曹亚麟凌夕苟储立子 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陈国良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髙建芳吴培林杨勤芳何挺初 高级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陆红炜庄玉林李霓鲍利安张振中胡永成王国祥李霞(大)谈跃伟徐雪娟 朱新洪强德俊李园林华健曹燕萍桑黎兵高湘君徐元明沈建强吴曙峰 吴奇媛蒋建军(大)赵江华鲍正平韩洪波何燕萍王辉王铭东朱建萍 姚志源尹祥明吴同芬吴亚克李群邵新和张庆成黄自英倪顺生高丽娟 范永良潘岷 工艺美术师(国家); 邵毓芬倪新安范建华徐青蒋才源吴淑英吴扣华夏淑君何六一王涛怀其芳陈洪平邹玉芳张海平吴贞裕邵顺生郭超刚鲍正兰 顾美群牟锦芬胡健良 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王铭东顾跃民黄丽萍鲍雯君吴奇敏殷惠娟何叶杨逸雯马群东丁俊宏董庆华徐建芳宗紫仙曹敏敏许爱华蒋丽雯鲍燕萍毛子健

鲍峰岩秦志荣王桂芬赵曦鹏鲍曙岩顾顺芳沈岩峰何震刘剑飞王强范建荣胡朝君郑剑 峰万亚钧周琴娣倪建军李涵明史建平 谭晓君范仁良谭晓燕枼慧芬鲁新华汤志明刘国强万亚钧毛文杰王奋良唐六琴汤杰沈寅华沈琳褚婷圆吴建强毛顺洪马新勤 鲁浩刘建芳胡敖君钱菊华姚志泉吴开浒周志和赵明敏勇跃军鲍定博钱建生堵江华陈国 宏刘凤英叶惠毓徐建国范早大张哲伟 王福君王柯钧徐萍李铭高俊咸晴史小明廖西九崔国琴吕俊庆陈成何健恽益萍邵泽平顾秀娟王曙光周定芳范其华 王生娣范志中邵沛华陈依群王联芳吴幼波王耕兰蒋艺华范宜娟钱一清朱斌郑求 标陆君房玉兰诸葛逸仙蒋金凤魏志云何忍群 尹红张树林张志强吴东瑾汪梅芳张彩英周建英吴东元高凌云高俭秦慕云蒋艺华周琴芬邵美华刘莹张洪桃陈顺英翟荷芬 陈红梅 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 张志清黄旭峰董开生潘小忠史银之朱丹周其坤唐伯琴范乃芝沈龙娣 姜新伟潘跃明徐立储峰汪叶顾勤吴秋文吴燕群沈建军沈琳喻小芳毛顺洪秦国 萍蒋凌云潘梅强江敏任惠芬杜雪之 管唯皓贾逸芳邱占春鲍玉华徐敏许良平何文君周建平周瑞成吴介春戴云燕王联芳徐益勤冯建中陈顺培夏立张生荣 沈彩娥周婷曹宇宏范颍高嫣顾幼之钱菊萍周波王耕兰吴志强钱午生黄云云尹月 华张晓蕾高奋荣张幼科袁国强朱其大 刘锡芬朱永忠方小龙鲍利民苗春洪曹奇敏曹建国唐朝霞唐科邵伟民王龙海王小君黄顺法周洁萍范黎明廖江玲周伟君杨俊 葛昊翔王潇笠吴文新费寅媛薛卫平梅宝玉蒋琰滨吴娟范中明孔哓明顾建军罗泽南周菊芳朱峰海吴娟顾婷董健毛春英 董亚芳朱亚琴鲍玉梅周慧君朱鸿均鲍青范伟群汪成琼邵逸平俞荣骏潘俊徐志倩王杏 军范卫强夏逸民吴小萍曹燕锋顾中南 周晓琴范国歆葛烜吴芳娣邵俊芬刘红仙吕美萍

宜兴紫砂陶

宜兴紫砂陶Yixing Zisha Pottery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此项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 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残器的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先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继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时大彬最负盛名。其制壶技法一改早期的制法,完全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 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初期),紫砂工艺向装饰纹样,花样图案造型发展。明末项圣思所作"桃杯"(现存南京博物院),制作技巧精细,形象完善,结构纤密,可谓砂器瑰宝。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代表为康熙晚期的陈鸣远,作品以技巧和创意见称。十九世纪早期紫砂风格有很大转变,关键人物是仕子学者陈鸿寿(号曼生),他对紫砂陶艺的贡献,是第一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清道光,咸丰年间,杰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选泥精练,造型深邃,技艺高超,开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赢得盛誉。 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名手有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等。其中顾景舟的作品线条流畅温顺,气势浑厚磅礴,勘称"壶艺泰斗"。历代紫砂名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赋之予艺术和灵感,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近年来,著名书画艺术家刘海粟、李可染、唐云、程十发、韩美林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并自创新款,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紫砂泥的材质特点,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 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宜兴紫砂壶,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泡茶沏以开水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

中国宜兴紫砂名人录..

