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光纤地震勘探仪器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作业及最终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作业整理 作业一 1、地震勘探的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需要的设备? 地震勘探基本上可分如下三个阶段: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设备,地震勘探装备是地震勘探的物质基础。 需要的设备分别是:地震勘探仪器,大型计算机集群和交互的工作站。 2、地震勘探仪器的任务是什么? 地震勘探仪器的任务是将由震源激发的,并经地层传播反射回地表的地震波接收并记录下来3、地震勘探第一个阶段的成果是什么? 地震勘探第一阶段的最终成果,就是地震勘探仪器产生的野外地震记录,它是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的原始依据和工作基础 4、地震勘探仪器大致分为哪几代? 地震勘探仪器经历了六代: 第一代:模拟光点记录地震仪 第二代: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 第三代:集中控制式数字地震仪 第四代:分布式遥测地震仪 第五代:新一代分布式遥测地震仪 第六代:全数字地震仪 5、地震信号有效范围是0.001毫伏-100毫伏,要求地震勘探仪器的动态范围至 少为多少? DR=20log(V max/V min)=20log(100/0.001)=100dB,仪器动态范围为0-100dB 6、对于一个满量程为4096毫伏的10位二进制电压表,输入信号电压为2231.5 毫伏,转换的二进制数据是(不含符号位)多少位,量化电平是多少毫伏?输入信号电压>1/2满量程,所以转换的二进制数据是10位的 量化电平q=V FSR/2N=4096mV/210=4mV 7、叙述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反射波到达时间有关的特征,如到达时间、速度等,称为运动学特征。 动力学特征:地震波的波形特征称为动力学特征,它包括振幅特征和频率特征。 8、叙述采样定理。 用低通滤波器从离散信号中恢复原信号的条件是采样频率(f s)大于信号最高频率(f m)的两倍。 作业二 1、叙述讲过的四种地震勘探检波器的种类,并说明哪种检波器是速度检波器, 哪种检波器是加速度检波器。 速度检波器:电动式地震检波器、涡流式地震检波器 加速度检波器:压电式地震检波器、数字地震检波器-MEMS加速度传感器 2、叙述电动式检波器的性能参数? 1、失真度(畸变系数) 检波器是一线性振动系统,按理想状态,它的输出应当是一纯正的正弦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它的上面总含有其它的倍频于它的高频成分,使其看上去就不那么纯,这就叫做检波器的失真度。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作者: ————————————————————————————————日期:

本科生课外研学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__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学生姓名____ 黄邦毅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严家斌____________ 学院____ 地信院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地科0901_______________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一、引言 国内外的勘探实践表明,没有物探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更多圈闭的发现,就没有钻探成功率的提高,也就更不会有油田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宏观看,物探的作用在勘探阶段是客观的目标评价,在开发阶段是精细的油藏描述。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地震技术和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果说勘探技术是石油工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探技术就是获得油气储量的第一直接生产力。 纵观近些年的勘探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地震勘探,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形,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很多宝贵的资源,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进步,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目前都在积极寻求开发海洋资源,在海洋的勘探开发中离不开物探,而且运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 二、海洋地震勘探 在茫茫大海里寻找石油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其中主要是地震勘探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和解释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油气勘探中,利用地震资料不仅能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断裂分布,而且能了解地层岩性、储层厚度、储层参数甚至能直接指示地下油气的存在。在油气开发中,地震资料同测井、岩芯资料以及其它地下地质资料相结合能对油藏进行描述和监测。地震技术远远超出了石油勘探领域,已向石油开发和生产领域渗透。 用于寻找海上石油的地震反射法,和陆地的地震反射法相比,在方法基本原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其中, 测量原理 在这类方法中,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从震源O激发出的弹性波投射到反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其条件是:入射角α等于反射角β。能

