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第四节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地球外部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在本节稍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过程有许多属于短时间尺度的地球过程。在地质科学中,更关心的是地球的长时间尺度过程,即固体地球过程。因此本节我们将主要介绍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相互作用——圈层耦合。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本章第一节提到,地球的密度和重力等性质从地表到地内深处,并非是均匀变化的,而是有几处重大的突变现象存在。因此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究竟能否根据物性差异而划分为不同的圈层,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仅达到约12km深度,略大于地球平均半径6371km的2/1000。因此,对地球内部物质的研究主要依靠各种间接的手段和依据。如通过对大量陨石的成分和结构的鉴定和对比,通过对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及地震波的研究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等。其中由地震波提供的信息最为重要。

地震波速度的大小与传播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理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为

(2-4)

(VP为纵波速度;VS为横波速度;K为介质的体变模量;μ为切变模量;ρ为介质密度。)

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弹性波的传播速度与物质的密度值ρ成反比。但对于地球内部进行的实际测量则不然。原因在于随着深部压力的增加,物质常数K和μ的增加都快于物质密度的增加。因此实际上大多数岩石都表现出密度与弹性波速成正比的特征。测试结果表明,两者的经验相关实际为:

(2-5)

地震发生后,设置在全球各地的地震台站先后接收到穿过地球传来的地震纵波(或P 波,Vp)、横波(或S波,Vs)及沿地面传播来的衍射波(或M波)。经过计算,可从中得到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下的地震波速,进而推断出相关的物质密度分布规律(图2-11)。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下传播特征的变化情况,结合实验岩石学的测试资料,地学家发现了不同的波速与密度界面。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状况(图2-11),进而分析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物质分布的基本特征。2070年代后期,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提出了一个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对地球内部的圈层进行了具体划分(表2-1)。

如图2-11和表2-1所示,根据地球内部波速和密度的分异,首先可将其划分出三个一级圈层,即我们已经提到的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也是地球内部最主要的物性及化学组分的分界单元。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称作莫霍面,平均深度33km;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面称作古登堡面,深度2891km。这两个界面上下的物质,无论在化学组成、物质状态和物理性质上,都有重大区别。根据在这些方面更细致的分异特征,可以再从整体上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七个二级圈层,从地表向地球深部依次为A(地壳);B,C,D(地幔);以及E,F和G层(地核)。进一步地,大陆地壳还可再分为上、下地壳两层,即A1和A2;在地幔的B层中则包括三个三级分层:B1、B2(为地震波低速层,故推断为熔融状态。也称软流圈)和B3;D层中也包含着两个三级分层,依次是D’和D’’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由于地球内部加热、原始物质分异和分层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原始物质熔离出重金属铁和镍,后者下沉形成地核。当它们熔离出去以后,残留的物质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形成地幔岩,组成现代的地幔。地幔是地球体积和质量最大的一个圈层,具有相当复杂的成分。地幔除了上部有一层软流圈是熔融态外,其余部分主要是固态的。地幔物质的分异作用今天仍在继续进行:对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B层内还在发生玄武岩的熔离作用,这个熔离带成为软流圈(即B2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当较轻的玄武岩熔出并上升到地壳中后,上地幔B层的物质组成中失去了部分二氧化硅,这一部分的地幔岩从成分上相当于组成上地幔的超基性岩石。上地幔的玄武岩与超基性岩的分界,具有物质性质(密度和弹性波速)显著变化的特征,而且对应于波速突变界面莫霍面。此外,分异作用不仅涉及到古登堡面,也涉及到其下伏的C 层。

地壳也是地球分异作用的结果。玄武岩是由软流圈中的地幔岩分熔出来的,然后呈巨大的熔融状岩流上升到地壳中,成为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近地壳底部时,这类岩体便成为地球表面各种地质活动的发源地。“固定”在地壳底部的熔融状岩流称作玄武岩的底侵作用,它使地壳下部物质加热和熔化,形成地壳中主要的长英质岩浆源(见第十三章)。