中国宜兴紫砂名人录 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2007年最新名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遽华吕俊杰 鲍中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张振中、葛军陈国良程辉沈汉生路朔良顾治培许艳春范建军杨勤芳汤鸣皋刘建平蒋新安高建芳储集泉吴培林周尊严何挺初高丽君倪顺生陈建平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强范洪泉朱建伟 专业技术职称类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季益顺朱建伟吴小楣程辉韦钟云咸仲英曹婉芬陈国良汤鸣皋方卫明陈建平顾绍培鲍仲梅周尊严徐安碧夏俊伟邱玉林李守才潘持平张红华沈邃华徐达明吴鸣曹亚麟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髙建芳吴培林杨勤芳何挺初 高级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陆红炜庄玉林李霓鲍利安张振中胡永成王国祥李霞(大谈跃伟徐雪娟朱新洪强德俊李园林华健曹燕萍桑黎兵高湘君徐元明沈建强吴曙峰吴奇媛蒋建军(大)赵江华鲍正平韩洪波何燕萍王辉王铭东朱建萍姚志源尹祥明吴同芬吴亚克李群邵新和张庆成黄自英倪顺生高丽娟范永良潘岷 工艺美术师(国家); 邵毓芬倪新安范建华徐青蒋才源吴淑英吴扣华夏淑君何六一王涛怀其芳陈洪平邹玉芳张海平吴贞裕邵顺生郭超刚鲍正兰顾美群牟锦芬谢菊萍胡健良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黄丽萍鲍雯君吴奇敏殷惠娟何叶许爱华蒋丽雯鲍燕萍毛子健鲍峰岩秦志荣倪建军李涵明史建平谭晓君范仁良谭晓燕杨逸雯枼慧芬鲁新华汤志明刘国强万亚钧毛文杰王奋良唐六琴汤杰沈寅华沈琳褚婷圆吴建强毛顺洪马新勤鲁浩刘建芳胡敖君钱菊华姚志泉吴开浒周志和赵明敏勇跃军鲍定博钱建生堵江华陈国宏刘凤英叶惠毓徐建国范早大张哲伟王福君王柯钧徐萍李铭高俊咸晴史小明廖西九崔国琴吕俊庆陈成何健恽益萍邵泽平顾秀娟王曙光周定芳范其华王生娣范志中朱斌郑求标陆君房玉兰诸葛逸仙蒋金凤魏志云何忍群尹红张树林张志强吴东瑾汪梅芳张彩英周建英吴东元高凌云高俭秦慕云蒋艺华周琴芬 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 张志清黄旭峰董开生潘小忠史银之朱丹周其坤唐伯琴范乃芝沈龙娣姜新伟潘跃明徐立储峰汪叶顾勤邵沛华陈依群周琴娣吴秋文吴燕群沈建军沈琳喻小芳毛顺洪任惠芬杜雪之管唯皓贾逸芳邱占春鲍玉华徐敏许良平何文君蒋琰滨吴娟范中明孔哓明顾建军罗泽南周菊芳朱峰海吴娟顾婷董健毛春英董亚芳朱亚琴鲍玉梅周慧君朱鸿均鲍青范伟群汪成琼邵逸平俞荣骏潘俊徐志倩王杏军范卫强夏逸民吴小萍刘剑飞曹燕锋顾中南周晓琴范国歆葛烜吴芳娣高峰徐锡明顾晓彬孙立强蒋秀娟高凌云史建中汤泓蒋华仙林茂森史爱民顾学中陈国芳刘国亚卢宁刚高俭经利峰蒋健蒋静明杨山林朱益益赵志勤蒋菊芳冯余妹吴国春苏叶飞范志强许双军周海英刘小清吴浩锋周永刚许国强范荷任荣芬吴云峰胡朝君张寅孟小军杨霞秦利君承健蒋瑞峰陈正初许学芳周益君吴婷婷周宇杰杨伟倩刘军蒋建亚蒋旭初朱彬范顺君华建中杭丽青赵孟君冯云华许敏芳张听金汪成林夏颖吴利群杭锋管建平王芳张静贺洪梅羊建鹏周志新朱叶新陈顺根胡洪锁高祥芬吴震莫顺仙陈珍华许爱萍

宜兴紫砂壶作文3篇

宜兴紫砂壶作文3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宜兴紫砂壶在江南水乡——宜兴,鱼米之城,文明之都,自然有不少的特产。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宜兴的第一特产——紫砂陶瓷工艺。“陶都”宜兴以陶瓷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这里盛产茶壶。这些茶壶有的提璧提梁,有的玲珑玉砌,有的曲提韵美,有的则把人物也带来了……有着700年制陶历史的宜兴,其紫砂陶制作工艺自明代发展成熟,经600多年不断探求,精益求精,传承至今,技艺已炉火纯青。宜兴紫砂壶推崇素面,内外不施釉。其装饰技艺主要有陶刻、镶嵌、彩釉、泥绘、绞泥、描金、浮雕、铺砂、印版等多种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紫砂陶刻以文字为主,也有花鸟、山水和人