加速传感器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提高,传感器的功能越来越全面,现在很多传感器都应用在了震动监测中。其中加速传感器在震动监测中的作用就是非常大的。加速传感器监测地下深处的振动力,可以在地震来临之前为人们预警,加速传感器对于震动监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仪器,下面小编就来具体说一下加速传感器在震动监测中的作用吧。 加速度传感器是地震监测的专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力的电子设备,典型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步程计和运动检测等。加速度传感器往往会被应用在地震检波器,它可以实现信号调理、温度补偿、自测,以及可配置到检测0g或脉冲检测快速运动等功能,产品具有功耗低、便于携带、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地震信号记录器以及信号处理器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用于接收地震信号的传感器却没有大的突破,仍然延续了原来的机电转换模式和模拟信号传输,这一切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于是迫切的需要提高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 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的自然灾害人们往往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有强大的监测技术,完全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麻烦,加速度传感器的技术也就决定了这一切。传统的传感器检测10赫兹一下的频率地震信号无能为力,许多有效的数据信号是无法获取的。可以说20年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加速度传感器技术还是不及国外一些新型的传感器产品。 如今,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加速传感器技术已经不再怠慢。加速度传感器的技术已经投入地震监测的使用,也能更早的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是目前我国地震检测应用最为广泛的传感器,以MEMS 加速度传感器为基础弥补了原来的输出信号不全等问题,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组合使得获取的数据更加有效精准。这一切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也将为自然给人带来的灾害做到最大的挽救,及时的处理将做到万无一失,这也将是加速度传感器未来最具有突破点的技术。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ef3384025.html,/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本科生课外研学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__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学生姓名____ 黄邦毅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严家斌____________ 学院____ 地信院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 地科0901_______________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一、引言 国内外的勘探实践表明,没有物探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更多圈闭的发现,就没有钻探成功率的提高,也就更不会有油田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宏观看,物探的作用在勘探阶段是客观的目标评价,在开发阶段是精细的油藏描述。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地震技术和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果说勘探技术是石油工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探技术就是获得油气储量的第一直接生产力。 纵观近些年的勘探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地震勘探,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形,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很多宝贵的资源,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进步,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目前都在积极寻求开发海洋资源,在海洋的勘探开发中离不开物探,而且运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 二、海洋地震勘探 在茫茫大海里寻找石油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其中主要是地震勘探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和解释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油气勘探中,利用地震资料不仅能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断裂分布,而且能了解地层岩性、储层厚度、储层参数甚至能直接指示地下油气的存在。在油气开发中,地震资料同测井、岩芯资料以及其它地下地质资料相结合能对油藏进行描述和监测。地震技术远远超出了石油勘探领域,已向石油开发和生产领域渗透。 用于寻找海上石油的地震反射法,和陆地的地震反射法相比,在方法基本原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其中, 测量原理 在这类方法中,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从震源O激发出的弹性波投射到反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其条件是:入射角α等于反射角β。

2020年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

2020年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 2020年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 公司名字 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 核心提示: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地震是一种严重性的灾难。特别是大地震。像那一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伤人数如此多,同时令多少家庭破碎,财产损坏。这都是咱们不想看到的情景。因此有了地震监测设备,相信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大全 一、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原则 (1)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应简短明快。名字字数少,笔划少,易于和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流,便于消费者记忆,同时还能引起大众的遐想,寓意更加丰富。 (2)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应符合公司理念、服务宗旨,这样有助于公司形象的塑造。

(3) 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应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具有个性的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可避免与别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雷同,以防混淆大众记忆,并可加深大众对公司的印象。 (4)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应具备不同凡响的气魄,具有冲击力、有气魄,给人以震撼。 (5)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要响亮,易于上口。名称比较拗口,节奏感不强,不利发音效果,也不利于传播,从而很难达到大众的共识。 (6)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要富于吉祥色彩。 (7)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名字的选择要富有时代感。富于时代感的名称具有鲜明性,符合时代潮流,并能迅速为大众所接受。 二、地震监测设备公司取名禁忌: l. 是公司与其他民事主体相区别的标记。 2.冒用禁止。非公司企业不得冒用“公司”字样。 3.排他效力。在一定范围内,只有一个公司能使用特定的、经过注册登记的名称。禁止同类业务的公司使用相同或类似名称,是保护工业产权、防止不正当竞争、防止商业欺诈的一项重要法律措施。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名称的排他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即:在同一登记机关辖区内,同行业的企业不能有相同或类似的名称。

