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一名大三学生致信本报: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中国青年报》(2012年01月07日 03版)

编者按:这是本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

我们认为,这种焦虑和迷茫并不是这名同学独有的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共性。这种焦虑和迷茫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大学教育和就业压力。今天,我们刊登这名同学的来信以及本报记者和他的对话,就是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更多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大家一起来思考该如何走出迷茫,不再焦虑。

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部,邮政编码:100702,电子邮件:jiaoyu@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88826.html,.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寒假到来的时候,我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把我的迷茫和困惑告诉你们,希望中国青年报这张属于青年人的报纸给我一些建议。

2011年11月,当我决定不考研时,我把“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作为对自己的解释。当我知道那个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时,我又开始迷茫哪个又是我想要的呢?我始终都没有坚定地把握自己的追求。

渐渐地,我对“考证”再也没有了动力。正如同学说的:最近图书馆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在准备四六级、教师资格证和期末考试,起码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是这样的。

就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考以下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导游证、秘书证等等。在众多的证书当中,我只考了一个本科生必须要持有的英语四级证书,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着身边的同学在紧张地准备着四六级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年这两证刚好在同一天统考),本来并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当你看到10个人里有8个人在考,而自己却每天悠闲地看看书、上上网、写写字,难免就会感到不安。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样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以后会因为没有这些证而错失很多机会吗?我以后会为现在的选择而后悔吗?未来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我不知道哪个航向是正确的。我动摇过,但还没有破坏自己价值观的基石。我只是有点犹疑与担忧,不断地审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

我已经厌倦了每天记忆各种复习资料与试题集,机械地参加一场场考试,等拿到证后就彻底地忘却,然后再准备下一门考试。我不想去评估这些证书以后对我到底有多少作用,我只是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总是在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

大三了,我放下了诸如“委员”、“主席”、“会长”的头衔与各种学生工作,如室友评价的“做一名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学生”,安安静静地过好每一天。时间是自己的,自由地安排每一个时间段,沉浸在自我中很快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快乐,很幸福!

在这个学期,我不遗余力地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有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才停止。2011年南昌的冬天似乎没有了往年肆虐的寒风与阴冷的冬雨,每天都是暖暖的晴天。我喜欢拿着一本书到寝室的天台上或楼下的草坪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又让冰凉的西风清醒发热的头脑;一般在一个节气到来时,气温就会骤降并伴随着刮风下雨,如果没有课,我也就会懒懒地窝在床上,不吃早饭,打开电脑看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每天晚上差不多10点多从图书馆回来,然后开始记录每日的言与事。我们大三有一门让其他专业很羡慕的专业必修课——汉字书法,在老师的激发下,我深深地陶醉于汉字的书法艺术,每晚写完日记后,都

会花半小时临摹一页颜真卿的楷书,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后进步明显,不禁窃喜。书法已然是继音乐后我的又一情感载体。周末的天气总是那么好,我喜欢在校园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相机留下一处处可爱的风景。

上大三以后,我逐渐养成了这4个爱好——藏书(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半年了,我明白了我喜欢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才是我坚持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的侵扰、诱惑、压力下,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对自由独立的自我的向往!

老师,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该不该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不知道坚持了以后会怎样,不知道不坚持又会怎样,不知道怎样坚持,不知道坚持意味着什么。

我该怎么办?

江西农业大学杜克海

一个大学生的忙与盲

不想跟风,却又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本报记者陈强《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07日03 版)

收到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杜克海给中国青年报写的信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了你的来信,感觉你有点迷茫。以前有过这种感觉吗?

杜克海(以下简称杜):之前,目标一直很明确,过得也挺充实。我是个农家子弟,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是围绕“读大学”这3个字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奶奶出门的次数多了,妈妈的笑脸多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而我也得以有机会第一次走出生活了18年的小县城,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然而,大学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样。大量的课余时间,极少的作业,很容易对付的考试,要是不参加些课外活动,那一定很无聊。在无知无畏中,我参加了班委的竞选、学生会干部的选拔、社团的招新,最后成为了班级的纪检委员、学生会的干事、文学性社团《飞白报》

的会员。每天的课余时间有了会议、活动的填充,听从学长们的安排,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有时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社团组织中,没有孤独寂寞,有的是“优秀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会员”、“三等奖学金”等荣誉,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很满足,似乎该有的我都有了。

大二刚开学这段时间,各社团都在紧锣密鼓地“抢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并感觉自己不适合在学生会中工作,我留在了《飞白报》,并意外地被推选为报社社长。作为一个社团负责人,要承担很多,很累,很不容易!一年中,我没有课余时间,没有周末,甚至连暑假都留在学校编辑报社承办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期刊。这一年,我把重心放在“走出去”,与江西校媒联盟及其他校园媒体取得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我们报社荣幸地被评为“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三星级会员媒体”,个人荣获江西农业大学“先进社团负责人”、“《江西农业大学校友》优秀编辑”称号及“社团与学生工作特长奖学金”、南昌市“谷雨诗会”原创诗歌三等奖等。

在大学里,大家习惯于用担任什么职务或得什么奖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或许在某些同学看来,我算是功成身退吧。在去年10月换届后,我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不时有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去竞选社联部长或主席?你来担任校刊主编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大三了,我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好好地看看书,好好地为自己生活。

记:在经历了前两年忙碌且被认为成功的社团生活之后,大三的你选择了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这么一种自以为悠闲自在的课余生活。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可为何又觉得心里惴惴不安呢?

杜:打个比方吧。以前都是跟着大部队前行,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走到哪儿,只知道跟着走没错。走累了,独自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当发现大部队走远了,自己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前段时间,自从班主任在班会上介绍了考研的相关事项之后,我的内心便起了波澜。刚进大学时我便认定自己是应该去考研的,正如我们美学老师讲的: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在同学当中,人家听说你要考研,条件反射似地就会问:考什么专业?考哪个学校?然而这些,我都不能自信满满地回答,而只能忐忑地问我敬重的一个老师:老师,我想考研,但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我觉得你更适合做实事!”老师醍醐灌顶的点拨,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考研。但我又适合干什么呢?

我时常问自己,自问自答好像很容易进入到一个矛盾的怪圈。起初我把读书、摄影、书法作为我想要的东西,然而往深处想想,这些兴趣爱好仅仅是我生活的点缀,仅仅是我在繁重的压力下的精神润化剂,它不是我生活的主页。那我究竟想要什么呢?我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我感到茫然!

记:你在来信中说,周围那些忙着“考证”的同学是为了就业而学习,你的内心很排斥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你想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享受在阳光下看书的小资情调。可是你想过没有,将来毕业之后靠什么来维持这么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杜:这个问题问到了我的痛处,这也是我近期焦虑的根源。在大学里,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不外乎两个:拿奖学金和考证,因为这是日后找工作的重要筹码。可我知道自己内心是极度不愿意机械地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我已经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欢的东西考过就忘了,而我喜欢的书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有一天晚上,我随手拿起《古文观止》,翻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每当心为形役,形为名趋,体为利使时,偶尔也觉得看看书、写写字、拍拍照这种淡然的生活蛮好的,既然本性喜欢安静,又何必那么浮躁那么功利呢?“何不委心任去留”。

然而转念一想,又心有余悸。人们常说年少轻狂,年轻人就要去社会上经历风雨干一回才不枉此生。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么悠哉地过日子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会不会因为没有考证而错失就业机会?