物刻画。陶刻融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特别是现代著名手工紫砂艺人花货派代表人物蒋蓉制作的牡丹壶,尤为显著紫砂陶艺的丰硕。这只牡丹壶提璧如木根,壶口似绿叶,壶体像一朵完全绽放的牡丹。牡丹有着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眼前。壶盖是一只欲飞的蝴蝶,它停在牡丹花儿上,仿佛不舍与这美妙绝伦的繁花离别。还有汪寅仙的杰作——曲壶,它线条优美柔和,色彩鲜明。有时线条完全看不出来,因为与茶壶本身融为一体了。与牡丹壶比较,它显得格外宁静。周环如圆晕,快要荡开了。“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作为一种经过数百年积淀形成的传统手工技艺,集中国传统立体造型之大成,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优质原料的稀有性,工艺内涵的独特性,装饰风格的和谐性,文化表现的丰富性,在民间手工造型艺苑中堪称典范。人们手捧茶壶,喝着清茶淡水,聊着笑言风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中国清末民初近代紫砂名家 1、【俞國良】(1874-1939)清末民初宜興制壺高手。江蘇無錫人。造壺精工,氣格渾成,善制“傳爐壺”,勻挺有力,仿佛天成。曾獲1915年美國三藩市「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獎狀和1936、1937年「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特等獎狀。」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紫砂陶史概論》:「俞國良,原籍無錫,1939年卒,享壽65歲。傳器製作嚴謹,器形格調精緻,是晚于黃玉麟的名手,但總的表現,又遜于黃玉麟一籌。」 2、【吳漢文】清末民初宜興紫砂陶刻高手。生卒不詳。善陶刻書畫,常為宜興縣城的「吳德盛陶器行刻陶,吳德盛陶器行為「金鼎商標」,當時曾請俞國良、胡耀庭、馮桂林等為其做胚,由吳漢文等進行書畫陶刻,為此吳德盛出品紫砂器頗負盛名。漢文陶刻,都署款「歧陶」,書法學趙松雪,與行、楷間,書刻流暢、迥勁、老辣。漢文常為吳德盛刻陶外,亦常與「范莊農家」合作,由「范莊農家」作器,漢文書刻。」 3、【蒋祥元】(1868~1941年),世居宜兴川埠潜洛村,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间紫砂艺人。 4、【冯桂林】(1902—1946年),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紫砂著名艺人。擅长松竹梅题材及仿真自然塑器。其制品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规则或不规则,皆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给人以“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冯桂林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以手法新颖、风格独特、构思奇妙著称于世,为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5、【蔣賢明】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善制砂壺。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蔣賢明直壁扁壺”一具,壺身扁圓筒形,直流、圓弧扳、嵌蓋、橋鈕。製作周正。鼻煙色泥。高5. 6、寬11.3公分。石如鐫刻書銘。鈴有「陽羨蔣記」、「賢明」二方印,皆篆體。 6、【史蓮生】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著錄二器:1.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史蓮生青環壺”一具,高9.5、寬13.7公分。蓋鈴「蓮生」篆文長方印。2.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史蓮生折腰扁圓壺”一具,高7.6、寬13.3公分。蓋鈴「蓮生」篆文章。 7、【朱培金】(1890---1960)近代经营业主,宜兴潜洛人.十多岁开始经营,民国后投资入股铁画轩,为铁画轩主要股东之一.二十年代后期开办"鼎恒陶器厂". 8、【許立成】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善制方形砂壺。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許立成宜富當貴方磚壺”一具,壺身長方形,方流、方扳、方蓋、方鈕,整體協調,工藝精到。壺腹

紫砂工艺师名单

截至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0星 【吕尧臣】【李昌鸿】【汪寅仙】【周桂珍】【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顾景舟蒋蓉【鲍志强】【谭泉海】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9星 【何道洪】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8星 【毛国强】【吴鸣】【李守才】【沈蘧华】【邱玉林】【季益顺】【徐安碧】【徐达明】【曹亚麟】【曹婉芬】【储立之】【谢曼伦】【鲍仲梅】 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8星 【王石耕】【刘建平】【朱建伟】【汤鸣皋】【许成权】【许艳春】【何挺初】【吴培林】【吴震】40 【张红华】【张振中】【杨勤芳】【沈汉生】【陈国良】【陈建平】【周尊严】【范建军】【范洪泉】 【倪顺生】【凌锡苟】【顾治培】【高丽君】【高建芳】【储集泉】【程辉】【葛军】【蒋新安】【潘持平】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紫砂界最高學術職稱 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0星 【吕尧臣】【李昌鸿】【汪寅仙】【周桂珍】【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鲍志强】【谭泉海】 其中:中國陶瓷藝術大師★☆☆☆☆9星 【何道洪】 其中: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8星 【毛国强】【吴鸣】【李守才】【沈蘧华】【邱玉林】【季益顺】【徐安碧】【徐达明】【曹亚麟】 【曹婉芬】【储立之】【谢曼伦】【鲍仲梅】 其中: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8星 【王石耕】【刘建平】【朱建伟】【汤鸣皋】【许成权】【许艳春】【何挺初】【吴培林】【吴震】40 【张红华】【张振中】【杨勤芳】【沈汉生】【陈国良】【陈建平】【周尊严】【范建军】【范洪泉】 【倪顺生】【凌锡苟】【顾治培】【高丽君】【高建芳】【储集泉】【程辉】【葛军】【潘持平】 其中:僅爲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者★☆☆☆8星 【方卫明】【孙伯春】【吴小楣】【咸仲英】【夏俊伟】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7星 【尹祥明】【王小龙】【王国祥】【王涛】【韦钟云】【史小明】【华健】【庄玉林】【朱新洪】 【牟锦芬】【何六一】【吴亚平】【吴亚亦】【吴亚克】【吴扣华】【吴淑英】【吴曙峰】【张海平】 【怀其芳】【李群】【李霓】【束旦生】【沈建强】【邵顺生】【陆虹炜】【陈洪平】【范永良】 【范伟群】【范建华】【施小马】【胡永成】【胡洪明】【夏淑君】【徐元明】【徐青】【桑黎兵】

