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4-0437-05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吕拉昌1,魏也华2

(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广东广州 510405;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理系,美国WI53201)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和全球化,资本主义进入了制度重建的新阶段,社会科学日益重视“制度”因素的作用。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文章深入分析西方学者提出的制度转向、制度厚度概念及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评析,并简要探讨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制度厚度;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9.1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自19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化,在全球化及新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方经济地理处在转型的重要阶段,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有别于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后者可称为新地理经济学)。“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成为这一转向的重要特征,制度和文化转向是这一转向的核心。

2 制度转向的产生背景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不是偶然的,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资本主义的转型提供了实证基础,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学科基础,地理学对全球化及资本主义经济重组及其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促进了其转型的进行[1]。

2.1 资本主义经济重组、全球化是制度转向的实证基础

自19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由标准化生产、大众消费的福特主义向柔性化生产、个性化消费的后福特主义转型,导致经济结构、过程和制度的柔性化。企业使用新技术、新资源,采取新的供给战略及工作形式,使生产柔性化,以减少成本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从1980年代早期以来,诸多国家将减制(deregulation)和私有化提到议程上,努力使市场自由化,以提供资本运做更大的空间。尤其是1980年代早期,英国和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引发企业全球扩展,以保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这种经济重组促使资本主义寻找与后福特主义的经济方式相适应的制度框架,经济组织、社会机构和国家本身都在寻求新的制度构架,使得许多老的体制框架被抛弃。与此同时,全球化进一步削弱了旧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制度的空间尺度提出了挑战,国家及国家层次制度对经济的控制弱化。全球化作为一种非地方的力量,增加了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使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制度日益削弱,进入制度重建的新阶段。由于这一经济重组制度涉及到经济过程本身,因而引起了地理学家的关注及兴趣。

2.2 社会科学制度学派的崛起为制度转向创造了学科基础

由于凯恩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影响力日趋下降、社会科学在实践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制度主义”因素增长。在经济学中,确认制度因素在不同经济中起关键作用[2,3],经济行为同样被看作是社会行为。制度经济学的合理选择制度主义,强调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制度的安排,制度以何种方式、对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率产生影响。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力和重要性[4],经济社会学寻求一种社会制度的根植性来理解经济,强调现存制度结构的方式及界定制度变化和创造的范围。演化体制学派则强调随时间制度结构如何演化,如何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经济地理学吸收社会科学的成果,通过合理选择减少交易成本思想的应用,成功地解释了区域通过接近信息、通过编制各种交易规范,建立专业化的制度结构形式(如商业协会、研究机构、就业与培训部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区域竞争力,取得成功的原因。经济地理在社会制度主义的基础上,拓展了“根植性”的概念,使经济活动紧紧地与建立在家庭、传统、技术、文化等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与网络联系在一起,解释地区的制度作为优势来提升竞争力,核心问题是区域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精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类型不同需要培育不同的制度,根植性、信用、互惠、合作与传统在区域经济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演化制度主义强调经济活动对经济的塑造以及现存制度对经济行为的限制,提出了制度滞后理论,经济地理学对滞后空间维进行概念化,确定制度变化是否或以何种方式影响区域经济,例如,经济地理学提出区域锁定(Regional lock-in),指区域制度集团狭隘封闭,由于地理要素紧密相关,地区团体会抵制变化,结果妨碍了经济发展。

第25卷第4期2005年7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5,N o.4

Jul.,2005

收稿日期:2005-03-01;修回日期:2005-03-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 JL04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4009529)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海外)(编号: 40428003)联合资助。

2.3 面对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地理学本身“制度”响应的结果

二战后,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向。1950年代,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区域综合与区域差异,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刺激了地理学者开展定量研究的积极性,出现了所谓的“计量革命”,寻求建立正式规范的科学。由于区位分析假设条件的不切实际,资料获取的难度较大,以及社会经济现象过于复杂,地理学的计量发展受到挑战。同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停滞,区域及城市问题激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从1970年早期开始,经济地理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济学派,尤其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派,以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为代表人物。哈维把空间看作是围绕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的产物,把空间社会化或者说是对空间进行社会化构造。新马克思经济地理占据了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经济地理的研究前沿。然而,新马克斯主义学派常以“积累”和阶级关系来推理经济空间的结构,难以解释复杂的地理现象。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地理概念及方法更新的关键力量,经济地理经历新的复兴,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框架产生了。198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规则理论(reg2 ulation theory)产生,标志经济地理由“积累体系”进入到“规制模式”,经济地理出现了从计量地理、逻辑实证主义向制度、文化的转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法国学者提出的规则理论,强调社会规范与经济过程的相互作用。他们区分“积累体系”和“规制模式”,把积累体系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持续分工,把规制模式定义为使可持续的积累体系得以成立的标准、机构和法律,最好的例子之一是福特主义其积累体系由规模生产和大众规模消费构成,而凯恩斯主义的福利国家则是与之相应的规制模式的主体。经济地理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理论脉络:①指出即使在相同的基本经济结构(如福特主义)下,“规制模式”和“积累体系”的地理差异都是很大的;②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规制模式的重要因素[5]。由于经济地理对社会文化的确认,认识到经济过程也是社会文化过程,制度是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这一确认成为“制度转向”的催化剂[1]。