再过一年我就要面对棘手的就业问题。我似乎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而没有一份好工作,我又怎么能延续目前我喜欢的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呢?每每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的纠结。这也是我给报社写信求助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走出迷茫。

迷茫“与上大学俱来”

洛阳师范学院张腾飞《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14日03 版)看了中国青年报刊载的杜克海同学的信“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我内心起伏不定。杜克海同学在信中提到的种种以及和记者的问答,我感同深受。

首先我要对杜克海同学送上我的祝福,在现在这个社会能够思考并且不跟风想谋一条与众不同的出路,需要很大的勇气。然后我送上我深深的诚挚的敬意,因为他道出了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的普遍心理。

在我周围像杜克海一样的同学有很多,包括我自己。我不能说我身上没有或根本不存在这种焦虑和迷茫。但同时也有同学把大学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过得充实有意义。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但他们把这种焦虑和迷茫当成是生活的调味品,甚至是动力。

像我们这种普通学校的学生大致分为几种。一种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或者家庭背景硬的,当然也不乏家庭条件既好背景又硬的。他们的路早就有人铺好,他们当然不会有这种焦虑和迷茫;二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学生,好好学习,考研考证,安分守己,踏踏实实追求自己的理想。剩下的大概就是焦虑和迷茫的或者是选择逃避的。仔细看看,我们会发现焦虑和迷茫的,大多是如杜克海一般的身处非名校又来自农村的普通学生。

诚如编者所说,杜克海同学的迷茫和焦虑不是他自己独有的状态,而是具有一定的共性。中国的一流大学资源和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比依然是稀缺的,而这种状况也不是一场讨论就能够解决的。

像我们这种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的焦虑和迷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上大学俱来”的。相比那些没有上大学待在家里的人,我们已经是“天之骄子”了。在他们看来,在辛辛苦苦供养我们上学的父母看来,我们上了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就应该有较高的工资,有房有车。可是,这些都是他们主观臆想的。谁能保证这些呢?谁能确定有这样的一条路呢?谁来做这个担保?没有。上了大学,学了知识,并不一定就能让我们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知识让我们复杂,智慧使我们单纯。用智慧,吸收真正有用的东西,去掉多余,不造成生命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摆正这个态度,生活就会变得美丽起来。

迷茫到底从何而来,是大学教育或者就业压力,亦或是当下的中国教育体制?我不否认这些因素的重要影响,但是它和具体的问题还是隔了一层。这就好比一间房子,里面摆满了家具和各种东西。突然有一天,柜子上的花瓶掉在地上碎了,房子里的东西坏了,我们能责备房子盖得不好吗?这些大的因素就好比是这间房子。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客观存在,是我们个人所不能改变的。套用当下流行的话语模式:你焦不焦虑,你的问题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迷不迷茫,那些客观存在,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焦不焦虑,迷不迷茫,你跟你的一切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这一切就像是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签下的契约。梅菲斯特是“否定”,是“犯罪,毁灭,一切的恶的本质”,他总是试图破坏我们的美好,可是他却不自觉地充当了我们成功的助力。在我们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路。恶的作用并不总是破坏,我们在与恶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而取得进步。于是我们不再迷茫了。

杜克海不会是第二个潘晓

牛晓《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14日03 版)

读完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杜克海同学的来信,感受颇多,他的迷茫和焦虑我也遇到过。只不过我从中走了出来,并且找到了前进的力量。

我2004年考入一所985高校,期间转换过专业,担任过校园主持人、话剧社演员、去西部支教一年,在本校读了研究生,担任了校研究生会的主席,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北京东城区某街道的公务员。仔细想来,正是那时的迷茫换来了前进动力。

在沉溺处发问

初入大学,突破应试教育束缚的新生很容易被大学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吸引:一是有兴趣相投的朋友和校方的大力支持;二是有参加活动的充分理由:锻炼能力和放松身心;三是有活动的大量时间。还没有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的新生,很容易沉溺于校园活动,尤其校园活动的佼佼者在获得外界的赞誉和鼓励后,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校园活动的意志。

我在刚入学的时候,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有时还翘课去做校园活动,并且被充实感和快乐感占据。我参加了广播站、话剧社、学生会、新闻社等学生组织,天天乐此不疲,并一度认为我所从事的这些活动比我的专业课学习还要重要。尤其在参加活动后,老师、同学认定我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可以在这一方面继续发展后,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渐渐分不清专业与兴趣、职业与爱好的关系,迷茫也就如影随形。这都是没有学习目标,没有职业规划,过分沉溺于校园提供的舒适生活的表现。

在反思中转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是在兴趣爱好和别人的眼光中越走越远,还是好好思考下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就像现在迷茫的小杜一样,迷茫就说明需要答案,就说明自己已经走在寻找出路的路上,迷茫的另一面则是反思。

其实,仔细算来,在大学里,占用时间最多的还是专业课学习,就算课上不集中精力,就算觉得课业无所谓,但是专业课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所以,专业课的学习是大学的关键。毕业后的出路与此有关。

如果一再反思出路这个话题,就会检视自己大学的生活,渐渐就会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联系起来。虽然这两个规划比较宏观,也有可能短时间的思考不容易得出结论,但是思考总会让人前进。

渐渐地,我综合自己大学前半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并结合自己的优势,实事求是选择了自己大三大四的道路。毅然决然转了专业,投身西部支教,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我觉得经历就是财富,与其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业,不如去经历西部的人和事。这源于自己的反思,源于真正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

在行动上转型

行动成为习惯就不容易改变,感觉形成印象也不容易改变。像杜克海这样,做过“委员”、“主席”、“社长”的同学要想转型也不容易。因为经过第一二年的实践,别人对你的印象已经形成,你对自己的定位也已经形成,如果没有特别急迫的事情,自己不会改变。这种“习气”(我觉得更多的是种虚荣心在作怪)一直伴随着自己,除非自己痛下决心,从行动上改变之前的习惯。

杜克海放弃“各种头衔”要休息一下,这已经开始从行动上有所改变,不同的是他还不知道怎样改变和改变后该去什么地方。这个时候摄影、书法等“爱好”占据了时间,更深一步说,这也是一种逃避。因为不知道未来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就用一种看似正确的事情来占据自己。其实,转型已经开始了,如果能更深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前途一片光明。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1980年的“潘晓之问”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这样的疑问有特定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百废待兴,那时候年轻人的迷茫是社会解放思想潮流下的价值观再选择。杜克海不是第二个潘晓,他的迷茫则是多元社会下人生道路的选择。

小杜忍受周边同学考证行动的压力,但也同样享受自己作为“委员”、“主席”、“社长”等职务带来的荣耀和满足。学校为同学们成长成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道路是多元,路径是千姿百态的,这正是高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源泉所在。作为学生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道路。如果你热爱学术,那么你就去投身学术吧;如果自己适合学生活动,那就尽情地在举办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吧;如果你什么打算都没有,那就老老实实完成学业,等有了打算再行动吧。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迷茫是一时的,深入的思考、坚定的行动换来的是持续进步的动力。

在越来越宽容的社会环境中,在社会活力持续迸发的氛围中,迷茫正是观察社会的时机,正是反思的时机。也许迷茫之后,眼前豁然开朗。

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

杜克海的迷茫在于缺乏坚强意志

丁国强《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01日03 版)

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杜克海同学“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的来信,我认为不应把杜克海当成第二个潘晓。潘晓之问,“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既表达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一代青年的内心迷茫,也显示了突破固有价值观、寻求思想解放的内在努力。而杜克海同学的“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前途未来的患得患失,到底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还是一次次考证,还是投身书法摄影爱好?到底哪一种选择更能够赢得未来?

笔者认为,杜克海同学简单地将“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视为侵扰、诱惑和压力是错误的。尽管当下的大学体制,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应当看到,大学是造就人才、实现自我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殿堂。杜克海同学的所谓迷茫其实是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大学生应当学会忍耐,学会承受痛苦,敢于迎接挑战,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人类伟大的事业多是忍耐者完成的。曾国藩说:“顺而率性者愚,逆而强学者智。”忍耐的过程也是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是对“性格决定命运”定律的挑战。忍耐后面潜藏着人格的骄傲。只有精神高贵的人才会默默忍耐。一个人的精神资源大多形成于忍耐时期。

忍耐者总是心事重重。忍耐是对心理健康的对抗。心中的郁闷没有得到充分宣泄,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折磨。但是,忍耐并不意味着拒绝宽恕、拒绝遗忘、拒绝反省。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我调节、保持快乐的话,就没有精神修炼一说了。书法家启功说:“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忍耐是对苦难的承受,也是风雨历练的结果。因此,忍耐不应当是人格的扭曲,而是在沉潜中丰富心灵、锤炼意志。

大学咋越上越迷茫 ?可以路“茫”但别“心”茫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88826.html, 2012-02-03

看了中国青年报上关于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的讨论,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叫袁靖亚,是北京工业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大学期间,我和杜克海一样忙碌,

参加过英语辩论赛、模拟联合国、舞蹈比赛、茶艺比赛、校媒活动、诗词茶话会等活动,同时,因为成绩不错,还获得过市级三好学生和国际英语辩论赛的三等奖。

首先,我觉得迷茫并不可怕,甚至是件可喜的事情。就像是发烧,证明你的身体还有抵抗病毒的能力,迷茫至少代表了你还保有灵魂思考和身体挣扎的勇气。如果有一天你不迷茫了,只有两种可能,要不你大彻大悟看破了一切,要不你已放弃抵抗任命运宰割了。