地震勘探仪器的一些基本概念

地震勘探仪器几个基本概念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郭乃根 一、为什么要24位A/D转换 高分辨地震勘探要求地震信号的动态范围高达120dB,这就要求数据采集系统A/D转换器不低于20位,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是无法实现的。传统数据采集是将连续的地震信号进行采用,之后对多路串行的离散电压进行A/D量化,A/D转换器位数越多,每个子样的电压量化时间久越长,要求采样率越低,这样,高频的地震信号就记录不到,就无法满足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地震信号是微弱信号检测(简称WSD)weak signal detection,采用的方法一是从传感器及放大器入手,降低固有噪声水平。分析从测量有规律的信号,这是目前微弱信号测量的主要方法。 微弱信号的测量,这就要求传感器:测量范围宽、线性好、高灵敏度、低噪声、频带宽、相应快、匹配好、使用寿命长。 频域信号,是正弦信号,可以采取测量系统宽带的方法(窄带化技术) 信号采集,主要避免假频现象。采样率必须是信号频率的两倍。 二、模数转换器,A/D转换24位 为满足数字信号处理要求,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就是模拟信号转换信号。 检波器接收到地震信号时,检波器转化成电信号,如果电信号是连续的,就要通过抽样变成离散信号或者抽样信号,再对抽样信号进行量化,而最终变成数字信号。 按照工作原理分,可以分成直接型A/D转换器和间接型A/D转换器两大类。 直接型A/D转换器是将模拟量直接转换成数字量代码,不加任何中间变量。 间接型A/D转换器需要借助时间、频率、脉冲宽度等中间变量才能完成A/D转换。、24位A/D转换理论上可以达到138 dB,实际动态范围超过120 dB。 三、道间一致性与道间串音问题 各地震道结构一致,传输特性、振幅特征、相位特征均要求一致,要求记录振幅小于正负2%,时间误差应小于正负0.5ms。

地震勘探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地震勘探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黄土塬山地网状三维勘探的基本思路和基础黄土塬网状三维地震勘探出发点就是利用黄土塬区沟系发育的特点 ,在不同的沟中激发和接收 ,充分利用目前地震勘探仪器具有多道接收能力的优点 ,进行宽方位的地震接收 ,得到黄土覆盖区目的层反射信息。模型计算结果证实 ,利用不同形状闭合回路激发和接收均可获得回路中心一定面积的反射信息。但山地冲沟一般为树枝状分布 ,很难形成理想的闭合回路 ,因此在实际中需在塬上布设少量的接收点和激发点作为补充。 1. 2 野外采集方案设计和实施工区位于中国中部甘肃省庆阳县 ,地表海拔高程范围 1 140~1 560 m ,沟塬高差最大可达 300 m , 单测线沟塬高差也在百米以上。沟距一般大于 2 km(图 2a) 。目标层为中生界侏罗系延安组和三叠系延长组 ,埋深 1 000~1 500 m。考虑到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不均匀布设以及地形、沟距的限制 ,设计时覆盖次数以不低于二维地震覆盖次数为主 ,面元大小以尽量不出现地下空白反射区为原则。最小偏移距无定值 ,最大偏移距应近似于目标层位埋藏深度 ,避开干扰 ,满足速度精度和仪器性能限制[ 1 ] 。施工采集排列范围设计和实施以刘八沟水系为主 ,南北局部跨相邻水系。布设 8 个排列小区 (图 2b) ,大部分激发、接收点选在沟中老地层出露处 , 小部分为联络跨塬支沟而摆放在黄土塬上。沟中采用单井或双井激发 ,塬上采用多井组合激发 ,接收道数大于 1 000 道。 网状三维原始资料特点 (1) 大信息量排列线的重复和多次观测使最大覆盖次数达 430 次。 (2) 不规则性施工排列为近似环形树枝形网状线束 ,形成极不规则的单炮记录(图 3) 。 (3) 不均匀性炮检距分布、覆盖次数平面分布、方位角分布及原始记录频率成分构成均呈现不均匀状态。 (4) 静校正难度大炮、检点间高程变化剧烈以及巨厚黄土塬低降速层造成的静态延迟使静校正问题复杂化。 (5) 低信噪比复杂的地表、近地表条件造成面波、浅层折射波、多次波发育 ,复杂的炮检关系又使普通规则干扰在原始记录中的规律性变差。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 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编写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 第二章 408UL地震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主要窗口功能介绍 第三节 408UL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 第三章 ARAM.ARIES地震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 第三节仪器操作流程 第四节 ARAM.ARIES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附录1 采集设备维修维护的有关规定 附录2 物探行业采集设备的配置标准要求