3 制度转向的内容与特征

制度转向的含义非常广泛,不同学科、不同的理论体系,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它可以指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不同学派学科地位的变化,也可指社会科学一种广泛的概念。新古典经济学当把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作为经济制度解释企业的经济活动时,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制度转向。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是指在突破对数量、空间科学二分法的计量地理、行为地理以后,在地理研究中强调制度作用而采取的折衷学派[6]。

从19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和后福特主义的发展,地理学者在全球背景下探讨区域过程,区域研究复兴,制度主义日盛,不少学者以新产业区为实证,提出了许多关于制度转向的观点。例如,制度厚度、区域创新系统、学习型区域、全球城市区域等,其共同的前提是[7]:①地区化和全球化是交互作用的制度化过程,地区结构响应全球化过程,并成为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②通过组织支持结构的融合,以及镶入社会资本

(s ocial capital),动员柔性制度战略,使地区相关主体成为影响经济进化过程和路径的重要因素。后者事实上是指建立制度基础设施(institutional in frastructures),如形成互信、互惠的知识创新网络。制度基础设施源于传统、社区资源,与物质的基础设施形成互补。Amin and Thrift强调这种资产关系(relational assets),他们认为成功的区域应归于建立制度厚度[8]。C ooke and M organ从演化经济学提出了合作经济(ass ociational econo2 my),通过贸易协作网络、商业组织、研究机构来进行管治,使集体智慧制度形成经济主体间的信任与协作,这使得提供市场预测、培训、技术转移的集体化的服务成为可能,从而通过建立如区域协会等组织,保证经济的成功[9]。S torper通过第三意大利、硅谷等研究,提出非贸易性相互依存(untraded in2 terdependence)的概念,并指出非贸易性依存是由“传统”(conv2 entions)协调的关系资产,传统本身代表了一种密码,能使各个体相互学习,以减少风险。S torper发现存在于区域内的传统、技术溢出、区域化的“生产世界”以及各种各样的学习经济的循环关系,这种循环意味着如果规则、过程和激励,成为传统,如成为正式社会组织,如发展局,就可以成功运做。他还认为,软性的基础设施如传统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和特殊的背景,不像公路等公共设施容易执行[10]。

按Martin的说法,制度转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寻求识别不同制度对空间经济的影响。主要研究制度环境如何影响经济组织的存在及演化;制度安排(经济政治组织)不仅能重新产生,而且能修正制度环境,这种相互作用随空间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制度经济地理关注的中心问题。②强调经济景观的研究。制度是历史的携带者,把路径依赖传授到经济过程,以此研究经济景观的演化;不同地区制度路径不同,导致经济景观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③制度环境与构架如何推进技术创新,一定地区的制度或环境(milieu),如何促进产业区的发展,揭示技术创新及扩散的“制度空间”(institutional space),这是现代经济地理研究的内容之一。④研究空间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过程。文化传统、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文化过程是决定制度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成不同的社会体制空间。⑤研究区域经济管制。经济地理学家不仅要研究正式合法的经济关系,如货币管理形式、工资构架以及竞争形式,并揭示这些关系的地区制度安排,同时,也研究包括地区网络、文化、传统的非正式关系,研究这些关系的规制形式及地区安排[1]。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相比较,制度转向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①强调区域历史、文化及制度背景的作用。传统经济地理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不考虑社会、政治、文化背景[11,12]。在区位论中,经济行为是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社会政治环境是常量,地理空间是均质的。甚至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理论的构架仍是强调经济,认为社会政治文化是被决定,阶级关系根植于资本主义本身。事实上,所有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经济过程、个人动机等必须在更宽广的社会经济、政治规则、过程与传统中去理解,这种规则、过程和传统可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这是制度转向的焦点。②强调多元主体的作用。区域系统中存在多种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等,战后西方经济政策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