对于迷茫,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接受它。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先去承认它。

作为90后的大学生,我们为什么会迷茫?杜克海同学的来信中提到了外部环境的因素,其实这正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可能面临的某种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地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有某种确定感,想要立即像那些事业成功的中年人一样,车房不缺。

扪心自问,你是否有过以下这些真实的想法?——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男/女朋友,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可是哪条路才能尽快把我带到目的地?哪条路我又能走得通?好像哪条路都行,又好像哪条都不行。所以,迷茫了……

坦然地承认,我有过“茫”,但是“路”茫,不是“心”茫。

我认为,“茫”分两种:一种是微观的,人生道路选择上的迷茫,简称“路茫”。一种是宏观的,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简称“心茫”。路可以阶段性的“茫”,然而心,永远都不要“茫”。

道路选择的迷茫,往往源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现实收益的距离。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开始迷茫于是否出国,后来纠结是否推免中文系的研究生,再后来迷茫如果选择了中文的文字工作,道路该怎么走,然后发现暂时走不通,又翻回来干英文的老本行……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明朗现在的路是否能走得通。然而这都没有关系,因为20岁的人生可以没有定论。为什么一定要在20岁出头就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Why not?

若是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然而,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的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并不困难。但是,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当然,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实习、选择,让你突然在一个黄昏觉得心累了,突然在这条道路上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了。这时候心“茫”了,就该是思考的时候了——这条路到底该不该继续?当方向错了的时候,停下来想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于杜克海同学提到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虽然目前自己坚守的传统文化,可能和当下的职业挂不上钩,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它会和未来的职业挂钩。换句话说,只要它和我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挂钩,就够了。

退一步讲,就算它一直真的没有机会实现也无所谓,因为只要你在,那些古典文化就在,你走到哪儿,通身的气质就会把它带到哪儿。无论做什么行业,只要是符合这个价值观,都是幸福的。

没必要梦想着一步就去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也没必要因为急着规划所以迷茫。陈丹青28岁去美国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地画。秦晖15岁下乡插队时,如果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在农村了,又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地读。

理想和现实并不矛盾,因为只要随着心走,现实终究有一天会越来越接近理想。正如陈丹青给贾樟柯的书写的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

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关于“考证”,我觉得无所谓好坏,这无非是自己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罢了。至于杜克海同学信中提到的“机械地参加一场场考试,等拿到证后就彻底地忘却”,我觉得实在没有必要。自己不喜欢,就不必刻意去考。在考证的问题上,我有个原则,就是和本专业、和自己兴趣相关的,一定要去考。

最后,我想说,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儿,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

不管硕士博士首先得是个“战士”

梁宏涛《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18日 03 版)

作为中青报的忠实读者,我虽然不是一名大学生,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这个现象或者话题。

我曾是一名军人,身边有很多大学生干部和大学生士官战友,他们为部队建设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理论功底强,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广,思维灵活,文化基础上的先天优势明显;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和从新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士官相比显得比较活跃,有活力、有闯劲。当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严重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处理日常工作事物常常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个层面;工作挑肥拣瘦,总觉得专业不对口、岗位不如意、才能难发挥;太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文化程度高,容易产生“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的思想,平时不爱和战友交朋友,不注重业务训练和带兵方法的学习研究,造成了不会干、干不好的尴尬局面。

我有个战友,是从地方大学直接招收到部队当的士官。刚到部队时,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营房部门负责烧锅炉。一接到通知他就炸了窝:“我是大学生士官,咋能去烧锅炉呢?这对我太不公平了!”一时间,“大学生士官到底能不能烧锅炉”成为了我们单位各级领导关心的话题。后来,在领导的说服和教育下,他“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项工作。虽说心里有疙瘩,但这名战友还是很敬业地负责着烧锅炉这项工作。三个月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再加上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被调到政治机关负责电视新闻的制作和照相摄像等工作。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我们单位小有名气的“兵记者”。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专栏,你老扯部队上的事干什么?其实我觉得这是相通的。

“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一是迷茫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辛辛苦苦寒窗苦读,拿了N 多的证书,到头来还得递简历、拉关系、找门路,还得为生计奔波。这时,你就得像个战士一样不畏难、勇往直前,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要敢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而努力。

二是迷茫自己的能力怎么样。贡献有大小,能力各不同。大学生要像战士刚入伍时一样,自觉放下架子,转变角色,重新给自己定好位,不要处处以大学生自居,要在为人处世等方面苦下功夫,将在校所学的书本知识和所从事的岗位有机结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达到积累经验、取长补短、锻炼能力的目的。

三是迷茫自己的作为在哪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像个战士一样,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自大,不急功近利,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思想扎根在基层,在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增强能力水平的同时,完成由一名普通大学生到社会有用之才的转变;要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能干别人不愿干的事,在那些平凡甚至不起眼的岗位上迈出自己走向社会、走向幸福人生的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我没有上过什么学,也没读过多少书,我很羡慕那些风华正茂、博学多才的大学生。希望你们不要被“浮云遮了眼”,也不要被“名利迷了心”,还是要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为坚定自己的信仰、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向前……

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

价值观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迷茫

“如果学生难有引路人,将是大学的巨大危机”

通讯员钱小敏本报记者陈强《中国青年报》( 2012年03月29日03 版)《中国青年报》发起组织的“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系列报道和讨论,不仅备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而且也得到了一些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注意。近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徐岚老师和王洪才教授专门就这一话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大学功利主义盛行导致价值教育匮乏

徐岚老师认为,杜克海的迷茫在于,他自己觉得有价值、想要去追寻的东西却得不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肯定,不知道要不要坚持下去。他想追问,当今的大学除了功利的追求之外,还能不能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因此,他实质上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哪些缺失?在我看来,主要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徐岚说,价值观教育极为重要。尤其在全球化时代和急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大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在面对人生考验时作出适当的判断和应对。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与“两课”(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紧密相连,常常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抵触情绪较重,致使价值观教育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

王洪才教授也有同样的遗憾。他说:“大学的功能,除了教授知识外,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进行价值观教育。但遗憾的是,现在大学里功利主义风气居于统治地位,价值观教育非常匮乏,于是对根底问题的追问就很弱。”

徐岚分析说,有两个原因导致我国大学价值观教育匮乏。一是大学管理的功利主义倾向。一些大学校长关注的是学校的排名,这取决于教师拿了多少经费,发表了多少文章等指标。一些大学不断向教师强调“产出”和“成果”,导致了教师的实用化倾向,而教师的实用化倾向又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功利性态度。同时,学生会、社团等本应生长个性、促发思考的地方也难免沾染功利色彩。

第二个原因是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一些大学越来越像一个职业培训机构,而非一个“教育”机构。大学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学生明白知识的价值承载。

大学行政化让老师难当“引路人”

那么,如何改变大学价值观教育缺失的现状呢?

徐岚认为应该对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首先,设置终极关怀领域的通识课程,使全校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哲学,讨论人生的意义以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善、如何择善。还可设置专业伦理的课程,如科技伦理、学术伦理等。其次,设计一些针对人格发展领域的通识课程,可以和心理学结合起来,主要涉及身心发展、情绪管理以及道德素养等。第三,实践性的非正式课程也十分重要,比如以“服务学习”的方式,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公益组织等活动来增强社会关怀、培养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

王洪才教授认为,对于那些有价值追问的学生而言,引路人是最重要的。经历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与生活中言传身教,与学生分享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道路。

徐岚老师曾做过一个调查,问学生“大学中哪类教师对你在道德品行方面的影响最大?”