从宜兴紫砂谈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精)

从宜兴紫砂谈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今日科苑科苑艺术 Modern Science92宜兴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改革开放30年,很多民间文化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处于举步维艰苦苦挣扎的境地。但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文化不仅抵住了改革开放这一系列改革带来的冲击,还成功地利用其机遇,实现了紫砂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带动宜兴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研究宜兴紫砂文化产业,将为其它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宜兴紫砂文化产业的成功并不 是偶然的,是由以下多个因素决定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水平提高了,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而紫砂壶又是一种极好的泡茶用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升,而紫砂壶本来就有其文化内涵,因此现在喜欢收藏和把玩紫砂壶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对紫砂壶需求的增加。同时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原料(宜兴有优质的紫砂矿),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市场上已经是独树一帜。其它地方虽然也有出产紫砂壶的,但其品质与知名度是远远比不上宜兴的紫砂壶的,因此,宜兴紫砂壶的替代品是极少的。这两个因素的存在使得需求旺盛,带来的结果就是行业的繁荣。 另外宜兴紫砂壶产业的生存与 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支持首先表现在对宜兴 紫砂壶这个品牌的大力宣传。2006年,政府把“宜兴紫砂工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举动极大地提高了宜兴紫砂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此外,宜兴市政府每年还举办“陶瓷文化艺术节”,给众多的制壶工匠们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了世界一个了解宜兴紫砂产业的窗口。我们从《陶都文艺》等宣传刊物上看到政府在宣传紫砂壶时,不单单从壶本身入手,还更多的向外界阐述了紫砂壶悠久的历史,古代一些文人墨客与紫砂壶之间的渊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本来就有其雄厚的硬实力 (泡茶的独特效果,高超的工艺水平),而政府的宣传又给它添上了厚重的软实力。因此,宜兴紫砂壶才能像如今这样风行于世。 政府的支持还在于它给宜兴 的紫砂产业的发展有了较长远的规划。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兴建了中国陶瓷城,不仅优化了紫砂行业的经营环境,而且对于整个紫砂产业的品位更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任淦庭(1889--1968)紫砂装饰艺人。 裴石民(1892--1979)为供春的树瘿壶配制了壶盖。 吴云根(1892--1969)作品以竹子题材为主,实用美观。 王寅春(1897-1977)喜制各类方器及筋纹器茶壶。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开长、凯长。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梅桩壶"报春"等十几种新品,以花卉见长.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18岁时,因战事家这中落,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凭著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犊,才华显露,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20岁左右,曾应上海古玩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甘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曾一度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矿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1945年后,与沪上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1948年,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饯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诺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1954年10月,和紫砂从业人员一起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兴建筹建工作。1955年1月,担负紫砂工艺的招生和技术辅导的育才重任,并完成了国家礼品展品的制作。1956年,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同年与来厂实习带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结为知友,共同完成《提壁茶具》的创作,积极参与紫砂成型汪浆,辘轳车的技术革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担任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时,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餐具及高档花盆。1960年后,为提高紫砂技术,专事指导打样设计改进紫砂专用工具,练兵习艺,从而使整个紫砂生产工艺水平向精益求精迈进,又访遍北京、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并与中国许多著名教授如高庄、冯先铭、孙文林、刘汝醴;画家傅抱石、陈之怫、亚明;陶瓮科学家刘秉诚、李国祯等进行广泛的交友联谊结为至交,为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1975年起,为揭开紫砂文化之谴,多次配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教授,跑遍宜兴地区古窖址,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对野羊角山宋代紫砂窑址进行认真考证。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情况、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有关紫砂陶艺的论文。1980年,挑选技术尖子,按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的供样,指导复制历史名作。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抓住技术要点,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示范。理论上定期为他们上课,写成紫砂工艺二十一讲。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钸上,大展紫砂雄风,为罗桂祥博士两百余件藏品作鉴定,并开展紫砂陶艺讲座,给许多国家的学者和鉴赏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于1957年、1959年、1979年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他的名作受到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评价。1982年被国家评为工艺美术师,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被国家评为银质奖,“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为“金质奖”。