834经 济 地 理 25卷

自由市场主义,其区域政策一直是以企业为核心的、标准化的、基于激励的和自上而下由国家推动的,它们均认为经济成功的核心在于一组共同的因素,如理性的个体,追求最大化的企业家,企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单元等,只是前者重视政府能力的作用,后者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而制度学派强调对政府、企业、私人等所有的区域主体的集体动员,关注结成这种“集体”的制度形式。③强调制度网络。制度转向由关注单个区位或组织的制度安排,强调把分散的意图、知识、资源以及权力,结成蜘蛛状网络结构,从单个区位或组织的制度安排转移到制度综合和管制网络的形成,网络组织和区域根植性的研究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热门领域。④强调制度网络与管制网络的结合。城市管制通过制度实现,同时也涉及制度的创造,制度部分通过实践产生。因此,制度网络与管制网络有一定的相关性。制度网络必须与管制方式等相适应。⑤从重视制度形式及构造到强调制度过程。从区域发展过程来研究区域发展,从终极点的研究到侧重过程的研究,Amin and Thrift指出重要的不仅是制度网络的存在,而是制度过程,强调制度、经济、文化、政治形式的共同演化,以此来理解区域发展的体制动力[13]。

4 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经济地理的制度转向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14]。Amin和Thrift从四个关键组成要素对制度厚度下定义:①强烈的制度存在,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制度、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自愿团体;②在各种制度间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reflexive netw orking)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③制度厚度取决于主体结构,通过联合建造和集体存在,将部门主义和制度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④上述三方面而导致一种涵化和集体动员,使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形成共同感。这些因素的结合就反映了地区的制度厚度的程度与性质[13]。

按最有利的结合方式,制度厚度的这四个决定因素会产生6种结果:①制度持久性—地区制度再生产;②共同具有知识的档案(包括正式的或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③制度柔性—区域制度具有学习和变化的能力;④创新能力—企业和区域都具备的内部能力;⑤信任与互惠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⑥广泛拥有的共同项目、能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区域动员[15]“制度厚度”的概念,通过以制度能力的状况定义区域,提供了支持地方作为主体的(locality as agent)思想的框架[1]。这主要是通过建立信用关系,促进产业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通过制度化过程,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范,使每个个体如鱼得水[13]。

除从上述制度过程对区域发展作用外,必然会联想到制度的“厚”与“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观点:①一种关系可称为“厚而有效”(thick and w ork),制度厚度促进区域发展,例如意大利北部的Santa Croce及伦敦城及德国的Baden -Württemberg;②另一种关系可称为“厚而无效”(thick and does not w ork),例如英格兰东北部,瑞士的Jura和苏格兰,提供了重组的制度过程;③还有一种关系是“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例如,英格兰南部的运动车谷(M otor S port Valley),是一个缺乏制度厚度下经济成功的例证。Henry and Pinck提出,当我们讨论地区制度条件时,相对于“厚”,“薄“的含义是什么[15]。

虽然不少的学者已普通使用制度厚度这一概念,但仍然存在许多争议,Martin认为,这一概念在定义和理论上缺乏精确,在区域和地区尺度上如何对经济发生作用?地区制度厚度到底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为什么制度厚度在一些区域带动区域发展,而不是其它区域?共同议程和目标是关键,但如何实现围绕这一目标的流通,联合与动员,谁制订这个议程?很明显,通过集中于地方制度,这一概念低估了中央政府的角色,如果地方制度与国家和区域制度不相一致,那么这种地方制度执行的可能性就很小[1]。

Raco指出,朝建立制度厚度和共同目标的方向发展,可能会排斥某些内部主体以及外部投资,可能对经济发展有害[16]。Macleod and G oodwin认为有些制度组织的贡献更大,并指出该概念对政府及地理尺度的作用分析不够[17]。

Henry and Pinck在对英格兰南部的运动车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车谷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制度厚度,应主要归功于国家制度活动的历史遗留,在同样的经济空间,有众多不同的制度系统,可为经济发展提供不同的道路,制度厚度仅是一种促进区域发展的形式,区域发展不仅包含制度厚度,更重要的是如何提供精确的制度性质。并非突出所有的公共制度,关键是与产业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的关键制度过程[15]。

5 制度转向的争论

许多地理学家对经济地理学适应社会经济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在区域发展中强调制度因素表示肯定,但对转向的过程及程度,的确有很多争论。Amin and Thrift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转向,是经济地理知识的关键转折点,经济地理学应抛弃依赖主流经济学的做法,而应更多地吸收建立在经济知识之上的社会文化内容,后者比前者更能提供敏锐的洞察和解释,而且对政策界更能产生影响[18]。他们的观点立即受到Martin and Sunley的尖锐批评,他们在经济地理学“‘经济’的再思考———扩大我们的视野,还是丢掉我们的核心”一文指出,一些地理学家低估或放弃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因素,而更多强调社会文化因素,有导致经济地理学滑向没有坚实基础、表面化学科的危险[19]。

Markusen认为,近10年来,这一转向出现的许多概念是模糊概念,如柔性专业化、区域复兴、世界城市、合作竞争、社会资本等,而且证据不足,分析方法有限,有很大的政策距离[20]。近年来,对经济界及地理界,政府部门所追捧的产业集群概念,Martin and Sunley认为也存在集群范围不清,界定困难,没有自己独特的政策模式,事实上也是一个模糊概念[21]。