选项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专业课教师以及行政教师等,结果出人意料的是,选择专业课教师的人数是最多的。可见,大多数同学对专业课教师抱有更高的期待,希望能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道德和价值教育。

但是,现实中,很多高校老师没能担负起引路人的职责。徐岚说,我们目前的制度设计是不同类别的教师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通常认为已有辅导员等负责道德教育,因而把价值观教育从自身的学术责任中剥离,甚至忽略自身在道德上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而一些本科生导师更是对自身职责相当模糊,最后变成走过场。总的来说,高校在大学教师发展上做得远远不够,教师对自己在价值观教育上能做什么缺乏共识,在怎么做上缺乏专门培训。

王洪才教授则慨叹:“如果学生难有引路人,将是大学的巨大危机。”他分析说,由于量化的考核标准,大学教授的学术研究变成机械性生产,很少有人愿意把时间花在教学上。一些教师上课都敷衍,何谈“引路”?注重教学、热爱思考的教师在当下的大学行政化的权力结构中又往往处于边缘角色被边缘化,想要担当引路人的角色也就力不从心。

王洪才认为,自由的文化氛围、严谨的学术态度,是推进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方式。但是,行政化已经根深蒂固,一时间很难去除。政府推出的一些去行政化的政策恰恰体现了或纠结着行政化,比如以“创新”之名引进各类人才进校园,然而这种引进本身就是以行政方式推行的,甚至以各类行政职务为“优厚”待遇。

这个世界始终有一群人在追求名利之外的理想

不过,两位学者都认为,虽然社会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但大学生还是应该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思考。他们给像杜克海一样迷茫的学子提出了一些建议。

徐岚说,我们与其抱怨社会大环境不能创造更好的条件,不如以小我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汇聚来影响整个时代的价值观。如果90后都能摆脱功利主义思维,无疑将改变整个社会的氛围。“有人会反驳说,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证书和学生干部经历,我不得不功利。但应相信时代在变化,当有一天招聘不再看简历而是看微博,看你平时都在阅读什么、思考什么,有没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你就不得不注重提升个人格调。所以,走出迷茫的关键还是在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王洪才教授说,大学提供了比社会上更多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有追求的学生要主动获取和利用。每个学校都有善于思考、特立独行的教师。如果杜克海同学去拜访他们,他们必然会给予真诚的帮助。“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一群人在追求一些名利之外的理想,只是你需要坚定地抵御世俗的偏见。你得明白,生活是一种担负,必须付出代价。”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3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3篇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地方。下面是关于我的大学生活作文,希望你喜欢。 四年前的夏天,外面蝉声不绝于耳,我在家里畅想大学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转眼四年过去了,外面蝉声依旧不绝于耳,仿佛就是四年前那些一样。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让我许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大学,不会再有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和防腐不知疲倦的讲解;不会有每天做不完的习题和试卷;也不会天天为了分数、名次而焦急、苦恼……在体验大学生活的这一个月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有两个女生迟到了几分钟,按照以前的习惯打报告进教室。但后来老师说:“在大学中,如果你上课迟到或者有事想要早退的话,你不用打报告,只需悄悄地从后门出入,不要影响大家就好”在这以后,我也遇到过其他在高中甚至想都 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可以随时出入宿舍和校门,因需要完成某事要逃课等。 所以,我出:大学,是一个完全靠自觉的过程。如果高中的我们还是一只雏鸟,那么大学的我们可以说已经长大,远离了父母的庇护,远离了老师的督促,剩下的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自己管好自己,自己规划自己美好

的大学生活,并自己保证今后能够笑着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大学中绝不会有从早上5点出宿舍上课直到晚上10点才回去休息的情况;也不会因为喜欢看《红楼梦》但怕被老师发现而东躲西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着你去参加和体验,而这些在高中都被视为纯属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从这些事情中我们也能学到许多知识一一课本里并没有的知识,学到许多经验或是教训,学到大学的丰富多彩 所以,我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地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大学则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过程。 所以,我们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丰富自己大学生活的同时,为自己多赢得几笔生活的财富! 大学生活和以往我们经历过的学习生活真的不同,它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包含这太多的意外和精彩。当然,大学生活对我们来说也有太多的诱惑,所以这也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会更好的地址诱惑。 如果有机会可以让我跟还在为大学奋斗的学弟学妹们说几句心里话,我真的想告诉他们:好好努力,争取早点来体验大学生活,因为想象和真实的感受真的不一样!我也想对那些想要放弃大学的学生们说:大学,是美好的4年,不要给自己一生留下遗憾!

毕业生我的大学演讲稿.doc

毕业生我的大学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最后的日子里,可以有这儿机会出现在你们眼中,我是来自xx专业的学生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大学,也借此机会对已经过去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的大学生活,大学校园表示怀念。 今天,我们毕业了,一晃眼之间,我们就需要从大学的校园里面离开了,时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总是在我们体验校园和生活的酸甜苦辣之间就结束了,在我们努力的成长和为了未来不停的奋斗的同时,我们宝贵的校园生活就结束了,回想过去的几年时光,过去的点点滴滴好像在脑海当中格外的模糊,但是对于过去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格外的清晰,过去的所有就好像是萌上了一层属于过去的面纱,若隐若现的在自己的脑海当中的闪过。 我的大学,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原因,我并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所以可能我的大学生活非常的枯燥乏味,但是我也在努力的向上,积极的生活,用心的去完成生活和学习当中的每一件事情,也在努力的做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经历或是完成的每一件事情。我的大学生活,尽管它并不是别人那么的多姿多彩,但是这几年的时光却是我感到最为充足的一段时光,我也很喜欢自己在大学校园里面的点点滴滴,在学习上,我努力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在专业知识上,我除了完成自己的课堂学习之外,我还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更好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学习彻底,学扎实牢固。我也会去完成自己各项学习任务,不管是做什么样的我都会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做好一切的事情,确保自己在校园里面可以学到更多,也得到更好的提升。在生活上,我积极的去与别人交流和相处,但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少去与人沟通,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和班上的同学的熟悉,对校园生活的习惯和适应,我也可以开始慢慢的与人接触,更加丰富自己的交际圈,所以要是说我大学最大的收获,无非就是自己的性格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我也更加的开朗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篇一: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地方。大学生活,每一个高中生都梦寐以求的的想去体验一番。至少当时的我是这样。但是,说句实话,大学对那时的我来说只是一种想象中的美好,但究竟如何,我想现在的我才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天色刚亮,就可以看到校园里有人在树陰中读外语了,那种专注的样子,让行人都放轻了步子,怕打扰了他们.找个座位坐下来,掏出课本,一天的大学生活拉开了序幕. 渐渐路上的行人多了,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和同学边聊着昨晚的球赛,边走向教室.课堂上很快就沉浸到老师精彩的讲课中去,思绪跟着老师在飞扬,年迈的教授脸上透着青春的光彩. 下午放学后的时光是最难忘的,这是自己可以分配的时间了,可以去上网,约会,聚餐,等等,同时也是各种活动举办的时间,从文体馆传来喝彩的声音,足球场上一群学生在踢球,还有几个小女生在喊着加油...... 不知不觉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了,这两年中真的是酸甜苦辣都有.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一天天的长大,成熟,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着. 最后,也不妨说一句:我的大学生活,真的很精彩。

篇二: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仔细回想起来,就像是一本书,书中有最美丽的彩页,有最美丽的故事。也有最精彩的人生。我的大学生活,每一天都在发生许多新奇的东西。每一天,都有着它独特的乐趣,每一天,都在给我全心的感受。 还记得当初,我为了考上大学这个久违的梦想,我们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深刻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一同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神往…… 然而在大学生活的画卷铺开时,我发现在寻寻寻觅觅的尽头,并不都是以往心里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梦里寻他千百度,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时侯,我迷茫过,徘徊过,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正向朱自清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是啊!时间如流水,而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为了梦想,让我们珍惜时光,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吧!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有节奏。 在生活中我总希望快乐伴随着成功,微笑在每一个青春的季节里,我深知:有大海的呼唤我们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海浪中却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过让纷飞的翅膀在暗云中退化。 我们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

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转)

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转) 篇一:我们毕业了所有视频链接 视频资料《大学毕业》(散文) - 袁蛟的日志 - 网易博客[散文]毕业纪念册——别了,我的大学_青春文学_天涯社区大学毕业生致父母的一封信 【情感散文】 散文-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大学生活网-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刘牛牛的大学第五年(大学生电影节,11 届短片,华工建院)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大学生毕业超感人短片_刘晓梅_新浪播客喀什师范学院大学生原创 DV 短片——校园启示录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了,再见大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华北电力大学首部学生电影那时的他们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山东建筑大学视频-毕业了-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那月,我们说好了都不哭的……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了凤凰花开的路口-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北工大毕业电影《大学再见》-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感动_四川大学自拍_毕业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献给大学快毕业的同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河北农业大学我们毕业了 - 在线观看 - 56 网视频视频上传视频搜索视频观看视频分享电视散文大学毕业了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毕业大学大学毕业青春我