2017年官方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排名

2017 年官方最新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排 名 ★历代紫砂壶大师名单- 明代紫砂壶大师名家排名 【金沙寺僧】【供春】【元畅】【时朋】【董翰】【赵梁】【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仲美】【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信卿】【陈正明】【闵鲁生】【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陈子畦】【陈光甫】【沈君盛】【项真】【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周季山】【徐次京】【陈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项圣思】【邵旭茂】【陈辰】【梁小玉】【蒋时英】【邵二孙】【闵贤】【项子京】【陈煌图】★历代紫砂壶大师名单- 清代紫砂壶大师名家排名 【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袁郁龙】【金士恒】【许龙文】【陈汉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壶痴】【范庄农家】【味清老人】【元茂】【许伯俊】【继长】【徐飞龙】【汉珍】【王南林】【阳友兰】【杨履乾】【邵盘珍】【萼圃】【杨彭年】【杨凤年】【瞿应绍】【葛子厚】【杨宝年】【邵大赦】【吴玉亭】【邵景南】【郑宁候】【冯彩霞】【邵大亨】【申锡】【蒋德林】【何心舟】【王东石】【文旦】【范鼎甫】【古莲子】【矿成】【邓奎】【梅调鼎】【潘虔荣】【邵梭根】【邵维新】【史维高】【杨季初】【朱坚】【赵松亭】【瞿子冶】【陈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张春芬】【吴大澄】【汪淮】【周

永福】【王东石】【陈光明】【方曾三】【杨继光】【蒋祯祥】【陈介溪】【邵基祖】【张怀仁】【江案卿】【吴月亭】【圣和】【师蠡阁】【思亭】【柏原】【黄彭年】【谦六】【潘仕成】【邵陆大】【汪生义】 ★当代紫砂壶大师名单- 当代紫砂壶大师名家排名 【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汪宝根】【汪宝洲】【严光芝】【魏忠明】【葛宝林】【鲍明亮】【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诸葛伯勋】【沈孝鹿】【冯桂林】【鲍六芝】【邵全章】【陈少亭】【胡耀庭】【范占】【李宝珍】【陈经耕】【范锦甫】【谈尧坤】【范泽林】【邵宝琴】【蒋祥元】【顾德根】【范林源】【吴纯耿】【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施金庭】【施福生】【顾景舟】【蒋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汪寅仙】【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徐汉棠】【李昌鸿】【鲍志强】【顾绍培】【周桂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鲍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吴鸣】 【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蘧华】【吕俊杰】【高建芳】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我叫吴芳娣》紫砂文化的传承文案

我叫吴芳娣,是一名紫砂壶工艺美术师 从小家庭就不是很富裕,我没什么远大的抱负与理想 只想在我家这个小小的镇子里,找一份多挣些钱的工作,过一个安宁舒适的生活 所以高中毕业后我开始进入紫砂工艺厂培训班学艺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进入中央工艺美院学设计 一年的时光里,只与泥土为伴 每天搓揉拍打,细细丈量,反复而后再反复 用时间和汗水磨出一件好的作品 一件好的作品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优良的实用功能,细致的纹理雕刻 紫砂壶不同于其他艺术品,每一环节都需要付诸心血,融入情感 一件作品的完成,就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护育下茁壮成长 一年不长不短,但对于当初只以挣钱为目标的我却是奢侈的 我曾怀疑自己的做法,接受同伴不解的眼光 但现在,那却成为我最珍贵的时光 师傅曾告诉我 “耐得住寂寞,抛的去繁华” 制作好紫砂壶这一件事,就需要在寂寞与繁华中用一生去完成 现在我已经50岁了,可是我依旧觉得在紫砂壶制作的路上我要继续走 或许是因为壶友们的支持与希望,或许是因为传承的使命感 当我的作品在世博会上展出的时候,我真正意识到了我做这些的意义 我从初学紫砂壶制作只为赚钱谋生 到今天把它当做生命的一部分,紫砂壶所象征的早已不再是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 它不仅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更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赋予在它身上的,是人精神理想的寄托,是艺术的提炼与升华,是物之灵性,美之统一 作为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一个缩影,它不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茶器皿,品赏把玩之物,跟是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紫砂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语境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数百年的传承与积淀使它成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兴人、作为一个普通的紫砂壶手工制作者 我希望正在做紫砂壶的工友们能够用心地继续这项职业,把它当做自己的使命去做,我们做的不仅是小小的壶,更是守护着一种文化 更希望没有从事这项行业的朋友们能更多的加入我们的行列里,虽然它并不像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样有庞大的团队,光耀的前景,但是我们紫砂壶制作者也有自己的坚守 我相信,不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优秀的紫砂壶工艺美术师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一定能走出宜兴,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一定能在这一样一代代的努力下传递发展