另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区域、城市的变化与政府相联系,忽视了政府的作用[22]。新制度主义将分析的视野表面化、探究区域的水平网络与互惠关系,忽视了不同空间尺度管制的垂直秩序和社会关系的等级结构[23],从而忽视了区域受国家的制度、规则和管制的影响,这种影响或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培训有关的政策,或通过市场规则而执行。

934

4期 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6 评论与启示

在社会变化及学科演变背景下,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这一转向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但这些理论尚处于幼年阶段[1],仍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可从中得到许多启发。6.1 从经济地理的学科发展及研究方法出发

制度转向反映了继计量革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之后,经济地理学新的发展方向,这种转向以制度形式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后福特主义时代,伴随全球化的过程,竭力摆脱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渴求。也是从根本上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对“制度”忽视的一种弥补,这是新时期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维生素”。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从制度层面帮助我们理解制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过程、制度空间、制度厚度等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扩大了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观察视野。但是,制度转向并不是经济地理学的全部,转向不意味着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的隔离和对传统经济地理的抛弃,而是对传统经济地理的有益补充。经济地理绝不能抛弃“经济”,而单纯的探讨社会、文化,绝不能“转向过头”,而抛弃了“经济”的核心。

在研究案例上,主要取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主要以分析发达国家的新产业区为主,如硅谷、伦敦、南加州等,因此研究的区域既不包括发达国家的其它部分,也不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研究方法上,大量的研究从个案出发,尽力概括出一般化的概念和理论,这种简单的归纳难以得出一般的规律,甚至有时同样的个案得出了不同的分析结果,野外的调研显得比较肤浅;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制度学派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分析范式,因而事实堆积,像一个大杂烩;制度学派以单纯的描述及逻辑推论为主要的研究手段,仍少使用地理学GIS研究方法,缺乏定量化的研究,如在新产业区的研究、集群的研究中GIS方法非常有潜力,但是目前应用还很少。

6.2 从制度转向内容看

从制度转向的学科要求出发,制度转向要避免滑向软制度主义(s oft institutionalism),把制度作为决定因素。也要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制度因素的观点。事实上,制度对经济发展作用并非直接过程,它是通过对传统的经济要素如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有效调动、组合、吸引与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制度转向从内容上应重点研究在一定地理单元之上的制度配置问题,在这一方面,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制度成功,应用在其他地区不一定能成功,硅谷在世界高科技发展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不仅在技术层面,也在制度层面,世界许多地区都在仿制硅谷,有许多不成功的例子[24]。

地区制度的地理空间的拟合更不能忽视区域或国家的政策、制度与规范,必须具备可以根植的社会基础,只有这种“制度空间”才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否则这种“制度空间”难以操作,即使实施,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制度转向对政府的作用重视不够。政府是制度变化的主体之一,政府可以以各种方式变革制度框架,如改变政府部门结构(如中国简化政府机构)。西方经济地理界对政府的作用研究较少,而且集中在福利政策、科技政策等几个有限的领域。

19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都出现了贫困、不平等、健康等区域问题,西方地理学者并没有给其更多的关注[25],也没有提出更多的政策措施,使西方地理学出现了所谓的“政策距离”。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等视而不见,见而不究。正因为如此,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是不是适合发展中国家,还有待研究。

6.3 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对于制度厚度这一概念,目前还仅是一种特征性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制度厚度帮助我们理解制度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但如何作用仍未能阐述清楚。有关学者想研究制度“厚”、

“薄”与区域发展间的关系,个别案例还不能揭示一个普通的规律,从已有的研究看,“厚”、“薄”与区域之间并没有许多关联的关系。

“制度厚度”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要使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相联系,制度过程是一个有用的概念,但制度过程如何发动,又如何操作还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关键问题不是“薄”与“厚”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出区域发展的制度瓶颈,提供释放生产力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通过制度过程形成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一个“薄”制度化的过程,中央权力下放,减少对地方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各地区也是如此,逐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繁琐的管制,这种“薄”制度化,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各地也在建立“制度厚度”,这种“制度厚度”的建立,是以政府动员的形式发动,如区域形象建设,区域营销,形成区域目标与共识,这种“制度厚度”建设在许多时候只是形式而已,核心还是没有抓住“制度厚度”中某一具体的关键制度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作用。而且各地往往把建设“制度厚度”变成了一种竞赛,如各地对外商都有优惠政策,一个比一个更优惠,形成了大区域或国家层次的“制度厚度”的侵蚀,使得国家或大区域层次又不断地增加“制度厚度”。可见制度厚、薄与经济发展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往往会在不同区域层次形成不同的制度发展态势,因此如何实现制度转型,寻求中央与地方的平衡,捕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确制度是探讨制度与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只有把“制度厚度”与其地理空间尺度联系起来,“制度厚度”才有意义。

7 结语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是资本主义再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地理学再发展的需要,因而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具有客观的基础,有其必然性。因此,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转”与“不转”的问题,而是如何“转”的问题。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由于客观的原因,过去几十年较少介入“制度问题”的讨论,制度经济地理学几乎还是盲区,但近年来发展很快。

在2003及2004年美国地理学年会上,有学者指出经济地理学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贫困等世界问题研究不足,也呼吁加强对中国政府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使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概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济地理,无论对经济地理

044经 济 地 理 25卷

学科建设以及经济地理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 M ARTIN R.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in economic geography[A ].In T

BARNES ,E SHEPPARD ,eds.C om panion to Economic G eography[C].Blackwell ,Ox ford ,2000.77-94.

