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知识点

海洋地理知识点
海洋地理知识点

海洋地理知识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海洋地理

【知识构建】

【学习目标】

1.

型和海岸类型进行对比。

2.

3.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借助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分析厄尔尼

4.

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优势。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6.

7.策。 8.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结合钓鱼岛、南沙群岛所属权的问题,阐明中国严正扞卫本国海洋权益的立场,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

海洋地理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必修模块中没有交叉的知识点上,高考对海洋地理的考查重点也应该放在具有海洋地理模块特色的内容上。如海岸带的类型及海岸带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海洋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海洋灾害的防治问题等。此外,与海洋地理考点内容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也可以作为复习情景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海洋污染问题,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问题等等。

2、复习难点:

海洋地理的考点及内容因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结合度较高,如海岸带的类型与等高线线地形图的结合,风暴潮、海啸的成因与天气系统、地质作用的结合,海-气相互作用与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关联,海水性质的判读及描述与纬度位置、洋流因素等的结合……这些难点的落实解决也是对必修模块内容的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可结合具体的资料充分分析,化解疑难。

第一章海底地形与形态

一、海底地形

类型形成、分布规律及特点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不足200米,地势平坦。油气、渔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坡陡。水深在200~4000米

岛弧与海岸山脉和海沟相伴而生,因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上升而成。太平洋西岸最为典型

海沟大洋最深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年龄最老。

大洋盆地面积约占洋底总面积的的一半。

洋中脊(海

岭)分布在海洋底中部,为海洋的生长边界,板块的张裂地带,年龄最轻。

二、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

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之间则是比较活跃的构造带。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第二章 海洋水体

一、海水温度:

1.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影响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洋流、深度 (1)水平方向:

a (纬度)低纬度>高纬度(NS 方向);全球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太平洋280

N 。

b (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2)垂直方向:1千米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3)时间: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

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盐度值最高的是红海4%,最低是波罗的海1% 2.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板块运动的方向(边界

类型)

对地表的影响 举例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和海洋、海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

洋等

板块 碰撞、挤压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屿与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 台湾山脉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 比60°S 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水平方向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⑤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2)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3)时间:夏半年盐度值低;冬半年盐度值高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区相对封闭;陆地没有淡水汇入。达%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小;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区相对封闭。不超过1%。

1.定义: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

(1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

寒流。

南纬40°附近海区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

(1)对气候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例①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②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③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④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2)对航运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3)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及其成因: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海水交汇)(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利),扩大污染范围(不利)

五、“海—气”的相互作用

(一)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雨水多);东部温度低、海面低(雨水少)的状态下形成的。

(二)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1)大陆东岸:变得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大陆西岸:产生暴雨,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山区引发泥石流;抑制冷海水上泛,鱼类因缺乏饵料而大量死亡。

(3)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三)拉尼娜现象(沃克环流的加强)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

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四)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合的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其中的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长波辐射、潜热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海水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就越多。

3.与陆地相比,海洋增温慢,冷却也慢,从而调节的大气温度的变化。

a海洋的气温变化具有滞后性,北半球,二月为海洋最冷月;八月为海洋最热月。

b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小

c海—气的长期相互作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它们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

第三章海岸与海岸带

一、海岸类型及其特点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大型海湾周围,已发展成以航运、交通为先导的经济发达的产业区和城市带。较小的海

湾由于具有某种资源优势,可以进行单项开发。具有良好沙滩的海湾,可以开辟为海上浴场;

滩涂资源丰富的海湾可发展海产养殖;海湾为港口提供天然保护,常建有优良港湾。

1.海港建设的区位条件:

a水域条件:海阔水深,风平浪静。

b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陆地平坦开阔。

2.滩涂养殖的条件:充足的阳光;适当的温度;营养丰富

3.开辟盐田的条件:平坦开阔的海滩;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晴天多<背风坡>或大风天气多)

4.旅游资源开发

三、海平面变化

1. 海平面变化的原因

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1)海平面上升会直接淹没一些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

(2)加剧风暴潮、洪涝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内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

(3)影响近海渔业资源,

(4)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5)影响城市和港口功能的发挥

3.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

(2)加固海岸防护堤,保护红树林和珊瑚礁海岸;

(3)有计划的改变农作物的种类与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

(4)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削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5)寻求全球合作

(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第四章海洋开发

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

1.直接利用:在农业利用上,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在生活利用上,用于洗

刷、卫生、消防和游泳;在工业利用上,海水主要用作冷却、制冷、溶剂、还原剂、洗涤、净化。

2.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中东国家普遍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提取海水。

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三类地区:一类是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二类是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三类是沿海城市。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碘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的原因:

①春秋季晴天多,且春季风力大,蒸发旺盛

②多淤泥质海岸

③接近天津盐化工基地,市场广阔

④技术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

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鱼类、海洋藻类、海洋哺乳类、海洋爬行类、海鸟

1.渔场形成的条件:

(1)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2)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处,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吸引鱼类;

(3)附近有河流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不是所有渔场具备)

例如: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形成条件分析

(1)位于东海大陆架,海水较浅,光照强,生物的光合作用强

(2)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水交汇,饵料丰富

(3)位于长江钱塘江的入海处,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4)南北洄游的鱼群在此形成鱼讯,夏季有墨鱼讯,冬季有带鱼讯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存在问题:

a由于过度捕捞,部分优质鱼类出现资源危机。有的珍稀物种几乎绝迹;

b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工填海造陆等,导致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滩涂和沼泽资源减少,引起海洋生物物种种群减少

c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2)对策:

a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环境;

b合理捕捞,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措施,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海底矿产资源

1.类型和分布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其中,世界上海底石油分布于:波斯湾、几内亚湾、北海、墨西哥湾四大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东海、南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太平洋。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

1.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②可再生;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④时空分布不均;⑤开发困难

2.开发利用的前景: 广阔但需要解决技术上很多难题

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4)意义: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七.海洋旅游资源:我国岸线长,海岸类型多,滨海资源丰富。

1.现状:海滨旅游业发展迅速

2.前景:开拓立体旅游空间,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

一、海洋自然灾害

类型成因危害应对措施

风暴潮由强风或气压骤变等

强烈天气系统对海面

的作用导致水面急剧

升降

水位暴涨、堤岸决口、船

舶颠覆、农田受淹、房屋

被毁

1.加强海洋自然

灾害的预报与监

测。

2.加强沿海工程

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

灾减灾意识与自

救能力

海啸由水下地震、火山爆

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

等所引起的巨浪

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

和城镇村庄,造成生命财

产巨大损失

繁;②海岸形状呈口大内小的喇叭口形状;③地势低平开阔;④恒河入海口,河水顶托作用;⑤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二、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海洋环境污染;二是海洋生态破坏。(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1)废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

(2)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和城市垃圾、船舶废弃物、工程渣土等

(3)油污染:是海洋污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石油进入海洋有三种途径:①陆岸排油(海洋上最主要的油污来源)②海上油田开发(钻井平台附近)③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4)核污染: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及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

2.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1)海洋污染物危害海洋生物,危害渔业生产

(2)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3)破坏沿岸景观,影响海滨旅游业

(4)有机物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导致地方性疾病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1)人类生产活动:过度捕捞——造成生物数量减少;

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2)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1)概念:浮游生物异常增多,造成海水颜色变化的一种现象

(2)分布:中低纬的沿海地区,尤其是封闭的大陆架。我国发生海区: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

(3) 原因: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退水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等无机盐和有机物,汇入江河,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中低纬度温度高、光照强,浮游生物易大量繁殖(易发生在夏半年)

③封闭的大陆架海域,海水流动慢,风力微弱,净化速度慢。

(4)危害:

①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植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②大量赤潮生物繁殖、死亡、消耗溶解氧,使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

③赤潮生物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释放毒素,使其他生物因中毒而死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

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向海洋排污和规范海洋开发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排放和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

(6)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第六章海洋权益

一、海域的划分

名称概念

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岸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领海邻接陆地和内水的一带海域,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24海里

大陆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不超过350海里

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

公海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1.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总量丰富

(2)人口对海洋资源与环境压力较大

(3)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4)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

(5)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

2.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1)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2)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3)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义: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讲课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三、国际海洋秩序

1.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1)真正落实海洋的战略地位

(2)实现海洋的生态、资源、经济、科研、军事等价值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

(1)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2)公平分享海洋权益

(3)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

(4)和平利用海洋

(5)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共生与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十五: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主要海洋环境问题。 (一)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海洋捕捞、养殖、增值等 海洋渔业分布 原因 世界五大渔场 2 矿产资源分布大陆架 近岸带 海盆 海底油气资源的开发:勘探----开采---运输 3空间资源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 利用方式:交通运输、生产空间、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体现)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围海和填海造陆 (二)海洋环境保护 1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污染物来源分布在 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源 分布在 处理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图1),回答1-2题.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A B C D 3下图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滨海资源②海洋经济③海洋资源开发④海洋空间利用⑤海洋盐业 (2)石油和锰结核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从形成条件分析, 石油主要分布在;锰结核主要分布在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下题 1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B.渔业资源C.石油、天然气D.煤炭、铁矿 2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B.水体放射性污染C.外来物种入侵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3~6题。 3.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正确的是 ( )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④位于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 A.海啸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5.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6.近几年来,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 A.阻止海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施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7.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