们大学毕业了-电视散文-上下合辑.wmv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原创上下合辑我们大学毕业了阿杰电视散文毕业了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大学毕业伤感电视散文央视忘不了:广州大学毕业感怀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毕业广大广州大学散文毕生生电影散文《印象大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写进大学的童话 - 在线观看 - 56 网视频视频上传视频搜索视频观看视频分享 [诗歌散文]毕业了(大学生必看,带上纸巾)03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诗歌散文毕业了大学生《毕业了,来不及说再见》青春短片(新余学院学生毕业作品)纪念完整版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四川教育学院《毕业了.上篇(记忆.幸福)》第一级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四川教育学院大学校园生活毕业 2009 毕业生散文——足迹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今天我们毕业了(安徽工业大学 09 毕业留念)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道尽大学真谛的散文诗《我的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纪念作品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电视散文《那些逝去的青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 0605 班毕业留念 _ 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电视散文毕业

我的青春不迷茫

我的青春不迷茫 青春,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我们看到这个词 语联想到的大多是年少时纯洁无暇的友谊,浓厚 的师生情,熟悉而又陌生的母校,充满激情与活 力的少年,以及男女生之间悄悄萌芽的情愫。 然而,现在处于青春时期的少年们是什么模样呢?有些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有些与老师 上演无间道,仿佛老师是他的仇人似的;更有些 满口脏话,喝酒打架于是有人便发出感叹:谁的 青春不迷茫?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凡此种种拙劣 演尽。是啊,谁的青春不迷茫呢?在这里我却敢说:我的青春不迷茫。 我的青春不迷茫,因为我的青春有爱陪伴。我 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虽不富裕,但也温饱有余。父母之间和睦恩爱,我们姐弟三个也相处无间, 尽管有时会有些许摩擦,但最后总是一笑而过。 在成长路上,父母的温暖和爱时刻伴随着我。天 气转凉,父母的关怀备至;遭遇挫折,老师朋友 的支持使我充满信心。我的青春是充满爱的温暖

的。 我的青春不迷茫,因为我的青春有书相伴。小 时候的我不懂事,经常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故事。经过一天的工作,妈妈已经很累了。但仍然尽力 满足年幼无知的我,她抱着小小的我躺在床上给 我讲故事,从故事中,我知道了善良的白雪公主 和七个小矮人;知道了孔融让梨给哥哥;知道了 铁杵能磨成针后来我慢慢长大,我爱上了读书。 读冰心奶奶的诗歌,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被保尔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所感动;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被他深深的爱国之情所感染在我的青春里充满了书 香气息。 我的青春不迷茫,因为我的青春有梦想支持。 从小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好好学习,努力考个 好大学,让我们全家也跟着享福,年幼的我并不 知道大学是什么,只知道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 很惬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大学,明白 大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们这个家意味着 什么。它不是一时的炫耀,而是我们青少年实现

大学生自述大学为何越上越迷茫

大学生自述大学为何越上越迷茫 我也是一名大三的学生,看到了杜克海同学的迷茫之后,也对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做了个简短的回顾和反思。 首先,我想说说自己对考证的一些看法。毫无疑问,考证的热潮确实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排除能力和证书不符的情况,但是从客观角度冷静分析一下,这种证书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拥有某种证书至少证明你曾经拥有过这种能力(不然在毕业生百万大军中如何区分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没有证书和那些一直鄙视考证的人,我不知道用什么证明他们拥有某种能力。其实,不妨把准备考证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这样,我们一直压抑的内心也许会释然一些。 杜同学说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我也深有同感,总想着找到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中国的大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诚然,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显露,大学和社会的脱轨成为毕业生和社会的痛楚。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讲,90后已被社会赋予了更多贬义的色彩。作为90后,社会前进得很快,我们却仍然被动地踏着70后和80后的步伐(看看大学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改革了很多年,教育仍然那样的不容乐观),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够承担起社会赋予的重任。

社会把太多的重担甩在了90后的身上,可社会为什么不自问一下,你们留给了我们什么?人们对金钱趋之若鹜的追求,炫富、贫富不均、学术造假、贪污腐败等各种丑恶现象频出,让人们感觉能在社会找到的榜样越来越少。我们努力拼过了初中和高中,走进大学准备喘口气的时候,看看残酷的现实和就业的压力已容不得我们迟疑,我们又一次扬帆起航准备再一次奋力搏斗,但这一次却找不到了方向,只感觉被抛在了大学的泥潭里奋力的挣扎。 我是学理的,我所就读的高校在国内也算数得上,可是在学校没感觉学到什么特别有用的知识。 就像《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系列课程是每个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可道德和良好行为不是从书上得来的,也不是被规范出来的,而是从老师、前辈们的一言一行中被感化和自身的思辨中培养出来的。 身为一名大三学生,一边咒骂着大学教育的时候,一边又不得不自己去学习一些以后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免被社会淘汰,也曾经为了考证努力过,也曾经去找过实习的地方,也曾做过兼职,想被社会所认可,也曾思考着未来,也一直企盼在迷茫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很迷茫,但仍然在奋斗。 其实,这不只是当代大学生的疑问,就整个社会而言,迷茫与困惑已经成为时代的后遗症。 按照通俗的认识,这本是一位优秀而颇有能力的大学生,但为何这位即将毕业的学子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呢?有这样的疑问,首先值得我们欣慰与惊喜,毕竟我们的年轻人还有自己的想法,尽管这种

大学毕业季 唯美文章:毕业了,我的大学

大学毕业季唯美文章:毕业了,我的大学 大学毕业季唯美文章:毕业了,我的大学流金岁月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 那赫然相对的男生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曾经硝烟四起; 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 插着爱护花草牌子的草坪,记不清什么时候已经被抄近路打水的兄弟们踩出了一条小路; 路旁的女生楼,对男生来说,几乎成为永远的禁区; 综合楼自习室的门还开着么,考研时鏖战过几个月的那个屋子,如今应该没有什么人了吧,一直对那段埋头苦读的日子心存

感激,不论结果如何,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爱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爱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七月,我们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

大学生最迷茫的18个问题

大学生最迷茫的18个问题 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学英语?怎么蜕变性格?怎么提高情商?学历重不重要?软实力和硬实力哪个重要?专业和学校哪个重要?怎样避免被身边颓废之人影响?不喜欢专业怎么办?大学没学到东西怎么办?迷茫怎么办?…… 思辨力是思维能力中的一种,即思考辨别能力。它是区别一个人成熟与幼稚的关键。很多人总是迷茫、走弯路、跟风盲从、纠结各种琐事,大抵都是思辨力这种软实力不够。 以下内容摘选自软实力公司总裁刘兴奇著作《大学生的坟》、《异类》等书。 作者介绍:刘兴奇,现任软实力公司总裁,80后创业者,著《大学生的坟》、《异类》等畅销书籍,研究集中于商业模式、营销管理、品牌战略等领域。作者经历曲折,业界跨度堪称奇迹。他大学因内向而躲在门后面看同学们开班会,现全国演讲上千场,为上百万人答疑解惑。他中文毕业,却教英语、做营销、搞策划、办教育、拍电影、做投资。他大学选错专业、考错研、去错公司、当过大学老师、任职于中联重科等大型企业,最后创业。曲折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这些东西通过他的书和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软实力教育企业展示出来。“每一步蜕变都很艰难,但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我当年的错误、迷茫着我当年的迷茫”,这是他创办软实力的初衷。 1、要不要考研 这是一个我讲烂了的题目,我在之前出版的书里、在我博客微博及讲座上都讲了很多次,但总有些人是不读专业以外的书的,活在自己狭隘的世界里兀自左冲右突,所以前仆后继地死在这个别人死了很多次的问题上。我不反对考研,但提倡不要盲目考研。 简单来说,你妈妈你老师你女朋友等以各种理由让你考研,都不一定是对的。考不考研首先取决于你的人生目标需不需要,其次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性格、兴趣(这句话就够你琢磨几天了,想不明白就看一下我相关的书)。你要明白一些基本道理:考研是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但很多人把它当成了唯一。考研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很多人把考研当成了目标。有个专科女生因为她男朋友考上研了还很自卑,这类缺乏眼光和思辨力的人至死也不明白:现在考上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一帮菜鸟,因为真正有目标或喜欢所学的人不多,迷茫颓废混日子的比大学生更多。所以,对于这个女生来说,你管他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记住他本质上是个菜鸟,就没啥自卑的了。 鼓励你考研的人,多半是学术界的教授和农民及一些类似农民的人(你知道为什么的),社会的态度会更多样化一些,不信你随便去问几个企业HR的态度。现在你的问题是:你想吃张家的饭,却听李家的话。真的很……(此处省去两个字)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3000字_1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3000字 导读:大学,很快就只能存在我的记忆中了。人,总是在将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才觉得它的珍贵。面对大学生活的结束,我也进人了这种轮回。 想用文字记录我大学的生活并不是一种冲动,而是在过去的日子里就有想法了。这种想法一直在我意识里酝酿着,然而却迟迟没有动笔。四年在生命的长河里并不算长,但在这四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却不是简单的笔墨所能尽述的。打开记忆之门,过去的画面一幕纂地展现在脑海中,有点茫然,有点乱。面临离别,我总是有些失落,有些惆怅。我无法用文字将过去完全留住,只能选择一部分过去的时光储存在纸张之上。希望能够借此减少遗忘的侵蚀,在记忆之中留下更多大学生活的痕迹。 大学的时光遍布在华师校园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我记忆的痕迹。下面我将我的大学生活,与大家一起分享。 宿舍 当与朋友谈论大学的住宿环境时,我总是会说华师的宿舍是最差的。而今我却挺怀念那最差的宿舍―华师的东六。初进华师,东六是学校元老级的宿舍,而今这样的宿舍已经不复存在了。记得当时报到,带我去宿舍的师姐先给我打了预防针-一称要有心理准备,你的住宿环境比较差。在我的心目中大学的宿舍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也有我高中宿舍的水平吧。谁知道,实地看到宿舍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