[2] WI LLIAMS ON O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 ork :The Free Press ,1985.

[3] NORTH D.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G 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 ocial structures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 ociology ,1985,91:481-510.

[5] 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向评述[J ].经济

地理,2000,5(3):5-17.

[6] J ESS OP B.Institutional re (turns )and the strategic -relational approach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33:1213-1235.

[7] M AC LE OD D.Bey ond s oft institutionalism :accumulation ,regulation ,

and their geographical fix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33:1145-1167.

[8] AMIN A ,THRIFT N.Living in the global ,in G lobalization [A ].In

AMIN A ,THRIFT N ,eds.S titu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 2rope[C].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Ox ford ,1994.1-22.

[9] COOKE P ,M ORG AN K.The ass ociational economy :firms ,regions and

innovation[M].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Ox ford ,1998.

[10] ST ORPER M.The regional w orl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M].New Y ork :G uilford Press.

[11] M ARTIN R L.Economic theory and human geography[A].In D G RE 2

G ORY,R L M ARTIN ,G E S MITH ,eds.Human G eography[C].Bas 2ingstoke :M acmillan ,1994.21-53.

[12] Sunley P.C ontext in economic geography :the relevance of pragmatism

[J ].Progress in Human G egraphy ,1996,20:338-55.

[13] AMIN A ,THRIFT N.G lobalisation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 lo 2

cal economy [A ].In S CAMERON ,S DAVOUDI ,S G RAH AM ,A

M ADANI -POUR.The New Urban C ontext Eds P Healey[C].M anag 2ing Cities (John W iley ,Chichester ,Sussex ),1995.91-108.[14] AMIN A ,THRIFT N.Living in the global ,in globalization ,institut 2

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M].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Ox ford ,1994.1-22.

[15] HE NRY N ,PINCH S.Neo -M arshallian nodes ,institutional thick 2

ness ,and brotain ’s ‘m otor sport Valley ’:thick or thin ?[J ].Envir 2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1,33:1169-1183.

[16] RACO CAR.Underdtanding m otor racing valley [J ].Engineering ,

1997.6-70.

[17] M AC LE OD G,G OODWIN M ,S pace ,scale ,and state strategy :rethi 2

nking urban and regional g overnance [J ].Progress in Human G eogra 2phy ,1999,23:503-527.

[18] AMIN A ,N THRIFT.What s ort of economics for what s ort of economic

geography ?[J ].Antipode ,2000,32:4-9.

[19] M ARTIN R ,S UN LEY P.Rethinking the “economic ”in economic geog 2

raphy :broadening our vision or losing our focus[J ].Antipode ,2001.[20] M ARK USE N A.Fuzzy concepts ,scanty evidence ,policy distance :the

case for reg our and policy relevance in critical regional studies[J ].Re 2gional S tudies ,1999,33(9):869-884.

[21] M ARTIN R ,S UN LEY P.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 ?[J ].Journal of Economic G eography ,2003,(3):5-35.

[22] M AC LE OD G,G OODWIN M.S pace ,scale ,and state strategy :rethi 2

nking urban and regional g overnance [J ].Progress in Human G eogra 2phy ,1999,23:503-527.

[23] CO LLINGE C.Self -organisation of s ociety by scale :a spatial rew ork 2

ing of regulation theor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 ociey and S pace ,1999,17:557-574.

[24] 吕拉昌.新经济时代我国特大城市空间发展与组织[J ].人文地

理,2004,(2).

[25] DOR LING D ,SH AW M.G eographies of the agenda :public policy ,the

discipline and its (re )turn[J ].Human G eography ,2002,26(5):629-646.