地理知识汇总-海洋部分

第一章海洋水体 一、海水温度: 1.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影响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深度 (1)水平方向: a(纬度)低纬度>高纬度(NS方向);全球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太平洋280 N。 b(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2)垂直方向:1千米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3)时间: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 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3.5%,盐度值最高的是红海4%,最低是波罗的海1% 2.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水平方向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⑤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2)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3)时间:夏半年盐度值低;冬半年盐度值高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分类(按性质) (1)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受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3.主要洋流及分布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 海 洋流名称共有的洋流域

太 平 洋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 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 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B南 赤道暖流、C西风漂 流 大 西 洋 J墨西哥湾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K北大西 洋暖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 拉寒流 印 度 洋 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 (2)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①环流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 时针 ②洋流性质: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

流;西风漂流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 考点:洋流及其分布 1.洋流分布与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 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乙)。 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2017年地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地.图1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2018年福建文综第1题>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 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1.C 读图可知中国对美投资最高地地区是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考点定位:美国地政区 2.(2018年福建文综第2题>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地主要影响因素是A.矿产与技术B.政策与市场C.能源与交通D.土地与劳动力 2.B 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主要是依托美国地市场需求,美国地对中国地政策也是重要地影响因素. 考点定位:工业地区位因素.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 势.读图完成3~4题. 3.(2018年福建文综第3题>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地折线是 A.甲 B.乙C.丙D.丁 4.(2018年福建文综第4题>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地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地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3.D 中国地城市进程加快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即1975年后,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 4.A2000年后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有利于城乡经济地共同发展;工业产值地比重在发达国家是在下降,B错;逆城市化有利于城市环境地改善,C、D错. 考点定位:城市化特点及其影响.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地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 北地区玉M气候生产潜力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5.(2018年福建文综第5题>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地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6.(2018年福建文综第6题>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M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地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7.(2018年福建文综第7题>对东北地区玉M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地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5.C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地光热条件优越,A错;本地区同属温带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海洋资源

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海洋资源 【什么是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海洋资源分类】 海水可直接作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 1、海洋化学资源:海盐、 2、海洋生物资源:有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除了直接捕捞外,通过养殖、增殖等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3、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4、海洋能源:可再生、无污染;但能量密度小。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沙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

高。 【海洋资源利用方式】 凡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 ①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②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③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④储藏空间: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海洋资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 3、我国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著名。 4、我国南方以(莺歌)海盐最为著名。 5、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6、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7、我国大陆架渔场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四分之一)。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我国四大海产的是(C)

31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1)选修二海洋地理 考点1:海洋和海岸带(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底地形,“海-汽”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其作用,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使学生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理解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2012广东卷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 【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02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0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1.(2012广东卷文综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 B 【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成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赤潮的形成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2012上海卷地理(四)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试题部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海洋与海岸带运用地图及景观图 片,概述海岸的主 要类型和特点;运 用图表等资料,归 纳海水温度、盐度 的分布规律;分析 海—气相互作用及 其对全球水、热平 衡的影响 考查形式: 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 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 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 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高。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 考查素养: 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 人地协调观素养 备考中要注意复习 重点。“海洋和海岸 带”注意海洋自然地 理时空分布规律和 主要形成原因。“海洋 开发”结合海洋资源 开发实例,注意开发 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 护”侧重理性分析、探 究海洋环境问题的 形成机制以及防灾 减灾的对策措施。另 外多关注时事热点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2)大陆架大陆坡 (3)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 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海洋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答案(1)珊瑚温暖、清洁、光线充足(任答两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任答两点)。 (2)远离我国大陆,补给困难;海岛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不利驻军。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任答三点)。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海洋资源(一)