根据陨石学研究,推断地核所具有的铁镍成分,应该近似于一种铁陨石——古橄铁镍陨石。对金属进行的冲击压缩实验结果则表明,外地核(E层)处于液态或极为接近于液态,而且除了铁镍成分外,还含有氧化铁;在这种情况下,铁镍熔浆的成分不超过84—92%。在深度为4900—5150km范围内的过渡带(F层),推断主要是由二硫化铁、也即古橄铁

镍陨石特有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有关内核(G层)的资料最少,但从各种地球物理分析的结果来看,它显然是由铁镍合金组成、并且是固态的。

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对其物相组成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物质相变现象,它们也成为检验圈层结构划分方案的重要依据(表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又有了很多新认识。比如,过去被认为是处处连续,横向均一的莫霍面,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并非如此。莫霍面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一性,在一些地方如造山带的下面甚至有可能出现多层。更有甚者,有人还提出莫霍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造山运动后,因为地壳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形成的莫霍面还有可能逸走乃至消失。和这一新的认识相联系,人们还发现大陆地壳的垂向分异程度也超出了过去的推断。根据物质组分、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差异,大陆地壳更合适的划分方案应以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此外,在1999年,美国地学家通过高精度的地球内部测深资料,研

究得出了地球内核的顶层也有可能是液态的结论。

如果仅就整体结构特征来看,地球既非“球”,也非“梨”,而是和一个煮熟的鸡蛋差不多

(图2-12)。地壳可以比作蛋壳,壳下的一层薄膜类似于软流圈;地幔好比蛋白,而地心则如同蛋黄一样位居地球的中央。

二、壳-幔耦合

上一小节中提到的地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地球圈层间在物质和运动方面的耦合过程,即圈层耦合。就长期尺度的全球变化而言,壳-幔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动力反馈是一种重要的内因,并且也集中体现了圈层耦合的基本特征。如图2-13所示,壳-幔耦合引发的板块运动过程可以用两个构造模型进行解释。

图2-13a称板块运动的威尔逊模型。在一个由此模型驱动的板块运动旋回中,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分层发生的上地幔对流过程所驱动的。上、下地幔内部的热对流各自相对独立,除了在两者的界面之间存在着能量交换外,在上、下地幔之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物质交换过程。地幔热柱产生于上下地幔的分界面上,形成洋底高原,推动岩石圈板块由大洋中脊处向岛弧-海沟处漂移。同时将一部分地幔物质带入到大陆和大洋板块中,从而也改变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但观察资料—尤其是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显示出,壳-幔之间的物质和动力交换过程在规模和程度上都要大于单一的地壳——上地幔耦合方式,但又小于全地幔尺度的整体热对流所应该导致的结果。因此另一种修正的“主翻涌”模式(main overturn model)被提出来解释观察资料与威尔逊模型之间的矛盾。如图2-13b所示,俯冲的地壳冷物质下沉并越过上、下地幔之间的界面(660km 深度),压迫和推动产生于下地幔与外核界面(2900km深度)处的热柱向上到达上地幔上部的岩石圈底部,再推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并实现壳-幔-核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主翻涌模式的要点是发源于核——幔边界处的超级地幔柱(或称超地幔柱)。它因受热而激发,上升近3000km到达岩石圈底层,烧烤、撕裂并推动板块运动。已经有地球物理证据支持在现代南非的地下深部,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超地幔柱,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是超地幔柱因何而生,因何而亡,现有的还不能让人满意。在第十一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修正的模型,试图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三、地核差异旋转

地球内、外的各个圈层之间不仅有着互相耦合,协同演化的一面,也有相对独立,差异运动的一面。其中,作为地球内部驱动源的地核,尽管其物理性质和运动特征历来为人们瞩目,但很少有人想到它的旋转与整体地球会不相一致。

直到1983年,Poupinet等发现内核中的地震波传播在沿自转轴方向的波速要大于其它方向,从而对长期认定的均匀球状内核模式提出了质疑。在这一研究的带动下,Woodhouse等于1986年进一步发现了在地球内核中,地震波速的传播是轴对称各向异性的,并由此提出了内核各向异性对称轴(亦即后来所称的内核快轴)的概念。