第一章综述 地震勘探工作基本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记录地震波和处理解释地震资料三个方面。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 地震勘探仪器就是为了接收和记录地震波专门设计的一种集精密传感器技术、近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组合装置。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型遥测地震仪器问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新型遥测地震仪在品种和数量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型遥测地震仪器的标志是启用了频谱整形滤波器和24位的模数转换器等新技术。新型遥测地震仪主要有:美国I/O公司推出的SYSTEM IMAGE 系统,美国FAIR FIELD公司推出的BOX系统,法国SERCEL公司推出的SN-388系统和408UL系统,加拿大GEO-X系统公司推出的ARAM.ARIES系统;日本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JGI)推出的G.DAPS-4系统。这些产品代表着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各有其独到之处。本书主要对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遥测地震仪的使用进行介绍。

几种主要型号地震仪的模拟性能指标对比

(整理)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1994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0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震监测设施,是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地震遥测台网设施和其他地震监测设施。 本条例所称地震观测环境,是指保障地震监测设施得以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总体。 第三条地震监测设施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负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责任。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对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义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第六条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 第二章保护范围 第七条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范围: (一)地震台(站)内的地震监测仪器设备、设施; (二)地震台(站)外的观测用山洞、仪器房、观测井(水点)、井房、观测线路、通信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专用用堤坝、专用道路、避雷装置、及其附属设施;(三)地震遥测台网接收中心的观测设备、设施; (四)地震遥测台网的中继站、遥测点观测用房、地震传输设备、供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五)地形变、地磁、重力、地电测线和测点的测量标志及其保护设施、测量场地以及专用道路等。 第八条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指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能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的最小区域。 干扰源地震监测设施的最小距离见附表1、附表2、附表3;未列入有关附表的铁路、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发电厂、建筑群、无线电发射装置等其他干扰源距地震监测设施的最小距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实测确定。 第三章保护措施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设施的分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

地震勘探仪器使用教程

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编写 二OO五年三月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地震勘探仪器的有关常用术语 第二章 408UL 地震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主要窗口功能介绍 第三节 408UL 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 第三章ARAM.ARIES 地震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 第三节仪器操作流程 第四节ARAM.ARIES地震仪技术操作规程 附录1 采集设备维修维护的有关规定 附录2 物探行业采集设备的配置标准要求

第一章综述 地震勘探工作基本包括激发地震波、接收记录地震波和处理解释地震资料三个方面。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 地震勘探仪器就是为了接收和记录地震波专门设计的一种集精密传感器技术、近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组合装置。 第一节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情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型遥测地震仪器问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新型遥测地震仪在品种和数量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型遥测地震仪器的标志是启用了频谱整形滤波器和24 位的模数转换器等新技术。新型遥测地震仪主要有:美国I/O 公司推出的SYSTEMIMAGE 系统,美国FAIR FIELD公司推出的BOX系统,法国SERCE公司推出的SN-388系统和408UL系统,加拿大GEO-X系统公司推出的ARAM.ARIE系统;日本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JGI)推出的G.DAPS-4系统。这些产品代表着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各有其独到之处。本书主要对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遥测地震仪的使用进行介绍。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是怎么回事? 既然野外地震已经采集到了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地震记录,为什么还要进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呢?这是因为野外采集的地震记录仅仅是把来自地下地层的各种信息以数码形式记录在磁带上或光盘上,还不能直接反映出地下地层的埋藏深度及起伏变化情况,还需要将地震记录拿到室内输入到运算速度非常快、存贮量非常大、专业功能非常强的计算机系统中,在专家的指令下进行反复计算和分析,才能获得直接反映地下地层真实情况的数据和图像,专业上把这一过程叫做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显像过程,将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输入到室内的电脑上,根据需要,对显示在屏幕上的影像进行修改、调整、增加、删减,满意后可通过屏幕拷贝、彩色打印输出图片来,也可以录制到光盘上存贮以供调用,这个过程叫做编辑,也叫处理。不过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所用的硬、软件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数码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仅是几米到几十米远的景物,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要对从地面开始到地下五六千米甚至上万米深范围内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不仅将上面第一套地层,还要将下面很多套地层逐层搞清楚。这些地层在不同地区形态都不一样,有的很平,有的像喜马拉雅山似的高山,有的像雅鲁藏布江似的河谷。可见地震数字处理要把地下数千米深的看不见、摸不着,又极其复杂的地层情况搞清楚,这是多么难的一门学科。 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将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科学技术引用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为搞清地下地层情况,寻找深埋地下的油气田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可能,而且提高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经过数字处理后的成果有好几十种。专业上把反映地层的埋藏深度、厚度以及形态的图件叫做水平叠加剖面(简称叠加剖面)、偏移剖面。把反映地层岩石(砂岩、泥岩等)组成及其物理性质(速度高低、孔隙大小等)等的成果叫地震属性资料。将经过数字处理的这些剖面和属性资料录制到数字磁带或光盘上,可提供给下道工序(解释)使用。