4.2 海洋资源(一) 一、预习导航 【预习题】 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 1、海洋生物资源有什么特点?主要有哪些种类?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手段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大陆架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3、为什么温带海区渔业资源丰富?洋流与渔业资源分布有什么关系? 4、世界主要渔场有哪些?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 5、为什么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中国和日本的渔业生产有什么不同特点? 6、阅读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了解其主要内容。 7、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有何特点?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在。 8、海水运动能源的特点是什么?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和。 9、海底油气开发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油气输送的方法分别是怎样的?【资料卡片】 新能源可燃冰 “冰”怎么会“可燃”?即使是二氧化碳在超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干冰”也不可燃。但确有“可燃冰”存在,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它透明无色,外形似冰,点火可燃烧,常温下分解出天然气,又有“气冰”、“固体瓦斯”之称。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突出。一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甲烷分子只有一个碳原子,其燃烧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少,且没有硫化物生成。因此,天然可燃冰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科学家预测,地球海底天然可燃冰的蕴藏量约为5×1018立方米,相当目前世界年能源消费量的200倍。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化物,多数蕴藏在地球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深海海底100~300米的地下。可燃冰是甲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吸入水分子而形成的结晶体。其形成的条件是:一要有数千年前动植物尸骸释放的甲烷气;二要有丰富的水;三要具备低温高压环境。 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因为形成“可燃冰”除了压力主要还在于低温,所以一般在冰土带的地方较多。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的海域纬度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实际上我国东海、南海都具备生成条件。 从目前勘测的初步结果看,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南海和东海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目前多家研究机构在对我国“可燃冰”进行储量勘测、开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到2008年前后,国内的“可燃冰”总储量有望被勘测清楚,预计在2015年试开采这些“可燃冰”。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为了获取这种清洁能源,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天然可燃冰的开采方法。 海洋中的能源与生物 海洋中的动力能源潜力非常大,据估计,世界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500多亿千瓦,其中开发利用的为73.8亿千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以长江三峡电站为例,到2009年,全部三峡26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发电,仅海洋中能源这一项就相当于400多个三峡电站的电量!而且海洋中能源具有安全、无污染和永久利用的优点。因此,开发海洋能源具有良好的前景。 海洋每年繁殖再生各种生物约400亿吨,其中鱼类年生产量为6亿吨,举例来说,一千克鱼类相当于

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 2 海洋地理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考点点拨:

《海洋地理》的总体框架 -认识海与洋 认泯海岸与海盛妙矗 ——认识海洋水体 ——认溟海一丸相互作用 海埠带的丹按 ——海淳资膊的幵发 二-海淳能的幵发 I —海洋空协的开发 1—獰注自豪灾害与間范 保护海澤+ T —海洋环境问理与环境保护 —维护海洋权益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2. 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 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 海 (1) 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 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 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一地中海 内海一渤海 边缘海一东海、南海 最大海一珊瑚海 4. 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 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 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 世界主要海峡 认识海洋 开发海洋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 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 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2 海洋地理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 2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最新福建卷文综地理试题及解析

2012年福建省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及解析 第I 卷 一、选择题 图1 示意近8 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1-2 题。 1.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 C.五太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答案】C【考点定位】美国的政区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的分布和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图例可知,我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故选项C正确。 2.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与技术 B.政策与市场 C.能源与交通 D.土地与劳动力 【答案】B 【考点定位】工业的区位因素。 【解析】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主要是依托美国的市场需求,美国的对中国的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主要是避开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利用其广阔的市场,因此选项B 正确。 图2 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 1-2 题。 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考点定位】城市化特点 3.D[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判断的有关知识。发 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 表示发展中国家;乙表示世界城市化;我国城市化 起步晚,城市进程加快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后,即1975 年后,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解析】城市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逆城市化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C错。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大,工业产值的比重在发达国家是在下降,B错;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C错,故A正确。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 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 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 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5-7 题。 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 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5.C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有 关知识。根据等值线“凸高则低,凸 低则高”的原则,甲处等值线向北凸 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A错;本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性质一致,B错;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C正确;距海远近对光热条件的影响不大,D错。 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6.A [解析] 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其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故A正确。 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7、B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 [解析] 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 8-9 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的导学案 陆海燕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2、知道中国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和四大盐场的分布。 3、了解海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重点、难点】 1、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 2、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有利条件: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 温带: ,沿海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四大海产: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余种,其中鱼类 多种,主要经济鱼类多种。其中、、、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渔场、渔场、渔场和渔场。其中,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 (4)海水养殖业: 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以上,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虾、扇贝、牡蛎、等。 2、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 (1)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近海蕴藏有大量的 和。 (2)中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有、、金红石、等。 3、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

(1)化学资源: 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从海水中提取和、、、等化学元素。 (2)著名盐场:盐场、盐场、盐场、盐场。 知识点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中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衰竭等。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近年来,中国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也给中国的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采取的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防止海洋,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和。 2、下列现象中与赤潮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全球变暖B鱼虾大量死亡C海平面上升D潮汐现象3、探究讨论 探究一 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探究二 赤潮的危害有哪些?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

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 1.(2012年高考真题福建卷)“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图15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5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9 分)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6 分) 【答案】 (1)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关照充足,水 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2. (2012 高考真题江苏卷)【海洋地理】图 18 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10 分)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3 分) (2)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处,原因主要是。 (2 分) (3)2011 年12 月18 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水导致作业中断。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2 分) a.天气严寒 b.台风影响 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 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 分) 【答案】 (1)公海多金属结核(或锰结核、铁锰结核) 海洋空间资源 (2)④纬度高 (3)a c (4)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图 22 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图 22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