宜兴紫砂艺术大师名人录

1.宜兴紫砂艺术大师名人录 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2007年最新名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遽华、吕俊杰鲍中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 江苏省紫砂工艺美术名人: 张振中、葛军陈国良程辉沈汉生路朔良顾治培许艳春范建军杨勤芳汤鸣皋刘建平蒋新安高建芳储集泉吴培林周尊严何挺初高丽君倪顺生陈建平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强范洪泉朱建伟 专业技术职称类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季益顺朱建伟吴小楣程辉韦钟云咸仲英曹婉芬汤鸣皋方卫明陈建平 顾绍培鲍仲梅周尊严徐安碧夏俊伟邱玉林李守才潘持平张红华沈邃华徐达明吴鸣曹亚麟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陈国良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髙建芳吴培林杨勤芳何挺初 高级宜兴紫砂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陆红炜庄玉林李霓鲍利安张振中胡永成王国祥李霞(大谈跃伟徐雪娟 朱新洪强德俊李园林华健曹燕萍桑黎兵高湘君徐元明沈建强吴曙峰 吴奇媛蒋建军(大)赵江华鲍正平韩洪波何燕萍王辉王铭东朱建萍 姚志源尹祥明吴同芬吴亚克李群邵新和张庆成黄自英倪顺生高丽娟 范永良潘岷 工艺美术师(国家): 邵毓芬倪新安范建华徐青蒋才源吴淑英吴扣华夏淑君何六一王涛怀其芳陈洪平邹玉芳张海平吴贞裕邵顺生郭超刚鲍正兰顾美群牟锦芬谢菊萍胡健良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黄丽萍鲍雯君吴奇敏殷惠娟何叶许爱华蒋丽雯鲍燕萍毛子健鲍峰岩秦志荣倪建军李涵明史建平谭晓君范仁良谭晓燕杨逸雯枼慧芬鲁新华汤志明刘国强万亚钧毛文杰王奋良唐六琴汤杰沈寅华沈琳褚婷圆吴建强毛顺洪马新勤鲁浩刘建芳胡敖君钱菊华姚志泉吴开浒周志和赵明敏勇跃军鲍定博钱建生堵江华陈国宏刘凤英叶惠毓徐建国范早大 张哲伟王福君王柯钧徐萍李铭高俊咸晴史小明廖西九崔国琴 吕俊庆陈成何健恽益萍邵泽平顾秀娟王曙光周定芳范其华王生娣范志中朱斌郑求标陆君房玉兰诸葛逸仙蒋金凤魏志云何忍群尹红张树林张志强吴东瑾汪梅芳张彩英周建英吴东元高凌云高俭秦慕云蒋艺华周琴芬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 张志清黄旭峰董开生潘小忠史银之朱丹周其坤唐伯琴范乃芝沈龙娣 姜新伟潘跃明徐立储峰汪叶顾勤邵沛华陈依群周琴娣吴秋文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xx紫砂壶大师名单 ,xx紫砂壶名人录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明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金沙寺僧】【供春】【元畅】【时朋】【董翰】【赵梁】【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 【李仲芳】【陈仲美】【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信卿】【陈正明】【闵鲁生】 【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陈子畦】【陈光甫】【沈君盛】【项真】【陈和之】【陈挺生】 【承云从】【周季山】【徐次京】【陈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项圣思】【邵旭茂】【陈辰】 【梁小玉】【蒋时英】【邵二孙】【闵贤】【项子京】【陈煌 图】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清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袁郁龙】【金士恒】【许龙文】【陈汉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壶痴】【范庄农家】【味清老人】【元茂】【许伯俊】 【继长】 【徐飞龙】【汉珍】【王南林】【阳友兰】【杨履乾】【邵盘珍】【萼圃】【杨彭年】【杨凤年】 【瞿应绍】【葛子厚】【杨宝年】【邵大赦】【吴玉亭】【邵景南】【郑宁候】【冯彩霞】【邵大亨】【申锡】【蒋德林】【何心舟】【王东石】【文旦】【范鼎甫】【古莲子】【矿成】【邓奎】【梅调鼎】【潘虔荣】【邵梭根】【邵维新】

【史维高】【杨季初】【朱坚】【赵松亭】【瞿子冶】【陈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张春芬】【吴大澂】【汪淮】【周永福】【王東石】【陳光明】【方曾三】【楊继光】【蒋祯祥】【陈介溪】【邵基祖】【张怀仁】【江案卿】【吴月亭】【圣和】【师蠡阁】【思亭】【柏原】【黃彭年】【谦六】【潘仕成】【邵陸大】【汪生义】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当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汪宝根】【汪宝洲】【严光芝】【魏忠明】【葛宝林】【鲍明亮】【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诸葛伯勋】【沈孝 鹿】【冯桂林】 【鲍六芝】【邵全章】【陈少亭】【胡耀庭】【范占】【李宝珍】【陈经耕】【范锦甫】【谈尧坤】 【范泽林】【邵宝琴】【蒋祥元】【顾德根】【范林源】【吴纯耿】【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施金庭】【施福生】 xx工艺美术大师 【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徐汉棠】【李昌鸿】【鲍志强】【顾绍培】【周桂珍】 ★xx陶瓷艺术大师 【xx】 ★xx工艺美术大师 【鲍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蘧华】【吕俊杰】