地震监测应急预案

地震监测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履行市地震监测中心职责,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震灾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XX省防震减灾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地震监测中心实际,制订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的地震应急,是指对破坏性或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以及与地震有关并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紧急处置。地震应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破坏性地震(包括一般、严重和造成特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有感地震应急、震情应急、临震应急、平息地震谣言和应急戒备。 上述事件发生后,市地震监测中心应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 启动条件:在我市及邻区发生M≥5级,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1、地震速报。市地震监测中心配合市应急管理局按地震速报规定快速地进行地震速报。 2、应急行动。市地震监测中心各科室应立即按照本预案和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3、灾情速报。市地震监测中心与市、县有关部门迅速开展

震害调查与灾情速报,开展地震灾害损失初步评估并及时汇总、上报当地政府。 4、震情趋势判断。地震监测中心应立即启用《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预案》,结合震情变化和前兆异常情况,尽快作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及时上报省地震局震情值班室。待省地震局有明确的判定意见反馈后,报市政府。 5、震情跟踪监视。一是尽快恢复被地震破坏的地震监测和通讯设施,坚持观测,保证地震信息快速传递;二是立即启用流动监测项目,开展地震现场观测;三是督促、指导各地震工作机构加强群测群防观测点监测工作,并及时做好异常的调查、核实;四是视震情需要向省地震局提出增派地震现场工作队伍的请求。 6、地震应急宣传。根据震情、灾情和社会影响程度,经市政府同意,配合应急局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地震应急消息,配合适度开展应急宣传。按统一口径回答群众咨询电话。 二、有感地震应急 启动条件:在本市及邻区发生普遍有感的,但没有造成灾害的地震(M≥2.3级以上)。 1、有感地震发生后,立即向省地震局震情值班室核实地震参数,并向市委、市政府值班室报告震情。 2、及时向市应急管理局、震中区及附近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通报震情,同时迅速组织开展地震有感范围和社会影响情况的调查,汇总后报省地震局震情值班室。 3、市地震监测中心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派出地震现场工作组

地震勘探实验仪器报告

XXXX大学XXXXXXXXX学院《地震勘探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地震仪器认识 指导教师:XXX 实验学生:XXX 学号:XXXXXXX 实验日期:2017-6-07

地震仪器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如何用米格纸画二维反射波勘探观测系统。 2.通过实验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一般结构,对Geopen仪器的组成部分有所了解,并认识主机、采集站、电缆、检波器等部件的作用。 3.通过实验了解二维反射波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会通过米格纸绘制二维多次覆盖连续观测系统,技术指标如下: (1)仪器接收道数:12道; (2)道间距:2米; (3)炮间距:2米; (4)设计覆盖次数:6次; (5)偏移距:2米; (6)单边激发,滚动观测10炮; (7)在观测系统图上标注满覆盖区、有次料区和施工无资料区。 2.了解Geopen数字地震仪的结构。 3.认识主机、采集站和大线,并了解各位部件的联接方法。 4.分组,按照实验内容1的要求,在室外采集实际地震资料。 5.利用SeiSee软件,回放单炮记录,并在单炮记录上指出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等。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 Geopen数字地震仪。 四、实验步骤 1.由教师在实验室内讲解如何绘制二维观测系统。 2.在实验室内由教师介绍Geopen数字地震仪的基本结构。 3.在实验室内由教师指导仪器联接,并进行演示。 五、实验结果 1.上交绘制好的二维观测系统图。 2.选择实验中获得品质较好的原始地震单炮数据,并打印。

3.在打印出的原始地震单炮上,指出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等各类型波。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 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利用记录

地震监测仪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 2012 级机电一体化专业 题目:地震检测仪 毕业时间:2015年6月 学生姓名:陈其帅 指导教师:朱良学 班级:12机电(1)班 2014年6月30日