海洋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

海洋地理 专题一海洋和海岸带一、海底地形

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p16-17)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架: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①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②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③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岛弧: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太平洋西部海域最为典型。 海沟:岛弧的外围伴生的狭长而深凹的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洋盆: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 洋中脊:最长的海底山系;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 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2)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海洋地理考点解读解析

高三地理高考考点解读 海洋地理 1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 分,水深200米以内,坡度平缓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大洋底过渡的巨大斜坡,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水深大于200米。 大陆隆: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巨大扇形地,上部窄,坡度稍陡,下部展宽,坡度较缓,水深1500—5000米。 大洋盆地:又称海盆,是指大陆坡以下、海洋底部巨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地,水深多在3000--6000米之间 海沟:指发育在大洋盆地边缘、两坡较陡的狭长形深海洼地,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多与岛弧相伴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 大样中脊:又称海岭、中脊、海丘。主要指遍布各大洋的海底山系 2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3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海底扩张学说观点: 炽热的熔岩不断地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涌升熔岩冷却后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两侧推,所以距大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并关于大洋中脊呈对称分布。洋底从形成起到海沟处俯冲消亡,整个过程不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的速度每年几厘米 (2)板块构造学说观点 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成许多单元,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板块又被分成许多小板块。②这些板块处于不停运动中,一般来讲,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为地壳活动带,火山,地震多分布在这一地带。③板块交界处可分为生长(张裂)边界和消亡(挤压)边界,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比如三大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④全球岩石圈分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3)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精编高中地理海洋资源(一)

海洋资源(一)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目前全球粮食、资源、能源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向学生指出,作为陆地资源的补充和替代,海洋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开发投资较高,对技术条件的依赖性强。 二、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主要讲渔场的形成、分布及世界渔业生产概况这两部分内容,重点是海洋渔场形成原因。这部分内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仅作引导。首先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最后讲述世界渔业生产活动概况。教学时应注意要求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并认真比较“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与“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图”,观察寒暖流分布与渔场分布是否一致,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海洋矿产与油气开发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进程和油气生产过程。其重点是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及主要技术装备。海洋油气开发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发展过程。现在,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教材中举出了地震波方法;其次是海底油气的开采,这主要通过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种是船舶运输,包括油船和天然气船,另一种管道运输,即在油气田和海岸间架设油管和气管。 海洋油气开发本身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加之起步较晚,与学生空间距离较远,对这方面知识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图片及文字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向学生展示海洋油气开发的流程图,或简单介绍我国海洋油气工业的发展和成就等。但由于课时所限,这一部 分内容不宜过多展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可。 【自学导引】 【思考导学】 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与丰富的海洋资源总量相比,人类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是否已经很充分?为什么? 答案: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还很不充分。因为海洋资源开发投资较高,对技术条件依赖性强。 人类只有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更多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3.怎样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养殖、增殖等途径。 4.简要说明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答案: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 5.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案: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6.为什么世界渔场通常集中在温带海区? 答案: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另外,温带地区多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范围渔场。 7.我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两国有哪些有利条件?分别以舟山渔场和北海道渔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地理考点强化训练:海洋地理(二)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地理考点强化训练:海洋地理(二) 一、单选题 湿地是一种以水为载体的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湿地总面积为1719.40km2,其中天然湿地的面积为1099.75km2。图一是“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各类型湿地分布所占比例图”,图二是“天津滨海新区2011年、2013年,2015年各类型湿地面积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滨海新区湿地( ) A.各类湿地面积都在减少B.天然湿地比人工湿地面积减少比率更快C.天然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人工湿地面积有所减少D.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最多 2.近些年,滨海新区天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的现象严重,推测最主要的人类活动是( ) A.开挖入海河道B.建设盐田及海水养殖场C.种植水稻D.退耕还湖 历时44天,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7 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完成海试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本次“蛟龙”号进行7 000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 ) A.甲部位B.乙部位C.丙部位D.丁部位 4.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 A.①B.②C.③D.④ 读2002—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2002—2016年) 5.我国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 ) ①海盐生产②海洋水产③滨海旅游业④海洋信息服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产值仅次于日本B.海洋产业产值从2002年至2016年一直在增长 C.海洋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上升D.海洋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 2019年8月,某大国陆地东部近海发现神秘石油污染,之后,石油污染随海水扩散,该国政府派出部队和志愿者清理回收。11月,该国已有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孩污染且污染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