中国历代紫砂壶大师名人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紫砂壶档案:紫砂文化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紫砂壶的真正流传是从明代开始,之后名家辈出。蔚然成风。历代帝王,文人墨客无不视若珍宝,史料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不但酷爱紫砂壶,并且曾认真研习亲手制作:“一时宫廷上下处处紫砂,文武群臣皆以制紫砂壶为功。”现在,紫砂壶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国粹艺术,被全世界认可。 【金沙寺僧】【供春】【元畅】【时朋】【董翰】【赵梁】【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仲美】【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信卿】【陈正明】【闵鲁生】【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陈子畦】【陈光甫】【沈君盛】【项真】【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周季山】【徐次京】【陈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项圣思】【邵旭茂】【陈辰】【梁小玉】【蒋时英】【邵二孙】【闵贤】【项子京】【陈煌图】 ★历代紫砂壶大师名单 - 清代紫砂壶大师名家排名【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袁郁龙】【金士恒】【许龙文】【陈汉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壶痴】【范庄农家】【味清老人】【元茂】【许伯俊】【继长】【徐飞龙】【汉珍】【王南林】【阳友兰】【杨履乾】【邵盘珍】【萼圃】【杨彭年】【杨凤年】【瞿应绍】【葛子厚】【杨宝年】【邵大赦】【吴玉亭】【邵景南】【郑宁候】【冯彩霞】【邵大亨】【申锡】【蒋德林】【何心舟】【王东石】【文旦】【范鼎甫】【古莲子】【矿成】【邓奎】【梅调鼎】【潘虔荣】【邵梭根】【邵维新】【史维高】【蒋锡凤】【杨季初】【朱坚】【赵松亭】【瞿子冶】【陈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张春芬】【吴大澂】【汪淮】【周永福】【王東石】【陳光明】【方曾三】【楊继光】【蒋祯祥】【陈介溪】【邵基祖】【张怀仁】【江案卿】【吴月亭】【圣和】【师蠡阁】【思亭】【柏原】【黃彭年】【谦六】【潘仕成】【邵陸大】【汪生义】 其中以清代紫砂壶中陈明远的紫砂壶仿品最多,其弟子或他人盗仿。而后各大拍卖行为求利益争相炒作。陈明远的壶存世非常稀少,可以说是没有几把壶。再就是杨彭年的仿品也非常的多。希望购买者一定谨慎。 清代紫砂壶名家 王友兰清顺治-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 郑宁候清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 华凤翔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善仿古,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兼长紫砂炉均,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纤,工而能朴,款识以方章[荆溪华凤翔制]落之。 陈鸣远号鹤峰、鹤屯、壶隐、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间制陶名师,生卒不详。是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师,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技艺精湛,且作品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之风,所作之品,为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名孚中外。当时北京有“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赞语,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壶、杯、瓶、盆、文房雅玩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壶》、《诰宝壶》、《花樽》、《菊盆》、《香盘》、《什锦杯》等,传世作品《南瓜壶》、《竹笋水盂》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袁郁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制陶名艺人,有《素身扁壶》传世。 金士恒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许龙文清雍正时制陶名艺人。 蒋锡凤制陶清中期紫砂壶名艺人,号锡凤,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

宜兴紫砂壶名人录官方版

宜兴紫砂壶名人录官方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徐汉棠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鲍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沈邃华徐达明曹亚麟 吴鸣储立之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强 沈汉生范洪泉季益顺朱建伟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谭泉海汪寅仙汤鸣皋鲍志强周桂珍顾绍培 潘持平张红华曹亚麟凌锡苟储立之吴鸣 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程辉 曹婉芬周尊严何挺初沈邃华李昌鸿何道洪 吕尧臣李守才徐安碧季益顺徐汉棠邱玉林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蒋蓉徐秀棠鲍仲梅夏俊伟徐达明朱建伟 陈国良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高建芳 吴培林杨勤芳韦钟云咸仲英方卫明吴小楣 陈建平倪顺生高丽君葛军束旦生胡洪明 蒋小彦蒋新安凌夕苟怀其芳王涛王国祥 胡永成张振中桑黎兵孙伯春范建军 工艺美术师<国家> 胡健良范永良马志远蒋国兴蒋敖生毛丹 王石根王小龙庄玉林邵毓芬华健李霓 夏淑君顾美群吴曙峰吴奇媛吴淑英郭超刚 沈建强鲍正兰倪新安范建华徐元明蒋才源 曹燕萍陈洪平吴扣华陆红炜鲍利安何六一 郑建汝李霞(大) 徐青徐益勤潘俊何忍群 魏志云吕俊庆史小明房玉兰王生娣范其华 周定芳王桂芬范伟群邵顺生何文君高湘君