摘要:地震预警在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日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罗马尼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其中日本、墨西哥、土耳其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投入运行;美国、台湾正在进行地震预警相关研究和测试。我国十五期间数字观测网络项目大大提高了地震台密度,为在部分地区开展地震预警示范应用提供了研究实验条件,也为今后进一步建设全国性的地震预警系统打下了基础,但我国地震预警系统的相关标准、评估方法体系方面工作基础薄弱,因此本分做一个简单的地震检测。 关键词:自动报警;提前预测;烈度速报 一、原理 灾难性的地震是地下岩浆旋转上升对地壳产生巨大作用力引起的,由于万有摩擦力的作用,旋转的岩浆会带动地面物质同时旋转,也就是说,旋转的岩浆会产生旋转引力场,旋转引力场会带动其它物质一同旋转,只是这种作用力很小,我们无法觉察,由于本仪器转动的阻力很小,所以地下岩浆的旋转会带动它一同旋转。 二、装置介绍 将两块磁铁以下图的形式用软棉线吊在饮料桶中,使其可以向任何方向转动。在正常情况下,磁铁面向南北,两边向下吊的铜丝是垂直向下的,临震前在震源的上方,磁铁在垂直磁场作用下会发生上下转动,或在震源的附近,磁铁在水平磁场的作用下会左右转动,不论是哪种情况,简单说起来就是在磁场中悬挂一个固定有线圈的重物。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带动设备中产生磁场的磁铁一起震动,而线圈却因为悬挂重物的惯性保持基本静止。这时线圈因为切割磁力线产生了感应电流,采集这个信号,再做一些滤波和阻尼处理,就可以得到有意义的信息。我的地震仪采用了一个低阻抗的半成品检测器,自带阻尼功能,这是设备的系统原理框图。运动传感器向下吊的铜丝就会与下面横放的铜丝接触,报警器就会报警。如图1.

地震勘探总结

1、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 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 2、地震勘探:1.效果最好(精度高)2.用得最多(90%)3.发展最快4.和油气勘探与开发联系最紧密! 3、勘探石油的方法目前有三类:地质法、钻探法、物探法。 4、在勘探油气的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5、所谓的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情况,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标的一种物探方法。 6、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基本上可分为三个环节: ①野外工作。②室内资料处理。③地震资料的解释。 7、地震勘探方法与其他物探方法(重、磁、电)相比,具有精度高的优点,其他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方法那样能详细而较准确地了解地下有浅到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地震方法与钻探方法相比又有成本低以及可以了解大面积的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重要的勘探方法。 8、同一反射界面的波,其波形特征是相似,不同反射界面的波其波形特征是不同的,这就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常用的基本法则之一。 9、惠更斯原理:介质中波所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叫做子波源。可以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向各个方向发出微弱的波,叫做子波。子波是以所在点处的波速传播的。 10、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所走的路径遵守时间最小。 11、地震波是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弹性波,其类型纵波、横波、面波、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等。 12、弹性模量:1.杨氏模量(E)T=E e 2.体变模量(K)K=-Kθ 3.切变模量(μ)F=μψ 4.拉梅常数(λ)G=λ e 5.泊松比(σ)13、对于大多数弹性介质,σ约为0.25,非常坚硬的岩石是0.05,固结性很差的松软介质,大约为0.45,对于液体,μ=0,所以σ可达最大值0.5。 14、体波是能够在整个弹性体内传播的地震波。按照弹性形变的基本类型或岩石质点振动的不同形式,体波又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纵波的特点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的特点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横波只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15、在地震勘探中主要是利用纵波:在地震勘探中,不论用炸药震源还是非炸药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中国地震局.doc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 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

紧急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地震观测台网发展迅速,基于实际地震观测地震动记录的仪器烈度速报已经开展,但缺少统一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而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如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密集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和烈度计网,1996年正式启动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可以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后2—3分钟给出各地的仪器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峰值等,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中,日本分别在震后2分钟和7分钟在网站上发布了详细的烈度速报分布图,并在15分钟给出了更详细的推测烈度分布图。美国自