INSTITUTIONAL TURN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 Y AN D REGIONAL DEVE LOPMENT

LU la -chang 1

,WEI Y e -hua

2

(1.C ollege of G eography ,G uangzhou University ,G uangzhou 510405,G uangdong ,China ;2.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US A WI53201)Abstract :Wit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globalization ,Western capitalism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s ocial sciences have increasingly paid attentions to the notion of institutions.The field of economic geography emphasizes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has experienced “institutional tur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oncepts of “institutional turn ”and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We als o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K ey w ords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stitutional turn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regional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吕拉昌(1963-),男,博士,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1

444期 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经济学试卷二教学内容

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人格化交易:从本质上讲是将经济活动范围限制在熟人圈里,进行重复的面对面交易。 2.科斯第二定理:“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3.中心签约人:是指企业所集中的要素各项交易契约中,在所有的要素交易契约中都出现的契约人。 4.“敲竹杠”问题,就是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 5.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B.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 2.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 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3.某化工厂将其有毒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从而造成对他人的损害,这种外部性是()。B.公共外部性 4.“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制度安排本身是有成本的。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这是() D.科斯第三定理 5.在委托代理理论中,交易双方在交易协定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被称为()D.道德风险6.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经常进行的通用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A.市场治理 7.在科斯看来,企业契约至少具有三种不同于市场契约的新特点,但不属于的是()D.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约是关系型契约。 8.根据团队生产的定义及理论,下面哪种情况是团队生产() C.一个老板雇佣若干工人生产皮鞋的工厂 9.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A.提供激励与约束 10.在诺思看来,国家统一掌握暴力进行制度提供的好处主要是()A.克服搭便车和带来规模收益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12分) 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2.对契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交易费用经济学将其归结为关键变量的不可证实性,新产权学派则将其归结为有限理性。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并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新制度经济学的革命使经济学的潮流从政策建议转向了经济解释,这种转变引起了对经济现象的重新认识和对研究目的的重新确认以及对效率含义的重新评价。由于关注范围的广阔和文献的庞杂,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和异议,新制度经济学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明确统一的范式。因而适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总体上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脉络和发展方向,成为一项迫切而有价值的工作。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当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必须将视角推向历史的纵深。 1.制度主义的先驱 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包括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柯武刚和史漫飞,2002:39-40)。他们揭示出了运行中的经济,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制度基础及其演化的性质。而涂尔干和孔德的社会学传统也是制度研究的重要起源(汪丁丁,2002:200-201)。特别是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通则》中将社会学定义为关于制度、制度发生和制度职能的科学,并给出了制度学的研究方法。孔德则保持了与经济学的密切联系,并通过英格拉姆等英国历史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343-344)。 理查德?琼斯在1833年的一篇演讲被霍奇森认为是制度主义方法论的源头(霍奇森,1984)。琼斯认为,如果经济学家认为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一般假设集合出发,推导出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原理,他们就是自欺欺人,而以这种方式得出的一般原理也缺乏一般性。因此,经济学家不应通过抽象和演绎获得结论,他们必须“看和观察”(Look and See),把他们的研究建立在最广泛的历史和统计研究上。 对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全面批判始于德国历史学派。老的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罗雪尔反对将经济学作为狭隘定义和抽象演绎的政治经济学,而应与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法理学紧密联系,但其原理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仅仅适用于特定的时期和地点。作为青年德国历史学派的领袖,施莫勒用历史和人类文化学的方法处理各种主题,拒绝推理的作用,仅仅坚持在无限的历史变动中的客观和记录下来的东西。熊彼特将施莫勒视为美国制度主义之父。由于无法提供指导和限制人类日活动的原理,历史主义是一口无泉之井(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211)。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欧阳日辉 徐光东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不容忽视和令人激动的领域,但新制度经济学内部没 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范式。新制度经济学在坚持正统的新古典理论硬核的同时,不断修正新古典 理论的保护带。由于制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新制度经济学的进步需要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或者说 对各种方法论的兼收并蓄。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奥地利经济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充 分整合现有各个流派制度分析的资源,将被新古典抽象掉的不确定性、无知、错误预期和法律与制 度框架还原到现实中,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关键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 Key Words: Institut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ethodology 作者简介欧阳日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徐光东,国家发改委 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保罗_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通过揭示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他的观点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方向。 1.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克鲁格曼的获奖评语是: 通过将规模经济融入清晰的一般均衡模型,克鲁格曼加深了我们对贸易决定因素和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解,他具有开拓性的研究体现在1979(a)和1980发表的关于新贸易理论的论文,以及1991(a)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地理学的论文。他与Helpman、Fujita和Venables 合写的著作展示了新理论的丰富内涵。 2.学术贡献之一: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学家们如克鲁格曼(1979,1980),迪克希特和诺曼(1980,第9章)以及兰开斯特(1980),各自独立地形成了一些思想,即不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条件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可以带来贸易的。在通往国际贸易理论革命性的新方法的道路上,是克鲁格曼首先给出了最明确和有力的证明。 1979年他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了名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文章,建立了一个严谨而精炼的模型,表明了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性是如何创造新的贸易的:每个产业都有许多企业,所有企业都生产有差异的产品(因此市场结构是张伯伦垄断竞争的),因为存在规模经济,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世界上各种花色品种的产品。各个国家只专业化生产同一组产品内的某些产品再进行产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品种。由于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以,在同一产业内必然会出现双向国际贸易,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生产中存在着取之不尽的规模经济。因此,一个国家为世界市场专业化生产一种品牌的汽车,同时另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另一种品牌的汽车是有益的。此时各国都得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与各国都独自地为国内市场生产而不参与国际贸易相比,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说明,国际贸易除了要素禀赋以外还有另一个渠道——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3.学术贡献之二:运输成本与贸易模式——本地市场效应 克鲁格曼于1980年在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发表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模式》一文,通过引入萨缪尔森式的冰山成本,扩展了他1979(a)的模型,对本地市场效应提供了严谨的证明,解释了早在1961年林德提出的为什么会有贸易格局偏好的问题。 规模经济使得每种异质产品的生产集中在一个国家再到国际市场上去交换,但哪个国家生产哪种产品呢?或者说,贸易量确定了,贸易的方向如何确定?克鲁格曼用一个本地市场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两个国家对产品的偏好有相当的不同,每个国家都会专业化生产在本国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产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两国具有相同需求模式,那么较大的国家将会成为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产品的净出口国。于是,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由本国市场决定的: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出口其具有较大本国市场的产品。这篇文章的价值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不仅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同时也在经济地理理论方面,因为本地市场效应本身就是经济地理的重要特点。只要存在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就会激励企业接近大的市场,生产要素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因为生产集中能实现规模经济,而定位于大的市场,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本地市场如果对某种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 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5、公有产权:公有产权指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产权。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同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1答案