心理准备并没有做足。.无法改变的环境我只能选择接受与适应。 在J凉讶之中我住进了华师的东六宿舍,开始了我第一年的大学生活。直至大一期末考试后才搬到了西二宿舍。 西二宿舍,在华师男生宿舍中应该算是比较高级的了,至少在当时来说是这样。带着期望,我们来到了新的宿舍。新的宿舍新的生活,但我们却怀念起了过去的东六。西二宿舍的收费是东六的两倍,但环境的质量却并没有东六的两倍!我们人住的是六楼,刚搬进来的时候是酷热的夏天。两边宿舍一对比,感觉就是从“地牢”搬到了“天牢”。多出的两倍住宿费,原来是在夏日里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桑拿浴,我们想拒绝也不能,只有无奈地接受。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迫修炼了火炉中睡觉的神功。 或许,几年之后,朋友相聚,我们都会说记得当年我们在某某宿舍都干了什么事。到那时,可能完全没有对宿舍的抱怨,有的只是保存在过去宿舍中的情谊。愿华师的宿舍永存心中,虽然你不怎么样,但我依然不会忘记你―日日夜夜陪伴着我的朋友。 饭堂 广州高校,吃在华师。说华师不能不说华师的饭堂。进入大四,舍友常说想去“学一”吃饭,可惜太远了―我又何尝不想呢。学一是华师最大的饭堂,菜的样式最多,虽然环境不怎样,但对我这种对吃讲究经济实惠的.人来说是最佳选择。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学一”饭堂现在只是我们偶尔换换口味的地方,去那里就像去看朋友一样,

我的大学经历

我的大学经历 夏日炎炎,毕业在即。大二的时候,看到大三的学姐学长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自己的心里还有一丝丝的羡慕,还幻想着自己毕业的时候能不能找到工作,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想着想着毕业的脚步就来了。回想三年来走过的大学之路,感觉一切仿佛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曾经拥有的时候总是感觉时间还早,如今即将迈出校门又思绪万千、感慨颇深。不舍得离开这个曾经生活过三年的城市,不舍得离开给自己灌溉知识、给过自己无数欢声笑语的开大校园。昔日的课堂、昔日可爱可敬的老师、昔日的学生会活动、昔日的志愿者、昔日的团队、昔日团结奋进的09文秘一班、昔日的宿舍好姐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历历在目。 从二月份实习再回到学校,一切都是那么亲切、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听到学妹学弟们亲切的一声“学姐”,听到老师对自己实习情况的关心问候,感受到宿舍好姐妹的温暖,说实话,真的是很感动的。时间不断的悄悄溜走,身边一直留恋的人与物也将要慢慢走远。不敢想象六月份的欢送毕业生晚会,不敢想象将要毕业的同学聚餐,不敢想象毕业离别时的场景。因为随之这一切的到来,我们的大学生活也将要画上一个句号。这个句号有忧伤也有期待,因为这是我们走向工作走向社会的一个开始,中间也夹杂着我们一些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希望这个句号能给我们带来好的开始,好的未来。 还记得三年前带着高中时的青涩,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在那个丹桂飘香的秋天,我来到了开封大学,在这里首先认识了宿舍的一群姐妹们,大一的时候,是对新校园的新奇、是对大学知识的渴望、是对各种社团活动积极高涨的热衷。课堂上喜欢听老师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专业知识,喜欢听老师举着一个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还有专业的情景模拟课,从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学校的环

上大学不迷茫 期末

新时代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学习"?错误的说法是?自古以来,"学会学习"就一直是对人的基本要求 在大学里定下的目标可能会发生变化。与其白忙乎,不如不考虑目标。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阅读文献是时,可以先看摘要,发现有价值,就继续读下去,否则,可以果断放弃。这种策略是正确的 下面那句话体现的是固定型思维?我在唱歌方面具有他人没有的天赋 上大学期间,好好学前人总结的知识就行,考虑创新为时过早。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 在下列关于思维导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思维更适合文科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确定目标之后,随着阅历和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可能会想改变目标。队这种现象,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慎重思考,理性改变。用发展的眼光看目标,改变也很正常 西方现代大学发端于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行会。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下面哪句话体现的是成长型思维?犯错能让我变的更好 鲁迅先生是文学泰斗,但他却是医学出身。这说明大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严格一一对应 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在选择书籍方面应该读符合自己的兴趣目标,能带来思考的书 小杨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很可能在毕业后进入IT行业,但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业。这是可行的 老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述文章,第一步要找出所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引言设计,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部调整文章,完成写作。对着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算法式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议对学习这者施加奖励或惩罚,以使学习者能投入学习。这种说法错误 下面关于学习的标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这是学习的最高标准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采用算法式策略解决问题,只要记住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不够的,还要反复的地实践,练习。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学习环境对效率的影响很重要,但并非决定性的

初入大学的迷茫

初入大学的迷茫 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时空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一个见识、交往、活动范围较为狭窄的天地,进入一个见识较为广博,交往活动范围较为广阔的天地; ●由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均由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转化为需要自己来设计和安排的自觉学习、生活等等。 初入大学的新生们,由于各种变化会产生各种彷徨和无奈,根据我们的经验和采访,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新生会遇到的迷茫。 目标实现后的迷茫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入学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跨入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目标实现,又没有树立起新的切合实际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和方向。 原有的对高校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环境的冲突。在高中时代,对大学生活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书本或各种传播媒介,这样难免会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抱有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大学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新生们的失落感。 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高中式的学习主要是“老师牵着走”,每天的学习时间都被上课和课后作业排满了,每天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更多的时间是靠“自己走”,没有很多强制性的作业和学习计划,一切都由自己来支配。 另外,有些课程内容本身也难以激发起同学的学习兴趣,于是就开始逃课,只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及格而在考前的几天临时抱佛脚。 人际关系的失衡 新生们与大学里的新同学接触时,常会不自觉地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

