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0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0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阐析: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而对于他人的错误,只要人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

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阐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物,只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做不了圣人,自我退缩了;

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0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阐析: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任为自己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行动所带来的益处。

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05: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阐析: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06: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阐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就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而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王阳明举例说,大家都知道,舜有个弟弟叫象,品德很坏,屡次想害死舜,但舜从不去指责他,而是照样爱护关心他。舜为什么要这样做?王阳明说,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你说,象这样一个傲慢的人,他会认错吗?相反,他只会变本加厉。而舜以德报怨,才有机会感化他。

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0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阐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混沌与原始状态,延伸意义就是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人的真、善、美。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候,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皆在我们的“内心”中,所有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0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阐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你的思想活动了。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善为,去掉恶行。

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百科知识博览 2019-12-25 关注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9、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1、无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7、动亦定,静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2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3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3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3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3、常快活便是功夫。 3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3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3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大学问》)

王阳明的名言50句_名人名言

王阳明的名言50句 1、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王阳明 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6、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13、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1 / 5

别。——王阳明 14、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1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16、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 1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20、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2 / 5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14-11-03编辑:1039 手机版 1、“光不仅在烛上”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最新的王阳明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

精心整理 最新的王阳明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 1、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传习录》 2、不能致良知的两种表现:懒得致,不能致 3、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4、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 5 6 7 8 9 10、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11、有而未尝有,是真有;无而未尝无,是真无;见而未尝见,是真见!----《王阳明全集》 12、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强调凡事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13、“有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 又说 14 15 16 17、这独知的地方便是诚意萌芽的地方。在这个关键的地方不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那是没有真假可言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界限,在此处立心正了,就是正本清源,就是诚心正意。 18、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1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0 21 22 23 24、“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是三代史” 2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6、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名言摘抄 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王阳明名言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王阳明名言摘抄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5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守仁《传习录》

5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5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56、“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传习录》 5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58、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王阳明 59、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6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6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62、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63、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

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传习录》 64、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65、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王阳明名人经典语录名言

王阳明名人经典语录名言 1、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2、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双合脚的鞋,从这一点发散开来,王守仁进一步得出“心外无物”的结论——真正的生活在内心,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3、历来的赌徒,下注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无不是容光焕发,紧张兴奋的。曾几何时,这些山贼还未落草为寇,他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所得仅能糊口,还要饱受大户的盘剥,官府的欺凌。一天,有人跑来告诉他们,放下那沉重的锄头吧,跟我上山,你就能摆脱这无尽的痛苦。 4、曾经,我羡慕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爱情,迷恋贾宝玉和林黛玉桃花树下读西厢的意境,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男人之间那种抛却一切私心杂念,心灵契合,相互欣赏,相互提携,并肩共进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更值得激赏。 5、人,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那么路在何方?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脱离这“曳尾于涂中”的苦海?两千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刘伶醉酒,阮籍狂狷,他们真的快乐吗?

6、弱者制造麻烦、违法闹事,强者动用权力、专政镇压。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别说法律,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 7、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8、而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 9、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0、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11、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12、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13、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14、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如果体制有毒,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关于王阳明励志的名言警句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关于王阳明励志的名言警句 年代:明朝王阳明作品:《传习录》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守仁 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5、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8、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传习录》 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0、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守仁 1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12、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1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15、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1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17、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18、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1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0、为学大病在好名。——王守仁 2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经典名句

王阳明经典名句 王阳明经典名句集锦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句吧,名句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句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王阳明经典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阳明经典名句 1 1、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2、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3、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4、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5、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6、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7、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9、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0、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11、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2、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13、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14、知善知恶是良知 1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6、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17、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8、亭前格竹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21、圣人必可学而至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

去恶是格物 2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24、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 ———《传习录》 25、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27、王文成公则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28、王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30、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31、教育主张: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经典名句 2 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2、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王阳明 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8、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阳明《王阳明》 9、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0、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1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1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3、“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名言名句精读十句经典语录大全

王阳明名言名句精读十句经典语录大全 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

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一一王阳明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踵等。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知善知恶是良知。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 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 葬无体, 以万物之臭为体; 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息为本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 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与非为本体。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译文】初始之心的明亮,皎洁的就像白天的太阳,没有犯了错误而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一念之间改正了错误,当时就获得了初始之心。一个人谁能不犯错误改正错误是可贵的。 古人之学,切实为己. 不徒事于讲说。 【译文】古人留下的学问,是切切实实对自己有好处的,不只是用于

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

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8、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3、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4、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5、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1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7、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18、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1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0、为学大病在好名。 2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2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4、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5、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2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7、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29、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3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33、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