此后相关的研究成果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苏维加等在1995年发现这一对称轴与地球的自转轴不仅不重合,而且两者的夹角还在不断变化。宋晓东等在1996年发表的内核差造旋转研究成果,估计地球内核每年自西向东较外核多旋转1.1°,自1990年到1996年累计已多转1/4圈多,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综上所述,人们认识到:由于地核快轴对于内核自身而言,在短期内不应有明显的变化,它与地球自转轴之间这种10年尺度的夹角变化就只能来自内核的整体旋转.换言之,这种变化的起因应该是地核与整体地球之间存在着旋转速度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只要能够把握内核快轴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就能确定内核相对于壳幔等其它固体圈层的差异旋转速率.目前不同学者分别处理了不同的地震走时资料,估算出内核由西向东的差异旋转速率约在1.1—3.2°/年之间,?从而揭开了研究地核差异旋转及意义的序幕。尽管内核差异旋转的机制还没有最后认定,但这一发现对于认识地球的深部动力过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篇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设计 吴梦云37号13地理科学 【教学设计理念】 1、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体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本节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初中地理转入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及学生能够说出横波和纵波特点,能够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易图并标出对应部分,区分岩石圈,地壳,软流层等易混淆的概念,准确率达到90%。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导学法教学、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观看新闻一则: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爆炸起火。36小时后,平台沉没,11名工作人员遇难。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 象,那地球内部的有什么构造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活动呢。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 新课探究探究一: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1、人类能进入地球内部较深的地方进行直接研究吗?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

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它由不同的层次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这些圈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地球的形成、地震活动和板块运动等地球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地球的圈层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包括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 1. 地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30-50千米,但在大陆地壳最厚的地方可达70千米,而海洋地壳则相对较薄,约 为5-10千米。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重要观点: - 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圈层,但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地球表面。 - 地壳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关键发现: - 20世纪初,地球科学家首次利用地震波测定了地壳的厚度和性质。 - 钻探深海地壳的国际计划“国际海底钻探计划”(IODP)揭示了海洋地壳的特征和历史。 进一步思考: - 地壳的变化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有何影响? - 地壳中的矿物资源如何形成?如何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2. 地幔 地幔是地壳下方的一层固体岩石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幔由固态硅酸盐矿物 组成,包括橄榄石、辉石等。地幔的温度和压力较高,使得岩石呈现出流动的塑性。 重要观点: - 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圈层,占据地球半径的大约84%。 - 地幔是地球 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与地壳和核之间的物质循环密切相关。 关键发现: -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揭示了地幔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 地幔柱假说提出了地幔对板块运动的驱动作用。 进一步思考: - 地幔中的岩浆运动如何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 - 地幔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演化和地质灾害的预测有何意义? 3. 外核 外核是地幔下方的一层液态金属层,厚度约为2200千米。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 属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使得金属呈现液态状态。 重要观点: - 外核是地球的磁场产生的关键部分,对地球的生命和环境保护起到 重要作用。 - 外核的流动是地球自转的原因之一,导致了地球的磁场变化。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 构 1.从地球圈层的角度,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区域认知】 2.观察、识别、描述与地球圈层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地理实 践力】 3.能够运用圈层理论,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4.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描述地球各圈层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2 注意横波和纵波波速的变化 (1)分类:图中A 表示横波,B 表示纵波。 (2)特性?????A 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B 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33千米C 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在地下约2 900千米D 处:A 波完全消失,B 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2.圈层划分 地球的内部圈层类似于鸡蛋壳(地壳)、鸡蛋清(地幔)、鸡蛋黄(地核)(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 为莫霍界面,D 为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 +F 为地核,G 为地幔,H 为地壳。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知识清单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圈 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3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商洛中学贾雪莉 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对课标的理解: 地球的外部和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特点。同时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对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制定的举例)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线,绘制、标识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2)概括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的主要特点; (3)正确认识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大气圈关键是掌握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递减;水圈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最活跃的圈层。(特点) 课标拆析: 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此看来,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知识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能力要求: 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示意图,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并掌握抓住主要特征图示结构组成的学习和表述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构我国深空、深海、深陆探测计划和地球圈层结构绘制,体验地球结构的优美,激发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特点。 难点: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别。 二、预习导学 [自主学习] 1.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的研究。 2.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这个不连续面叫,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个面叫做。 3.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和三个圈层。 4.岩石圈由和构成,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等这些圈层之间、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画图:依据课本P22图1.26画出地球内部图层结构 图,表示出地点、岩石圈及软流层。 三、教学过程 [分组探究] 主题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1.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主题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1. 25: 1.地震波有哪两种类型,它们在传播速度上有何差异? 2.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人的感觉会不会有差异?请说明原因。 3.地震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波对地面的冲击造成的,你认为横波和破坏大还是纵波的破坏大?请说明原因。 4.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波在均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稳定的,如果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均一,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又是怎样的? 5.两种类型的地震波对传播介质的要求是否相同?存在什么差异?人类利用横波和纵波的这一性质可以勘探海底的油气资源,你能简单说说原理吗? 读图1.25,思考: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它们因何得名? 2.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 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1、地壳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 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 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2、莫霍面 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 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 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 3.1- 3.3×10^3kg/m^3。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 3、地幔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cm3,积约 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 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 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4、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 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 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5、地核