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宁愿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在高中阶段,上大学几乎是所有高中生最迫切的目标,在这同一目标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很容易的;而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目标和志向会有很大的差别,要找到一个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追求的朋友,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了。 另外,大学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住校的,同学们学习、生活都在一起,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同学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磨擦和不习惯之处,容易产生矛盾,需要同学互相之间能有更多体谅和理解。 自我同一的矛盾 很多考上大学,尤其是考入好的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该说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然而进入大学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同学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各方面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一突然的变化会是很多新生一时难以接受。 关键字之一:学习 进入了大学,学习仍是最重要的事。大学是一个宽松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只有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保持下去,才不至于今后收不住心。 注重综合素质 如今,冲过高考的独木桥,迈进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学子们,不再是“皇帝的女儿”。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社会用人单位需要“基础厚、专业宽、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现在的大学学习早已不再是“60分万岁”的时代了。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对大学生来说学习更是自己的主业。不论是准备考研、出国,还是进企业就业、到机关从政,学习都丝毫不能放松,只是学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学习不意味着死啃书本,而是要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有刻苦钻研精神,也要有开拓创新意识;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在实践中学习;要掌握广博的知识,也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另外,对大一新生来说,打下一个好基础非常重要。既要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又要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学习方法。

我的大学毕业总结范文

我的大学毕业总结范文 转眼大学四年的生活就要结束了,走在校园里看着熟悉的财经楼、大学生广场、篮球场、图书馆,不到一个月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此时的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浮想联翩。 毕业,在我看来,是一种解脱,但同时更是一种折磨。这是一种二律背反,难以条分缕析,即便是费尽唇舌,也难以一语中的,给出一个令自身满意的毕业时的心情结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毕业,就意味着离别,更意味着选择,也意味着责任,还有其他难以预料的很多因为毕业,就要马上离开熟悉的环境适应陌生的城市;因为毕业,就要开始领会生活的艰辛,面对繁杂的关系和莫测的人情;因为毕业,就要感悟离别的痛楚,与昔日的同窗分道扬镳。 总的说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里最重要的四年,收获最多的四年,我想它肯定是最让我回味的时光,现在对我的大学四年进行总结。说是总结,谈一下感受而已。 大一,自由。 xx年9月我考进了湖北民族学院,专业是会计学,9月11日,我终于是一个人离开了家乡到学校报到,心中满是自由的喜悦,大学的生活果然跟高中的三点式不一样。大学里到处都是自由的空气。 1、美化寝室大赛。

大一开学不久,学校就开始举办美化寝室大赛,当时我们住在十四栋,大赛动员后我们几个男人就开始准备了,首先是参观高年级的学生寝室,看看他们是怎样装扮自己的家,参观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室内设计”:美化生活空间,展示文明风采,寝室的室友们热情极高,田文超寝室长带领大个,wait等几人到舞阳坝买回来了剪刀,装饰纸,等等。回来后我们就干开了,很随意的设计却体现了我们寝室的文化与水平,顿时寝室洁白的墙壁和天花板让我们设计得浪漫非凡,只见天花板上一个巨大的丘比特神箭直射入同样一个巨大的心字,门上大扁变成了“腾龙阁”,我们现在早已搬到了十一栋,不知道那十四栋的“腾龙阁”三个字还在不在,虽然最终我们寝室只是评了个三等奖,但是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并在其中感到了纯洁的友谊与自由。现在想来,我们是肯定没有那激情了。 2、学吉他。 还在中学时受到当时老狼校园民谣的影响,对吉他那个神秘得可以发出很好听的声音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紧张的学习生活一直无法让我拥有一把。大学来了,好!机会来了,学校有吉他协会,我报名参加了,国庆的时候我给自己买了一把吉他和自学教材,并参加了吉他协会的培训班,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财经楼的一间教室唧唧喳喳的声音,就是我们在学谱弹琴,由于当时我强烈的爱好,进步很快,不到一个月,我已经可以边弹边唱了,以后的日子我就是没有课了,就拿出它来把玩。“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等青春散场,午夜的电影,写满古老的恋情,在黑暗中,为年轻歌

上大学不迷茫期末考试答案

上大学不迷茫期末考试答案 一.学历是敲门砖,要是敲不动门,就要学会自我提升 大多数人才招聘网上都会写着:本科学历。如果一个人能力超强,却没有本科学历,会不会破格录取呢?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去重新了解一个人呢?老板也不愿意花这个时间让你去证明自己,还不如找一个被别人证明过的人。 书中有个例子:如果你是老板,你是愿意去雇佣没有驾照却说自己开的很好的司机,还是有驾照的被他人证明很好的司机呢? 但也有人能力超级强,强到让人忽略他的学历。比如韩寒的文字已经超过了他的学历背景。

如果你有超乎学历的东西,去替代学历,成为敲门砖,学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是像韩寒这样的人是少数的,对于我们来说学历就是一个重要的敲门砖了。 当自己的学历影响到自己的找工作时,就应该考虑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提升自己的学历,让自己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二.一张一张的证书,证明了你大学没有浪费时间,证明了你与他人不同。 和学历重不重要一样,招聘人员不会特地花上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

成本去发现你的长处,证书是能最快证明你的优点和闪光点的方式。 难道大学就是为了证书的吗?如果你大学迷茫,没有目标,在宿舍打游戏和追剧的话,还不如多考点证书。 书中有个例子:英语培训公司招聘时,来了两个刚毕业的英语老师,特别巧,都是女生,而且来自同一个学校,能力相当。 很可惜,公司只有一个岗位,其中一个女生简历上写着:导游证。于是HR招聘了这个女生,原因是年底公司准备出游,她的导游证可以为公司省下一笔开销。 怎样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个证书和一个个奖状,这就是答案!

三.选错了专业,该如何逆袭? 1. 转专业 2. 双管齐下:课后的生活,决定了你的转型 如果真的没办法转专业。在保证本专业不挂科为底线,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作为保底。其他时间可以打磨一个技能,而这个技能,将伴随你很远。 作者李尚龙就是一个例子,高考毕业后就读于一所军校,不喜欢人人都是统一发型,统一着装的生活。 所以自己课下的时候,在没有人的课室对着墙练口语,一练就是八个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_1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600字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地方。大学生活,每一个高中生都梦寐以求的的想去体验一番。至少当时的我是这样。但是,说句实话,大学对那时的我来说只是一种想象中的美好,但究竟如何,我想现在的我才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在大学,不会再有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和防腐不知疲倦的讲解;不会有每天做不完的习题和试卷;也不会天天为了分数、名次而焦急、苦恼……在体验大学生活的这一个月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有两个女生迟到了几分钟,按照以前的习惯打报告进教室。但后来老师说:“在大学中,如果你上课迟到或者有事想要早退的话,你不用打报告,只需悄悄地从后门出入,不要影响大家就好……”在这以后,我也遇到过其他在高中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可以随时出入宿舍和校门,因需要完成某事要逃课等。 所以,我总结出:大学,是一个完全靠自觉的过程。如果高中的我们还是一只雏鸟,那么大学的我们可以说已经长大,远离了父母的庇护,远离了老师的督促,剩下的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自己管好自己,自己规划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并自己保证今后能够笑着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大学中绝不会有从早上5点出宿舍上课直到晚上10点才回去休息的情况;也不会因为喜欢看《红楼梦》但怕被老师发现而东躲西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着你去参加和体验,而这些在高中都被视为纯属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从这些事情中我们也能学到许多知识——课本里并没有的知识,学到许多经验或是教训,学到大学的丰富多彩…… 所以,我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地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大学则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过程。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500字 小时候,妈妈常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直到现在,我也依然没有忘记我这个从童年就已经播种,并且现在已经发芽了的“大学梦”。 我十分向往我的大学生活,我希望我的大学生活能够尽如人意,可能也是我身边的大学生感染了我,我总觉得我的大学生活会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有一个大学生,曾经跟我讲,说他在大学校园里过的十分充实,有许多真挚的朋友,就连老师也和他的朋友一样。而且,他的日常生活从不缺少乐趣。每天上课,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欢笑声中度过,放学,和同学们一起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空闲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出去娱乐娱乐。我最羡慕他们可以独立生活这一点,自己料理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一切,多令人羡慕啊!