5.三边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 二、问答题(5*10=50) 1.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 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1’ 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有两条途径或思路:即激励和约束。对公司经理代理问题的“约束”思路,即“公司治理”。1’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客观力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叫做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另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外部的各种客观力量,叫做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2’ 加强内部治理,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组织好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审计委员会,争取有责任心的大股东对公司的关注,保证企业的报告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提供和披露系统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保证经营者很好地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尽到作为代理者的义务。3’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包括一般少数股东以及潜在股东、资本市场、股票交易所等,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外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治理结构的补充,其作用在于使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3’ 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 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1’ 1.人的因素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3’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2=10辨析10*2=20简答4*5=20案例分析2*10=20论述2*15=30 一、名词解释 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定义: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 2.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 4.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 核心制度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之中,由该社会的主流信念所决定,反映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导集团所奉行的社会组织原则和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具体化。在社会主流信念改变之前,核心制度是不会发生变革的。 边缘制度是同社会的主流信念相矛盾的制度安排,故它只能处于该社会的边缘,无法在该社会取得主导的地位。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这类边缘制度,视该社会的核心制度在长期内能否独立生存而定。 5.交易费用: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 6.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新制度经济学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5763 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课程名称:新制度经济学适用对象:经济学本科 试卷命题人袁庆明试卷审核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非人格化交易2.公地悲剧3.剩余控制权4.制度结构5.强制性制度变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 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B.完全理性假设 C.机会主义行为假设D.讲诚信假设 2.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 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 C.政治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D.市场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给定制度下各种交易的交易费用 3.以下不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交易的维度的是() A.交易的不确定性B.资产专用性 C.交易的频率D.交易的人格化特征 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 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5.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以下产权安排中外部性问题最大的是() A.私有产权B.共有产权 C.集体产权D.国有产权 6.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A.市场治理B.三方治理 C.双方治理D.统一治理 7.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的现象被称为()A.机会主义B.逆向选择 C.敲竹杠D.道德风险 8.在科斯看来,企业契约至少具有三种不同于市场契约的新特点,但不属于的是()A.市场契约是完全的,而企业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 B.市场契约是一种短期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 C.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约是关系型契约。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09资城李家选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地理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观点。侧重于三方面: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及产业集群。最后,对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的特点做以阐述。 【关键词】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产业集群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这种“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报酬递增思想、复杂科学所强调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等概念以及D-S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两个,即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中心—外围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区域专业化模型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模型等。 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

就一些国家经济的潜在危机做了的研究涉及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问题,如贸易、外部经济、工业区位与聚集、战略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历史和“路径依赖”的作用、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本文拟对其主要内容做以介绍和分析。 二、新贸易理论 1、传统的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数标准衡量,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越来越趋于相似,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相似。新贸易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 2、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观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明显不同之处。 (1)克氏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相对优势与贸易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新贸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代表性著作之一。道格拉斯·诺斯于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1984年,诺思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创建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并在其后的6年中一直担任该中心主任。自1996起,诺思荣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艺术和科学Spencer T. Olin讲座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诺思曾兼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87—1988年)和美国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Bartllett Burnap 高级研究员(1997—现在)。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前些年在中国经济学界大行其道,尤其是在诺思与罗伯特·福格尔于1993年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诺思的一些理论发现比较快地在国内经济学界得到传播,因而诺思也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当代经济学家之一。 二、内容简介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是诺思最主要的理论著作之一,亦已成为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经典文献。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探讨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基础,并随之解释了制度的基本概念;第二篇阐述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三篇则着重分析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第一篇,制度 第一章 诺思就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他对制度的基本理解:“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接着指出:“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化方式,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制度”基本上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以及它们的实施特征。”有了对人类社会的制度现象的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在这本著作中,诺思首先讨论了制度分析方法论基础中的三个基石性问题,即人类合作、制度分析中的行为假定,以及人类交换中的交易费用问题。 制度分为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 第五、六、七章