河北省安平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复习教案

第一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湘教版高二实验部牛田雨 3月21日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的内部圈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推进新课 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结构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板书)1.地震波 生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师很好。地震波可以分为哪两类呢? 生有纵波(P波)、横波(S波)之分。 (方法引导) 师那么纵波(P波)和横波(S波)各有什么特性?(提示:地震波特性——速度、通过介质) 生(看书讨论回答)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师正确。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 生(讨论回答)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地震波的利用 探究内容: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探究办法、过程:观察、分析、推理、讨论 探究结果: (1)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2)地幔物质是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 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是怎样的?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先投影左半部分,待学生分析推测后再投影右半部分进行对比) 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总的趋势——速度随深度递增,但不均匀,有突变现象。 师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请大家看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左半部分),找出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填写表格。 (叠加投影表格)不连续面的特征 生(观察、讨论、回答、填表) (方法引导) 师(据学生回答逐个投影填充表格内容) 特点深度纵波、横波传播速度发现者发现时间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主备:蒋福祥 审定:曾琪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和外部各圈层的名称。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之间的分界。 3.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外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应用资料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超前预习】 一、地球的内部圈 层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A 表示①________,B 表示②________。 (2)特性????? A 波:传播速度③ ,只可以 在④ 中传播B 波:传播速度⑤ ,可以在 ⑥ 三态物质中传播 (3)波速变化 a .在地下33千米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⑦________。 b .在地下2900千米D 处:A 波⑧________,B 波传播速度⑨________。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⑩________的变化。 (2)界面:图中C 为?________,D 为?________。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________,G为?________,H为地壳。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____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________组成。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各外部圈层的特点 (1)大气圈:由?________和○21________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22________和○23________。 (2)水圈:由地表水体构成的○24________圈层,处于○25________之中。 (3)生物圈:是地表○26________及其○27________的总称。 答案:①横波②纵波③幔④固体⑤快⑥固、液、气⑦增加⑧完全消失⑨突然下降⑩传播速度?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核?地幔?上地幔?岩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气体○21悬浮物○22氮○23氧○24连续但不规则○25循环运动○26生物○27生存环境 【课前热身】 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 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 B 2.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都明显减小