地震勘察仪器原理与结构

地震勘探仪器原理与结构 5.1 地震勘探对仪器的基本要求 5.1.1 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对仪器的要求 为了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来推测地下反射界面的位置和形态,就要求记录多道地震信号,以便进行波的对比,识别同相轴;记录震源激发信号作为计算反射时间的起点;记录计时信号作为计算反射时间的标尺;在采用炸药震源时还要记录井口信号,以测定地震波从炮井井底的炸药爆炸点传到炮井井口的时间一T值,进而依据已知的炮井深度h来推算表层 的速度v = h/T,为今后地震资料处理时进行静校正提供依据。除地震信号以外的这些需要记录的信号统称为辅助信号。通常所说的地震仪记录道数指的是地震道的道数,辅助道不包括在内。 地震仪对地震信号的数据采集过程从震源激发时刻开始,一直持续到最深目的层反射信号完全到达时为止。采集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记录长度,采用炸药等冲激震源时,记录长度T 为:T=2h/v 式中h---勘探目的层最大深度; v 地震波的平均速度。 在地震勘探中,有意义的最大反射界面的深度很少超过10km,而达到这样深度的平均 地震波速度,至少是3500m/s。因此,通常要求的记录长度为6s。深钻、地质解释和地震信号穿透力等项技术改进后,需要的记录时间还可能增加。 反射时间的标记是根据磁带上记录的计时信号进行的,如果计时信号本身不精确的话,依据它测出的反射时间也就不精确,由此推测出的反射界面的位置也就不准确,因此,一般要求计时信号的可重复性和绝对准确度都应保持在0 .05%的容许范围内。 5.1.2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对仪器的要求 为了能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持征来推测地下岩性,甚至直接找油找气,就要求地震仪高保真、高信噪比、高分辨宰地把地震波记录下来。具体来说,应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地震仪允许输入的幅度范围(简称仪器的动态范围)必须大于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的动态范围。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的最大幅度是从震源到最近的检波点的直达波幅度,它与偏移距的大小有关;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的最小幅度是最深目的层反射波传到地表时的幅度,由勘探深度要求决定。目的层越深,反射信号则越弱,当反射信号幅度比外界环境噪声的幅度还小时,就会被外界环境噪声淹没。因此,一般认为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最小有意义幅度是外界环境噪声的幅度。目前通过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有可能从环境噪声背景中提取幅度仅有环境噪声幅度1/10的弱信号。考虑上述三方面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地震勘探仪器的动态范围应达到或接近120dB。 ②地震仪应该设置滤波器,在记录之前对接收进来的妨碍有效波记录的干扰波进行压制。这些滤波器给地震仪限定的记录频率范围应该尽可能大于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于地层的选频吸收效应,使得越是深层的反射信号,其主频越低。因此,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最低频率由勘探深度要求决定,可能需要延伸到10Hz 或10H2 以下。需要记录的地震信号最高频率由勘探分辨率要求决定。一般来说,在进行地震普查时取125Hz 就可以了,进行地震详查时应取250Hz,高分辨率勘探可能需要取到500Hz,甚至

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

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 地震的微观异常观测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更有震例的事实。 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将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可以预测地震。 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 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就象海水潮涨落一样)的改变等。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前言 本标准是为了满足地震勘探各类车装钻机及非车装钻机运行安全的需要而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地震勘探钻机作业。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贵天祉宪范力孙法佩蔡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勘探钻机作业的一般要求及检查、操作、行驶、维护、存放的安全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地震勘探中使用的各类钻机作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5—1984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 GB 7258—198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SY 5868—93 陆上石油地震队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T 6082—94 石油地震勘探车装钻机使用和维护 3 一般规定 3.1 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钻井工艺规程。 3.2 对操作和维修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及安全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学徒、实习人员操作时,应有师傅监护。 3.3 操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3.4 钻机作业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求生、救援技能。 3.5 大修后的钻机应经技术检验,质量合格方可出厂使用。 3.6 行驶中,钻机平台上不得乘人。 3.7 钻机车上不得装载货物。 3.8 不得使用钻机绞车起吊其他重物。 3.9 钻机的外露旋转部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3.10 山地钻机的软管不得靠近热源及运转部件。 3.11 不得在有地下电缆、管道的地方或古文物保护区选井位、挖泥浆坑。 3.12 空气钻井,井口应有防尘罩;震击钻井,发动机、油泵应设有防尘装置。 3.13 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应做好设、气路、油路、水路、钻井液循环管线的防冻工作。 3.14 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的安全阀和压力表应按规定校验。 3.15 空气、液压、钻井液等系统应设有防止过载和压力冲击的安全装置。 3.16 钻机车上配置的计量仪器、仪表应定期检查,确保灵敏、准确可靠。 3.17 作业前,应规定联络方式。收工后,要清点人数,人员到齐后方可撤离原地。 3.18 钻机作业和停放的位置与高压输电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5m。 3.19 钻机作业时,非本岗作业人员应远离钻机8m外。 3.20 山地钻机在山坡上打井,其地形坡度应小于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