毕业小品剧本《我的大学》

ABDE出场,音乐,上海滩浪奔-浪流.,喜刷刷-喜刷刷. ABDE做喜刷刷动作,擦眼睛动作. C.(走出去)快上课了,你们还在洗白白,听说老师今晚要点名哦. ABDE,要点名,(要死哦),快走,快走. D,边走边说,这上课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走一圈后坐下) B.老师还没有来,我再补一回觉.(趴桌子)我最近真的是太忙了,甚至一天很难保证有16小时的睡眠.白天要好好地休息,因为晚上还得睡觉. D.专家建议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哦,有个差不多就得了,别太过了. E.听说这回要叫同学回答问题,阿-密-特-佛,佛祖保佑,千万别叫我。 A.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目标太宏伟而没有勇气去开始和老师在点名前的沉默。 B.梦里一切皆有可能。 C.哎,我没有那么多的目标,仅仅是想有个人陪。老妈催我找个女朋友,说我在丑也得成家。 D.这也不全是你的问题,怪你家的基因太强大,所以你就别自责了。 C,(吃东西)就让食物填补我内心的空虚。哎,问世间情为何物,佛说,废物。 D,你还吃,就不怕出门被母猪追着跑。 C.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再说了,我身材其实挺好的。肥而不腻,我其实不丑,就是帅的不明显。(音乐,那英征服) 老师出场 老师:上节课给大家的问题思考得怎么样了?请个同学来说说。有没有同学主动来说说的。(沉默) ABCE指着D。老师我刚刚看到他举手了。 D,挖靠,那么可以不高尚,但也不能这么缺德阿。 C.嘻嘻,我不会眼睁睁看你死的,我会闭着眼睛的。

E.笑只是我的一个表情,与快乐无光。 A,人生不就是笑笑人家再被人家笑笑。 B.我多数时间是在犯困,偶尔,犯一下贱,也是可以的吧 老师:好,那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吧。 D.(沉默) E,老师他有发病了,只要一有人叫他说话,他是发不出声音的。 C.(走出来):不用担心,不用着急。我有西大数信牌断肠散。此药是由西大碧云湖的鲫鱼尾,鲫鱼头,蛤蟆爪,泥鳅皮,湖底的千年淤泥和万年鱼粪以及湖边相思豆,在加上用博萃湖特有荷花,荷叶和湖水经气七十九天练成的。它无色无味,无需冷藏。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对手机综合症,体测综合症,肚子痛,心累。特别是对脑残有药到病除的功效。最重要的是,还有各种口味任选哦。 C和老师(pose)实在是居家旅行方便携带的必备良药。 老师:这么好的药在哪里可以买得到呢? C.这个问题问得好。西大数信牌断肠散在西大校医院和各大高校均有出售而且凭西大学生证,有5折优惠哦。 老师:这位同学,你吃了这个药感觉如何 D,自从吃了西大数信牌断肠散,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就连脑子也。。。。。。有了。。。 老师:既然这位同学被问题难到脑残发作,那我们先来点容易的吧。大家用那个时候造句吧。 A.啊,那个时候天是蓝的,水是绿的 B.啊,那个时候2B只是一种铅笔,浮云也只是一种云。 C.啊,那个时候菊花只是一种花,芙蓉也不是我姐姐。 D.那时候企鹅还不是qq,悲剧也只是用来刷牙喝水的。 E.那个时候我的头发,duang,一下,很亮,很柔。 A.那个时候萌萌哒和么么哒还没有相遇,一百块你也还是会给的。 老师:停停停!你们造的是什么句子阿。不知道好好学习,就知道玩,你们以后毕业怎么办.在这么一个学校,教这么些学生,我不得个抑郁症,我都不好意思见家长. A,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我们在座的学生不一定都没有前途.但是我们在座的大学生热情奔放,创意无限. 其他人:多谢 A,不客气,燃起我们心中的小宇宙吧.音乐,来

智慧树知道网课《上大学,不迷茫》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进大学之前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下面哪个是真的_____ A. 迎来了真正成长的时候 B. 高中修就的刷题神功对付大学的学习太容易了 C. 可以天天好好玩了 D. 雄伟的人生计划从此一帆风顺 2 【单选题】(1分) 当下校园中的迷茫现象很普遍,的理解是______ A. 从不知道中知道,从不确定中找到最好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对待迷茫的视角 B. 对待迷茫的正确态度是,接受当前状况,但目标是改变迷茫的状况 C. 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同学大学前的学习与生活脱节,对独立的生活缺乏准备 D. 遭遇迷茫是不幸的,万幸的是,还可以在大学这个避风港中等待迷茫的自然消失

3 【单选题】(1分) “终身教育”理念是何时提出的? A. 1965年 B. 1972年 C. 1994年 D. 1996年 4 【单选题】(1分) “学会学习”既是一种人生______,也可以是一种人生_____。 A. 目标;态度 B. 需求;态度 C. 手段;目的 D. 态度;境界

5 【单选题】(1分) 科技快速发展,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需要大学生_____ A. 夜以继日地学习,努力跟上最新的发展 B. 发展学习能力,用“学会学习”去应对不断的发展 C. 想办法延续知识的生存周期 D. 理性地选择投入学习的时间,以免大学毕业后学过的东西过时了而造成浪费 6 【单选题】(1分) 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45.7,这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处于____阶段。 A. 普及教育 B. 后现代教育 C. 大众教育 D. 精英教育

7 【多选题】(1分) 小孩无忧无虑,老年人生活安逸,迷茫为什么偏偏眷顾大学生这个群体? A. 小孩时时处在监护人的呵护中,不需要独自面对这个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的世界,还不到忧虑未来发展的时候。 B. 大学生独立的空间刚刚打开,世界虽然很大,需要用当下的行动决定哪一部分属于自己。 C. 老人们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年轻时树立的目标,完成了能完成的,不能完成的也已经放弃了,所以能够安逸。 D. 有选择是好事,用好的心态面对,用积极的行动去应对,这是青年时期必须要经历的。 8 【多选题】(1分) 当前的教育强调大学生要学会学习,是因为______? A. 学会学习既是一种人生手段,也可以是一种实现有尊严地生活的人生目标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球大学都要实现“会学”的目标 C. 学会学习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D. 知识增长的速度加快,青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够用一辈子的时代结束了

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就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目标,从小老师就问过我们长大后的目标是什么,有人说是老师,有人说是医生,但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人都把上大学当成必要的目标,而现如今,大学会是许多人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那么大学也就更加受人关注了。从小家长们就把上大学挂在嘴边,这不仅让大学重要性在我们心中增加了许多,同时也让我们对大学充满了期待。 时间荏苒,依稀记得三天高考后的忧心、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焦急,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未来如何,而到了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真正的落下。转眼间已经进入大学学习了一学期,已经逐渐从高三过渡到大学,而刚进入学校时的新鲜感在慢慢褪去,真正的大学生活也才刚刚开始。 大学生活是迈出人生的一大步,也正是因为从小就对大学的重视以及期待,才让我们对大学有无数的憧憬,可以这么说,在上大学之前,我曾在脑子中无数次的幻想过上大学的情景,而当自己真正开始了大学生活后,却开始变得茫然,真正的大学生活和想象中和电视剧里的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自由,在我看来这是大学生活与初中高中生活最本质的差别,这自由不仅表现在人身活动的自由上,还表现在学习、生活以及爱好的选择等等,大学是校园和社会的过渡,这里的生活既会有学习的单纯,也会有自主能力的培养。而在这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中,也让我对“自由”这一大学的特点有了更深刻认识,同时在大学各方面的生活也都要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并充分的规划。 学习不可避免应该也必须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南审的这一个学期里,学习真正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主调。早在上大学前,初中高中的老师就说过,上了高中就轻松了,学习就不紧张了。这并不准确,大学的学习轻松是相对的,这取决于你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学不是为了培养你的兴趣,而是学习的。毫无疑问学习是靠自己的,在度过了这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大学的学习需要的是毅力,是坚持,在大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没有人逼着你学习,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你可以去玩游戏,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只能靠自己的毅力。可以说大学的学习相比其他是枯燥无味的,但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我们还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活上的自主。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独立生活是以前从没经历过的。而对于我来说,初中和高中的住宿生活早已让我习惯了独自生活,但是大学和高中不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就像一个社会,在南审的这一学期的生活中,让我学到了很多,每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我相信在大学的生活中必然能够收获真正的友谊。这样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在大学中获得的宝贵经历。在大学中,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我们必须要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所以不管我们在上大学前是多么的娇生惯养,在大学中我们必须要学会谦让,学会在集体中生活,这也是我们迈入社会前所必须经历的。 自由,这是大学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相对的没那么紧张,那么留给我们的自由时间就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在大学,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做,你就有机会做你喜欢做的事,这是我在大学里最大的感受。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同时还有许多有共同爱好的人组织成的团体,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兴趣爱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大学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新鲜事物,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扩展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比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有实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里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也可以提高做其他事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