第四节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第四节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地球外部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在本节稍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过程有许多属于短时间尺度的地球过程。在地质科学中,更关心的是地球的长时间尺度过程,即固体地球过程。因此本节我们将主要介绍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相互作用——圈层耦合。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本章第一节提到,地球的密度和重力等性质从地表到地内深处,并非是均匀变化的,而是有几处重大的突变现象存在。因此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究竟能否根据物性差异而划分为不同的圈层,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仅达到约12km深度,略大于地球平均半径6371km的2/1000。因此,对地球内部物质的研究主要依靠各种间接的手段和依据。如通过对大量陨石的成分和结构的鉴定和对比,通过对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及地震波的研究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等。其中由地震波提供的信息最为重要。 地震波速度的大小与传播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理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为 (2-4) (VP为纵波速度;VS为横波速度;K为介质的体变模量;μ为切变模量;ρ为介质密度。) 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弹性波的传播速度与物质的密度值ρ成反比。但对于地球内部进行的实际测量则不然。原因在于随着深部压力的增加,物质常数K和μ的增加都快于物质密度的增加。因此实际上大多数岩石都表现出密度与弹性波速成正比的特征。测试结果表明,两者的经验相关实际为: (2-5) 地震发生后,设置在全球各地的地震台站先后接收到穿过地球传来的地震纵波(或P 波,Vp)、横波(或S波,Vs)及沿地面传播来的衍射波(或M波)。经过计算,可从中得到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下的地震波速,进而推断出相关的物质密度分布规律(图2-11)。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同步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 1.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在他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图中a表示( ) A.地核 B.软流层 C.地壳 D.地幔 (2)有关a、b、c三个圈层之间的界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为古登堡界面 B.a、b之间界面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 C.b、c之间为莫霍界面 D.b、c之间横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完全消失 3.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B.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上图中的X处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4.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题。 (1)干热岩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 ) A.受气候的影响小 B.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 C.开发技术要求高 D.资源分布范围更广泛 5.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此次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 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含解析)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核心素养定位 1.结合地震波曲线图,认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综合思维)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区域认知)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形象记忆法: 地球内部圈层类似于鸡蛋壳(地壳)、鸡蛋清(地幔)、鸡蛋黄(地核) 思考1 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中只有纵波通过。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 口诀法记忆地壳的厚度 大陆厚,大洋薄;高山厚,平原薄;海岭厚,海沟薄;高处厚,低处薄。 2.分界面——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图中H为地壳,G为地幔,E +F为地核。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1)区别:地壳是地表至莫霍面,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是地表至软流层,平均厚度约100~110千米。 (2)联系:岩石圈包括地壳,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知识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 地球内部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态圈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厚度一般在20-70公里之间,最厚处可达到70公里以上。海洋地壳则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在5-10公里之间。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0公里。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固态圈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幔主要由镁铁硅酸盐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部分。上地幔温度较低,岩石相对坚硬,而下地幔温度较高,岩石变得更加粘稠。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核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是液态的,温度较高,厚度约为2250公里。内核则是固态的,温度更高,厚度约为1220公里。地核的存在使得地球具有磁场。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圈层厚度变化大:地壳的厚度相对较薄,而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则相对较大。地壳的厚度主要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有所差异。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则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2. 圈层物质组成不同:不同圈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差异。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而地幔则主要由镁铁硅酸盐岩石组成。地核则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这种不同的物质组成导致了不同圈层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3. 圈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增大。地壳的温度和压力相对较低,而地幔和地核的温度和压力则较高。地幔和地核的高温高压条件对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地球的地热活动有重要影响。 4. 圈层状态不同:地壳和地幔是固态的,而地核的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这种不同的状态使得地球内部存在着物质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形成了地球的对流循环。 5. 圈层相互作用: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地壳的运动和地幔的物质循环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地幔和地核之间的热对流作用导致了地球的地热活动和地磁场的生成。 总结起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包括厚度变化大、物质组成不同、温度和压力变化大、状态不同以及相互作用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对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3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要点梳理】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纵波: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态,地球内部有圈层由外向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固体外壳。地壳总厚度在5至70公里之间,大陆地区壳厚,如青藏高原地区厚度达70公里,大洋地区地壳薄,如大西洋地壳有的地方仅厚5公里。海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仅占地球半径的二百分之一。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度小、比重较轻的花岗岩组成,主要成分是硅、铅元素,称为“硅铅层”。 地壳的下部是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主要成分是镁、铁、硅元素,称为“硅 镁层”。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约到1000公里深处,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处于局部 的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玄武岩就是这一层喷发出来的。地核地球 内部结构的中心圈层,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 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有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①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 ②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不断循环运动着 ③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3.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组成的界面 其具有三个特点: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外的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典例剖析】 例1:纵波和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 .波速都明显下降 B .波速都明显增加 C .纵波完全消失、横波波速突然下降 D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解析:纵波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核位于的外核部分呈液态,故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答案: D 例2:例题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图中A 、B 表示地震波,其中A 表示 波,B 表示 波; 判断的依据是 。 (2)图中C ~H 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各部分,D 表示 面, 其判断依据是 ,该面以下E 代表 。 大气圈 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外的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 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 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A 表示□ 01横波,B 表示□02纵波。 (2)特性⎩⎨ ⎧ A □ 03固体传播B 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04固体、□05液体和□06气体传播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 0733千米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08增加。 ②在地下□092_900千米D 处:A 波□10完全消失,B 波传播速度□11突然下降。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12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为□13莫霍界面,D为□14古登堡界面。 1.判断正误。 (1)纵波传播速度慢于横波。(×) (2)横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纵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答案 A 解析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都明显增加。 (3)内部圈层 3.岩石圈:地壳和□19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20岩石组成。,3.试说明软流层和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上部与地壳都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组成 (1)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2)特点