浙江师范大学考试卷

丨2008年浙江师大《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第1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制度 2.正式制度 3.非正式制度 4.经济制度 5.非经济制度 6.显形制度 7.隐形制度 8.名义制度 9.实际制度 10.新制度经济学 二、简答 1.试举例说明制度的三种基本功能。 2.如何理解制度的社会整合作用? 3.新制度经济学“新”在何处?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理性为自然立法”与“经济解释”间的思想分歧?你认为经济学的出路何在? 2.试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及各自的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 1.案例 警察与小偷的故事 思考: 1.警察人数与偷盗率之间有何关系? 2.我们的心理边界:供养多少警察? 3.我们的承受能力:供养多少警察? 4.一个延伸的问题:破草帽与大盖帽? 5.制度确定的权利边界及其执行的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2章交易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交易 2.交易费用 3.外生交易费用 4.内生交易费用 5.事前交易费用 6.事后交易费用 7.公共产权 8.道德风险 9.团队生产 10.溢出成本 二、简答(5×8分=40分) 1.简要说明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机会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理解交易成本的产生? 3.为什么说公共产权、委托代理制度会带来高的交易成本? 4.如何防范团队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 5.用交易成本理论如何理解企业边界的划定? 6.用交易成本理论如何理解市场、民主、独裁存在的价值? 7.用交易成本理论如何理解国家的形成?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科斯定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经济学理论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案例1 A案例-Service Arizona Program 全天候、全天时网上车辆更新登记 传统登记成本:6.6美元/辆 网上登记成本:1.6美元/辆 网络营销商佣金:交易额的20%(约4美元) B电子政府节省的交易费用 (1)降低政府采购与库存费用; (2)提高效率,降低政府行政费用; (3)增加行政程序的透明度,节省交易费用; (4)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服务空间。 2.案例2 某企业因排放烟尘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始时其周边100户居民每日门窗紧闭,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后出门。若干年后,有人发现该地方居民出现较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有大量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痴呆症。于是,居民开始寻求各种途径的帮助,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思考: 1.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有哪些?如何选择? 2.为什么开始时,没有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假设问题完全由双方协商解决,结果会如何? 4.政府部门介入后,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

第一章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基本假设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框架内容及学习意义 课程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才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的经济学科。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用科斯的话说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经济制度当中。人类自身的福利依赖于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劳务,而后者又取决于经济制度的运作效率。斯密说,经济制度的运作效率由分工决定。但只有存在交易时,专业分工才有可能;交易成本越低,制度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交易成本依赖于一国的制度,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教育文化等诸方面的制度。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学家所给出的重要结论。”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时间不长,影响却越来越大。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和主要代表人物诺思先后于1991年和1993年被授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证明。 ?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当代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以其对现实的较强的解释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斯蒂格利茨说: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察它的结果,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达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引导经

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这些安排以增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三、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四、与新制度经济学并存的当代制度研究流派与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科斯 简介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10年生于英格兰,1929至1932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在大学任教。1951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51-1964年,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964年到芝加哥大学执教直到1979年退休。现为芝加哥大学荣誉经济学教授,高级法学与经济学研究员。科斯出版过一本名为《英国的广播事业:垄断研究》的著作,此外还发表了18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 诺思论交易费用范畴对新制度的意义“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最大不同就是我们发展出了 一个关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提出的交易成本。有了交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新经济制度学第二版答案(袁庆明)

第一章导论 一、复习思考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是怎样的? 产生: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此后新制度经济学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 时代背景: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计划经济体制实践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直接诱因。 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又一重要诱因。 理论背景:新古典经济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2.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影响、构成、运行、演进的经济学 3.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更注重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主张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后者则过于强调研究的形式化、数学化和抽象性。 4.新制度经济学的经验、历史和制度分析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借助关于制度的理论知识现有成果,通过案例研究方法 5.新制度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有何修正和扩展?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古典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然而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利他主义动机也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古典经济学家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 6.威廉姆森和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有何不同? 威廉姆森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努德海文提出了一个“分裂内核”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人类同时具有天生的诚信本能和机会主义倾向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1.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 2.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和“保护带” 新古典经济学的内核: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 ①主体面临特定环境的约束; ②主体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 ③研究特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3.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的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