吴亚克谈跃伟张海平吴贞裕徐雪娟朱新洪 强德俊李园林牟锦芬邹玉芳李群管唯皓 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 曹竞芳徐维真尹仲君汤志明范秀芳庞现军 陈月娥陈亚萍陈晔周菊英范泽锋范永军 周洪彬范云松何敏周志良王霞王玉芳 苏敏汪建川储亦斌周忠军高文萍鲍骧 耿春华周全马顺伢倪建芸许煜红史伟如 陈腾刘国强丁淑萍王辉沈锡芬潘旭峰 顾涛吴菊芳钱震球王杏坤王福君黄旭峰 张志清董开生堵江华潘小忠史银之王奋良 葛烜朱丹周其坤吴开浒唐伯琴徐立 鲁浩范乃芝沈龙娣沈琳蒋才源钱菊萍 钱菊华储峰马新勤吴燕群毛子健潘跃明 万亚钧汪叶夏立邵沛华陈依群周琴娣 鲍燕萍顾勤鲍雯君吴秋文殷惠娟何叶 许爱华毛文杰赵明敏何燕萍蒋丽雯黄丽萍 姚志泉吴奇敏邱占春高俊(小)张志清周荣金吴芳娣喻小芳毛顺洪任惠芬杜雪之徐敏 周俊智冯建中申屠国洪沈建军鲍玉华许良平周建平周瑞成吴介春戴云燕王联芳张海虎 徐曲贾逸芳钱午生沈彩娥周婷曹宇宏 范颖高嫣袁国强顾幼之陈顺培周波 高俊(大)吴志强张生荣黄云云尹月华张晓蕾高奋荣张幼科姚志源万根法顾婷王亚军 周静洁王耕兰方小龙秦志荣梅宝玉咸晴 倪建军范建荣曹建国吴文新王潇笠刘锡芬 孔晓明朱永忠费寅媛鲍利民勇跃军苗春洪 曹奇敏周洁平钱建生朱其大唐朝霞唐科 何健范黎明徐永君谈文华王亚军周荣金 万亚钧庄永忠万根法宋小卫张志清薜卫平 蒋峰鲍正平葛昊翔杨俊赵曦鹏周伟君 赵江华蒋艺华李涵明王柯钧鲍庭博胡敖君 杨维高韩洪波邵伟民董健汤杰姜新伟 顾建军史建平罗泽南周菊芳朱峰海顾中南 鲍青曹燕锋范中明毛春英董亚芳朱亚琴 鲍玉梅周慧君廖江玲蒋建军(小) 陆君朱鸿均 吴娟范仁良吴幼波王小君鲍峰岩黄顺法 沈寅华谭晓燕蒋琰滨汪成琼邵逸平周晓琴 鲁新华王龙海俞荣骏徐志倩范国歆王杏军 范卫强夏逸民吴小萍陈国宏刘剑飞刘建芳 谭晓君

宜兴紫砂壶名人录

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2007年最新名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遽华、吕俊杰鲍中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张振中、葛军陈国良程辉沈汉生路朔良顾治培许艳春范建军杨勤芳汤鸣皋刘建平蒋新安高建芳储集泉吴培林周尊严何挺初高丽君倪顺生陈建平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强范洪泉朱建伟 专业技术职称类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季益顺朱建伟吴小楣程辉韦钟云咸仲英曹婉芬汤鸣皋方卫明陈建平 顾绍培鲍仲梅周尊严徐安碧夏俊伟邱玉林李守才潘持平张红华沈邃华徐达明吴鸣曹亚麟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陈国良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髙建芳吴培林杨勤芳何挺初 高级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陆红炜庄玉林李霓鲍利安张振中胡永成王国祥李霞(大谈跃伟徐雪娟 朱新洪强德俊李园林华健曹燕萍桑黎兵高湘君徐元明沈建强吴曙峰

吴奇媛蒋建军(大)赵江华鲍正平韩洪波何燕萍王辉王铭东朱建萍 姚志源尹祥明吴同芬吴亚克李群邵新和张庆成黄自英倪顺生高丽娟 范永良潘岷 工艺美术师(国家); 邵毓芬倪新安范建华徐青蒋才源吴淑英吴扣华夏淑君何六一王涛怀其芳陈洪平邹玉芳张海平吴贞裕邵顺生郭超刚鲍正兰顾美群牟锦芬谢菊萍胡健良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黄丽萍鲍雯君吴奇敏殷惠娟何叶许爱华蒋丽雯鲍燕萍毛子健鲍峰岩秦志荣倪建军李涵明史建平谭晓君范仁良谭晓燕杨逸雯枼慧芬鲁新华汤志明刘国强万亚钧毛文杰王奋良唐六琴汤杰沈寅华沈琳褚婷圆吴建强毛顺洪马新勤鲁浩刘建芳胡敖君钱菊华姚志泉吴开浒周志和赵明敏勇跃军鲍定博钱建生堵江华陈国宏刘凤英叶惠毓徐建国范早大 张哲伟王福君王柯钧徐萍李铭高俊咸晴史小明廖西九崔国琴 吕俊庆陈成何健恽益萍邵泽平顾秀娟王曙光周定芳范其华王生娣范志中朱斌郑求标陆君房玉兰诸葛逸仙蒋金凤魏志云何忍群尹红张树林张志强吴东瑾汪梅芳张彩英周建英吴东元高凌云高俭秦慕云蒋艺华周琴芬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 张志清黄旭峰董开生潘小忠史银之朱丹周其坤唐伯琴范乃芝沈龙娣 姜新伟潘跃明徐立储峰汪叶顾勤邵沛华陈依群周琴娣吴秋文 吴燕群沈建军沈琳喻小芳毛顺洪任惠芬杜雪之管唯皓贾逸芳邱占春 鲍玉华徐敏许良平何文君 蒋琰滨吴娟范中明孔哓明顾建军罗泽南周菊芳朱峰海吴娟顾婷 董健毛春英董亚芳朱亚琴鲍玉梅周慧君朱鸿均鲍青范伟群汪成琼 邵逸平俞荣骏潘俊徐志倩王杏军范卫强夏逸民吴小萍刘剑飞曹燕锋 顾中南周晓琴范国歆葛烜吴芳娣 助理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 沈菊芳孔春华周俊智徐暗华夏洁萍唐斌杰吴小军万根法王亚军王凤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