2.自然环境的组成 大气圈、□10水圈、生物圈与□11岩石圈相互联系、□12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判断正误。 (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氧气。(×) (2)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结合部。(√) 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 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答案 B 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请说出地表水的类型。 提示地表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等。 任务探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8年12月24日7时8分,在汤加群岛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解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解 地球的圈层结构实际上是由地球表面往下探究的层层构造,不同的 层次间存在着不同的化学、物理和地质差异。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 为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五个部分。 一、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因为包含着空气,所以也被称为空气层。大气圈的厚度并不固定,但最高点在约200万公里的地方才能与太阳 风相抵消,因此,大气圈的上限一般被设定为同样距离内的卡门线。 在这一层我们能够看到天空、云朵、星星、彩虹、日落等美丽的景象。 大气圈中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氢等。这些不同的气体层层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大气圈的分层结构。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部层等。 二、水圈 水圈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岛屿等, 以及地下的地下水,以及空气中的水汽等。它不仅是地球上最重要的 资源之一,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种自然资源具有重 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三、地壳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部分,与地球内部的物质有所不同。它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包括固态地壳、海底地壳和大陆地壳三种类型。固态地壳是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地壳,既包括陆地上的岩石,也包括海底的岩石。海底地壳是覆盖在海底上的一层岩石,由复杂的岩石和海洋沉积物组成。大陆地壳是地球上大陆的主体,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构成。 四、地幔 地幔是地球的第二层,位于地壳的下方。地幔是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也是地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幔主要由硅、氧和铁元素等构成,并包含着大量的熔体和游离子。 五、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部分,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地核主要由铁、镍、硫、氢等元素组成,并包含了大量的热能。由于外核中的运动和内核的热力学性质,地核也是地球磁场的主要来源之一。 总之,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复杂的、完整的,是地球内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板块、岩石类型和岩浆都存放在这些结构中,成为地球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也为人们探寻地球内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地震波的概念,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认识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3.熟悉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并能够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推测其物质形态。 4.了解岩石圈的结构,注意它跟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区别。 5.熟悉地球的外部圈层,并知道他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类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区别。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介

绍。 3.岩石圈概念及特征。 4.地球外部圈层划分的层次、特点及外部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纵波和横波的区别。 2.通过纵波和横波波速变化推测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结构。 3.软流层的相关介绍。 4.岩石圈的划分依据和岩石圈与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嫦娥奔月”和“土行孙”两幅神话人物的图片。“嫦娥奔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也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从神舟五号飞船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出舱活动、飞船与在轨飞行器交会对接、太空生活等一系列空间实验,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说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非常深入。谈天是为了说地,对于我们脚下的大地来说,它的探索难度远大于太空,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位神话人物——土行孙。他可以钻地,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吗?(学生回答:不能)。同学们能给出一些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最终引出地震波这个主题,开始接续课文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地理必修一《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公开课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的内部圈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知识拓展) 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板书)1.地震波 生: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1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慢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a、横波与纵波的区别; b、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具体特征; c、地球外部圈层间及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 2.难点:通过地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气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结构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旅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实际的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触及地球的“表皮”。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新课教学]: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接下来我们看课件展示的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板书)1.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