王阳明100句名言警句

王阳明100句名言警句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以下是王阳明的100句名言警句,这些句子展现了他对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希望能激发读者思考和行动。 1. 无知之痛,愈深愈好。 2. 忧心忡忡,但求无愧于心。 3. 吾心即吾命。 4. 人心是世间最宏大的事物。 5. 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6. 知行合一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7. 知行合一,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8. 社会上的是非曲直,皆在于心。 9.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其道德的高低。 10. 忠恕为世界之大同。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 行动是知识的最佳检验。 13. 学习要不断实践,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才是真正有用的。 14. 人无所谓高贵贫贱,唯独心有高下。 15. 不知者无罪,不思者有过。

16. 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安宁。 17.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欲望和满足之间的距离。 18. 世间万物皆有理,无谓是非,皆由己造。 19. 心无杂念,自然纯净。 20. 心中有光,何惧黑暗。 21. 道德是人类的根本,也是社会的基石。 22. 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23. 人生的意义在于给予和奉献。 24. 不要以个人的利益来凌驾于他人之上。 25. 善行必得善报,恶行必得恶报。 26. 尽己之能,行善积德。 27. 善良是人性最美的一面。 2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9. 说话要慎重,言而有信。 30. 一念之善恶,决定一生的命运。 31. 忠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32. 在人前要有廉耻之心,在人后要有悔过之心。 33. 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4. 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 35. 人生的价值在于实践和奉献。 36. 心中有道,才能明辨是非。 3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分享王阳明名言名句

读书分享王阳明名言名句 读书分享王阳明名言名句 王阳明,字伯阳,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将军,他的文学才华超群,著作广泛流传,被誉为“明代文坛巨擘”。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他的名言名句具有极高的思想深度和人生智慧,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王阳明的经典名言名句。 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话表达了王阳明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视。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明白自己内心的忧愁,而不了解他的人只会猜测他的追求目标。 2. “治人之道,察其所由然而治之。” 王阳明在这句名言中强调了治理他人的方法。他认为应该察觉事物的自然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治理人民。 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是王阳明提倡的一种修身处世的原则。他认为要知道满足而不沾沾自喜,要知道适度而不冒险。 4. “君子之交淡如水。” 王阳明强调了友谊的真诚与简洁。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纯粹而无欲望,就像水一样清澈无暇。

5.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句名言强调了男女之间的不同。王阳明认为,士人应该为了自己的 知己而甘愿牺牲,而女人则应该为了取悦自己的丈夫而注重容貌。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王阳明在这句名言中强调了志向和远大抱负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淡 泊的心态和宁静的环境才能使人的志向明确和目标远大。 7. “行胜于言,实胜于虚。” 这句名言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只有具体的实际行动 才能胜过空洞的言辞。 通过读书分享王阳明的名言名句,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也可以理解他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王阳明的智慧和见解,不仅延续了几百年,也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让 我们读书分享,传承王阳明的思想,让他那些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名言 直抵心灵,指引我们的人生之路。

励志_王阳明最经典的名言名句

王阳明最经典的名言名句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6、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王阳明名言名句摘抄

王阳明名言名句摘抄 寄语: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今天橙子分享给读者的是王阳明名言名句摘抄,欢迎阅读。 1. 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2.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一一王阳明 3.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4. 人世间所有的战斗,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5.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一一王阳明 6.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一 —王阳明 7.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8.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9.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0.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阳明 1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2.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一一王阳明 13. 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 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 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 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14. 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

“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生感悟: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点题: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

王阳明名言名句

王阳明名言名句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阳明名言名句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9、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4、知行合一。 1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1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王阳明最霸气十句话

王阳明最霸气十句话 (最新版) 目录 1.引言:王阳明的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性 2.王阳明的第一句话:“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3.王阳明的第二句话:“知行合一” 4.王阳明的第三句话:“致良知” 5.王阳明的第四句话:“诚意正心” 6.王阳明的第五句话:“人心即天理” 7.王阳明的第六句话:“格物致知” 8.王阳明的第七句话:“事上练,刀上磨” 9.王阳明的第八句话:“山中一夜雨,树竹鸣蝉思” 10.王阳明的第九句话:“教唆人者,人恒教唆之” 11.王阳明的第十句话:“人心齐,泰山移” 12.结论: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许多名言警句,言简意赅,深入人心。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领略王阳明的十大霸气名句。 首先,王阳明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这句话表达了王阳明的心学理念,认为人的内心就是世界的缩影,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就能理解世界。

其次,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知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再者,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本性,只要发掘内心的良知,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王阳明提倡“诚意正心”。在他看来,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行为上做到真正的善良。 王阳明还提出“人心即天理”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理的,只要坚持善良的本性,就能顺应天理。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通过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王阳明还主张“事上练,刀上磨”。他鼓励人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王阳明的第八句话是:“山中一夜雨,树竹鸣蝉思”。这句话以景喻情,表达了人们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更容易触发内心的思考。 王阳明的第九句话是:“教唆人者,人恒教唆之”。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力量,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教唆别人,那么他本身也会受到教唆。 最后,王阳明的第十句话是:“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团结力量的伟大,只要人们心往一处,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